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牡丹芋双线天蛾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芋双线天蛾的学名Theretraoldenlandiae(Fabricius),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主要分布在华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台湾等地区,以幼虫危害牡丹、凤仙花、水芋、葡萄、长春花、地锦、鸡冠花、三色堇、大丽花等多种花卉。

为害特点

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将叶片食成孔洞,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剩主脉和枝条,甚至可使枝条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8毫米左右,翅展65-75毫米,灰褐色。头及胸部两侧有灰白色缘毛,腹部有两条银白色背线,两侧有深棕色及淡黄色纵条。前翅由顶角到后缘有一条白色斜带,此外还有5条灰色细线。后翅黑褐色,有灰黄色斜带一条,缘毛白色。前后翅反面为黄褐色,有3条暗褐色横带。

卵:球形,浅绿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80毫米。圆筒形,较粗大。体色多有变化,通常为绿褐色和紫褐色,胸背有两行黄白点,体两侧有黄色圆斑和眼状纹,圆斑内有红黑或黄黑两色。第八腹节背面有尾角1个,尾角黑色,仅末端白色。

蛹:长41-44毫米,筒形,棕黄色。

发生规律

该虫1年发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来年6-7月出现成虫。成虫趋光性很强,昼伏夜出。成虫交尾后,将卵产在嫩叶上,卵期约10天左右。

8月上旬幼虫开始为害,该幼虫有避光性,多在清晨取食,白天躲在花卉的枝叉阴处,其食量很大,常造成叶片残缺不全,严重时叶片,花被蚕食一光,影响花卉正常生长和观赏。8月底幼虫老熟化蛹,9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危害至10月,然后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2)保护和利用其天敌。

(3)也可进行人工捕杀。

(4)化学防治在幼虫严重危害期,喷施Bt悬乳剂400-600倍液,或用35%伏杀磷乳剂2000倍液防治。

编辑推荐

半夏虫害防治 芋单线天蛾的治理办法


芋单线天蛾Theretrapinastrinapinastrina(Martyn)属鳞翅目,天蛾科(Sphingidae)。

形态特征成虫翅展50~65mm,体长25~45mm,体褐色,胸部背线黄褐色,腹部背中央有〗条银白色背线,前翅顶角至后缘基部有较宽的黑色斜带,下方有白色边,顶角至后角有3条褐色横带,中室端有黑点1个,后翅橙灰色,翅反面灰黄色。卵圆形,初产时草绿色,腹部有7个眼纹,中间3个较大,橄榄形,外围有黑线,中间有大黑点,点下橙黄色;褐型体灰褐色,背上有2条茶褐色纵带,初孵幼虫多为绿型,3~4龄期,大部分幼虫转为褐型。5龄幼虫体长为55~65mm。蛹体长35~45mm,体棕褐色,胸腹部具数条浅褐色纵纹。

生活习性芋单线天蛾在广东1年发生6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下越冬,每年4月~10月为活动为害期。据观察,在半夏上出现于8~9月。蛹从9月下旬起在土下越冬,完成1个世代约35天左右,其中卵期3~5天,幼虫期12~15天,蛹期10-13天,成虫寿命5~7天。卵多在早展孵化。幼虫分5龄,初孵幼虫在叶背啃食表皮,3龄后咬食叶片成缺刻或穿孔。老熟幼虫吐丝卷叶入土表下化蛹。

防治(参照半夏芋双线天蛾)

芝麻天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芝麻天蛾Acherontiastyx(Westwood)属鳞翅目,天蛾科。别名芝麻鬼脸天蛾。分布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寄主

芝麻、茄子、马鞭草科、豆科、木犀科、唇形科等植物。

为害特点

以幼虫食害叶部,食量很大,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吃光,有时也为害嫩茎和嫩荚,发生数量多时,对产量有很大影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0mm,翅展100一120mm。头胸部褐黑色,胸部有黑色条纹、斑点及黄色斑组成的骷髅状斑纹。腹部背面有蓝色中背线及黑色环状横带,两旁及侧面土黄色,各节后缘黑色;腹面黄色。胸足较短,黑色,各节间具黄色环纹。

幼龄幼虫体色较淡,头、胸部有明显的淡黄色颗粒;老熟幼虫体长92110mm;头部深绿色,两侧具黄、黑纵条,前胸较小,体色青绿,第18腹节具黄色至灰褐色斜纹,斜纹上缘蓝色,背面有蓝色点,胸足褐绿色;气门黑色,外具黄色环。

蛹长5560mm,红褐色,后胸背面有1对粗糙雕刻状纹,腹部57节气门各具l横沟纹。此外,广东、广西和云南一带,还有一种A.lachesisFabricius称鬼脸天蛾,与芝麻天蛾是近似种,为害作物也大同小异。

生活习性

该虫在河南、湖北等地年生一代,在江西、广东、广西年生2代,广东以南年生3代;各地均以末代蛹在土下610cm深的土室中越冬。湖北一代区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中、下旬产卵,7月中、下旬幼虫为害盛期,8月上旬至9月上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二代区,第一代幼虫出现在7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出现在9月。三代区,7月上旬发生数量多。幼龄幼虫晚间取食,白天栖息在叶背;老龄幼虫昼夜取食,常将叶片吃光。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受惊后,腹部环节间摩擦可吱吱发声。幼虫随龄数的增加有转株为害的习性。卵散产于寄主植物的叶面或叶背。

防治方法

(1)成虫盛发期可用灯火诱杀。

(2)幼虫盛发时,提倡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一600倍液或2%巴丹粉剂每667m22.5kg、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其他杀虫剂和施药方法参见芝麻荚野螟。

甘薯天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甘薯天蛾,别名甘薯天蛾、甘薯叶天蛾、白薯天蛾、旋花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主要危害甘薯、牵牛花、旋花科、豆科、茄科植物等多种作物,分布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安徽、河北、内蒙古、四川等地。甘薯天蛾如何防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7~50毫米,翅展90~100毫米。头暗灰色,胸部背面灰褐色,胸背有2丛八字形鳞片,腹背面中央有1条较宽的灰黑色纵带,每节两侧顺次有白色、红色和黑色3条横带,似虾壳状。前翅灰褐色,有不规则锯齿状及云纹状纹;后翅灰色,有4条黑褐色横纹。

卵:球形,直径2毫米,淡黄绿色,表面光滑。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0~70毫米,体色有黄褐色和淡绿色2个类型。幼虫头部有2条黑色纹,虫体有许多环状皱纹,第8腹节有1末端下弯的尾角;尾角橙黄色,末端黑色;体侧有7条斜纹。

蛹:长56毫米,红褐色,口器吻状,延伸卷成长椭圆形,环状。

发生特点

一年发生3~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中旬羽化。成虫喜食糖、蜜,具趋光性和趋嫩性,飞行力强。成虫白天潜伏叶荫处,黄昏出来觅食,交尾产卵,卵多散产于叶背,或叶柄上。卵期5~6天。初孵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3龄后多沿叶缘取食,造成缺刻,食量大时仅剩叶柄。蜕皮4次老熟,潜人土中5~30毫米深处化蛹。蛹期14天。

防治要点

①成虫诱杀。在主害代成虫盛发期用东方红电子灭蛾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②田间零星发生时可在农事操作中进行人工捕杀。

③冬季深翻土地,消灭越冬蛹,减少虫源。

④药剂防治。掌握在幼虫盛孵时喷药杀灭。

芝麻鬼脸天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芝麻鬼脸天蛾危害以幼虫取食新梢叶片及嫩茎,危害极大,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0mm左右,翅展100125mm,胸部背面有骷髅形纹,眼斑以上具灰白色大斑。腹部黄色,各环节间具黑色横带,背线青蓝色较宽,第5腹节后盖满整个背面。

末龄幼虫体长95一l10mm,头黄绿色,外侧具黑色纵条,身体黄绿色,前胸较小,中、后胸膨大,每节生横皱纹12个,皱纹深绿色,腹部17节体侧各具1条从气门线到背部的深绿色斜线,斜线后缘深黄色,各腹节有较密的绿色皱纹,接近背部有较密的褐绿色颗粒,尾角黄色,长15mm,弯向前上方,气门黑色,胸足赭黑色,腹足绿色。

2、生活习性

年生1代,以蛹越冬。成虫七月间出现。飞翔力不强,常隐避在寄主叶背,趋光性强。成虫把卵产在寄主叶背的主脉附近,卵散产,幼虫于夜间活动。

3、防治方法

(1)成虫盛发期可用灯火诱杀。

(2)幼虫盛发时,提倡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600倍液或2%巴丹粉剂,每667m22.5kg或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采收前9天停止用药。

双线竹芋常见虫害防治


双线竹芋的叶片一面是白绿相间的花纹,一面是深洋红色,是竹芋类植物中最流行的品种之一,很多人在家中养殖的时候却发现并不容易,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双线竹芋的虫害及防治方法。

介壳虫

介壳虫为粉蚧类,繁殖能力很强,每年可以繁殖多代,5月份是繁殖的旺盛期。病害多发生在叶片的边缘或者叶片的背面,但叶片表面也时有发生。

介壳虫以口器刺入叶片中,吸吮双线竹芋的汁液,受害轻者叶片会变黄、变老,影响植株的生长态势;严重时叶片会逐渐枯萎、掉落,直到整棵植株都死亡。

介壳虫咬过的伤口还容易感染病原体。介壳虫的成虫有蜡质的外壳,所以农药并不能完全控制虫害,治理起来比较困难。

防治方法

要在若虫盛期喷洒农药,此时若虫孵化不久,身体表面的蜡质还未形成,此时用农药介壳虫比较容易杀死。

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施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红蜘蛛

红蜘蛛的个头比较小,不容易被发现,呈红褐色或者橘黄色,一旦发现时,往往造成的危害已经比较严重了。红蜘蛛以口器吸取叶片中的营养成分,引起植株水分代谢失衡,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红蜘蛛一般在温度较高、湿度较低的环境中繁殖,单个对于植物的危害较小。

防治方法

要把双线竹芋放置在通风的地方,保持环境的湿度稳定在40%以上,可以经常给叶面喷水。

农药不能完全杀死虫卵,所以要在虫卵孵化后对成虫、若虫进行治理,可以使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金叶女贞霜天蛾的防治方法


金叶女贞耐修剪整形,不仅适宜做绿篱,也可用于隐蔽遮挡;在草坪及绿地边缘或中间孤植、列植,也可以种植色带、色块;既可以修剪成圆形、球形,也可以修剪成波浪形、坡形等。

不仅如此,金叶女贞对二氧化硫、氯化氢都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滞尘抗烟。因此它越来越受园林部门的欢迎。随着种植应用时间的延长,它的病虫害也越来越多,现在将如何防治金叶女贞霜天蛾的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霜天蛾,为鳞翅目天蛾科昆虫,别名泡桐灰天蛾。一般它的幼虫主要取食植物叶片表皮,使受害叶片出现缺刻、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

不同阶段的霜天蛾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像卵球形,初产时绿色,渐变黄色。像蛹红褐色,体长50至60毫米。像幼虫绿色,体长75至96毫米,头部淡绿,胸部绿色,背有横排列的白色颗粒8至9排;腹部黄绿色,体侧有白色斜带7条;尾角褐绿,上面有紫褐色颗粒,长12至13毫米,气门黑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

像成虫头灰褐色,体长45至5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翅展90至130毫米。胸部背板有棕黑色似半圆形条纹,腹部背面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条灰黑色纵纹。前翅中部有2条棕黑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有1条黑色曲线。后翅棕黑色,前后翅外缘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斑连成。

霜天蛾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五种

第一种是在冬季翻土,杀死越冬虫蛹。

第二种是根据幼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

第三种是人工捕杀幼虫,即根据根据地面和叶片的虫粪、碎片进行捕杀。

第四种是药物防治法,具体的做法是在幼虫3龄前,施用一定的化学药剂,比如:25%灭幼脲2000至25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等药物,80%敌敌畏乳油800至10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含量为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锌硫磷2500倍液等等。

第五种是生物防治,即根据霜天蛾的天敌来抑制它的滋长,比如:螳螂、胡蜂、茧蜂、益鸟等。

半夏虫害防治 红天蛾的治理办法


红天蛾Pergesaelpenorlewidsi(Butler)属鳞翅目,天蛾科(Sphingidae)。

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45~65mm,体长25~35mm,体翅红色为主,有红绿色闪光,头部两侧及背部有两条纵行的红色带,腹部背线红色,第1腹节两侧有黑斑,前翅基部黑色,前缘及外横线、亚外缘线、外缘及缘毛都为暗红色;中室有一小白点,后翅红色,靠近基半部黑色,翅反面色较鲜艳。

卵:近扁圆形,初产时鲜绿色,直径1~1.5mm。

幼虫:有褐型和绿型2种,褐型幼虫体棕褐色,腹部1~2节两侧具眼状纹1对,眼纹中间灰白色,背线黑色,第3~7腹节有与节间相连的黑斑;绿型幼虫体黄绿色,第1-2腹节眼状纹中间黄白色,上下为黑斑。初孵幼虫为绿型,大部分在2~3龄蜕皮后转为褐型,至老熟幼虫期绿型仅少数。5龄期幼虫体长50~70mm蛹体长35~45mm,棕色,具零星黑点斑沿翅脉排列成行。

生活习性红天蛾在杭州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表下越冬。翌年4月底起陆续羽化,幼虫集中于5~9月为害半夏。

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羽化多在上午,当晚交尾,次日起产卵,卵多在早晨孵化,幼虫共5龄,2龄后咬出小孔洞,3龄起从叶缘蚕食成缺刻,4~5龄食量最大,幼虫老熟后即吐丝卷叶及土粒筑成蛹室,身体缩短,经2~5天预蛹便蜕皮化蛹。

防治(略)

半夏虫害防治 雀纹天蛾的治理办法


雀纹天蛾Theretrajaponica(Orza)属鳞翅目,天蛾科(Sphingidae)。

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60~70mm,体长30~35mm,体绿褐色,头部、胸部两侧及背中央有灰白色绒毛,背线两侧有棕黄色纵条;腹部背线棕褐色,两侧有数条不甚明显的暗褐色条纹;各节间有揭色横纹;前翅黄褐色,后缘中部白色,顶角达后缘方向有6条暗褐色条纹,上面1条最为明显,中室端有一小黑点;后翅黑褐色,后角附近有橙灰色三角斑,外缘灰褐色。

卵:近圆形,初产时绿色,直径约1.5mm。

幼虫:有绿型和褐型2种。绿型体背青绿色,体则黄绿色,第1~2腹节有黄色眼斑1对,眼斑中央褐色,外围青绿,第1~8腹节有明显的斜纹,斜纹前缘灰色;褐型体黄褐色,背线深褐色,腹部斜纹前缘深褐色,第1~2节眼斑灰白色,中央褐色,外围深褐色,初孵幼虫多为绿型,3~4龄期,部分幼虫转为褐型。5龄幼虫体长50~60mm。

蛹:体长40mm左右,体棕褐色,各体节具褐色细纵纹。

生活习性雀纹天蛾在杭州以蛹越冬,发生世代不详。在半夏上出现于7~9月,经1个世代观察,完成1个世代历期35天左右,其中卵期3~4天,幼虫期15天左右,蛹期10~12天,成虫寿命6天左右。

防治

1.药剂防治:春季一代幼虫初发期,用50%辛硫磷2000~3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2.黑光灯诱蛾:5月以后晚间点黑光灯,诱杀成虫。

3.农业防治:幼虫发生期结合田间管理捕杀幼虫,及时清园除草,中耕松土,破坏其栖息、化蛹场所。

园林植物病虫害霜天蛾的防治


分布与危害

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各地。

形态特征

成虫头灰褐色,体长45至5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翅展90至130毫米。胸部背板有棕黑色似半圆形条纹,腹部背面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条灰黑色纵纹。前翅中部有2条棕黑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有1条黑色曲线。后翅棕黑色,前后翅外缘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斑连成。卵球形,初产时绿色,渐变黄色。幼虫绿色,体长75至96毫米,头部淡绿,胸部绿色,背有横排列的白色颗粒8至9排;腹部黄绿色,体侧有白色斜带7条;尾角褐绿,上面有紫褐色颗粒,长12至13毫米,气门黑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蛹红褐色,体长50至60毫米。

发生规律

在河北任丘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六七月间出现,白天隐藏于树丛、枝叶、杂草、房屋等暗处,黄昏飞出活动,交尾、产卵在夜间进行。成虫的飞翔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多散产于叶背面,卵期10天。幼虫孵出后,多在清晨取食,白天潜伏在阴处,先啃食叶表皮,随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和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以六七月间危害严重,地面和叶片可见大量虫粪。10月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冬季翻土,杀死越冬虫蛹。

2.杀虫灯诱杀成虫。

3.根据地面和叶片的虫粪、碎片,人工捕杀幼虫。

4.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灭幼脲2000至25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50%锌硫磷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至1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等药物,防治效果较好。

5.保护螳螂、胡蜂、茧蜂、益鸟等天敌。

乔灌木苗木霜天蛾防治方法


分布与危害

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各地。

形态特征

成虫头灰褐色,体长45至5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翅展90至130毫米。胸部背板有棕黑色似半圆形条纹,腹部背面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条灰黑色纵纹。

前翅中部有2条棕黑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有1条黑色曲线。后翅棕黑色,前后翅外缘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斑连成。卵球形,初产时绿色,渐变黄色。

幼虫绿色,体长75至96毫米,头部淡绿,胸部绿色,背有横排列的白色颗粒8至9排;腹部黄绿色,体侧有白色斜带7条;尾角褐绿,上面有紫褐色颗粒,长12至13毫米,气门黑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蛹红褐色,体长50至60毫米。

发生规律

在河北任丘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六七月间出现,白天隐藏于树丛、枝叶、杂草、房屋等暗处,黄昏飞出活动,交尾、产卵在夜间进行。成虫的飞翔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多散产于叶背面,卵期10天。幼虫孵出后,多在清晨取食,白天潜伏在阴处,先啃食叶表皮,随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和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以六七月间危害严重,地面和叶片可见大量虫粪。10月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冬季翻土,杀死越冬虫蛹。

2.杀虫灯诱杀成虫。

3.根据地面和叶片的虫粪、碎片,人工捕杀幼虫。

4.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灭幼脲2000至25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50%锌硫磷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至1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至3000倍液等药物,防治效果较好。

5.保护螳螂、胡蜂、茧蜂、益鸟等天敌。

大豆豆天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大豆在养护管理过程中会遇到虫害豆天蛾的威胁,要注意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危害症状

豆天蛾以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吃成网孔状和缺刻状,三龄以后幼虫可以把豆叶全部吃光,使植株不能结荚,对于产量影响极大。

2、发生规律

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危害盛期,9月上旬以浅黄色老熟幼虫入土越冬。

3、生活习性

成虫: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有较强趋性。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迁移性强。夜间交尾,交尾后3天即产卵,卵多散产于豆叶背面,一般1片叶上产1~2粒卵,卵期7天左右可孵化成幼虫。

幼虫:幼虫有背光性,白天多在叶背或枝茎上,夜间取食强烈,阴天可整日取食。1~2龄幼虫食量小,一般不转株危害,4龄后有转移危害习性,5龄幼虫食量暴增,其食量约占总食量的90%以上。幼虫期30~35天。

4、发生条件

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大豆以早熟品种受害较重。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

5、防治方法

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减轻危害。

药剂防治:防治豆天蛾幼虫的适期应掌握在3龄前,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喷雾,每亩喷药液50公斤。由于幼虫有昼伏夜出习惯,喷药时间应选在下午5时以后。

荷包牡丹的病虫害防治


荷包牡丹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日常的观赏及养殖,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及蚧壳虫等。那么荷包牡丹的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荷包牡丹叶斑病

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会产生许多黑褐色小斑点,之后便会逐渐扩大,并形成不规则的轮纹,最后生出黑色霉斑。

发病原因

受到病原的侵害,会在叶片上出现局部坏死性的病害,病害主要由真菌,细菌,线虫所引起。病菌会通过风雨及气流进行传播。生长季节不断侵染植株。叶斑病出现在雨量大、降水多以及适温的气候条件下。

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和浇水,通风透光,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发病前喷洒0.5%~1%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病源;再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反复3~4次;

发病期间喷洒80%代森锌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荷包牡丹介壳虫用药物对介壳虫直接喷洒并不奏效。它疯狂吸取植物的汁液,花木因此枯萎受害;被害植株会出现生长不良,逐渐变黄等现象。该虫的排泄物常引起煤污病的发生,能够使叶枝变成黑色。发病原因通风差、见光弱、施肥不当造成发病。预防措施加强植物光照,保持通风,摆放位置适宜,增加水肥的管理,注意勤修剪进行预防。防治方法以利用天敌为主,药剂为辅。介壳虫天敌很多,常见的有大红瓢虫、澳洲瓢虫、小红瓢虫和红环瓢虫等。它们可大量消灭介壳虫。冬春在若虫较多时间用药较最为合适,选用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冬季介壳虫休眠期时用波美1%石硫合剂喷雾防治。

《牡丹芋双线天蛾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