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葡萄裂果要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葡萄裂果是生理病害,多发生在即将收获时期,其症状有二:一是果顶裂开;二是果蒂部裂。预防措施如下:

1、调节土壤水分。土壤水分急剧变化,土壤透性差,排水不良时,要采取明渠或暗渠搞好排水。同时,通过深翻和施有机肥、石灰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减少土壤水分变化。

2、覆盖地膜。葡萄园覆盖地膜,既可防止根系吸收过多的雨水,又可防止地面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变化。干旱时,要把覆盖与灌水结合起来。

3、调节结果量。葡萄着色不良的树,发生裂果尤多,因此要通过疏穗、疏粒、掐穗、调整好结果量,减少裂果。

4、调节营养。喷施壮果蒂灵+免套膜袋,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防落果、裂果、畸形果。雨天采取遮雨措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5、中耕除草。中耕松土既可消灭杂草、减少病虫的发生,同时又可疏松土壤,具有旱能提墒、涝能晾墒,调节土壤含水量的作用,雨后应及时中耕散墒。

6、防治病虫害。葡萄病虫危害的伤口是葡萄裂果重要因素,因此,及时作好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将病叶、病果烧掉或深埋。萌发前喷护树大将军,消毒杀菌、预防病、害侵扰,连喷2~3次。

延伸阅读

葡萄裂果病的防治方法


葡萄裂果病属于生理病害。其原因是在果实生长后期土壤水分变化过大,久旱逢雨或大水漫灌,根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输送到果实内,靠近果刷细胞生理活动和分裂加快,而靠近果皮的细胞活动较缓慢,使果实膨压骤增,果皮纵向裂开。

葡萄裂果病与品种特性、栽培技术有关,具有裂果特性的品种,如果栽培技术得当可以防止裂果,不易裂果的品种,栽培条件失宜也易裂果。

来自品种特性的原因有:果皮不坚固,如藤稔葡萄果皮大薄,极易裂果;果皮与果肉紧贴一起,不易剥离,如布朗无核等品种的果皮与果肉紧粘在一起,果肉增大后,往往使部分果皮受压紧,绷以致裂口;果粒与果粒挤得太紧,像康太就属于这种情况,膨压增大后再加之粒间挤压就易裂口。

来自栽培管理的原因有:土壤干湿变化太大,接近成熟时久旱逢雨或大水漫灌;成熟期大肥大水果实膨大速度大快;没有保护好叶片,叶片出现青枯或得病受损,以及叶果比太小,叶片的蒸腾作用弱,大量的水分不得不向果中输送,因而造成裂果。

防治裂果的方法如下:

1.接近成熟期,要适当控制氮肥和水分,减缓果实增大速度。

2.适时灌水,低洼地要及时排水,经常疏松土壤,做到排灌舒畅,防止土壤干湿变化过大。

3.果穗紧的品种,要于花后摘心和花序上适当多留叶片摘心,要及时疏花疏果粒。

4.要有适宜的叶果比,要保证每公斤果有60片左右正常大小的叶片,并保护好叶片,切勿使叶片受损。

5.要及时摘除病粒,以免裂果流液感染其他果粒。黑豆病发病期及时喷1:0.5~0.7:200~240倍的波尔多液,连喷3~4次,或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7~8月份白粉病发病盛期前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葡萄裂果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


鲜食葡萄是目前我国果树栽培中的重要树种,但在葡萄采收前常发生裂果现象,尤其以果实成熟后期的多雨年份更为严重。裂果不仅影响果实的外观,而且会导致外源微生物的侵染,发生腐烂,严重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是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生理病害。

一、裂果的种类与表现。葡萄常在成熟期发生裂果,损失较大。由于品种不同裂果发生的部位及类型也不一样。一般分为密粒型及稀粒型二种裂果,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也不同。

密粒型的裂果原因是早期果粒密接,生成木栓龟裂,随着果实发育,由果皮和根部大量吸水产生粒内膨压,而在果粒接触的龟裂部分裂果。稀粒型的裂果也属同一道理,只是裂果部位不在果粒接触部位,而在果皮强度较弱的果顶或果蒂附近,大量吸水更促其裂果。有时着果多,裂果也多。稀粒型裂果有三种情况:一是果顶部裂开,发生在根头痕迹部位,果汁很少外溢,基本不传染好果,危害较小,但发生较为普遍;二是蒂部裂口,即从果柄基部到赤道部位裂开,裂口较大,果汁外溢,对好果粒影响很大,一旦发生,损失严重;三是木栓部位裂口,发生在果粒表面有木栓形成的部位,果汁很少外流,不传染,危害较小,但严重危害果实品质。

二、裂果的原因。主要是葡萄的果皮组织脆弱,特别是果皮强度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弱有关;另一方面与栽培条件、气候变化等引起果粒内膨压增大有关。其中土壤对裂果的影响最大,板结的土壤、排水差的易旱易涝的粘质土壤发生裂果较多。经过移栽的树、发生过日灼的树,裂果较多;结果量与裂果也有关系,结果过多,容易发生裂果。此外,雨季多雨,着色期干湿变化大时,容易发生裂果;着色不良的树及着色不良的年份,发生裂果尤多。木栓部位裂果,主要是果穗周围空间太小,在风力作用下,果粒与枝叶摩擦形成木栓,局部组织变得脆弱,随果实的膨大,在木栓部位裂口。总之,巨峰葡萄裂果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的变化,果实生长第2期膨大缓慢,第3期迅速,果面变形,形成龟裂和凹陷等部分弱组织,从根和果面吸水产生膨压,龟裂和凹陷部分裂开。

裂果也同无籽有密切关系,无核果炷头痕大,多雨期这一部分充满霉菌,因而损伤果皮而裂开,这是裂果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裂果都发生在只有单个种子的果粒里,单个种子偏于一侧,有种子一侧发育良好,而无种子一侧发育不良,稍一冲击就容易开裂。

三、预防措施。防治裂果的对策应依品种不同而异。主要是选栽不易裂果的品种。对密粒型裂果的防治关键是适量留果和防止吸水,一般在每1厘米的穗轴上着生7-8粒果即可。防止吸水的最简便的方法是果实套袋,如果能进行设施栽培则防治裂果效果更好。对稀粒型裂果的防治关键是改善土壤管理,促使树体健壮,保持正常着果和稳定的果实发育条件,适当促使早熟等措施即可减少裂果,如能改成温室栽培则防治效果更好。

1、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水分变化。要通过明渠,尽力把排水工作搞好;并以耕翻及施有机肥等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以减少土壤水分变化。

2、适时灌水。使土壤保持一定含水量(60%左右)。干旱时期,尤其是雨季过后的干燥期,要及时灌水。

3、覆盖地膜。一方面能防止降雨后根系一时吸水过多;另一方面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变化,保持水分均衡。但干旱时覆盖地膜应与灌水结合进行。

4、架面设遮雨棚,或果穗套袋防雨水。葡萄果面直接吸收雨水,或从根部吸收水分以后,果实产生膨压,导致引起裂果。研究表明,果实近成熟期对果穗进行套袋以防止果皮吸水,可以明显降低果穗裂果率。因此,雨天采取遮雨措施,能有效地防止裂果。

5、调节结果量。葡萄着色不良的树,发生裂果尤多,因此要通过疏穗、疏粒、掐穗尖,调整好结果量,减少裂果。

6、改善栽培管理。在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树体健壮的情况下,应加强夏剪,使果穗分布合理,不与枝叶摩擦。同时,为着色创造良好的条件。 7、中耕除草。中耕既可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又可疏松土壤,具有旱能提墒,涝能晾墒,调节土壤含水量的作用。一般10-15天中耕一次,雨后应及时中耕以散墒。

藤稔葡萄为什么会裂果该如何整治


近年来,随着葡萄栽种面积的不断扩大,不同程度出现了裂果现象,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耐贮藏性,根据对藤稔葡萄生长过程的观察与分析,裂果主要发生在浆果生长后期的果实着色至成熟期,而且多集中在果粒顶部和果蒂处。

一、原因

一是浆果生长期,久旱遇雨或灌大水,土壤含水量急剧变化,果肉细胞迅速吸水膨胀而果皮膨胀缓慢,从而导致裂果;二是偏施氮肥,造成碳氮比例失调,使树体营养供求不平衡,使果皮细嫩薄弱,缺乏弹性,导致裂果;三是盲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膨大剂、催熟剂等;四是病虫害,如白腐病、黑痘病、红蜘蛛的危害,导致裂果。

二、对策

1.覆盖地膜。由于南方雨季频繁,覆盖地膜,一方面能防止降雨后一时水过多,避免园内积水,另一方面在干旱天气可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处于充足而稳定的状态。特别是浆果生长期要注意排水,干旱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

2.果实套袋。果实定型时对果穗进行套袋,套袋前喷1次杀虫杀菌剂。一方面可以防止果皮吸水,降低裂果率,另一方面还可减少病虫的侵入危害。采前1周除袋,以增加光照,促进果实着色成熟。

3.加强栽培管理。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花前追施适量氮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结合清沟盖土,促进枝蔓生长;结果后,氮、磷、钾配合施用,并适当补施微肥,萌芽后20天和开花后7天亩各施45%三元复合肥20公斤,果实开始着色时,每亩施氯化钾3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加强夏季修剪,使果穗合理分布,减少病菌侵染,及时绑蔓、摘心、打副梢和适当疏叶疏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结果枝在花序以上留6--8叶摘心,营养枝留15--20叶摘心,顶端副梢留2--3叶反复摘心,顶端以下副梢留单叶绝后。成年葡萄树每株留果10--11个果穗,每串控制在30颗之内,这样,有利于葡萄的正常生长,保证产出的葡萄色泽鲜艳、个大质优。

4.合理用药,综合防治病虫害。严格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时期、浓度和次数。

抓住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期进行喷药防治,特别要注意生长期坚持雨前必防,雨后必治。如防治白腐病可喷洒25%粉锈宁或12.5%烯唑醇3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25%叶斑清2000倍液;防治黑痘病可喷洒40%福星8000倍液或1.5%菌立灭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喷洒57%克螨特1500倍液,20%扫螨净3000倍液,2.5%天王星2000倍液。

桃裂果防治


在辽南桃树种植区,桃子裂果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性,使果农蒙受经济损失。

【桃裂果症状】

多发生在桃果成熟期,有的在果顶到果梗方向发生纵裂,有的在果顶部发生不规则的裂纹,降低商品价值,且易腐烂。气压突然剧烈变化而使果肉膨胀,果皮开裂。

【病因】

品种特胜:肉质松脆的品种比肉质致密的品种容易裂果;偏圆形品种比长圆形品种易裂果;早、中熟品种比晚、迟熟品种易裂果。

环境条件:在硬核期前后(即桃核生长发育期间)遇到雨水过多,容易裂果;土壤地下水位过高,排水不良也会造成裂果。

培育管理:偏施氮肥,磷肥不足,造成桃树徒长,又不重视夏季修剪,容易造成裂果。果实在成熟期,果汁渗透压增高,吸水性强,此期间如果降雨多或降雨时间长,易发生裂果。

【防治方法】

1、桃果开裂后没有补救措施,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品种上选择不易裂果的品种,栽培管理上加强开沟排水,重视夏季修剪,施足磷肥、少施氮肥等。

2、疏除徒长枝及过多郁闭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中耕除草,保持树盘根际土壤疏松状况,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强土壤透气性,为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树盘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确保土壤水分和营养供应均衡。

3、多雨年份及早采果,可分多次采收,树上不留过熟果。套袋也可减轻病菌对果实的为害,从而降低裂果率。

荔枝裂果病的原因和荔枝如何防止裂果


荔枝的裂果多发生在果肉包满种子后的迅速生长期以及果实着色期,尤以果实着色期严重,对产量影响最大。荔枝的裂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果实的结构、果实发育期的环境条件、病虫危害、栽培管理条件都有影响。

(1)品种间的差异。糯米糍、甜岩、桂味等属于易裂品种,黑叶、怀枝等则裂果较轻少。品种内品系间也存在差异,如糯米糍中的小叶大红糯裂果较轻,而薄壳白皮糯则裂果严重。

(2)果实发育期间积温偏听偏高,湿度低,果实发育时间缩短,果皮发育先天不足,这在花期偏迟的树上十分明显。

(3)果实发育初期树体营养供应不平衡。叶片中氮和钙的含量及果实中氮钾含量比例与裂果程度显著相关。叶片中氮、钙含量较高和果实中氮、钾比例少,裂果现象相对较轻。此外,果皮中钙和硼的含量也与裂果有关,若不足会加重裂果。

(4)水分失调是导致裂果的重要因素。果实生长发育阶段遇干旱,或果实发育后期果肉迅速生长期,遇久旱骤雨或台风雨,常造成大气压降低和湿度增加,叶片蒸腾作用减弱,果肉的渗透势降低,而导致果肉锰长,超过了果皮的受力而导致裂果。

(5)病虫危害。特别是果实发育中后期受霜疫霉病、炭疽病的危害,果皮易从病部裂开。

(6)栽培管理不当。包括施肥、灌溉排水措施不合理,使土壤环境变差,造成裂隙果。

荔枝裂果,尤其是名优荔枝糯米糍、桂味的裂果,一般年份在10%-30%,严重年份可达50%-70%,且大部分发生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给生产者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裂果。

目前能有效地减少裂果的主要措施有:

(1)在果实发育期尤其是果皮发育阶段,保持水分均衡供应。果实发育期遇高温干旱,除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度外,还应向树冠喷水,使果实能在较稳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此外,对于幼年树,在果实发育前期可用45%的遮光网遮阴降雨,以促进果实尤其是果皮的发育正常、良好。

(2)平衡供应果实发育期所需的营养。除平衡供应氮、磷、钾三大元素外(氮:磷:钾约为1:0.5:1),还要及时补充与果实发育密切相关的钙、硼、铜等元素。或在花穗期和幼果期增施花生麦、鸡粪等有机肥。

(3)在果实发育中、后期采取断根、环割等措施,可削弱根系的活力,对减少裂果有较显著的作用。

(4)果穗套袋。果实开始着色后进行套袋,有利于改善果实生态环境,减少裂果。

(5)应用化学调节剂防裂果。雌花谢后10天、20天、30天各喷1次荔枝专用防裂素或复合型细胞分裂素共喷2-3次,能促进果皮发育,提高果皮的抗裂性。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喷护果使者22-3次,对减少裂果有显著效果。

(6)防治病害,减少裂果。果实发育中后期受霜疫霉疫、炭疽病感染,果皮易从病部开裂。因因此在果实发育期间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葡萄虎蛾如何防治?


葡萄虎蛾如何防治?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江西、贵州、广东等地。幼虫食害葡萄、长春藤、爬山虎的叶成缺刻与孔洞、严重时仅残留叶柄和粗脉。

成虫

体长18-20毫米,翅展44-47毫米,头胸部紫棕色,腹部杏黄色,背面中央有1纵列棕色毛簇达第7腹节后缘。前翅灰黄色带紫棕色散点,前缘色稍浓,后缘及外线以外暗紫色,其上带有银灰色细纹、外线经内的后缘部分色浓;外缘有灰细线,中部至臀角有4个黑斑;内、外线灰至灰黄色;肾纹、环纹黑色,围有灰黑色边。后翅杏黄色、外缘有2紫黑色宽带,臀角处有1桔黄色斑,中室有1黑点,外缘有桔黄色细线。下唇须基部、体腹面及前、后翅反面均为橙黄色;前翅肾纹、环纹呈暗紫色点,外缘为淡暗紫色宽带。

发生规律

北方每年2代,以蛹在根部及架下土内越冬,5月羽化为成虫,傍晚和夜间交尾并产卵,卵散产于叶片及叶柄等处。6月份发生第一代幼虫,常将叶片吱成孔洞,老幼虫将叶片吃成大缺门或将叶片吃光。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8—9月发生第二代幼虫,9—10月以老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越冬。幼虫受惊时头翘起并吐黄色液体以自卫。

防治方法

消灭越冬蛹

在北方埋土防寒的地区,于秋末和早春结合葡萄的埋土和出土上架,拣拾越冬蛹进行消灭。

杀幼虫的方法

结合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白天静伏叶背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幼虫。

喷药防治方法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树叶杀虫方法

冬剪下来的枝叶,集中烧毁。

小麦散黑穗病要如何防治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灰包等,在我国许多小麦产区都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5%,严重可达10%以上。近年来,特别是在农民自留麦种的地区,小麦散黑穗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症状:主要危害穗部,茎和叶等部分也可发生。穗部受害形成一包黑粉,外部包有一层浅灰色薄膜,随后表皮破裂,黑粉散出,最后残留一条弯曲的穗轴。有时穗的上部有少数健全小穗,下部变为黑粉。在大多数情况下,病株主杆及分蘖全部抽出病穗,但有时部分分蘖未受到病菌的危害而生长正常。茎部受害在田间不易看到,病部多发生在邻近穗轴的基部,孢子堆成疱状和条纹状,灰黑色。叶部受害,症状多出现在叶片的基部,其症状类似于茎部,发生也很少。散黑穗病菌侵染小麦后,除外部表现典型的症状外,其内部组织也发生变化,使细胞增大,气孔增大且数目增多,叶肉栅栏组织变得紧密,细胞变短。

预防小麦散黑穗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药剂处理:50%和穗安可湿性粉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2%拌种均能收到良好效果。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和包衣剂混合然后拌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有些药剂在拌种时注意不要超过规定量,以免发生药害。

二、物理消毒

1、温汤浸种:

变温浸种:先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6小时使菌丝萌动,在49℃的水中浸1分钟,然后在52—54的水中10分钟。此方法防治效果较好,但需严格掌握温度,且操作较繁,大面积推广应用不太方便。

恒温浸种:将种子于44—46℃水中浸3小时,然后捞出,冷却并晾干备用。恒温浸种比较安全,并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将发病率降低到0.5%以下,便于大面积处理。

2、生理杀菌处理:用生石灰和消石灰0.5公斤,加清水50公斤,可浸麦种30—50公斤,水温在20℃时浸3—4天,25℃时浸2—3天,35℃时只需1天。浸完后晾干播种。此方法操作简便,取材容易,效力也很高,明显优于温汤浸种。在浸种过程中,麦种不易不过多,以种子厚度2尺为宜,以防底部种子发热霉变。

三、石灰水浸种的菌丝作用,是一种生理杀菌。种子在无氧的情况下,产生乙酸或乙醛,杀死潜伏在种子内部的菌丝体。在处理过程中,石灰只起防腐作用,与杀死种子内潜伏的病菌并无关系。

四、繁殖无病种子:在良种场或种子繁殖基地繁殖无病种子。种田距离大田至少在100米以外,所用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保证全部无病。做好无病种子的繁殖工作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措施,可以免去种子处理的繁重工作。

五、选育抗病品种:小麦散黑穗病菌生理小种变异速度较为缓慢,小麦对散黑穗病抗性是单基因显性遗传,抗原也丰富,有利于抗原品种的选育。在选育抗病品种中,可以利用病菌不能进入胚内,或进入胚内但在分生组织发育上有差异,以及闭花授粉避病的特点进行选育工作。

石榴裂果病防治有效治疗


在石榴栽培生产中,经常会发生裂果现象,给石榴果实的美观和经济价值造成一定的损失。现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预防途径,以供果农参考。 一、合理浇水,控温保湿。由于水的热容量高,对调节果实温度、防止日灼、骤冷等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果实生长发育季节,应把握时机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适宜。特别是果实近熟前,只要土壤水分适中,一般不需浇水。如果气候实在干旱,也应用小水细浇,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土壤湿度过大。雨季过后全园进行覆草,厚度15~20厘米,也能收到控温保湿的效果。 二、合理修剪,增强树冠通透能力,防止枝果磨伤。冬剪时,要疏掉或回缩一部分较大的交叉枝和重叠枝,调整好各级骨干枝的从属关系,间疏和回缩外围密生结果枝、细弱下垂枝。夏剪主要是抹芽、摘心和扭梢等。对无用和拥挤枝芽及早抹除,疏除无用的徒长枝,有空间的枝可通过摘心、扭梢使其转化为结果枝。 三、及时防治蛀果害虫,主要是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一是抓住越冬代幼虫出蛰、成虫羽化、卵和幼虫孵化3个关键时期集中防治。防治越冬代幼虫,可于幼虫出蛰前撒施辛硫磷颗粒剂。成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菊酯类药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卵和幼虫孵化期,喷50%杀螟松或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及时捡拾和摘除被害果加以处理,减少虫源。二是用药泥堵尊筒。幼虫蛀果前,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0.5公斤加土100倍及水10公斤搅拌药泥,团成小泥团堵塞尊筒。三是摘除对腚果,掐掉果实基部的叶片,也能防止幼虫蛀果。四是果实套袋。在害虫产卵前套袋,不仅可防止幼虫蛀果,而且还可兼治多种病害和提高果实质量。

苦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在苦瓜的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造成苦瓜裂果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生理性裂果、病毒病造成的裂果和蔓枯病造成的裂果。

1、生理性裂果

苦瓜根系为须根系,吸收肥水能力较弱,加上苦瓜叶面积系数较大,叶面蒸腾量大,在降雨量较少、空气湿度小的情况下很容易因生理性缺水而裂果。苦瓜从开花到收获,一般需要两周的时间,在此间如果肥水供应不平衡,就造成大量的瓜条裂果。因此在苦瓜的开花结果期,要特别注意平衡肥水的供应,才能有效减少苦瓜裂果。

2、蔓枯病造成裂果

蔓枯病引起裂果的原因:当苦瓜茎叶染病时,光和效率降低,光和产物转化和运输受阻,瓜条生长缓慢,造成苦瓜的瓜条短、粗,而且出现大量裂果瓜条。

防治措施:

①适时浇水合理灌溉,合理增加磷、钾肥的用量,防止瓜苗的徒长,培育壮苗,增强瓜苗的抗病性。

②为避免重茬造成较严重的蔓枯病害,可以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

③用50%双氧水浸种3小时,不仅对种子进行了消毒,而且有利于种子的快速萌发。

④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80%炭疽福美600倍液,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喷两次。在喷施上述农药时,为提高防治效果,可交互用药。

3、病毒病造成裂果

防治苦瓜病毒病,首先要注意防治传播病毒病的蚜虫、白粉虱。此外在喷洒农药时,要注意加强生防免疫剂和含氨基酸叶面肥的使用,不仅促使植株的健壮生长,而且能使植株本身产生抗体,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同时拔除感病植株,减少传染源。

桃子裂果和缩果防治


一、桃裂果

1.土壤选择与改良

首先应该选择在通气性好、土质疏松、排水畅通的沙壤土建园,尽量不在土壤粘重的地方建园。如果只能在粘重的土壤上建园,或已经在这样的土壤上建了园的,应马上进行土壤改良,采取深翻扩穴、秸秆还田、多施有机肥等措施,尽快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2.增施有机肥,控氮肥

一般进入盛果期的桃园,每亩应施有机肥1000kg以上,还要结合N、P、K复合肥以及含钙、硼、锌等元素肥料的施用。避免施用纯氮肥,特别是在生长期要控制铵态氮的施用,因为铵态氮对钙、硼等元素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3.均衡土壤湿度

有灌溉条件的桃园,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度相对均匀,避免干湿变幅过大。提倡桃园铺草。树冠下覆盖麦秸、玉米秸等,厚度为15-20cm。也可用废旧的大棚草帘覆盖。覆草的桃园,土壤含水量一般在13%-19%,基本上可满足桃树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不遇大旱的情况下,基本上不用浇水。

4.保持树势中庸

中晚熟桃最忌强旺树势,喜中庸树势。要使树势缓和,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强夏剪,剪除那些直立、粗壮和交叉郁闭的枝条,并且要多次进行夏剪,使冠内通风透光,层次分布合理。

二是适宜留果,以果压冠。一般叶果比为40:1或果间距为10-20cm。尽量促使树势缓和适中。

5.叶面喷钙

有关研究表明,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细胞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树体内钙元素缺乏和不足,就会诱发裂果病等多种生理病害。果实中的钙大部分都在谢花后1个月内吸收,钙又是难移动的元素。在桃树生长后期,果实迅速膨大,钙的含量相应降低,如不及时补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钙不足和缺钙症状。因此果面、叶面喷钙是非常必要的。生产上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果面、叶面喷钙。在果实生育期一般可喷4次。

6.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是防止中晚熟桃采前裂果最有效的方法,并可使果面光洁,果色鲜艳美观,无污染,减少农药残留,是生产高档果品的重要手段。套袋时间应在定果后进行。套袋前应先喷1次杀虫、杀菌剂。拆袋时间应在采收前10-15天左右进行。

二、桃缩果

桃缩果病在桃园中为一种毁灭性虫害,果实皱缩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经济价值。此病发病较早,落花后的两周即5月中旬才缓慢下来。防治方法为:

农业措施:

合理负载量,发现少量病果及时摘除,此外除常规的水肥管理外,做好夏季整形修剪,保证内膛枝条接受更多的阳光,促使枝条健壮,芽多丽饱满。冬季修剪时须剔除因瘿螨为害丽形成的纤细而干枯的枝条,减少病原基数。早春、结果期合理灌水适期追肥,保证开花、授粉良好.果实生长期营养充分,实现丰产、优质、高效。

化学防治:

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出蛰的越冬瘿螨。开花前喷石硫合剂和硫磺悬浮剂。花期喷施硼肥,开花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喷一次杀虫杀螨剂,果实生长初期(6月中下旬)再喷一次杀虫杀螨剂,从而达到控制瘿螨危害的目的。秋季彻底清园,以减少越冬基数。

葡萄的病毒病该如何防治


葡萄是我国的主栽果树,近年来,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栽培面积达43.84万hm2、产量达669.68万t,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54.9%和104%。随着我国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葡萄栽培面积和苗木繁育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主要通过苗木和繁殖材料传播的嫁接传染性病害也进一步扩展蔓延,危害日益严重。为引起读者对病毒病的重视,并在葡萄苗木繁育和葡萄栽培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防治,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葡萄嫁接传染病害的种类、主要葡萄病毒病及危害、我国葡萄病毒病发生状况和葡萄病毒病防治方法。

一、葡萄嫁接传染病害的种类

病毒嫁接传染病毒(Graft-transmitteddiseases)系指病毒、类病毒、植原体和木质部局限性细菌等引起的病害,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70余种葡萄嫁接传染性病原,主要包括55种病毒,5种类病毒,6种植原体和1种昆虫传木质性细菌。

(一)病毒病害

近年来,随着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迅速,全世界报道的葡萄病毒种类已由17个属47种(1999年)增加到20个属55种(2003年)。其中,葡萄扇叶病毒引起的扇叶病,葡萄病毒A、B、C、D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引起的皱木复合病,葡萄卷叶相关病毒引起的卷叶病以及葡萄斑点病毒引起的斑点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

(二)病毒类似病毒

有些葡萄病害能够嫁接传染,症状特点也与病毒病相似,但由于至今未观察分离到病毒粒子,不能确定其病原,故归类于葡萄病毒类似病毒(Virus-likediseases),现已报道的葡萄病毒类似病害有叶脉坏死病(Veinnecrosisdisease)、耳突病(Enationdiseases)和叶脉班驳病(Veinmosaicdisease)等,这些病害虽然分布较广,但危害较轻。

(三)类病毒病害

类病毒(viroid)是没有蛋白质外壳的核酸短链,一般由300~400个核苷酸组成。现在报导的葡萄类病毒有5种,分别是柑桔裂皮类病毒(Citrusexocortis,CEVd)、葡萄黄斑类病毒1(Grapevineyellowspeckle1,GYSVd-1)、葡萄黄斑类病毒2(Grapevineyellowspeckle2,GYSVd-2)、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stunt,HSVd)和澳大利亚葡萄类病毒(Australiangrapevine,AGVd)。至今尚未发现葡萄类病毒有传毒介体,但研究表明,这几种类病毒均可种传。类病毒的耐热性很强,用热处理方法无法脱除,只能通过茎尖培养予以脱除。与病毒病相比,葡萄类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小,故一般不将其列为脱除目标。

(四)葡萄植原体病害

植原体(phytoplasma)仅局限于葡萄韧皮部中,为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卷叶、叶片红化(红色品种)或黄化(白色品种)、叶脉坏死、果穗萎缩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大。葡萄植原体病害包括葡萄金黄病(Grapevineflavescencedoree)、葡萄黄化病(Grapevineyellows)和黑木病(Boisnoir)三种。葡萄黑木病发生较少,仅在法国和德国有报道;葡萄黄化病则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我国目前尚未发现葡萄植原体病害,应加强防范。葡萄植原体主要通过繁殖材料和叶蝉传播,可用热水或热空气处理的方法予以脱除。

(五)木质部局限性细菌病害

葡萄皮尔斯病(GrapevinePiercesdisease)是最早报道(1892年)的葡萄嫁接传染病害,病原为格兰氏阴性需氧细菌,仅在葡萄木质部侵染为害,造成叶子干枯脱落,果穗皱缩枯萎。沫蝉、叶蝉等多种木质部取食昆虫是该病的传播介体,苜蓿、扁桃等植物也是其寄主。目前除美国、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外,其他地区如法国、新西兰等国家也陆续发现该病。我国至今尚未发现,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加防范。

二、主要葡萄病毒及危害

病毒在葡萄体内繁殖,引起植株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糖代谢、酶活性、

韧皮部运输、激素平衡、矿物营养、细胞代谢等生理和新陈代谢活动发生变化,造成树体生长衰退、产量下降、品质变劣、萌芽延迟、果实成熟推迟、寿命缩短、抗逆性差、生根率和嫁接成活率低。早在1967年,Cramer就估计全世界每年由葡萄病毒病造成的损失为8~9亿美元,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许多关于葡萄病毒病危害的报道,清楚地表明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忽略的、巨大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毒株系、砧穗组合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同种病毒侵染所表现的症状和危害程度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美洲种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对扇叶病毒很敏感,欧洲种葡萄却有一定的抗病性;卷叶病毒在欧洲葡萄品种上产生典型的症状,但在多数美洲品种及其杂交后代中呈潜伏侵染;葡萄卷叶病仅在生长后期表现典型症状;有些温和的病毒株系不表现症状,经济损失不明显。葡萄病毒病害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是葡萄扇叶病、葡萄卷叶病、葡萄皱木复合病和葡萄斑点病。

(一)葡萄扇叶病

葡萄扇叶病(Fanleaf)由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fanleafvirus,GFLV)侵染所致。春季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叶片不对称,叶缘锯齿加深,叶柄凹大宽张,主脉异常聚近,呈扇状,有时伴有褪绿班驳;枝条扁化,分枝不正常,双芽,拐节,节间缩短;叶片常出现黄色斑点(有时为环斑或线纹斑),后期发展为黄绿相间花叶,直至整叶变黄,黄化叶片逐渐变白,最后脱落。其它线虫传多面体病毒侵染葡萄也会引起扇叶病症状,但在田间无法区分,只能通过实验鉴定才能明确。欧洲一些国家对比研究表明,受葡萄扇叶病毒侵染的葡萄,生根率可降低60%,枝条产出率减少46%,嫁接成活率降低30%~50%,产量损失达30%~80%。

(二)葡萄卷叶病

葡萄卷叶病(Leafroll)的病原是长线性病毒组的多种葡萄卷叶相关病毒(Grapevineleafroll-associatedviruses,GLRavs),目前已从发病葡萄上分离到9种葡萄卷叶相关病毒(即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至9),这些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均可引起葡萄卷叶病。葡萄卷叶病的主要症状均为病株长势减弱;植株下部叶片于夏末秋初开始向下反卷,并逐渐向上蔓延至整个植株;红色品种叶脉间变红,黄色品种叶色变黄;果穗小,果实着色不良,成熟期延迟。葡萄感染卷叶病毒后,产量可减少17%~40%,果粒小而少,果穗着色不良,尤其是一些红色品种,感病后果实苍白,失去商品价值,成熟期推迟1~2周,含糖量降低20%以上;根系发育不良,抗逆性减弱,易受冻害;枝蔓嫁接成活率显著降低,生根能力差;严重者生长急剧衰退。

(三)葡萄皱木复合病

皱木复合病(Rugosewoodcomplex)在指示植物上表现4种症状类型,分别为沙地葡萄茎痘病(Rupestisstempitting,RSP)、克勃茎沟病(Koberstemgrooving,KSG)、LN33茎沟病(LN33stemgrooving,LNSG)和栓皮病(Corkybark,CB)。与皱木复合病相关的病毒有葡萄病毒A(GrapevinevirusA,GVA)、葡萄病毒B(GrapevinevirusB,GVB)葡萄病毒C(GrapevinevirusC,GVC)葡萄病毒DGrapevinevirusD,GVD)和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apevinerupestrisstempittingvirus,GRSPaV)。现已明确,GVA是克勃茎沟病的病原,GVB是葡萄栓皮病的病原,GRSPaV是沙地葡萄茎痘病的病原。GVC和GVD与这些症状类型的关系尚不明确。感染皱木复合病的葡萄,生长减弱,植株矮小,春季萌芽延迟,某些感病品种,种植后几年内即衰退死亡;部分植株嫁接口上部肿大,形成小脚现象;有的嫁接口上部树皮增厚,木栓化,组织疏松粗糙;嫁接口附近的木质部和树皮形成层常可见凹陷的茎痘斑或茎沟槽。该病对葡萄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延迟萌芽,抑制生长,产量和嫁接成活率降低。根报道葡萄感染皱木复合病后,产量可减少14%~70%,嫁接成活率降低40%,生长量减少30%。

(四)葡萄斑点病

葡萄斑点病(Grapevinefleckvirus,GFkV)为直径30mm的等轴多面体病毒粒子,内有一条核糖核酸(ssRNA)单链。该病毒在欧洲葡萄及大多数美洲砧木上症状潜隐,仅在沙地葡萄上有明显症状,表现为脉明,并沿3、4级叶脉形成小的透明斑,严重时,叶片皱缩扭曲,强毒株系还可以导致植株矮化。沙地葡萄受强毒株系侵染后,插条生根率、根长和嫁接成活率分别减少32.6%、39.3%和66.6%。葡萄斑点病毒单独侵染时,对多数葡萄品种的产量和质量没有明显影响,但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会使损失加重。

三、我国葡萄病毒病发生状况

扇叶病、卷叶病、皱木复合病、斑点病等葡萄病毒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分布广泛,发生和危害严重。郭德银等(1991)采用间接ELISA法,随机检测了35个葡萄品种,扇叶病毒侵染株率高达74.3%。刘崇怀等(1998)调查了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郑州)内808份种质,有26%的品种表现卷叶病症状,其中,欧亚种(尤其是酿酒品种)发病率高、危害重。何水涛等(200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39个品种共78株葡萄,卷叶病毒带毒率高达76.9%。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曾于1980~1983年向美国农业部葡萄检疫中心送检龙眼、红富士、巨峰等10个品种,其中,7个品种带扇叶病毒,8个品种带卷叶病毒,7个品种带茎痘病毒。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技术对葫芦岛地区栽培的鲜食葡萄进行抽样调查,共检测了35个品种104株葡萄的8种病毒,即:葡萄扇叶病毒(GFLV)、葡萄卷叶病毒1、2、3(GLRaV-1,2,3)、葡萄病毒A(GVA)、葡萄病毒B(GVB)、沙地葡萄茎痘病毒(GRSPaV)和葡萄斑点病毒(GFkV),平均带毒株率为65%。刘震等报道(1991),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有扇叶病的植株平均萌芽率、生长量和株产均明显低于正常植株。修德仁(1992)等研究显示,患卷叶病的蛇龙珠比无病植株树体缩小1/3以上,穗重减少41.0%,株产减少72.0%,百粒重减少1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8%,果皮色素含量下降7%。由于长期盲目引种、高接、扩繁,以及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健全的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我国葡萄病毒病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四、葡萄病毒病防治方法

葡萄为多年生植物,病毒主要随砧木和接穗广泛传播,一旦侵染,即终生带毒,持久危害,无法通过化学药剂进行有效控制。栽培无病毒苗木是防治葡萄病毒病的根本措施。葡萄无病毒苗木根系发达,定植成活率高;树体长势旺盛,主干茎粗壮,节约肥水;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可减少农药使用数量和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广栽培无病毒葡萄苗,并实施严格的苗木认证生产制度,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病的危害,也为葡萄和葡萄酒的优质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培育无病毒苗木

1、脱毒

脱毒是培育无病毒苗木的基础。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等技术,能成功地脱除多种葡萄病毒,其中,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方法脱毒效果最好。脱毒技术较易操作和掌握,所需仪器设备简单。中国农业科学果树研究所、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已通过脱毒处理和单株检测获得贝达、红地球、赤霞珠、夏黑、峰后等无病毒葡萄品种。

2、病毒检测

可靠、灵敏、快速的病毒检测技术是发展葡萄无毒化栽培的根本保障。目前常用的葡

萄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指示植物、酶联免疫吸附(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等三种。成套的指示植物可用于检测多种葡萄病毒病,但由于该方法所需时间过长,因此多用于检测无病毒原种。ELISA方法检测样品量大、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可用于检测GFLV、ArMV、GLRaV-1~7、GVA、GVB、GFKV等多种葡萄病毒。目前我国所用的ELISA试剂盒全靠进口,费用较高。近年来,随着葡萄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RT-PCR检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葡萄病毒检测,目前GFLV、GLRaV、GVA、GVB、GFkV、ArMV等多种葡萄病毒均可用该方法进行检测。在我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研究建立了GFkV、GLRaV、GVA、GVB等多种葡萄病毒RT-PCR检测方法体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葡萄样品的快速检测。

3、组培快繁

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可加速葡萄无病毒苗木生产,能够尽快满足市场对葡萄优新品种无

病毒苗木的巨大需求。我国葡萄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技术已逐渐成熟和完善,可大量快速繁育

葡萄无病毒苗木。

4、田间防治

在栽培葡萄无病毒苗木的同时,必须加强病毒病的田间防治工作。无病毒葡萄园应选

择3年以上未栽植葡萄的地块,防止残留在土中的线虫成为侵染源;园址距离普通葡萄园20米以上,防止粉蚧等介体从普通园中传带病毒。对现有的普通葡萄园,如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拔除后将扇叶病株根系周围的土壤用杀线虫剂进行消费处理。如发现传染卷叶病和皱木复合病的粉蚧等昆虫媒体,应进行化学防治。

石榴裂果怎样综合防治最有效


在石榴栽培生产中,经常会发生裂果景象,给石榴果实的美观和经济价值造成一定的丧失。现介绍几种卓有效果的预防道路,以供果农参考。

一、合理浇水,控温保湿。因为水的热容量高,对调节果实温度、避免日灼、骤冷等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果实生长发育季节,应节制机会合理浇水,维持泥土湿润、温度适宜。特别是果实近熟前,只需泥土水分适中,通常不需浇水。如果气候实在干旱,也运用小水细浇,切忌大水漫灌,免得造成泥土湿渡过大。雨季过后全园进行覆草,厚度1520厘米,也能收到控温保湿的效果。

二、合理修剪,加强树冠通透能力,避免枝果磨伤。冬剪时,要疏掉或回缩一部分较大的穿插枝和堆叠枝,调整好各级骨干枝的从属关系,间疏和回缩外围密生结果枝、细弱下垂枝。夏剪主要是抹芽、摘心和扭梢等。对无用和拥挤枝芽及早抹除,疏除无用的徒长枝,有空间的枝可经过摘心、扭梢使其转化为结果枝。

三、及时防治蛀果害虫,主要是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一是抓住越冬代幼虫出蛰、成虫羽化、卵和幼虫孵化3个关键时期集中防治。防治越冬代幼虫,可于幼虫出蛰前撒施辛硫磷颗粒剂。成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菊酯类药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卵和幼虫孵化期,喷50%杀螟松或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及时捡拾和摘除被害果加以解决,减少虫源。二是用药泥堵尊筒。幼虫蛀果前,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0。5公斤加土100倍及水10公斤搅拌药泥,团成小泥团堵塞尊筒。三是摘除对腚果,掐掉果实基部的叶片,也能避免幼虫蛀果。四是果实套袋。在害虫产卵前套袋,不仅可避免幼虫蛀果,而且还可兼治多种病害和提高果本品质。

《葡萄裂果要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