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江苏省淮海农场1998年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率为16%,1999年水稻立枯病发病率为20%,2000年水稻立枯病发病率为25%,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秧苗素质,达到育壮苗的目的,以促进水稻单产的提高。

一、病因分析

水稻立枯病从病因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也称青枯病。

(1)真菌性立枯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由于种子或床土消毒不彻底,使床土或种子带菌,加之幼苗的生长环境不良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不健壮,抗病力减弱,病毒乘虚侵入,导致发病。

(2)生理性立枯病也称青枯病,是由于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不当,使幼苗茎叶徒长,根系发育不良,通风炼苗后水分生理失调,根系吸水满足不了叶片蒸腾需水的要求,使叶片严重失水,所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地势低洼、盐碱、地下水位高、土壤冷凉、播种量大、通风炼苗晚、高温徒长的苗床。

廉者往往极有联系又有区别,再生产上往往同时发生。生理性立枯秧苗枯死后基部不腐烂,可连根拔起不折断,从蜘蛛上分离步出病原菌;真菌性立枯病在秧苗极部多产生水浸状的褐点,以后扩大腐烂,并在秧苗基部和周围土壤上长出粉红或白色的霉层,拔苗时已从基部折断。病原真菌的发育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6~8℃低温条件下也能寄生。一般在连续出现10℃一下的低温或遇到温度忽高忽低时容易发生水稻立枯病,特别是遇高温多湿后形成徒长苗更容易导致立枯病的发生。另外,气温冷热的急剧变化,也会造成生理上的发育障碍,产生瘦苗、弱苗,容易诱发真菌性立枯病。1993年田茂又指出:PH值在5.6以上发病率较高,PH值在4.7一下发病率则较低,甚至不发病。且在同一PH值下,砂土、粘土发病率比黑土、壤土低;通知图纸,通透性良好的笔通透性差的发病轻;自然状态下的土壤比人工配制的床土发病率低。

二、症状分析

(1)真菌性立枯病:由于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3种类型。

芽腐:稻苗出土前后就发病,芽根变褐,鞘叶上有褐斑或扭曲、腐烂。种子或根有粉红色霉状物,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

基腐:多发生在立针至二叶期,病苗心叶枯苗,茎基部变褐色,叶鞘有时有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腐烂。用手提苗时茎与根脱离,易拔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簇生。

黄枯:病苗多发生在三叶以前,叶片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病苗较健苗矮小,心叶卷曲,前期早晨叶尖无水珠,后期干枯死亡,在苗床上可成片发生。(2)生理性立枯病:多发生在三叶以后,发病初期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叶片发青,发病中期早晨叶尖无水珠,中午打卷,心叶卷筒状,早晚恢复正常,发病后期稻苗萎蔫而死。用手提苗时可连根拔出,在苗床上成片或成床发病,危害严重。

三、防治措施

1.真菌性立枯病的防治:

(1)农业防治: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育苗。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提倡稀插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尽量少浇水,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秧苗的抗病力。

(2)化学防治:一要进行严格种子和床土消毒。种子消毒可用901药剂100g或一浸灵80g,对水50kg浸40kg种子,浸5~7天,每天搅动2~3次。床土消毒可采用各类多功能壮秧营养剂或用25%敌克松50g对水30kg,浇20m2床面。二要在苗期进行药剂防治。于水稻115叶期还应进行药剂防治,用50%立枯净25g或38%恶枯灵30g,对水30kg浇20m2苗床,这样对水稻真菌性立枯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或用立枯清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苗床混土,先将药粉加入少量细沙制成母土,再逐级混入所需营养土中,每平方米用药0.5克拌匀铺平即可。在秧苗发病初期,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药1~1.5克兑水均匀鹏在苗床上

。一旦病害发生,在发病初期可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或1500倍液泼浇,防效达95%以上,5天后秧苗恢复生长。

2.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要降低播种量,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种250~300g。二要采取高台大中棚育苗,苗床要高出地面50cm,降低床土水分,提高床土的温度。三要在盐碱地育苗时,苗床要设置隔离层,用水稻专用编织布或打孔农膜上覆2~3cm营养土,防止返盐又可提高地温。四要严格控制育苗期温度,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28℃,夜间为10~15℃。五要床土调酸,为秧苗生长创造最适PH值,把床土PH值控制在415~515。盐碱地育苗在播种前调酸的基础上,还应进行苗期调酸,在水稻115叶期浇500倍硫酸水,防止返盐。六要在青枯病发病初期用生根粉药液进行叶面喷雾,促进水稻快发根、多发根,防止立枯病发生和蔓延。

总之,目前国内外有关立枯病防治的研究结果主要是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而有效的彻底根治该病,较少化学药剂污染的方法迄今尚在探索,只是在水稻产区仍有水稻立枯病不同程度的发生,阻碍生产的发展。相信随着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定将为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开拓新途径。

扩展阅读

酸柚苗期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酸柚苗期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ahn为主的多种真菌引起,又名猝倒病,是酸柚苗期的重要病害,发生此病害时会造成死苗,影响苗木生产。

酸柚苗期立枯病一般在地表或从靠近地面的幼茎基部的皮层开始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小斑,扩大后导致皮层腐烂、缢缩变褐;或根部皮层腐烂,上部叶片萎蔫或呈白色凋枯,整株苗很快自上而下枯死。此病也会感染刚出土或尚未出土的幼芽,使病芽腐烂在土中。

高温多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的浸染爆发,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播种过密、种子质量差、苗床连作会造成立枯病发生的有利条件。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苗圃地避免连作。严格选用土质良好的无病菌新土配营养土育苗。

2.苗床土壤处理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拌土或喷施于苗床。

3.种子播下后,苗床铺盖的泥土或细沙不能太厚。

4.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剔除病苗。

二、种子处理:种子用药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用药量为干种子重的0.2%~0.3%。

三、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布,严重时进行灌根,每5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凤仙花立枯病的发生


凤仙花立枯病在我国发生普遍,是凤仙花栽植中的常见病害,为害严重。该病主要侵染根茎部。

症状根茎受害后,有黑色缢缩现象,环境潮湿时病部生有白色霉状物,病菌扩散迅速,发生严重,数天内导致上部叶片萎蔫、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

病原RhizoctoniasolaniKu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菌丝生长到一定时间则交织形成菌核,菌核初为扁圆形,后变为不规则形,较小,浅褐色,菌核萌发时产生菌丝。有性态不常见,湿度高时,在近土面的茎叶病部表面产生一层薄的灰褐色菌膜,即担子和担孢子。担子无色,棍棒形至桶形,顶端生4个小梗,每个小梗上生1个担子孢子,担子孢子单胞无色,倒卵形。

发病特点该病菌主要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器官接触病土时可进行病菌传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会感染。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可进行远距离传播。菌丝生长温度6-40℃,生长适温为20-30℃,尤以25-30℃生长最快。菌丝喜冷凉干燥的土壤,在高湿的环境下,一般相对湿度98%菌核可萌发侵入,抵抗性弱的植株、土壤温湿度过高或过低,较粘重,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调节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抵抗力。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清理病残物,集体烧毁或消灭,减少病源。

(2)改良粘重土壤,减少病害的发生。

(3)选择较抗病品种。

(4)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常用药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多福可湿性粉剂、甲基立枯磷乳油。

茶橙瘿螨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茶橙瘿螨是茶园最严重的害螨之一,中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两种瘿螨常混合发生。成螨和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不同色泽的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树势衰弱。

一、发生与为害:

茶橙瘿螨,Acaphyllatheae(Watt)属蜱螨目,瘿螨科。别名茶锈壁虱。为害特点以成、若螨刺吸嫩叶或成叶汁液,致叶背产生红褐色锈斑或叶脉变黄,芽叶萎缩,严重的枝叶干枯,呈现铜红色,似火烧状。

二、形态特征:

成螨体长0.14mm,长圆锥形,橙红色,体前端略宽,后端渐细,似胡萝卜状,2对足,体后部生很多环纹皱褶,腹末生刚毛1对。卵球形,白色透明。若蜗乳白色至浅桔红色,2对足与成螨近似。

三、生活习性:

清流县一年发生20代,以卵或幼螨、若螨、成螨在茶树叶背越冬。世代重叠。气温低于10℃,各龄螨均能继续活动,但多在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升高后转至叶面上为害。成蜗羽化后经1―2天可产卵,每雌产卵15―20粒。卵散产在叶背侧脉低洼处,借风、雨、人畜活动及苗木传播扩散。气温18―26℃、相对湿度70%一80%利其生长发育,暴雨常抑制该虫发生。

四、防治技术:

1、及时采摘

及时采摘茶叶,直接带走栖息于茶树嫩叶中的茶橙瘿螨,减轻茶橙瘿螨的发生为害。

2、药剂防治

发生茶橙瘿螨严重的茶地,亩用10%四螨嗪悬浮剂50克+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可直接杀死各龄期的茶橙瘿螨并兼治其螨卵。

茶橙瘿螨重发茶地周围的田块,亩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以上药剂,机动喷雾兑水20公斤,手动喷雾兑水60公斤,喷雾时重点喷施叶片背面。

3、释放捕食螨

对于只是螨害较重而其它病虫发生较轻的茶园,可释放捕食螨,控制害螨为害,每亩地挂放捕食螨20袋左右。

注意:挂放捕食螨后,千万不要再使用任何农药,以免杀死捕食螨。

枇杷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症状

只为害叶片。开始时产生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以叶脉为界,逐渐扩大,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色赤褐,周围往往有黄色晕环。后期长出黑然霉状小点,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病原菌为枇杷尾孢,也是一种半知菌。学名Cercosporaeribortryae(Enj.)Sawada。病菌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由部分菌丝体集结在寄主表皮下,形成菌丝块。菌丝上长出分生孢子梗,初生的分生孢子梗直立,单胞,淡褐色。老熟时先端稍弯曲,颜色变深,有1~5个隔膜。分生孢子无色,鞭状,直或弯,有隔膜38个。以菌丝块、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

发病条件

土壤瘠薄,管理不善,树势较差的果园发病较早较重。全年均可发病,一年内可多次侵染。灰斑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气温24~28℃,高于32℃及低于20℃都不适宜。干旱时容易发生灰斑病和角斑病;多雨及温暖季节,土壤排水不良,容易发生斑点病。品种间感病情况有差异。生长势强的如夹脚、宝珠、青种等较抗病,生长势中等及稍弱的如照种、白玉等较易感病。

防治方法:

加强肥培,增强树势;避免棚内湿度太高;并要清除落叶、烂果,减少病源。喷洒50%托布津500~6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80%大生M-45600倍液防治。在采果后至开花前,可用0.3%-0.4%波尔多液防治。

牡丹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牡丹立枯病分布广泛,在牡丹种植区都有发生,寄主有牡丹、含笑、大丽花、翠菊、菊花、吊兰等种苗,尤其是松叶牡丹极易感病。

症状种苗茎基部受害后,表面变为褐色,后颜色逐渐加深,发生严重时,根部成黑褐色腐烂,韧皮部被破坏。导致叶片黄化,植株萎蔫,甚至枯死,但不倒状。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会叶枯,边缘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呈不规则水渍状,并逐渐蔓延,潮湿时病部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菌丝呈蛛网状,围绕寄生的组织,有横隔,初期无色多油点,呈锐角分枝,老化后菌丝为黄褐色,并呈直角分枝,小枝与主枝相连处不缢缩。立枯丝核菌生长适温为13-26℃,在pH2.6-6.9之间都能发病。

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部或土壤中越冬。通过带菌土壤进行传播,还可通过流水、农具、人畜等传播。该菌喜高湿的环境,所以在夏季雨季易发生,雨量大时发生严重,多年连作地发病常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抵抗力,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晴天要遮荫,以防土温过高,灼伤苗木,造成伤口。秋末冬初将病残物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

(2)选择较抗病品种栽培。

(3)扦插前,对土壤消毒,用福尔马林50毫升/平方米,加水8-12公斤浇灌于土壤中,1周后进行播种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8-10克/平方米,处理土壤。

芍药苗期立枯病的防治


症状

芍药受害后,病苗多从上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发病时,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此时,病株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状。此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死腐,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更多绿色尽在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残留的病株上或土壤中越冬或长期生存。带菌土壤是主要侵染来源,病株残体、肥料也有传病可能,还可通过流水、农具、人畜等传播。天气潮湿适于病害的大发生,反之,天气干燥病害则不发展。多年连作地发病常较重。

防治方法

1、严格控制苗床及扦插床的浇灌水量,注意及时排水;注意通风;晴天要遮荫,以防土温过高,灼伤苗木,造成伤口,使病菌易于侵染。

2、注意庭园清洁卫生,及时处理病株残余,不使用带病菌的腐熟肥料。

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

4、对被污染的苗床,如继续用于扦插育苗,或用于扦插的其他土壤,在扦插前,可用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8-12公斤浇灌于土壤中,浇灌后隔1周以上方可用于播种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混合粉剂8-10克,撒施土中,并与土拌和均匀。

5、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500倍,或75%氯硝基苯600榈,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用64%杀森锌按1:2混合后600倍,或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每平方米用药液3升。

白术立枯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在白术育苗中经常发生,为害较重,往往造成幼苗成片死亡。

症状在病苗茎基部初呈水渍状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地上部出现叶片萎蔫现象,而后病斑很快延伸和绕茎,茎基部组织坏死收缩变细,幼苗倒伏死亡。

病原病原菌的无性时期为RhizoctoniaKuhn,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立枯丝核菌不产生分生孢子。菌丝早期无色,后期逐渐变成淡褐色,菌丝呈锐角分枝,分枝处有明显缢缩现象,离分枝处不远产生1个隔膜,此种特性可作为确定丝核菌的重要依据。病原菌的有性时期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属担子菌亚门,胶膜菌目。

立枯丝核菌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以为害多种草本和木本药用植物。

侵染循环立枯丝核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寄主残余组织上越冬。遇到适当的寄主又可侵入为害。

发病条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适温为15~18℃,土壤潮湿时容易发病。

防治

1.选择矿质土壤种植。

2.春季多雨时,雨后要及时松土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以降低田间湿度。

3.发病初期用5%石灰水淋灌,每7天1次,连续3~4次。也可用地灰和石灰(1:1)撒施厢面,每7天撒1次,连续2~3次即可。

三七立枯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云南、湖北等地。

症状此病主要为害三七幼苗的茎基部,通常在距土表4~6cm处发病。幼茎上病斑黄褐色凹陷状,长条形。严重时,病斑深入到幼茎内部组织,病部折断,幼苗倒伏死亡。

病原RhizoctoniasofaniKuhn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丝核菌属真菌。在PDA上,菌落前期淡灰色,后期褐色,菌丝分枝有隔,分枝处缢缩,距分枝不远处常有一隔膜。生长后期,菌丝部分细胞膨大呈酒坛状,相互连接形成菌核。

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残和土壤中越冬,菌丝侵入植株后向四周扩散,菌核可借助雨水、人事操作进行远距离传播。

发病条件此病在4~5月低温多雨季节为害严重,7月份以后高温干燥发病少。三七种植过密,田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或偏施化肥,病害加重发生。

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整地做床质景,以利幼苗出土和生长健壮。出苗后及时调节天棚高度或宽度,保持田园30%~35%透光度为宜。及时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发病初期用40%立枯灵1:1000倍液,50%利克菌1:800倍液浇灌病株基部。

高粱立枯病如何防治


主要为害幼苗。多发生在2~3叶期,病苗根部红褐色,生长缓慢。病情严重时,幼苗枯萎死亡,引致缺苗。

为害症状

7~8月生育中后期个别地块也有发生,为害根部,引致高粱烂根。

形态特征

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μm,分枝基部缢缩,老熟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mm,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7(μm)。

传播途径

病菌在土壤中存活,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是土壤传播病害。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为害玉米、大豆、甜菜、陆稻等多种作物的幼苗或成株,引致立枯病或根腐病。

发病条件

5、6月份多雨的地区或年份易发病,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在根腐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应采用含杀菌剂的种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或在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对于镰刀菌和丝核菌引起的根腐病,可以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4%拌种,也可以用卫福拌种剂直接拌种。对于腐霉菌根腐病,则应选择杀卵菌药剂,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绿亨1号拌种剂等药剂以种子重量的0.4%拌种。

贝母立枯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近年来随着贝母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重茬地的增多,立枯病发生普遍而严重。一般发生在低山区,发病率20%~30%。

症状本病在贝母地里的幼苗出苗后开始零星发生。植株发病初期,先在土表至种鳞茎之间的嫩茎上出现针头大小的褪绿水渍状斑点。田间湿度大时可见病斑上出现少量白色菌丝体。病菌侵人植株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形成梭形病斑。病部深褐色并向内凹陷。土壤干燥时则出现边缘黄褐色中央灰白色的病斑。病斑纵向扩展,在茎基部形成很长的条斑,最后环绕整个茎基,导致软腐倒苗。病部明显缢缩,有的坏死组织上可见到灰褐色菌丝和贴附在病斑上的褐色菌核。感病的贝母由于输导组织遭到破坏,地上部分先是出现轻度失水,继而叶片枯黄,最后全株萎蔫。幼苗倒伏前极易拔起,幼芽受害往往不能出土,有的在心叶尚未展开之前即全部腐烂。感病早的植株在地里往往形成发病中心,迅速向四周蔓延造成贝母苗成片死亡。当雨后转晴,此种现象最为明显。药农称其为死苗、倒苗或烂秧。

当贝母收挖时,在死苗后的地下贝母鳞茎上还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受害鳞茎呈空壳状,其内含大量黑色菌核,菌核的大小与色泽显然与立枯丝核菌的菌核不同。经鉴定,该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的丝葚团菌(Papulasporasp.)是一种腐生兼弱寄生菌。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仅轻度为害贝母苗,且发病率极低。此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受立枯丝核菌为害后的鳞茎生长发育停滞,抗病力差,丝葚团菌乘虚而人所致。

病原病原菌的有性时期称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无性时期称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丝核菌属真菌。其菌丝初期无色,粗细较均匀;老熟后渐变成黄褐色,菌丝有隔,生长初期和生长前缘的菌丝在远基的细胞隔膜附近分枝,老熟菌丝可发生在细胞的任何部位。分枝呈直角或锐角。分枝发生点附近稍缢缩并形成1隔膜。菌丝生长后期可形成菌核。菌核褐色至暗褐色,表面较粗糙。担子圆筒形或长椭圆形,无色,申胞,每个担子上生4个小梗;担孢子椭圆形,大小为6.5~8.8m4.0-6.3m。

R.solani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下生长最好,25℃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30℃下则完全不能生长。菌核在15~20℃下能较好地萌发,故早春地温上升到15℃时贝母立枯病开始发生。病菌适宜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以pH4~5最适。

侵染循环立枯病的发生主要在地上部生长的前期。春季(3月中、下旬)贝母出苗后在田间开始出现零星病株,随着气温的回升,病害由中心病株向四周迅速扩展蔓延。4月上、中旬病害发生达到高峰,4月下旬以后,田间健康的植株组织开始老化,病害在田间的扩展也逐渐趋于停止。植株一旦发病,不仅导致地上部植株死亡,而且地下所形成的小鳞茎停止生长或腐烂,结果造成病区严重减产或失收。

发病条件

1.春季气温偏低,尤其是3月份出现长期阴雨雪的倒春寒天气,贝母幼苗受到低温寒潮的侵袭后,一旦气温回升极易感病。

2.贝母地重茬年限:由于引起贝母立枯病的病菌可以在土壤中逐年积累,因此病害在多年重茬的贝母地里发生普遍而严重。

3.海拔高度:一般以700~900m的低海拔区发病较重,随着海拔的高度增加,本病的发生相应减少。

防治

1.轮作换茬:病菌在土壤中逐年积累是田间病害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避免连作,选用新地种植贝母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的有效途径。

2.药剂防治:在田间发病初期(3月上、中旬),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300倍液浇灌发病中心,用药量每处浇入3~5kg,浇灌半径30~40cm,可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

青海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苗木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在我国各地苗圃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主要危害松、落叶松、杉等幼苗,在短时间内引起苗木大量死亡。有些阔叶树幼苗也能受害。还可危害许多农作物。

一、立枯病分布及危害

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可危害阔叶树种和针叶树,除针叶树的柏树有较强的抗性外,都为感病的。以针叶树受害为重,可为害杉属、松属、落叶松属、榆属、臭椿、香椿、样木、剌槐等。

1.发生发展规律

主要危害一年生以下的苗木,特别是出土一个月苗龄时的苗木受害最重,与前做物(马铃薯、瓜类、茄科植物、大豆等感病植物)关系密切,雨天操作,圃地过于粗糙、苗床过低、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播种不及时等都可造成危害。

2.病原物: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

非侵染性病原:土壤粘重、板结、土壤积水过多;地表温度过高。

侵染性病原:镰刀菌属(Fusarium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p)、腐霉属(Pythiumspp)如:P.debaryanum德氏腐霉和P.alhanidertum瓜果腐霉。少数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tenuis绿色交链孢霉可为害马尾松苗)。腐霉在土温12~23度时严重。丝核菌4~20度时严重。镰刀菌在20~30度时严重。交链孢菌在13~22度时严重。

3.防治措施

(1)选好圃地,推广山地育苗,因为新垦山地土壤中病菌少,苗木很少生病;或排水良好,利于轮作的圃地,前期作物是易感病植物的,不宜作圃地。

(2)土壤消毒:因猝倒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播种前土壤的消毒可以抑制和杀死病菌;

(3)合理施肥,以腐熟的农家基肥为主,适时追肥。

(4)细致整地,做到三耙三犁。改土抗病,适当覆土,厚度要小于1.5cm,

(5)及时播种,避病生长;

(6)药剂防治:五氯硝基苯、代森锌、敌克松等混合使用,75%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4~6g/亩。黑矾2%~3%水溶液每平方米9L;

(7)发病后:对于苗木立枯,主要是及时松土,使苗木根系生长发育良好,增强苗木抗病性。发病后可用65%敌克松,每平米4g,与细黄心土拌匀后,撒于苗木颈部,再松土一次,使药剂与苗木根部接触,可抑制病害扩展。或70%敌克松500倍喷雾后,无论何种药剂,都要用清水喷洗。如有茎叶腐烂则可用1:1:120~170的波尔多液,10~15d一次喷施。

花卉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1、病菌寄主:霜霉病发生在园林植物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草本植物上,极少数发生在木本植物上。

2、症状:霜霉病菌在寄主的受害部常产生一层霜白色霉层。双子叶植物叶片上造成边缘不很明显的多角形病斑,病斑到后期呈现中央的枯死部分和周围的褪色部分。在禾本科植物上,霜霉病菌随寄主分生组织生长到达地上部分各器官,引起全株的畸形。

3、病原: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发病条件为:低温1520OC左右潮湿的季节,故春秋两季发病较多。(白锈菌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4、霜霉病与白粉病的区别

(1)霜霉病

①霜霉病的霉层分布在叶片背面。

②病菌霜白色的霉层中不形成黑色小点。

(2)白粉病

①白粉病的霉层多分布在叶片正面。

②病菌灰白色的霉层中常形成黑色小点,即病菌的闭囊壳。

(一)月季霜霉病

1、病状:霜霉病危害叶片、嫩梢、花梗及花。初期,叶面出现不规则淡绿色斑纹,后扩大呈黄褐色和紫色,后为灰褐色,边缘色较深,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最终引起叶片扭曲、畸形。天气潮湿时,在叶背病斑处可见到稀疏的灰白色霜霉层。小叶往往变黄,有的病斑为紫红色,中心为灰白色,与农药药害及化肥灼伤状相似。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与叶片相似,但嫩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缩脱落,新梢枯死。

2、病原菌:月季霜霉病是真菌中的一种蔷薇霜霉菌侵染所致(霜霉属病菌PeronosporasporsaBerk)。病菌以卵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在气温低、相对湿度较高、植株表面存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易发生和蔓延。温室通风不良、植株过密、湿度高和氮肥过多时,病害均严重。该菌只侵染月季。

3、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分生孢子侵染,孢子萌发温度1~25℃,最适为18℃,高于21℃萌发率降低,26℃以上完全不萌发,26℃24小时孢子死亡,孢子传播需要100%空气湿度,10~25℃温度,孢子萌发需要有水滴存在,露地栽培多发生在雨季,温室中主要发生在3~4月和9~10月,发生在温室中。苗床中密集、通风不良、多湿、氮肥过多时病重。

4、防治方法:避免高温高湿,减少叶面保湿时间,控制空气湿度,多开窗换气;用20000倍代森铵;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喷施防治,但后者容易污染叶片。

(二)菊花霜霉病

病状:叶面病斑不规则,界限不清,初淡绿色,后黄褐色,叶背霉层较稀,由污白色或黄白色变为淡褐色至深褐色,病叶常皱缩。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