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小麦全蚀病发病特征及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长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和茎秆基部。现已成为小麦生产的大敌,可达30%~70%甚至绝产,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

一、发病特症:它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5厘米的1~2节处。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变成灰黑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变黑,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抽穗灌浆期病株出现白穗,病根变黑,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易于拔起,但不易倒伏,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这是成株期所特有的症状。

小麦全蚀病也可随水流传播,多雨,高温,地势低洼,麦田发病重。早播、冬春低温、成熟期受干热风侵害以及土质疏松、瘠薄、碱性、有机质少,缺磷、缺氮的麦田发病均重

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特别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可见有病害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等明显的不同阶段,只要病害到达高峰后,继续实行小麦、玉米种植制度,病害就会出现下降现象,一般再经1-2年后病害就自然得到控制,至于出现自然衰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群逐年得到发展有关。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措施

1.深耕深翻。小麦全蚀病的寄居菌以菌丝遗留在土壤表层,深翻土层,把细菌深埋地下,会有效杀死细菌。

2.减少菌源。对于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就地消灭。发病田要单收单打,所收小麦严禁留种,且麦秆、麦糠不能直接还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后把病茬连根拔掉焚烧,不能沤肥用,以尽量减少菌源。

3.合理轮作。对于严重发生小麦全蚀病的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推行麦菜、麦棉等轮作,以切断全蚀病菌源积累,控制病情的发展。

4.合理施肥。底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化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二)药剂防治措施

1、土壤处理。播种前可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3全面质量管理公斤拌细土20~30公斤,耕地时均匀撒施,如防治地下害虫,可与杀虫剂混用,要求随撒随耕。

2、浸拌种。可用12.5%全蚀净(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亩用量20克,拌8~10公斤种子,闷种6~12小时,晾干后播种。

3、在小麦拔节期间,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浇麦田,防效可达60%左右,加入600-800倍粮食专用型天达2116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4、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亩100~150毫升、对水150千克灌根。

用以上预防方法连续使用2~3年便可从根本上达到基本消除小麦全蚀病。

编辑推荐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病菌主要来源于残存在土壤里的带菌根茬以及混杂有病根、病茎、病叶鞘等残体的粪肥、种子三种途径。因此,控制病害必须做到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压低老病区病情;因地制宜,实行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选用耐病丰产品种,深翻倒土;辅助于药剂拌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1轮作倒茬

全蚀病随寄主作物复种指数和连作次数的增加逐年加重,而与非寄主作物(如蔬菜、棉花葱蒜等)轮作1~2年的麦田(微博),病情明显减轻。采用重病田大轮作,轻病田小换茬。具体是重病田种植小麦1年以上,改种蔬菜、棉花、油菜等作物;轻病田小麦收获后,复种花生、大豆、葱、白菜、萝卜等非寄主作物。

2坚持五改

1改低茬收割为高茬收割全蚀病病菌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高茬收割可有效控制种子间残体带菌。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麦茬,集中处理;

2改常温沤肥为高温发酵灭菌沤肥由于常温沤肥不能使病菌死亡,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扩大发病面积。而经高温发酵灭菌处理后的粪肥,病菌存活率为0。高温发酵灭菌方法:在大暑前后,把麦糠与水拌均,堆在平地上,堆高2~3m,长宽不限,表面加盖塑料(9920,-390.00,-3.78%)薄膜,经1~2天,堆温可达50℃以上,发酵3天后即可拆垛用于基肥,扒垛时,将四周及堆底半尺厚发酵温度不足40℃的麦糠扒开,重新堆积发酵。

3改自留种为购良种麦田病麦与无病麦混合收割脱粒时,种子间夹带大量病体残屑。而正规种子生产部门生产的良种,经严格精选,无杂质,杜绝了病菌传播。

4改浅耕为深翻实践证明,深翻50~60cm可使小麦全蚀病白穗率降低80%以上,深翻后,需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合理搭配肥料,培肥地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也是防治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3增施有机净化肥麦田严禁施用未经高温处理土粪、麦糠、秸秆等,防止病菌随土粪扩散。

4药剂处理

1土壤处理播前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每亩2~3kg加细土20~30kg均匀施入播种行间处理土壤。

2药剂拌种可选用3%敌萎丹400~600ml拌种子100kg或2.5%适乐时200m1拌种子100kg有较好防效。

3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667m2100~1500ml对水150kg灌根。

小麦全蚀病如何防治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病原

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graminis(Sacc.)Walker称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Gaeumannomycesgraminis(Sacc.)ArxetOlivervar.tritici(Sacc.)Walker称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小麦变种(G.g.t)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烧瓶状,黑色,周围有褐色菌丝环绕,颈部多向一侧略弯,有具缘丝的孔口外露于表皮,大小385—771×297—505(μm),子囊壳在子座上常不连生。子囊平行排列于子囊腔内,早期子囊间有拟侧丝,后期消失,棍棒状,无色,大小61—102×8—14(μm),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丝状,无色,略弯,具3—7个假隔膜,多

为5个,内含许多油球,大小53—92×3.1—5.4(μm)。成熟菌丝栗褐色,隔膜较稀疏,呈锐角分枝,主枝与侧枝交界处各生一个隔膜,成“A”形。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黑色,菌丝束明显,菌落边缘菌丝常向中心反卷,人工培养易产生子囊壳。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禾谷变种G.g.g.)的子囊壳散生于茎基叶鞘内侧表皮下,黑色,具长颈和短颈。子囊、子囊孢子与小麦变种区别不大,唯子囊孢子一头稍尖,另一头钝圆,大小67.5—87.5×3—5(μm),成熟时具3—8个隔。在大麦、小麦、黑麦、燕麦、水稻等病株的叶鞘、芽鞘及幼嫩根茎组织上产生大量裂瓣状附着枝,大小15—22.5×27.5—30(μm)。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白色,后呈暗黑色,气生菌丝绒毛状,菌落边缘的羽毛状菌丝不向中心反卷,不易产生子囊壳。对小麦致病力较弱,但对大麦、黑麦、燕麦、水稻致病力强。该菌寄主范围较广,能侵染10多种栽培或野生的禾本科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

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朱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致死温度为52—54℃(温热)10分钟。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0.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2)轮作倒茬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油菜、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3)种植耐病品种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4)增施腐熟有机肥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微一态拮抗作用。(5)药剂防治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种,防效90%左右。也可用15%三唑醇30g拌100kg种子。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6672使用15%三唑酮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在上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后,对水2—3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小时,然后中。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及田鼠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白粉病,兼治地下害虫。(6)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每6672用50g,对水20—30L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喷洒,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

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小麦全蚀病典型症状为“黑根白穗”。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

发病症状

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病苗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表面和内部腐烂,根表有病菌的葡萄菌丝。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的枯死。早春病苗返青迟缓,黄叶增多,无效分蘖增多或枯死。拔节后根部和茎基部1~2节腐烂加重,植株矮化。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抽穗灌浆期茎基部黑变腐烂愈益明显,形成典型“黑脚”症状,病部叶鞘易于剥离,叶鞘内侧和茎基表面形成灰黑色菌丝层,用放大镜检查,可见叶鞘内表皮上长满黑色菌丝囊和串生的菌结。近收获时尚可见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由于根部和茎基腐烂,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穗不实或籽粒秕瘦。

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潜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病株根茬上虽有大量的子囊壳,子囊孢子也能侵染,但实际作用甚小。除土壤中的病菌外,混有病残体的土类和种子亦能传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叶以及根颈下的节间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12~18℃的土温有利于侵染。因受温度影响,冬麦区有年前、年后两个侵染高峰,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期越早,发病越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小麦、大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严重,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和玉米复种,有利于病菌的传递和积累,土质轻松,碱性,有机质少,氮、磷缺乏的土壤发病均重。不利于小麦生成和成熟的气象条件,如冬春低温和成熟期的干热风,都使小麦受害加重。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一般表现为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四个阶段,达到病害高峰期后,继续种植小麦和玉米,全蚀病衰退,一般经1~2年即可控制为害。

防治方法

无病区应防止传入,初发病区要采取扑灭措施,挖除病株,深翻倒土,改种非寄主植物,老病区需实施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积极调节作物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零星病区和小麦面积较小的地区应调整作物布局,搞好短期轮作,坚持1—2年换种一次非寄主作物,稻麦两熟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薯类、甜菜、蚕豆、豌豆、胡麻以及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均好。复种指数高的老病区应调节生态环境,促进全蚀病自然衰退。对即将衰退麦田和衰退麦田,要保持小麦连作或小麦玉米复种。

(2)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料可促进拮抗微生物发展,减轻发病。增施磷肥,保持氮磷平衡,能减轻损失,促进病害衰退。铵态氮也有减轻发病的作用。

(3)加强田间管理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春麦区麦收后及早浅耕灭茬,尽早深翻、晒土、蓄水。冬麦返青拔节期适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加强水肥管理,灌浆期及时灌水降温,减轻干势成为害,不用病残物积肥,施用净肥。经常到麦田观察,发现病株,立即整株连根拔掉,集中深埋,不可随地丢弃。

(4)收获期防治:封锁区内的小麦收割时要做到单收单打,指定收割机收割。收割机经消毒处理后,方可到封锁区外作业。消毒办法:首先清除收割机械上沾附的泥土,然后用500倍粉锈宁喷湿机械进行消毒处理。

(5)药剂防治种子处理可用20%粉锈宁乳剂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75%,对水2~3千克,喷拌麦种50千克,凉干后播种,可兼治根腐病、纹枯病和腥黑穗病、粉锈宁拌种有轻度为害,特别在墒情较差的条件下,可抑制出苗。一般推迟出苗两天左右,成穗数也有减少,历而应抢墒或造墒播种,播种量可加大10%左右,亦可用敌务脱,治萎灵拌种,效果亦较好。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若需防治,则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亩用药量150~200克)或20%粉锈宁乳油(亩用药量100—150克),对水50~60千克喷浇麦苗。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使用20%三唑酮悬浮剂300倍(即1斤药对水300斤)灌根。方法:去掉喷片,顺垄喷洒。要做到同一时间,统一用药,连喷三次。用药时间:第一次3月15日—3月22日,第次3月24日—3月8日,第三次4月1日—4月5日。

禾草全蚀病的病害防治


目前禾草全蚀病在世界各地各种禾草都有发生。以翦股颖受害最重,造成根系腐烂,植株矮小、瘦弱,干枯死亡。由于该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病情逐年增加,大片草坪被破坏。病原菌主要侵染燕麦属、小麦属和大麦属及禾本科草。主要的禾本科草有:雀麦属、冰草属、山羊草属、翦股颖属等。

症状表现:

全蚀病全年都可以发病,但以夏末至秋冬发病最重。在晚春翦股颖投球果岭上全蚀斑首先以较小的淡褐色、青铜色或漂白色的秃斑出现,有点像镰刀菌斑,但全蚀斑全年都在扩展,而镰刀菌斑通常在晚春就消失了。在夏末当草植株遭受炎热、干燥的天气之后症状最明显。

这种情况下,晚春不明显的侵染也能被识别。新侵染的草最初是青铜色到红褐色,然后褪色变成暗褐色。在冬季,受侵病斑变成灰白色。最初,病斑直径10~15cm,但它们可能在几年期间扩展到直径1m。斑内植株根系发展不良,易拔出。

在单播翦股颖草坪上,出现圆形或环状的死亡斑。秃斑可能扩大到1m或更多(每年增大15cm),或者病斑也可能短暂出现并停止扩展。受侵病斑通常不会很快恢复,且中心的草最终死亡且被阔叶杂草取代,更常见的是被早熟禾属和羊茅属取代。在混播草坪上,翦股颖表现黄褐色到褐色,并变稀薄,最终早熟禾和羊茅属成为优势种。

病株的根、根状茎、匍匐茎和根颈腐烂,变成深褐色至黑色,甚至死亡。病株根颈和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通常在平行于根轴方向上产生黑色、成束的菌丝层。秋季还可以在植株的冠部和茎基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干旱条件下,茎基部叶鞘内侧不形成子囊壳,也不形成黑色菌丝层,仅根部表现不同程度的变色。

病害防治:

(1)严格检疫,杜绝从疫区调运草种子。

(2)对于高尔夫球场,只有小面积发病时,最好是挖掉发病斑块,换上新土后再种上新的草皮。

(3)由于草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因此要重视抗病草种的选用。下列不同草种的抗病性顺序(由高到低)如下:紫羊茅草地早熟禾粗茎早熟禾绒毛草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早熟禾翦股颖。

(4)最好的防治措施是使用酸性的肥料,如硫酸铵。均衡施肥,增施磷肥和钾肥。如果要改良土壤,确实需要使用石灰时,也只能使用最粗糙的石灰(2030网目)以避免急剧的改变土壤pH值。良好的排水条件和适当的浇水也有助于减轻病情。但同时要监控灌溉用水的pH值。增加土壤的酸性可以抑制病害的发生。保持草坪优良好的排灌水系统。

(5)重视新建草坪的种子处理,用粉锈宁或立克秀(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试用包衣剂,或进行药剂土壤处理。也可选用上述药剂,进行泼浇、灌根或喷施的方法,控制初始病情。还可试用拮抗性荧光假单胞杆菌和一些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其他生防菌。

草坪全蚀斑病的防治方法


全蚀斑病为检疫性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剪股颖草坪,造成根系腐烂、植株矮小、瘦弱,而后干枯死亡。偶尔也可侵染羊茅和早熟禾等草坪,在全世界的禾草草坪中都有发生。

此病为典型的土壤传染病害,病菌可在土壤中逐年增加,到严重时几乎所有的植物均会受害。

1.发病症状

全蚀斑病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但夏末天气干热过后,至秋冬这段时间发病最为严重。发病后,出现下陷的圆形斑,草坪草叶片上密布浅黄至铜色的小病斑,形成枯草斑,特别在剪股颖遭受夏季炎热、干燥的天气后症状更加明显。

枯草斑在冬季变A成干草色,并且可周年扩大,由开始直径约10cm大小,到后来可以发展到1~2m,而且形状变得很不规则,中央部分的抗病种类生长旺盛,成为蛙眼状。病株的根、根颈、匍匐茎、根茎部位易腐烂,变为黑褐色,很容易拔出来。

2.发病条件

全蚀斑病在许多不良情况下都会加重病情,如冬季温暖、春季多雨低温病情会加重;排水或灌溉很差的坪床病情会加重;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特别是根区土壤的pH值较高,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不足或比例失调或严重缺磷或施用硝态氮等都会明显使病情变重;熏蒸过的土壤、刚开垦的森林土壤、坪床是用含沙量很高的沙壤配制成的土壤上的病害比较严重。

因此,在潮湿、冬夏温度较高、土温5~15C、土壤偏酸,尤其是排水不畅、土壤贫瘠、营养不均衡的时候此病易发。全蚀斑病侵染的最适土温为12~18C,但6~8C的低温也能侵染,特别是一旦发病,温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此时多雨、灌溉、积水等土壤条件将促使病菌的扩散。全蚀斑病主要随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也可随草坪营养繁殖体、土壤、粪肥等进行传播。

3.防治方法

利用植物检疫手段对繁殖材料进行严格的检疫,特別是从疫区调运的繁殖材料。在草坪管理中,须给草坪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如须冇良好的排水条件、浇水须浇深浇透、建坪前应用石灰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及均衡、适时的施肥等。

利用不同草种对不同病害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建议建植草坪时选用抗性强的草种。小面积发病最好连土带草一起挖掉,重新换土繁殖。另外,可用粉锈宁、敌菌灵、福美双、百菌清等药剂拌种、浇根或喷雾来防治,尝试利用生物药剂来控制。

苗木溃疡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溃疡病主要发生于主干上,形成近圆形、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溃疡斑。小枝受害后往往枯死。病斑的形成过程有两种类型。

(一)水泡型。在皮层表面形成约1厘米的圆形小泡,泡内充满树液,破后有褐色带腥臭味的树液流出。水泡失水干瘪后,形成一个圆形稍下陷的枯斑。水泡型病斑只出现于幼树树干和光皮树种的枝干上。(二)枯斑型。先是树皮上出现数毫米大小的水浸状圆斑,稍隆起,手压有柔软感,后干缩成微陷的圆斑,黑褐色。

发生规律

该病由病菌浸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主要借风、雨传播。该病菌为弱寄生菌,凡是致使树木衰弱的条件,均是发病的原因,如树苗移植、春旱、春寒、风沙多、管理粗放、盐碱地等均易致病。不同杨树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防治方法

1、在无病区建立苗圃,培养健壮苗,加强检疫,把好苗木柿抗亍=?弥夭苗木造林或截干后定植。

2、育抗病树种,选用适合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树种,发挥自身抗病能力。

3、造林过程中尽量减少苗木失水,随起苗随栽植,少伤根,避免长途运输。

4、在病害发生前稀释菌医10001500倍均匀喷雾,预防效果佳;在发病期兑水8001000倍液喷雾,对发病重的地块要增加用药量,并视病情连续喷23次。或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用战菌1500-2000倍液茎叶喷雾,即每亩用药15-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雾,用水量适当大才能让药液均匀彻底展着在草坪上,杀菌彻底;当病害发生比较严重时,1000-1500倍喷雾,即每亩用量为40-60毫升;当发生根部病害且比较严重时,也可以上浓度进行灌根,效果更佳。

榕树褐根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榕树褐根病症状

榕树褐根病菌在自然界虽不易发现子实体,但有很特别的病症,仔细观察不难诊断。在接近地际部主茎及根部的发病树木往往有黄色至深褐色的菌丝面(mycelialmat)包围其表面,在根部之菌丝面常与泥沙结合而不明显,上述病症是现场鉴定本病害的主要依据。其引起植物地上部全株初期黄化萎凋,最后枯死。褐根病菌从黄化到枯死只需一个月至三个月,但有些较大棵植株或根系较深广的树种从发病到死亡可能需数年的时间。本病之所以造成萎凋的主要原因是褐根病菌可以直接为害树皮的输导组织,导致水份及养份之输送遭受阻碍而死亡。本病原菌除为害树皮外,也可造成木材白色腐朽。受感染之内侧木材组织具不规则黄褐网纹。在腐朽木材与健康木材间常有黑褐色带隔离。腐朽末期木材变轻、乾和海棉状。由于本病菌可以为害木材组织,导致木材白腐朽,因此受害树木较易风倒,具有潜在公共安全的危险性,需特别注意。

榕树褐根病发生规律

在自然界,褐根病菌很少出现子实体,表示没有担孢子做长距离的飞散传播。同时,其主要为害根部及茎基部,因此,褐根病菌的主要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土壤,在病害的属性上较属于土传性病害(soil-bornediseases)。一般而言,土传性病害较不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病害,因其传播速度受到限制。近年来,发现褐根病有扩大发生的现象,这种情形似乎不符合褐根病菌的基本生态特性。会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褐根病菌受到环境的影响,较易形成子实体与担孢子,担孢子的產生可以增加长距离的飞散与建立新病害据点。第二是人为协助传播,如将病株或病土移动到没有病菌的场所。第二种可能情形在实际情况常常发现,如带菌树木的移植或利用病残体做有机肥,将病害扩散出去。第一种可能需再做仔细的观察与研究,才能下此结论。

榕树褐根病防治方法

本病害的防治方法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任何正式剎菌剂被推荐於病害防治上。然而在实验室对病原菌之测定及林地初步试验之结果显示,三得芬、三泰芬、护硅得、硫酸铜、快得寧、铜快得寧、扑克拉、灭普寧、4-4式波尔多液及尿素等剂对本病有某些程度的抑制及治疗效果,但因未经完整的试验结果评估,及合法行政程序登记,仍不适合做为推荐防治药剂。同时,本病菌主要为害根部,药剂的施用不易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因此施与药剂之成效,常受树种与环境影响。

事实上,褐根病的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因本病原菌为害植物初期地上部没有任何病徵,一旦地上部出现黄化萎凋时,根部已有80%以上受害,在此情况下如欲进行治疗处理,为时已晚。本病原菌主要传染的来源是病残根,其传播途径主要靠病根与健康根的接触传染。因此在预防的考虑下,只要可以阻止病根与健康根的接触,及杀死或除去土壤中的感染病残根,就可以达到防治效果。以下的防治方法则依据上述的原则。

玉米大斑病发病条件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

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玉米大斑病发病条件:

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用抗菌素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一般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时,开始喷药。

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75公斤,隔7天~10天喷药1次,共防治2次~3次。

苹果裂纹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苹果生长后期果实裂纹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价值,应引起足够重视。

苹果裂纹病是由于苹果生长前期干旱果肉细胞膨大较慢,苹果生长中后期遇雨细胞迅速膨胀导致的一种生理病害,发病程度与品种、树龄、树势有密切的关系。富士品种发病较重,树龄大,树势弱者多而重,树龄小,树势强者少而轻。

一、苹果裂纹病发病原因

1、环境条件

苹果生长发育期间干旱、高温、多风等果园环境突变是裂纹病发生的直接诱因。春季持续干旱,特别是幼果膨大期连续多日高温干旱后,突降阵雨,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雨过天晴,又遇连续高温会导致苹果裂纹病的大发生。

果实膨大期是果树需肥需水的关键时期,如果遇干旱高温天气,又未及时灌溉补水,会严重影响果皮细胞发育,导致与果肉组织发育不同步。若在采收前突然降水或人工灌水,都易引起果肉细胞吸水膨胀,皮层组织撕裂,形成果面裂纹。裂纹多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或近成熟期。

2、土壤条件

果园的土壤营养条件和苹果裂纹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均衡的果园,极少发生裂纹现象。土壤中钙、硼、氮、钾等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与裂纹发生直接相关。当土壤中钙、硼含量不足,或氮含量过高时,苹果裂纹病加剧,土壤补施硼肥和钙肥、增施钾肥均有助于缓解裂纹病的发生。长期生草的果园土壤养分、水分供应平衡,裂纹病发生比清耕果园轻。

3、栽培管理

果园管理粗放,树冠郁闭、内膛通风透光不良,导致果皮角质层发育不健全,弹性降低,裂纹病发生重。果实阳面通常着色均匀,极少发生裂纹,而果实阴面极易裂纹,尤其是两果邻近的阴面区域,往往成为裂纹的集中发生区。套袋果脱袋后遇雨或遭遇极度干热天气也易裂纹。

二、防治措施

1、加强果园水分管理:加强果园水分管理是减缓裂纹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有条件的果园,尽量能在冬季或早春灌一次透水,并重视果实膨大期的灌水,保持稳定的土壤含水量,使果实均衡生长。水源条件差的地方,应推行果园生草和节水灌溉技术,如覆草滴灌、生草微喷等,以调节土壤水分和氮素的供应。

2、加强果园土壤管理:重视果园有机肥的施用及平衡施肥,花蕾期喷一次硼肥,幼果期套袋前结合喷药喷硼肥,加补钙剂2次。

3、重视果园综合栽培管理:矮化砧树发病明显高于乔化树,在栽培中对矮化树应深埋砧,重修剪,复壮树势。套袋时减少单层劣质纸袋的使用,选择优质双层三色纸袋,特别干旱的地区也可以选择纸加膜袋。套袋时,袋口一定要扎紧,不能让雨水顺果柄流入果袋。

幼果期尽量少用对果皮细胞有刺激性的农药。及时摘叶、转果、地面铺反光膜补光,促进果皮健全发育。优化树形,疏除过多枝条,打开层间光路,减少低光效冠区,为果实均匀着色创造有利条件。脱纸袋时避开干热、多风、骤热变温天气。套塑膜袋果,带袋采收、贮运。

杨树腐烂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在安徽省普遍发生,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他树种。

一、发病症状

1、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二、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来年春季平均气温在10-15℃,相对湿度60-85%时,子囊中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枝、干伤口侵入,半月后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同样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7月份后病势渐缓,秋季又复发,10月份基本停止发展。杨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苗木和林木,通过虫伤、冻伤、机械损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不易被侵染。

三、防治措施

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

烟草赤星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


烟草赤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我国烟农俗称红斑、根虎眼、火泡斑等,为烟叶成熟期的主要叶斑病害,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不仅使烟叶残缺不全、等级下降,而且由于内在品质不协调,使吃味变差,降低了工业使用价值。

烟草赤星病发病症状

大田中后期,烟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病斑,初期为黄褐色圆形小点,以后扩大到1~2厘米,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上面产生明显的以病斑:中央为圆心的同心轮纹,质脆、易破碎。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深褐色或黑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田间诊断的依据)。

天气干旱时,病斑中央常破裂,易产生穿孔。严重时,病斑可相互遇合形成大的病斑,并破裂脱落。主脉、花梗、蒴果和茎被病菌侵染时,可产生较小的深褐色或黑色斑点,接近采收时,茎部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深褐色凹陷病斑。

烟草赤星病发病规律

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大面积种抗感病品种,在成熟期(7~8月)又阴雨集中,施氮量偏多,种植密度大、出间通风透光不良的烟田,容易造成人流行。

烟草赤星病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病品种:抗病品种有中烟98等。中抗品种有云烟85、K326,RGll、G28、K346等,RGl7、中烟9203也有一定的抗病性。

2、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饼肥,控制氮肥用量,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烟株抗病能力。

3、合理密植:尤其是发病严重的地区,要求成株期不封行,连片面积适中,不要过大,避免病害一旦流行,难以控制。

4、适时打顶采收: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来确定打顶时间。打顶过早,上部叶片长得过大,烟株往往成伞形,下部叶片通风透光差,易受病菌的危害。适时采收成熟烟叶,能防止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减轻危害。

5、合理轮作: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制度。

烟草赤星病药剂防治

1、第一次采收底脚叶时,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亩50~7S千克药液,每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防治效果较好。

2、烟株现蕾期可用1.5%多抗霉素100倍、或0.3%科生霉素2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亩50~75千克药液,半个月后再施一次,防治效果较好。

3、发病初期可用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或用30%大克力悬浮剂600~800倍液、或用47%保丰宁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亩50~75千克,每7~10天一次,共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

4、在赤星病与野火病混合发生的烟田,可用45%金叶舒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一次,共喷施2次,防治效果较好。

玉米顶尖腐烂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于玉米顶尖腐烂病,病发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四种则是造成玉米顶尖腐烂病的主要原因,现将玉米顶尖腐烂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原因:

1、初步的病原菌分离鉴定。玉米顶尖腐烂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所致。

2、气候条件适宜。玉米大喇叭口期,雨水多、气温高、湿度大,植株喇叭口内的积水有利于多种真菌、细菌的侵染,且可借风雨传播。

3、蓟马、瑞典蝇等害虫在玉米上的普遍较重发生,造成的伤口为病原菌的侵入打通了通道。

4、品种之间抗性有差异。以郑单958和浚单20表现顶尖腐烂严重,发生较为普遍,同一环境条件下的邢抗2号相对较轻。

防治方法:

1、苗期蓟马、瑞典蝇等虫害的防治。播种时药剂拌种、苗期喷施。药剂可选择:5%啶虫脒15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

2、大喇叭口前期的防治。应在发病初期,以防治细菌和真菌为主,兼施叶面肥,选择的药剂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或可杀得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优质叶面肥1000倍液(或1%尿素水+0.3%磷酸二氢钾液)均匀喷施,强调药液到达病部,特别要保护好顶部心叶和新长出的叶片。可同时防治玉米褐斑病,如果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也需要防治,可按说明混合相应的杀虫剂一起喷施。

3、中后期的补救。对重病株,可剪除变褐、腐烂、粘连的顶端叶片所形成的牛鞭,以利雄穗的抽出,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并尽快进行喷药处理。

《小麦全蚀病发病特征及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