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松树的松瘤锈病病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松瘤锈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黄山松、黑松等。要注意一旦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及时防治,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发病症状

瘤常发生在松树的主干或侧枝上,直径5cm一20cm不等,表面呈不规则破裂,破裂处当年生出新的皮层来年再破裂,久之皮层完全脱落,露出浸透松脂的质部,颜色变深,好像灼伤一般。

2、发病病菌

由栋柱锈菌所引起,每年早春从瘦瘤的裂缝处溢出蜜黄色的液滴,其中混有性孢子,以后在裂缝中产生黄色泡状的锈孢子器锈孢子器成熟后,开裂散发出黄粉状的锈孢子,侵栎类树木。

3、传播途径

5月下旬在栋叶的背面出现鲜黄色小点为其夏孢子堆,到7月下旬,在夏孢子堆中出现许褐色至深褐色的毛状物,即冬孢子柱,一直延续到月下旬8一9月冬孢子成熟后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又侵染松树。其病菌的菌丝体为多年生,年年产生新的性孢子及锈孢子,并刺激瘦瘤逐年增大。

4、防治方法

①入冬松树停止生长后,剪去已长有瘦瘤的部分,剪口涂抹伤口愈合剂。

②注意不要将松类(黄山松、马尾松等)盆景摆放在有栎类植物的环境中。

③从春季开始生长后,定期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半月一次,连续3一4次。

④注意浇灌用水的pH值,最好在浇灌用水中加入0.3%的硫酸亚铁溶液,维持盆土呈酸性,提高松树植株的抗性。

⑤用0.025%一0.05%的农用硫酸链霉素喷洒树干和枝条,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精选阅读

葱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葱锈病是葱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葱、香葱、洋葱、大蒜等,早春低温、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疱斑密布,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现将葱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花梗及绿色茎部。叶片、花梗染病,发病初期表皮上产生椭圆形病斑,病斑中间呈灰白色,四周具浅黄色晕环,尔后形成稍隆起的橙黄色疱斑,后表皮破裂向外翻,散出橙黄色粉末(病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秋后疱斑变为黑褐色,破裂时散出暗褐色粉末(冬孢子堆和冬孢子),病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Pucciniaallii(DC.)Rudolphi侵染引起。可侵染葱、洋葱、韭菜、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南方以橙黄色的粉末(夏孢子)在葱、蒜或韭菜上辗转危害,或在活体上过冬;但在寒冷地区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夏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次侵传染。当夏孢飘落在葱叶上以后,夏孢子即萌发后从寄主气孔或表皮侵入。

病菌喜较低温度、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温度10~20℃,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葱锈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节3~4月;秋季10~12月。葱锈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

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肥料不足、生长不良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或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科学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避免偏施氮肥。

②轮作:和非葱、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③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

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40%福星乳油5000~6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75%灭锈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

常见花卉病害锈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

锈病是花卉受真菌中锈菌寄生而引起的病害的总称。多种花卉上都可发生。玫瑰锈病,可为害玫瑰地上部分的各绿色器官,主要为害叶片和芽。春季展叶后,叶正面出现不明显的小黄点--性孢子器,叶背及叶柄上出现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直径0.5-1.5毫米),突破表皮后散出橘红色粉末(锈孢子),病斑外围往往有退色环,以后叶背面又产生略呈多角形的较大(3-5毫米)病斑,散出橘黄色粉状物(夏孢子),秋季叶背面又出现大量的黑色粉粒(冬孢子堆)嫩梢、叶柄、果实等上面的病斑明显隆起。该病菌还侵染月季、野玫瑰等蔷蔽属多种植物。

发病规律

该病菌是单主寄生锈菌,以菌丝体及冬孢子在病芽、病枝、病叶上越冬。夏孢子在生长季节可反复侵染,借助风雨传播,由气孔侵入寄主植物。该病在生长季节皆可发生,以6-7月份发病较重。四季温暖、多雨、多雾的年份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则加重病害。

防治方法

①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芽、病叶,烧毁或埋入土中;休眠期喷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侵染来源。

②增施磷、钾、镁肥,控制氮柿浚?苑劳匠ぃ蛔⒁馔ǚ缤腹猓?档褪?龋?岣咧仓昕剐浴

③新叶展开后喷药防治,可选用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敌锈钠250-300倍、50%代森锰锌500倍、0.2-0.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75%氧化萎锈灵3000倍。

萝卜白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我们在种植萝卜过程中,萝卜白锈病为其常见病害之一,对萝卜的危害较大,现将萝卜白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萝卜白锈病发病症状

萝卜白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两面现边缘不明显的淡黄色斑,后病斑现白色稍隆起的小疱,大小约1-5毫米,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囊。病斑多时,病叶枯黄。种株的花梗染病,花轴肿大,歪曲畸形。

2、萝卜白锈病发病规律

菌丝体及卵孢子在病残体及种株上越冬。在寒冷地区病菌以卵孢子作为初侵接种体借助灌溉水传播,直接萌发芽管侵染致病。在温暖地区,病菌主要以无性态孢子囊及其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作为初侵接种体,借助雨水传播,病菌无明显越冬期。高湿多雨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的植株发病加重。品种间抗病差异情况不详。

3、萝卜白锈病防治方法

(1)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隔年轮作。

(2)前茬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田间菌源。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苋菜白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很受欢迎,现将苋菜白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病害防治

苋菜白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的正面出现点状病斑,淡黄绿色至黄色点,后渐发展为凹陷小黄斑,不规则形,叶片背面产生白色疱状孢子堆,圆形至不定形,疱状孢子堆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严重时疱斑密布叶上或连合,叶片凹凸不平,易引起叶片脱落。茎秆被害时肿胀畸形,比正常茎增粗1~1.5倍。

防治措施

1、最好与禾本科实行2~3年轮作,选择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最好采用条播或垄作,严格控制撒播密度,有利于防止白锈病发生。

2、苋菜生长期及时清理、疏除过密株,以利通风排渍和降湿;合理灌溉,宜小水勤浇,不宜大水漫灌;采用配方施肥,注意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逆性,并及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大,提高苋菜抗病力,提高苋菜天然品味。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根据喷施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每5~7喷1次,连续2~3次,但注意在采收前15~20天停止用药,在喷施药剂时喷施使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松树松突圆蚧的虫害防治方法


松突圆蚧栖于松针基部叶鞘内,吸食松针汁液,致使受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从而使针叶枯黄、脱落。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连续几年受害,可造成松树枯死。那么松突圆蚧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形态特征

体圆形或圆球形,成虫体长0.7-1.1mm,若虫和雌成虫体外被有介壳。若虫泌蜡,蜡丝封盖全身后增厚变白,形成圆形介壳。触角呈不规则的圆锥形。雄成虫触角10节。表皮除臀板外均为膜质。

危害症状

松突圆蚧主要危害松树的针叶、嫩梢和球果,在寄主的叶鞘内或针叶、嫩梢、球果上吸食汁液,使针叶和嫩梢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松树造脂器官的功能和针叶的光合作用,致使被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针叶枯黄,受害严重时针叶脱落,新抽的枝条变短、变黄,甚至导致全株枯死。

发生规律

在广东每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主要以若虫在寄主上越冬。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产卵和孵化几乎同时进行。刚孵出的若虫活跃,沿针叶爬动,寻找合适的取食部位。若虫固定后5-19h开始泌蜡,此后经2-3d可形成圆形介壳。初孵若虫有4个涌散高峰期,分别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6月初至6月中旬,7月底至8月上旬,9月底至11月中旬。雌虫多寄生在针叶叶鞘内,雄虫多寄生在叶鞘外、球果和嫩梢上。3-6月是虫口密度最大、危害最严重时期。自然传播依靠初孵若虫随风力传播。远距离传播方式:成虫、若虫、卵均随盆景、苗木、球果、新鲜枝丫的调运而传播。天敌有花角蚜小蜂等。

防治方法

1、冬季植株修剪以及清园,消灭在枯枝落叶杂草与表土中越冬的虫源。

2、提前预防,开春后喷施40%啶虫.毒(国光必治)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预防,杀死虫卵,减少孵化虫量

3、蚧壳虫化学防治小窍门:

①抓住最佳用药时间: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

②选择对症药剂:刺吸式口器,应选内吸性药剂,背覆厚厚蚧壳(铠甲),应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如40%啶虫.毒(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国光必治1500-2000倍+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防治效果更佳。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③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

针对低矮容易喷施的,可以用喷雾方式防治;针对高大树体的蚧壳虫防治,也可使用吊注必治或者插树体杀虫剂插瓶的方式防治,用量根据树种、树势、气候等因素而调整。

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点唇瓢虫,其成虫、幼虫均可捕食此蚧的卵、若虫、蛹和成虫;6月份后捕食率可高达78%。此外,还有寄生蝇和捕食螨等。

油菜白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油菜白锈病会使叶片被害,正面长出浅绿色小斑点,后逐渐变为黄绿色至黄色斑点,在叶子背面则有稍隆起的呈白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症状

发病严重时,病斑接连发展,布满全叶,成熟之后,病斑破裂,散出白色粉末。叶片凹凸不平,变黄枯死。叶柄、茎、花梗也可被害,被害部位肥大、扭曲、畸形,也产生白色病斑。荚被害,肿胀畸形,结实不饱满或不结实。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或在种株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出游动孢子,长出芽管,由叶片上的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通过气流、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发展,最适的温度为10℃。相对湿度90%以上。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病地实行与瓜类、茄果类、韭、蒜、葱等蔬菜轮作1~2年。选地势比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如果是低洼地,应采取小高畦或高畦栽培。施足经过充分腐熟的粪肥,并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种植密度要适宜。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加强放风,降低湿度,防止叶面结露。及时清洁田园,把病叶、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

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8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菌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6%霜霉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喷药要选晴天,注意叶子正反面都要喷上,农药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保护地油菜喷药液后,要结合放风,降低湿度,效果才好。

小麦条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受气温偏高等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西北、西南等越冬区和冬繁区发生显著重于常年,表现发病基数较高,发病范围较广,见病早,程度重的特点。为有效预防条锈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田间识别

冬季及早春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下部叶片,在叶片正面形成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孢子堆,孢子成熟后呈粉状散落在其他叶片和地面,病叶易干枯死亡。成株期主要为害中上部叶片,严重时可为害穗部、颖壳及麦芒。感病部位夏孢子堆沿叶脉呈虚线状整齐排列,呈鲜黄色。

二、防治技术

1、挑治。早春大田踏查时,发现单片病叶或发病中心,除摘除病叶外,在发病区域周围100米内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2、大田普治。拔节至孕穗期病田病叶率达2-4%,严重度达1%时,立即开展以统防统治为主的大面积防治。

3、防治药剂使用方法。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或腈菌唑、氟硅唑等。三唑酮(粉锈宁)类:亩用15%可湿性粉剂80克兑水30公斤喷雾,或20%三唑酮乳油60毫升/亩效果更好;腈菌唑类:亩用12.5%乳油3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烯唑醇类:12.5%可湿性粉剂,亩用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氟硅唑类:亩用福星40%乳油6-8毫升对水30公斤。

三、用药注意事项

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不能随意改变用药量和对水量。喷雾时应均匀、周到,达到叶面湿透不滴水为止。慎用三唑酮复配制剂,以免因防效不好,错过防治适期,造成条锈病扩展和大的损失。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二次防治。

花卉病害锈病的防治


症状

锈病是花卉受真菌中锈菌寄生而引起的病害的总称。多种花卉上都可发生。玫瑰锈病,可为害玫瑰地上部分的各绿色器官,主要为害叶片和芽。春季展叶后,叶正面出现不明显的小黄点--性孢子器,叶背及叶柄上出现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锈孢子器(直径0.5-1.5毫米),突破表皮后散出橘红色粉末(锈孢子),病斑外围往往有退色环,以后叶背面又产生略呈多角形的较大(3-5毫米)病斑,散出橘黄色粉状物(夏孢子),秋季叶背面又出现大量的黑色粉粒(冬孢子堆)嫩梢、叶柄、果实等上面的病斑明显隆起。该病菌还侵染月季、野玫瑰等蔷蔽属多种植物。

发病规律

该病菌是单主寄生锈菌,以菌丝体及冬孢子在病芽、病枝、病叶上越冬。夏孢子在生长季节可反复侵染,借助风雨传播,由气孔侵入寄主植物。该病在生长季节皆可发生,以6-7月份发病较重。四季温暖、多雨、多雾的年份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则加重病害。

防治方法

①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芽、病叶,烧毁或埋入土中;休眠期喷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以消灭侵染来源。

②增施磷、钾、镁肥,控制氮肥量,以防徒长;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提高植株抗性。

③新叶展开后喷药防治,可选用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敌锈钠250-300倍、50%代森锰锌500倍、0.2-0.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75%氧化萎锈灵3000倍。

牛膝白锈病的病害防治


牛膝为苋科牛膝属的植物,在种植养护管理牛膝的过程中,如出现白锈病的危害要注意及时防治,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白锈病病原:属真菌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白锈菌科,白锈菌属。

2、牛膝白锈病症状: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受害叶片被害,叶面出现淡黄绿色斑块,相应背面长出色疱状突起,直径1-2mm,表皮破裂后散出白色有光泽粘滑性粉状物。疱斑发生多时病叶枯黄变褐。发生在叶柄幼芽等部位上,产生淡黄色斑点,后成白色疱斑,病茎往往肿大扭曲。

3、牛膝白锈病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被害组织中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以后萌发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生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寄主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此外,菌丝体也可在留种株上越冬,产生孢子囊传播为害。

白锈病通常是低温高湿病害加重。孢子囊和卵孢子萌发适温为10℃,最低为1℃,最高为20℃,在高温(25℃以上)或干旱时,孢子囊和卵孢子不能萌发。若气温日夜温差较大,有露水凝结,有利于孢子囊的萌发侵入。春、秋阴雨连绵的天气及排水不良田块,白锈病容易发生为害。

4、牛膝白锈病防治措施。主要从改进栽培技术着手进行预防。

(1)注意轮作,深耕和清除病残组织。

(2)春寒多雨季节,开沟排水降抵田间湿度。

(3)从3月上旬开始喷洒40%乙磷铝200-3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用甲霜灵、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苹果瘤蚜的防治方法


分布与危害苹果瘤蚜又名苹果卷叶蚜,俗称腻虫、油汗。

分布与为害: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本、朝鲜有分布。寄主植物主要有苹果、沙果、海棠、山荆子等。为害状:成、若蚜群集叶片、嫩芽吸食汁液,受害叶边缘向背面纵卷成条筒状。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4-1.6毫米,近纺锤形,体暗绿色或褐色,头漆黑色,复眼暗红色,具有明显的额瘤。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毫米左右,卵圆形。头、胸部暗褐色,具明显的额瘤,且生有2-3根黑毛。

若虫:体小似无翅蚜,体淡绿色。其中有的个体胸背上具有一对暗色的翅芽,此型称翅基蚜,日后则发育成有翅蚜。

卵:长椭圆形,黑绿色而有光泽,长径约0.5毫米。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一年生枝条芽缝、剪锯口等处越冬。次年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自春季至秋季均孤雌生殖,发生为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10-11月出现有性蚜,交尾后产卵,以卵态越冬。防治方法防治苹果瘤蚜的关健是在越冬卵孵化盛期细致喷药。

1、豫西地区苹果瘤蚜的卵孵化始期在4月初,4月中旬为孵化盛期,4月下旬孵化结束。

2、蚜虫繁殖快,世代多,用药易产生抗性。选药时建议用复配药剂或轮换用药,可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防治时建议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缩短用药间隔期,连用2-3次。

落叶松褐锈病的综合防治


落叶松褐锈病是危害落叶松的重要病害。

一、病原

落叶松褐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落叶松拟三胞锈菌引起,该菌为同主寄生菌,在落叶松上能够完成发育循环。更多绿色尽在

二、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夏孢子堆,直到9月中旬仍可产生。夏孢子堆初寄生于叶表皮下,奶油色或赭黄色形成圆形小丘状隆起,叶表皮夏孢子堆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夏孢子成熟后飞散,最后在夏孢子原基处留下痕迹,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冬孢子堆。随着病害的发展,冬孢子堆数量逐渐增加,此时针叶萎黄,逐渐干枯脱落,使树木生长势减弱,影响落叶松的生长,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

三、发病规律

落叶松褐锈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和幼林内。1-2年生的苗木和3-6年生的幼龄林受害严重,大树受害轻。于9月下旬以落地针叶上的冬孢子越冬,越冬的冬孢子在适宜条件下5小时即可萌发,翌年的6、7月就能发病。一般降雨多、湿度大发病严重;干旱、湿度小发病较轻;冬季温度低,第二年发病轻;冬季温度高,第二年发病重。常集中连片发生,落叶松褐锈病发生的地块常有落叶松早落病的发生。

四、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防治措施:

1.可采用百菌清油剂低量喷雾防治苗圃地和幼林内发生的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效果达到58%。也可在5-6月发病前喷洒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2.可于春秋两季把林地、菌圃地内落叶松落叶集中成堆,点燃烧毁,可降低落叶松的发病率,但要注意防火。在苗圃地内还要注意苗木栽植不能过密,通风降湿,防止徒长,提高抗病力。

3.对于已经郁闭的林分,可利用百菌清烟剂放烟防治,防治效果也十分明显。

落叶松的褐锈病防治


落叶松褐锈病为落叶松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发病初期,落叶松针叶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奶油色或赭黄色、圆形小丘状隆起,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此为病菌的孢子,成熟后飞散。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越冬的繁殖体。随着病害的发展,针叶萎黄,逐渐干枯脱落,使树木生长势减弱,影响落叶松的生长,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

发病规律:落叶松褐锈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和幼林内。1~2a(年)生的苗木和3~6a生的幼龄林受害严重,大树受害轻。于9月下旬病菌在落地的针叶上越冬。越冬的病原菌在适宜条件下5h(小时)即可萌发,第2a的6、7月就能发病。一般降雨多、湿度大的地方或年份发病严重;冬季温度低,第2a发病轻。常集中连片发生,发生的地块常与落叶松落叶病混合发生。

防治方法:苗木栽植不宜过密,要通风降湿,防止徒长。用75%百菌清可湿型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在5~6月发病前喷洒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能够起到预防作用。于春秋两季把苗圃地内落叶松落叶集中成堆、烧毁,可降低发病率。对于已郁闭的林分,可利用百菌清烟剂15kg(公斤)/hm2(公顷)放烟防治。148.落叶松幼树上长的疙瘩(虫瘿)是什么造成的?在落叶松幼林地可见到枝上长着一些圆形疙瘩,这是松瘿小卷蛾幼虫为害造成的。该虫在落叶松幼林内主要为害幼树新生主梢及主干上当年生的侧枝,以幼虫在树皮下生活、蛀食,引起流脂,导致部分组织畸形生长,形成肿瘤状虫瘿。松瘿小卷蛾自苗圃留床大苗到40a(年)生的大树均能为害,但以幼树为主。在严重发生地,往往造成大量幼树的主梢及侧枝自被害部以上枯死,主干分叉、弯曲,致使树干型状不良或形成多梢现象。

《松树的松瘤锈病病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