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青田杨梅赤衣病的为害和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杨梅赤衣病是近年来新发现为害杨梅枝干的病害,在杨梅病虫害防治上很少有报道,该病在杨梅主产区浙江丽水、青田等地普遍发生,发病率达50%以上,并有进一步扩展蔓延之势,严重影响杨梅产业化生产发展。

1症状

该病为害杨梅枝干,以主枝、侧枝发病较多,一般多从分枝处发生,发病后明显的特征是被害处覆盖一层薄的粉红色霉层,故称赤衣病。

发病初期在枝干背光面树皮上可见很薄的粉红色脓疱状物,次年3月下旬开始在病疱边缘及枝干向光面出现橙红色痘疮状小疱,散生或彼此相连成病斑,可布满整个主干主枝向光面。约5Od后,整个病疤上覆盖粉红色霉层,干燥时到处飘散。

2病原及发生规律

杨梅赤衣病是由伏革菌(Corticiumsaimonicolor)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丛往病部越冬。次年春季气温上升,树液流动时恢复活动,开始向四周蔓延扩展,不久在老病疤边缘或病枝干向光面产生粉状物由风雨传播,从杨梅伤口侵入为害。

5月下旬至6月下旬和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两个发病高峰期。病害的发生与温度和雨量有密切关系。7-8月高温、干旱季节发病减缓。气温花20-25℃时菌丝扩展迅速,因而在4-6月温暖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其次,树龄大、管理粗放的杨梅园发病也较重。

3防治措施

(1)采用农业综合技术措施:

①加强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结构。因杨梅大多种植在山坡地上,园土较贫瘠,需间隔2~3a对土壤深翻1次,深翻的同时施入杂草、枯枝残叶等土杂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新根生长。同时对杨梅园进行开沟排水,做到园内不积水。

②根据生长发育季节,增施钾肥1~2次。即5月份用杨梅专用肥每株2-3kg或含硫酸钾的复合肥每株1-2kg,7月中、下旬用含硫酸钾的复合肥每株1kg,或草木灰10-15kg和尿素0.5kg。

③合理修剪,删去过密的内枝和上部大枝,开出天窗,同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集中烧毁。

④在杨梅树芽萌动时(2月下旬)用80%石灰水涂刷枝干。

(2)药剂防治:在3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上旬结合防治其他病虫进行涂药防治,首先用刷子刷净枝干,然后涂上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隔20一30d再涂1次,共进行3~4次,可获得较好效果,同时对健树喷药保护以预防病害发生。

编辑推荐

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方法


本病由真菌蚕豆葡萄孢菌(Botryotiniafabae)侵染引起,属子囊菌亚门,柔膜菌目。在自然界中只产生其无性态蚕豆葡萄孢(Botrytisfabae),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只为害蚕豆。

田间识别本病在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一般以开花结荚期为害严重。主要为害叶、茎、荚,也为害豆粒。在叶片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内部褐色,边缘红褐色或深褐色,直径2-4毫米左右,在一张叶片上,病斑数有时多达数十,并相互连结成不规则大块病斑,导致叶片枯死。感病品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叶片病斑迅速扩大并连接成铁灰色枯斑,叶面上密生灰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最后整个叶片灰黑色枯死。叶柄和茎发生赤褐色条斑,表皮纵裂。花冠褐色枯腐,一般自下而上逐渐枯死,雨后常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的霉。幼荚受害多发生赤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常在干枯茎秆内发生黑色椭圆形或肾形小菌核。

发病原因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夏,在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在适温(20-25℃)范围内,相对湿度在85%-90%以上时,最适病菌生长和侵染,发病重。

防治要点选种抗病品种,如黄岩小粒种、建德小青豆、平湖皂荚种和常德蚕豆。发病严重地块忌连作。喷洒杀菌剂: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柳杉赤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柳杉栽植越来越广,近年来由于赤枯病的危害,有些地区造成苗木大量死亡,已成为我国严重的林木病害之一。现将柳杉赤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柳杉赤枯病主要危害1~4年生苗木的枝叶。一般要苗木下部首先发病,初为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并变成暗褐色。病害逐渐发展蔓延到上部枝叶,常使苗木局部枝条或全株呈暗褐色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会产生许多稍突起的黑色小霉点,这便是病菌的子座及着生在上面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害也可直接危害绿色主茎或从小枝、叶扩展到绿色主茎上,形成暗褐色或赤褐色稍下陷的溃疡斑,如果发展包围主茎1周,则其上部即枯死。有时主茎上的溃疡斑扩展不快,但也不易愈合,随着树干的直径生长逐渐陷入树干中,形成沟状病部。这种病株虽不一定枯死,但易遭风折。

2、病原

(1)分类地位及形态:柳杉赤枯病由真菌中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的CercosporasequoiaeEv.(C.cryptomeriaeShirai)所引起,分生孢子梗聚生于子座上,稍弯曲,黄褐色。分生孢子鞭状,但先端较钝,有3~5个分隔(少数有6~9个分隔),淡褐色,表面有微小的疣状突起。

(2)病菌生态学特性:孢子于15~30℃下发芽良好,25℃为发芽最适温度;在92%~100%的相对湿度下才能萌发。

3、发生规律

(1)越冬、传播与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萌发后经气孔侵入,约3周后出现新的症状,再经7~10天左右病部即产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2)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柳杉赤枯病发展快慢除和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和当年大气湿度和降雨情况密切相关。春夏之间降雨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发病常较重。在梅雨期和台风期最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另外,苗木过密,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或氮肥偏多等,都易促使苗木发病。柳杉赤枯病在1~4年生的实生苗上最易发生。随着树龄的增长,发病逐渐减轻,7~10年生以上便很少发病。扦插苗一般较实生苗抗病力强。

4、防治方法

(1)清除侵染来源,如果是连作或邻近有病株,必须尽可能彻底清除和烧毁原有病株(枝),或冬春深耕把病株(枝)叶埋入土中,新区发现病苗,应立即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来源,严格禁止病苗外调。

(2)合理施肥,培育无病状苗:施肥要合理,氮肥不宜偏多,提高苗木抗性,培育无病状苗。

(3)药剂防治:发病期间用0.5%的波尔多液、401抗菌剂800倍液及25%的多菌灵200倍液,每2周喷1次。

杨桃赤斑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杨桃赤斑病危害叶片,为真菌性病害。受害叶片最初产生极细小黄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半圆形或不整形,中部暗赤色或紫褐色,边缘赤色,斑外有黄色圈,最后中部变为灰褐色或灰白色,组织枯死,有的脱落成穿孔。

1、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梗在病株和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气流传播侵染致病。温暖潮湿的季节和天气有利发病。

病菌在病叶上越冬,借气流、雨水传至新叶,在有水湿时发芽,进行初次侵染。在病斑上新产生的大量病原菌又重复侵染。

2、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现1~2毫米大的黄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至不定形的红褐色病斑,斑外围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易变黄,提早脱落。

3、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②冬季或早春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并翻耕土面。

③于新梢展叶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粉(1:1)1000~1500倍液,或40%氧氯化铜悬浮剂+80%代森锰锌(1:1)800倍液,或30%百科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施保功乳油12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粉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每一梢期交替连喷1~2次或2~3次,喷匀喷足。

茶圆赤星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我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新茶园或高山茶区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梢等部位。叶片染病主要见于早春色叶或第一叶上,病部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灰白色中间凹陷的圆形病斑,大小0.8?3.5mm,边缘具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中央红褐色,后期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菌丝块,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层,别于白星病。叶柄、嫩梢染病产生类似的症状。 病原Cercosporatheae(Cav.)Breda称茶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部的灰黑色霉状小点是病菌的菌丝块。分生孢子梗丛生在表皮下的菌丝块上,孢子梗大小29?433?4(um),每丛有十多根,单胞无色,直或顶端略弯曲,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鞭状,由基部向上渐细且弯曲,无色或灰色,具分隔4?6个,大小42?1062.5?3.5(u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块在茶树上病叶及落叶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嫩叶、成叶、幼茎,经几天潜育,产生新病斑后,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情不断扩大,该病亦属高温低温型病害。相对湿度高于80%,气温20℃易发病。每年4月下旬一5月上旬发病重,秋雨时节也常常发生,尤其是平原低洼、潮湿的茶园及高山多雾的茶区易发病。茶园管理粗放、肥料不足、采摘过度,造成茶树衰弱的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龙井茶、毛蟹、黄叶早等抗病;白毛茶、云台山大叶种、凤凰水仙易感病。

防治方法(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选栽抗病品种,逐渐淘汰感病品种。(3)及时摘除病叶,以减少初侵染源。(4)早春或秋季初发病时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5)非采摘茶园也可喷洒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柑橘疮痂病的为害及防治


柑橘疮痂病被称为专门欺负小孩的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专门为害幼嫩组织。受害叶片初期为黄褐色圆形小点,后变为蜡黄色,多发生在叶片背面,病斑木栓化隆起,多向叶背突起而叶面凹陷,呈圆锥状或漏斗状。

幼果受害,多在谢花后开始。初期为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黄褐色斑,木栓化瘤状突起,幼果畸形易早落。有的随果实长大,病斑变得不明显,但果小、皮厚、汁少、味差。

果上的另一种症状是病斑组织连成大斑,病部组织坏死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癣皮状,下面组织木栓化,显龟裂纹,皮层较薄。

柑橘疮痂病只侵染柑橘类植物。病菌借风力或水滴和昆虫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其远距离传播是带病的苗木、接穗和鲜果销售。

当温度达28℃以上时很少发生。湿度对病害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适温和高湿(有一定时间的降雨)是疮痂病流行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湿度大有利于此病害流行。

疮痂病菌只侵染幼嫩组织,随着组织的不断老熟,抗病性逐渐增强。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禁止病源带入新区。

2、以有机肥为主,实行配方施肥;春夏排除积水;冬季清园,剪除病枝叶,消灭越冬病源。

3、喷药防治的重点是嫩叶和幼果。当春梢新芽发出、谢花约2/3时,连续喷药23次,以保护新梢及幼果,次要掌握在春芽萌动,即芽的长度不超过1粒米长以前进行喷药,以免造成药害。第二次喷药要掌握在柑橘树2/3的花瓣脱落时为保护幼果的关键时期。第三次用药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

防治疮痂病好的药剂就是波尔多液,这种药剂杀菌性能好,杀菌面广,黏着力强,不易被雨水淋洗,残效长。但缺点是容易诱发锈壁虱。因此除次用药外,第二、三次用药在锈壁虱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替代。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防治马尾松赤枯病方法


赤枯病是马尾松幼林一种主要叶部病害。据全国普查,贵州、四川、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区)都有发生。本病除为害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外,还侵染其它针叶树,如云南松(P.yunnanensis)、黑松、黄山松(P.huangshan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火炬松(P.taeda)、湿地松(P.elliottii)及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金钱松(Pseudolalrixamabilis)等。各种寄主中以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南松受害重。本病常与赤落叶病或落针病同时混生。

病害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受害。受害叶半截或全叶枯死,受害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病叶与健叶相比,其含水量和干物质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68.4%和39.2%,病害越重,损失就越大。病株平均高生长量降低46.7%~58.4%,年主梢生长量降低73.5%。

症状

受害叶初现褐黄色或淡黄棕色段斑,后变淡棕红色,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部散生圆形或广椭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新病叶在室温下保湿1~3天后,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计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株枯死型四种症状。

病原

病原菌是枯斑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funereaDesm.)分生孢子盘黑色,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外露,直径约100~200m,散生于叶面。分生孢子梭形或椭圆形,大小15~25m7~10m,5个细胞,分隔处缢缩,中间3个细胞褐色,两端细胞圆锥形,无色,顶端有2~4根无色刺毛,长约10~19m,分生孢子梗短。

用初发病的针叶分离,容易得到纯菌种。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整齐,气生菌丝发达,白色茸毛状,菌落中心基质略带橙黄色或色稍淡。在24~29℃下培养9~12天,开始产生分生孢子盘,呈大小不等的小黑点,久置成一发亮的黑色粘液团。分生孢子在5~33℃之间都能萌发,以20~30℃萌发量较多。无伤或有伤接种,经3~6天大量出现症状,潜育期2~7天。有伤接种平均发病率48.5%。高达81.8%;无伤接种,平均发病率21.4%,高达42.8%。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进行接种时,应明暗交替。

发生规律

马尾松、赤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树上病叶中越冬。在落地病叶上越冬者极少,且全部以分生孢子越冬。翌年平均气温16℃以上时,约5月上旬,分生孢子开始散放。以6月(四川)及7月(贵州)捕捉量多,6月及8月次之,11月份(月平均温度16℃以下)基本停止散放。一般雨天或雨后捕捉孢子量多,晴天较少。林缘、树梢及树冠,比林内、冠下及冠内发病重,这表明分生孢子借雨水机械脱离,随雨滴被气流带走。

病害一般于5月开始发生,当时月平均温度为19.5~19.9℃。6~9月为发病盛期,其间月平均温度20.3~22.9℃,月降雨量68.2~346.6mm,月平均相对湿度84%~86%。7月出现发病高峰期(月降雨量247~298.2mm,月平均相对湿度86%~89%)。以后,随气温下降;发病率逐渐降低。当月平均温度降至12℃以下时,即11月以后,病害基本停止发生。可见,气温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新叶感病后一星期左右,产生新的子实体,遇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盘,以此进行多次重复侵染,5~9月均可产生新的子实体,7月为高峰期。

防治方法

可用621硫烟剂加硫磺细粉(按8:2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防治效果为91%~95%,741烟剂效果为88%~92%。此外,5%可湿性退菌特粉、退菌特重烟剂和621菲醌烟剂也均有一定效果。烟剂防治本病宜于6月进行,用量每公顷11~15kg,一年一次即可。如遇赤枯病和赤落叶病或落叶病混生的林分,需在6月和8月各放一次,各一次用药量应适当增加。

葵花松对赤枯病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因此,选用葵花松造林,是防治本病的一种较好途径。

杨梅凋萎病的防治


杨梅(MjricarubraSieb.etZucc.)为我国南方的特色水果,浙江省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适宜山地栽培,树冠茂密,凋落量大,属非豆科固氮常绿植物,是集食用、观赏、药用于一身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1]。但2004年以来,在浙江省瑞安、黄岩、仙居、临海、天台等杨梅产区首先发现一种突发性枝叶凋萎的新型病害[2],并有逐年加重之势,对浙江省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在带来严重影响。它不同于杨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发病树体2~3年相继枯死,并有不断蔓延扩展的趋势,直接威胁着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发病症状

该病于9月至翌年3~4月集中暴发,具有广泛性、暴发性与毁灭性[2]。主要在夏末秋初开始出现,首先树体上冠部枝梢出现零星叶片急性青枯,之后顶部、外围枝条及内膛枝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始现病症多数在幼嫩枝梢中上部位,症状初现时青枯叶片凋而不落,随后渐渐枯死直至1~2个月后落叶,从而影响杨梅树势,树干以及根的木质部变褐色。翌年春季发病症状有所减轻,甚至可正常抽梢生长与结果,与正常枝梢无异,但到秋季又出现更为严重的发病症状,发病枝梢增加、树势进一步变弱,病情逐年加重,如此反复2~4年后整树枯死,并伴随枝干韧皮部开裂,根系枯死。品种间感病性有明显差异,各地发病品种以东魁居多,其他品种发病较轻[3]。管理措施对杨梅发病有影响,肥料施用过多、修剪严重的树更容易发病。

2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系拟盘多毛孢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versicolor)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microspora)引起的真菌病害[4,5,6]。异色拟盘多毛孢的分生孢子为异色的,纺锤形或者梭形,直或者略弯曲,有2~4根顶端附属丝和1根尾端附属丝,中间3个细胞为异色,中间的细胞颜色最深为深褐色,两侧的略浅,尾胞无色或者浅色,长21.77~29.1m,宽5.29~9.08m。长宽比例3.4~3.8:1。中间3个色胞的长度为14.2~19.34m。顶端附属丝长度为12.9~28.2m,尾胞长度为3.0~7.5m。小孢拟盘多毛孢分生孢子细胞为同色的,为纺锤形或者梭形,直或者略弯曲,有2~3根顶端附属丝,多数为1根,1根尾端附属丝,中间3个细胞几乎为同色,浅褐色,中间的细胞颜色最深,长19.32~29.98m,宽4.93~7.35m。长宽比例3.2~4.4:1。中间3个色胞的长度为12.76~18.76m。顶端附属丝长度为9.7~28.6m,尾胞长度为2.8~9.0m。ITS和-tubulin聚类分析,病菌分别聚合在异色拟盘多毛孢和小孢拟盘多毛孢菌株群内。

杨梅凋萎病的防治

3安全防控对策

3.1植物检疫

严把杨梅苗木质量关。按照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的以及能随种子、苗木人为传播等3个确定植物检疫对象必须具备的条件,建议将杨梅凋萎病列入检疫对象。严格控制无病区引进种植外来检疫对象的苗木,须持苗木检疫合格证方可准入。

3.2农业防治

3.2.1挖病死株。对因该病引起的杨梅枯枝死树严重的植株,要立即挖除,就地烧灰处理,以减少杨梅园的相互传播。

3.2.2关于施肥。因发生枝叶凋萎病的杨梅其根部须根受到严重破坏,内部菌根菌丝多数崩解,根围土壤内的菌根孢子多数破裂、内容物泄露[7]。杨梅植株感染凋萎病后严重影响总氮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及植物从土壤吸收氮的总量[8]。杨梅凋萎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钙元素在树体内的分布及吸收量[9]。因此,严格控制等量氮磷钾复合肥使用,适当进行氮钾配方施肥,注重硼锌钙钼等中微量元素施肥,培养中庸健壮树势。可增施黄腐酸钾型有机肥料或专用全价缓释肥料,调整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平衡关系。

3.2.3关于修剪。由于该病属系统性病害,具有近距离传播特性,植株感病后的病部周围木质部变褐色,病株在任何时候修剪均需专用剪、专用锯,且要及时涂抹伤口保护膜,及时清理(烧灰)剪除或锯去之枝叶与落叶。因此,对轻度或中度感病后的枝叶,建议暂时不要剪除或锯去,待该病治疗康复后方可。对健壮成年树,如需大枝修剪时其量不宜过大。

3.2.4关于控梢。东魁杨梅因生长过于旺盛而不易结果,特别是秋梢过多、长势过旺的树,翌年即使秋梢开花也难以产出优质果实,而且导致去年春梢、夏梢上的不结果现象。因此,众多生产者常采用15%的多效唑,或采用多次人为剪除、摘除方法对秋梢专门进行压梢、控梢,虽然在近几年内的短期效果较好,但此类方法如月积年累,终将导致病缠树体,寿命短暂。可采用拉枝、撑枝、弯曲等方法,让树冠通风透光,让易着果的内膛枝、下垂枝、平生枝先结果,以果压梢,保持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平衡关系。

3.2.5冬季清园。每年11月至翌年2月,先用专用剪刀或锯子将杨梅树病枝、枯枝等采用疏删方法进行冬季修剪,再清理(深埋或烧灰)地上落叶、落枝,最后进行全树冠、全树盘喷洒石流合剂。根据为害程度每年喷1~3次,每次间隔1个月。

3.3抢救措施

对中度以上已感病的杨梅植株,可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全树喷雾、树干注药、吊瓶注射、主干涂药、树盘浇药等物理化学方法,但在治疗或康复期间不允许让其结果。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室试验,25%咪鲜胺乳油、25%丙环唑乳油、50%凯润吡唑醚菌酯水分散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悬浮剂(98%原药,德国拜耳公司)5种农药对该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10]。选择树体开始萌动前期喷药1~2次,春梢生长期喷药2次,夏梢、秋梢生长期喷药3次,间隔期15天。或将异菌脲、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原药,分别配制成5%异菌脲、2%丙环唑、5%苯醚甲环唑和5%咪鲜胺,再用50ml自流式注药器包装备用。用直径5mm电钻在主干离地5~10cm处钻一小孔,用刀片将注药管削出一斜面,插入所钻出的小孔,注药过程避免药液外渗。注干施药处理在每年2~3月进行,每树注药剂量为200ml。此外,5月初、8月初分别用0.1%~0.4%硫酸亚铁溶液于树冠喷雾1~2次,效果较好。

杉苗赤枯病如何防治


赤枯病是杉木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也为害幼林,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发生严重。除危害杉木外,还危害柏树、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油松等针叶树幼苗和幼树。

症状

因受害时期不同,其症状类型亦不同。

杉木尖枯受害苗木先是顶部嫩叶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变红褐色,以后扩展到全叶,使嫩梢赤枯,病斑上散生黑色稍有突起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分生孢子盘吸湿长出褐色或黑褐色的丝状或卷发状的分生孢子角。严重的病苗整株变枯褐色而死亡,轻病苗仅顶梢枯死,常能再发2-3个不定芽,使杉苗成多头状。

树冠基枯在夏季温度高的地方,因地表热辐射,苗木基部受灼伤,病菌从灼伤处侵入针叶。初期针叶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在病斑周围有暗红色稍隆起的界线。以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的子实体,最后常引起叶尖枯死。潮湿时也能见到黑色的分生孢子角。

杉木顶枯定植一年生的杉木顶梢以下30cm处发黄,然后向上下扩展,病斑呈淡红色。皮层破裂后树梢呈棕褐色,当木质部被侵染时,整个顶梢也感染。枯梢上有黑色小点,遇潮湿时产生分生孢子角。

病原

Pestalotiopsisguepini(Desm)Stey称褐斑拟多毛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暗色,粒点状,初期埋于叶片的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长梭形,有四个分隔,分隔处稍缢缩,每个分生孢子有五个细胞,中间三个细胞淡褐色,两端细胞无色透明,顶端有三根刺毛;孢子基部有一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梗。菌丝体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6-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24小时内萌发率达50%。

发病特点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苗木上及地面上的病叶中越冬。越冬后孢子萌发速度很快,在湿度满足的情况下,经两小时即可萌发。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垂死的组织侵入,并能进行多次侵染,病叶是初次侵染源。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特别是在雨季蔓延迅速。当7月中旬温度上升到30℃以上,遇到雷阵雨,苗圃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初发病的苗木,可以形成发病中心。月平均温度在11℃左右时,病害基本停止;当月平均气温高于20℃时,病叶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至到10月气温下降到25℃以下,相对湿度低于50%,病菌才逐渐停止扩散。沙土地或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的苗圃地,苗木生长衰弱,发病较重。苗木生长过密、氮肥施的过多、遮阴时间过长使苗木生长柔软,易发病。阳光照射强烈而不遮阴的苗木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选择圃地。苗圃地要选择沙壤土和壤土,避免选用沙土、粘土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土地。发生过赤枯病的苗圃,冬季要深耕或实行轮作,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②加强林区管理。

在苗木生长期,对过密的苗木要及时间苗,使苗床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在光照强时要注意遮阴,幼林要及时抚育、间种绿肥,创造不利于赤枯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促进苗木和幼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减少发病;在病害发生期,特别是雷雨过后,要经常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拔除烧毁,以免扩散蔓延。

(2)药剂防治。

发病期间每两周喷洒一次1∶1∶200倍波尔多液,或喷洒50%退菌特800倍液、70%的百菌清500-800倍液。

杉苗赤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赤枯病是杉木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也为害幼林,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发生严重。除危害杉木外,还危害柏树、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油松等针叶树幼苗和幼树。

症状

因受害时期不同,其症状类型亦不同。

杉木尖枯受害苗木先是顶部嫩叶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变红褐色,以后扩展到全叶,使嫩梢赤枯,病斑上散生黑色稍有突起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分生孢子盘吸湿长出褐色或黑褐色的丝状或卷发状的分生孢子角。严重的病苗整株变枯褐色而死亡,轻病苗仅顶梢枯死,常能再发2-3个不定芽,使杉苗成多头状。更多绿色尽在

树冠基枯在夏季温度高的地方,因地表热辐射,苗木基部受灼伤,病菌从灼伤处侵入针叶。初期针叶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在病斑周围有暗红色稍隆起的界线。以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的子实体,最后常引起叶尖枯死。潮湿时也能见到黑色的分生孢子角。

杉木顶枯定植一年生的杉木顶梢以下30cm处发黄,然后向上下扩展,病斑呈淡红色。皮层破裂后树梢呈棕褐色,当木质部被侵染时,整个顶梢也感染。枯梢上有黑色小点,遇潮湿时产生分生孢子角。

病原

Pestalotiopsisguepini(Desm)Stey称褐斑拟多毛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暗色,粒点状,初期埋于叶片的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长梭形,有四个分隔,分隔处稍缢缩,每个分生孢子有五个细胞,中间三个细胞淡褐色,两端细胞无色透明,顶端有三根刺毛;孢子基部有一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梗。菌丝体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6-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24小时内萌发率达50%。

发病特点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苗木上及地面上的病叶中越冬。越冬后孢子萌发速度很快,在湿度满足的情况下,经两小时即可萌发。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垂死的组织侵入,并能进行多次侵染,病叶是初次侵染源。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特别是在雨季蔓延迅速。当7月中旬温度上升到30℃以上,遇到雷阵雨,苗圃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初发病的苗木,可以形成发病中心。月平均温度在11℃左右时,病害基本停止;当月平均气温高于20℃时,病叶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至到10月气温下降到25℃以下,相对湿度低于50%,病菌才逐渐停止扩散。沙土地或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的苗圃地,苗木生长衰弱,发病较重。苗木生长过密、氮肥施的过多、遮阴时间过长使苗木生长柔软,易发病。阳光照射强烈而不遮阴的苗木也易发病。

水稻赤枯病应该如何防治


水稻赤枯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稻株缺钾,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K#O/N)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多发生于土层浅的沙土、红黄壤及漏水田,分蘖时气温低时也影响钾素吸收,造成缺钾型赤枯。缺磷型赤枯生产上红黄壤冷水田,一般缺磷,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中毒型赤枯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

为了保障水稻的产量,我们在日常种植过程中应该如何防治呢?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

(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

(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

(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6)于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500-600倍液,隔15天1次。

如何防治马尾松赤枯病


分布与危害

赤枯病是马尾松幼林一种主要叶部病害。据全国普查,贵州、四川、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区)都有发生。本病除为害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外,还侵染其它针叶树,如云南松(P.yunnanensis)、黑松、黄山松(P.huangshan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火炬松(P.taeda)、湿地松(P.elliottii)及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金钱松(Pseudolalrixamabilis)等。各种寄主中以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南松受害最重。本病常与赤落叶病或落针病同时混生。更多绿色尽在

病害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受害。受害叶半截或全叶枯死,受害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病叶与健叶相比,其含水量和干物质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68.4%和39.2%,病害越重,损失就越大。病株平均高生长量降低46.7%~58.4%,年主梢生长量降低73.5%。

症状

受害叶初现褐黄色或淡黄棕色段斑,后变淡棕红色,最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部散生圆形或广椭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新病叶在室温下保湿1~3天后,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计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株枯死型四种症状。

病原

病原菌是枯斑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funereaDesm.)分生孢子盘黑色,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外露,直径约100~200m,散生于叶面。分生孢子梭形或椭圆形,大小15~25m7~10m,5个细胞,分隔处缢缩,中间3个细胞褐色,两端细胞圆锥形,无色,顶端有2~4根无色刺毛,长约10~19m,分生孢子梗短。

用初发病的针叶分离,容易得到纯菌种。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整齐,气生菌丝发达,白色茸毛状,菌落中心基质略带橙黄色或色稍淡。在24~29℃下培养9~12天,开始产生分生孢子盘,呈大小不等的小黑点,久置成一发亮的黑色粘液团。分生孢子在5~33℃之间都能萌发,以20~30℃萌发量较多。无伤或有伤接种,经3~6天大量出现症状,潜育期2~7天。有伤接种平均发病率48.5%。最高达81.8%;无伤接种,平均发病率21.4%,最高达42.8%。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进行接种时,应明暗交替。

菜叶蜂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菜叶蜂主要寄住在油菜、芜菁、白菜、甘蓝、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菜叶蜂的为害特点:幼虫为害叶片成孔洞或缺刻,为害留种株花和嫩荚,少数咬食根部,虫口密度大时,仅几天即可造成严重损失。

菜叶蜂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秋冬深翻土壤,破坏越冬蛹室;收获后,清除田间杂草,残枝落叶;人工捕捉,利用其假死习性,清晨用浅口容器承接叶下,器内盛水和泥,振动植株和叶片,使其落入器内,集中杀死。

2、化学防治

(1)生防办法可选30斤水+BT30克或青虫菌六号30克;

(2)生理防治可选用药30斤水+20%灭幼脲30克或25%灭幼脲30克或5%卡死克3-5毫升或5%抑太保3-5毫升,用药要比化学用药提前3天左右;

(3)化防可选用药30斤+20%克虫星15克+2.5%功夫3毫升;或30斤水+16%穿甲弹20克+10%天王星15毫升。

3、其他建议

(1)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使虫茧暴露或破坏,能减少虫源。

(2)易受害的油菜、白菜、萝卜等应尽力早播,躲过幼虫大发生期或植株已长大,可减轻受害。

(3)成虫发生期每天可在10一17时用捕虫网在田间或地边杂草上网捕成虫。

(4)于清晨有露水时喷撒2%巴丹粉剂,每667m22kg.

(5)在幼虫发生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35%伏杀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此外20%速灭杀丁乳油、2.5%敌杀死乳油、10%安绿宝乳油、5.7%百树菊酯乳油3000一4000倍液效果优异,药效可维持20多天。

《青田杨梅赤衣病的为害和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