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地瓜贮藏期病害巧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地瓜贮藏期间的病害防治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瓜农,由于管理不善,鲜食甘薯在储藏期间易发生病变,引起烂窖。地瓜贮藏期病害的防治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适时收获,精收细挖:一般寒露早,立冬迟,下霜前,正适时。选择晴天,精挖、轻放,注意除蔓避免创伤。

二、精选,晾干,及时入窖。病、虫、伤、水浸薯块均不能入窖。待表皮水分及伤口浆液晾干后入窖。

三、筛选窖址,用旧窖必须刮窖见新土,后用石灰和水和成稀浆状,进行表面消毒。选新窖应选地势高深,避风向阳,土质坚硬,不渗水的地方。入窖数量只能为贮藏窖量的2/3,留1/3的空间,以利气体交换。

四、药剂防治:据一些瓜农的亲身实践,用50%复方多菌灵稀释成500倍进行大堆喷雾,直到堆下有药液渗出方可。

五、加强窖后的管理:入窖初期的10~15天要敞开门,散失水分,通风换气,天气不佳时关窖门,待窖内温度稳定在10℃~14℃时可封窖口,上冻后要防冻保温。采取高温开、低温闭的方法检查使窖内气温,维持在12℃左右。

六、第二年早春还要逐块用500倍多菌灵药液喷匀。

总之,防止鲜食甘薯烂窖应采取适期收获,提高入窖薯块的质量和贮藏期加强科学管理为中心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经过这样处理的地瓜保鲜时间可达8个月以上,完好率达96%。

扩展阅读

柑桔贮藏期病害及防治


一、柑桔采后(贮藏期)有哪些重要病害?

柑桔果实采收后在贮运过程中,可发生20多种病害,其中传染性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焦腐病、炭疽病等,生理病害有水肿病、褐斑病等。

1、青、绿霉病两病的病状基本相同,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病部先长出白色菌丝,很快就转变为青色会绿色霉层。以后病部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两病症状稍有不同。青霉病:蓝色,白色霉层带很窄、腐烂速度较慢,烂果不粘包果纸,有发霉气味。绿霉病:蓝绿色、白色霉层较宽,腐烂速度较快,紧粘包果纸,有芳香气味。

2、黑腐病果实多从果蒂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扩大后稍凹陷,黑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初为白色,后变为墨绿色霉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有些果实外表不表现症状,而果心和果肉已发生腐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

3、焦腐病又称黑色蒂腐病。多发生在果实采收后贮藏前。发病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软腐病斑,后病斑迅速向外扩展,边缘波浪状,病部果皮呈暗紫褐色、极软,果皮易被压破。病部根快从果蒂腐烂至脐部,造成穿心烂,病果肉黑色,味苦。

4、褐色蒂腐病(参考柑桔树脂病症状条目中,病果症状部分,该病是由柑桔树脂病菌引起的。)

5、褐腐病甜橙果实发生较多,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斑,扩展迅速,几天内可引起全果腐烂。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有一种芳香气味。

6、水肿病此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贮藏期(Peng)柑,甜橙,及蕉柑等果实上,其特征是整个果皮及果肉组织呈浅褐色水渍状浮肿,后转为深褐色,果肉产生酒精气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病果不表现软腐症状。

7、褐斑病初发病仅在果皮油胞层显出褐色革质病斑,最后达到果肉,使果肉变质发生异味。褐色,在果皮上出现网状、片状、点状等不规则褐斑。该病是甜橙果实在贮藏后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二、柑桔采后(贮藏期)病害的发生规律如何?应怎样防治?

引起柑桔贮运病害的病原菌,大多数属于寄生性较弱的真菌,这些病菌侵入果实,一般须通过果皮上的各种伤口,因此,在采收、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措施不当,使果实受伤会增加发病机会。因此,要减少贮运期间病害的发生,必须做好下列的防治措施。

1、防止果实受伤在采收及贮运期间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

2、适时采果适当提早采收能预防多种贮藏病害的发生。在下雨时、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不要采过。

3、果实采收前10天左右对树冠果实喷药,以减少果实带病。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柑桔贮藏期病害发生与防治


柑桔果实采收后在贮运过程中,可发生20多种病害,其中传染性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焦腐病、炭疽病等,生理病害有水肿病、褐斑病等。 1、青、绿霉病两病的病状基本相同,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病部先长出白色菌丝,很快就转变为青色会绿色霉层。以后病部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两病症状稍有不同。青霉病:蓝色,白色霉层带很窄、腐烂速度较慢,烂果不粘包果纸,有发霉气味。绿霉病:蓝绿色、白色霉层较宽,腐烂速度较快,紧粘包果纸,有芳香气味。 2、黑腐病果实多从果蒂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扩大后稍凹陷,黑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初为白色,后变为墨绿色霉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有些果实外表不表现症状,而果心和果肉已发生腐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 3、焦腐病又称黑色蒂腐病。多发生在果实采收后贮藏前。发病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软腐病斑,后病斑迅速向外扩展,边缘波浪状,病部果皮呈暗紫褐色、极软,果皮易被压破。病部根快从果蒂腐烂至脐部,造成穿心烂,病果肉黑色,味苦。 4、褐腐病甜橙果实发生较多,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斑,扩展迅速,几天内可引起全果腐烂。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有一种芳香气味。 5、水肿病此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贮藏期佰柑,甜橙,及蕉柑等果实上,其特征是整个果皮及果肉组织呈浅褐色水渍状浮肿,后转为深褐色,果肉产生酒精气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病果不表现软腐症状。 6、褐斑病初发病仅在果皮油胞层显出褐色革质病斑,最后达到果肉,使果肉变质发生异味。褐色,在果皮上出现网状、片状、点状等不规则褐斑。该病是甜橙果实在贮藏后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另外,褐色蒂腐病和炭疽病也应该注意防治。 柑桔采后贮藏期病害的发生规律如何?应怎样防治?引起柑桔贮运病害的病原菌,大多数属于寄生性较弱的真菌,这些病菌侵入果实,一般须通过果皮上的各种伤口,因此,在采收、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措施不当,使果实受伤会增加发病机会。因此,要减少贮运期间病害的发生,必须做好下列的防治措施: 防止果实受伤在采收及贮运期间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适时采果适当提早采收能预防多种贮藏病害的发生。在下雨时、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不要采果。 果实采收前10天左右对树冠果实喷药,以减少果实带病。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药剂浸果处理目前用来浸果最好的防治药物是抑霉唑,可以克服对多菌灵和苯莱特产生抗药性的青霉菌和绿霉菌。用75%抑霉唑700倍液加0.02%2,4-d处理果实,不但可以防青绿霉引起的果腐,对黑腐病、蒂腐病和酸腐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用30%特克多300倍液加75%抑霉唑700倍液加0.02%2,4-d浸果,除对上述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外,对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果实采收后马上进行处理,效果会更好。 单果包装贮藏采用单果包装比用大袋包装的效果好,用塑料薄膜单果包装比用纸单果包装效果好。 农用聚氯乙烯薄膜比聚乙烯薄膜效果好。

苹果贮藏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苹果在贮藏期易发病害应及时关注,苹果贮藏病害主要包括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生理病害是因生产或贮藏条件不适或缺乏矿质元素而引起的,微生物病害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染所致。苹果贮藏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生理病害

虎皮病:苹果贮藏期主要生理性病害,多数苹果品种易染此病。症状多发生在不着色部位,初期果皮呈淡黄褐色,后期逐渐变深,形成不规则微凹陷状,果皮易破裂,严重时病斑连片,呈烫伤状。苹果采收过早、成熟度较低是虎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过量施氮、树冠郁闭、贮藏后期温度过高等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①适当晚采,促进果实着色。②加强贮藏库通风,库内果箱码放不能过度密挤,以防后期温度过高。③用0.25%-0.35%乙氧基喹药液或1000-1200mg/L虎皮灵浸果,还可用喷有二苯胺的药纸包果,用石蜡油纸包果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斑点病:发生在果实表面的生理性病害。

主要是因为果实采前缺肥(特别是磷肥)和采收过早。开始呈各种色斑,绿色品种为褐色斑点,红色品种为黑色斑点。斑点部位易侵入病菌,使果实腐烂。

预防办法:生长期增施磷肥,注意防治早期落叶病,尽量不要早采。

苹果苦痘病:主要是果实含钙量较低及氮钙比较高引起的,也与成熟期高温干旱、水分失调、修剪过重,贮藏期温度过高有关。发病初期果皮下果肉褐变,果面出现颜色稍暗的凹陷圆斑,绿色品种呈深绿色,红色品种呈紫红色,发生部位靠近果顶。斑下果肉坏死干缩,深达皮下数毫米至1cm,味微苦。后病斑继续下陷,变为深褐色至黑褐色。贮藏初期12个月内发病最重。

防治方法:生长后期控制施氮量,开花后4~5周喷两次0.75%氯化钙溶液,采收后用2%-6%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浸果5分钟,贮藏温度控制在0℃左右。

果肉褐变病:该病多是果实采收偏晚、成熟过度,贮藏温湿度及气调贮藏氧浓度过高所致。

防治方法:通过适时采收,控制好贮藏库温湿度,防止果面结露,用2%-4%氯化钙液浸果等措施加以预防。

2微生物病害

青霉病:贮藏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最先发病部位局部腐烂、湿软,呈黄白色,条件适宜时发展迅速,10天后全果腐烂,有特殊霉味。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青绿色霉菌,病菌主要从伤口侵染,因此要避免机械损伤,去除带伤果子。

防治方法:贮藏场所要搞好清洁卫生,贮藏前选用1000-2500mg/L的噻苯咪唑,或500~1000mg/L的苯米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药液浸泡果实。维持环境低温对发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褐腐病:多发生在苹果生长后期及采收以后,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病后果面先出现浅褐色软腐状小斑,随后迅速扩散,造成全果腐烂。病果表面仍保持饱满状态,并有一定弹性,果面可生出灰白色同心圆排列的菌落。

防治方法:生长期清除病果,防止果实裂口、机械损伤,果实近成熟时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喷施。

苹果轮纹病:为生长期主要病害,果实染病后潜伏期较长,成熟期及贮藏期高温多湿时易发病,患处有淡褐色同心轮纹,病部稍隆起。以金帅、香蕉等品种发病较重。

预防办法:贮藏前要严格剔除病果,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浸泡果实。

炭疽病:真菌病害,生长季节借雨水传播,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严重。初呈褐色小点,后逐步扩大,呈同心轮纹状病斑。病部稍凹陷,有苦味。

防治方法: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均在田间已侵染病菌,生长季节应加强喷药防治。对病害重发园的果实,贮藏前用50%甲基托布津或25%多菌灵500~1000倍液浸果10分钟。

3环境因素:苹果贮藏中,环境条件属主导因素,如果温湿度及气体控制不当,会直接影响贮藏效果,应严格控制贮藏环境指标。

如何防治苹果贮藏期的虎皮病


苹果虎皮病又称褐烫病、晕皮,是苹果贮藏后期的一种生理病害,苹果贮藏期虎皮病的防治技巧有哪些呢?

危害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主要特征是果皮现晕状不规则褐变。发病初期,果面产生不规则淡黄褐色斑块,表面平展或果点周围略生起伏,此时褐变只局限在近表皮的亚表皮细胞中,后褐变危及果肉细胞,病部颜色变为褐色至暗褐色,病皮稍凹陷,严重的病皮可成片撕下,果肉松软,略带酒味,易遭真菌感染,出窖后病果易变质腐烂。

有的发病初期即变褐色,稍凹陷,并具有微小突起,病果呈干缩状,较坚实,果皮不易剥下。病部多先发生在果实阴面未着色部分,严重时波及着色部分连成大片似烫伤,影响外观。

病害原因

对于该病发生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有研究证明,果实中水溶性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PPO)是虎皮病发生的先决条件;也有认为虎皮病的发生是贮藏后期窖温过高,通风不良,挥发性物质---酯积累过多,果实吸收了酯致使新陈代谢失调或产生自毒作用所致。

还有认为偏施氮肥,特别是前中期氮肥施用过多致使果实采收早或成熟度不足导致虎皮病发生。近年又有人研究证明a---法呢烯氧化物即共轭三烯的产生是虎皮病的致病物质。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虎皮病的发生与品种、栽培技术及贮藏环境有关。晚熟品种采收晚如红玉、旭、元帅、红星等基本不发病,青香蕉、印度、未成熟的富士、金冠发病较重,国光发病最重。

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或气候条件不同,发病率也不同。该病的发生与果皮中钙的含量有关,果皮中钙含量最高的发病率高,这与苦痘病恰恰相反。偏施氮肥,多雨年份或浇水过多发病重。采收过早,果实成熟度低,表面蜡质和角质层未充分形成,水分蒸发快,易萎蔫,发病重。贮藏期若窖温过高或通风不良,发病重,特别是开春后3-4月间,气温回升,易发病。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不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

2、适时采收。对易感病的国光、印度、青香蕉等,待果实发育成熟后再采收,避免过早采摘;红星苹果以盛花后140天采收为宜。

3、贮前预冷,控制贮藏条件。苹果采收后预冷,使其尽快达到贮运低温,果实入库后应降至0℃。贮藏后期,要防止窖温过高,保持良好通风,出窖时避免骤然升温或在窖中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可抑制病害发生。如采用气调贮藏,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至20%可减轻发病。

有条件的可采用双相变动气调贮藏技术。如在土窑洞中,用塑料薄膜帐贮藏苹果,初期窑温10℃-15℃,二氧化碳浓度12%,后窑温降至0℃,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均维持在3%左右。这样贮藏的苹果,比一般冷藏效果好,且可充分利用土窑洞、地窖,使简易设施充分发挥作用。

4、贮藏库的处理。果品入库前用抗氧剂,如二苯胺、虎皮灵等处理贮藏库。

5、药剂浸果。防治虎皮病的有效临界期是采收后6-8周,即贮藏前期,用0.25%-0.35%乙氧基喹药液或1.5%-2.0%二苯胺溶液、l%-2%卵磷脂溶液或2-4克/公斤的50%虎皮灵乳剂浸泡苹果,在空气中干燥后装箱,药剂在果实上的残留量不应超过4-5毫克/公斤。用以上药剂涂纸后包裹,或浸泡果箱晾干后装果,均有较好的防效。

柑桔怎样才能安全度过贮藏期


柑桔采收后在贮藏过程中,可发生20多种病害,其中传染性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焦腐病、炭疽病等,生理病害有水肿病、褐斑病等。 1、青、绿霉病。两病的病状基本相同,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病部先长出白色菌丝,很快就转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以后病部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两病症状稍有不同。青霉病:蓝色,白色霉层带很窄、腐烂速度较慢,烂果不粘包果纸,有发霉气味。绿霉病:蓝绿色、白色霉层较宽,腐烂速度较快,紧粘包果纸,有芳香气味。 2、黑腐病。果实多从果蒂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扩大后稍凹陷,黑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初为白色,后变为墨绿色霉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有些果实外表不表现症状,而果心和果肉已发生腐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 3、焦腐病又称黑色蒂腐病。多发生在果实采收后贮藏前。发病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软腐病斑,后病斑迅速向外扩展,边缘波浪状,病部果皮呈暗紫褐色、极软,果皮易被压破。病部根块从果蒂腐烂至脐部,造成穿心烂,病果肉黑色,味苦。 4、褐腐病。甜橙果实发生较多,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斑,扩展迅速,几天内可引起全果腐烂。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有一种芳香气味。 5、水肿病。此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贮藏期的甜橙等果实上,其特征是整个果皮及果肉组织呈浅褐色水渍状浮肿,后转为深褐色,果肉产生酒精气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病果不表现软腐症状。 6、褐斑病。初发病仅在果皮油胞层显出褐色革质病斑,最后达到果肉,使果肉变质发生异味。褐色,在果皮上出现网状、片状、点状等不规则褐斑。该病是甜橙果实在贮藏后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另外,褐色蒂腐病和炭疽病也应该注意防治。 引起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病原菌,大多数属于寄生性较弱的真菌,这些病菌侵入果实,一般须通过果皮上的各种伤口,因此,在采收、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措施不当,使果实受伤会增加发病机会。因此,要减少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必须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1)防止果实受伤在采收及贮运期间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适时采果、适当提早采收能预防多种贮藏病害的发生。在下雨时、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不要采果。 (2)果实采收前10天左右对树冠果实喷药,以减少果实带病。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药剂浸果处理目前用来浸果最好的防治药物是抑霉唑,可以克服对多菌灵和苯莱特产生抗药性的青霉菌和绿霉菌。用75%抑霉唑700倍液加0.02%2,4-d处理果实,不但可以防青绿霉引起的果腐,对黑腐病、蒂腐病和酸腐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用30%特克多300倍液加75%抑霉唑700倍液加0.02%2,4-d浸果,除对上述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外,对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果实采收后马上进行处理,效果会更好。 (4)单果包装贮藏采用单果包装比用大袋包装的效果好,用塑料薄膜单果包装比用纸单果包装效果好。用农用聚氯乙烯薄膜比聚乙烯薄膜包装效果好。 (5)贮藏库消毒果实进库前,库房要进行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粉5-10克或用福尔马林1:40倍液,每立方米30-50毫升,密闭熏蒸3-4天,待药气散后方可入库贮藏。 (6)控制库房温度和湿度甜橙一般要求3-4℃,相对湿度80-85%。并注意适当通风换气。

柑橘管理技术之如何让柑桔安全度过贮藏期


柑桔采收后在贮藏过程中,可发生20多种病害,其中传染性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焦腐病、炭疽病等,生理病害有水肿病、褐斑病等。

1、青、绿霉病。两病的病状基本相同,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病部先长出白色菌丝,很快就转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以后病部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两病症状稍有不同。青霉病:蓝色,白色霉层带很窄、腐烂速度较慢,烂果不粘包果纸,有发霉气味。绿霉病:蓝绿色、白色霉层较宽,腐烂速度较快,紧粘包果纸,有芳香气味。

2、黑腐病。果实多从果蒂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扩大后稍凹陷,黑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初为白色,后变为墨绿色霉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有些果实外表不表现症状,而果心和果肉已发生腐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

3、焦腐病又称黑色蒂腐病。多发生在果实采收后贮藏前。发病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软腐病斑,后病斑迅速向外扩展,边缘波浪状,病部果皮呈暗紫褐色、极软,果皮易被压破。病部根块从果蒂腐烂至脐部,造成穿心烂,病果肉黑色,味苦。

4、褐腐病。甜橙果实发生较多,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斑,扩展迅速,几天内可引起全果腐烂。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有一种芳香气味。

5、水肿病。此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贮藏期的甜橙等果实上,其特征是整个果皮及果肉组织呈浅褐色水渍状浮肿,后转为深褐色,果肉产生酒精气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病果不表现软腐症状。

6、褐斑病。初发病仅在果皮油胞层显出褐色革质病斑,最后达到果肉,使果肉变质发生异味。褐色,在果皮上出现网状、片状、点状等不规则褐斑。该病是甜橙果实在贮藏后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另外,褐色蒂腐病和炭疽病也应该注意防治。

引起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病原菌,大多数属于寄生性较弱的真菌,这些病菌侵入果实,一般须通过果皮上的各种伤口,因此,在采收、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措施不当,使果实受伤会增加发病机会。因此,要减少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必须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1)防止果实受伤在采收及贮运期间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适时采果、适当提早采收能预防多种贮藏病害的发生。在下雨时、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不要采果。

(2)果实采收前10天左右对树冠果实喷药,以减少果实带病。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药剂浸果处理目前用来浸果最好的防治药物是抑霉唑,可以克服对多菌灵和苯莱特产生抗药性的青霉菌和绿霉菌。用75%抑霉唑700倍液加0.02%2,4-d处理果实,不但可以防青绿霉引起的果腐,对黑腐病、蒂腐病和酸腐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用30%特克多300倍液加75%抑霉唑700倍液加0.02%2,4-d浸果,除对上述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外,对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果实采收后马上进行处理,效果会更好。

(4)单果包装贮藏采用单果包装比用大袋包装的效果好,用塑料薄膜单果包装比用纸单果包装效果好。用农用聚氯乙烯薄膜比聚乙烯薄膜包装效果好。

(5)贮藏库消毒果实进库前,库房要进行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粉5-10克或用福尔马林1:40倍液,每立方米30-50毫升,密闭熏蒸3-4天,待药气散后方可入库贮藏。

(6)控制库房温度和湿度甜橙一般要求3-4℃,相对湿度80-85%。并注意适当通风换气。

梨贮藏病害


梨贮藏病害

梨贮藏期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黑星病、轮纹烂果病、黑斑病、霉心病、果柄基腐病、青霉病、黑心病、黑皮病、冷害、二氧化碳中毒等。其中黑星病、轮纹烂果病、黑斑病本书已有介绍,现将其他几种病害介绍如下。

梨霉心病

[症状]在梨的心室壁上形成褐色、黑褐色小病斑,随后果心变成黑褐色,病部长出灰色或白色菌丝、室病菌继续往外扩展,造成果实由里向外腐烂,达到果面后,则成为湿腐状烂果。

[病原及发病规律]梨霉心病是由多种弱寄生真菌复合侵染的结果。其中常见病菌有交链孢霉、镰刀菌、单端孢菌等。这些菌在梨园中普遍存在;花期和生长期分别从柱头和菩筒侵入,采收前后果实陆续发病。

[防治方法]①对落果、病果及时收集,深埋。②梨树发芽前全树喷洒l~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肿100倍液。③花期、幼果期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生长期结合防治轮纹病等喷洒杀茵剂。

梨青霉病

[症状]发病初期在果面伤口处,产生淡黄褐色小病斑,扩大后病组织水渍状,软腐,呈圆锥形向心室腐烂,具刺鼻的发霉气味。温度适宜时很快全果烂成烂泥状。病部长出青、绿色霉状物。

[病原及发病规律]梨青霉病是由青霉菌所致的病害。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经梨果伤口侵入。果实衰老时贮藏温度高,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①采收、包装、运输、贮藏各个环节,均应防止产生伤口,以减少病菌侵入途径。②贮藏时剔除伤病果。果实入库前进行防腐处理。③贮果前果窖应消毒灭菌。一般用硫黄粉掺适量锯木屑燃烧熏蒸的办法,如100立方米窖容,用硫黄粉2~2.5千克,点燃后封闭48小时,然后通风、启用。④梨果贮藏期,果窖保持适当低温和二氧化碳气体成分。

梨果柄基腐病

[症状]从果柄基部开始腐烂发病。分三种类型:①水烂型。开始在果柄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溃烂斑,很快使全果腐烂;②褐腐型。从果柄基部开始产生褐色溃烂病斑,往果面扩展腐烂,烂果速度较水烂型慢;③黑腐型。果柄基部开始产生黑色腐烂病斑,往果面扩展,烂果速度较褐腐型慢。以上三种类型通常混合发生。

[病原及发病规律]梨果柄基腐病主要由交链孢菌、小穴壳菌、束梗孢等真菌复合侵染,造成果实发病。随后一些腐生性较强的霉菌,如根霉菌等进一步腐生,促使果实腐烂。采收及采后摇动果柄造成内伤,是诱发致病的主要原因。贮藏期果柄失水干枯往往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①采收和采后尽量不摇动果柄,防止内伤。②贮藏时湿度保持在90~95%,防止果柄干燥枯死。③采后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洗果,有一定防治效果。

梨黑心病

[症状]贮藏前期发病,先在果心的心室壁和果柄的维管束连接处,形成芝麻粒大小的浅褐色病斑,然后向心室里扩展,使整个果心变为黑褐色,并往外扩展,使果肉发生界限不清的褐变,果肉组织发糠,风味变劣,一般果实外观无明显变化,如用手捏果面则有轻度软的感觉。严重时,果皮色泽发暗,果肉大片变褐,不堪食用。

[病因及发病规律]梨黑心病是一种生理病害,病因比较复杂。据报道,健康鸭梨的钙含量为0.06~0.064%,氮钙比为6.8:1,而重病果钙含量比健果低25.5~42.9%,随着钙含量的降低和氮钙比加大,黑心病也愈加严重。此外,还有人认为,果实成熟过度,或采收期晚,或果内多元酚氧化酶活跃,或果实未经预冷而直接进入0℃冷库而造成急剧降温以及预贮期温度过高,或贮藏期低氧、高二氧化碳等条件,均可加重发病。在梨的品种中鸭梨、雪花梨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①花后第二、四、六周及采前20天、10天喷0.3%硝酸钙,也可于7~8月份喷1次500ppm增甘磷,可明显减轻发病。②加强梨树综合管理,多施有机肥,适当少用氮素化肥。③适期采收。在北京地区气候正常的年份,鸭梨生长天数为140~145,果实硬度达到约7.49千克/平方厘米,果实种子边缘和尖端已变褐色,为适宜采收时期。④梨果在预贮期,防止窖温过高或过低,应分期逐步降温,控制乙烯生成,延缓果实衰老。⑧贮藏后期温度保持2℃左右,氧12~13%,二氧化碳控制在0.31~0.6%为宜。

梨黑皮病

[症状]梨果在贮藏期,果皮表面产生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重者连成大片,甚至蔓延。18皮下果肉却正常、不变褐,基本不影响食用,仅影响外观和商品价值。

[病因及发病规律]梨黑皮与苹果虎皮病的病因相似。在梨果贮藏前期,大量产生a-法尼烯在果皮部位,到贮藏的中后期,氧化成共轭三烯,伤害果皮层细胞,造成黑皮病的发生。这种物质愈多,

采后果实不及时入低温库预冷,而堆放在露天地,使预藏期温度过高,容易发生黑皮病。采后梨果在筐内开发汗结露,也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①用1000ppm虎皮灵药纸包浸过的花纸包果贮藏,可显著减轻病害发生。②适及时入库预冷,防止堆放果园内风吹、日晒、雨淋。

巧贮藏防苹果烂果


一、生理病害贮藏期生理病的发生与果实采收期有密切关系,适时采收是防止该类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苹果苦痘病是缺钙造成的,在果实采收后可用2~4%的氯化钙溶液浸果,并注意入贮果实前期温度不应过高,以避免该病的大量发生;苹果虎皮病是因果实成熟度不够而早采引起的,可在果实采收后,用500~1000PPM的卵磷脂液浸果,并尽快进入低温条件贮存;果肉褐变是因低温、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造成,防止果肉褐变要抓好适期入贮,同时掌握贮存温度及调节好氧气(2~4%)和二氧化碳(3~5%)浓度。 二、真菌病害包括轮纹病、炭疽病、青霉病和霉心病等,因这几种病害在果实生长发育也大量发生,故除在生长期加强防治外,在果实入库前要严格选果,防止病虫果入库。防治轮纹病和炭疽病,采前喷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对两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贮藏前用500~1000倍50%多菌灵或800倍50%甲基托布津药液浸泡果实,也可用仲丁胺药或多功能保鲜纸包果。同时,贮藏期要适当降低贮藏室温度,若用气调,应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的浓度。防治青霉病:①入贮前两周对贮藏场所用硫磺熏蒸,每1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100~200克,也可用50%福尔马林500倍液喷洒消毒,每10立方米空间用0.5公斤药液。②入贮前用500~1000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浸果。③贮藏温度应保持1~2摄氏度,并经常清除病果。防止苹果霉心病,应在贮藏期保持5摄氏度以下的低温。

设施草莓花果期巧管护


一、巧施追肥。设施草莓,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其间应多次追施速效肥,每次施复合肥6~8千克,稀释到0.3%~0.5%浇施。施肥时间为:第一次在现蕾后浇施,以促进项花序的生长;第二次在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浇施,以促进果实膨大;第三次在顶果开始采收时;第四次在顶花序果采收盛期。在现蕾至开花前喷3%的硼肥。要控制氮肥用量,如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植株徒长,果实变酸、变软,外观色泽不好。

二、适量浇水。草莓的整个生育期要求水分充足,花期土壤可稍干,植株生长旺盛特别是浆果膨大期需水较多。塑料棚室内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应及时灌水。前期外界气温高,灌水在傍晚进行;后期内外气温均较低,灌水在上午进行,灌水后先提高室温,而后加大放量,降低湿度。浇水不能过勤,每次要灌透。

三、控温湿度。要适期掌握好通风时间和次数,控制好温度。具体温湿度为:现蕾前,白天25~30℃,晚上15℃,相对湿度80%;现蕾至开花期间,白天22~28℃,晚上10℃,相对湿度70%;开花后,白天20~25℃,晚上5℃,相对湿度70%;结果后,白天15~25℃,晚上3~8℃,相对湿度80%。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理想温度,必须在大棚内套中棚再加小棚并铺地膜。土壤湿度以保持70%~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棚内放蜂。在草莓初花期开始,在棚内放养1~2箱蜜蜂,可显著提高草莓坐果率,提高果实品质,增加产量。但花期不能喷药,以确保蜜蜂安全,并避免影响授粉,产生畸形果。

五、合理喷药。扣棚加温后,植株长出1~2片幼叶时喷(10~20)10-6赤霉素,每株喷5毫升药液,间隔7~9天,按长势强弱可酌情喷2~3次,促进生长发育。在草莓开花前用0.4%的等量式波尔多液喷两次,以保护叶片不受病害感染。

六、增强光照。除了需要经常擦洗大棚薄膜外,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草苫等覆盖物要尽量早揭晚盖。阴雪天气,要在大棚内采取一些增光措施,如安装电灯等来补充光照。

七、疏除花蕾。适度疏蕾,可促使单果重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个大小均匀,成熟期提早,采收期集中,采收次数减少,从而增产增值。草莓以先开放的低级次花结果好,果个大,成熟早,价格高。随着花朵级次增高,往往开花后不能形成果实而成为无效花,或者即使有的形成果实,也由于太小无采收价值而成为无效果。因此,应在花蕾分离至一级或二级序花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

八、及时垫果。草莓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结合土壤管理,一举多得。若没地膜,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垫果。垫果材料在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撤除,以利于中耕、施肥等。

九、常摘老叶。草莓老叶具有较多抑制花芽分化的物质且营养消耗大于光合积累;病叶带有病菌易传播蔓延。因此,应适时适量地摘除老叶,及时摘除残叶和病叶,并将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从而促进花芽分化,降低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减少发生病虫。

十、除匍匐茎。草莓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应及时摘除,人工摘除匍匐茎费工,可喷施多效唑(PP333)、青鲜素或矮壮素等进行预防。

十一、防治病虫。设施草莓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8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交替使用;白粉病可喷7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炭疽病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交替喷雾施用,隔7~9天用药1次。对蚜虫、叶螨等害虫,可用尼索朗2000倍液防治。防治病虫害时,要特别注意草莓开花前后不要施药,以免影响授粉;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2~3天内停止采果。

十二、适时采收。保护地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现红色时方可采收。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要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摘、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

巧防荔枝蒂蛀虫病害


果期蒂蛀虫的防治是荔枝害虫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不甚出现纰漏,往往会使果农朋友一年的辛勤劳作付之东流。毫不夸张的讲,对蒂蛀虫防治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荔枝的收成和一年的收入。

根据蒂蛀虫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和在荔枝子叶生长期之前,尽量压低虫口密度,越低越好的防治策略,蒂蛀虫防治方法如下:

1.修剪枝条。果实采收后,及时修剪,统一放梢;入冬后,剪除树冠内膛荫蔽枝条。

2.果园生草。除去树冠下的杂草,保留树与树之间的杂草,尤以菊科杂草为宜。生草时,草不能过高(20厘米厘米左右为宜)。

3.捡落地果。自荔枝进入子叶生长期(中期落果)开始,捡拾树下落地果,并集中深埋销毁。

4.人工捕杀。在树冠下,用力摇晃树干,蛀蒂虫受惊吓而飞离枝条后,使用电击式蚊拍,将其捕杀。

5.入冬后,实施清园。使用40%毒死蜱或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全园喷雾1次。

6.惊蛰后,荔枝开花前约7~14天,喷药1次,用敌百虫(97%晶体敌百虫、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对树冠内膛枝条和花穗喷雾,可兼治荔枝蝽、尺蠖、毒蛾、瘿螨、叶瘿蚊和花果瘿蚊等害虫。最佳喷药时间为早上5:00~10:00时,傍晚17:00~20:00。

7.清明前后,荔枝谢花蜜蜂回收之后,使用13%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乳油1000倍液对树冠内膛枝条和果穗喷雾,10~15天后用40%毒死蜱1500倍液再喷1次。

8.荔枝中期落果时预测成蛾高峰期。捡落果放入塑料袋中,扎口,收集虫茧30头,将其放于透明塑料筒,用纱布封口后挂在荔枝树冠下,待虫茧羽化为成蛾。当筒中的成蛾数量累计达到10头时,即喷药适期。可用15%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10天后,观察树冠内膛枝条上的蒂蛀虫成蛾数量,当虫量达到0.3头/株或以上时,再喷药1次。

9.在荔枝进入果实膨大期(荔枝果实调头)之前,施药1次。用40%毒死蜱1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再加入25%灭幼脲1500倍液)、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对树冠内膛枝条和果穗喷雾。之后每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2~3次,主要对果实喷雾,采收前15天停止施用任何农药。

甘薯储藏期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甘薯在入窖和贮藏期间,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多种病害发生。为此,须弄清甘薯贮藏期各种病害发生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

一、甘薯贮藏期主要病害的发生症状及其发病原因

1.甘薯冻害。甘薯冻害是贮藏期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冻害症状。薯块受冻后,受冻部位水浸状,用于挤压有清水渗出。受冻薯块内部变褐发黑,形成硬心、硬皮,蒸煮不烂,且有异味发苦。冻害造成的腐烂一般从薯堆表层开始。

②冻害原因。一是因收获过晚,在窖外受冻,开始症状不明显,入窖后15天左右开始腐烂。二是在贮藏中期和后期,由于窖浅或防寒保暖条件差而发生冻害,薯块受冻后,易被病原菌侵染,造成腐烂。

2.甘薯软腐病。

①症状。薯块发病后患病部位软化,呈淡褐色水浸状,破皮后流出黄褐色汁液,带有酒精味,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棉状菌丝,并生出灰黑色小粒。环境条件适合时,病情扩展迅速,4-5天全薯即可腐烂。

②发病原因。高温高湿利于甘薯软腐病的发生,在23-29℃、薯块上有露滴时利于病害发生蔓延。薯块受冻、受伤时,病菌就会乘机侵入,这是加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3.干腐病。干腐病是甘薯贮藏期主要病害。

①症状。发生于收获初期和整个贮藏期,主要侵染薯块。发病初期,薯皮不规则收缩,皮下组织呈海绵状淡褐色,后期薯皮表面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边缘清晰。严重时全窖发病,损失严重。

②发病原因。种薯和土壤均可带菌。病菌侵染甘薯幼苗后,带菌薯苗在田间呈潜伏状态,甘薯成熟期病菌通过维管束到达薯块而发病。发病适温为20-28℃,30℃以上不易发病。

4.黑斑病。甘薯贮藏期是黑斑病危害最重、损失最大的时期。

①症状。病菌浸染后,薯块上出现膏药状青黑色陷斑,并深入薯肉,味苦。潮湿时斑面初现灰色霉层,后现黑色刺状物,病薯不堪食用。

②发病原因。薯块和旧窖中残留物均可带菌,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薯块,最适发病温度为25-28℃,高温高湿特别是薯块上有水滴时利于黑斑病的发生蔓延。

二、病害控制

1.适时收获、及时入窖。入窖甘薯一般要在当地旬平均气温14-15℃左右、降霜之前收获为宜,避免薯块受冻,减轻病菌浸染机会。

2.薯窖处理。入窖前将旧窖清扫洁净,或将窖壁刨一层土,上一年发病的旧窖可用抗菌剂401或402或硫磺进行熏蒸,密闭两天后,打开窖口充分通风后再使用。

3.精选薯块。入窖时要精选健薯,剔除病薯、伤薯、冻薯,减少病原菌侵染。在收获、运输、贮藏时,要轻拿轻放,防止薯块损伤。

4.薯块消毒。薯块选好后、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薯块l-2次,晾干及时入窖。

5.加强薯窖管理。甘薯入窖后要加强温、湿度及通风管理,以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一是入窖初期(入窖15-20天内)。此时由于薯块水分大,呼吸作用强,外界气温比较高,所以要敞开窖口,以通风降湿为主。如果长期不通风,窖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薯块易腐烂。

二是贮藏中期(入窖20天至次年的2月)。这是管理的关键期,由于天气寒冷,应以保温为主,为此要封严窖口,必要时在薯堆上加盖麦秸等保温,温度保持在10-14℃,以免温度太高薯块发芽,温度太低发生冻害。湿度在85%-90%,防止湿度太大病害蔓延,湿度太小薯块缺水出现干缩糠心。

三是贮藏后期(次年3月份以后)。此时外界气温回升,管理的重点是通风降温,避免温度达到15℃以上。

休眠期苹果树的病害防治


苹果树在休眠期病虫害防治重点有:腐烂病、枝干轮纹病、金纹细蛾、叶螨等。此期果园内的害虫和病原菌停止活动,进入越冬状态,便于集中消灭。

同时休眠期的苹果树抗药性较强,可施用高浓度药剂进行防治,同时树上又无叶片,涂抹农药亦很方便。因此,抓住苹果树休眠期进行越冬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业防治

一是清洁果园。待树上叶片脱落以后,彻底清扫落叶、病果和杂草,摘除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的病虫。同时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病枝和虫枝。

二是刮树皮。山楂叶螨、二斑叶螨、梨小食心虫、卷叶蛾等害虫大多在粗皮、翘皮及裂缝处越冬,若能细致周到地刮净粗皮、翘皮,可杀死50-90%的越冬害虫。

三是树干涂白。涂白以两次为好,第一次在落叶后至封冻前,第二次在早春,主要保护主干、主枝及较大的辅养枝和侧枝。

四是深翻。封冻前将树冠下土壤深翻20-30厘米,既可熟化土壤,又可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深翻时一定要将下层土壤翻至上层。

药剂防治

苹果树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主要在初冬或早春刮除病斑或病瘤后抹药。刮除腐烂病时,刮治的病斑呈梭形,刮病斑的宽度应比原病斑宽出1厘米左右,深达木质部,将病皮彻底消除。刮治前后所用工具要消毒,刮的病皮带出果园烧毁。

病斑刮除后要用腐必清2-3倍液或2%农抗120的10-20倍液或5%菌毒清30-50倍液涂抹消毒,半月后再用上述药剂涂抹1次。同时每年早春还要对刮治后3年以内的原病斑用上述药剂再消毒1次。

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不太严重的果园,还可在冬前或早春采用树体喷药的方法防治。药剂可选用:腐必清或2%农抗120或5%菌毒清100倍液;5波美度石硫合剂;5%菌毒清100倍液加腐必清1000倍液。

《地瓜贮藏期病害巧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