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护绿萝盆栽大叶植物。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如何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是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该病毒属于花叶病毒,病毒寄主范围较窄,主要发生在黄瓜、西瓜、甜瓜等几种葫芦科作物上,幼苗和成株期都可发病。那么如何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呢?下面中国农药第一网小编把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防治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种植高产黄瓜。

症状:与普通花叶病毒(主要为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类似,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出现不规则的褪色或淡黄色花叶,绿色部位突出表面,叶面凹凸不平,叶缘上卷,其后出现浓绿凹凸斑,随叶片老化症状减轻。

该病毒对果实的影响较大,黄瓜上表现为瓜条黄化或变白,并产生墨绿色水疱状的坏死斑;西瓜果实表面不平整,拍击时声音发钝,果肉出现严重变色或变质腐烂,成熟时呈丝瓜瓤状,俗称血果肉,味苦不能食用。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种子和接触传播(汁液接触或农事操作),也可通过土壤传播,该病毒尚未发现通过传毒害虫传播。

预防:首先要做好种子消毒,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20分钟,避免种子传毒。苗期发现疑似病毒症状的,要立即拔除,周围植株要隔离观察,并喷洒病毒A预防。若该病毒已经大面积发生,要适时换茬,并且不要再重新定植西瓜、黄瓜等感病作物,改为种植茄果类、豆类等,可避免该病毒传播、发生。

以上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防治技巧,可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种植高产黄瓜。

精选阅读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如何防治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在我国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陕西等省均有发病报道,山东沿海、河南南部及淮河流域发生重,一般减产10%-70%。目前,通过推广抗病品种,此病的为害已基本得到控制。土传小麦花叶病还可与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在田间自然混合侵染。除为害小麦外,还侵染大麦、燕麦、黑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植物。

症状

主要为害冬小麦,多发生在生长前期。冬前病毒侵染麦苗,斑驳表现不明显。翌春,新生小麦叶片症状逐渐明显,现长短和宽窄不一的深绿和浅绿相间的条状斑块或条状斑纹,表现为黄色花叶,有的条纹延伸到叶鞘或颖壳上。病株穗小粒少,但多不矮化。该病症状与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相近,需镜检病毒粒体或用血清学方法区分。

病原

Wheatsoil-bornemosaicvirus简称WSBMV称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毒粒体为直棒状二分体,长粒体300nm,短粒体92-160nm,病毒粒体直径约22nm。该病毒形态明显别于弯曲的线条状的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致死温度60-65℃,稀释限点100-1000倍。在低温干燥的组织中可存活10个月左右。

发病特点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主要由习居在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PolymyxagraminisLed.)传播,可在其休眠孢子中越冬。该病毒不能经种子及昆虫媒介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病土、病根茬及病田的流水传播蔓延。其侵染循环同小麦条斑花叶病。侵染温度12.2-15.6℃,侵入后气温20-25℃病毒增殖迅速,经14天潜育即显症。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如四川的繁6、绵阳19、山东的6596-33、石家庄的小红麦等。

(2)改善耕作制度。与豆科、薯类、花生等进行2年以上轮作;适当调整播种期。

(3)加强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施用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提倡高畦或起垄种植,严禁大水漫灌,禁止用带菌水灌麦,雨后及时排水。

(5)零星发病区采用土壤灭菌法或用40-60℃高温处理15cm深土壤数分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如何防治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别名:小麦黄花叶病,拉丁学名:Wheatspindlestreakmosaicvirus简称WSSMV,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

为害症状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在冬小麦上发生严重。染病后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

病毒简介

Wheatspindlestreakmosaicvirus简称WSSMV,称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又名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yellowmosaicvirus)。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大小200~3000×13(nm)。病株根、叶组织含有典型的风轮状内含体。钝化温度50℃经10分钟,稀释限点1000~1000000倍。地区不同致病力有差异,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传播途径

梭条花叶病毒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流传播,也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不能经种子、昆虫传播。传播媒介是一种习居于土壤的禾谷多粘菌。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是一种小麦根部的专性弱寄生菌,本身不会对小麦造成明显为害。冬麦播种后,禾谷多粘菌产生游动孢子,侵染麦苗根部,在根细胞内发育成原质团,病毒随之侵入根部进行增殖,并向上扩展。小麦越冬期病毒呈休眠状态,翌春表现症状。小麦收获后随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越夏。

发病条件

病毒能随其休眠孢子在土中存活10年以上。土温15℃左右,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禾谷多粘菌游动孢子活动和侵染。高于20℃或干旱,侵染很少发生。播种早发病重,播种迟发病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常年发病地区选用繁6、8165、80、86、西凤、宁丰、济南13、堰师9号、陕农7895、西育8号等优良抗病品种。(2)轮作倒茬与非寄主作物油菜、大麦等进行多年轮作可减轻发病。冬麦适时迟播,避开传毒介体的最适侵染时期。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3)加强管理避免通过带病残体、病土等途径传播。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今年秋延茬番茄定植后,因苗期高温以及农事操作中病株健株交替进行,导致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生长和产量形成。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病原物及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引起的病变,该病毒寄主范围很广,除番茄外,还包括茄科、十字花科等植物都可被害。

它的症状有2种表现:一种是在叶片上发生轻微的花叶或斑驳,植株生长发育正常,株高与健株无异,对产量影响甚微;另一种是在叶片上发生浓、淡相间的斑驳,随后新生叶片变小,叶片细长狭窄,扭曲畸形。茎顶叶片生长停滞,植株矮小,下部叶片多呈卷筒状,病株花芽分化能力弱,大量落花、落蕾,已坐果的,果形细小,果面多呈花脸状。

二、传播途径

番茄烟草普通花叶病在大田生长初期最易感病,主要发生在现蕾期。温度和光照很大程度上影响病情扩散和流行速度,高温和强光可使发病加快。烟草花叶病毒主要为种子带毒,连作或与茄科作物套种使毒源增多,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明显增加。

该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播。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不能传播该病毒,而通过菜青虫等咀嚼式口器昆虫传播。不卫生栽培是造成流行的重要原因,主要通过各种农事操作,进行接触传染。在病、健株间往来触摸,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培带有病毒的土壤都可加重病毒传染。土壤板结,气候干旱,田间线虫为害较重的地块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用0.1%磷酸三钠液浸种l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病毒,浸种后要反复冲洗。

2、合理轮作:实行3年以上菜田轮作,尽量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

3、清除病苗:出苗后,对叶色不正、生长不良、叶片扭曲的幼苗及时拔除;对只有个别叶片发病的病株,及时剪掉病叶。在清理过程中还要注意手或工具不要触及正常秧苗,避免传染。

4、农事操作应先健株后病株:番茄定植后仍会不断地出现病株,其表现为花叶、小叶、线叶、卷叶、矮化等。在掐尖、绑蔓、打杈、打底叶、采果等农事操作时,应按先健株后病株的做法,以避免手或工具的传毒。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完成一行植株农事活动后,用肥皂水或10%磷酸三钠水溶液洗手及农具。

5、及时防治菜青虫:生产上随时观察棚内菜青虫发生情况,一有发生,及时防治,减少昆虫传毒机会。

6、栽培防病:采取半高垄栽培,通过推迟覆膜时间、棚膜上撒泥水、小水勤浇、叶面喷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减少光强度。果实挂红时适当早采收,以协调番茄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间的矛盾,增强植株抗病性,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7、发病初期喷药控制:在发病初期喷药保护,药剂为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呱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药后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对番茄病毒病有比较好的效果。还可选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氨基寡糖素可提高植株对病毒的抵抗力。

杨树花叶病毒病防治技术


【分布及危害】此病1935年在国际上已有初报,但迄至60年代才进行较仔细研究。已知此病普遍发生在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日本与南朝鲜。我国自1981年起开始进行研究,特别对已分布在许多省区的意大利杨进行了调查。更多绿色尽在

根据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花叶病在英国以1~2年生苗圃苗木最重。高生长能减少10%,胸径也小,其干物质损失25%,林龄在10年以上的,对生长无明显影响。我国引种、繁殖的I-63、I-69、I-72、在各地花叶表现甚轻,不易发觉,容易误认为是生理失调。

【症状】花叶明显表现在黑杨派杨(Populus)树,青杨派也有发生。典型的叶斑在I-69杨上为不规则黄斑,国内常见的则为散生的淡绿点。在重病的I-63,田间植株明显矮小,叶片变黄,两粗枝问的分支变形、枯死,无主干。

【病原】国内自武昌、郑州、许昌等地从I-69取样经电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长度在434~894nm之间,宽12~14nm,平均长度717nm。另一报道50个粒子平均长度为750nm。

杨树花叶病毒病由花叶病毒(PMV)引起,属香石竹潜隐病毒群。粒子线状,略弯曲。各国报道的长度,英国为679nm,捷克为62612nm。德国为620~700nm,荷兰为735nm,加拿大为654nm。

莱菔花叶病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莱菔RaphanussativusL.别名萝卜。属十字花科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国栽培。根为蔬菜,种子和根、叶入药。具下气定喘、化痰消食之功能。现将莱菔花叶病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萝卜花叶病属系统侵染,叶部呈现淡绿色至黄绿色花叶,有的沿细脉现浓绿色线状凹凸,叶片凹凸不平或扭曲,外围老叶变浅黄绿色,叶面多皱缩变形。茎荚染病,生椭圆形浓绿斑,结实期变为褐色。

2、病原

Radishmosaicvirus简称RMV,称萝卜花叶病毒,属病毒。病毒为多角状粒体,直径28-30nm,病毒粒体散生在细胞质内,在液泡里排列成晶状或附着在细胞质内的液泡膜上;致死温度6065℃。系统侵染萝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靠黄条跳甲(phyllotretaspp.)和黄瓜11星(Diabroticallndecimpunctata)传毒。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毒病的品种。

(2)在萝L生育期间,注意防治黄条跳甲、蚜虫,减少传毒。

(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农药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0.5%抗毒剂l号水剂3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用3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甜瓜花叶病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甜瓜花叶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绿与浓绿镶嵌的花斑,叶片变小,叶面皱缩,凹凸不平、卷曲。主蔓扭曲萎缩,植株矮化,瓜小,果面有浓淡相间斑驳,或轻微鼓突状凸起。

发病原因:

花叶病毒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主要有:

(1)种子带病毒。

(2)瓜田及其周围杂草多,病害(主要是蚜虫)传播厉害。

(3)在高温干旱、日照强、缺水、缺肥、管理粗放、有机肥腐熟不好等不良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均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对于甜瓜病毒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1)做好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的热水浸种40分钟,杀死种胚内的病毒。

(2)彻底清除杂草。及早将田间及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防止昆虫寄生。瓜田要尽量远离菜园。

(3)狠抓栽培管理。施足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补施锌、硼微肥。苗期少浇水,勤中耕增强土壤透气性。开花后适时浇水追肥,防止早衰,增强植株抗病性。整蔓时,对健株和病株要分别进行操作,一般先整理完健株后再整理病株,以防止汁液病毒传播。利用地膜覆盖,适当早播可减轻发病程度。

(4)药剂防治。在蚜虫迁飞前,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喷洒进行预防。在苗期对发病严重的地块可用病毒A300倍液加0.2%高锰酸钾加0.2%硫酸锌或300倍液病毒K加0.2%高锰酸钾加0.01%硫酸铜或300倍液小叶敌加丰收一号1000倍液加0.2%硫酸亚铁进行喷雾防治。每7天喷一次,轮换使用,一般1~3次即可控制病情。对个别植株发病时,可用上述药液灌根1~2次,每次每株250~500毫升。

白菜花叶病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白菜花叶病毒病的为害十分严重,是白菜的主要病害应注意一旦发现就要及时进行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症状

花叶病毒病,最初表现为叶片部分或整体萎蔫,呈黄白色斑驳的花叶状,出现皱缩。生长初期感染和发病的植株,生长不良,不结球,损失惨重.坏疽(环斑)花叶病,在叶脉间形成许多1~3mm的黑褐色水清状斑点或轮斑,叶脉和叶柄上出现紫褐色水渍状坏死条斑。

这种症状也出现在叶球内部。有的植株单侧出现病斑,导致叶球扭曲;有的在生长后期感染发病,只在叶球内部的叶片形成病斑。

防治方法

花叶病毒病常发生于长年栽培蔬菜的地区。通常在播种前1个月至播种后持续高温少雨、干燥时发病。相反,播种前后降雨多,减少蚜虫发生量,病害也相应地减少。

因此,为了在生长初期防止有翅型蚜虫飞来附着,预先隔垄播种早稻,再播种白菜。发病多的地块,可以选择千岁白菜等抗病性品种。秋季播种越早发病越多,应尽可能延迟播种期。病株一经发现应及时剔除,防止早期发病的植株和十字花科杂草形成侵染源。

家养花卉药用植物菊花花叶病毒病的防治


症状菊花染病后抗病品种表现为轻型花叶或不显症,在感病品种上,可形成明显的花叶症状或坏死斑,严重的产生褐色枯斑。

病原ChrysanthemumvirusB称菊花B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线条状,长69012(m),致死温度60一65℃,体外存活期1―6天,稀释限点100一1000倍,系统侵染的植物有菊、野菊、瓜叶菊、花环菊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菊花B病毒由汁液、扦插条传播,传毒煤介主要有桃蚜(Myzuspersicae)、马铃薯蚜(Macrosiphumeuphorbiae)及其他多种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

防治方法(1)染病菊花是带毒体,引种时要严格检疫,防止人为传播到无病区。(2)防治传毒蚜虫,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从无病株上采条作繁殖材料。有条件的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脱毒,带毒的盆栽菊花可置于36℃条件下处理21―28天,能脱毒。生产上经过热处理的菊花,病毒已被钝化,可用来做繁殖材料。(4)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避免人为传毒。(5)必要时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0%毒克星(盐酸吗啉胍?铜)可湿粉500一600倍液、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防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烟草花叶病如何防治?


烟草花叶病属于植物病毒的一种。发病因素(epidemicfactor)存在于植株年龄、接种量多少及生长条件等方面。我国南北烟区均有发生,尤其南方烟区受害较重,自苗期至收获期均能发病田间株发病率一般5%~20%,个别田块可高达90%~100%;早期发病的损失可达50~70%,甚至失收。此外,病叶在烤晒后颜色不均,烟味差,品质大为降低。那么如何防治烟草花叶病?

病原

Tobaccomosaicvirus称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简称TMV,属病毒。病毒粒体杆状,大小300×18(nm)。钝化温度90一93℃经10分钟,稀释限点1000000倍,体外保毒期72—96小时。在无菌条件下致病力达数年,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该病毒有不同株系,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系、番茄株系、黄斑株系和珠斑等4个株系,因致病力差异及与其他病毒的复合侵染而造成症状的多样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TMV能在多种植物上越冬。初侵染源为带病残体和其它寄主植物,另外未充分腐熟的带毒肥料也可引致初侵染。

防治措施

1、合理选用、更换抗(耐)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烟草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eoker176、转基因NC89等是抗烟草花叶病品种,可在花叶病区适当更换种植,以避免连续多年种植同一品种,形成病株物优势小种的缺点,增强品种抗病性。

2、选取无毒营养土培育无病壮苗,实行轮作和种子消毒

3、苗床应选用2年以上未种植寄主作物的田块,要远离菜地、烤房、晾棚,施用净肥,培育无病壮苗。

4、注意田间卫生,发病田块田间操作应先健株后病株,打顶抹权在雨露干后进行,采用免中耕法减少田间操作次数,在苗床和大田操作时,切实做到手和工具用肥皂水消毒,避免人为传播等措施。

5、适时播栽也是农业防治的措施,使烟草的敏感期和传毒介体(烟蚜)的发生高峰期避开,同时还苗至团棵期不与高温高湿短日照天气相遇。

6、药剂防治目前国内对防治花叶病的药剂已有不少报道,其中防效较好的有烟草花叶病毒激抗剂ER系列、病毒A、病毒B、病毒必克、Ns一83增抗剂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用上述药剂进行防治,但应于苗床期防治。

高粱花叶病如何防治


高粱花叶病,传毒介体主要是蚜虫,汁液也能传染。生产上越冬毒源和早春传毒蚜虫数量影响春播高粱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症状

在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卵圆形至长圆形斑,浅绿色,与中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新展开幼叶症状明显。有些品种产生坏死斑,韧皮部坏死,叶片扭曲,有的矮化。分布在全国。

病原

Sugarcanemosaicvirus简称ScMV,称甘蔗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杆状,大小620×15(nm),钝化温度53—55℃,稀释限点100—1000倍,20℃体外存活期1—2天,一6℃低温下27天。病毒有株系分化,台湾报道有3个株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传毒介体主要是蚜虫,汁液也能传染。生产上越冬毒源和早春传毒蚜虫数量影响春播高粱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千金白、粘高粱、河北一16等均表现抗病。农家品种和杂交高粱也较抗病。扫帚高粱高度抗病。

(2)建立无病留种田,防止种子带毒。间苗、定苗时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菌源,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在保证高粱成熟条件下,适当晚播。

如何防治国兰花叶病


症状

初生褪色斑,后沿叶脉扩展,相邻病斑融合形成长条状褪色病斑,呈花叶病。叶长成后,褪色条斑坏死。

病原

国兰花叶病毒(Cymbidiummosaicvirus,CyMV),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病毒粒子长约480nm,宽约13nm,病毒容易机械性汁液传染。该病毒自然感染多达兰科植物38个属,是兰科植物中寄主最广泛的病毒。更多绿色尽在

传染途径分株及移植时,通过摘取感病株的手指及剪刀等器具带毒,可以传染到接触的健株。病株的根易被损坏,病毒可从浇水时的盆底流出,具有传染性。

防治方法

对兰花病毒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1、发现病株之后立即销毁。如系名贵品种,也应隔离起来加强管理。

2、分株繁殖时,手指和工具均应用皂水洗涤,不使用同一桶水洗涤许多植株,而是应在流水下一株一株地洗涤。盆土、苔藓、盆钵等也要事先消毒之后再以应用。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较好消毒液有:①2%的福尔马林和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变绿后不能再用);②164克无水的磷酸三钠(NaPO4)或377克含结晶水的磷酸三钠,加水1000毫升,可用于消毒工具,栽培环境等。

3、把病株做为母本授粉时,应使用充分成熟的种子播种。

4、茄科、豆科、藜科等兰科以外的植物也有可能带毒感染,在防治中应加以注意。

诊断方法

大麦黄花叶病如何防治


大麦黄花叶病是我国江淮麦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30%以上,严重达50%以上,甚至无收成。

发害症状

初发病时心叶上现与叶脉平行排列的浅黄绿色短线条状至椭圆形不规则形小病斑。二棱大麦染病现锈褐色坏死斑,后病斑不断增多扩大现黄色花叶,严重的病叶变深黄色至橙黄色,似生理性发黄;后期黄色花叶转成黄色条斑,粗叶脉呈绿色,有的剑叶鞘、颖壳也生黄斑。病株略矮,易早枯或不抽穗。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毒能通过病根、病土及病田水流等传染。传毒介体是禾谷多粘菌,田间主要借病土传染,病田10厘米以内的表土传病力强。病土距种子10厘米以内发病率高,距种子30厘米也能染病。田间感染主要在出苗后1个月,3月中旬病株显症。大麦苗期10厘米表土土温高于8.5℃开始发病,土温低于5.5℃则不发病。品种抗病性有差异;多棱大麦发病轻,二棱大麦、早播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浙农7号、驻大麦3号、沪麦16、雨麦2号。

②实行4年以上大面积轮作,大麦黄花叶病菌只侵害大麦青裸,因此与其它作物小麦、油菜倒茬轮作。

③适时晚播,根据各地经验,适时晚播(至土温9℃以下,比当地播期推迟10天左右)可避开多粘菌传毒高峰,可达到减轻发病,增加产量的效果。

④深耕翻土30厘米,将表土翻入深层,可防正病土转移或扩散。

⑤合理施肥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速效氮肥,可促使大麦冬前不旺长,病株不早枯,平稳健壮生长,既可防病,又可达到增产效果。

《如何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如何养护绿萝盆栽大叶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