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草本药用植物紫苏草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紫苏(PerillaFrutescensvar.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1a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荏、苏子、山苏、赤苏、黑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它既是营养丰富的特菜,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高产栽培中,常发现一些病虫危害,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要病害

1.1锈病:锈病是由单孢锈菌属真菌侵害所致,病菌主要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发病,病斑上散发出大量夏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一般在雨季发病较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种植过密、通风透光较差的地块也较易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发病时,由下而上在叶背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扩大至全株;后期病斑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甚至黑色粉末状物,直至叶片枯黄脱落,提早枯死。其防治方法:

1.1.1农业技术防治:实行轮作换茬,避免连作: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或作高畦,注意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施足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合理密植,及时摘叶打杈,以利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留存传播。

1.1.2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或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倍液,1520天喷1次;或用97%敌锈钠25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400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1.2斑枯病:斑枯病也是由真菌侵害引起的,病菌越冬主要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气温在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重茬地、低洼地、浇水过多、排水不良以及种植过密的地块,发病严重。一般初夏发病,直至深秋。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逐步扩大成大病斑,干枯后形成孔洞,直至叶片脱落。其防治方法:

1.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注意无病株留种,防种子传病;注意轮作换茬,避免重茬;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种植不宜过密,及时摘叶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菌源。

1.2.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1.3根腐病:属真菌病害,主要靠雨水、未腐熟的农家肥和农具传播。在高温多湿、低洼积水、土质粘重、多年重茬的情况下,发病严重。危害根茎,主根受害腐烂,不出侧根,植株矮小,严重时茎叶枯萎死亡。其防治方法:

1.3.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3a以上不重茬;苗床播种前要充分翻晒,施足腐熟粪肥,培育无病壮苗;深沟高畦,搞好排水,改善田间生态环境;集中烧毁病株,发病处用石灰消毒。

1.3.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敌克松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主要喷洒根茎部,7天左右1次,连喷23次。

1.4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适温为1624℃。高温高湿与高温干旱交替天气,植株生长势弱时,发病严重。其防治方法:

1.4.1农业防治:重病地实行2a以上与非寄主作物轮作;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施足腐熟的畜禽粪,培育壮苗;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或脱肥早衰;烧毁病株残体,消灭菌源。

1.4.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4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次;也可在刚发病时,立即喷洒小苏打500倍液,每隔3天喷1次,连续45次,均可控制危害。

1.5菟丝子:在一些紫苏的高产田块中,有时可以看到一块一块的紫苏植株被许多金黄色细丝缠绕得东倒西歪,叶片变黄凋萎。这就是全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从紫苏体内吸取营养,养活了自己,损伤甚至害死了紫苏。其防治方法:

1.5.1农业防治:注意不用病地种子,精选紫苏种子,或在播种前清除混在紫苏种子中的菟丝子种子,防止菟丝子混入;粪肥要经高温充分发酵,务将混入粪肥中的菟丝子种子沤烂;掌握在菟丝子发芽后尚未缠绕紫苏前锄地消灭;初见零星菟丝子缠绕时,抢在开花结子前彻底摘除菟丝子藤蔓,全部烧毁。以绝后患。

1.5.2药剂防治:在菟丝子幼小时,用棍子挑断其茎蔓,趁阴天或傍晚,喷用每毫升水中含活孢子数不少于3000万个的鲁保一号菌剂;在紫苏播种后至出苗前,每亩用拉索乳油0.23千克或敌草胺乳油0.4千克,加水100千克喷布之。

2主要虫害

2.1红蜘蛛:主要刺吸紫苏叶片和幼嫩部分,特别在紫苏生长中后期,危害严重,造成植株畸形、早衰。其防治方法:

2.1.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及附近的杂草,紫苏采收后,清除枯枝落叶,以减少虫源;适量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紫苏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夏季如遇高温干旱天气,一定要适时灌水抗旱,控制虫情发展。

2.1.2药剂防治:发现红蜘蛛后,及早喷洒73%克螨特乳油1200倍液,或40%环丙杀螨醇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2.2蚜虫:俗称蜜虫,是昆虫界的女儿国,繁殖特快,一旦发生若不及时防治,就能危害成灾。其防治方法:

2.2.1农业防治:在紫苏生长期间,及时铲除田间、地边杂草,紫苏收获后,妥善处理残株、落叶,以切断蚜虫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消灭部分蚜虫。

2.2.2药剂防治:用药剂防治时,除要求喷洒周到细致外,在用药上应尽量选择具有融杀、内吸、熏蒸3重作用的农药。常用的有: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脂乳油或2.5%功夫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

2.3银纹夜蛾:主要危害叶片,对其防治,要抓住低龄幼虫,在其未扩散前用药,在用药时间上要针对夜蛾具有昼伏夜出特点,20:00以后喷药效果较好。可选用2.5%敌杀死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Bt乳剂(苏云金杆菌制剂)5001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500倍液。

紫苏主要用作特菜,要注意食用安全。因此,在采收前要留出安全间隔期停止用药。如50%抗蚜威为6天,2.5%溴氰菊脂乳油为2天,2.5%功夫乳油为7天等。

编辑推荐

药用植物杜仲的病虫害防治


一、杜仲的病害防治

杜仲的病害有:根腐病,苗木立枯病,叶枯病,杜仲角斑病,杜仲褐斑病,杜仲灰斑病,杜仲枝枯病。

1、根腐病

症状:病菌先从须根、侧根侵入,逐步发展至主根,根皮腐烂萎缩,地上部出现叶片萎蔫,苗茎干缩,乃至整株死亡。病株根部至茎部木质部呈条状不规则紫色纹,病苗叶片干枯后不落,拔出病苗一般根皮留在土壤中。

防治方法:选好圃地。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灌溉及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育苗,尽量避开重茬苗圃地。长期种植蔬菜、豆类、瓜类、棉花、马铃薯的地块也不宜作杜仲苗圃地。冬季土壤封冻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每公顷加施1.5~2.3吨硫酸亚铁(黑矾),将土壤充分消毒。酸性土壤每公顷撒0.3吨石灰,也可达到消毒目的。精选优质种子并进行催芽处理,加强土壤管理,疏松土壤,及时排水,也能有效抵抗和预防根腐病。

药剂防治:幼苗初发病期要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用50%托布津400~8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25%多菌灵800倍液灌根,均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幼树发病后也应及时喷药防治,已经死亡的幼苗或幼树要立即挖除烧掉,并在发病处充分杀菌消毒。

2、苗木立枯病立枯病又称猝倒病,在各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危害当年实生幼苗。

症状:苗木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种芽腐烂:播种后幼苗出土前或苗木刚出土,种芽遭受病菌侵染,引起种芽腐烂死亡。低温、高湿、土壤板结或播种后覆土过深,易感此病。幼苗猝倒,幼苗出土至苗茎木质化前,病菌自幼嫩茎基部侵入,出现黑色缢缩,造成苗茎腐烂、幼苗倒伏死亡。在南方各产区苗木出土后如遇阴雨连绵天气发病严重,可造成苗木成片死亡。子叶腐烂:幼苗出土后,子叶被病虫侵入,出现湿腐状病斑,使子叶腐烂、幼苗死亡。在湿度过大、苗木密集或揭草过迟的情况下感此病。苗木立枯: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主要从根茎部以下根部侵染,引起根部腐烂,病苗枯死而不倒伏。

苗木立枯病的防治参照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3、叶枯病为真菌引起的病害,成年植株多见。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圆形病斑,以后不断扩大,密布全叶。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白色,有时使叶片破裂穿孔,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①冬季结合清洁田园,清扫枯枝落叶,集中处理,用土封盖严密,使其发酵腐熟,既减少了病害的污染,又可以积肥。②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挖坑深埋。避免病叶随风飘扬,到处传播。③发病后每隔7~10天喷1次1:1:100波尔多液,连续喷洒2~3次。

4、杜仲角斑病本病在各地杜仲林场和苗圃地都有发生,危害叶,使叶片枯死早落。

症状:病斑多分布在叶的中间,呈不规则暗褐色多角形斑块,叶背病斑颜色较淡。病斑上长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子孢子。到秋后,有的病斑上长有病菌的有性孢子,呈散生颗粒状物。最后叶片变黑脱落。

防治方法:本病的防治关键在于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及时使用l%波尔多液喷雾保护。

5、杜仲褐斑病本病危害叶片,病叶枯死早落。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病斑初为黄褐色斑点,然后扩展成红褐色长块状或椭圆形大斑,有明显的边缘,上生灰黑小颗粒状物,即病菌的子实体。

防治方法:发病林分可参照杜仲角斑病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6、杜仲灰斑病本病危害叶片和嫩梢,严重时病叶早落,削弱树势,影响植株生长。据贵州省调查,本病在该省湄潭、遵义两县的杜仲林内发生较重,如遵义县松林乡的杜仲林,灰斑病发病率100%,感病指数为57。

症状:病害先自叶缘或叶脉开始发生,初呈紫褐色或淡褐色近圆形斑点,后扩大成灰色或灰白色凹凸不平的斑块,病斑上散生黑色霉点。嫩枝梢病斑黑褐色椭圆形或梭形,后扩展成不规则形,后期有黑色霉点,严重时枝梢枯死。

防治方法:应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清除侵染源。发芽前采用0.3%五氯酚钠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杀枝梢越冬病菌。发病期用50%托布津或退菌特400~600倍液或25%多菌灵1000倍液喷杀。

7、杜仲枝枯病本病危害杜仲树枝干,引起叶片早落、枝条枯死,据在遵义杜仲林场的调查,枝枯病危害率达20%,感病指数为5。

症状:病害多发生在侧枝上。先是侧枝顶梢感病,然后向枝条基部扩展。感病枝的皮层坏死,由灰褐色变为红褐色,后期病部皮层下长有针头状颗粒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当病部发展至环形,引起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促进林木生长健壮,防治各种伤口,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感病枯枝应进行修剪,连同健康部剪去一段,伤口用50%退菌特200倍液喷雾,也可用波尔多液涂抹剪口。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10天1次,共喷2~3次。

二、杜仲的虫害防治

杜仲的虫害主要有:金龟子,地老虎,蝼蛄,豹纹木蠹蛾,咖啡豹蠹蛾,刺蛾,茶翅蝽象。

1、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主要以幼虫危害杜仲幼苗,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普遍。危害杜仲的金龟子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金龟子、毛黄鳃金龟、茶色金龟等。

防治方法:在选择育苗地时,应充分调查了解虫情,如:蛴螬量过大,每公顷用50%辛硫磷颗粒剂30~45千克处理土壤,并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适时翻耕土地;人工捕杀和放养家禽啄食,可减轻危害。成虫盛发期,利用灯光诱捕。苗圃地必须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肥料,以免孳生蛴螬。幼苗生长期发现幼虫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灌注根际,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以金龟孢杆菌bacillaspopilliae,每公顷用每克含10亿活孢子折菌粉1500克,均匀撒入土中,使蛴螬感染发生乳状病致死。由于病菌能重复感染,所以病菌可在土壤中保持较长的时间。2、地老虎又名土蚕、地蚕、切根虫,是苗圃中常见的害虫,各产区均有发生。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老熟时体长3.3~6厘米,体色暗褐,腹面略浅。地老虎1年发生多代,以第1代幼虫4~5月份危害较重,初龄幼虫群集于幼嫩部分取食,3龄后分散,白天卷缩于幼苗根茎部以下2~6厘米深处,晚上出来食害,从根茎部咬断幼苗嫩茎,拖入洞内。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杂草,减少消灭成虫产卵场所,改变幼虫的吃食条件。幼虫危害期间,每天早晨在断苗处将土挖开,捕捉幼虫。在幼虫3龄前用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喷施根茎部;或利用地老虎食杂草的习性,在苗圃堆放用可湿性6%敌百虫粉剂拌过的湿润鲜杂草,诱杀地老虎,草药比例为50:1。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蝼蛄全国各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华北地区较普遍。蝼蛄喜食刚发芽的种子,危害幼苗,不但能将地下嫩苗根茎取食成丝丝缕缕状,还能在苗床土表下开掘隧道,使幼苗根部脱离土壤,失水枯死。

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可减少蝼蛄产卵。做苗床前,每公顷以50%辛硫磷颗粒剂375千克用细土拌匀,搅于土表再翻入土内。用50%辛硫磷乳油0.3千克拌种100千克,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不影响发芽率。毒饵诱杀:用90%敌百虫原药1千克加饵料100千克,充分拌匀后撒于苗床上,可兼治蝼蛄和蛴螬及地老虎。灯光诱杀:一般在闷热天气,晚上8~10点用灯光诱杀。

4、豹纹木蠹蛾成虫体长22毫米,翅长43~54毫米,整个虫体生有灰色绒毛。雌蛾触角丝状,雄蛾羽状且先端细长如丝。翅上散生椭圆形深蓝色斑纹数十个,胸背具纵向排列的黑点5个,腹部黑色。雌体较雄体大。幼虫老熟时体长35~45毫米,头部黑褐色具光泽,略扁平而坚硬。胸、腹部紫红色或灰褐色,各体节上有小黑点4~7个,每个小黑点上着生有短细毛土根,背线黑色。

防治方法:冬季检查清除被害树木,并进行剥皮等处理,以消灭越冬幼虫;于成虫羽化初期,产卵前利用白涂剂涂刷树干,可防产卵或产卵后使其干燥,而不能孵化;幼虫孵化初期,可在树干上喷洒80%氧化乐果乳剂400~800倍液等;当幼虫蛀入木质部后,可根据排出的虫粪找出蛀道,再用废布、废棉花等蘸取敌百虫原液或50%久效磷等塞入蛀道内,并以黄泥封口。该虫主要发生在湖南省慈利江垭林场。该场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于3月中旬选择毛细雨或阴天,施用白僵菌,危害率下降48.4%;林内招引益鸟,捕食害虫。

5、咖啡豹蠹蛾据垄才的研究,该虫在贵阳市近百公顷幼林中发生,受害率最高达5%。

防治方法:在危害较轻的园地,清除被害枝条,集中处理,就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危害严重的园地,也以剪除被害枝为主,药剂防治为辅,避免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可参考豹纹木蠹蛾。

6、刺蛾俗称痒辣子、辣毛虫,属鳞翅目刺蛾科。危害杜仲的刺蛾有黄刺蛾、扁刺蛾、青刺蛾。黄刺蛾虫体黄色,前翅黄色,端部褐色,有两条深褐色斜纹;幼虫背面有褐色斑块,前后宽,中间细。青刺蛾成虫的头、胸、背面青绿色,腹部黄色,前翅青绿色,基角褐色,外缘有淡黄色宽带;老熟幼虫背面两排刺毛橙红色,尾端黑色瘤状突起;

成虫体褐色,前翅暗灰色,有一条褐色斜纹;幼虫体较扁平,翠绿色,两侧各有一列较大的突起。刺蛾以幼虫危害叶片,幼虫发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小幼虫吃叶肉,长大后咬食叶片呈不规则缺刻,严重时仅剩叶柄、叶脉。

防治方法:人工消灭越冬茧,幼虫发生期喷施50%辛硫磷800倍液,发现初孵幼虫,摘除虫叶并消灭幼虫。利用刺蛾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施放赤眼蜂,每公顷3000头,可收到良好效果。微生物防治,可用0.3亿个/毫升的苏云金杆菌防治幼虫,6天死亡率达lOO%。

7、茶翅蝽象目前发现的杜仲刺吸类害虫是茶翅蝽象。茶翅蝽象属半翅目,蝽科。又名臭板虫、臭大姐。主要危害杜仲嫩梢和杜仲果实。

防治方法:成虫越冬期在集中发生地进行人工捕捉。夏季在炎热的中午前后,该虫多群集于杜仲枝干背阴处,也可采取人工捕杀。茶翅蝽象危害杜仲嫩梢或果实较轻时,一般不进行化学防治。当危害果实严重时,喷施5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药用植物如何防治病虫害


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了解发病的原因和病虫害的种类,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其次要全面考虑,趋利而避害,既要提高药用花卉的产量和质量,又要减少环境污染。尤其要防止毒物残留危害机体。在掌握这些原则以后,可以运用以下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就是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检疫法规措施,以防止别的国家或别的疫区输入新的危险病虫和限制当地的病虫害向外传播蔓延,来防治药用花卉病虫害的方法。因此,在药用植物引种、种苗的调运要严格履行检疫手续。

2、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来控制和消灭病虫害的方法,称为农业防治法。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选育抗病虫品种(2)合理轮作(3)调节播种期(4)深耕细作(5)清洁田园(6)加强田间管理

3、生物防治应用自然界某些有益生物消灭或抑制某种病虫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目前主要是利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及以鸟治虫的方法进行。如利用步行虫、食蚜瓢虫、食蚜虻、食蜴蝇等扑食性益虫防治蚜虫等;利用山茧蜂、赤眼蜂等防治菜青虫;利用白僵菌、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寄生性细菌和真菌防治菜青虫、食心虫、蛴螬、金龟子、地老虎等多种害虫;利用春雷霉素、5406、内疗素等抗菌素,防治根霉病、炭疽病等。生物防治是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对人、畜和植物无害,使用安全,无残毒,不污染环境,效果持久,有预防性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4、化学防治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化学防治。具有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在短期内消灭或控制大量的发生病虫害,受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比较小等特点,是目前防治病虫害常用的一种方法。化学药剂使用中应注意:了解药性、对症下药、抓住时机、适时喷药,掌握技术,保证药效、注意安全、避免药害和人畜中毒。近年来,随着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已开始利用电离辐射直接杀死害虫。此外,还可以利用激光防治害虫。

药用植物菊花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菊花的常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茎腐病和花叶病。那么,我们怎样诊断和防治呢?

白粉病症状:病变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多发于叶片、叶柄等处,有时幼茎、花柄、花芽也会受害。初发时,白粉主要在叶片正面,条件适宜时,全叶部满白色粉状物,后期则出现黑色小点,严重者,叶片枯萎卷缩,植株矮化,花瓣畸形或者不开。

防治:(1)及时清除病叶及病残体,集中烧毁。(2)在浇水时注意通风,降低湿度,合理施肥。(3)发病前,即4月中旬-8月中旬,用80%代森锰锌800倍液,和50%托布津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交替喷洒,每月喷两次。(4)发病期,喷洒20%的粉锈宁600-800倍液,或者50%的多菌灵500倍液,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黑斑病症状:初期在叶片上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然后颜色慢慢变成黑色到黑褐色,病斑直径2-10毫米;后期病斑边缘为黑褐色,中心转为灰褐色至浅灰色,出现小黑点。严重时病斑间相互连接,使整个叶片发黑干枯,悬挂于茎上。

防治:(1)发现病叶应该立即摘除。(2)大田菊实行二年以上轮作倒茬,盆栽菊则需每年更换新土。(3)扦插时选择健康母株做繁殖株,并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者80%代森锌600倍液浸泡1-2分钟。(4)冬季割除地面残留枝叶,集中烧毁,深翻土壤埋掉。(5)4月上旬,喷洒1%波尔多液或者80%的代森锌600-800倍液,防止病害发生。(6)发病期喷洒75%百菌清700倍液或者40%唏唑醇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

茎腐病症状:苗期染病,病苗基部初呈水泽状,后变成褐色,造成死苗。成株染病时,叶、芽、花逐渐萎蔫,主茎长久发绿,染病基部出现长条形皱缩状褐色斑,造成茎部枯萎,根部腐烂,使全株死亡。

防治:(1)土壤和花盆要用2-4%福尔马林或50%克菌丹进行消毒。(2)苗期避免强烈阳光直晒,控制浇水量,雨后及时排水。(3)控制种植密度,合理施肥,不过量施用氮肥。(4)管理中避免苗木受伤。(5)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6)根外追施0.1%的硫酸钾或100ppm硼酸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7)发病期,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和40%多菌灵1000倍液混配进行喷洒。(8)用50%甲基托布津和水按1:10比例的混合液进行灌根,效果良好。

花叶病症状:病叶上出现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坏死斑,严重者呈褐色枯斑,使整个叶片坏死脱落。

防治:(1)不用带病毒的植株作为繁殖材料,从源头上切断病菌。(2)繁殖材料选好以后要进行热处理。(3)对操作工具进行消毒,避免植株受伤,铲除杂草等寄主。(4)彻底防治蚜虫、蓟马、叶蝉等传毒害虫,预防病毒的传播。(5)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6)忌栽植过密,使通风透光良好,培育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力。(7)利用茎尖培养清除病毒,这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紫苏(PerillaFrutescensvar.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1a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荏、苏子、山苏、赤苏、黑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它既是营养丰富的特菜,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高产栽培中,常发现一些病虫危害,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要病害

1.1锈病:锈病是由单孢锈菌属真菌侵害所致,病菌主要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发病,病斑上散发出大量夏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一般在雨季发病较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种植过密、通风透光较差的地块也较易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发病时,由下而上在叶背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扩大至全株;后期病斑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甚至黑色粉末状物,直至叶片枯黄脱落,提早枯死。其防治方法:

1.1.1农业技术防治:实行轮作换茬,避免连作: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或作高畦,注意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施足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合理密植,及时摘叶打杈,以利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留存传播。

1.1.2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或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倍液,1520天喷1次;或用97%敌锈钠25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400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1.2斑枯病:斑枯病也是由真菌侵害引起的,病菌越冬主要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气温在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重茬地、低洼地、浇水过多、排水不良以及种植过密的地块,发病严重。一般初夏发病,直至深秋。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逐步扩大成大病斑,干枯后形成孔洞,直至叶片脱落。其防治方法:

1.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注意无病株留种,防种子传病;注意轮作换茬,避免重茬;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种植不宜过密,及时摘叶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菌源。

药用植物高良姜草害防治技术


高良姜药材常见的杂草主要有:牛筋、稗、革命菜和空心莲子草等,其中大多数为双子叶植物类杂草。这些杂草可与药材植株争夺土中的营养和水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良姜药材的产量与质量。因此,人工防除高良姜的田中杂草是一项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同时,在杂草的防治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的杂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除草,不仅省工省时,而且比较彻底与可靠,能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1、种植前除草。

化学除草应以药材种植前土壤施药为主,争取一次施药便能保持整个生长期不受杂草危害。种植前土壤处理的常用药剂如下:

(1)48%氟乐灵乳油。

氟乐灵乳油除杂草谱广,能有效防除一年生靠种子繁殖的禾本科杂草,如牛筋、狗尾草、稗等。喷药时间多在种植前5~10天杂草萌发前,用药量根据说明书上的规定用水兑制,对药田表土进行均匀喷洒处理。因氟乐灵易挥发和光解,应随喷随进行浅翻,将药液及时混入5~7厘米土层中,有条件的最好是机械喷药耙混一次完成,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也可喷药后随即浇透水,但效果不如浅翻混土。施药一般隔5~7天才可种植。

(2)50%乙草胺乳油。

该药剂主要通过杂草地上部分吸收药液后,抑制其蛋白质合成,使芽和根停止生长,从而导致杂草在出土前、出苗前和出苗后不久死亡。对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并可兼除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喷药时间多在种植移栽前3~5天进行,注意,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用。每亩用该药剂70~75毫升兑水40~60升,均匀喷洒土表即可。

2.种植后除草

高良姜通常只在苗期和定植初期会有较多杂草萌发生长,因此应首选人工经常性的除草方法。

若杂草较多,可每亩用5%闲锄乳油40毫升兑水30升喷洒;或用20%拿扑净150~200毫升兑水30~50升喷雾;或每亩用6%克草星乳油70~80毫升兑水30~40升,作茎叶均匀喷雾即可。

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紫苏(PerillaFrutescensvar.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1a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荏、苏子、山苏、赤苏、黑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它既是营养丰富的特菜,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高产栽培中,常发现一些病虫危害,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要病害

(1)锈病:锈病是由单孢锈菌属真菌侵害所致,病菌主要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发病,病斑上散发出大量夏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一般在雨季发病较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种植过密、通风透光较差的地块也较易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发病时,由下而上在叶背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扩大至全株;后期病斑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甚至黑色粉末状物,直至叶片枯黄脱落,提早枯死。其防治方法:

农业技术防治:实行轮作换茬,避免连作: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或作高畦,注意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施足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合理密植,及时摘叶打杈,以利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留存传播。

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4%的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或喷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倍液,1520天喷1次;或用97%敌锈钠25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或50%硫磺胶悬剂4005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2)斑枯病:斑枯病也是由真菌侵害引起的,病菌越冬主要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气温在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重茬地、低洼地、浇水过多、排水不良以及种植过密的地块,发病严重。一般初夏发病,直至深秋。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逐步扩大成大病斑,干枯后形成孔洞,直至叶片脱落。其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注意无病株留种,防种子传病;注意轮作换茬,避免重茬;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种植不宜过密,及时摘叶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菌源。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根腐病:属真菌病害,主要靠雨水、未腐熟的农家肥和农具传播。在高温多湿、低洼积水、土质粘重、多年重茬的情况下,发病严重。危害根茎,主根受害腐烂,不出侧根,植株矮小,严重时茎叶枯萎死亡。其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3a以上不重茬;苗床播种前要充分翻晒,施足腐熟粪肥,培育无病壮苗;深沟高畦,搞好排水,改善田间生态环境;集中烧毁病株,发病处用石灰消毒。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敌克松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主要喷洒根茎部,7天左右1次,连喷23次。

(4)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适温为1624℃。高温高湿与高温干旱交替天气,植株生长势弱时,发病严重。其防治方法: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害

1、稻瘟病

(1)为害特点: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

(2)防治方法:①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②种子消毒杀菌,1千克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③加强栽培管理。④药液浸秧,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

2、白叶枯病

(1)为害特点:水稻白叶枯病又叫火烧苗。白叶病,是一种传播很快的病害,目前许多稻区还没有这个病,所以它被定为国内植物检疫的对象。

稻株感染白叶枯病后,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绿色或暗绿色斑,病斑沿中脉或叶缘扩展,形成界限分明的病斑。病斑沿叶片枯死后呈灰白色,因此叫白叶枯病。一般在水稻中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蔓延到上部叶片。这种病从苗期发生,在分蘖期普遍发展,到孕穗期,特别抽穗后达到高峰。如果发病早,叶片枯死,不能抽穗;如果发病较迟,影响扬花灌浆,秕粒增加,病株茎秆软弱易倒伏。

白叶枯病容易和其他病害混淆,辨认不清。可把病叶剪下一小段,放在有水的玻璃片上,再用一块小玻璃压在上面,大约1分钟以后,放在光线稍暗的地方,如果切口处有浓浊状或乳白色液体流出,这就是白叶枯病的病菌。

(2)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选用无病稻种。种子消毒,可用1%石灰水过滤浸种,在温度为25℃时,可浸种3~4天。所浸稻种经常保持在水面下10~12厘来,水面不能搅动,以免弄破石灰水膜,降低消毒效果。②选用抗白叶枯病的品种。③分蘖肥和穗肥不宜过多。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促进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3、纹枯病

(1)为害特点:纹枯病又叫云纹病,俗名有眉目斑、花脚瘟和霉绿秆等,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

病害从分蘖期开始发生,愈到后期发生愈重,主要为害靠近水面的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上部的叶鞘和叶片。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叶片中央为灰绿色,以后不断扩大成为纹状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叶鞘和叶片枯死,分蘖死亡,严重时稻株不能抽穗或虽抽穗而不能结实,或引起早期倒伏,发病轻的增加空秕粒和降低粒重。

(2)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浅水勤灌,适时烤田,看苗施肥,促使水稻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降低稻田湿度,通风透光,抑制病菌的生长和传染,从而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②消灭菌核,结合秋冬深翻、深埋菌核。灌水整田,插秧前,捞出藏有大量菌核的浮渣。③药效防治,(A)每亩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配制成1500倍液喷雾或用150克加水500~1000千克泼浇;也可用150~200克加细土20千克撒施。(B)每亩用井冈霉素500克加50千克水,喷雾或拨浇。施药时,稻田要灌2~3厘米深的水层。

二、水稻虫害

造成水稻虫害的害虫有外源性害虫和内源性害虫两类,外源性害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黏虫等。内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在本地繁殖为害,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灰飞虱、稻蓟马等。

1、稻螟虫:①防治指标:水稻分蘖期受害,先蛀食叶鞘,造成枯鞘,后咬断心叶,造成枯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②防治措施:亩用0.2%高渗甲维盐40~60毫升或5%锐劲特30毫升或20%三唑磷80~100毫升。

2、稻飞虱、叶蝉:①稻飞虱、叶蝉体形小,常常混合发生,一般年份减产一成以上,大发生年减产二到三成,有的甚至基本无效。②防治措施:亩用22%蚜虱灵10克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对水60千克喷雾。

3、稻纵卷叶螟:①防治指标: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巧施追肥,不过迟施用氮肥,避免水稻贪青徒长而导致成虫集中产卵为害,平均100丛有15~20个虫卷应施药。②防治措施: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施药时间,以傍晚为宜。治疗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品种还有锐劲特、毒死蜱、阿维菌素、杀虫单、Bt复配剂等。原则是狠、准。防治指标是:分蘖100~120头/百穴,穗期60~80/百穴。

控制稻纵卷叶螟最有效的天敌是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赤扁胶小蜂、拟环纹狼蛛、草间小黑蛛。这些天敌对农药很敏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策略是:治早治小,重点打2龄高峰。

4、稻苞虫:①防治指标:在成虫盛发期重点查看叶色嫩绿,生长茂盛的稻田,凡100丛水稻上有卵10粒以上,或分蘖、孕穗期有幼虫10头,应进行施药防治。②防治措施:铲除沟边、田边的杂草和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用Bt乳剂20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75~100克对水60千克喷雾,喷雾时以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为好。

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主要病害

1、枣锈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果实。受害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淡灰褐色,最后病斑变黄褐色,产生突起的夏孢子堆。在叶片正面对着夏孢子堆的地方,出现不规则的褐绿色小斑点,逐渐失去光泽变为黄褐色角斑。病菌多在病叶上越冬。6月下旬降雨后,越冬的孢子开始萌芽侵入叶片,7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份病菌不断进行再侵染,受害严重叶片开始大量落叶。多雨、高湿是枣锈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

防治措施:⑴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力。⑵在冬季休眠期,通过合理整形修剪,使园内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彻底扫除病落叶,集中烧掉,减少越冬病菌。⑶喷药防治:6月下旬,病菌开始侵入前,喷药保护,每隔15-20天喷1次,连喷3-5次。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800-1000倍、20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50%退菌特6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2、枣炭疽病。该病主要危害枣果,也能危害叶片。果实受害,最初出现褐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成近圆形的凹陷病斑,病斑扩大密生灰色至黑色的小粒点,引起落果,病果味苦不堪食用,叶片受害会变黄脱落。多雨时会加重发病。

防治措施:⑴加强肥水管理,改良土壤,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增施有机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⑵清洁果园:落叶后将园内所有的落叶及落果集中烧掉或深埋。⑶药剂防治:枣树萌芽前,喷1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6月上、中旬喷布1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各喷1次杀菌剂,常用药剂有65%代森锌5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等。

3、枣疯病。该病主要为害枣树和野生酸枣树,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枣树染病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表现不正常的生育状态。地上部分表现在花变叶,芽不正常发育和生长所引起的枝叶丛生,以及嫩叶黄化、卷曲呈匙状等。地下部分则主要表现在根蘖丛生。幼树发病1-2次就会枯死,大树染病,3-6年逐渐干枯死亡。枣树疯病通过嫁接传染或田间叶蝉类害虫刺吸传播。

防治措施:⑴铲除病株和带病的根蘖,以防传染。⑵选用无病的接穗,嫁接繁育苗木。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树体健壮生长。⑷防治传病媒介害虫,喷布20%杀虫菊酯3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

二、主要虫害

1、桃小食心虫。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1-2代,以老龄幼虫在土壤中作冬茧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上中旬连续出土,6月中下旬为出土盛期,7月份成虫羽化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蛀果,幼虫在果实内生活25天左右,脱果结茧化蛹,继续发生第2代,7月中旬以后蛀果的幼虫,脱果后则多数入土结茧越冬,只发生1代。

防治措施:⑴树盘培土或覆膜,在幼虫出土前,在树干四周1米范围内培土并压紧,阻止幼虫出土。覆膜前,用5%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于地下,然后浅锄。⑵适期用药。当卵果率达1-2%时,开始喷药防治。连续喷2-3次,每15天喷一次,常用药剂有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30%桃小灵乳油1500倍液,喷药时要仔细周到。

2、枣尺蠖。幼虫为害枣的嫩芽,叶片及花蕾,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周围10-15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羽化为成虫,交尾后产卵,雌成虫无翅,须爬到树干上产卵,经过25天左右的卵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幼虫孵化上树危害,幼虫1-3龄食量小,主要食害嫩叶,4-5龄幼虫食量大增,常将叶片吃光,幼虫经过5龄发育后,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开始入土化蛹越夏并越冬。

防治措施:⑴在冬季结合深耕土壤,拣除并杀死越冬虫蛹。⑵3月上旬在树干基部距地面20-25厘米处绑扎10厘米左右宽的薄膜阻止雌成虫上树产卵,每天早晨、晚上在树下人工捕杀成虫,或在树干周围喷布菊酯类农药,杀死孵化的小幼虫。⑶树上喷药防治,如果树下未防治彻底,仍有上树危害的,可以喷布药剂,用25%灭幼脲2000倍液防治。

3、枣粘虫。又名包叶虫,以幼虫为害叶片、花、果实,并将枣树小枝吐丝粘在一起将叶片卷成饺子状在其中危害,或由果柄蛀入果内蛀食果肉,造成被害果早落。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在老翘皮下和缝隙中作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2-4天交配,交配后1-2天产卵,卵期10-15天,第1代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上旬,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3代在8月上中旬。

防治措施:⑴在9月上旬开始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幼虫在其上化蛹越冬,到冬季收集草把,烧掉或深埋。⑵在冬季刮除老翘皮,以减少越冬虫源。⑶喷药防治,狠抓第1代幼虫防治,在幼虫发生期及时喷药防治,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倍液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核桃举肢蛾

1、主要危害果实。以幼虫蛀入危害。在青皮内蛀食多条隧道,隧道内充满虫粪,被害处青皮变黑,危害早者种仁干缩、早落,晚者变黑,俗称核桃黑。

2、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8月前病果及时摘除;入冬前彻底清园,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虫茧;⑵物理防治。成虫羽化期,采用性诱剂诱捕雄成虫,减少交配。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3)药剂防治。成虫出土前在树内盘撒毒土,25%的辛硫磷微胶囊施药后要浅锄;产卵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每隔10~15d用48%毒死蜱乳油或40%丙溴磷1000倍液树冠喷雾。

二、木尺蠖

1、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吃光叶片,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

2、防治方法:(1)蛹密度大的果园,在早秋或早春。结合整地,进行人工刨蛹。(2)于58月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或堆火诱杀(有扑火习性)。(3)抓卵孵化期和低龄幼虫期喷药,每隔10~15d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功夫乳油1500倍液树冠喷雾。

三、黄刺蛾类

1、1-3幼虫仅食叶肉,残留叶脉;3龄以上食叶呈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千疮百孔。

2、防治方法:(1)剪除越冬茧,销毁,并将被青蜂寄生的茧挑出,加以保护利用。(2)发生严重的果园在幼虫发生期进行喷药。BT乳剂或菊脂类农药均可。

四、核桃白粉病

1、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7月一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

2、防治方法:连续清除病叶、病枝并烧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树冠喷施。

五、核桃褐斑病

1、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月-6月发病,7月-8月为盛期。

2、防治方法:⑴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⑵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六、核桃黑斑病

1、该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别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变黑,外缘有小浸状晕圈。

2、防治方法:⑴栽培抗病品种,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病力,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源物。⑵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5月一6月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次

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葡萄栽培中,许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我县葡萄常年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穗轴褐斑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房枯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粉蚧、叶蝉等。

一、展叶及新梢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葡萄植株从3月下旬开始萌发,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左右,开始萌芽展叶,新梢开始迅速生长。展叶3~5片时,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70%安泰生600倍+瑞镇1000倍或卉友1000倍+24%亩旺特4000倍+海精灵(喷效)2000倍,重点防治灰霉病、蚧壳虫,预防霜霉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二、开花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葡萄开花前3~5天,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75%拿敌稳3000倍,防治穗轴褐枯、灰霉病,预防炭疽病、白腐病、房枯病、褐斑病、黑痘病等。

三、谢花至幼果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葡萄进入开花期,由于花粉、花蕊对很多药剂敏感,一般情况下不适于喷施化学农药。但这一时期是保花、定花、定果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注意防止生理落花和冷害侵袭。

5月下旬到6月上旬,葡萄花期相继结束,幼果开始形成。该时期天气一般白天温暖、晚上凉湿,葡萄灰霉病进入第一个为害盛期,白粉病、黑痘病开始为害,有时发生严重。其他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进入侵染盛期。防治上应针对病情及时防治,并注意使用保护剂。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瑞镇1000倍+75%拿敌稳3000倍或爱苗1500倍(谢花后20天开始使用)+净果精600倍+24%螨危4000倍+25%阿立卡3000倍或奔腾1500倍+海精灵(喷效)2000倍,重点防治灰霉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房枯病、螨类、叶面害虫等,预防炭疽病等,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均匀膨大。

四、果实膨大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5、6月份,葡萄生长旺盛,一般品种幼果进入迅速膨大生长期,新梢停止生长,该时期内多种病虫害大量发生流行,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与品质。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68.75%银法利600或25%瑞凡1500+75%拿敌稳3000倍+净果精600倍+钾多多(优多钾)600倍,防治褐斑病、霜霉病、黑痘病等,预防炭疽病,促进单株高产,增进浆果品质。

五、转色初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6月份以后,葡萄进入转色期,然后相继成熟,该期葡萄长势有所下降,天气多为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为病虫发生盛期,也是灰霉病防治的另一个关键时期,生产上务必注意防治,保证丰产。喷施瑞镇1000倍+75%拿敌稳3000倍或爱苗1500倍+68.75%银法利600或25%瑞凡1500+钾多多(优多钾)600倍,防治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等,促进果实着色。

注意事项:

1、防治时间和药剂选择,应紧密结合天气和田间病虫发生动态确定,如果天干少雨,适当增加虫害防治次数,若阴雨天多或6、7月份连续阴雨,应增加病害防治次数。

2、5、6月份初夏高温季节,如出现较长的阴雨天气后突然连续晴天高温(即进入伏旱天气)时,请注意防治生理性病害缩果病。

3、阿米西达有很好的保护和预防作用,为起到更好效果,请于病害发生前施药预防。生产中应单独喷施,如需混施请现配现用。每个葡萄生产周期建议施药三次:第一次于葡萄开花前(4月中旬);第二次于葡萄谢花-幼果阶段(5月中旬);第三次于葡萄套袋前(6月上旬)。

4、防治病虫害药剂应轮换使用,以减轻抗性提高防效。

5、收获前三周停止施用化学药剂。

经济绿化植物核桃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常见核桃病害主要有:核桃桑寄生、槲寄生、细菌性叶斑病、枝枯病、腐烂病、根腐病、。

⑴核桃寄生:常见的有桑寄生和槲寄生两种。由于寄生侵入核桃树枝条木质部吸取养分,导致核桃早期落叶、落果,甚至不能发芽抽梢,最后整枝或全株死亡。

【症状】在核桃树被寄生的枝条或主干上,丛生寄生植株的枝叶,冬天非常显著。寄生处的枝条稍肿大,或产生瘤状物,此处容易被风折断。

【防治方法】结合收打核桃及时砍除寄生枝条,不论在泡核桃或铁核桃树上,一律砍除,并除尽根出条和组织内部吸根延伸部分(在植株着生处下方约10cm-20cm处连同寄生枝条,一起砍除)。

⑵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病果率10%-40%,造成果实变黑、腐烂、早落,核桃仁干瘪。此外,还危害叶片、嫩梢,一般受害率达20%-40%。

【症状】受害的绿色幼果,初期果皮上产生褐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周围有水浸状晕圈,严重时病斑凹陷,深入内果皮(核壳),并使全果皮变黑腐烂,果仁干瘪、早落。叶上病斑较少,黑褐色,近圆形或多角形,外缘呈现半透明油浸状晕圈,严重时病斑联合,叶片皱缩、枯焦,叶柄变黑,微凹陷。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清除病残果、落叶、病虫枝等,以减少发病来源;②化学防治:生长期喷洒1:0.5:200倍波尔多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1-3次(开花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各喷1次)。

⑶核桃枝枯病:主要危害枝干,一般发病率20%左右,严重引起大量枝条枯死,对树体生长及核桃产量均有很大影响。

【症状】病害先从一、二年生的枝梢或侧枝的顶端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主干,病枝上叶片变黄脱落,皮层略隆起,并失去绿色呈灰褐色,后变浅红褐色至深灰色,枝条枯死。枯死的枝条上产生许多黑点,扁圆形瘤状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团。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株、枯死枝条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②林粮间作,改善通风透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能提高抗病力;③加强防冻、防旱、防虫等工作,减少核桃树的各种伤口,冬季进行树干涂白。

⑷核桃腐烂病:又名黑水病,主要危害树干、枝干的皮层,造成枝枯或整株枯死。

【症状】因树龄和发病部位不同。一般幼树主干、骨干枝的病斑初期近于梭形,呈暗灰色,水渍状,微肿起,用手指按压,流出带泡沫的液体,病皮变黑褐色,有酒糟气味。以后病皮失水下陷,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当空气湿度大时,从小黑点内涌出桔红色胶质丝状物,病斑沿树干纵横方向发展,至后期皮层纵向开裂,流出大量黑水。当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即导致枝干或全树死亡。大树主干上的病斑,初期隐蔽在韧皮部,一般从外表看不出明显的病变,当发现皮层外溢出黑色粘液时,皮下已扩展为纵长数厘米,甚至二、三十厘米的病斑。后期沿树皮裂缝流出黑水,干后发亮,好象刷了一层黑漆。

该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从冻伤、机械伤、剪锯口、嫁接口、芽痕等处侵入。土壤瘠薄,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发病最重。日灼伤和干旱失水也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及时检查和彻底刮除病斑,刮后涂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或10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保护伤口;②及时收集并烧毁病枝病皮,尽量减少病菌浸染来源;③冬季树干刷涂白剂,防止冻伤或日灼伤。

⑸核桃根腐病:一种为菌核性根腐,感病苗木先是侧根的皮腐烂,最后导致全根腐烂,叶片脱落,全株枯死。在高温潮湿时,苗木根颈有白色绢状菌丝产生,随之形成白色-淡褐色-茶褐色菜籽状的小菌核。另一种为生理性根腐,主根变黑、腐烂,最后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苗木出圃时,要严格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淘汰。栽植时避免过深,接口要露出土面,以防病菌从接口处侵入。②植株生长衰弱时,应扒开根部周围的土壤检查根部,如发现菌丝和小菌核,应先将根颈部的病斑用利刀刮除,然后用1%硫酸铜液消毒伤口,或用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浇灌苗木根部,再用石灰撒施于树木基部和根际土壤。刮下的病组织及从根周围扒出的病土要拿出园外,再换新土覆盖根部。

⑹核桃丛枝病:亦称核桃霜斑病。3-4月,叶背密生霜霉状白粉,5月以后叶自边缘开始枯焦、脱落,当年再发新叶,叶面变小,夏秋又生霜霉,第二年病枝发芽,节间变短,叶面渐小,叶序混乱,发生丛枝,复数年,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增强抵抗力;病害初始,将病害枝连同大枝及时砍除,防止传播;病区在2-3月喷洒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⑺核桃炭疽病:危害果、叶、芽及嫩梢。果实受害后,果皮发生褐色至黄褐色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下陷,病部小黑点,略呈轮状,雨后或潮湿时黑点上溢出粉红色粘质孢子团。

【防治方法】清除病果、叶,集中烧毁;2-3月发病时,喷洒2-3次1:2:200倍波尔多液,发病重区可喷洒40%退菌特湿剂800倍液,并与1:2:200倍波尔多液交替使用,开花后发病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效果也好。

⑻核桃白粉病: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核桃的叶、幼芽及新梢,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果,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受害叶片正反面出现明显的片状薄层白粉,秋后,在白粉层出现黑色小颗粒。发病初期,核桃叶面有黄色斑块,严重时,嫩叶停止生长,叶片扭曲变形,幼芽不能展开,影响树体生长,甚至造成幼树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清园,清除病枝并烧毁;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抗病能力;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还可以喷洒25%粉锈灵500-800倍液,效果不错。

⑼核桃缺素症

【缺锌】又称小叶病。叶子呈浅绿色,春天健壮,后畸形变小,逐渐枯死。在叶片成熟至四分之一时,喷洒0.3%-0.5%硫酸锌,15-20天一次,喷洒2-3次。

【缺鉄】叶色逐渐变白,叶脉绿色,严重时枯死。原因是土壤中碳酸钙过多,氧气不足等。增施农家肥,合用硫酸亚铁和农家肥;黄华的树木可用鉄盐溶液进行树冠喷洒、树干注射和土壤浇灌。

【缺铜】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早黄早落,果实萎缩。春季展叶后,喷洒波尔多液或0.3%-0.5%硫酸铜液。或在距树干约70厘米处开20厘米深沟,施硫酸铜液。

【缺硼】小梢枯死,小叶脉间出现棕色斑点,小叶易变形,幼果易脱落。于秋冬季节,环状开沟施入硼砂0.2-0.35公斤,后灌水;或于生长期喷洒0.1%-0.2%硼砂溶液。

园林草本花卉矮串红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矮串红是一串红的F1代杂交新品种,具有植株矮化、株型凑、花穗红艳、叶片浓绿有光泽等优良特性。但其在苗期常有病虫害,现做一简单介绍。

苗期病害

矮串红苗期由于湿度过大易得猝倒病、立枯病。其症状是幼苗倒伏,根茎处呈水渍状;幼苗茎部木质化后不倒伏,表现为立枯,开始根茎处组织缢缩变黑,当病斑环绕一周后,叶片萎蔫下垂,直到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

1降低空气湿度,增加通风透气性,浇水不要过大,使土壤适当干燥。

2积极预防,未发病前喷1000倍百菌清溶液,以后每7天喷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很好。

3当幼苗出现病害后要及时发现,将病株进行清理,喷800倍百菌清溶液进治疗。每3至4天喷药一次,连续3次,效果很好。

对于矮串红猝倒病、立枯病主在以预防为主,播种时对种子和土行消毒,幼苗未发病前进行喷药预防。一旦出现病害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否则就会造成蔓延和泛滥。当矮串红长大后抗性增强,基本上不会再染病害。

苗期虫害

矮串红在培养阶段主要遭受白粉虱的侵害。

1拉开盆与这间的距离,改善风状况。

2喷40%氧化乐果800倍液,每2至3天喷药一次,连续喷3至4次,喷药时应向叶背喷。

《草本药用植物紫苏草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虫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