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作物病害的识别》,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作物病害按照其病原体分类,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和一些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而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我们可以肉眼识别其寄生植物。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各有其特有的病状和病症,而最根本区别是病症。

依据病症肉眼辨别

细菌性病症:一般来讲,菌脓是细菌性病害所固有的病症,大部分伴随臭味。如植株迅速死亡而叶片仍为绿色是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症:真菌性病害的病症则在其病状周围或发病部位,如出现黄萎或枯萎、霉状物如霜霉病在叶子背面附有黑色或白色霉层,叶霉病则在叶背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霉层、点状物、锈状物、粉状物、菌核,如菌核病,白绢病等。

病毒类病害:病毒类病害包括由类菌原体、病毒、类病毒引起的病害,其病状表现出黄化(如柑桔黄龙病)、卷叶或花叶(如黄瓜花叶病毒病)为主,少数沿茎秆或果实成条斑状(如番茄病毒性条斑病)。

通过气候条件识别

病毒病一般是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为多;细菌病害大多是在大风大雨过后发生(因其病原主要是从伤口侵入);真菌性病害的不同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生。

通过植株的发病部位识别

有些病害只发生在叶片,如叶霉病、叶斑病等;有些只发生在茎秆或茎基部上,如番茄青枯病发病部位是茎基部往上的茎秆上,而茎基腐病只发生于茎基部。

精选阅读

几类花卉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对养花者来说,最头痛的是花卉染病,最困难的是辨别病症,最担心的是打药无效。各类病害依症状、发生发展规律的不同,防治技术也各异。而同一性质的病害在防治上又具有相似性,所以要想有效及时地防治病害,就要先弄清属于哪一类。这里介绍几类花卉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药剂,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生理病害常造成植株变色、枯死、落花、落果、生长不良等。其病原是营养失调、水分不均、温度不适、光照不合理、盆土板结、有毒物质侵入等不良理化因素。这类病害在田间发病比较均匀普遍(没有发病中心),发病的时间和部位也较一致,不具有传染性。通过改善造成病害的环境条件,实施对症治疗,植株很容易康复。

细菌病害种类虽不多,但往往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常出现坏死、腐烂、萎蔫等症状。细菌性坏死症状主要是出现叶斑和叶枯。叶斑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呈水渍状,病斑的周围往往有一个黄色的晕圈。如菊花、秋梅棠等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腐烂有一种腥臭味,且腐烂组织常有黄色的菌脓。如马蹄莲、百合等软腐病。

细菌性萎蔫往往造成青枯(而真菌性萎蔫常伴有黄化)。如菊花、大丽花青枯病,香石竹细菌胜枯萎病。

防治细菌病害常用的药剂有:30%DT(琥胶肥酸铜)可湿粉500倍;72%农用链霉素4000倍;34%绿乳铜500倍;70%DTM(琥·乙磷铝)可湿粉500—600倍;10%脂酮粉尘剂和5%防细菌粉尘剂,每亩用药1公斤。

病毒病害种类仅次于真菌病害。病毒病主要表现为变色、畸形和坏死三种症状。病毒病变色症状一般分为花叶、碎色花和褪绿、黄化。病毒病引起的坏死常造成坏死性枯斑、条斑、顶死和芽枯。病毒引起的畸形多为矮化、卷叶、皱缩以及枝、花和果畸形等。

防治病毒病害以消灭传毒介体为主,其次是喷药钝化病毒。常用的药剂类有:50%避蚜雾3000倍;40%速扑杀2000倍:50%辛硫磷1500倍;5%菌消毒300倍;20%毒克星500—600倍;20%病毒宁可湿粉500倍。

真菌病害花卉绝大部分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约占花卉病害种类的70%—80%。真菌病害常造成坏死、萎蔫、腐烂等症状。病症特别明显,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病原体或其变态形式,如白粉、灰霉、黑霉、霜霉、小黑点、菌核等;真菌性坏死是真菌性病害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如菊花霜霉病、天竺葵灰霉病、橡皮树炭疽病、米兰叶枯病、马蹄莲黑斑病等。

真菌性萎蔫发展一般比较慢,所以常伴随部分叶片的黄化和维管组织的变色。如翠菊枯萎病、水仙基腐病,紫罗兰黄萎病等。真菌性腐烂一般表现为湿腐,少数干腐,无腥臭味。如唐菖蒲菌核病、百合疫病、天竺葵猝倒病等。

茴香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白粉病

1.1症状。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

1.2防治方法。收获时,将收集的病残物烧毁,以减少菌源;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15%粉锈宁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75%百菌清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采用保护地栽培的茴香,亦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在发病初期喷撒,每亩1公斤。

2根腐病

2.1症状。主要为害根部,造成死苗或烂根,严重时植株成片坏死。发病初期根尖或幼根呈褐色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坏死病斑,逐渐发展使主根呈锈黄至锈褐色,腐烂,病株极易从土中拔起。潮湿时在根茎表面产生白色霉层。病株叶片由外向里逐渐变黄坏死,最后全株枯死。

2.2防治方法。播种前或移栽前,每亩用50%多菌灵2~3公斤,拌细土50~60公斤,沟施或穴施;在定植时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45%特克多1000倍液浇灌定植穴或灌根,每株(穴)灌药液0.25~0.5公斤。

3菌核病

3.1症状。主要为害茎、茎基及叶柄,被害植株外观呈凋萎状,病部呈褐色湿润状,后变软、腐烂,表面缠绕蛛丝状霉。后期病部表面及茎腔内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

3.2防治方法。重病地实行轮作,并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体烧毁。增施磷、钾肥,防止单一施用过量氮肥。对不易轮作的病茬地,定植时每亩用40%五氯硝基苯0.4公斤,加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撒施。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50%速克灵1500~2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

4灰霉病

4.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有时亦可为害球茎。多从衰老、坏死或结水的叶片或叶柄开始发病,引起枝叶坏死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灰色霉层。球茎染病初呈水渍状灰绿色至灰褐色坏死,以后软化腐烂,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4.2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时深埋或烧毁;在种植或定苗前,用65%甲霉灵500倍液、50%多霉灵600倍液,对棚室土壤、墙壁、棚膜等喷雾,进行表面灭菌;发病初期,用65%甲霉灵600倍液、50%多霉灵700倍液、45%特克多8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

黄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黄姜生长期间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又称茎腐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和紫斑病等。根腐病多发生于黄姜出苗前、后的生长前期(3~5月),且较集中或连片发生,是黄姜的常见、多发病,通常导致整株死亡;疫病一般发生于生长前、中期(4~7月),虽然多为局部(较集中,与多雨、湿度大有关)发生,但也可导致整株死亡;炭疽病、紫斑病多发生于黄姜生长中、后期(6~9月),炭疽病在发病区较普遍发生,紫斑病一般少见(有时两病混合发生),危害(以叶片为主)程度一般均较轻(与多雨、荫蔽、湿度大有关)。

1.黄姜根腐病。又称茎腐病、枯萎病,是由真菌类病菌经姜种、土壤、未腐熟的农家肥、雨水、农具等带菌、传播;多雨、湿度大、受冻害、虫伤、连作、黄姜长势弱等均有利于根腐病的发生、蔓延。(1)症状识别。病菌主要侵染地下根状茎幼芽及苗茎基部,芽、茎受害处呈褐或暗褐色斑点(有时为短条斑),凹陷或开裂后腐烂(有时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圈,导致病斑以上植株萎蔫、枯死);地下根部新根少或无,地上植株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卷缩,最后枯死(多为整株,叶片一般不脱落),较轻时整株矮小、瘦弱。有时姜苗还未出土或出土不久即芽尖变褐腐烂、死亡。(2)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较好效果。①实行轮作倒茬,且前茬为葱、蒜类更好;重病区应进行2~3年轮作,切莫连作。②精细整地,沟厢配套,高垄栽培;施足已腐熟的农家肥,适时增施磷、钾肥或复合专用肥;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③连作地要及时清除植株残枝、叶(烧毁或深埋),并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可用绿亨一号3000~4000倍液淋施于种植沟(穴)及盖种土中(拌匀),或每667平方米用敌克松(或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2~3kg(可加重茬宝lOOg或世高40g)拌细土30~40kg沟施(垫、盖姜种)。对选留无病虫害、须根多、健壮的姜种,在播种前也应作药剂处理:可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可加根腐灵50g)浸泡姜种10分钟后,捞出晾干待种。④药剂灌根或喷雾(针对苗茎基部)。可选用70%根腐灵600~800倍液(宜于阴天或晴天傍晚用,可加适量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绿亨一号4000~5000倍、53.8%可杀得2000的1000~1200倍、12%绿乳铜(或20%龙克菌)600~800倍、70%甲基托布津600倍、50%多菌灵500倍液等,间隔7~10天,连灌或喷雾2~3次。结合防治地下害虫、叶面喷绿芬威、高产宝等,可促进生长、提高植株抗性和防治效果。

另一类比较少见的是由细菌侵染导致的根腐病,其症状不同点是:受害处多软化、腐烂、有时可闻到臭味,病株病轻时叶片萎垂、卷曲、易落叶(黄化),病重时整株死亡。药剂防治可选用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可杀得1000倍、龙克菌、绿乳铜600倍液等灌根,间隔7天、连治2~3次。对已死病株及时拔除,并铲除病土,撒石灰等消毒。

2.黄姜疫病。属真菌病害,病菌可经病株残体、种姜、未腐熟的农家肥等传带;雨水多、田间湿度大、连作等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蔓延。整体上发生程度低于根腐病,但也可导致整株死亡。(1)症状识别。常常是植株茎部(包括苗茎基部)受害,先是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有时呈条状),后变褐或变黑、病斑凹陷、甚至环绕茎一圈萎缩,引起病株一侧枝叶或病斑以上整株萎蔫,最后枯死(可较集中或成片发生);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暗绿色,湿度大时叶片软腐。(2)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其他措施同根腐病)可选用:64%杀毒矾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500~600倍、69%安克锰锌800~1000倍、53.8%可杀得1000~1200倍、12%绿乳铜或20%龙克菌600~800倍、75%百菌清粉剂500倍液等,间隔7~10天、连治2~3次,并喷向整株茎(含基部)上及其地面。

3.黄姜炭疽病、紫斑病。均属真菌病害,病菌可经田间病株残枝、叶、种姜、未腐熟的农家肥等传带;多雨、田间荫蔽、湿度大、连作、氮肥过多、低洼地、积水等均有利于两病的发生、蔓延。其中炭疽病发生较普遍,而紫斑病一般较少见(有时两病混合发生),发生程度一般均不重。(1)症状识别。两病均以侵染叶片为主。炭疽病在叶片上先出现一些水渍状退绿小斑点,后渐扩大成近圆形病斑(直径多小于4mm),其中散布许多同心轮纹状小黑点,中央呈灰白色、边缘褐色。紫斑病早期症状与炭疽病相似(无同心轮纹),但后期许多病斑常连接或扩大成不规则形的大紫斑(直径多大于10mm),病斑呈深或暗紫色,且多从叶缘向中间扩展;茎上病斑多为小长条形、凹陷,呈红褐或黑褐色。(2)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其他措施见根腐病)可选用:53.8%可杀得2000的1000~1200倍液,或12%绿乳铜600~800倍、20%噻菌铜(龙克菌)500~700倍、10%世高1000~1500倍、70%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600~700倍、50%多菌灵500倍、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等喷雾,间隔7~10天、连治2~3次,若喷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高锰酸钾防治作物病害的用法


高锰酸钾又叫灰锰氧、P.P粉,呈紫黑色结晶,有金属光泽,可溶于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因能放出新生态氧而具有杀菌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

——防治西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真菌病害。据试验,在有枯萎病发生的地块,分别于西瓜播种、幼苗和伸蔓三个时期,用500~800倍高锰酸钾溶液作垄面喷施和灌根,一般可将西瓜枯萎病发病率控制在0.5%以下;生长期植株初见萎蔫时,用500倍液灌根,治愈率可达80%~90%。

——防治辣椒枯萎病在辣椒大田生长期,用高锰酸钾500倍液灌根,可预防枯萎病发生;如果枯萎病已经发生,在植株初见萎蔫时用400~500倍液灌根,治愈率可达90%以上。

——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500~800倍高锰酸钾溶液,每7~1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即可控制危害。

——防治番茄病毒病播种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病害初发生时,再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喷洒一次,防治效果良好。

——防治水稻病害播种前,用浓度为0.15~0.2%的高锰酸钾溶液漫种24小时,可有效地杀灭附着在稻种上的病菌,并能使种子发芽率提高21.5%,成秧率提高32.3%;在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初期,及时喷洒0.2%高锰酸钾溶液,防治效果可达85%。

——防治葡萄霜霉病在葡萄发病初期,用400~600倍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比单独喷洒乙磷铝的效果还好。

——防治花卉病害在月季等花卉发生白粉病时,用0.2%高锰酸钾溶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

贡菊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


贡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疏散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不仅可作药用,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冲泡饮料。近年来,贡菊在歙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贡菊栽培中易遭受多种病害危害,且发病日趋严重,菊农往往识别困难,防治力不从心,直接影响了贡菊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因此,正确识别病害,开展综合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一、症状识别

1、霜霉病。以叶片发病为主,叶柄、花梗、嫩茎亦能受害。叶片发病正面产生不规则褪绿斑,淡黄色至淡褐色,叶缘微上卷,叶背面常有白色霉状物,后期叶片枯死变褐。春季发生危害菊苗,严重时往往造成死苗。9月中、下旬至10月份,遇到低温多雨天气,病害传播迅速,易发生流行。

2、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淡黄色圆形小点,以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病斑,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病斑周围常有褪绿晕圈,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病斑上后期可看见小黑点(分生孢子器)。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片枯死发黑不脱落,悬挂在茎杆上。每年梅雨季节,病害扩展蔓延迅速。秋季多雨年份,常造成病害流行。

3、根腐病。发生初期须根和支根变褐腐烂,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发病后,呈水渍状腐烂,终导致全株死亡。植株在发病初期不表现症状,随着根系腐烂趋重,出现萎蔫,叶片变黄,后逐渐枯死。贡菊地排水不良、土壤粘重以及连作发病较重。

4、病毒病。多表现出花叶症状,病株心叶黄化或花叶,叶脉绿色。也有的叶片暗绿色,叶小,叶缘、叶背呈紫红色。发病株易感霜霉病和黑斑病,使叶片早枯。病害在田间传播主要靠蚜虫传毒。

二、综合防治技术

1、实行轮作换茬。一般要2-3年以上,并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栽培。

2、培育无病壮苗。选择生长健壮、花朵大且多的植株留种,培育无病壮苗。菊苗移栽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根处理。

3、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勤中耕除草,促壮苗。后期增施磷钾肥、饼肥等,提高植株抗病力,促进开花整齐。雨后及时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结合打顶,摘除病叶,拔除重病株,并集中毁灭。菊花采收后将植株地上部分及枯枝落叶清理干净,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4、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蚜虫。贡菊遭受地下害虫为害后,易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传播,发生根腐。因此,要适时控制地下害虫为害以减轻发病。另外,在贡菊生长过程中,还要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减轻病毒病发生。

5、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病害在气候适宜条件下,发生很快。因此,防治宜早,以预防为主。防治霜霉病,应在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黑斑病,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4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防2-3次,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草本花卉贡菊的主要病害识别及其防治技术


贡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疏散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不仅可作药用,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冲泡饮料。近年来,贡菊在歙县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贡菊栽培中易遭受多种病害危害,且发病日趋严重,菊农往往识别困难,防治力不从心,直接影响了贡菊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因此,正确识别病害,开展综合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一、症状识别

1、霜霉病。以叶片发病为主,叶柄、花梗、嫩茎亦能受害。叶片发病正面产生不规则褪绿斑,淡黄色至淡褐色,叶缘微上卷,叶背面常有白色霉状物,后期叶片枯死变褐。春季发生危害菊苗,严重时往往造成死苗。9月中、下旬至10月份,遇到低温多雨天气,病害传播迅速,易发生流行。

2、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淡黄色圆形小点,以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病斑,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病斑周围常有褪绿晕圈,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病斑上后期可看见小黑点(分生孢子器)。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片枯死发黑不脱落,悬挂在茎杆上。每年梅雨季节,病害扩展蔓延迅速。秋季多雨年份,常造成病害流行。

3、根腐病。发生初期须根和支根变褐腐烂,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发病后,呈水渍状腐烂,最终导致全株死亡。植株在发病初期不表现症状,随着根系腐烂趋重,出现萎蔫,叶片变黄,最后逐渐枯死。贡菊地排水不良、土壤粘重以及连作发病较重。

4、病毒病。多表现出花叶症状,病株心叶黄化或花叶,叶脉绿色。也有的叶片暗绿色,叶小,叶缘、叶背呈紫红色。发病株易感霜霉病和黑斑病,使叶片早枯。病害在田间传播主要靠蚜虫传毒。

二、综合防治技术

1、实行轮作换茬。一般要2-3年以上,并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力较好、向阳地块栽培。

2、培育无病壮苗。选择生长健壮、花朵大且多的植株留种,培育无病壮苗。菊苗移栽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根处理。

3、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勤中耕除草,促壮苗。后期增施磷钾肥、饼肥等,提高植株抗病力,促进开花整齐。雨后及时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结合打顶,摘除病叶,拔除重病株,并集中毁灭。菊花采收后将植株地上部分及枯枝落叶清理干净,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4、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蚜虫。贡菊遭受地下害虫为害后,易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传播,发生根腐。因此,要适时控制地下害虫为害以减轻发病。另外,在贡菊生长过程中,还要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减轻病毒病发生。

5、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病害在气候适宜条件下,发生很快。因此,防治宜早,以预防为主。防治霜霉病,应在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黑斑病,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4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防2-3次,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仙客来五种常见病害及其识别与预防方式


近几年来,由于仙客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影响仙客来欣赏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关键因素。其中尤以灰霉病、镰刀枯萎病、炭疽病、根黑腐病、细菌性软腐病、蓟马等为害较重。正确地识别和有效地防治这些病虫害目前已成为仙客来栽培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灰霉病

仙客来灰霉病,是仙客来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病害。此病可发生在仙客来栽培生产中的各个生长阶段和时期。花瓣感病后,起初出现淡褐色水浸状,之后产生褐斑并腐烂,如果湿度较大,其上会有粉状灰色霉层。叶片感病后,开始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之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干燥的条件下为V型病斑,最终全叶变褐色干枯。

【病原菌】

病原BotrytiscinereaPers.为灰葡萄孢霉,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以分生孢子借助气流、农事操作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温度15℃至25℃,湿度90%以上,持续时间较长时,该病发生严重。

低温、高湿、连续雨雪天气的条件常导致此病大发生。

【防治方法】

1、田间及时清除感病的植株和花朵,消除传染源。

2、加大通风透光,以保持栽培场所内低的湿度。

3、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每隔7至10天交替喷施卉友4000至6000倍、百菌清、腐霉利等药剂进行防除。

炭疽病

主要为害仙客来的叶片。初发病时叶片出现小的水渍状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型病斑,略凹陷,病斑中央成淡褐色或灰白色,其上轮生黑色的小点;危害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

【病原菌】

病原是Colletotrichum.为胶孢或尖孢炭疽菌,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属子囊菌门真菌。

【发生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害通过风雨、水分泼溅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菌丝生长适温20C至30℃,相对湿度80%以上有利于该病的扩展和流行。

【防治方法】

1.平衡施肥,适当控制栽培密度,同时要注意加强通风透光。

2.及时清除病株、病叶。

3.预防为主,发病初期交替轮换喷洒绘绿3000至4000倍、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每隔7天至10天进行一次叶面喷雾即可。

黑根腐病

该病可侵染仙客来生长的各个阶段,受害的仙客来会出现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须根褐化、黑腐,开花延迟等现象。一般白花品种比红花品种较易感染该病。事实上,发病初期,如果不仔细观察则很难判断是否已经发生根腐症状;之后病株须根系外表皮会出现小的黑斑,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黑斑逐步扩大引起根系腐烂。

【病原菌】病原物Thielaviopsisbasicola.属半知菌亚门,根串珠霉属真菌。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病原菌是一种土传真菌,可通过移栽,被污染的花盆、穴盘,未经消毒的土壤或某些类型的泥炭,使得病菌传入到栽培仙客来的温室中。

通过浇水、农事操作或菌蝇进行再侵染。但病菌不会侵染仙客来的球茎。

土温13C至23℃,栽培基质过湿,PH值高于6.0,冬季低温弱光等条件易导致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感病的植株,保持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

2.栽培基质pH值不要超过6,注意水分管理,加强通风透光。

3.及时防除菌蝇。

4.播种或移苗前,使用卉友进行拌种或拌土;条件适合发病时,应用卉友10000至12000倍或苯并咪唑类药剂,每14至21天灌根施用一次,连续应用2至3次即可。

细菌性软腐病

该病可侵染仙客来的叶片、叶柄、芽及球茎。叶片发病,发生不均匀黄化,初在叶基部发生水浸状病斑,之后扩大变黑腐烂,并使得整个植株瘫倒,在叶片的背面基部可见有水渍斑沿着叶脉发生。侵染幼芽,亦可造成幼芽腐烂和芽枯;如病菌于近地表处侵染仙客来,可引起叶柄、花梗迅速萎蔫和塌陷,容易脱离球茎,进而变褐色软腐,导致整株萎蔫枯死。病菌侵入球茎,可引起球茎内部腐烂,用手挤压受害的球茎,球茎较松软,表皮易开裂,有白色的糊状物流出,并伴有恶臭味;有时病菌会在球茎上造成裂纹,在裂纹上可以观察到白色的脓状物流

【病原菌】

Erwiniachrysanthemi菊欧氏杆菌或Erwiniacaratovora胡萝卜欧氏杆菌,为细菌。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病原细菌会借雨水、灌溉水和昆虫进行传播,并由伤口侵入。

阴雨天、浇水未干时整理叶片或虫害多发时发病严重;

定植过深、基质清洁度不够、施肥过量(EC值偏高)也易引发病害。

滨海飞蝇是病害流行的传播媒介昆虫。

高温、积水,尤其是相对湿度过高有利病害发展。

每年6月至9月份高温天气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预防是控制细菌性软腐病的最佳方式。

1.病害流行期控制浇水,适当降低土壤的pH值。

2.注意通风透气,降温降湿。

3.及时防除滨海飞蝇。

4.预防发病及发病初期,交替轮换喷淋铜制剂或可杀得,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等药剂,以免植株产生抗药性。

枯萎病

发病初期多数植株的下部叶片首先失绿发黄并萎蔫,并逐渐往上蔓延;之后植株开始表现枯萎状,最后全部枯死。刚表现出症状时,植株早晚正常,中午萎蔫,似缺水状。横切叶柄基部检查,维管束只是部分变棕褐色。一般在换盆、移苗之后或开花伊始容易发生。

【病原菌】

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称尖镰孢菌,为半知菌类真菌。

【发生规律及传播途径】病害为土传病害,病菌可在土壤或水中可存活多年。

栽培时由伤口侵入或从根部侵入植株体内,并进入球茎,在维管素处大量繁殖后堵塞疏导组织,引起地上部发病症状。

苗床栽培过程中,发病特点是点、片状分布。

土壤EC值偏高,基质水分含量波动过大或浇水过量,湿气滞留及积水而容易引发该病。

菌蝇(Fungusgnats)幼虫是枯萎病的传播媒介,如果基质中幼虫的虫口密度过大,也容易诱发该病的流行。

【防治方法】

预防是避免病害发生的最好方式,一旦发病,化学试剂是无法杀灭病菌的,只能防治其进一步扩展。

1.栽植前土壤需消毒处理。

2.注意增施钙肥和钾肥;注意排涝,加强通风;

3.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杜绝交差感染;

4.及时防除菌蝇。

5.发病初期用卉友10000至12000倍、绘绿8000至12000倍等药剂14至21天交替灌根,2次至3次即可。

作物生理性和传染性病害的简易区别


在实际生产中,作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常易混淆,一旦误诊,可能延误最佳防治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者滥用农药,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对人畜带来残毒为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准确、及时的诊断鉴定,是搞好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生理性病害三性一无

植物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突发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

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散发性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

无病征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传染性病害三性一有

传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因而又称侵染性病害。

循序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程度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田间可同时见到各个时期的病斑。

局限性田块里有一个发病中心,即一块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叶,然后向四周扩展蔓延,病、健株会交错出现,离发病中心较远的植株病情会有减轻现象,相邻病株间的病情也存在着差异。

点发性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

有病征除病毒和类菌原体病害外,其他传染性病害都有病征。如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有脓状物,真菌性病害在病部有锈状物、粉状物、霉状物、棉絮状物等。

当然,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比较准确的鉴定结果。

作物常见病害归类与用药配方大全


作物常见病害归类与用药配方大全

霜疫类病害

主要病症:霜霉病、晚疫病、白锈病、疫霉根腐类病害等

生物预防:寡雄腐霉/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小檗碱+褐藻酸钠

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初期配方:甲霜锰锌/双炔酰菌胺/烯酰锰锌/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中期配方:氟菌霜霉威(银发利)/吡唑嘧菌酯/噁酮霜脲腈(抑快净)/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若是疫病发生,等级加一级,防治速度要快。

番茄筋腐病预防:拿敌稳(肟菌戊唑醇)+腐植酸/红糖

番茄筋腐病治疗: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抑快净(噁酮霜脲腈)+腐植酸/红糖

毛霉类病害

主要病症:灰霉病、叶霉病、菌核病等

生物预防:木霉菌/小檗碱/儿茶素+褐藻酸钠

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初期配方: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苯咪甲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中期配方:烟酰胺/嘧菌环胺+苯咪甲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叶霉病配方:苯咪甲环唑+多抗霉素+乙蒜素+腐植酸/红糖

煤霉病配方:异菌脲+苯咪甲环唑+乙蒜素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

点斑类病害

主要病症:褐斑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早疫病等

预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钠

治疗配方:唑类药+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

疤斑病预防配方:代森锰锌/多菌灵/甲托/百菌清+褐藻酸钠

疤斑病治疗配方:三唑类(苯咪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咪鲜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亚胺类(异菌脲)+春雷霉素+乙蒜素+腐植酸/红糖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注意:唑类药在瓜类、豆类苗期用量减半,茄果类开花坐果前慎用。)

粉锈类病害

主要病症:白粉病、锈病等

预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钠

治疗配方:唑类药/乙嘧酚/烯肟菌酯+乙蒜素+腐植酸/红糖+硅肥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注意:唑类药在瓜类、豆类苗期用量减半,茄果类开花坐果前慎用。)

根萎类病害

①枯黄萎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EM/CM(可用哈茨木霉菌)

治疗配方:恶霉灵/甲霜恶霉灵+井冈霉素/嘧啶核苷/多抗霉素+生根肽+EM/CM

②青枯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EM/CM

治疗配方: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可杀得/噻菌铜+生根肽+EM/CM

③疫霉根腐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EM/CM

治疗配方:噁霜锰锌(杀毒矾,对霜霉、腐霉、白锈科真菌有良好效果)/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恶霉灵+甲托+生根肽+EM/CM

④茎基腐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EM/CM

治疗配方:甲基托布津+恶霉灵+嘧啶核苷/多抗霉素+EM/CM

⑤菌核病

预防配方:乙酸铜/硫酸铜+腐植酸+EM/CM

治疗配方: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菌核净+乙蒜素+多抗霉素

⑥蔓枯病

预防配方:多菌灵/丙森锌+氨基寡糖素

治疗配方:甲托+福美双+异菌脲/苯咪甲环唑+咪酰胺

⑦立枯猝倒病

预防配方:辣根素/多菌灵/丙森锌+EM/CM

治疗配方:甲基托布津+恶霉灵+甲霜锰锌/噁霜锰锌+哈茨木霉菌

⑧根结线虫病

防治配方:阿维菌素/毒.辛/福气多+甲壳素+生根肽

适合作物:茄果类、瓜类、豆类

生长点萎缩病害

①病毒病(处于高温、干旱、虫害期、土壤缺Zn)

预防配方:低聚糖素/宁南霉素+腐植酸/白糖+锌铜硅钼营养

初期配方:盐酸吗啉胍/吗胍乙酸铜/辛菌胺醋酸盐+氯溴异氰尿酸+腐植酸/白糖+锌铜硅钼营养

②缺硼(生长点萎缩、叶脉皱曲、空秆)

治疗配方:腐植酸+硼肥+植物酶激活剂

③缺钙(新叶皱缩、干枯、干烧缘)

治疗配方:腐植酸+钙肥+植物酶激活剂

④药害,特别是2,4-D药害和三唑类药害(叶秆皱缩)

初期配方:先用大量水喷淋,然后喷施腐植酸+植物酶激活剂

中期配方:浇水、施肥,配合叶面喷施腐植酸+植物酶激活剂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

细菌性病害

主要病症:细菌性软腐、青枯、斑点病等

细菌性病害特征:薄、透、亮、散、点、脓

预防配方:中生菌素+褐藻酸钠+Ca肥

治疗配方:噻菌铜/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可杀得/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乙蒜素+腐植酸/红糖+Ca肥

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

病毒病

主要病症:黄化、蕨叶、条斑等

预防配方:低聚糖素/宁南霉素+腐植酸/白糖+锌铜硅钼营养

初期配方:盐酸吗啉胍/吗胍乙酸铜/辛菌胺醋酸盐+氯溴异氰尿酸+腐植酸/白糖+锌铜硅钼营养

适合作物:茄果类、瓜类

生理性病害

主要病症:低温冻害、高温伤害、缺素等

防治配方:碧护+腐植酸/红糖(喷施)+微生物菌肥(根施)若是缺素症,上述配方+所缺营养元素即可。

适合作物:所有作物

蔬菜逆境

主要状况:刮风、降雨等

预防配方:异菌脲+百菌清/多菌灵+噻菌铜+碧护+腐植酸/红糖

适合作物:所有作物

带病花苗怎么识别


花卉市场上,一些个体花贩为了赚钱,常用带病伪劣花苗冒充健康优质花苗出售,使外行人上当受骗。下面分别介绍几种花卉健壮苗与带病苗的区别。

茶花健壮的茶花苗,叶厚且坚硬,叶片正面为深绿色,有蜡质及光泽;叶被面为浅绿色,平滑。带病的茶花苗,叶片发黄、枯瘦,叶片稀疏或叶面上有暗褐色的霉斑等。

茉莉花健壮的茉莉花苗,叶色翠绿,枝条有柔毛,叶面光滑无毛。带病的茉莉花苗,茎基部有水渍状褐色斑,有的叶面上会有黄白色的小斑点,叶片卷曲。

万年青健壮的万年青茎短粗,叶肥厚光亮,叶色油绿。带病的万年青叶面上有褐色小斑,周边呈水浸状;叶片发黄;茎部淡黑色,茎枝上布有虫体。

带病花苗怎么识别

五针松健壮的五针松幼苗针叶翠绿、紧凑美观,枝条分布均匀,植株苍劲挺拔;根系显露盘结。带病五针松幼苗针叶发黄或带有色斑,有缺针现象,松针细长、松散,形同乱发。

仙客来健壮的仙客来幼苗叶片圆厚,叶色浓绿,叶面生着许多白纹。带病的花苗叶柄和叶片上有明显水渍状软化病斑,叶片皱缩,叶柄发软;植株有倒伏等现象。

金橘健壮的金橘苗姿态优美,分枝多,叶片茂密,叶表面深绿色,光亮;叶背面青绿色,有散生腺点。带病的金橘苗叶片卷曲,叶片正面有白色小点,无光泽;叶片背面表皮下有明显的弯曲虫道。

植物害虫种类的识别与防治


一、虫害种类

花卉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害虫危害花卉的部位和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食叶害虫类:这类害虫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危害时大口大口地蚕食花卉叶片,造成叶片缺刻破损,严重时叶片可被全部吃光。常见的害虫有黄刺娥、大造桥虫、金龟子等,还有蜗牛、蛞蝓、鼠妇等有害动物。它们咬食叶片和嫩芽。

2.刺吸害虫类:此类害虫口器如针管,可刺进花卉植物组织(叶片或嫩尖)。吸食花卉植物组织的营养,使叶片干枯、脱落,受害叶片表现失绿、变为白色或褐色。这类害虫个体较小,种类繁多,有时不易发现。常见的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蓟马类、叶螨类等。此类害虫中有的可分泌蜜露,有的可分沁蜡质。不但污染花卉叶片、枝条,且极易导致煤污病、看上去叶片和枝条上如同生了一层厚厚的煤粉层。此类虫中的螨类能吐丝结网,其严重时网可粘连叶片和枝条,这时极易发现,此时也属虫害相当严重时期。

3.钻蛀害虫类:这类害虫钻蛀在花卉的枝条与茎秆里面蛀食危害。将茎、枝蛀空,使其死亡。如菊天牛、大丽花螟娥、玫瑰茎蜂等。有的钻入叶片危害,叶片可见到钻蛀的隧道,造成叶片干枯死亡。

4.土培害虫类:这类害虫一生生活在土壤的浅层和表层。花卉被害处常造成植株萎蔫或死亡,如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

二、检查与识别

1.检查虫粪:放置花木地面周围和枝上查其可有虫粪。对钻入枝干的害虫,可检查排粪孔是否有粪便和木屑散落地面。天牛排出虫粪和木屑多为丝状;木蠹娥则为粒状并粘连成串。

2.查排泄物与分泌物:可在花木的枝叶等部分检查有无油污,发现这些物质一般是能分泌蜜露、蜡质等害虫产生的,主要是蚜虫类、蚧虫类、粉虱类刺吸口器害虫。

3.检查虫卵:大的卵粒、卵块肉眼可见。微小的卵可持放大镜查之。一般卵产在枝条、叶片、芽腋等处,如红蜘蛛卵多在叶背匿藏;天幕毛虫卵在枝条上;蚜虫卵在芽腋处,蝗虫卵在土壤中。由于各种害虫生活习性不同,产卵部位各异,在其产卵场所寻找,以便进一步识别害虫种类危害,以示及早防治。

4.拍枝检查:对一些惊扰能飞的害虫,拍动或晃动枝条叶片,可发现之。红蜘蛛等较小,肉眼难辨,可选花卉几种具代表性地方,放上白纸,然后拍动,使其抖落白纸上,即可得知红蜘蛛发生有无。

5.检查被害状:花木叶片、枝条有无被啃咬坏的地方,如孔洞、缺刻、筛网状等。或有卷缩的叶片,或在枝条上有异物生长,枯尖或死枝。

6.查土壤内害虫:可查土表有无异样。如蝼蛄表土行走,土表面有突出痕迹。一些金龟子成虫在花卉根茎表土下潜伏,拨开表土就可找到。

三、防治方法

l.严格检疫:检疫是一个国家或一个行政机构用法规措施禁止或限制危险性害虫人为的从外部传入或传出,限制其传播扩散的一种措施。这样能保证我们引入观赏花卉种子、种苗、盆花时免受害虫的侵袭。

2.园艺防治

(1)栽培措施:这是植物保护的一项基本措施,依据一些病虫的发生危害情况,对外部环境条件、寄生情况等提出一定要求,通过改善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避免有利害虫滋生的环境产生。

(2)土壤消毒:无论何种栽植土壤,都要了解其特性,尽量选用植物所需要的土壤,堆置培养土要充分发酵、要经常清洁田园、清除杂草、消除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场所。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克制害虫。花卉害虫的天敌十分丰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要充分加以保护、繁殖和利用、以消灭害虫。化学防治时尽量避免伤害天敌。以菌治虫是利用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物来防治害虫。以螨治螨是利用捕食螨在温室中防治花卉上的红蜘蛛。

4.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光、色诱杀。采用黑光灯诱来具有趋光性的害虫。采用黄板粘胶可在花卉栽培地诱杀有翅蚜虫。热处理法可在夏季曝晒盆土,消灭土壤内线虫。

花卉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虫害种类花卉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害虫危害花卉的部位和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食叶害虫类,刺吸害虫类,钻蛀害虫类,土培害虫类。一般通过检查粪便、虫卵和植物特征进行防治。

花卉害虫种类

花卉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害虫危害花卉的部位和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食叶害虫类:这类害虫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危害时大口大口地蚕食花卉叶片,造成叶片破损,严重时叶片可被全部吃光。常见的害虫有黄刺蛾、大造桥虫、金龟子等,还有蜗牛、蛞蝓、鼠妇等害虫。

2.刺吸害虫类:此类害虫口器如针管,可刺进花卉植物组织(叶片或嫩尖),吸食花卉植物组织的营养,使叶片干枯、脱落,受害叶片往往表现为失绿变为白色或褐色。这类害虫个体较小,种类繁多,有时不易发现。常见的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蓟马类、叶螨类等。此类害虫中有的可分泌蜜露,有的可分泌蜡质,不但污染花卉叶片、枝条,且极易导致煤污病;此类虫中的螨类能吐丝结网,其严重时网可粘连叶片和枝条。

3.钻蛀害虫类:这类害虫钻蛀在花卉的枝条与茎秆里面蛀食危害。它们可以将茎、枝蛀空,最终导致植株死亡。如菊天牛、大丽花螟蛾、玫瑰茎蜂等。有的钻入叶片危害,叶片可见到钻蛀的隧道,可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4.土培害虫类:这类害虫一生生活在土壤的浅层和表层,常造成被害花卉植株萎蔫或死亡。如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

花卉害虫检查与识别

1.检查虫粪:可在放置花木的地面周围和枝上检查是否有虫粪。对钻入枝干的害虫,可检查排粪孔是否有粪便和木屑散落地面。天牛排出的虫粪和木屑多为丝状;木蠹蛾排出的粪则为粒状并粘连成串。

2.查排泄物与分泌物:可在花木的枝叶等部位检查有无油污,这些物质一般是有能分泌蜜露、蜡质等的害虫所致,主要是蚜虫类、蚧虫类、粉虱类刺吸口器害虫。

3.检查虫卵:大的卵粒、卵块肉眼可见,微小的卵可持放大镜查之。一般卵产在枝条、叶片、芽腋等处,如红蜘蛛卵多在叶背匿藏,天幕毛虫卵在枝条上,蚜虫卵在芽腋处,蝗虫卵在土壤中。

4.拍枝检查:对一些受惊扰即飞的害虫,拍动或晃动枝条叶片即可发现。红蜘蛛等较小,肉眼难辨,可选花卉栽种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放上白纸,然后拍动花枝检查是否有红蜘蛛。

5.检查被害状:花木叶片、枝条有无被啃咬坏的地方,如孔洞、缺刻、筛网状等。还可检查有无卷缩的叶片,在枝条上有无异物生长,有无枯尖或死枝。

6.查土壤内害虫:可查土表有无异样。如蝼蛄行走的地方土表面有突出痕迹。一些金龟子成虫在花卉根茎表土下潜伏,拨开表土就可找到。

花卉害虫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这种方法能保证引入的观赏花卉种子、种苗、盆花免受害虫的侵袭。

2.园艺防治:可采用土壤消毒和栽培管理的方法防治。

栽培管理:这是植物保护的一项基本措施,通过改善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避免有利害虫滋生的环境产生。

土壤消毒:堆置培养土要充分发酵,要经常清洁田园、清除杂草,消除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场所。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克制害虫。花卉害虫的天敌十分丰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要对其充分加以保护、繁殖和利用,以消灭害虫。以菌治虫是利用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物来防治害虫。

4.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光、色诱杀。采用黑光灯可诱来具有趋光性的害虫。采用黄板粘胶可在花卉栽培地诱杀有翅蚜虫。采用热处理法在夏季曝晒盆土,消灭土壤内线虫。

《作物病害的识别》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