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桑萎缩型萎缩病的防治办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症状一般先由少数枝条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全株。发病初期,枝条上部叶片稍缩小,叶面皱缩,叶色稍黄,节间稍变密。病情发展后,叶片更为缩小,叶色更加偏黄,叶质变硬变脆,节间更密,叶序乱;上部腋芽小而早发,侧枝增多,春季萌芽比健株稍早,不结桑椹,秋季往往提早落叶。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叶片显著变小,叶色黄化,但叶面往往不皱缩或稍皱缩,叶背的细叶脉全部变为褐色,枝条瘦小,细根发霉,最后整株枯死。般自发病开始,到末期症状的出现,要数年时间。

病原桑萎缩型萎缩病是由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MLO〉寄生引起的病害。据国外报道,桑萎缩型萎缩病病原类菌原体质粒为球形至不整椭圆形,其直径80~800nm,质粒有双层界膜,厚约8nm,无细胞壁。较小的质粒(100~250nm)大都为球形,大型的(300nm以上)质粒多为不整齐的椭圆形。它们存在于感病茎叶的筛管细胞及邻近筛管的柔细胞中。

侵染循环类菌原体在病株中越冬。此病的传播,在休眠期主要是通过病苗和病接穗,在生长期由媒介昆虫进行传播。

此病的媒介昆虫是菱纹叶鲜(HishimonussellatusUKler即HishimonusdiscigutusWalker或EutettixdisciguitusWalker)和拟菱纹叶蝉(HishimonoidessellatiformisIshihara)。两种叶蝉对桑萎缩型萎缩病类菌原体均系持久性的传毒昆虫,获毒后,类菌原体在虫体内经过一定的循回期,就能终身传毒,但不能经卵传毒。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均以卵在桑枝的表皮下越冬。次年第1代若虫为害桑树最厉害。第1代成虫羽化后,大都分散到其他作物上取食。1年约3~4代,到最后1代,田间作物大都收获,成虫又迁回桑园,在桑树上取食,并在1年生桑枝上产卵越冬。

发病条件桑萎缩型蒌缩病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春季发病较少。低温能使类菌原体钝化。桑树夏伐后发病增多,春伐能增强树势而减缓病情。不同桑树品种对此病的感病性有显著差异,如在我国浙江一带红皮火桑等易感病。而荷叶白、桐乡青等品种的抗病力很强。此外,如果夏伐时气温太高、秋季采叶过度、偏施氮肥等不良因素,易造成桑树生长不良,会加重萎缩病的发生。

防治

1.加强桑园检査:每年7~9月进行田间检查,及时淘汰病苗,挖除衰老的病桑。

2.栽植抗病品种:在病区大力推广抗病品种,如团头荷叶白、荷叶白、桐乡青等,逐渐淘汰感病品种。

3.温汤处理接穗:类菌原体对热处理敏感,对从病区桑树剪下的接穂,在55℃温汤中浸10分钟,或50℃温汤中浸15分钟,能预防嫁接传染。

4.治虫防病:消灭媒介昆虫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是防止此病扩大蔓延的重要途径,具体措施如下:

(1)春秋季药剂治虫:在4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用80%敌敌畏乳剂或50%马拉松乳剂1:1500-2000倍液喷雾。

(2)冬季剪梢除卵:冬季剪去枝条的1/4左右,以剪除部分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的部分越冬虫卵。

5.药剂治疗:将土霉素溶于0.1当量的盐酸中制成1万单位的盐酸土霉素,用打孔法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精选阅读

桑炭疽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此病主要为害桑树叶部,实生苗、嫁接苗及成株桑树均可受害,不但基部叶片发病,顶端嫩叶也感病。病斑形状,因桑树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但叶背叶脉变红是症状的主要特征,一般病斑为圆形,初期红色,以后逐渐加深,呈暗红色或红褐色,边缘有时色较深;顶部叶片发病时,初期只有短段的细叶脉变红,有时也先形成不规则的红色小斑,然后逐渐扩大,病斑产生褐色小点,即分生孢子盘,小点由黄褐色逐渐变为黑褐色,散生或呈环状排列。有些品种严重发病时,整个枝条的叶片干枯,枯叶的叶柄及粗叶脉变红。

病原ColletotrichummorifoliumHara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分生孢子盘初埋生在寄主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直径55~300m,分生孢子盘上丛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无色、短线状、单胞,大小为5~7m2.5~3m。分生孢子无色、申胞、新月形或镰刀形,两端尖,大小为20-24m3~5m。每个分生孢子盘上生有刚毛10根左右,刚毛褐色,基部较粗,有0~4个隔膜,大小为35~110m4-5m。

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及菌丝体,在被害叶片上越冬。若病叶在越冬期间没有腐烂,则到翌年从分生孢子盘上再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

发病条件冬季少雨,病叶不易腐烂,其上的病菌可安全越冬而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在发病季节,若雨量多,使病斑上产生大最的分生孢子而造成病害流行。

防治参阅桑褐斑病的防治。

桑褐斑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病斑在叶片的正、反两面均可发生。病斑中部散布白色或淡红色粉质块,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及其产生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常略作环状排列,同一病斑的正、反两面都可产生。叶上的多个病斑可相互融合成大的病斑。雨水多时,病斑吸水膨胀,导致腐败穿孔或烂叶;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病斑中部往往开裂。此病有时也可在叶柄上发生。病害发生严重时,偶尔也会侵害生长不良的新梢。

病原SeptogloeummoriBri.etCav.系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粘隔孢属真菌。分生孢子盘直径60~150m,开始形成于寄主表皮下面,后来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梗丛生于分生孢子盘的表面。圆筒形,无色,单胞,大小为5~15m2.5~3m,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棒状,两端圆而稍细,有3~5个隔膜,无色,大小为30~50m3~4m。

侵染循环病菌主要靠落叶上的分生孢子盘越冬,第2年春季当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盘上重新产生分生孢子,被风、雨、昆虫等传播到新生桑叶上引起初侵染。此外,病菌也可以菌丝体在被害的梢部病斑中越冬,而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发病条件早春多雨,桑园湿度大,有利于越冬病菌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同时对桑树生长不利,降低其抗病力。水土流失和缺肥会加重褐斑病的发生和为害。桑树不同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差异显著。

防治

1.摘除病叶,以减少菌源:发病期间,随时摘除病叶,以减少传染源;每年下霜前将病、健叶一并摘去,贮藏起来作为牲畜饲料,以减少越冬菌源。

2.剪除病梢,以减少初侵染源:结合冬季整枝修剪,将有病斑的枝梢及瘦弱枝条剪掉烧毁,以清除枝梢中的越冬病菌,减少次年的初侵染源。

3.桑园冬耕,合理施肥。

4.选种抗病品种。

5.药剂防治:发病初用50%苯骈咪唑44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桑根瘤线虫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此病主要为害桑根,在桑根上形成根瘤状肿瘤,即虫瘿,虫瘿呈不规则球状,大小不等,严重被害时,球状肿瘤常由几个连接起来。虫瘿使水分和养分运行困难,被害细根枯朽,以致树势衰弱,枝叶发育迟缓,叶色发黄,严重时引起芽叶枯萎。

病原MeloidogyneinvognitaChitwood为一种根瘤线虫。雄成虫线状,无色透明,体上有横纹,体长1.2~1.5mm,幅0.03~0.036mm,吻针基部有3个膨大状物,交接刺2个,有引带。雌成虫梨形,乳白色,长0.4~1.3mm,幅0.27~0.75mm。前端有颈,长0.24mm,幅0.15mm。随着雌虫的成熟,消化系统逐渐消失。口腔中有吻针和食道球。卵巢发达,产卵300~600个,包在卵囊中。卵乳白色,长椭圆形或肾形。幼虫无色透明,线状。初期无雌雄分化。

侵染循环线虫的成虫、幼虫和卵均能越冬,幼虫第1阶段在卵中发育。第2阶段,幼虫自卵中出来,从虫瘿迁入土中,能在土中作短距离移动,当接触幼根时,即侵入幼根,经3次蜕皮后变为成虫。雌虫一般停留不动,吸取寄主养分,使受害的组织肿胀成瘤。成熟的雌虫腹端向根瘸的外方分泌.种胶质物而形成卵囊,产卵丁囊内,此虫每年一般发生3代。通过病苗、农具、灌溉水等传播为害。以中性沙质土发生最多。

防治严格检查桑苗,发现根部肿瘤剪除烧毀,然后在45℃的温汤中浸渍30分钟,以杀灭遗留的根瘤线虫。少数桑树发病时及时将病株挖起,用杀线虫剂灌穴消毒,也可直接在病株周围开穴,进行灌穴杀虫。严重发病的桑园,必须进行轮作,改种禾本科作物3~5年后再种桑树。

处理孔雀竹芋叶片萎缩的方法


家养孔雀竹芋会出现叶片萎缩卷曲,而不再伸展自如的情况。这是由于莳养孔雀竹芋的环境温度、湿度不适造成的。夏季应将孔雀竹芋搁放于半阴的场所,每天向叶面喷水2次至3次,并向四周地面洒水,借以增湿降温,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孔雀竹芋的生长,如一段时间室内温度低于18℃,湿度低于60%时,则会出现叶片萎缩卷曲,而不再伸展自如的情况,如仍不采取措施,日久会烂叶、烂根,甚至枯萎死亡。这是由于莳养孔雀竹芋的环境温度、湿度不适造成的。

除通常的加强日常水肥管理外,还应采取其他措施:

1.喷雾除阴雨天气外,每天向植株及周围环境喷雾3次;

2.套袋如叶片萎缩特别严重,可用塑料袋将植株全部套住,在盆口略上5毫米处戳一些小孔,既能保持一定湿度,又可适当通气,以利恢复。

孔雀竹芋叶片卷缩并伴有有部分枯死、下部叶片枯黄的原因是浇水太少、湿度过低。盆栽竹芋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不能等到盆土发干后再浇水。孔雀竹芋原生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要求有一个非常湿润的特殊环境,除必须保持盆土湿润,不出现积水烂根现象外,还应维持周围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为此,夏季应将其搁放于半阴的场所,每天向叶面喷水2次至3次,并向四周地面洒水,借以增湿降温,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

另外,切忌盆土积水,也不能施生肥、浓肥、大肥,否则造成营养须根腐烂,同样会导致其叶片卷曲和发黄。

珍珠吊兰叶尖发黑和萎缩现象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珍珠吊兰,一种比较可爱的多肉植物,也是非常惹人喜爱的一种植物。可以摆放在卧室、客厅,别有一番趣味。但是,珍珠吊兰的叶尖出现发黑、萎缩的现象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有关珍珠吊兰的知识,希望能为花友们应该帮助。

空气干燥、阳光过烈、温度过高导致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夏秋时节,因为吊兰喜生长于空气湿润及半阴的环境中,一旦空气过于干燥,阳光又无遮无拦,若再加上气温高达30℃以上,极易造成吊兰植株叶尖枯萎。

如果是这种情况,可将植株搬放于半阴的环境中,剪去枯叶,经常给叶面及环境喷水,新抽生的叶子可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盆土积水、营养须根腐烂导致

由于盆土板结或过于粘重,或浇水过频过多等原因,造成了吊兰营养须根的腐烂,这样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将大幅度下降,会导致吊兰叶尖先端发黑,边缘内曲。

如果是这种情形,可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抖去部分宿土后,剪去已腐烂的根系部分,换上干净的湿沙栽种,保持沙粒湿润,不能过多喷水,待催生出白嫩的细须根后,再重新更换肥沃的培养土栽种。

长时间未给予换盆

致使根系生长直抵盆壁,在高温高旱或天气寒冷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根系先端萎缩坏死,使其丧失应有的吸收功能,从而导致叶尖干枯萎缩。

如果是这种情形,可先将植株从花盆中倒出,剪去已枯死的叶片或叶片的坏死部分,再挑去一部分旧土,删去一些老化或坏死的根系,重新换用新鲜的培养土栽好,将其搁放于凉爽、湿润、半阴的环境中,注意多喷水、少浇水,植株新抽的嫩叶即可恢复正常。

桑卷叶枯病的防治


桑卷叶枯病又称桑叶枯病。辽宁、内蒙古、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桑叶。春季嫩叶发病时,桑叶边缘现深褐色连片大病斑,后随叶片生长发育,叶身向叶正面卷缩。夏秋发病时,枝条顶端叶片的叶尖和附近叶缘褐变,逐渐扩展致叶片的前半部出现黄褐色大病斑;下部叶片受害,叶脉间及叶缘产生梭形大斑,病健部分界明显。干燥时病斑裂开,吸水后易烂腐。病叶易脱落或干枯。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暗蓝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从HormodendrummoriYendo称桑单胞枝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鼠褐色,初单条,后形成丛梗,大小235—290×5—7(um),具隔膜6一10个,丛梗的顶端或隔膜处分枝长出数个细长细胞,多为单胞,具隔膜l一3个,分生孢子梗顶端与这种细胞之间明显收缩。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至柠檬形,暗褐色,从各个细长细胞的顶端长出,大小6~l0×4—6(u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暖后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桑叶上,引起初侵染,发病后不断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江苏、浙江一带每年4一l0月发病,尤其夏秋高温多湿易流行。该菌在萌发和入侵桑叶时不能缺水,但侵入后即使天气干燥也可产生大病斑。阴雨条件下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引起该病大流行。天气干燥时孢子形成少,该病处于停滞状态。品种间感病性差异明显:团头荷叶白、剪刀桑、红顶桑、荷叶白易感病;育2号、新一之濑较抗病。

防治方法

(1)晚秋落叶后,及时收集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2)合理密植,适度采叶,保持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夏伐后喷洒波美4°一5°石硫合剂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树体消毒。

桑始叶螨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进行翻耕。

2.选用湖桑7号、育2号等抗虫品种。

3.注意监测虫情,发现少量叶片受害时,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气温高或干旱,要及时灌溉,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害螨增殖。

4.防此虫要注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防止杀伤叶螨的天敌。有条件的可释放捕食螨、草蛉等天敌,注意选择抗药性天敌,对压低叶螨前期虫口基数、控制叶螨为害高峰具重要作用。

5.桑园呈现受害株时,有2%一5%叶片呈现叶螨,每片叶上有23头时,应进行挑治,把叶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防治螨害主要措施。

6.当叶螨在田间普遍发生、天敌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选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杀螨剂进行普治。如20%扫螨净(哒螨灵、速螨酮)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药15g对水75kg喷雾,药后78天即可采桑。此外也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或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30%螨蚜威乳油15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隔10天左右再防1次。

为害桑树的叶螨有桑始叶螨、朱砂叶螨、柑桔全爪螨、神泽氏叶螨等4种,桑树上常混合发生混合为害。

学名

桑始叶螨(EotetranychusuginamensiYokoyam别名桑红蜘蛛。俗名火龙、红砂。分布北京、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朱砂叶螨(TetranychucinnabarinuBoisoduv柑桔全爪螨(PanonychucitriMcGregor神泽氏叶螨(T.kanzawaiKishida均属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

寄主

桑、茶、茄子、草霉、豆类、西瓜、苜蓿、棉花等。

为害特点

桑叶螨以成、若螨吸食叶背汁液,叶背现丝网和脱皮壳及半透明白斑点,后黄枯,严重的呈火烧状,引起落叶。

形态特征

桑始叶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浅黄红色;雄螨长o35mm纺锤形,反面两侧具暗绿色污斑,前体部背面具2对红色球状单眼和刚毛3对;雌螨后体部具5横列刚毛,依次为3222l对,共20根,雄螨依次为32222对,共22根。足各节短,雌螨爪4分叉,雄螨爪2分叉。卵直径0.1mm球形,初无色后变浅黄色。幼螨浅黄色至柠檬色,具3对足。若螨体色逐渐加深,有4对足。

柑桔全爪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背线隆起,深红色,背毛白色着生在毛瘤上。雄略小,鲜红色,后端较狭呈楔形。卵直径0.13mm球形略扁,红色有光泽,上生一垂直柄,柄端具1012条细丝向四周散射,附着在叶上。幼螨长0.2mm色浅,3对足。若螨与成螨类似,4对足,体小。

朱砂叶螨、神泽氏叶螨特征参见棉花害虫。

生活习性

桑始叶螨:江苏年生10代左右。日均温2125℃,1517天发生一代;日均温2128℃,1013天一代。以受精雌螨在枝干裂缝、土缝及落叶上越冬,春季4月上中旬,日均温高于14℃桑芽展叶期开始活动、繁殖,直至11月。夏、秋季繁殖最快,喜在叶背面栖息,沿脉为害,叶脉分杈处吐丝结网,取食或繁殖,每处产卵23粒或45粒,产卵期7一14天,每雌产卵10一40粒。柑桔全爪螨年生1518代,以卵、成螨及若螨在枝条叶背越冬,早春开始活动为害,后扩至新梢,45月进入为害高峰;5月后虫口减退,78月数量很少,910月又复上升,为害严重。每年春、秋两季发生重。气温25℃。相对湿度85%,完成一代需16天。发育和繁殖适宜温限20一30℃,25℃最适行两性或孤雌生殖,每雌产卵30一60粒,多把卵产在叶背主脉两侧或叶面及嫩技上。天敌有捕食螨、蓟马、草蛉、隐翅虫、花蝽、蜘蛛及寄生菌等。

桑始叶螨病怎么防治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进行翻耕。

2.选用湖桑7号、育2号等抗虫品种。

3.注意监测虫情,发现少量叶片受害时,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气温高或干旱,要及时灌溉,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害螨增殖。

4.防此虫要注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防止杀伤叶螨的天敌。有条件的可释放捕食螨、草蛉等天敌,注意选择抗药性天敌,对压低叶螨前期虫口基数、控制叶螨为害高峰具重要作用。

5.桑园呈现受害株时,有2%一5%叶片呈现叶螨,每片叶上有23头时,应进行挑治,把叶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防治螨害主要措施。

6.当叶螨在田间普遍发生、天敌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选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杀螨剂进行普治。如20%扫螨净(哒螨灵、速螨酮)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药15g对水75kg喷雾,药后78天即可采桑。此外也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或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30%螨蚜威乳油15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隔10天左右再防1次。

为害桑树的叶螨有桑始叶螨、朱砂叶螨、柑桔全爪螨、神泽氏叶螨等4种,桑树上常混合发生混合为害。

学名

桑始叶螨(EotetranychusuginamensiYokoyam别名桑红蜘蛛。俗名火龙、红砂。分布北京、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朱砂叶螨(TetranychucinnabarinuBoisoduv柑桔全爪螨(PanonychucitriMcGregor神泽氏叶螨(T.kanzawaiKishida均属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

寄主

桑、茶、茄子、草霉、豆类、西瓜、苜蓿、棉花等。

为害特点

桑叶螨以成、若螨吸食叶背汁液,叶背现丝网和脱皮壳及半透明白斑点,后黄枯,严重的呈火烧状,引起落叶。

形态特征

桑始叶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浅黄红色;雄螨长o35mm纺锤形,反面两侧具暗绿色污斑,前体部背面具2对红色球状单眼和刚毛3对;雌螨后体部具5横列刚毛,依次为3222l对,共20根,雄螨依次为32222对,共22根。足各节短,雌螨爪4分叉,雄螨爪2分叉。卵直径0.1mm球形,初无色后变浅黄色。幼螨浅黄色至柠檬色,具3对足。若螨体色逐渐加深,有4对足。

柑桔全爪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背线隆起,深红色,背毛白色着生在毛瘤上。雄略小,鲜红色,后端较狭呈楔形。卵直径0.13mm球形略扁,红色有光泽,上生一垂直柄,柄端具1012条细丝向四周散射,附着在叶上。幼螨长0.2mm色浅,3对足。若螨与成螨类似,4对足,体小。

朱砂叶螨、神泽氏叶螨特征参见棉花害虫。

生活习性

桑始叶螨:江苏年生10代左右。日均温2125℃,1517天发生一代;日均温2128℃,1013天一代。以受精雌螨在枝干裂缝、土缝及落叶上越冬,春季4月上中旬,日均温高于14℃桑芽展叶期开始活动、繁殖,直至11月。夏、秋季繁殖最快,喜在叶背面栖息,沿脉为害,叶脉分杈处吐丝结网,取食或繁殖,每处产卵23粒或45粒,产卵期7一14天,每雌产卵10一40粒。柑桔全爪螨年生1518代,以卵、成螨及若螨在枝条叶背越冬,早春开始活动为害,后扩至新梢,45月进入为害高峰;5月后虫口减退,78月数量很少,910月又复上升,为害严重。每年春、秋两季发生重。气温25℃。相对湿度85%,完成一代需16天。发育和繁殖适宜温限20一30℃,25℃最适行两性或孤雌生殖,每雌产卵30一60粒,多把卵产在叶背主脉两侧或叶面及嫩技上。天敌有捕食螨、蓟马、草蛉、隐翅虫、花蝽、蜘蛛及寄生菌等。

菊花病毒病的防治办法


别名花叶病。

分布为害全国各药用菊花产区均有发生,且为害较重。药菊的主产区都是老品种,连续栽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栽种方法,又多采用分根或扦插繁殖。因此,药菊的病毒病种类多,发生为害较重。1985年9月,在滁菊主产区全椒县马厂调查,病毒病发病率为100%,约有20%左右的菊花田块,因病毒病导致全田枯死而绝产。安徽省药菊的几个品种,病毒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50%左右。病毒病是菊花的一大病害。

症状由于为害菊花的病毒种类多,加之复合侵染,因此,症状很复杂,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1)病株心叶黄化,有的叶脉保持绿色,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死;(2)幼苗叶片畸形,心叶有灰绿色微隆起的线状条纹,生长中、后期症状不明显;(3)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斑块;(4)叶片暗绿色,叶小而厚,叶缘和叶背呈现紫红色。病毒病严重的植株,亦易感染褐斑病和霜霉病,导致叶片自下而上枯死。

病原安徽农学院病毒室几年来对药菊病毒病的研究,为害药菊的主要病毒种类有以下4种:

1.番茄不孕病毒(TAV):能侵染11科38种植物。病毒颗粒球状,直径30nm,超薄片电镜观察,可在细胞质内见到大量排列整齐的堆集状病毒粒子。钝化温度为65℃,体外存活期4~6天,稀释限点为10-210-4,蚜虫传毒。

2.马铃薯Y病毒(PVY):能侵染4科16种植物。病毒颗粒线状,长680nm。电镜超薄片观察,可见到叶肉细胞质内、叶绿体间有典型风轮状内含体。钝化温度60~65℃,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3天。蚜虫传毒。

3.马铃薯X病毒(PVX):能侵染7科22种植物。病毒颗粒线状,长度为470~580nm,钝化温度70℃,稀释限点10-4体外存活期在15天以上。蚜虫传毒。

4.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颗粒球状,直径30nm。能侵染7科20余种植物。钝化温度65~7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存活期为5~7天。蚜虫传毒。

侵染循环病毒在留种菊花母株内越冬,靠分根和扦插繁殖把病毒传到下年。病害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蚜虫传毒。传毒的蚜虫有桃蚜、棉蚜、菊蚜、萝卜蚜等。由于药菊叶片中含有多酚氧化酶及药菊本身特有的挥发油类物质,可抑制病毒的体外传染,很难磨擦传毒。

发病条件药菊病毒病发生的轻重,与以下因素有关:留种母株发病的轻重,母株生长健壮的发病轻;与蚜虫发生量与发生期有关,发生早、数量大,病毒病发生重;与栽种方式有关,药菊与油菜、小麦、春大豆套种的,发病轻,菊花单种,作物相复杂的地区发病重;土地瘠薄、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靠近村边、路边和树荫下的菊花发病亦重。

防治

1.栽种脱毒菊苗: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进行脱毒,并建立无毒苗留种基地,大量繁殖后,栽种无毒苗。脱毒菊苗,产量成倍增加。

2.田间株选健壮植株留种:菊花收获前,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开花多而大的植株留种。

3.因地制宜推广套种,利用其他作物的屏障,减轻蚜虫为害。

4.生长季节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

5.增施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在栽苗时,用锌、铜、钼、两等微量元素配成复合微肥蘸根,现萤前叶片喷施钾、硼等肥料,可增强抗病性,提高产量。

桑椹菌核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和病原此病包括桑椹肥大件菌核病、桑椹缩小性菌核病和桑椹小粒菌核病3种,分述如下:

1.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发病桑椹,花被变厚肿起,病椹显著膨大,变成乳白色。病椹中心有一块黑色的大菌核。病椹落下,椹肉腐败而菌核残留地上越冬。

引起此病的病原为SclerotiniashiraianaP.Henn.为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越冬的菌核.次年4月上.中旬萌生1~5个子囊盘。子囊盘肉质,漏斗状,褐色,有长柄。子实层由子囊及侧丝构成。子囊圆柱状,基部较细,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6~10m3~5m。

病椹的花被及子房,由于菌丝的侵入腐蚀而产生大小不一的孔隙,其中丛生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分枝的基部稍粗,先端较细,其顶端者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卵形、无色,大小为2.7~5.0m2.2~2.8m。

2.桑椹缩小性菌核病:被害桑椹呈灰白色,全体缩小,质坚硬,外衣有细皱,并分布有多数褐色微小斑点,即分生孢子梗著生处。后在病椹内部形成黑色菌核,病椹落地后,椹肉腐败,菌核残留地上越冬。此病由真菌Mitrulashiraiana(P.Henn)ItoetImai引起。越冬菌核次年4月上、中旬从菌核上萌生子实体,单生或数个集生,子实体具长柄,头部为纺锤形或长椭圆形,有数条纵褶,淡褐色,子囊生于头部外面的子实层中,棍棒形,先端圆,基部细,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4~8m2.5~4m。在病椹褐色斑点上所生的分生孢子梗,为纤细丝状,有若干分枝,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7.0m4.6m。

3.桑椹小粒菌核病:此病的特征是桑椹的各个小果分別受感染,病小果显著膨大突出,整个病椹带灰黑色,病小果易脱落,病小花的花被不全肥大,仅子房膨大,其内部产生无数小形分生孢子,以后各子房中生成黑色近球形的小菌核,落地后在地面越冬。

此病由SclerotiniacarumculoidesSiegleretJenkins引起。越冬菌核次年4月上、中旬抽生1至数个子囊盘。子囊盘杯状。子囊圆筒形,子囊间有带分枝的侧丝。子囊孢子8个,肾形,无色单胞,大小为6.4~9.6m2.4~4m。子囊孢子的凹面附有半球形小体。子房内所生的分生孢子,无色,略呈球型,大小为2~4m2~2.3m。

侵染循环3种桑椹菌核病的侵染循环相似。以菌核落地越冬,到次年桑花开放时,从菌核上产生子实体,子囊孢子借风传播,侵入花器引起初染。所生的分生孢子因桑花期短,引起再侵染的作用不大。病菌侵入花器后,菌丝大量增殖,先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由菌丝形成菌核,随桑椹落地越冬。

防治3种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是一致的。4月初检査桑树附近地面,发现子实体及时收集销毀,并进行中耕,使子实体深埋土中,不能散出子囊孢子传播。5月普查桑园,及时收集树上及已落于地面的病椹烧毁,以消火越冬菌源。上年曾发病的桑园,4月前进行中耕,使菌核深埋土中,防止生出子实体。

贝母干腐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干腐病既可发生在田间,亦可发生在贮藏期。在湖北,大田一般发病率30%~50%,严重时全田失收。

症状干腐病的症状有两种:一种是被害鳞茎呈蜂窝状,被害鳞瓣呈褐色皱折,另一种是被害鳞茎基部青黑色,鳞瓣腐烂呈空洞或形成黑褐色、青色大小不等的空洞。鳞茎维管束被害,其横断面有一褐色圈。

病原据国内报道,贝母干腐病菌有3个种:即Fusaritumavcnaceum(Fr.)Sacc.,F.oxysporum和F.solani,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真菌。由于镰刀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种群复杂,各地出现同属不同种的菌是完全可能的。

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在PSA培养基上,小孢子数量多,长椭圆形、卵圆形,常呈假头状着生,大小分生孢子梗短,单瓶梗状,大孢子直或稍弯,美丽组型,中间粗,向两端均匀地逐渐变细。顶端不尖锐,略呈喙状弯曲。足细胞有不明显的足跟,2~5个横隔,但以3隔居多,大小为25.7~42.1m3.4~4.4m。大孢子着生在单瓶梗上,厚垣孢子多,圆形或近圆形,顶生或间生,单生或少数串生,直径6.8~10.3m。

发病条件

1.贝母种的质量:如果贝母种有病斑、虫伤或机械损伤则易烂种。

2.贝母地的条件:新种贝母的地,滤水性好的砂质土,半阴半阳的斜坡地烂种少。连作、排水不良及西晒的阳坡地易发生烂种。

3.有害生物为害:在土中为害郓贝的主要是厩腐蝇(Muscinastabulans)幼虫、蛴螬、蛞蝓、鼠妇(Armadilliacllumvulgare)等。

4.气候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不适宜贝母的生长,也容易引起烂种。

防治

1.鳞茎留地越夏:要注意套种,适当深种,创造荫凉的环境条件,同时及早防治地下害虫。如鳞茎室内贮藏,不能起挖过早,应在植株倒苗、鳞茎后熟,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时进行;采收时还须防止损伤,保藏覆盖勿过干。要剔除病鳞茎,用药剂处理后晾干,放在通风的室内贮存。

2.深耕、轮作、休闲等栽培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物。土壤还可以药剂或热力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夏季高温的太阳能,采用地膜覆盖20天左右,以杀死土壤线虫、螨和地下害虫及病菌。

3.药剂防治: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1:3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对鄂贝浸种10分钟的防病效果可达80%左右。如螨类为害严重,可用20%三氯杀螨砜1: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2000倍液浸种10分钟。

4.因地制宜,实行秋播,避过高温季节,减少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

人参菌核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人参菌核病在中国、日本、朝鲜、前苏联以及北美的西洋参上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和北京等地,其他省区发生少。参根一旦发病,迅速腐烂,产量损失可达60%~70%。

症状菌核病主要为害3年生以上参根。发病部位为芽苞、根和根茎。参根被害后,初期在表面生少许白色绒状菌丝体。以后,内部迅速腐敗、软化,细胞全部被消解殆尽,只留下坏死的外表皮。表皮内外形成许多鼠粪状的菌核。发病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地上部表现萎蔫,极易从土中拔出。此时,地下部早已溃烂不堪。

病原核盘菌(SclerotinialibertianaFuck.=S.sclerotiorum(Lib.)deBary)属子囊菌亚门,柔膜菌目真菌。菌核较小,1~5mm1.5~2mm。在西洋参上北美报道,除S.libertianaFuck.引起的白腐外,还有S.smilacinDurand(=5.panacisRankin)引起的黑腐。日本田中及泷元认为,在远东地区,人参、西洋参菌核病的病原菌与上述两种均不相同。与前者的区别在于蔺核大小、形状和形成方式不同;与后者区别是菌丝发育的最适温度不同,因此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应为Sclerotiniasp.,种名待定。

在自然条件下及在室内,有性时期都不易产生。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12~18℃。最适温度为15℃。

侵染循环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合时,萌发出菌丝侵染参根。人参菌核病菌系低温菌,从土壤解冻到人参出苗为发病盛期。在东北4~5月为发病盛期,6月以后,气温、土温上升,基本停止发病。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排水不良,低温髙湿以及氮肥过多是人参菌核病发生和流行的有利条件。9月中、下旬,土温降到6~8℃,病害又有所发展。病菌的有性时期在病害的流行和传播中不占重要地位。

防治

1.选择排水良好,地势髙燥的地块栽参。早春注意提前松土,以利降湿和提高土温。

2.出苗前用1%硫酸铜溶液或1:1:100波尔多液进行床面消毒。

3.及时发现并拔除病株,再用生石灰或1%~5%的石灰乳消毒病穴,或用50~80倍的福尔马林液进行病区土壤消毒。

4.栽参前,用40%菌核利(10~15g/m2)处理土壤,或用菌核利200~400倍液浇灌病区。

《桑萎缩型萎缩病的防治办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