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草本植物九里香白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Jack)也称千里香,原产印度,马来西亚热带、亚热带地区。九里香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要求阳光充足,稍耐荫。我国华南、西南各省常见栽培,其树冠优美,四季常青,花香宜人,为优良芳香花木,用作绿篱或配置于庭园之中,建筑物周围。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九里香白粉病普遍发生,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大大降低观赏价值。为引起绿化管理人员对白粉病防治的重视。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有效地发挥其园林功能及绿化效益,将九里香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症状

白粉病主要侵染九里香嫩梢、叶片、叶柄等。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出现白色的小粉斑,并逐渐扩大为园形或不规则形的白粉斑,严重时叶片底面布满白粉。早春,嫩芽染病,展开的叶片两面常布满白粉层,叶片皱缩反卷,扭曲畸形;随后叶片、叶柄脱落,造成枯梢。老叶比较抗病,叶片转绿后染病,或气候不适合病害发展,病斑白粉层褪去后成黄色斑,形成斑驳黄化叶片,叶片早落,削弱树势,影响观赏价值。

2、发病规律

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粉孢属真菌(Oidiumsp.),菌丝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面组织吸引营养。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植株上越冬。翌年春,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体开始生长蔓延,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到嫩组织上为害,病菌可重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穿透角质层直接侵入,在寄主细胞中产生吸器吸收营养。在广西南宁,每年2~4月、9~11月为发病盛期。温暖干燥季节发病迅速,连续下雨的条件不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土壤肥沃,高氮低钾,植物组织生长柔嫩,利于病害的发生。植株栽植密度大,修剪不当,通风透光不良利于病害发生。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弱病害发生较重。

3、防治方法

3.1减少越冬菌量。冬季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在越冬休眠期间用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水溶液3000倍液或1%硫酸铜溶液喷洒,杀死越冬菌源。

3.2合理栽植密度。结合绿化需要,采用适当的栽植密度;根据造型的要求,进行合理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发生。

3.3加强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氮肥要适当。

3.4药剂防治。早春发芽前,喷施波美2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发病期间,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苯来特15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或碳酸氢钠250倍液喷雾。连续喷药2~3次,每10~15天1次。

小编推荐

紫薇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


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十分普遍,紫薇是它的1个主要损害对象。紫薇白粉病在我国栽有紫薇的省、市普遍发生,发病后常使紫薇叶片枯黄、脱落,直接影响树势和不雅鉴赏下场。

1默示症状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首要风险叶片,而且嫩叶比老叶轻易被侵染。该病也风险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白色小粉斑,扩年夜后呈圆形或犯警则形褪色斑块,上面笼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白色粉状霉层变为灰色。花受侵染后,概况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踪去不雅鉴赏价值。受白粉病损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城市衰亡。

2发生纪律紫薇白粉病是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温度适应时,越冬菌丝起头发展发育,发生年夜量的分生孢子,并借助气传布播和侵染。天水地域,病害一般在4月起头发生,6月趋于严重,7~8月会因为天色燥热而趋缓或遏制,但9~10月又可能再度重发。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前提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种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体例

1园艺防治紫薇萌枝力强,所以对发病重的植株,可以在冬季剪除所有昔时生枝条并集中销毁,从而彻底断根病源。家庭盆栽的紫薇若是发现传染了白粉病,要实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田间栽培要节制好栽培密度,并增强日常打点,注重增施磷、钾肥,节制氮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同时也要注重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发病严重时,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施波美3~4石硫合剂;发展季节发病时可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阴香粉实病症状及防治


阴香粉实病是阴香上一种重要的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使果实畸形肿大,严重影响采种繁殖。

症状:阴香果实受害后,初生黄色小点,渐扩大并突起成锈黄色,先成痂状,渐成瘤状,后全果畸形肿大,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病果内部初呈橄榄绿色,后成褐色并粉末化。

病原及发病特点:阴香粉实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的樟外担子菌侵染引起。病原菌以担孢子在病果内越冬,担孢子借气流传播,潜育期7~17天,生长季节有多次感染。担孢子萌发出菌丝在寄主细胞内扩展蔓延,刺激寄主组织增生,形成肿瘤。在高湿条件易发病,种植密度大、水肥管理差等会导致病情加重。

防治方法:

(1)、冬春季节彻底清除上年残留在病树上和脱落在地面的病果,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2)、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注意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春季阴香孕花期至秋季果实成熟期,每隔15~20天喷1次杀菌剂,杀菌剂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N800~10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最好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香樟白绢病的症状及防治


香樟白绢病,在我国南方发生比较普遍。主要危害樟树苗木,此外还为害油茶、楠木、柑桔、马尾松等。

症状

病原菌从苗木根颈处或离地面3~4厘米的茎基部侵入,受害处表皮松软,与木质部脱离,并呈显暗褐色芝麻状斑点,几天后,斑点上长出白色菌丝,皮层组织逐渐下陷,并长出白色丝绢状菌丝。在高温多雨时,菌丝扩展很快,不但能蔓延到成片的苗木茎基和根部,引起苗木根部腐烂,而且可以蔓延到附近土壤表层。在菌丝层中逐渐由菌丝交织成白色菌核,菌核逐渐变黄,最后变褐。菌核内部组织疏松,表面紧密坚硬,外形似油菜籽,散布在根颈和附近土表。所以,白绢病也称菌核性根腐病。病苗很快全株枯萎。有些树苗,叶片也能感染,病叶上呈现具有同心轮纹的褐色病斑,在背面生着菌丝和菌核。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白绢病由半知菌类无孢菌群小菌核菌(Sclestiumrlfsii)侵染所致。

发病规律

白绢病菌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9℃~32℃,在适温和高湿环境下,病菌生长特快,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存活。菌丝在旱地里能存活4~5年。菌核萌发产生菌比,在高温多湿时,菌丝生长特快,所以白绢病多在夏季多雨的时候发生,一般在5月底开始,6~7月间最为严重,一直至10月初才停止。尤其在贫瘠的沙质土壤中,苗木密度大,圃地排水不良,苗木生长纤弱,抗病力差,病害更易流行。在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里育苗,虽然病菌仍能生长繁殖,但由于苗木生长健康,抗病力强,白绢病则少发生。

防治方法

①营林措施。苗木生长不良时,易发生白绢病。所以应增施有机肥料,及时间苗和分床,加强中耕除草等抚育管理工作,使苗木健壮,提高抗病力,是防治的基本措施。

②苗圃要进行土壤消毒,肥料要充分腐熟,避免带入病原菌。白绢病菌的菌核在旱地可存活数年,但在水中半年后即可死亡,故在发病严重的地区,育苗地应与水稻轮作。如必须连作最好在播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土壤消毒药剂以千分之一的升汞或1%的硫酸铜,波美5度石硫合剂较好。

③病害发生时,将病苗拔除烧掉,迹地撒上石灰,并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撒在健康苗木根颈处及根际土壤表面,也可用10~20%的酸性升汞水浇根保苗,抑制白绢病的扩展。取升汞50克,溶于100毫升盐酸中,然后加水50公斤,即成10%的酸性升汞,极毒,不可入口,使用时要注意人畜安全。升汞对铝有强腐蚀性(形成汞铝合金),所以,不能用铝盛装升汞水。也可用1%硫酸铜浇灌苗木根部,或用赛力散与土混合,撒在苗床上都有一定的效果。

水生植物茭白病虫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茭白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在南方抗高温地区,茭白病虫害主要有胡麻叶斑病、锈病、飞虱、螟虫等。

一、茭白叶斑病

真菌性病害:(半知菌亚门)。在茭白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

【症状】: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步扩大为椭圆形芝麻大小的褐色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为褐色,中间呈黄褐色或灰白色。严重时病斑连成不规则大斑,湿度大时表面上生暗灰色至黑色霉状物。受害叶片由叶尖向下干枯,后期常引起叶片半枯死至全枯死,造成减产。

【传染过程】: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茭白残叶上越冬,随气流或雨水传播。

【环境因素】:土壤偏酸,缺钾和缺锌,长期灌深水缺氧,管理粗放或生长衰弱的田块发病重。高温多湿天气,偏施氮肥徒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前割茬,收集病残老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

②加强肥水管理,冬季施腊肥,春施发苗肥,适时喷施叶面肥,特别注意补充磷肥、钾肥和锌肥,增强茭株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在5月前和发病初期分别用50%扑海因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硫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0%三环唑500倍喷雾,隔7-10天1次,交替用药,连续防治2-3次。孕茭期慎用。

二、茭白锈病

真菌性病害(担子菌亚门),危害叶片和叶鞘。

【症状】:发病期间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会出现黄褐色隆起的小孢斑,小孢斑破裂后,散出锈色粉状物。病斑散生,不规则排列。严重时造成叶片枯死或使植株生长矮小。

【传染过程】:以菌丝体及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借气流传播,高温多湿,偏施氮肥,利于发病。(及时打老黄叶)

【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残株及田间杂草。

②增施磷肥、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③高温季节适当灌水,降低水温和土温,控制发病。

④药剂防治:在5月份(预防)、发病初期分别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硫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7%敌锈钠可湿粉剂2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交替用药,连续防治2-3次。孕茭期慎用。

三、茭白飞虱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除茭白残体,降低越冬卵量基数。

②及时剥枯叶、拉黄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形成不利于成虫的生存环境。

③药剂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0%杜邦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茭白螟虫

【防治方法】:

①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冬前割墩时清除茭白病残体,开春铲除田边、水沟边杂草,消灭越冬幼虫。

②药剂防治:掌握在蚁螟盛孵期,选用5%锐劲特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五、茭白黑粉病

【症状特点】:

主要侵害植株地下茎(茭笋)。染病茭白植株生长减弱,叶片变宽,叶色深绿,叶鞘发黑。挖检地下茎(茭笋),发现地下茎变短,部检茭肉,发现茭肉呈短条状变黑(病菌未发育成熟的孢子堆)或散出黑粉(病菌发育成熟的孢子堆)。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的茭白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Henn.]。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地下茎内,当新芽萌发时,菌丝即由母茎侵入芽内,并与芽生长点同步向上发展。病菌新陈代谢产生一种称为吲哚乙酸的激素物质,刺激茭白嫩茎基部膨大为纺锤形,病菌在膨大地下茎(茭笋)组织内纵横蔓延,从营养生长阶段转向生殖生长阶段便形成冬孢子堆,此时茭白嫩茎有许多黑色短条状斑。冬孢子堆发育成熟即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团)。被害病茎不能抽生花穗。如植株分蘖过多,或肥力不足,或灌水不当,往往发病较重。武汉菜科所培育的8602和8937两个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但是否抗黑粉病则有待各地进一步观察确定。

香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香菜白粉病为害症状

芫荽植株地上部均可染病,但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花轴。先在近地面处叶片上发病,初现白色霉点,后在霉点上扩展为白色粉斑,生于叶两面;茎染病多发生在节部,条件适宜时,白粉状物迅速布满花器和果实,多由植株下部向上扩展,后期菌丝由白色转为淡褐色,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病原形态特征

独活白粉菌(ErysipheheracleiDC.F1.FraDC.,异名:Eryspheumbelliferarumde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生于叶两面、茎及花上,形成薄无定形白色斑片或展生,有的铺满全叶,分生孢子柱形,大小25.4~35.612.7~16.3微米;子囊果散生或近聚生,扁球形暗褐色,直径80~112微米,壁细胞多角形不规则,具7~38根附属丝,分枝1次,少数不分枝,弯曲或近直,长30~165微米,具隔膜0~3个,浅黄色或近无色;2~5个子囊,近卵形,具短柄,大小50.8~68.638.1~43.2微米;子囊孢子3~5个,卵椭圆形至卵形,带黄色,大小19~25.412.7~15.2微米。

香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采种株多在花期侵染,秋季开始形成闭囊壳。土壤湿度大、氮肥偏多、缺钾及植株过密或杂草多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白粉病品种,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

(2)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3)发病初期,棚室可选用粉尘法或烟雾法。于傍晚喷撒10%多百粉尘剂,每667㎡1kg或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250克,用暗火点燃熏一夜

(4)露地或棚室可选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或2%农抗120水剂15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隔7~21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美国白蛾防治方法和症状


物理防治:

人工剪初网幕: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吐丝结网,并聚集在网幕中取食危害,网幕明显,容易发现,因此,在美国白蛾网幕期,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并就地销毁,是一项无公害,效果好的防治方法。

人工挖蛹:美国白蛾化蛹时,寻找树皮缝、土石块下、林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层中或土壤表层内、建筑物缝隙等处越冬、越夏,在美国白蛾各代蛹期,采取人工挖蛹的措施,可以取得较好防效。

灯光诱杀:在各代成虫期,利用美国白蛾成虫的趋光性,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一般挂灯间隔以100米为宜,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19:00-次日6:00开灯。

草把诱集: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性,于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1.5米高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集中化蛹,虫口密度大时每隔一周换一次,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销毁。

人工捉拿美国白蛾成虫。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动每一位绿化管护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到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捉拿工作中,也有效的从源头上消灭了美国白蛾,降低了我市美国白蛾危害基数。今年,园林局对人工捉拿到的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活体仍采取奖励措施。建议市里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奖励人工捉拿美国白蛾成虫的社会各界人士。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阿维菌素、灭幼脲类、功夫、高效氯氢菊酯、1.5%华戎一号、金虫尽、高冠等对生态环境安全的药剂。

施药时机药剂防治要在美国白蛾幼虫期进行,由于第一代美国白蛾虫龄较为整齐,多在树干中下部危害,易防治作业,所以第一代幼虫破网前为最佳防治时期。

植物细菌性茎腐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症状主要为害中部茎秆和叶鞘。玉米l0多片叶时,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边缘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干燥条件下扩展缓慢,但病部也易折断,造成不能抽穗或结实。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西均有发生。近年四川受害较重。河南新乡也有发生严重的报导。(右)

病原Erwiniachrysanthemipv.zeae(Sabet)Victoria,Arb01edaetMunoz异名E.carotovoraf.sp.zeaeSabet称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单生,偶成双链,革兰氏染色阴性,周生鞭毛68根,无芽孢,无英膜,大小0.851.6(um)。菌落圆形,低度突起,乳白色,稍透明。此外,有报道PseudomonaszeaeHsi.etFang.称玉蜀黍假单胞菌,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可能在土壤中病残体上

越冬,翌年从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玉米60cm高时组织柔嫩易发病,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此外害虫携带病菌同时起到传播和接种的作用,如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口数量大则发病重。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均温3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即可发病;均温34℃,相对湿度80%扩展迅速。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发病重。轮作,高畦栽培,排水良好及氮、磷、钾肥比例适当地块植株健壮,发病率低。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尽可能避免连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株妥善处理,减少菌源。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2)及时治虫防病苗期开始注意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3)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出田外沤肥或集中烧毁。(4)必要时于发病初期剥开叶鞘,在病部涂刷石灰水。用熟石灰1kg,对水510kg涂刷有效。(5)在玉米喇叭口期喷洒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60%瑞毒铜或瑞毒铝铜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有预防效果。(6)发病后马上喷洒5%茵毒清水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防效较好。

园林草本花卉植物万寿菊猝倒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症状】在出土前发病引起烂种。出土后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幼叶尚为绿色时,幼苗即萎蔫猝倒,湿度大时,病部及土面上长出白色绵毛状物,病程短,发病迅速。

【病原】国内以瓜果腐霉为主。瓜果腐霉菌丝无隔无色,无性态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呈膨大的管状,分枝或不分枝,产生泡囊。每个泡囊内生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大小1217X5~6(um),有2根侧生鞭毛。有性态产生球形卵孢子,悬在藏卵器内,直径1224弘m。德巴利腐霉孢子囊球形或卵形,卵孢子球形,光滑。

【发生规律】猝倒病1223℃高湿条件下易发病。

【防治方法】(1)精心养护,防止育苗盘或苗床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2)育苗盘或苗床药土处理。町选用40%五氯拌种双粉剂或40%拌种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g,药土处理方法同一串红猝倒病。立枯病单发区单用拌种灵防效不高,需混入等量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用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

(3)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000倍液或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或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50%立枯净町湿性粉剂900倍液,每平方米23L。立枯病、猝倒病混合发生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平方米23L。

(4)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利用吴氏猪粪堆肥培养拮抗菌Bacilluscereas进行土壤、种子及繁殖组织处理也町防治该病。此外施用绿色木霉(Trichodermvirida)制剂,也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线虫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名称:线虫病害

症状:分布各地均有发生。在暖温地带和亚热带地区可造成叶、根以至全株虫瘿和畸形,使草坪受到损失,在较凉爽地区也会造成草坪草生长瘦弱,生长缓慢和早衰,严重影响草坪景观。除上直接危害外,还因它取食造成的伤口而诱发其他病害,或有些线虫本身就可携带病毒、真菌、细菌等病原物而引起病害。寄主范围广泛。识别特征通常是在叶片上均匀的出现轻微至严重褪色,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短、毛根多或根上有病斑、肿大或结节整株生长减慢,植株矮小、瘦弱,甚至全株萎蔫、死亡。但更多的情况是在草坪上出现环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当天气炎热、干旱、缺肥和其他逆境时,症状更明显。由于线虫病害的识别,除要进行认真仔细的症状观赏外,唯一确定的方法是在土壤和草坪草根部取样检测线虫。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线虫。温暖地区危害草坪草根部的线一主要有:针刺线虫(Belonolaimusspp.)、锥线虫(Dolichodorusspp.)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spp.)和根结线虫(Criconemellaspp.)、短体线虫(Tylenchorhynchusspp.)、环线虫(Criconemellaspp.)、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pp)、根结线虫等。发生特点线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当草坪草生长旺盛时,幼虫开始取食危害。线虫通过蠕动,只能近距离移动。随地表水的径流或病土或病草皮或病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在适宜条件下,3-4周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条件不适时,时间则要长一下,3-4周就可以完成一个生长季里可以发生若干代,但也因线虫的种类、环境条件和危害方式而不同。适宜的土壤温度(20-30摄氏度)和湿度,土表的枯草层是适合线虫繁殖的有利环境。而土壤过分干旱或长时间淹水或气氛不足,或土紧实、粘重等都会使线虫活动受到抑制。即使在冷凉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和运动场草坪,由于经常盖沙使土壤质地疏松,创造了有利于线虫生存繁殖的条件,所以线虫危害也很严重。

防治办法:1、保证使用无线虫的种子、无性繁殖材料(草皮、匍匐茎或小枝等)和土壤(包括覆盖的表土)建植新草坪。对已被线虫分染的草坪进行重种时,最好先进行土壤熏蒸。2、浇水可以控制线虫病害。多闪少量灌水比深灌更好。因为被线虫侵染的草坪草根系较短、衰弱,大多数根系只在土壤表层,只要保证表层土壤不干,就可以阻止线虫的发生。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适时松土。清除枯草层。3、化学防治时,施药应在气温10摄氏度以上,以土壤温度17-21摄氏度的效果最侍。还要考虑土壤湿度,干旱季节施药效果关。熏蒸剂和土壤熏蒸剂仅限于播种前使用,避免农药与草籽接触。溴甲烷是目前一种较好土壤熏蒸剂。禾草播前,当温度大于8摄氏度后,就可使用。每平方米用681克听装溴甲烷50-100克,不仅对线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还兼有防治土传病害和杀虫、、除杂草的作用。棉隆和2-氯异丙醚,也是常用的杀线虫剂。4、目前国内推出一些生物防治或生态防治制剂,对植株不显著的保护作用,且能有效克制线虫侵染。如植物根际宝(Prdda)能显著防治一些作物上的土传真菌病害和线虫,有较好地保护根系的作用。可用于草坪线虫的防治。

名称:线虫病害

症状:分布各地均有发生。在暖温地带和亚热带地区可造成叶、根以至全株虫瘿和畸形,使草坪受到损失,在较凉爽地区也会造成草坪草生长瘦弱,生长缓慢和早衰,严重影响草坪景观。除上直接危害外,还因它取食造成的伤口而诱发其他病害,或有些线虫本身就可携带病毒、真菌、细菌等病原物而引起病害。寄主范围广泛。识别特征通常是在叶片上均匀的出现轻微至严重褪色,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短、毛根多或根上有病斑、肿大或结节整株生长减慢,植株矮小、瘦弱,甚至全株萎蔫、死亡。但更多的情况是在草坪上出现环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当天气炎热、干旱、缺肥和其他逆境时,症状更明显。由于线虫病害的识别,除要进行认真仔细的症状观赏外,唯一确定的方法是在土壤和草坪草根部取样检测线虫。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线虫。温暖地区危害草坪草根部的线一主要有:针刺线虫(Belonolaimusspp.)、锥线虫(Dolichodorusspp.)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spp.)和根结线虫(Criconemellaspp.)、短体线虫(Tylenchorhynchusspp.)、环线虫(Criconemellaspp.)、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pp)、根结线虫等。发生特点线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当草坪草生长旺盛时,幼虫开始取食危害。线虫通过蠕动,只能近距离移动。随地表水的径流或病土或病草皮或病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在适宜条件下,3-4周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条件不适时,时间则要长一下,3-4周就可以完成一个生长季里可以发生若干代,但也因线虫的种类、环境条件和危害方式而不同。适宜的土壤温度(20-30摄氏度)和湿度,土表的枯草层是适合线虫繁殖的有利环境。而土壤过分干旱或长时间淹水或气氛不足,或土紧实、粘重等都会使线虫活动受到抑制。即使在冷凉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和运动场草坪,由于经常盖沙使土壤质地疏松,创造了有利于线虫生存繁殖的条件,所以线虫危害也很严重。

防治办法:1、保证使用无线虫的种子、无性繁殖材料(草皮、匍匐茎或小枝等)和土壤(包括覆盖的表土)建植新草坪。对已被线虫分染的草坪进行重种时,最好先进行土壤熏蒸。2、浇水可以控制线虫病害。多闪少量灌水比深灌更好。因为被线虫侵染的草坪草根系较短、衰弱,大多数根系只在土壤表层,只要保证表层土壤不干,就可以阻止线虫的发生。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适时松土。清除枯草层。3、化学防治时,施药应在气温10摄氏度以上,以土壤温度17-21摄氏度的效果最侍。还要考虑土壤湿度,干旱季节施药效果关。熏蒸剂和土壤熏蒸剂仅限于播种前使用,避免农药与草籽接触。溴甲烷是目前一种较好土壤熏蒸剂。禾草播前,当温度大于8摄氏度后,就可使用。每平方米用681克听装溴甲烷50-100克,不仅对线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还兼有防治土传病害和杀虫、、除杂草的作用。棉隆和2-氯异丙醚,也是常用的杀线虫剂。4、目前国内推出一些生物防治或生态防治制剂,对植株不显著的保护作用,且能有效克制线虫侵染。如植物根际宝(Prdda)能显著防治一些作物上的土传真菌病害和线虫,有较好地保护根系的作用。可用于草坪线虫的防治。

药用植物菊花枯萎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症状初发病时叶色变浅发黄,萎蔫下垂,茎基部也变成浅褐色,横剖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向上扩展枝条的维管束也逐渐变成淡褐色,向下扩展致根部外皮坏死或变黑腐烂,有的茎基部裂开。湿度大时产生白霉,即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该病扩展速度较慢,有的植株一侧枝叶变黄萎蔫或烂根。

病原FusariumoxysporumSchl.f.sp.chrysanthemiSnyderetHansen称尖镰孢菌菊花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茂盛,絮状,菌丛背面浅紫色至紫色,个别白色。大分生孢子纺锤形或镰刀形,壁薄,两端尖,多具3个隔膜,少数4个或5个,3个隔膜的大小25―363.6―4.7(m);小分生孢子生于单瓶梗或较短的分生孢子梗上,数量很多,肾形至椭圆形,l一2个细胞,大小6―142.7―3.6(m);厚壁孢子球形至椭圆形,1―2个细胞,顶生或间生;单生或双生,个别串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或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在田间,主要通过灌溉水传播,也可随病土借风吹往远处。病菌发育适温24―28℃,最高37℃,最低17℃。该菌只为害菊花,遇适宜发病条件病程2周即现死株。潮湿或水渍田易发病,特别雨后积水、高温阴雨、施氮肥过多、土壤偏酸易发病。

防治方法(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2)加强田间管理,与其他作物轮作;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选择宜排水的砂性土壤栽种;合理灌溉,加强植地沟渠管理,尽量避免田间过湿或雨后积水。(3)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上述对好的药液0.4~0.5L,视病情连续灌2―3次。

兰花白绢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兰花(学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白绢病为植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寄主多达100科500种以上,如葫芦科、石竹科植物常患此病。白绢病在兰花中虽然不如灰霉病、炭疽病发生普遍,但也是兰花类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为世界性病害。国兰中的春兰、墨兰、建兰,洋兰中的文心兰、蝴蝶兰、万代兰、大花蕙兰、石斛兰、鹤顶兰等均可感染此病,常造成一定的损失,现以文心兰为例,说明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症状:

此病如条件合适,可侵染任何部位,如根、球茎、叶片等,病部常呈水浸状,有时伴有黄色液体渗出。在受害部位长出白色绢丝状物质,有时呈放射状,菌丝上产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初为白色,后期为褐色,直径2mm~4mm。当假鳞茎被侵染,最后导致植株倒伏死亡。

发病条件:

菌核是病菌的残存组织,是重要的传染源,无休眠期,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病菌以成熟的菌核在病部或随病残体进入土壤越冬,温暖地区可以以菌丝体在有机体上越冬。可随淋水传播蔓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一般多在5~6月温度达到25℃~35℃,湿度达到90%以上时菌核开始萌发,并在土壤中传播。影响其萌发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及湿度,病菌发育的下限为8℃,上限为40℃,最适合为25℃~33℃,最适合的pH值为5.9。菌核在室内条件下可存活10年,自然条件下可存活5~6年,在水中只能存活3~4个月。我国南方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加上基质过湿,通风不良则易导致该病发生。

防冶方法:

物理防治:

1.雨季应防止基质过湿,空气湿度过大,并注意通风,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2.栽培基质和花盆在使用前可高温处理,菌核在温度达到100℃时可以被杀死,菌丝在烈日下暴晒极易死亡。

3.发现病株,马上隔离,严重的马上销毁,清理病株、病叶、栽培基质等,阻隔传染源。

化学防治:

1.发病较轻的病株马上换盆,将发病的植株剔除,把同盆的兰株浸入1%的硫酸铜溶液中进行消毒。并对周围植株喷洒药剂防治,药物防治可用井岗霉素500~700倍液,直接喷淋病株2~3次,基本可完全清除,井岗霉素是目前防治白绢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也可使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细干土100~200份撒在病株根茎处。

2.基质在使用前,除高温消毒外,也可用药剂处理,药物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可将基质重量的0.2~0.3%药剂拌入基质中,或用水稀释500倍浇灌基质。

药用植物菊花叶斑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药菊学名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Tzvel.(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中药。以花入药。药用菊花品种较多,如茶菊、黄菊、白菊等。具明目解毒、散风清热之功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面初生针尖大小褪绿色至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状,中心暗灰色至褐色,边缘有褐色线隆起,直径3―8mm,个别病斑长20mm。

病原CercosporachrysanthemiHealdetWolf称菊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梗生于叶两面,丛生,基部膨大,梗密集或不密集,浅橄榄褐色,在0~2处屈曲,个别膨大,顶端呈亚平截形,生大孢子痕,直立或近直立,大小20一803.5―5.0(m);分生孢子针状,基部平截无色,顶端尖,直或略弯,具6―33个不大明显的隔膜,大小40一1252―4(m)。分生孢子形成后,分生孢子梗尖端继续伸长,再顶生分生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1)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2)清沟排渍,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植宝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琉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琥?乙磷铝(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一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草本植物九里香白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