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夏季花卉植物及其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园林草本花卉植物万寿菊猝倒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症状】在出土前发病引起烂种。出土后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幼叶尚为绿色时,幼苗即萎蔫猝倒,湿度大时,病部及土面上长出白色绵毛状物,病程短,发病迅速。

【病原】国内以瓜果腐霉为主。瓜果腐霉菌丝无隔无色,无性态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呈膨大的管状,分枝或不分枝,产生泡囊。每个泡囊内生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大小1217X5~6(um),有2根侧生鞭毛。有性态产生球形卵孢子,悬在藏卵器内,直径1224弘m。德巴利腐霉孢子囊球形或卵形,卵孢子球形,光滑。

【发生规律】猝倒病1223℃高湿条件下易发病。

【防治方法】(1)精心养护,防止育苗盘或苗床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2)育苗盘或苗床药土处理。町选用40%五氯拌种双粉剂或40%拌种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g,药土处理方法同一串红猝倒病。立枯病单发区单用拌种灵防效不高,需混入等量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用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

(3)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000倍液或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或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50%立枯净町湿性粉剂900倍液,每平方米23L。立枯病、猝倒病混合发生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平方米23L。

(4)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利用吴氏猪粪堆肥培养拮抗菌Bacilluscereas进行土壤、种子及繁殖组织处理也町防治该病。此外施用绿色木霉(Trichodermvirida)制剂,也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编辑推荐

园林植物玉兰黑斑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病原】属半知菌类真菌,细链格孢分生孢子梗束生,分枝或不分枝,淡榄褐色至绿褐色,有屈曲,大小5-1253-6(微米);分生孢子有喙或无喙;分生孢子形状变化较大,椭圆形、卵形、倒棍棒形至圆筒形,具横隔1-9个,纵隔0-6个,淡榄褐色至深榄褐色,表面光滑或具瘤,7-70.56-22.5(微米),可由10个左右孢子组成孢子链。芸苔链格孢分生孢子梗常不分枝,有显著的孢子痕,具隔0~7个,14-486-13(微米);分生孢子长卵形或倒棍棒形,18-1479-33(微米),有横隔3-18个,横隔处缢缩,纵隔0-15个,喙大小9-1483-7.5(微米)。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紫色小斑点,渐扩展为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中央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黑褐色,病斑上有轮纹,后期在病斑上长出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为害。空气湿度大,发病重;幼树发病重于成树。

【防治方法】1、加强苗圃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施用充分腐熟的饼肥,及时松土浇水,北方注意防霜冻害。

2、及时清除地面落叶,剪除树上重病叶,集中深埋。

3、发病初期,喷洒必菌鲨1000-1500倍液,或1:1:160波尔多液,或0.3~0.5Be石硫合剂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王铜悬浮剂,25%络氨铜水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严重时,可以喷施喷克菌、醚菌酯、阿米西达等,对真菌性病害特效。

草本花卉猝倒病怎样防治


草本花卉猝倒病的防治:

症状:幼苗未出土或出土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的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猝倒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以菌丝体长期存活。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向四周重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

苗床低温、高湿是猝倒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连续15℃以下的低温数天以上时,则易发生猝倒病。苗床光照弱,通气性差则发病严重。子叶苗到第一真叶抽生阶段,最易发病,其真叶长大后发病较轻。

猝倒病防治应着重搞好土壤消毒和种子消毒,加强苗床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发病。

(1)种子和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可用浸拌种专用型天达2116或者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拌种,土壤消毒可采用3000倍96%天达恶霉灵,或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细致喷洒苗床,或用68%甲霜灵锰锌、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克掺加苗床土10千克,1/3药土撒苗床10米2,播种后2/3药土作覆土用,防治土壤病菌传染。

(2)以电热线加温苗床或用其他方法使床土增温至20-30℃,促进根系发育、促苗加速生长成壮苗。并要注意加强苗床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或苗床表土撒草木灰,降低湿度提高土温。

(3)及时拔除病苗深埋,再以96%天达恶霉灵,每1米2苗床用药1克,或特效杀菌王每1米2苗床用药2克,或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乙磷铝等杀菌药剂,每1米2苗床用药3克。以上药剂各自掺加1千克细土,掺匀后撒苗床。撒后搂锄苗床,掸去幼苗叶片上的药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


常见的幼苗侵染性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叶斑病、炭疽病等。这些病往往会在短期内造成苗木大量死亡,给苗农带来很大损失。现介绍几种综合防治措施。

一、选好圃地。应选水源较好而地势较高的轻粘壤土或沙壤土作圃地,坚持轮作制,不在同一块圃地连续培育同一种苗木,苗圃土壤要事先消毒。

1.福尔马林消毒。每平方米苗圃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10Kg均匀喷洒地表,然后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闷10天左右揭开覆盖物,使气体挥发,两天后可播种。

2.菌灵消毒。用50%的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拌1.5g。也可按1:20的比例配制成药土撒在苗床上,均能有效防治苗期病害。

3.五氯硝基苯消毒。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g、代森锌5g,混合后再与12Kg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对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4.硫酸亚铁消毒。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0.5Kg,可防治针叶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的缩叶病,兼治花卉缺铁引起的黄化病。圃地最好冬季深翻,第二年播种时浅翻一次。

二、种子消毒。播前应精选种子,淘汰病、弱种子,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半到一小时或将种子用50℃温水浸种24小时,然后将下沉的种子取出用0.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分钟,取出后再闷2小时。也可用0.5%~1%硫酸铜溶液浸种1~2小时,然后捞起种子用清水冲净药液,阴干后适时播种。播种时注意深度,盖土不宜过厚,以便种子萌发出苗。

三、药剂治疗。从出苗期开始,每隔7~10天每亩苗床用0.5%~1%的波尔多液50~75公斤喷洒林木幼苗,使幼苗外部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同时,要把好施肥关,肥料应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垃圾肥、堆肥和厩肥可能带病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在病苗穴周围撤石灰粉,以防止蔓延。并每隔10~15天施药1次,可每亩用敌克松500~800倍液100Kg,或65%的代森锌300~800倍液100Kg喷雾,也可用1:100的甲基硫化砷药土150Kg,或8:2的草木灰石灰粉混合后适量撒施于苗床上进行治疗。

园林植物松杉苗猝倒病的防治


松杉苗猝倒病又称幼苗立枯病,是一种全国性的严重病害,主要为害杉木属、松属和落叶松属等针叶树的幼苗。在针叶树种中,除柏类幼苗比较抗病外,其它都是易感病的。此外也为害泡桐、刺槐、臭春、梧桐、榆树、银杏、桑树、苹果等多种阔叶树的幼苗。还危害许多农作物和蔬菜等。我省南部和西南部杉木和松树类苗圃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

(一)症状:该病害多在46月间发生,因发病时期不同,可出现四种症状类型。1、种芽腐烂型:播种后,出苗前,由于土壤潮湿板结,种芽在土壤中被病害侵染,引起种芽腐烂,地面表现缺苗断垄现象。这种类型常发生在覆土过厚、粘土地或低温高湿的苗床上。也称种腐或芽腐。2、茎叶腐烂型:幼苗出土后,若苗木密集、湿度过大或撤除覆盖物过迟,则病菌侵染幼苗茎叶,使幼苗茎叶粘结而腐烂。也称烂叶或首腐。3、幼苗猝倒型:幼苗出土后,扎根时期,由于苗木幼嫩,嫩茎还末木质化,病菌从根茎处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水渍状腐烂,病苗迅速倒伏,引起典型的幼苗猝倒症状,此时苗木嫩叶仍呈绿色,病部仍可向外扩展,是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类型。猝倒型症状多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的1个月内。也称萎倒或颈腐。4、苗木立枯型:幼苗出土2个月或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难以从根茎侵入,若土壤中病菌较多或环境条件适宜,病菌可侵入根部,引起根部皮层变色腐烂,但苗木枯死而不倒伏,故称苗木立枯病。

(二)病原:松杉苗猝倒病的病原是由三种真菌引起。

1、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属半知菌亚门,无孢菌目,丝核菌属。

2、镰刀菌FusariumsolaniMartApp.et.Woll: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镰孢属。

3、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Fds.)Fitz.:属藻菌纲,霜霉目,腐菌属。

(三)发病规律:松杉苗猝倒病主要发生在一年生以下的幼苗上,特别是出土一个月以内的幼苗受害最重。在苗木生长纤弱和环境适宜时,一次病程只需36个小时。在幼苗时期,可连续多次发病,而每次发病留下的死苗又是病菌的营养物质,借以繁殖,造成流行。松杉苗猝倒病的发生与流行条件有几个方面。

1、前作感病:苗圃地前作物若是茄科等感病植物或发病的针叶树苗,土壤中病株残体多,积累也多,病菌繁殖快,苗木感病机率高。

2、雨天操作:在雨天进行整地、做畦或播种,常因湿度过大,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出土,种芽易被病菌侵染而发病。

3、圃地粗糙:土块太大、土壤粘重、苗床不平、圃地积水,均有利于病菌繁殖,致使幼苗生长纤弱,抗病能力差,容易发病。

4、肥料末腐熟:施用末腐熟的有机肥料,常带有大量病株残体,导致病菌侵染苗木。

5、播种不及时:如果播种过迟,幼苗出土较晚,出土后又遇到多雨季节,湿度大,病菌繁殖快,此时幼苗末木质化,抗病性差,容易发病。如播种过早,常因气温偏低,延长幼苗出土时间,易使种芽腐烂。

此外,若种子质量差、发芽势弱、幼苗出土不齐或揭除覆盖物过迟,使幼苗生长弱,也容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选好圃地:育苗地要选择土层肥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前作不是发病植物的沙壤土。

2、细致整地:整地要在土壤干爽和天气晴朗时进行,应深耕细整,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撒4050kg生石灰,对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和促进植物残体的腐烂起一定的作用。

3、合理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有机肥料要经过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4、适时播种:根据种子发育所需的温度,适时播种。育苗所用的种子一定要选择优良品种,育苗时种子要经过浸种催芽和肥料、农药拌种。

5、加强苗圃管理:播种后要及时盖草、揭草,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保证苗木生长健壮,提高苗木的抗病性能。

6、药剂防治:五氯硝基苯对丝核菌有较强的杀伤效果,如和其它杀菌剂混合使用,如代森锌、敌克松等,其防治效果更好。混合比例为五氯硝基苯占75%,其它药剂约占25%,每平方米用46g,与细土混匀即成药土,播种前将药土撒于播种行内,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种子,也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g拌种5000g进行种子处理。

在发病初期喷洒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松杉苗猝倒病的症状及防治


松杉苗猝倒病又称幼苗立枯病,是一种全国性的严重病害,主要为害杉木属、松属和落叶松属等针叶树的幼苗。在针叶树种中,除柏类幼苗比较抗病外,其它都是易感病的。此外也为害泡桐、刺槐、臭春、梧桐、榆树、银杏、桑树、苹果等多种阔叶树的幼苗。还危害许多农作物和蔬菜等。我省南部和西南部杉木和松树类苗圃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更多绿色尽在

症状

该病害多在46月间发生,因发病时期不同,可出现四种症状类型。

1、种芽腐烂型:播种后,出苗前,由于土壤潮湿板结,种芽在土壤中被病害侵染,引起种芽腐烂,地面表现缺苗断垄现象。这种类型常发生在覆土过厚、粘土地或低温高湿的苗床上。也称种腐或芽腐。

2、茎叶腐烂型:幼苗出土后,若苗木密集、湿度过大或撤除覆盖物过迟,则病菌侵染幼苗茎叶,使幼苗茎叶粘结而腐烂。也称烂叶或首腐。

3、幼苗猝倒型:幼苗出土后,扎根时期,由于苗木幼嫩,嫩茎还末木质化,病菌从根茎处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水渍状腐烂,病苗迅速倒伏,引起典型的幼苗猝倒症状,此时苗木嫩叶仍呈绿色,病部仍可向外扩展,是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类型。猝倒型症状多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的1个月内。也称萎倒或颈腐。

4、苗木立枯型:幼苗出土2个月或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难以从根茎侵入,若土壤中病菌较多或环境条件适宜,病菌可侵入根部,引起根部皮层变色腐烂,但苗木枯死而不倒伏,故称苗木立枯病。

病原

松杉苗猝倒病的病原是由三种真菌引起。

1、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属半知菌亚门,无孢菌目,丝核菌属。

2、镰刀菌FusariumsolaniMartApp.et.Woll: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镰孢属。

3、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Fds.)Fitz.:属藻菌纲,霜霉目,腐菌属。

发病规律

松杉苗猝倒病主要发生在一年生以下的幼苗上,特别是出土一个月以内的幼苗受害最重。在苗木生长纤弱和环境适宜时,一次病程只需36个小时。在幼苗时期,可连续多次发病,而每次发病留下的死苗又是病菌的营养物质,借以繁殖,造成流行。松杉苗猝倒病的发生与流行条件有几个方面。

1、前作感病:苗圃地前作物若是茄科等感病植物或发病的针叶树苗,土壤中病株残体多,积累也多,病菌繁殖快,苗木感病机率高。

2、雨天操作:在雨天进行整地、做畦或播种,常因湿度过大,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出土,种芽易被病菌侵染而发病。

3、圃地粗糙:土块太大、土壤粘重、苗床不平、圃地积水,均有利于病菌繁殖,致使幼苗生长纤弱,抗病能力差,容易发病。

4、肥料末腐熟:施用末腐熟的有机肥料,常带有大量病株残体,导致病菌侵染苗木。

园林植物落叶松褐锈病的症状及其防治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夏孢子堆,直到9月中旬仍可产生。夏孢子堆初寄生于叶表皮下,奶油色或赭黄色形成圆形小丘状隆起,叶表皮夏孢子堆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夏孢子成熟后飞散,最后在夏孢子原基处留下痕迹,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冬孢子堆。随着病害的发展,冬孢子堆数量逐渐增加,此时针叶萎黄,逐渐干枯脱落,使树木生长势减弱,影响落叶松的生长,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

【病原】落叶松褐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落叶松拟三胞锈菌引起,该菌为同主寄生菌,在落叶松上能够完成发育循环。

【发生规律】落叶松褐锈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和幼林内。1-2年生的苗木和3-6年生的幼龄林受害严重,大树受害轻。于9月下旬以落地针叶上的冬孢子越冬,越冬的冬孢子在适宜条件下5小时即可萌发,翌年的6、7月就能发病。一般降雨多、湿度大发病严重;干旱、湿度小发病较轻;冬季温度低,第二年发病轻;冬季温度高,第二年发病重。常集中连片发生,落叶松褐锈病发生的地块常有落叶松早落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1.可采用百菌清油剂低量喷雾防治苗圃地和幼林内发生的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效果达到58%。也可在5-6月发病前喷洒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2.可于春秋两季把林地、菌圃地内落叶松落叶集中成堆,点燃烧毁,可降低落叶松的发病率,但要注意防火。在苗圃地内还要注意苗木栽植不能过密,通风降湿,防止徒长,提高抗病力。

3.对于已经郁闭的林分,可利用百菌清烟剂放烟防治,防治效果也十分明显。

草本花卉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


猝倒病和立枯病是草本花卉育苗期的主要病害,鸡冠花、一串红、万寿菊、平顶凤仙等极易感染此病。二者病原菌不同,猝倒病病原主要是瓜果腐霉菌,立枯病病原主要是立枯丝核菌,但二者的防治方法相似。现就两种病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猝倒病是草本花卉种子发芽的幼苗阶段的主要病害,幼苗发病时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褐,继续绕茎扩展,组织坏死,幼苗倒伏。湿度不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立枯病从幼苗到定植都可以受害,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病部缢缩,当病部扩展至绕茎一周时,植株直立着枯死,一般不倒伏。

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500倍浸种1小时;

(2)育苗所用基质喷洒95%绿亨一号3000倍液灭菌;

(3)播种量不宜过大;播种时底水要浇适量,既不过量,又要保证播种后至吐心前不需浇水;避免育苗场所高温、高湿现象的出现;发现病情要及时剔除病苗及其周围苗;

(4)猝倒病发病初期喷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立枯病喷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000倍液;猝倒病和立枯病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喷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平方米喷药液2至3千克。

园林绿化病害猝倒病的防治方法


苗木猝倒病又名立枯病,该病为土传性病害。具有分布广、寄主多和为害严重等特点,已成为育苗中的一大灾害。

该病主要为害杉属、松属和落叶松属等针叶树苗木,除此之外,还为害多种阔叶树幼苗如杨树、刺槐、臭椿、银杏和榆树等。幼苗在不同的时间发病,其症状有所差异。

由茄丝孢菌(RhizocloniasolaniKuhn.)、尖孢镰孢菌(FusariumoscysporumSchl.)、腐生镰孢菌[F.solani(Mart.)App.etWollen.)、腐霉菌(PythimultimumTrow)和瓜果腐霉菌[P.aphanidermatum(Eds.)Fitz.)多种病原菌侵染所致,偶尔半知菌中的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Nees)也会造成该病发生。它们在土中的植物残体上营腐生生活,条件不适宜时便以厚垣孢子、卵孢子或丝核滞育。

上述病原菌所致的猝倒病其侵染循环并不明显,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便从各种伤口或直接侵入。主要侵害1年生幼苗,尤其是幼苗刚出土后,其木质化还没形成,这个时期最容易感病。一般在土壤湿度过高、重茬和土中菌量过多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除此之外,非生物病原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导致猝倒病的严重发生,如管理粗放、施氮肥过多、涝洼地和土壤板结等。

[综合防治]

(1)加强苗圃管理整平土地,不积水;不重茬;多施有机肥,合理施氮肥;播后控制灌水等。

(2)生物防治施用木霉菌粉或芽孢杆菌进行土壤和种子处理,不仅有效地防治幼苗猝倒病,还能促进其生长。

(3)药剂防治用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1)混用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6-10克药。幼苗出土后也可用75%敌克松500倍液沟施灌根,注意茎、叶易受药害。

园林植物甜叶菊斑枯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斑枯病是东台甜叶菊生产上的首要病害,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近几年该病逐年加重发生,严重制约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甜叶菊斑枯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之后扩大成角斑或近圆形斑点,后期病斑上产生多个小黑点。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导致早期落叶。

从近几年的发病情况来看,东台甜叶菊斑枯病主要有几方面发生特点。一是面积大,几乎所有种植甜叶菊的田块均有不同程度发病。二是危害周期长,甜叶菊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秋季扦插育苗时,病菌可通过扦插苗上的病叶进入苗床并扩展危害,冬春季低温期苗床发病较轻,春季定植后随着温度升高、雨水增多病害加重,6-7月进入扩散危害高峰期。头茬甜叶菊收获后,二茬新生枝叶也会发病,但危害损失轻于头茬。三是品种间发病程度有差异。分枝力强的守田2号等品种,其发病程度明显重于顶端优势强的守田3号。

防治甜叶菊斑枯病,应注意轮作换茬,加强管理,并及时开展药剂防治。⑴轮作换茬:苗床要精心选址,减少菌源随苗土传播,尽量选择无病插穗。选择非重茬田块定植,有条件时大田要实行水旱轮作。⑵加强田间管理:深翻田土,大田开好三沟,浇灌以根际周围为主,不能大水漫灌,及时通风降湿、清理病残体。⑶化学防治:气候适宜时提早施药保护,田间零星见病后连续用药。可交替选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部分甜叶菊品种对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药敏感,使用时要先小面积试验,确定安全后再使用。

园林植物病虫害樟巢螟症状及防治方法


(1)形态特征成虫翅展2530毫米,棕祸仪有银白色波状横纹。老熟幼虫,灰黑色。茧扁椭因形,丝质放牧,长约16毫米左右。幼虫的危害状很特殊,常将新梢枝叶缀结在一起,连同丝、粪粘成一团,远看似鸟巢状。

(2)生活史一年二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层中结茧越冬。翌春4月中、下旬化蛹,至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

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交配产卵,6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危害,至7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8月上旬第二促成虫羽化,8月中、下旬起第二代幼虫又开始危害。这一代很不齐,一直可以延续致11月底、12月初才全部入土结茧越各以在受害香樟根际周围的土层中较多。它吐丝和泥土钻结在一起,外壳完全似一个泥团,需仔细挖饱、寻找。此虫主要危害香梅树。幼虫根活跃,危害时将新梢枝叶粘结在一路连同虫粪结成鸟巢机严重阻碍新梢的生长树木长势日渐衰退,树冠枯萎。

(3)防治方法冬季组织人力在受害严重的香掉树,根际周围挖除虫茧。幼虫危害抵可采用手工摘除或用长柄工具摘除虫巢,集中烧毁。喷施90%品体敌百虫1000倍液,在虫巢周围(不一定全株)喷沉效果良好。在老熟幼虫入土结茧朗,喷施25%速灭成粉剂,毒化受害树根际周围的土层。

园林植物夹竹桃蚜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办法


【虫害简介】同翅目,蚜科,无翅孤雌蚜:体长2.3mm,宽1.2mm,呈卵圆形,体黄色,第八腹节有明显斑纹。体表有明显网纹。中额瘤隆起.顶端平;触角有瓦纹,为体长的2/3。腹管长筒形,尾片呈舌状,中部收缢,上有长曲毛11-14根。有翅孤雌蚜:体长2.1mm,宽1.Omm,长卵形;头、胸黑色;触角为体长的3/4。腹部第2-4节有小缘瘤,腹管长圆筒形。

【病害症状】为害夹竹桃、黄花夹竹桃,以成、若蚜群集于嫩叶、嫩梢上吸食汁液,常盖满10-15cm的嫩梢,致使叶片卷缩,花苗生长不良,严重时影响新梢生长,造成叶片僵化及茎、叶枯死、花形变小或开花不正常。分泌的蜜露常粘盖叶面,尤以幼叶受害为重。同时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植株的正常发育。

【发病规律】一年发生20余代,常以成若蚜在顶梢、嫩叶及芽腋隙缝处越冬。第二年4月上、中旬开始缓慢活动,并在原处繁殖扩大为害。全年均可见到此虫为害,但尤以5-6月间蚜虫发生数量最大,为繁殖盛期。在同一植株上同时见到无翅孤雌成、若蚜和有翅孤雌蚜,每头雌蚜平均能产若蚜25-30头左右,当气温高时,蚜虫多密集生活在蔽荫处,在11月中下旬可见到越冬的无翅成、若蚜。该蚜在一年内有二次危害高峰期,即5-6月,9-10月。7-8月因温度过高和各种天敌的制约,虫口密度低,危害也减轻。在气温20℃时,完成一代需7-8天。成蚜寿命15-21天。

【防治措施】1成虫出现高峰期以网捕捉,减少虫源。2产卵期摘除有卵叶片。3在危害盛期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5%烟参碱乳油800倍液、30%桃小灵乳油2500倍液、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

养花大全菊花斑点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至深褐色病斑。后期病斑边缘呈紫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或浅黄色,并有不明显的轮纹,病部着生褐色小点(病原菌)。

【病原】病原为叶点霉属真菌(PhyUostictachrysanthemiE11.EtDeam),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落叶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借风雨传播引起侵害。病害一般于8月份开始发生,逐渐发展,至秋末缓和。通常老叶比嫩叶受害严重。菊花受害程度与品种抗病性有关。据调查,一般黄色花如迎春、秋艳、粉莲、粉紫雀等品种较易感病,而白色花如大立菊、和平等品种则抗病力较强。

【防治方法】预防方法

1、轮作

盆栽更换盆土。

2、清园

生长季摘除病叶、老叶;花后割去病株地上部分,清除病残体烧毁;深翻埋残落病叶。

3、无病苗木

从无病植株取插条或分根繁殖幼苗。

4、改进浇水方式

不从植株上部淋浇,沿盆缸边缘浇水;在地面铺草木灰、泥炭土等作隔离层减少水淋传播。

5、降低湿度

种植不过密,加强通风透光,改进浇水方法,浇水时间不过迟,降低地上部植株间的湿度,尤其是过夜时的株间湿度。

6、加强管理

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均衡配合,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性。

治疗方法

1、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进入花期即喷药,7~10天1次,连续2~3次,喷药前先摘除病叶、老叶,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可选用45%百菌清500~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50%百菌清多菌灵混合胶悬剂1000倍液,80%敌菌丹500倍液,或将80%敌菌丹500倍液与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混合喷洒。药剂使用时请参照生产厂家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

《园林草本花卉植物万寿菊猝倒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适合夏季花卉植物及其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