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麦全蚀病的病菌主要来源于残存在土壤里的带菌根茬以及混杂有病根、病茎、病叶鞘等残体的粪肥、种子三种途径。因此,控制病害必须做到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压低老病区病情;因地制宜,实行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选用耐病丰产品种,深翻倒土;辅助于药剂拌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1轮作倒茬

全蚀病随寄主作物复种指数和连作次数的增加逐年加重,而与非寄主作物(如蔬菜、棉花葱蒜等)轮作1~2年的麦田(微博),病情明显减轻。采用重病田大轮作,轻病田小换茬。具体是重病田种植小麦1年以上,改种蔬菜、棉花、油菜等作物;轻病田小麦收获后,复种花生、大豆、葱、白菜、萝卜等非寄主作物。

2坚持五改

1改低茬收割为高茬收割全蚀病病菌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高茬收割可有效控制种子间残体带菌。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麦茬,集中处理;

2改常温沤肥为高温发酵灭菌沤肥由于常温沤肥不能使病菌死亡,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扩大发病面积。而经高温发酵灭菌处理后的粪肥,病菌存活率为0。高温发酵灭菌方法:在大暑前后,把麦糠与水拌均,堆在平地上,堆高2~3m,长宽不限,表面加盖塑料(9920,-390.00,-3.78%)薄膜,经1~2天,堆温可达50℃以上,发酵3天后即可拆垛用于基肥,扒垛时,将四周及堆底半尺厚发酵温度不足40℃的麦糠扒开,重新堆积发酵。

3改自留种为购良种麦田病麦与无病麦混合收割脱粒时,种子间夹带大量病体残屑。而正规种子生产部门生产的良种,经严格精选,无杂质,杜绝了病菌传播。

4改浅耕为深翻实践证明,深翻50~60cm可使小麦全蚀病白穗率降低80%以上,深翻后,需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合理搭配肥料,培肥地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也是防治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3增施有机净化肥麦田严禁施用未经高温处理土粪、麦糠、秸秆等,防止病菌随土粪扩散。

4药剂处理

1土壤处理播前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每亩2~3kg加细土20~30kg均匀施入播种行间处理土壤。

2药剂拌种可选用3%敌萎丹400~600ml拌种子100kg或2.5%适乐时200m1拌种子100kg有较好防效。

3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667m2100~1500ml对水150kg灌根。

编辑推荐

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小麦全蚀病典型症状为“黑根白穗”。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

发病症状

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病苗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表面和内部腐烂,根表有病菌的葡萄菌丝。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的枯死。早春病苗返青迟缓,黄叶增多,无效分蘖增多或枯死。拔节后根部和茎基部1~2节腐烂加重,植株矮化。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抽穗灌浆期茎基部黑变腐烂愈益明显,形成典型“黑脚”症状,病部叶鞘易于剥离,叶鞘内侧和茎基表面形成灰黑色菌丝层,用放大镜检查,可见叶鞘内表皮上长满黑色菌丝囊和串生的菌结。近收获时尚可见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由于根部和茎基腐烂,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穗不实或籽粒秕瘦。

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潜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病株根茬上虽有大量的子囊壳,子囊孢子也能侵染,但实际作用甚小。除土壤中的病菌外,混有病残体的土类和种子亦能传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叶以及根颈下的节间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12~18℃的土温有利于侵染。因受温度影响,冬麦区有年前、年后两个侵染高峰,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期越早,发病越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小麦、大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严重,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和玉米复种,有利于病菌的传递和积累,土质轻松,碱性,有机质少,氮、磷缺乏的土壤发病均重。不利于小麦生成和成熟的气象条件,如冬春低温和成熟期的干热风,都使小麦受害加重。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一般表现为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四个阶段,达到病害高峰期后,继续种植小麦和玉米,全蚀病衰退,一般经1~2年即可控制为害。

防治方法

无病区应防止传入,初发病区要采取扑灭措施,挖除病株,深翻倒土,改种非寄主植物,老病区需实施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积极调节作物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零星病区和小麦面积较小的地区应调整作物布局,搞好短期轮作,坚持1—2年换种一次非寄主作物,稻麦两熟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薯类、甜菜、蚕豆、豌豆、胡麻以及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均好。复种指数高的老病区应调节生态环境,促进全蚀病自然衰退。对即将衰退麦田和衰退麦田,要保持小麦连作或小麦玉米复种。

(2)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料可促进拮抗微生物发展,减轻发病。增施磷肥,保持氮磷平衡,能减轻损失,促进病害衰退。铵态氮也有减轻发病的作用。

(3)加强田间管理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春麦区麦收后及早浅耕灭茬,尽早深翻、晒土、蓄水。冬麦返青拔节期适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加强水肥管理,灌浆期及时灌水降温,减轻干势成为害,不用病残物积肥,施用净肥。经常到麦田观察,发现病株,立即整株连根拔掉,集中深埋,不可随地丢弃。

(4)收获期防治:封锁区内的小麦收割时要做到单收单打,指定收割机收割。收割机经消毒处理后,方可到封锁区外作业。消毒办法:首先清除收割机械上沾附的泥土,然后用500倍粉锈宁喷湿机械进行消毒处理。

(5)药剂防治种子处理可用20%粉锈宁乳剂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75%,对水2~3千克,喷拌麦种50千克,凉干后播种,可兼治根腐病、纹枯病和腥黑穗病、粉锈宁拌种有轻度为害,特别在墒情较差的条件下,可抑制出苗。一般推迟出苗两天左右,成穗数也有减少,历而应抢墒或造墒播种,播种量可加大10%左右,亦可用敌务脱,治萎灵拌种,效果亦较好。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若需防治,则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亩用药量150~200克)或20%粉锈宁乳油(亩用药量100—150克),对水50~60千克喷浇麦苗。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使用20%三唑酮悬浮剂300倍(即1斤药对水300斤)灌根。方法:去掉喷片,顺垄喷洒。要做到同一时间,统一用药,连喷三次。用药时间:第一次3月15日—3月22日,第次3月24日—3月8日,第三次4月1日—4月5日。

小麦全蚀病发病特征及防治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长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和茎秆基部。现已成为小麦生产的大敌,可达30%~70%甚至绝产,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

一、发病特症:它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5厘米的1~2节处。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变成灰黑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变黑,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抽穗灌浆期病株出现白穗,病根变黑,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易于拔起,但不易倒伏,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这是成株期所特有的症状。

小麦全蚀病也可随水流传播,多雨,高温,地势低洼,麦田发病重。早播、冬春低温、成熟期受干热风侵害以及土质疏松、瘠薄、碱性、有机质少,缺磷、缺氮的麦田发病均重

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特别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可见有病害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等明显的不同阶段,只要病害到达高峰后,继续实行小麦、玉米种植制度,病害就会出现下降现象,一般再经1-2年后病害就自然得到控制,至于出现自然衰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群逐年得到发展有关。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措施

1.深耕深翻。小麦全蚀病的寄居菌以菌丝遗留在土壤表层,深翻土层,把细菌深埋地下,会有效杀死细菌。

2.减少菌源。对于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就地消灭。发病田要单收单打,所收小麦严禁留种,且麦秆、麦糠不能直接还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后把病茬连根拔掉焚烧,不能沤肥用,以尽量减少菌源。

3.合理轮作。对于严重发生小麦全蚀病的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推行麦菜、麦棉等轮作,以切断全蚀病菌源积累,控制病情的发展。

4.合理施肥。底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化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二)药剂防治措施

1、土壤处理。播种前可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3全面质量管理公斤拌细土20~30公斤,耕地时均匀撒施,如防治地下害虫,可与杀虫剂混用,要求随撒随耕。

2、浸拌种。可用12.5%全蚀净(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亩用量20克,拌8~10公斤种子,闷种6~12小时,晾干后播种。

3、在小麦拔节期间,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浇麦田,防效可达60%左右,加入600-800倍粮食专用型天达2116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4、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亩100~150毫升、对水150千克灌根。

用以上预防方法连续使用2~3年便可从根本上达到基本消除小麦全蚀病。

禾草全蚀病的病害防治


目前禾草全蚀病在世界各地各种禾草都有发生。以翦股颖受害最重,造成根系腐烂,植株矮小、瘦弱,干枯死亡。由于该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病情逐年增加,大片草坪被破坏。病原菌主要侵染燕麦属、小麦属和大麦属及禾本科草。主要的禾本科草有:雀麦属、冰草属、山羊草属、翦股颖属等。

症状表现:

全蚀病全年都可以发病,但以夏末至秋冬发病最重。在晚春翦股颖投球果岭上全蚀斑首先以较小的淡褐色、青铜色或漂白色的秃斑出现,有点像镰刀菌斑,但全蚀斑全年都在扩展,而镰刀菌斑通常在晚春就消失了。在夏末当草植株遭受炎热、干燥的天气之后症状最明显。

这种情况下,晚春不明显的侵染也能被识别。新侵染的草最初是青铜色到红褐色,然后褪色变成暗褐色。在冬季,受侵病斑变成灰白色。最初,病斑直径10~15cm,但它们可能在几年期间扩展到直径1m。斑内植株根系发展不良,易拔出。

在单播翦股颖草坪上,出现圆形或环状的死亡斑。秃斑可能扩大到1m或更多(每年增大15cm),或者病斑也可能短暂出现并停止扩展。受侵病斑通常不会很快恢复,且中心的草最终死亡且被阔叶杂草取代,更常见的是被早熟禾属和羊茅属取代。在混播草坪上,翦股颖表现黄褐色到褐色,并变稀薄,最终早熟禾和羊茅属成为优势种。

病株的根、根状茎、匍匐茎和根颈腐烂,变成深褐色至黑色,甚至死亡。病株根颈和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通常在平行于根轴方向上产生黑色、成束的菌丝层。秋季还可以在植株的冠部和茎基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干旱条件下,茎基部叶鞘内侧不形成子囊壳,也不形成黑色菌丝层,仅根部表现不同程度的变色。

病害防治:

(1)严格检疫,杜绝从疫区调运草种子。

(2)对于高尔夫球场,只有小面积发病时,最好是挖掉发病斑块,换上新土后再种上新的草皮。

(3)由于草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因此要重视抗病草种的选用。下列不同草种的抗病性顺序(由高到低)如下:紫羊茅草地早熟禾粗茎早熟禾绒毛草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早熟禾翦股颖。

(4)最好的防治措施是使用酸性的肥料,如硫酸铵。均衡施肥,增施磷肥和钾肥。如果要改良土壤,确实需要使用石灰时,也只能使用最粗糙的石灰(2030网目)以避免急剧的改变土壤pH值。良好的排水条件和适当的浇水也有助于减轻病情。但同时要监控灌溉用水的pH值。增加土壤的酸性可以抑制病害的发生。保持草坪优良好的排灌水系统。

(5)重视新建草坪的种子处理,用粉锈宁或立克秀(戊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试用包衣剂,或进行药剂土壤处理。也可选用上述药剂,进行泼浇、灌根或喷施的方法,控制初始病情。还可试用拮抗性荧光假单胞杆菌和一些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其他生防菌。

草坪全蚀斑病的防治方法


全蚀斑病为检疫性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剪股颖草坪,造成根系腐烂、植株矮小、瘦弱,而后干枯死亡。偶尔也可侵染羊茅和早熟禾等草坪,在全世界的禾草草坪中都有发生。

此病为典型的土壤传染病害,病菌可在土壤中逐年增加,到严重时几乎所有的植物均会受害。

1.发病症状

全蚀斑病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但夏末天气干热过后,至秋冬这段时间发病最为严重。发病后,出现下陷的圆形斑,草坪草叶片上密布浅黄至铜色的小病斑,形成枯草斑,特别在剪股颖遭受夏季炎热、干燥的天气后症状更加明显。

枯草斑在冬季变A成干草色,并且可周年扩大,由开始直径约10cm大小,到后来可以发展到1~2m,而且形状变得很不规则,中央部分的抗病种类生长旺盛,成为蛙眼状。病株的根、根颈、匍匐茎、根茎部位易腐烂,变为黑褐色,很容易拔出来。

2.发病条件

全蚀斑病在许多不良情况下都会加重病情,如冬季温暖、春季多雨低温病情会加重;排水或灌溉很差的坪床病情会加重;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特别是根区土壤的pH值较高,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不足或比例失调或严重缺磷或施用硝态氮等都会明显使病情变重;熏蒸过的土壤、刚开垦的森林土壤、坪床是用含沙量很高的沙壤配制成的土壤上的病害比较严重。

因此,在潮湿、冬夏温度较高、土温5~15C、土壤偏酸,尤其是排水不畅、土壤贫瘠、营养不均衡的时候此病易发。全蚀斑病侵染的最适土温为12~18C,但6~8C的低温也能侵染,特别是一旦发病,温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此时多雨、灌溉、积水等土壤条件将促使病菌的扩散。全蚀斑病主要随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也可随草坪营养繁殖体、土壤、粪肥等进行传播。

3.防治方法

利用植物检疫手段对繁殖材料进行严格的检疫,特別是从疫区调运的繁殖材料。在草坪管理中,须给草坪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如须冇良好的排水条件、浇水须浇深浇透、建坪前应用石灰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及均衡、适时的施肥等。

利用不同草种对不同病害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建议建植草坪时选用抗性强的草种。小面积发病最好连土带草一起挖掉,重新换土繁殖。另外,可用粉锈宁、敌菌灵、福美双、百菌清等药剂拌种、浇根或喷雾来防治,尝试利用生物药剂来控制。

小麦卷曲病如何防治


小麦卷曲病又称扭叶病、双冠子叶斑病。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开始在第三、四叶片上产生浅绿色圆形至长圆形病斑,逐渐扩展为不规则形病变,心叶卷曲干枯,严重的幼苗扭曲畸形后枯死。拔节期、抽穗期染病叶片、叶鞘上产生淡黄色病斑,上生小黑点或漆黑色斑痣,旗叶紧抱的不能抽穗呈“一柱香”形,初期缠绕灰白色菌丝,后期部分小穗或全部呈黑色革质状,即菌核型分生孢子堆。

病原Dilophosporaalopecuri(Fr.)Fr.称看麦娘双极毛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D.graminis.病菌在病叶及穗上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大小120~300μm,黑色。分生孢子圆柱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具隔膜0~3个,大小8.5~16×1.6~2.5(μm),两端各具3~6根直或有分叉的刚毛,呈冠羽状。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越夏,通过风雨传播。为害麦穗者,主要通过小麦粒线虫传播,病菌常附着在虫瘿里的线虫体外,经由线虫携带进入小麦体内。因此穗上有卷曲者,通常也有线虫为害,小麦卷曲病和线虫病呈混生状态。但在田间也常见到同一病株有线虫病而无卷曲病,有的卷曲病株而无线虫为害。

防治方法(1)认真防治小麦线虫病。(2)与非小麦作物进行轮作。(3)选用无病种子。

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小麦白粉病


最近我们收到一些电话问,小麦长不好,是怎么回事,今天小植就和大家说说小麦的养护吧

比不上家里的花盆里的花,又不能和田里野草比,我们的粮食/经济作物,真的是很是吃亏。

我们在收获小麦后,由于自然落粒的原因,地里会出现很多自生麦苗。小麦自生苗不仅对下茬作物造成生长障碍,而且还是很多病害的病原物休眠的“场所”。病原物通过寄宿在自生麦苗,实现对下茬作物的侵染发病循环。

小麦白粉病就是小麦的一种主要病害发病症状

小麦自幼苗至成熟期间,植株均可遭受此病害侵染。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部。一般叶正面的病斑多于背面,下部的叶片较上部叶片危害严重。发病初期,出现黄色小点,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逐渐扩大并互相联合成大病斑。病斑首先出现的是白色丝状霉层,严重时病斑扩展到整个叶片,病斑霉层并由丝状转为粉末状,呈白色。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或黄褐色,并在其上形成黑色颗粒。

发病后小麦叶片变黄,卷曲枯死,甚至萎缩不能抽穗;白粉病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使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均下降。

发病条件

该病最适发病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一般在15-20摄氏度左右。在适温条件下如遇多雨天气、或雾大露重地区,该病往往发病迅速、严重;也就是说,在田间相对湿度大于70%以上时,最易发病、流行;冬季温暖,雨雪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菌越冬;田间偏施氮肥,植株贪青徒长,拔节前田间养分充足,无效分蘖增多,易造成田间郁闭通透性差,发病严重;田间持水排水不畅,或缺水干旱地块均可造成严重发病。

防治措施

小麦白粉病应采用以防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我们应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地势,气候环境的抗病良种种植为宜。选对品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防病措施。

2,我们要加强播种和田间管理,要根据品种准确掌握亩播量,避免播种过密;控制田间湿度,要做到旱能浇水,涝能排积,雨过后田内不积水的效果;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基肥,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最好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有目的性的施肥;播种前或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染病植株病残体和自生麦苗,以减少病菌源。

3,发病初期,田间可喷施三唑酮、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一般7-10天用药一次,连用2次左右即可有不错的防治效果。或在4月上旬喷施一次三唑酮,一般不是严重病害年份,即可控制住白粉病的发生。

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症状

发病后地下根部慢慢腐烂,初期地面茎部没有明显症状,但是时间一长没有根部的供应肥料和水分,茎部就会发生枯萎,枝叶发黄,一直到死亡。

造成原因

1.小麦多年连作,加之不利的天气影响;

2.栽种作物的地方培土过高,造成根系的损伤

3.雨水、灌溉时,水量过大,排水不及时

4.光照不足,低温高湿,土壤粘性过大,土壤结块,通风不好

5.当根系受到伤害断裂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受到病菌侵入的。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重病地实行大轮作,停种小麦1年以上,改种油菜、蚕豆、棉花等。

轻病地块实行小换茬,小麦收获后复种一季秋菜,如白菜、萝卜以及黄豆等非寄主作物。

加强田间管理,深耕细耙,精细整地;增施有机肥、磷肥、调整氮、磷比例,提高地力。

(2)化学防治:

①药剂拌种

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

②大田喷药

15%粉绣宁可湿性粉剂,或1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等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黑节病如何防治


小麦黑节病是丁香假单胞菌条纹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严重的可引起小麦全株枯死。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茎秆节与节间。叶片染病初生水渍状条斑,后病斑颜色变为黄褐色,最后呈浓褐色。病斑长椭圆形,也有中间色浅些的。叶鞘染病沿叶脉形成黑褐色长形条斑,多与叶上病斑相连,后叶鞘全部变为浅褐色。茎秆染病主要为害节部,病部呈浓褐色,内部也变色,后可扩展至节间,发病早的秆部逐渐腐败,叶片变黄,造成全株枯死。

病原

Pseudomonasyringaepv.striafaciens(Elliott)Youngetal.异名Pseudomonasstriafaciens(Elliott)StarretBurkholder称丁香假单胞菌条纹致病变种,属细菌。细菌杆状,两端圆,大小1.0-2.5×0.4-1.0(μm),具单极生鞭毛1-2根,革兰氏染色阴性,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圆形,中间隆起,全缘。发育适温22-24℃,50℃经10分钟致死。

发病特点该菌在干燥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干燥种子上的病菌可活到秋季节,主要靠麦种带菌传播。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①变温浸种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4-6小时,涝出后用52-55℃温水浸1-2分钟,使种子温度升到50℃,再捞出放入56℃温水中,使水温降至55℃浸5分钟,随即迅速捞出经冷水冷却后晾干播种。②恒温浸种把麦种置于50-55℃热水中,立刻搅拌,使水温迅速稳定至45℃,浸3小时后捞出,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石灰水浸种用优质生石灰0.5kg,溶在50kg水中,滤去渣滓后浸渍选好的麦种30kg,要求水面高出种子10-15cm,种子厚度不超过66cm,浸泡时间气温20℃浸3-5天,气温25℃浸2-3天,30℃浸1天即可,浸种以后不再用清水中洗,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

农药拌种用种子重量63%的7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08%-0.1%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也可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1kg,拌麦种50kg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kg,对水5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6小时,可兼治腥黑穗病。

小麦蜜穗病如何防治


症状

该病是伴随小麦线虫而产生的细菌病。小麦抽穗后发生。染病株心叶卷曲,叶和叶鞘间含有黄色胶质物和细菌溢脓。新生叶片从含有上述菌脓叶筒内抽出时受阻,常粘有细菌分泌物。病株麦穗瘦小或不能抽出,护颖间也常沾有黄色胶质物,干燥后溢脓在穗部或上部叶片上变成白色膜状物,使穗、叶坚挺。湿度大时,溢脓增多或流淌下落。小麦成熟后,黄色胶质物凝结为胶状小粒。

病原

Clavibactertritici(CarlsonandVidaver)Davisetal.称小麦棒杆菌,属棒杆菌属细菌,是具有钝圆末端的楔形短杆菌,大小1.3×0.5—0.7(μm),一般单个或首尾相连成对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气性,不产孢,菌体棍棒状,没有球形或杆状变化的多态性,也无突然折断分裂现象。胞壁中含有二氨基丁酸;G+C为51%—59%。该菌原名为Corynebacteriumtritici(ex.Hutchinson)CahsonandVodaver后归入新建立的棒杆菌属中。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本病主要靠小麦线虫为介

体侵入小麦,侵入后细菌扩展快则全穗为蜜穗病。线虫发展快时则病穗成为虫瘿粒或部分为虫瘿,部分为蜜穗。蜜穗病株中的虫瘿内皆带有密穗病病原细菌。可在虫瘿内存活2年半左右。

防治方法重点防治小麦线虫病,小麦线虫病防住以后,即无本病发生。

小麦白粉病如何防治


小麦白粉病在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该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占,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病原Blumeriagraminis(DC.)SpeerErysiphegraminisDC.E.graminisDC.f.sp.triticiMarchal称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8—10(μm),侵染力持续3—4天。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μ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18.8—23×11.3—13.8(μm)。子囊壳一般在大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该菌不能侵染大小,大麦白粉菌也不侵染小麦。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遇有温湿度条件适宜,病菌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和侵入线,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在菌丝丛中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

该病菌可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上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线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越冬病菌先侵染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后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早期发病中心明显。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

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

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可选用郑州8915、郑州831,豫麦9、15、16、21、24号,中育4号,北农9号,冀麦23、24、26号、84-5418、138号,鲁麦1、5、7号,城辐752,高38、贵阿1号、贵丰1号、贵农19、20、21、22,黔丰3号,81-7241,冬丰1号,BT8812,BT-7032,京核883,8814,花培28,鲁麦14、22号,中麦2号,京农8445等。此外新选育的抗白粉病冬小麦品种还有百农64,温麦4号,周麦9号,新宝丰,冀审4185,6021新系,皖麦25,26,扬麦158,川麦25,绵阳26,劲松49号,上麦5号,京华1号,3号,京核3号,京411,北农白等。春小麦抗白粉病的品种有垦红13号、垦九5号、定丰3号等。上述抗病新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如北京冬小麦现在以京411为主栽品种,高肥麦田搭配种植京冬8号、京冬6号、中麦9号。中肥及水浇条件差的种植京437、京核1号、轮抗6号等抗旱、耐瘠的品种。稻茬麦及晚播麦田可选用京411、京冬8号、京双18等。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

(3)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

(4)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g拌667m2麦种防治白粉病,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②在小麦抗病品种少或病菌小种变异大抗性丧失快的地区,当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也可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杀菌剂混配做到关键期一次用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小麦生长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667m2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g;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混发区或田块,667m2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150g。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发区,667m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g加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g。

小麦根腐病如何防治


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根腐病分布极广、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

为害症状

该病症状因气候条件而不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引起茎基腐、根腐;多湿地区除以上症状外,还引起叶斑、茎枯、穗颈枯。幼苗受侵,芽鞘和根部变褐甚至腐烂;严重时,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

在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叶鞘发生褐色腐烂,严重时也可引起幼苗死亡。成株期在叶片或叶鞘上,最初产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后扩大变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在空气湿润和多雨期间,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用手容易抹掉(与球霉病,颖枯病和叶枯病不易用手抹掉不同)。叶鞘上的病斑还可引起茎节发病。穗部发病,般是个别小穗发病。小穗梗和颖片变为褐色。在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霉状物,有时会发生穗枯或掉穗。种子受害时,病粒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但胚尖或全胚发黑者不一定是根腐病菌所致,也可能是由假黑胚病菌所致)根腐病除发生在胚部以夕卜,也可发生在胚乳的腹背或腹沟等部分。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央白色。此种种子叫“花斑粒”。

发病原因

病原物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vu(ItoetKurib.)Drechsl.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

分布范围

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本科作物和30余种禾本科杂草。病菌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致病力有差异,存在生理分化现象。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麦田缺氧植株早衰,抗病力下降,发病重;叶片龄期愈长,抗病力愈低,小麦抽穗后出现高温、多雨的潮湿气候,病害发生程度明显加重。黑龙江春麦区小麦抽穗后正进入雨季,雨湿条件对根腐病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因而成为这一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华北、西北麦区由于湿度低、为害轻。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春麦区播种过迟,冬麦区播种过早以及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

侵染过程

病菌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或在大气相对湿度98%以上,只要温度适合即可萌发侵染,病菌直接穿透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直接穿透侵入时,芽管与叶面接触后顶端膨大,形成球形附着胞,穿透叶角质层侵入叶内;由伤口和气孔侵入时,芽管不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在25℃下病害潜育期5天。气候潮湿和温度适合,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侵入叶组织后,菌丝体在寄主组织细胞间蔓延,并分泌毒素,破坏寄主组织,使病斑扩大,病斑周围变黄,被害叶片呼吸增强,发病初期叶面水分蒸腾增强,后期病叶丧失活力,造成植株缺水,叶枯死亡。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病种胚内越冬越夏,也可以分生孢子在土壤中或附着种子表面越冬越夏,成为初次发病的侵染源。如病残体腐烂,体内的菌丝体随之死亡;土壤中分生孢子的存活力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下降。在土壤和种子内外越冬的病菌,当种子发芽时即侵染幼芽和幼苗,引起芽枯和苗腐。

病害循环

春麦区,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当气温回升到16℃左右,叶片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藉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小麦抽穗后,分生孢子从小穗颖壳基部侵入穗内,为害种子,成黑胚粒。在冬麦区,病菌可在病苗体内越冬,返青后带菌幼苗体内的菌丝体继续为害,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病特点

小麦根腐病菌以分生孢子沾附在种子表面与菌丝体潜在种子内部越夏、越冬;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也能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因此土壤带菌和种子菌是苗期发病的初侵染源。当种子萌发后,病菌先侵染芽鞘,后蔓延至幼苗,病部长出的分生孢子,可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情加重。不耐寒或返青后遭受冻害的麦株容易发生根腐,高温多湿有利于地上部分发病,24—28℃C时,叶斑的发生和坏死率迅速上升,在25—30℃时,有利于发生穗枯。重茬地块发病逐年加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种,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

3、采用小麦与豆科、马铃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

小麦眼斑病如何防治


小麦眼斑病又称茎裂病,能寄生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麦类作物及其他禾本科植物。

症状

主要为害距地面15-20cm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病部产生典型的眼状病斑,病斑初浅黄色,具褐色边缘,后中间变为黑色,长约4cm,上生黑色虫屎状物。病情严重时病斑常穿透叶鞘,扩展到茎秆上,严重时形成白穗或茎秆折断。

病原

Pseudocercosporellahaerpotrichioides(Fron)Dei称铺毛拟小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营养菌丝黄褐色,线状,具分枝;还有一种菌丝暗色,壁厚,似子座。分生孢子梗不分枝,无色,全壁芽生产孢,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圆柱状,端部略尖,稍弯,4-6个隔膜,无色,大小35-70×1.5-3.5(μm)。

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越冬或越夏,成为主要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传播半径1-2m,孢子萌发后从胚芽鞘或植株近地面叶鞘直接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气温6-15℃利其侵入。冬小麦发病重于春小麦。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

(2)改善耕作制度。合理密植,避免早播,并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和耕播土地,促进病残体迅速分解;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农药防治。必要时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