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枸杞盈满病的防治六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枸杞瘿螨分类上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以成螨在枸杞树隙和腋芽内越冬,翌年4月,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每年5、6月份和8、9月份出现2次危害高峰,11月成螨开始越冬。一年具体发生世代不详,通过对繁殖盛期分析,在当地每年发生应在10代以上。

此虫为常发害虫,枸杞瘿螨危害枸杞的叶片、花蕾、幼果、嫩茎、花瓣及花柄,花蕾被害后不能开花结果,叶面不平整,严重时整株树木长势衰弱,脱果落叶,造成减产,受害严重的叶片有虫瘿15-25个,严重影响了枸杞子的产量和质量。以下是农资网总结的它的一些综合防治措施,总共六点。

一、种苗选育:要采用丰产抗逆品种进行扦插育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的枝条,在1.8%爱比菌素3000~4000倍液浸泡一下,然后进行扦插。对异地调运的种苗要经过严格检疫,以减少远距离传播的风险。

二、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做好发芽、开花和果实膨大期的追肥,按照夏水灌透、冬水灌好的原则,及时灌水,保持适当湿度,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结合修剪整枝,将病残叶及时清除销毁,春季修剪应在3月20日前结束,以免向新发枝叶迁移。夏季结合铲园去除徒长枝和根蘖苗,防止瘿螨滋生和扩散。

三、天敌防治:瘿螨的天敌有七星瓢虫、智利小植绥螨等。露地使用智利小植绥螨,要在害螨发生初期,按1:10~20释放成虫,必要时可以补放1次。要针对田间害螨发生密度,决定适宜的益害比,释放智利植绥螨的地块,不宜施用氧乐果等化学杀虫农药,防止杀伤天敌。

四、化学防治:芽前防治。发芽前,越冬成螨大量出现时是防治适期,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可喷1次5Be石灰硫磺合剂,也可采用45%~5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喷洒,能够兼治锈螨。

五、生长期防治:首先要开展种群调查,确定具体防治时间。5月5日开始调查,每5~10天调查1次,11月5日结束,按叶面虫瘿大小和数量分5级调查,当危害指数达到0.043时为防治指标。

六、选用药剂:对老枸杞园,可喷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40%硫磺胶悬剂300倍液,40%杀蚜素(加0.1%肥皂粉)4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次,效果都很好。

小编推荐

留兰香菌核病的防治措施


症状

植株感病后,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暗绿色或黄褐色或深褐色病斑。3-4d后,湿度大时在病斑上可看到不明显的轮纹,上面布满蚕丝状灰白色霉层(菌丝),病叶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小时在病斑上未见到轮纹,上面布有白色霉点(菌丝),病叶发黄萎蔫萎缩。7-10d后,环境不适则茎秆表皮破裂萎缩,上部叶凋萎发黄,中、下部叶黑褐色萎谢;环境适宜则病叶腐烂发黑脱落成光杆,茎杆发黑枯死。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留兰香菌核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无性世代属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菌丝无色,直角或锐角分枝,近分枝处有缢缩和分隔;初分枝菌丝呈棒状,无分隔,缢缩不明显。田间病叶上产生的菌丝为蚕丝状属初期菌丝,细胞较长,分枝少。菌核半球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小时的约1mm左右,大的可达3.5mm左右,一般为1.5mm左右。初期表面乳白色,继之褐色至深褐色,表面粗糙。

发病规律

1、阴雨潮湿发病重阴雨潮湿,促进出口病原菌的增殖和传播。连绵阴雨、降雨量多、雾大露重,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再侵染。地势低、沟系差、渍害重,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染。据调查,排水困难的田块比排水畅通的田块发病率高2.2倍。

2、植株郁闭发病重植株郁闭,促使植株抗病力下降。密度大、杂草多、生长旺盛,枝叶繁茂,不利于植株健康生长而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据调查,密度在0.8万-1.2万株/667m2,发病率为17.5%;1.5万-2.0万株/667m2,发病率为45.6%;当杂草在46-63株/0.11m2时,发病率为51.9%,7-18株/0.11m2时,发病率为22.4%。

3、连作重茬发病重连作重茬,菌源多,菌量大,基数高而发病重。据调查,1a新作茬发病率14.8%,2a连作茬发病率27.5%,3a以上老作茬发病率50.1%。

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降湿灭渍开墒挖沟,降低地下水位,墒墒通沟、沟沟通河,排水畅通,雨止田干,减轻湿度消灭渍害,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一个田块,两头出水,三沟配套,四面脱空。墒沟间距2.4m,腰沟间隔30m,田块沟间距离50m。头茬和二茬留兰香出苗后,均要及时进行清沟埋墒。

苦瓜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苦瓜病毒病早发病的植株叶片变小,舒展,节间缩短,全株显着矮化,不结瓜或结瓜少。中后期迟发病的叶片舒展,叶色浓淡不均呈花叶斑斓状,稚嫩梢蔓变形,成长受阻,瓜小或尾尖,变形歪曲。

小编整理了两种防治办法,一种是农业防治,一种是药剂防治,农业防治是从栽培手法上摧残苦瓜病毒病的源头,药剂防治则是通过农药手法来防治这种病毒,具体办法如下: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株上留种,耕种前进行苦瓜种子消毒;耕种后用药土做掩盖土,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麦苗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用避免地上水分不蒸腾,苗体水分不蒸腾,阻隔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习惯新环境,健康成长。

高温干时应常常洒水,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为害与传毒;喷施增产菌、多效好或新高脂膜等成长促进剂,或喷施磷酸二氢钾、黑皂或洗衣皂混合液1:1:250倍液,5-7天1次,连喷4-5次。

2.药剂防治

防治苦瓜病毒病,现在尚无能彻底治愈的好药剂,只能避免病毒的进一步扩展。其一是治好虫,避免病毒借蚜虫和温室白粉虱进行传播,可选用25%阿克泰水涣散粒剂6000-8000倍液、70%艾美乐水涣散粒剂10000-15000倍液、5%啶虫咪乳油2500-3000倍液,在参加新高脂膜500倍液,重点喷叶背和成长点部位。

其二是喷洒病毒钝化剂,如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可增强植株对病毒的抵抗力及耐病性。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200-300倍液再参加新高脂膜500倍液喷施1-2次,有必定作用。

柑橘衰退病的防治措施


在柑橘的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衰退病毒为害柑橘有三种形式,有时分别称为速衰病,茎陷点病和苗黄病。现将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发病症状

①速衰型主要症状为柑橘树体逐渐或快速的衰退甚至死亡。

②苗黄型主要症状为苗木的叶片黄化。

③茎陷点型主要症状为植株矮化,树势衰退,剥开枝梢的皮层,可见木质部有明显的陷点或陷条,有时充胶,枝条脆弱极易折断,叶片呈现主脉黄化,果实变小。

2、防治措施

①加强植物检疫,防治可以引起甜橙严重茎陷点的强株系的传入。

②对于发病严重的应铲除发病树体,建议更新抗病性强的树种作为主打品种。

③对于发病较轻的枝梢,应及时修剪并在修剪口涂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

④防治传毒昆虫。田间防治蚜虫的主要药剂有抗蚜威、中西杀灭菊酯或、灭扫利、水胺硫磷倍液等轮换使用,建议添加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⑤防治的同时不能忽视保护。在花期和幼果期后喷施壮果地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强化树体,增强树体抗病菌感染能力。采果前后及时而适当地增施肥料以增强树势。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在树体涂刷护树将军做好防寒工作。

棕榈干腐病的防治措施


棕榈干腐病又名枯萎病、烂心病、腐烂病,是棕榈常见病害。棕榈树既是观赏树种又是经济树种,因干腐病的发生,常造成枯萎死亡。

症状

病害多从叶柄基部开始发生,首先产生黄褐色病斑,并沿叶柄向上扩展到叶片,病叶逐渐凋萎枯死。病斑延及树干产生紫褐色病斑,导致维管束变色坏死,树干腐烂,叶片枯萎,植株趋于死亡。若在棕榈干梢部位,其幼嫩组织腐烂,则更为严重。在枯死的叶柄基部和烂叶上,常见到许多白色菌丝体。当地上部分枯死后,地下根系也很快随之腐烂,全部枯死。病原为拟青霉菌更多绿色尽在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株上过冬。每年5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逐渐增多,7至8月为发病盛期,至10月底,病害逐渐停止蔓延。该病对小树和大树均有危害。棕榈树遭受冻伤或剥棕太多,树势衰弱易发病。

防治措施

及时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减少侵染源。

适时、适量剥棕,不可秋季剥棕太晚,春季剥棕太早或剥棕过多。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后剥棕为宜。

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或刮除病斑后涂药,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喷药时间,从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始,每10至15天一次,连续喷3次。

茄子褐纹病的防治措施


茄子褐纹病,又叫干腐病,茄子褐纹病是真菌性病害,该菌只侵染茄子。在茄子的整个生长时期都可发病,给茄子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为害特点

幼苗受害,多在近地上的茎基部构成近似梭形水渍状病斑,今后变为暗褐色,洼陷并缩短。条件适合时,病斑扩展盘绕茎部,麦苗猝倒。

叶片受害,先从底部叶发病,逐渐向上部开展,开始发作水渍状褐色,中心呈灰白或浅褐色,中心轮生许多小黑点。枯燥时病斑易开裂,阴雨天易构成穿孔。茎部受害,病斑为不确定形,有时为水渍状梭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心灰白色,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逐渐洼陷干腐,并连接成较长的坏死区。

果实受害最严重,病初在果面上发作黄褐色病斑,稍洼陷,圆形或椭圆形,扩展很快,果实呈半软腐状,后期轮生许多小黑点,最终病果腐朽掉落或在枝上干缩成僵果。

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在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是麦苗发作猝倒病、立枯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远距离传达病菌的途径。田间主要靠雨水、昆虫、田间作业传达延伸。发病适合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85%以上。

华北地区7-8月份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发病严峻。培养密度过大时也易引起发病。别的,连作、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氮肥过多及早春茄子定植过晚,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①种子处理: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15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也可用升汞水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②农业防治:与其它科蔬菜实施轮作2-3年。进行苗床消毒,五代合剂每平方米8-10克,或50%多菌灵10克,加细土20克拌匀,播前1/3撒在畦面上,播后用2/3药土掩盖。加强培养办理即N、P、K肥要合作运用,施足基肥,发现病株、病叶,病果要及时铲除。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


症状又称裂叶矮缩病。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海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染病株矮化,叶尖旋转,叶缘有锯齿状缺刻。苗期染病心叶的叶尖常旋转10多圈,心叶下叶缘破裂成缺口状,多为锯齿状。分蘖期染病植株矮化,株高仅为健株1/2,叶片皱缩扭曲,边缘呈锯齿状,缺刻深约0.1-0.5cm,一般不超过中脉,一片叶上常现3-5个缺刻,有时多达13个。有些品种于拔节孕穗期发病,在高节位上产生1至数个分枝,称“节枝现象”,分枝上抽出小穗,多不结实。有时叶鞘叶脉肿大,病株开花延迟,剑叶缩短,穗小不实。

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育和换种抗病品种,在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合理作物布局,早播要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连片种植,尽可能种植熟期相近的品种,尽量减少单、双季稻混栽面积;收获时要背向割稻。

2、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深翻晒田,清除田边杂草,在水稻生长期及时追肥,同时在拨节孕穗期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3、治虫防病。在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黄瓜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黄瓜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近年常有叶斑病危害,严重影响黄瓜产量与品质,为此我们对黄瓜叶斑病进行了调查与防治。

一、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现大型水浸状斑,中部色较浅,后渐干枯,四周具浅绿色水渍状晕环,病斑大小15~20毫米;后期病斑中间呈薄纸状,浅黄色,易破碎,病斑上可见数量不多、不大明显的小黑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该病多发生在生长后期。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适宜条件分生孢子萌发,经气孔或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致病情扩展。该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5~28℃,相对湿度高于85%的棚室易发病,尤其是生产后期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实行2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

(2)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每667平方米施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液肥400毫升,对水稀释500倍喷洒叶面,可增强抗病性。

(3)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打去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透性。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妨蚧切?〖?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甘草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①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Cercosporaastragali),属半知菌亚门孢目尾孢属真菌。危害叶,受害叶片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在病斑的正反面均有灰黑色霉状物。子实体叶两面生,但主要叶面生,子座仅仅是少数的褐色细胞;分生孢子梗6~12根成束生,淡褐色,顶端色淡并较狭,不分枝,具0~5个膝状节,顶端近截形,孢痕显著,1~7个隔膜;分生孢子鞭形至倒棒形,无色透明,正直至弯曲,基部截形至近截形,顶端略钝,3~10个隔膜。更多绿色尽在

②症状感病植株叶片上病斑呈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1~3mm,中心部灰褐色,边缘褐色,两面均有灰黑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子实体)。

③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春条件合适时,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引起初浸染。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又不断地繁殖引起再浸染。一般在7~8月发生。

④防治措施秋季清园,集中处理病株残体,减少病源;喷无毒高脂膜200倍液保护;发病初期喷1:1:(100~16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发病期喷施65%代森锰锌500倍液1~2次。

榔榆丛枝病的防治措施


1、习性:

榔榆是制作桩景的好材料,其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荫,适应性强,根深,萌芽力强,在皖西大别山及安徽各地均有分布。

2、症状:

病害开始发生在个别枝上,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丛生许多细弱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叶小而黄,有不明显的花叶状。有时部分叶片皱缩,病枝上的小枝又不抽出小枝,至秋天常簇生小团,小枝愈来愈细弱,叶片也愈来愈小,外观像鸟巢。小枝多直立,冬季落叶后呈扫帚状。小枝常冬季枯死,次年又发生更多的小枝。如此反复,不久即枯死。但大树发病后发展就较慢,影响也较小。更多绿色尽在

3、病原:

榔榆的丛枝病由类菌质体所致,病原在韧皮部。

4、发病规律:

榔榆的丛枝病的发展规律,据初步调查,1至2年生的根殖苗,林粮田间栽植苗发病率较低。成片的行道树的发病率较高。密植的、原茬的发病率也较高。病害发生可能与海拔高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栽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就没有发病。病害可以通过带病种根及苗木的调运而传播。昆虫(叶蝉类)有可能传播发病,但尚待研究证明。生长健壮的桐树被侵害后,可以不表现症状(隐症)。这种无病状的寄主有可能被选为采根母树的危险。实生苗不发病或发病很少。

5、防治措施:

a.消灭病虫(如:茶翅蝽)。

b.培育苗木要严格选用无病植株作为采根树,不用留根苗和手茬苗,发病严重的地方可以用种子育苗代替根插育苗。

c.发病初期,常是个别枝条轻度发病,对开始表现症状的丛生枝条及早锯掉,据近几年来的观察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修剪病枝时,应连同部分健康枝条锯掉,效果较好。春夏修剪病枝较秋季修剪的效果好。

d.发病后,除及早修除病枝外,也可用四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方法有:(1)髓心注射:可于树干基部(离地面4至5寸)病枝一侧上下钻两个洞,涤直髓心,用注射器将兽用土霉素碱溶液(配成每毫升含1至2万单位的溶液)徐徐注入。治愈率与原病株发病轻重有关,一般轻病株较重病株容易治好,而重病株治好后有的还可能复发。较多的病情有减轻。治疗的时间与效果也有关,一般8月后注射的无效。另外,注射量和病情轻重、桩景树体的大小等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2)断根吸收:即在(根)桩景的基部挖开土壤,在暴露的根中选1厘米粗细的截断,将药液装在瓶内把根插入,瓶上用塑料布盖严,经一定时间后,药液就被吸人树体。(3)修枝涂药:即在修除病枝后的伤口上涂土霉素、凡士林药膏,然后用塑料布包扎伤口,这样效果比单纯修枝好。(4)根殖苗叶面喷洒:在苗木生长期间用200单位的土霉素溶液喷洒1至2次,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重病株一定要及早挖除,在发病不多的新区更应及早挖除(包括病株根蘖),修除病株与挖除病株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用药剂防治。

桃树穿孔病的病害防治措施


在桃树的养护管理中引起桃穿孔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及褐斑穿孔病。近几年各地有加重发展的趋势,其中以细菌性穿孔病最重。

穿孔病引起桃树大量落叶,严重者导致枝梢枯死,产量降低,并影响花芽形成,此外,穿孔病还为害李、杏、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多发生在靠近叶脉处,初生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毫米,褐色、红褐色的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果实受害,从幼果期即可表现症状,随着果实的生长,果面上出现1毫米大小的褐色斑点,后期斑点变成黑褐色。病斑多时连成一片,果面龟裂。

防治措施:

1、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对粘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马粪或其他有机肥,以改良土壤。

2、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同时要彻底清除枯枝、病叶和落果,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菌源。

3、要严格控制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及时通风换气。在雨季应注意排水。

4、喷药防治:如果前一年穿孔病发生严重时,在油桃展叶后,可喷布45%代森铵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25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3500倍液或新植霉素35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一般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另外,喷布1∶4∶240(硫酸锌∶消石灰∶水)的硫酸锌石灰液,对细菌性穿孔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有时易出药害,使用前要先做小区试验。

5、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甘蓝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甘蓝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面病斑圆形、椭圆形至不定形,褐色至紫褐色,斑面具有同心轮纹,边际色较深,外周黄晕显着或不显着,湿润时斑面呈现黑色霉层病症(病菌分孢梗及分生孢子),病斑直径4~l0毫米或更大,严重时叶面病斑布满,有的连合成斑块,病斑外表易决裂或部分脱完工叶面穿孔。叶柄上病斑椭圆形或近梭形,稍凹陷,斑面亦具有同心轮纹和长黑霉。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越夏。借雨水传达,从叶片表皮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先从下部老叶侵染,在受害的叶片上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逐步向上部、内部叶片开展。发病适合温度15~20℃,相对湿度75%~85%,发病潜育期5~10天。该病在南方可周年发作。春季雨水较多,田间湿度大,秋季露珠重,肥水办理粗豪情况下,发病严重。

防治要点:

鉴于本病在植株早衰和生势虚弱时易发病,因而,在用肥上尤其要重视叶面养分剂的施用;在水分办理上,留意勿灌溉过度,雨后要清沟排渍降湿,以增强根系生机,进步抗病力。

①大都甘蓝种类间抗病性体现情况不明,应加强查询,留意寻觅抗(耐)病种类。

②种子消毒:在50℃温汤中浸种30分钟,晒干后耕种;或用种子重量的0.3%的50%扑海因悬浮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年。

④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充沛腐熟的有机栏肥,清洁田园,深翻晒垄,收成后铲除病残体等。

⑤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品润干悬浮剂500~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1500倍液,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合理交替运用。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顶腐病病菌会对玉米的叶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为害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及产量,因此必须及早防治玉米顶腐病。

症状

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可细分为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两种情况苗期侵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重病株枯萎或死亡;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导致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似刀削状的缺刻和黄化条纹;成株感病,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茎基部节间短,常有似虫蛀孔道状开裂,纵切面可见褐变,轻度感病植株后期可抽雄结穗,但雌穗小,多不结实。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根毛多而细呈绒状,根冠腐烂褐变。田间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粉白色霉状物。玉米顶腐病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某些症状特点与玉米生理病害、虫害及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因此在诊断识别和防治中应特别注意。

玉米顶腐病菌除侵染玉米外,还侵染高粱、苏丹草、谷子、小麦、水稻、珍珠粟等禾本科植物,以及狗尾草和马唐草等杂草。玉米顶腐病为土壤习居菌,种子可带菌远距离传播,病菌兼有系统侵染和再次侵染的能力,与玉米其它病害相比,玉米顶腐病的危害损失更重、潜在危险性更大。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在生产上,种植抗病品种能够控制顶腐病的发生.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择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兑水叶喷.

3、剪除病叶。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枸杞盈满病的防治六措施》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