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单刺蝼蛄的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单刺蝼蛄

GryllotlpunispinSussure

又称华北蝼蛄、拉拉咕、地狗,拉丁名GryllotlpunispinSussure,国外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土耳其等地区,在国内分布于长江以北各地。生活史较长,需3年左右完成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翌春4月下旬、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6月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10~11月以89龄若虫越冬。来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为害,秋季以大龄若虫越冬。第三年春季,大龄若虫越冬后开始活动为害,8月上、中旬若虫老熟,羽化为成虫。经过补充营养成虫进入越冬期。第四年5~7月交配,68月产卵继续繁殖。在河南郑州,华北蝼蛄完成1代需1131天(3.1年)。卵期1123天,若虫共12龄,历期692~817天,成虫期278451天。华北蝼蛄前足特化为开掘足,适宜在土中活动,越冬深度可达100~150厘米。当20厘米土温达8℃时开始活动。产卵时在土中15~30厘米处做土室,卵产在土室内。产卵期长达1个月,产卵3~9次,每雌产卵约200~300粒,最多可产500~1000粒。成虫昼伏土中,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从4月至11月为蝼蛄的活动为害期,以春、秋两季为害最严重。

种类型态鉴别:

体长39-50mm,黑褐色,腹部近圆筒形,前足腿节下缘呈S形弯曲,后足胫节内上方有刺1-2个(或无刺)。

成虫:体较粗壮肥大,体长36-56毫米。黄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前胸背板甚发达呈盾形,中央具一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坑斑。前翅鳞片状,黄褐色,长14-16毫米,覆盖腹部不到三分之一。后翅扇形,纵卷成尾状,超过腹部末端。前足特化为开掘足,腿节强大,内侧外缘缺刻明显,胫节宽扁坚硬,末端外侧有锐利扁齿4个,上面2齿大。后中胫节背面内侧有棘1个或消失。腹部末端近圆筒形。

卵:椭圆形,初产时长1.6-1.8毫米,孵化前长2-2.8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有光泽,后变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灰色。

幼虫:初孵化的若虫,头胸部很细,腹部肥大,全体乳白色,复眼浅红。以后变浅黄到土黄,每蜕一次皮,体色逐渐加深。5-6龄以后与成虫体色基本相似。初龄若虫体长3.6-4.0毫米,末龄若虫体长36-40毫料,若虫共13龄。

年生活史:华北蝼蛄需3年左右才能完全成1代,其中卵期17天左右,若虫期730天左右,成虫期1年以上。在华北地区,越冬成虫于6月上、中旬产卵,7月初孵化,初孵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散为害,秋季达8-9龄,深入土中越冬。次春越冬若虫又继续为害,秋季达12-13龄后又进入越冬。第三年春又活动为害,夏季若虫羽化为成虫,即以成虫越冬。

习性:几种蝼蛄均为昼伏夜出,活动取食高峰在晚上9-11时。其主要习性是:群集性初孵化的若虫怕光、怕风、怕水,有群集性。非洲蝼蛄孵化后3-6天群集一起,以后分散为害。华北蝼蛄群集的时间还长些。趋光性蝼蛄夜出活动,具强烈的趋光性,在黑光灯下可诱到大量的非洲蝼蛄,常雌多于雄。华北蝼蛄因身体笨重,飞翔力弱,诱量小,但在风速小,气温较高闷热的夜晚,均可大量诱到。趋化性蝼蛄对香、甜等物质气味有趋性,对煮至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等特别喜食。因此可制毒饵诱杀。趋粪性对马粪等未腐烂有机物质也具有趋性,可用鲜马粪诱杀。喜湿性蝼蛄喜在潮湿的土壤中生活,所以多栖息在河岸渠旁、菜园地、盐碱低淡地、水浇地。一般地表10-20厘米处土壤湿度在20%左右时,活动为最盛,低于15%时,活动减弱。

编辑推荐

观赏树木蝼蛄的防治方法


华北蝼蛄GryllotalpaunispinaSaussure俗称拉拉蛄、土狗子。属直翅目,蝼蛄科。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蝼蛄食性很杂,以若虫和成虫咬食幼苗的根茎及新播下的种子,并在地表挖掘坑道把幼苗拱倒,使幼苗的根与土壤分离,失水而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东方蝼蛄G.orentalisBurmeister雌成虫喜欢在潮湿的池塘或沟渠附近土中产卵,因此,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很适于东方蝼蛄的繁殖与为害。

华北蝼蛄成虫体长为40毫米左右,体梭形,土黄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个下凹心脏形暗红色斑,双翅平折于背上,腹尾有两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侧部有棘刺1个或消失。卵椭圆形,乳白色,有光泽。若虫初孵乳白色,2龄若虫为黄褐色,体态似成虫,无翅只有翅芽。

综合防治

(1)诱杀用黑光灯或毒饵诱杀蝼蛄。

(2)合理施肥合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减少该虫滋生。

(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喜鹊、大山雀、红腿隼、隐翅虫和步行虫等应加以保护。

(4)药剂防治如土中根施3%氟菊酯颗粒剂,或根灌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防治,或5%锐颈特(氟虫腈)悬浮剂2000倍液灌床防治。使用70%锐劲特(氟虫腈)悬浮剂2000倍液灌床防治。使用70%锐胜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进行拌种,其种子表面有保护层,可有效地保护萌发种子不受侵害。

花卉害虫华北蝼蛄的防治方法


又名蒙古蝼蛄、大蝼蛄、单刺蝼蛄、拉拉蛄、地拉蛄、地狗子、土狗子。分布于河北、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河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地;俄罗斯、土耳其。成虫、若虫危害多种花卉等播下的种子和幼苗。

危害特点

成虫、若虫在土壤中活动,危害种子和幼苗,幼苗断裂而死的断裂面为撕裂状。导致幼苗死亡,严重时缺苗断垄,造成育苗失败。

防治方法

(1)施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不要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

(2)毒饵诱杀。将煮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酒糟或新鲜马粪,拌入上述重量3%的90%敌百虫晶体30倍液,再加入适量水拌成毒饵,用量5kg/667平方米,于傍晚撒于苗圃,每20平方米左右挖1个小坑,将毒饵撒入,撒前圃地浇水效果更好。

(3)播种时施用毒谷,毒谷配方是:20%对硫磷或辛硫磷微胶囊剂1g拌入谷子等饵料25g,每亩用毒谷5kg,撒于播种沟中,兼治蛴螬、金针虫。

(4)药剂处理土壤。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0g/667平方米,加水10倍,喷于30kg细土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后浅锄;或以同样药量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浇水施用。亦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等2.5kg/667平方米处理土壤。

(5)农药拌种。可选用35%克百威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2%。还可用下列药剂按比例拌种:(25%辛硫磷微胶囊剂、25%对硫磷微胶囊剂、50%辛硫磷、50%对硫磷、20%异柳磷)1∶水30∶种子400。

杨树刺蛾的虫害防治


杨树刺蛾是一种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取食树叶,在大发生时要不了几天就可把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危害杨树的常见刺蛾种类多,长江流域的种类有扁刺蛾、褐刺蛾、黄刺蛾和青刺蛾,林农常将刺蛾的幼虫统称为洋辣子、八角辣。除危害杨树外,还危害苹果、梨、桃、枇杷、榆、泡桐、梧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现将杨树扁刺蛾的识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更多绿色尽在

形态特征

扁刺蛾雌成虫体长13毫米至18毫米,翅展28毫米至35毫米;雄成虫体长10毫米至15毫米,翅展约30毫米。成虫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较深,前翅灰褐色斑点,雄蛾较明显,后翅暗灰褐色。卵长椭圆形,扁平光滑,长约1毫米,初为淡黄色,后变为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1-26毫米,宽16毫米,扁椭圆形,背部稍隆起,形似龟背,全身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虫体两侧有10个瘤状突起,上生刺毛。蛹长10毫米至15毫米,前端较肥大,近椭圆形,初为乳白色,近孵化时为黄褐色,茧椭圆形,长12毫米至16毫米,暗褐色,其茧结在杨树根部周围的表土层里。

防治办法

1.结合施肥、修剪,挖除或剪去树干上的茧壳及土中虫茧。在冬耕施肥时,将林下落叶及表土埋入施肥沟底,或者结合培土防冻,在树干基部30厘米范围内培土10厘米左右,并加压实,可杀灭一部分越冬虫源,减少下年发生基数。

2.人工除虫。扁刺蛾低龄幼虫多在叶片上群集为害,食叶后叶片白膜状明显,可以摘除群集大量幼虫的叶片集中处理,能消灭大量食叶幼虫。

3.灯光诱杀。在刺蛾成虫的发生期,利用其趋光性,可在杨树林、苗圃架设黑光灯或振频式诱蛾灯,诱杀大量的扁刺蛾的成虫,减少发生量,效果很好。

园林植物银杏病虫害蝼蛄的防治


1)种类及危害

矮蛄俗称拉拉蛄,土狗子,国内分布约有四种,但以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C对银杏播种苗危害严重。东方蝼蛄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北方地区发生较重,华北蝼蛄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南部地区。蝼蛄对苗木的危害除以成、若虫直接咬食根系和种芽外,还由于其在土壤中的活动使银杏苗木的根系与土壤脱离,造成日晒后萎蔫。随着银杏的发展,蝼蛄的危害有日渐上升的趋势。

(2)发生规律

蝼蛄在北方地区,有两次猖獗危害时期:一是4~5月间越冬成、若虫上升到表层土壤活动,二是9月份,当年越夏的若虫和新羽化的成虫大量取食后准备越冬。

蝼蛄昼伏夜出,晚间9:00~11:00是活动取食高峰.趋光性很强,在潮湿闷热、无风无光的夜晚,利用灯光可诱到大量成虫:此虫趋化性强,喜香爱甜:趋肥性(喜马粪)和趋湿性也较强。蝼蛄多发生在乎原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区、特别是砂壤土和粉砂壤土,质地松软的腐殖质土,最适宜蝼蛄的繁殖。

(3)防治方法

①做苗床时使用毒土杀虫。即用0.5kg敌百虫与100~125kg细土均匀拌合撒施,翻地耙平.此量可用于2亩地的范围。

②毒饵诱杀,用90%晶体敌百虫508,加水2508,溶解后喷至10008麦麸上,拌成毒饵,傍晚撤于苗床,每亩10001500g。

③人工挖掘。春季根据地面蝼蛄的隧道标志挖窝灭虫,夏季产卵高峰期结合夏锄挖穴灭卵。

④马粪鲜草诱杀。在苗圃地,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坑(40cm20cm6cm),将马粪或带水的鲜草放入坑内,虫被诱入后,白天集中捕杀。在坑内加放毒饵也能诱杀。毒饵配制方法,可将豆饼屑或麦麸100kg用文火炒香,加上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硫磷1kg,拌匀即用。

⑤在苗圃周围设高压电网或灭虫灯等诱杀。

枫香刺角天牛的防治方法


枫香树高干直,树冠宽阔,气势雄伟,深秋叶色红艳,美丽壮观,是南方著名的秋色叶树种。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营造风景林很合适。亦可在园林中栽作庭荫树,可于草地孤植、丛植,或于山坡、池畔与其他树木混植。倘与常绿树丛配合种植,秋季红绿相衬,会显得格外美丽。

1、刺角天牛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褐色,体长35毫米-50毫米,宽8毫米-13毫米。触角、足及眼呈黑蓝色,头及前胸、背有金色光泽;老熟幼虫体长约50毫米,口器大,黑色;第一腹节稍呈方形,其前半有3条褐色纹,后半则呈桃红色。

2、发生规律及为害状

刺角天牛每一世代约经2年~3年,幼虫在虫道末端越冬,翌年春天化蛹,6、7月间羽化为成虫。成虫以啃食嫩枝、树皮补充自身营养,并为害树体,当成虫性成熟后,在树皮上咬一眼状刻槽,然后于其中产1粒至数粒卵。

幼虫孵出后即蛀入皮下,幼虫初龄时在皮下蛀食,树皮表面便有树汁流出,在内皮层和边材形成宽而不规则的平坑,使树木疏导系统受到破坏,坑道内充满褐色虫粪和白色纤维状蛀屑,秋天穿凿扁圆形侵入木质部,即向上或下方蛀纵向坑道,在坑道末端筑蛹室化蛹。

3、枫香刺角天牛的防治方法

首先,锯掉古枫香树主干枯死部分,并对残余主干剥去死亡部分树皮,向蛀孔塞入杀螟松原液泡过的药水棉花球,对整个残桩用防腐剂进行防腐。

然后,用45%的锌硫磷1:30的水溶液喷湿树干,用麻袋包裹截干后的树皮,再喷湿麻袋,最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半个月后对其松绑,拆除薄膜,此时在树干下部正有树浆流出处发现了刺角天牛成虫尸体,该防治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园林植物病虫害蝼蛄类害虫的特性和防治


(1)华北缕蛤

前足特别发达,适宜在土中潜行,夜活动,深处,越冬深度可达150厘米c、成虫有趋光性灯光处飞来,多落灯光处附近地面。白天多潜伏在土壤在7、8月间向有

产卵时在土2r1525厘米处,作一长约4厘米、宽3厘米、高约1.5厘米的产卵室,卯宰的入门与隧道相连,雌虫即在其中产卵j成虫产卵期长达1个月,最多可产533粒,最少88粒、平均

288.3粒。

若虫在脱皮前数天,停止活功,保持安静,然后脱皮,一股5龄前,在脱皮前卜2天停止活动:612龄23天.13龄约7天,44化前1421天。

华北搂助的生活史很长,完成一世代需3午左右。越冬成虫在第二年春季汗姑活动,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产卵期间约1428天。雄虫交配后立即逃窜,略钉迟疑便被雌虫捕食。雌虫则一直守

护在卵室内,直至孵化的营虫发育至3龄时,能分散独立生活后止,雄虫1老饿而死,,

卯在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到[0一U月问,以8、9龄若虫越冬。越冬若虫,第二年4月亡、中旬开始活动,6月上、小句开始脱皮,当年脱皮34次,至秋季达12一13龄时又开始越冬c第三年春季越冬若虫又开始活动,8月上、中旬若虫老熟,脱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即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至第四年6月上、中旬产卵。

各龄历期,12龄为3天,3龄510天,4龄814天,56龄1015天,7龄1520天,8龄2030天,9龄以后每龄约需2030天,羽化前最后1龄需5070天。

华北楼姑一年中活动规律和危害情况,主要受土壤温、湿度和食物因素的影响。当10厘米土温回升在8℃左右,赎站从越冬深处开始上升活动,这期间华北峡姑活动后在地面常留有长约10厘

米的隧道。

4月上旬后至5月间,温度升高,烃姑进入活动盛期,地向出现大量隧道,危害草坪草也最严重。6月上旬矮姑进入产卵期,部分成虫开始死亡,对草坪的危害随之减轻;8月以后新成虫陆续羽化,新若虫不断孵化,田间虫量逐渐增多,9月下旬至10刨上、中旬又是一危害盛期5t0月下旬至11月问气温降至8Y左方,烃蛤逐渐停止活动,开始越冬。

土壤湿度也影响楼姑的活动,湿润的土壤有利于其活动,危害也较重,一般土壤含水量22%一27%是华北蝶姑最适的活动范围华北烃姑危害的主要时期在草坪播种期、幼苗期c随着草坪革的长大,受害也越来越轻,这与蜡烛济食幼嫩植株习性行犬。

(2)非洲垮姑

非洲缨站牛活史较华北缕A6短.过年刃发生一代。以成、若虫越冬,56月为成虫盛发朗,若虫以8月间密度最大,成虫产卵期在45月问,卵期2130天,一般卵产在土下2530厘米的

9p室中,每室有卵30一35粒;4月间温度达15.920.5℃时危害最重。

根据非洲楼炳在土中升降活动规律,分为越冬休眠、苏醒危害、越夏繁殖危害和秋播暴食危害等4个时期。

①越冬休服期。从11月上句(立冬)平均气温与土温(20厘米处)下降到11.94℃和11.25℃时起,到翌年2月F旬初,长达4个月时间,成、若虫停止活动.头部向下,洞一虫,在4060厘米深处休眠。

⑦苏醒危害期。从2月上旬(立春)土温和气温回升到5℃左右,楼姑洞穴深度由45.3厘米上升到36.2厘米。3月上句(惊蛰)洞穴深度又卜升到31.8厘米,在4午时气温超过101i以上,

开始危害草坪革。4月上旬(清明)至5月下旬(小满),土温已广升到14.926.5℃,此时是成、若虫越冬后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③越夏繁殖危害期。68月一般气温平均为23.529℃.土温达2333.5℃,此时是非洲楼助产卵盛期,占全年产卵量的82.6%,也是卯室和洞穴离地面较近的时期,卵室平均深度为11.6厘米;洞穴深15.2厘米。对夏播禾草幼苗危害严重,尤以雨后和灌水后23天危害最甚,是施用毒饵防治的有利时期。

④秋播暴食危害期。8月(立秋)以后,气温降低,新羽化的成虫和当年孵化的若虫己达3龄以上,均待取食,以促进生长发育并积累养分,为抵抗寒冷做越冬准备,故危害秋播草坪草严重。

此时洞穴深度由20厘米向40厘米深处转移,11月上旬(立冬)后停止危害,一般在4060厘米深处越冬,最深可达82厘米。

非洲烃贴食性杂,危卉植物达30余种,在革坪卜卞要危害不本科草坪草的种子、种芽、幼茎和嫩根。

台湾楼姑和普通竣扒一般不在单坪上危害,如台湾蝶贴主要危害甘蔗的根茎部,而且它们的分4J也比较狭窄.台湾烃姑丰耍分布于台湾中部和南部,普通楼姑仅新疆有分布记载。

柳树绿刺蛾的防治方法


绿刺蛾:学名LatoiaconsociaWalker,别名丽绿刺蛾。属于鳞翅目,刺蛾科。分布广泛,可为害杨柳等林木。

为害特点:绿刺蛾低龄幼虫取食叶片表皮或叶肉,受害叶片成枯黄色斑块,叶缘呈缺刻状。大龄幼虫食量增大,可把叶片全部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一17毫米,翅展35-40毫米,头顶、胸背绿色。胸背中央具1条褐色纵纹,向后延伸至腹背,腹部背面黄褐色。腹部灰黄色。前翅绿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缘灰黄色,散有暗褐色小点,后翅灰黄色。翅缘毛浅棕色。触角上部为短单相齿状,雌蛾触角基部丝状,雄蛾双栉齿状。

卵:扁平光滑,椭圆形,浅黄绿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粉绿色,头小,体短而粗。初龄时黄色,稍大转为黄绿色,从中部到第8腹节各有4个瘤状突起,瘤突上生有黄色刺毛丝:腹末有4丝球状蓝黑色刺毛。背线绿色,两侧有浓蓝色点线。

蛹:椭圆形。

茧:棕色,较扁平,椭圆或纺锤形。

发生规律:该虫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越冬,翌年5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成虫有趋光性,多将卵产在叶背上,排列成鱼鳞状卵块,在卵块上覆一层浅黄色胶状物。产卵期2-3天。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出现,8月中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出现为。低龄幼虫群集性强,3-4龄开始分散,共8-9龄。天敌有爪哇刺蛾寄蝇。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广肩小蜂、赤眼蜂、姬蜂等天敌。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发现有虫茧时,及时摘除。

(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

(4)利用扁刺蛾老熟幼虫沿树干爬行下地越冬的习性,用毒环毒杀下树的幼虫,毒笔(2.5%溴氰菊酯与滑石粉、石膏粉以1:1:3调和成型)涂环或20%杀灭菊酯树干上喷毒环,或与柴油以1:2混合,用牛皮纸浸液后树干上围环。

(5)化学防治:在幼虫3龄前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乳油1500-2000倍液喷施效果不错。

金脉单药花的病虫害防治


金脉单药花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植株高度大概在二十五到三十厘米。从它的高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它是非常小巧的一种植物,比较适合放在家中观赏。养过植物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最让人烦心的肯定就是出现病虫害了。那么,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它们影响到植株。那么,如果遇到,具体该怎么做呢?

病害

能够危害到这种植物最主要的病害就是“黑斑病”了,我们从这种病的名字中也可以大概推断出它的危害。刚开始发病时,花儿的叶片上会出现一些褐色的或者近乎黑色的小点点,形状不太规则。如果病情持续加重的话,那么这些点点就会扩散,最终连成一片,形成大的圆形斑点,颜色也会完全变成黑色。

防治这种疾病,首先我们得将受到危害的叶片树叶和枝条都剪下来,并且集中处理掉,最好是全部烧毁。接下来,我们可以喷洒百分之七十五的百菌清八百倍药液进行防治,这个效果不错。另外,在接下来的养护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通风,那是因为这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病几率。

虫害

第一种害虫叫做“介壳虫”,这种害虫经常群居出现,对植物影响非常大,可能会导致叶子出现斑点,严重的会使得叶子都掉落。对付这种虫,我们可以使用阿维菌素两千倍液进行喷洒。另外,同样也要注重通风。

第二种害虫叫做“红蜘蛛”,这种害虫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了。它们经常会聚集在叶子的柄上或者背面这些部位。防治这种害虫,我们可以喷洒百分之四十浓度的氧化乐果一千倍到一千五百倍的药液。另外,跟上述病虫害相同,我们也是要定时进行通风。

红蜘蛛

双齿绿刺蛾的防治


双齿绿刺蛾学名LatoiahilarataStaudinger,属鳞翅目刺蛾科。它寄主广泛,主要危害海棠、紫叶李、桃、山杏、柿、白蜡等多种园林植物。

双龄绿刺蛾低龄幼虫多群集叶背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食叶成缺刻或孔洞,白天静伏于叶背,夜间和清晨活动取食,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

双齿绿刺蛾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或树干伤疤、粗皮裂缝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寿命10天左右。第一代幼虫发生于6月上旬至8月上旬,成虫出现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为8月中旬至10月下旬,10月上旬陆续老熟,结茧越冬。

防治应掌握好时机,秋冬季人工挖虫茧烧毁。幼虫群集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

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3龄前可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500-3000倍液等。

幼虫大面积发生时,可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保护天敌,如刺蛾广肩小蜂、绒茧蜂、螳螂、蝽等。

花卉刺吸性害虫的防治方法


刺吸性害虫是指以针状口器刺吸花卉组织汁液的一类害虫,遭其危害,花卉受害部分褪色、发黄、卷缩、畸形、萎蔫,以至整株死亡。有些种类还是植物病害的传播者,此类害虫虽然体小,但可对花卉造成很大危害。刺吸花卉汁液的害虫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一、介壳虫:又叫介虫。虫体小,种类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躯体外包有介壳或粉、绵状蜡质分泌物,固定在花卉的叶、茎等某一部位,用口器吸吮花、叶、枝或果实的汁液。受害植株叶色发黄,枝干枯萎,果实表面变色、褪色,早期落叶、落果,同时其排泄物有蜜露,可导致很多病害发生,严重者能使全株致死。此害虫一年发生一代或多代,为害所有的花卉种类。主要靠幼虫爬行传播,此时是喷药捕杀的最好时期。

防治方法:⑴虫害严重时,先人工刷除,再喷药治疗。⑵当雌虫在固定阶段为害时,用毛笔于茎基部涂抹50%的1605。木本花卉,可用刀刻伤基部表皮,再涂药,使植株将药内吸后,将虫毒死。⑶勤观察,抓住幼虫活动期喷药才具有效。可喷施50%杀螟硫磷1000倍液、或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1500-2000倍液,每10天喷药1次,连续2次,都可收到理想效果。

二、蚜虫:为花卉中最常见的害虫。蚜虫的种类极多,往往群集于植物体的幼嫩部分,如嫩尖、嫩叶、幼嫩花蕾等处。被害植物叶面、嫩尖易卷曲枯黄。因此,又可导致许多病害的发生。蚜虫还是传播许多病毒病的媒介。每年发生10代以上。

防治方法:⑴保护好天敌,如瓢虫、草蛉等。⑵加强管理,清除杂草,消灭越冬的卵、若虫。⑶喷施10%吡虫啉可湿粉2000-3000倍液。

三、红蜘蛛:是一种红色小虫,用肉眼刚能看到。食性杂,为害多种花卉。利用刺吸口器吸吮植物体汁液,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甚至扩展到全叶,使叶片很快枯黄脱落,严重者可引起全株死亡。此害虫1年发生多代,以6-8月份的高温季节为害最盛。

防治方法:1.适当增加通风量,可减少红蜘蛛的滋生。2.以1.8%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喷杀,这是一种低毒高效的专门用于杀红蜘蛛的药剂。

四、粉虱:俗称小白蛾。是一种分布很广的露地和温室害虫。危害茉莉、月季、大丽花等200多种花卉。主要以成虫和幼虫群集于植株叶背刺吸汁液危害。成虫有趋黄性。此害虫繁殖速度快,20天左右1代,且量大,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美观。

防治方法:⑴利用成虫趋黄性,用黄色塑料板涂油诱杀成虫。⑵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丽蚜小蜂。⑶使用扑虱灵2000倍液或速灭杀丁3000倍液喷雾。

扁刺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名称:扁刺蛾

症状:属于鳞翅目刺蛾科。成虫灰褐色,体长约16毫米,前翅靠外缘有1条暗褐色横宽带,带内侧翅面颜色较浅,后翅灰褐色。雄蛾前翅中央有一个黑点。狼为扁平状,长椭圆形,黄绿色至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24毫米,体扁,椭圆形,背中央稍隆起,虫体绿色或黄绿色,背中有一条白色线,明显易见,体边缘蓝色,体侧有白斜纹,身体各节枝刺不发。茧椭圆形,黑褐色,较坚硬,表面粗糙。

病原及发病规律:北京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木附近土中做茧过冬。每年6月份成虫出现,成虫有趋光性,白昼潜伏阴处,夜间出来活动,卵散产于叶片上,。6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危害,初孵幼虫有集中栖息习性,在取食叶肉时,在叶片背面形成许多透明小网点,篚后把叶片咬成缺刻、窟窿,或整个吃掉仅留叶柄。8月下旬幼虫老熟入土作茧过冬,较分散;在腐殖质多的土壤挖沙壤地较深,离树干较近,较集中

防治办法:(1)初冬季在树木附近树干基部、墙根等松土里挖虫茧消灭老熟幼虫(包括褐边绿刺蛾、桑褐刺蛾的虫茧)。(2)黑光灯诱杀成虫。(3)初孵幼虫分散危害前,可摘除带虫叶片。(4)药物防治(幼虫危害期)见黄刺蛾防治方法。

弯刺黑蝽如何防治


学名

ScotinopharahorvathinDistant属半翅目,熔科。分布在川、陕、鄂、湘、黔等地。

寄主

玉米、小麦、旱稻。

为害特点

若虫和成虫在玉米茎基部和根部刺吸汁液。2—5叶玉米苗被害后,心叶萎蔫、叶片变黄、植株枯死。5—10叶期被害,叶片出现排孔,生长点受刺激,新叶卷曲、色浓、皱缩、纵裂,植株矮化、扭曲、分蘖丛生,呈畸形而无收。拔节后玉米被害较轻。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8—9mm,雌虫9—10mm。头部黑色,前端呈小缺刻状。前胸背板、小盾片及前翅的爪片、革片暗黄色。后足胫节中部黄褐色,身体其余部分黑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淡黄褐色的细纵线。前胸背板前角尖长而略弯,指向前方,其侧角伸出体外,端部略向下弯。小盾片末端远离腹末,两基角各有一小黄斑点。体壁上密布黑点刻,其上着生细毛。由于成虫体表密被短毛,田间采到的成虫常粘满泥土,呈黑褐色。雌虫腹末钝圆,雄虫则有一对向后伸出的突起。卵高约1.1mm,直径0.9mm,杯状,卵盖隆起。初产灰绿色或蓝灰色,后变为暗灰色,孵化前呈暗紫色。若虫一龄体长1.8—2.0mm。腹部背面突出如小瓢虫状,上有桃红色斑。头部中叶比侧叶长,端部较侧叶略宽。二龄体长2.0一2.2mm,似一龄。头部中叶较侧叶长,但前端与侧叶等宽。三龄体长约5.5mm,深褐色。头部中叶与侧叶前端几乎等长。翅芽可见。四龄体长约5.5mm,黄褐色或黑褐色。头部中叶较侧叶略狭,略短。翅芽短,超出后胸侧缘。五龄体长6.5mm,似四龄。头部中叶较侧叶略短,宽约为侧叶之半。末龄(包括四、五、六、龄)若虫,体长6.5—7.5mm,体色似四龄若虫。头部中叶比侧叶短、狭。翅芽伸至腹部第三节背面。

生活习性

年生1—2代。以成虫、若虫在玉米根部、茎基部、杂草下、松土中越冬,或在麦地取食。春季气温回升开始活动,成虫、若虫多在土表内玉米基部生活,怕光。成虫有翅,但未见飞行。雌虫产卵于表土土块下,每卵块5—10粒。第一代卵盛期在5月,第二代在8月。卵期5—12天,若虫期41—100天,成虫期60—250天。

防治方法

在玉米出苗至5叶定株前,用5%辛·氰乳油或50%辛硫磷、5%高效氯氰菊酯、2.5%保得乳油2000—3000倍液或35顺丰2号乳油10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灌窝。收种用玉米地可在播种时,667m2用3%呋喃丹2—3kg或5%涕灭威1kg或15%铁灭克250一300g穴施,可兼治其它害虫,但食用嫩玉米、甜玉米地禁止使用。

《单刺蝼蛄的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