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越冬期橘园病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橘园进入冬季后,经过一年生长和结果的柑橘树,转入相对休眠的状态。各种危害柑橘的病虫害如天牛、吉丁虫、花蕾蛆、螨类和树脂病、炭疽病等都处于蛰伏越冬。在此期间结合冬季橘园管理,对病虫害及时治理,减少越冬病虫基数,是保证下年柑橘丰收的重要措施。 一、冬季清园。抓住冬闲彻底清园,并集中堆集起来烧毁,或在远离橘园的地方高温堆沤作肥,可消灭很多在这些地方过冬的病菌和害虫,例如潜叶蛾以老熟虫或蛹在受害叶边缘卷曲处越冬;蚜虫和介壳虫以蛹或卵在叶片或杂草上越冬;吉丁虫和溜皮虫等则以幼虫在树干或枝干内越冬。各种病菌则常常藏身于带病的植株或枯枝落叶之中。因此,在萌芽之前,应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挖除死树,铲除杂草,同时,刮除树干上的苔藓、地衣等,以消灭树上越冬病虫及其场所。 二、中耕松土。花蕾蛆、金龟子等害虫一般以幼虫在土中越冬,实蝇和尺蠖类在土中以蛹越冬,因此,在越冬期间深翻园土,可使实蝇类、花蕾蛆等害虫的幼虫及蛹造成机械损伤,或因环境不适生存而死亡,有效地降低橘园来年的虫口基数。 三、涂白封洞。用石灰0.5公斤、硫磺粉0.5公斤、松香200克、食盐50克、水20-25公斤调和成浆,用时先将需涂白的干、枝扫刷干净,然后进行涂白。如果树干上裂缝较大,或树上有树洞、虫孔要用水泥,或用水泥、细河沙,或新鲜牛粪、毛发、石灰、黄泥混合剂将虫洞堵塞。也可用脱脂棉沾80%敌敌畏乳剂,或40%乐果乳油5-10倍液塞进虫孔以后再堵塞,除虫效果更好。 四、刮除护伤。对感染树脂病致死的橘树树皮组织,要对病部进行刮除,伤口用75%的酒精消毒后涂抹药剂。药剂有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1%抗菌剂402等,还可刮除主干基部滋生的地衣、苔藓,刮除脚腐病斑和柑橘树裂皮,死皮,以便涂上保护剂。 五、喷药防治。结合清园,使用80-100倍液的机油乳剂喷洒,最好加入速扑杀、克螨特等杀螨剂,可以杀灭越冬介壳虫、锈壁虱、红蜘蛛等害虫,而且还可以防治地衣、苔藓和煤烟病。也可在冬季对树冠喷洒1-2次0.6-0.8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水溶液。介壳虫严重的橘园喷洒10倍的松脂合剂,注意松脂合剂与石硫合剂应相隔15天以上使用,以防产生药害,淋施5%-10%的茶枯水或石灰水,可有效杀死在表土层或土缝中越冬的多种害虫的幼虫。

延伸阅读

苹果坐果期病虫害防治


1、病虫害发生特点:

苹果进入座果期,养分的耗费进一步增大,加之叶片的光合能力有限,树体抗性有所下降,白粉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等乘虚而入。幼果期是苹果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的初侵染期和发病期,枝干病害相对较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和早期落叶病等进入重点损害期。病害的防治重点是节制病菌的初侵染源。此期的害虫如叶螨、蚜虫、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苹果绵蚜等已进入猖狂为害期,桃小食心虫等延续出土,做茧羽化,应依据害虫种群数量判别防治重点,并兼治其它害虫。

2、重点防治对象

依据目前的预测预报,害虫应以绣线菊蚜、金纹细蛾、山楂叶螨、苹小卷叶蛾等为主,个别地区还要留意防治苹果绵蚜等;病害则以早期落叶病、轮纹烂果病、白粉病、霉心病等为重点,个别地区还应留意防治苹果黑星病、锈病、圆斑根腐病等。

3、主要防治技巧

病害防治

(1)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苹果花落伍,视气象情况每间隔1015天左右,延续喷布42%喷富露悬浮剂或43%大生富悬浮剂800倍,有小叶病的果园提议喷布65%普德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为了节制落叶僵果上的病菌蔓延侵染,行间生草的果园,地面喷布克菌宝600800倍液,上年叶螨发生严重的果园还可选用波美0。5度的石硫合剂解决地表。

(2)黑星病、白粉病、锈病:应联结疏花疏果,精密疏除病梢、病叶和病果,消灭病源,并及时喷布25%金力士乳油60007500倍,或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

(3)圆斑根腐病:视树势强弱和病情发生的程度,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加强根外追肥,配合果友氨基酸涂干,并进行晾根或药剂灌根。可选用25%金力士乳油60008000倍+氨基酸600800倍混杂液灌根治疗。

害虫防治

(1)绣线菊蚜、苹果绵蚜:可视其发生程度选用20%安棉特乳油或20%好年冬乳油10001500倍,或40%安民乐乳油或40%好劳力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如果园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数量较大时,还可用20%安棉特乳油或20%好年冬乳油510倍液涂干解决。

(2)金纹细蛾、旋纹潜叶蛾、苹小卷叶蛾:采取性诱剂预测预报或诱杀,并联结花前和花后及时喷布40%果隆悬浮剂16000倍液防治,上年发生严重的果园,第一次应加大浓度使用到1200014000倍液,以彻底消灭之。

(3)山楂叶螨:可在花序分别期和夏收前,全园各喷布一次57%螨涕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

(4)桃小食心虫:采取性诱剂预测预报或诱杀,地面解决依据桃小食心虫在树盘下泥土中越冬的习惯,可在其出土初期选用40%安民乐乳油或40%好劳力乳油200300倍液喷雾解决地面,上年发生严重的果园,还可采取150200倍液,节制桃小食心虫上树为害;树上防治留意预测预报,当卵果率达11。5%时进行树上喷药防治,可选用40%安民乐乳油或40%好劳力乳油1500倍液。

值得一提的是,此期苹果的幼叶幼果上布满绒毛,药液不易粘着,加之相当地区的水质偏碱,因此强烈提议每次配药时先加入柔水通30005000倍液,以预防药害,提高药效,下降成本。

苹果膨大期病虫害防治


据近期调查,随着苹果进入果实膨大期,各种病虫也进入盛发危害期,早期落叶病田间重复侵染加快,苹果树腐烂病开始新的侵染,叶螨、金纹细蛾、轮纹病等的发生危害加重。据天气预报,8月份果区大部分降水偏多,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苹果后期早期落叶病、腐烂病及果实病害的蔓延为害,因此,做好此期病虫防控,对保证今年苹果丰产丰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防治上要坚持实施病虫系统监测、应用免疫诱导产品、优化农药品种组合、遵循用药安全要求、提高科学施药技术的绿色防控技术要点,果农应根据自家果园病虫发生特点及时进行防治。

一、对症选用药剂品种组合。早期落叶病发生较重的果园要保护性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并用,保护性杀菌剂可用代森锰锌75%水分散粒剂或80%可湿性粉,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等。以褐斑病为主的果园内吸性杀菌剂可选用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等,斑点落叶病选用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等。杀虫杀螨剂可选用触杀内吸及具有胃毒作用的,如1.8%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50%溴螨酯乳油、15%哒螨灵乳油等。

选用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杀螨剂,要按各自的推荐用量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免疫诱导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800-1000倍液叶面喷雾,促进果实膨大,改善品质,增加产量。

二、提高施药技术,保证防效。果园施药时要选用高效施药器械,注重雾化效果,科学把握施药液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喷雾时要保持均衡压力,药液雾化程度越细,防效越好。常量喷雾果园每亩施药液量控制在50-80公斤,以叶面湿润但不滴液为好,喷雾时要细致、周到,褐斑病以树冠下部和内膛最先发病,斑点落叶病此期侵染秋梢新叶,喷雾时从上到下,由内膛到树冠外围,叶片正反面都要均匀着药。

三、适时药剂涂干。苹果树落皮层(树体表面形成翘起的、鳞片状的、易脱落的褐色坏死皮层组织)形成期正是腐烂病菌侵入期,此时新发病斑仅限于表面溃疡,还未深入皮层,选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碧康)或45%代森胺水剂(施纳宁)50-100倍液或3%甲基硫菌灵糊剂(金枝)等涂刷苹果树的主干、大枝等部位,可有效杀灭在树体落皮层定殖或潜伏的病菌,控制秋季发病率。

四、落实综合配套措施。悬挂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等害虫性诱捕器、安装杀虫灯的果园,注意及时更换诱芯,清理诱捕器或诱虫袋内的死虫。8月中下旬果树主干或大枝捆绑诱虫带。结合夏剪,疏除过密枝、交叉枝。加强肥水管理,根据果树挂果量适量树下追肥。

金钱橘养护与病虫害


金钱橘多为盆栽,盆井可用腐叶土3、砂土2、饼肥1混合,每年3~4月翻盆换土。春季移出室外,置于光照充足处,光照不足、环境荫蔽会造成枝叶徒长、无花或少花,光照强度大、高温炎热季节可稍加庇荫,过后再置于向阳处。冬季置于温室内光照充足处。金钱橘喜肥,除换土施入基肥外,其余时间以追施液肥为主。芽萌动前10天施用氮肥催芽,5月初追施促花肥,以氮、钾为主的有机肥。壮果肥在果实膨大期施入,以磷、钾为主。液肥采取每半个月一次,为改良土壤酸碱度,配制矾肥水,每20天浇一次,也可叶面喷施。金桔对水要求较严,生长期内应保持盆土湿润,花期到幼果期暂停叶面喷水或避开天然降水,以免影响座果,此时土壤过干过湿也易造成落果,因此浇水要均匀。盛夏高温,应增加浇水次数,冬季盆土保持半湿状态。北方空气干燥,须经常叶面喷水,周围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霜降前盆花移入温室光照充足处,温度O。C以上即可越冬。每年冬末春初对植株进行一次重剪,每枝保留2一3芽,并疏去病虫枝、密生枝、徒长枝,使枝条均匀分布,新梢长到25cm摘心,促发侧枝使其丰满,金钱橘开花时,适当疏花疏果,及时抹去新梢,使果大、分布均匀。

秋播期小麦的病虫害防治


秋播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小麦吸浆虫;其次是种传或土传的小麦病害,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小麦纹枯病等;第三是小麦苗期蚜虫、红蜘蛛、锈病和白粉病。

抓好秋播期防治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各地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在采取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地下害虫、吸浆虫

(1)土壤处理

在三种地下害虫混合发生区或单独严重发生区要采用土壤处理进行防治。为减少土壤污染和避免杀伤天敌,应提倡局部施药和施用颗粒剂。每667m2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kg,或3%辛硫磷颗粒剂2~2.5kg于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用量250ml,加水1~2kg,拌细土20~25kg配成毒土施用。

在小麦吸浆虫严重发生区,可用林丹粉进行土壤处理。20%林丹粉每667m2用量0.5~0.75kg拌细土20~25kg于犁地时施用。此法可兼治地下害虫、麦圆蜘蛛等,非吸浆虫发生区不得使用。

(2)药剂拌种

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常用农药与水、麦种的比例为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1∶100∶1000(农药∶水∶种子)拌种,50%辛硫磷乳油、50%一六○五乳油、50%甲胺磷乳油按1∶50∶500拌种。

拌种时先将农药按要求比例加水稀释成药液,再与种子混合拌匀,堆闷5~6h(内吸性药剂要堆闷12h以上),摊晾后即可播种。

在小种病毒病黄矮病、丛矮病严重流行区,用75%三九一一乳油按1∶50∶500(药∶水∶种)拌种,可防治传毒媒介麦蚜、灰飞虱等,兼治地下害虫。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5~1kg对适量水拌麦种100kg防治麦蚜、灰飞虱。

2、种传或土传病害以及苗期锈病、白粉病

采用药剂拌种不仅可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地控制冬前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减少越冬菌量。常用的拌种药剂有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麦种重量0.2%的药量干拌,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按麦种重量0.2%的药量湿拌。

防治小麦黑穗病,也可采用每100kg麦种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43g。拌种时,先将药剂以少量水稀释,用喷雾器把药液喷到种子上,边喷边拌,堆闷5~6h后播种。

3、小麦综合拌种技术

对小麦黑穗病、地下害虫及苗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区,可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增产菌或小麦专用微肥三项混合拌种,具有防病、治虫、增产的综合效应。小麦三拌的用量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一般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然后拌增产菌或小麦专用微肥。拌后的种子不宜久放,要随拌随用。

4、使用包衣种子

包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成膜剂等配制成的药肥复合型种子包衣新产品。小麦良种包衣,可有效地综合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并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等功效,应大力推广应用。

加强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


市农委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努力夺取水稻丰产丰收。

通知指出,近期我市水稻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受多阴雨天气的影响,预计今年水稻穗期病虫害将达偏重发生程度,主要面临二虫三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严重威胁,局部区域的细菌性病害也将呈重发态势,对水稻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水稻穗期病虫害发生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抓好水稻破口抽穗这一最关键、最有效的防控时期,于水稻破口期主动出击开展防治,确保防治效果。移栽稻田抓住水稻破口前5-7天和破口期这两个关键时期开展防治;直播稻田根据水稻生育期、病虫发展情况,做好2-3次的总体防治工作,即在当前对部分纹枯病重发的田块,以主治纹枯病、兼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为主防治1次,以后抓住水稻破口前5-7天和破口期两个关键时期,齐穗后根据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展情况,再确定是否防治;对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细条病一经发现,就要立即用药控制。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服务工作,使广大农民及时掌握防治信息和技术,引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防治。要推动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现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的全覆盖,示范带动农民推广防治新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病虫害也就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强化宣传发动,抓住小麦抽穗至灌浆期,主动出击,适期用药预防,认真落实“一喷三防”政策措施,全力做好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一喷三防”工作,确保小麦丰产丰收。穗期小麦病虫害主要有“三病三虫”,即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和吸浆虫。

据专家会商预测,今年全国小麦穗期病虫害累计发生达7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3亿亩次,虫害发生4亿亩次。其中,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预计分别发生2000万亩、7000万亩和1亿亩;蚜虫、麦蜘蛛和吸浆虫预计分别发生2.5亿亩、9000万亩和3500万亩。“三病三虫”未来防治任务预计3.6亿亩次,重点防治区域为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西北和华北麦区,防治关键时期4月下旬至5月底,条锈病、蚜虫、吸浆虫等在北方部分麦区持续至6月上旬。

小麦“三病三虫”发生态势,穗期防治的技术要点是:

1.小麦条锈病。西北冬麦区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结合“一喷三防”,有效控制条锈病流行危害,并加强晚熟冬麦及春麦区监测与防治。黄淮海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预防措施,及时消灭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以上时,应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大田喷药防治时,每亩用15%三唑酮粉剂80~100克,或亩用25%烯唑醇粉剂30~40克,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毫升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各地也可根据当地药源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高效低毒杀菌剂。

2.小麦赤霉病。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防治,一旦错过抽穗扬花始期这个最佳喷药适期,防治效果将会大大下降。要根据天气情况,遇连续阴雨天,要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全面用药防治的原则。长江中下游麦区等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的地区,由于病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建议使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替换多菌灵或与多菌灵混配防治赤霉病。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要“主动出击”全面采取预防措施,打好“保险药”。防治用药以优先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喷雾为主,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则应在雨后及时补喷。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注意轮换用药。

3.小麦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为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等,一般喷药2~3次。对于高水肥麦田,尤其是常发区的感病品种田块,要及时对发病点片进行挑治,以控制其蔓延。

4.小麦穗期蚜虫。严格把握防治指标,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800头时,自然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1∶150头时(指麦蚜超过150头),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吡虫啉系列产品一般用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小麦穗期病虫病混合发生田块,结合“一喷三防”,同时兼治病害。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菊酯类、抗蚜威等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5.小麦吸浆虫。重点抓好蛹期撒毒土和成虫羽化初期喷药防治的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成虫羽化和产卵量。

蛹期防治技术。小麦孕穗期当每小方土样(10×10×20cm3)有虫蛹2头以上时,可选用毒死蜱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浇水效果更好。带露水不要撒施毒土,另外,要借助树枝、扫帚等及时弹落沾浮在麦叶上的毒土,充分发挥药效。

成虫期防治技术。在小麦抽穗期,每10网复次有10~25头成虫,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立即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喷雾防治,可采用80%敌敌畏50ml/亩+5%高效氯氰50ml/亩喷雾,也可用敌敌畏拌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撒于田间,熏蒸防治。重发生区要连续用药2次,间隔3天,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

6.麦蜘蛛。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200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喷雾防治。每亩用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加水50~75公斤喷雾。

小麦穗期是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的高峰期,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既可防病治虫,又可抵御“干热风”等自然灾害,达到一喷三防、节本增效和增产保质的目的。因此,各地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财政一喷三防的补贴政策,及时开展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控制小麦穗期病虫危害,为争“奋战六十天,再夺夏粮丰收”目标的实现。

注意事项

(1)打足药量:如果施药时遇雾、雨天气,药剂用量均取上限。药后12小时内遇雨,雨后立即加大药量予以补治。

(2)打足水量:亩用水量手动喷雾不少于50公斤、机动弥雾不少于20公斤,要喷匀喷透,确保防治效果。

(3)打准适期:全县大面积防治时间只作面上指导,由于区域土质、品种、播种时间和田间管理水平的差异,不同田块小麦抽穗时间相差7~10天。农户应根据具体田块小麦的生育进程,准确把握田块中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指标进行用药,过早过迟均影响防效。

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目前,我国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病虫害也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穗期小麦病虫害主要有三病三虫,即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和吸浆虫。

据专家会商预测,今年全国小麦穗期病虫害累计发生达7亿亩次,其中,病害发生3亿亩次,虫害发生4亿亩次。其中,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预计分别发生2000万亩、7000万亩和1亿亩;蚜虫、麦蜘蛛和吸浆虫预计分别发生2.5亿亩、9000万亩和3500万亩。三病三虫未来防治任务预计3.6亿亩次,重点防治区域为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西北和华北麦区,防治关键时期4月下旬至5月底,条锈病、蚜虫、吸浆虫等在北方部分麦区持续至6月上旬。

小麦三病三虫发生态势,穗期防治的技术要点是:

1.小麦条锈病。西北冬麦区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结合一喷三防,有效控制条锈病流行危害,并加强晚熟冬麦及春麦区监测与防治。黄淮海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预防措施,及时消灭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以上时,应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大田喷药防治时,每亩用15%三唑酮粉剂80~100克,或亩用25%烯唑醇粉剂30~40克,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毫升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各地也可根据当地药源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高效低毒杀菌剂。

2.小麦赤霉病。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防治,一旦错过抽穗扬花始期这个最佳喷药适期,防治效果将会大大下降。要根据天气情况,遇连续阴雨天,要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全面用药防治的原则。长江中下游麦区等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的地区,由于病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建议使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替换多菌灵或与多菌灵混配防治赤霉病。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要主动出击全面采取预防措施,打好保险药。防治用药以优先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药剂喷雾为主,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则应在雨后及时补喷。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注意轮换用药。

3.小麦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为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等,一般喷药2~3次。对于高水肥麦田,尤其是常发区的感病品种田块,要及时对发病点片进行挑治,以控制其蔓延。

4.小麦穗期蚜虫。严格把握防治指标,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800头时,自然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1∶150头时(指麦蚜超过150头),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吡虫啉系列产品一般用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小麦穗期病虫病混合发生田块,结合一喷三防,同时兼治病害。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菊酯类、抗蚜威等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苗木休眠期的病虫害防治


苗木的良好生长是衡量营林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苗木的生长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其中对苗木的养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冬季苗木的休眠期对苗木妥善管理,能促进苗木安全过冬,促进次年的生长状况,同时解决好病虫害问题,进行综合性、科学性的休眠期苗木养护,提高营林工作的实效性。

1休眠期对苗木的管理

苗木休眠期的抵抗力比较低,必须抓住机会对其采取综合、系统的养护管理措施,有利于苗木在次年春季良好的发芽和发育。如果没有科学、细致的管理,苗木在休眠期容易发生病虫害危险,导致次年春天苗木发育异常,甚至导致死亡,破坏生态环境和林业事业,因此,必须做好苗木休眠期的管理养护工作。

1.1做好树干涂白

树干涂白可以减轻日灼和冻害,延迟苗木的萌芽和开花,使苗木免遭春季晚霜的危害,还可兼治树干病虫害,即杀死在树皮内隐藏的越冬虫卵。常用的涂白剂配制比例是: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用盐1至2份、黏土2份、水36至40份,此外还可加入少许杀虫剂。涂白次数以2次为宜。第1次在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第2次在早春。涂白部位以主干为主,对树冠不完整的大树、病树等树干的南面及树叉向阳处要重点涂,主枝基部也可以涂白,但不要全树涂白,以免造成烧芽。

1.2做好翻园

利用冬季低温和干旱的自然条件,通过翻园,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如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竹螟等,翻到土壤表面冻死,或被有益动物取食而消灭。翻园深度以20~30cm为宜;时间以越接近土壤封冻效果越好,也可在早春进行,但防治效果比初冬翻园要差些。结合翻园,在土壤表面撒施除虫粉,可提高早春防治害虫的效果。翻园不仅可以消灭越冬害虫,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冬季保水保肥的能力。

1.3做好修剪及清园

苗木休眠后将苗木上的病枝、有虫枝、枯枝剪掉,然后集中起来烧毁。同时结合翻园将苗木落叶、落果、枯枝及下部杂草等杂物清理干净,集中起来深埋或烧毁,以消灭在其中越冬的病菌和害虫。

2在林木休眠期如何防治病虫害

2.1农药埋施法

在苗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且药效持久。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方法是:在距树干60cm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每坑内放50-80g呋喃丹后。将坑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如与复合肥或尿素一起使用,可使得呋喃丹的药效更高、更快,治虫补肥一举两得。

2.2树干注药法

树干注药法是指在树干周围钻孔后,注射进药物,从而将农药的有效成分作用于整个树体,当害虫在任何一个部位进食或破坏时,都将中毒身亡。这种注药法比较容易操作,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比较节省,对空气不造成污染,对害虫的天敌也没有伤害,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主要针对的害虫害有: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顽固性害虫,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食叶害虫、树毛毡病等病害。注药的时期在苗木萌芽至落叶前的生长期内都可以进行,但以4月至8月份施药的效果最好。苗木落叶至萌动前的休眠期不能用药。农药应选用内吸性较强且对苗木生长无影响的药剂。如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75%可湿性呋喃丹粉剂、50%久效磷乳油等。具体选择适宜的农药因不同害虫、树种而异。注药方法:采取先钻孔后注药的方式,用直径0.8-1cm木工钻或充电电钻,在距地面15~50cm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8-10cm深的注药孔,深度以达髓心为度。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孔,大树可钻3-5个孔,中树可钻2~3个孔,小树可钻1个孔,将孔中的锯末掏净注入药液。

2.3树干涂胶法

对于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如为害杨、柳、榆、槐、桦、槭等苗木的春尺蠖、杨毒蛾,为害松树的松毛虫,为害槐树、构树、枣树等树的朱砂叶螨等害虫。使用粘虫胶将其粘住致死。该产品粘着力强、药效长、无毒、无污染、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用方法:一是可直接将粘虫胶涂在树干上:二是先用1.5~2cm宽的胶带在主干光滑的部位缠绕一圈。然后将粘虫胶均匀的涂在上面。

2.4树干疗伤法

苗木受到各种外界自然侵袭例如:病虫害、日晒、伤冻、冰雹等都可以致使苗木的干枝和苗木发生损伤,伤口就是病虫容易入侵的薄弱地带。如果对伤口及时治理,将促使苗木尽快恢复健康。应该对已经枯死的苗木和树枝进行清理。可以在伤折处周围进行剪除或者锯平,对受伤不严重的枝条、已经抽条的枝干,在明显看出枯死的分界处进行切除处理,注意保持切口的光滑,同时进行保护剂或者蜡的涂抹,促进伤口尽快愈合。

在苗木的粗皮裂缝中有很多菌、虫越冬,如部分红蜘蛛、梨小食心虫等害虫和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病菌。刮树皮后将其收集起来烧毁或深埋,可将病菌和害虫消灭。在整个休眠季节均可进行刮树皮,但从保护天敌的角度考虑,以早春天敌已出蛰而害虫尚未活动时刮树皮为宜。刮树皮的部位包括主干和主枝上的粗翘皮,以主枝为主。刮树皮的程度应掌握小树和弱树宜轻、大树和旺树宜重的原则。刮去枯死的粗皮。刮树皮不仅能消灭在树苗木粗皮裂缝中越冬的病虫害,而且还能复壮树势。需要说明的是,在高寒地区,早刮树皮则树体易受冻,也不利于天敌昆虫越冬,应以晚春刮树皮为好。

综上所述,营林是林业建设的主要手段,对林木的有效管理是营林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要抓住四季各个阶段苗木的发育特点与生长规律,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合理措施。苗木的休眠期是病虫害有机可乘的阶段,营林工作者必须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活动,提高营林管理水平、创新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有序发展。

番茄不同生育期病虫害防治


在番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虫害,菜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无害化控制原则,将各种病虫害控制在萌芽状态。

一、育苗期

1.选用抗病品种。应选用对低温适应能力强及抗病的优良品种。

2.种子消毒。把番茄种子放入55℃热水中,维持水温浸泡15分钟后,把水温迅速降到30℃左右,可以预防番茄叶霉病、溃疡病及早疫病。

3.培育壮苗。采用营养钵无病土育苗,或者用苗根康处理苗床,有效降低土传病害,提高幼苗抗性。

二、定植期

1.设置防虫网。定植前15-20天盖棚膜,并在通风口及出入口安装50-60目防虫网,可有效阻止害虫迁入棚室。

2.配方施肥。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补施微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磷肥80-10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锌肥、硼肥各1公斤。

3.土壤处理。用枯萎必治1+1在铺膜前土壤喷施,改善土壤结构,防治土传病害。

4.地膜覆盖栽培。地膜全田覆盖栽培,膜下暗灌,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能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三、生长期

1.张挂反光幕。冬季低温来临前,在日光温室北墙张挂高1.5-2米的镀铝反光幕,具有增光提温作用。

2.实施变温管理。即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室温度迅速升到33℃时,开始放顶风,降低灰霉病、晚疫病等病菌的产孢量。当温度在25℃以上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棚室温度保持20℃-25℃,20℃时开始闭风,使白天棚内温度以20℃-33℃、夜间15℃-20℃为宜。阴天也要进行短期通风排湿,创造有利于番茄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达到生态控病的目的。

3.黄板诱杀。根据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蚜虫等害虫趋黄性的习性,在每个标准棚(50米8米)内悬挂30厘米40厘米黄板20-25张,并涂上凡士林或黄油。黄板的悬挂高度以其下缘略高于番茄植株的生长点,定期消除其上诱集的虫尸,可使虫口降低50%以上。

4.高温控病。当田间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等发生较重难以控制时,可采用药后短时间闷棚升温抑菌技术,即选择晴天中午闭棚,高温闷棚2小时,温度控制在36℃-40℃,不超过40℃,隔10天1次,连续2-3次,能明显抑制病菌生长,控制病害发展与蔓延。

小麦返青拔节期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始终是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春季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现将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红蜘蛛。

纹枯病是优质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上宜早不宜迟,一般在3月上旬喷第一次药剂,隔10~15天再喷一次。亩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40克或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40克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或20%三唑酮乳油40~50克加水40~50公斤,对准小麦基部进行喷雾,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害。

吸浆虫近年来发生比较重,一般每小方(10厘米20厘米)3~5头,高达90多头,导致小麦减产或基本绝收。要抓住返青拔节期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进行第二次土壤处理,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对适量水,喷拌细土25公斤制成药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将药土翻入土中,再浇水;或者亩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0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地表,再浅锄翻入土中,还能兼治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害虫。

当调查部分麦田红蜘蛛达到防治标准后,亩用1.8%虫螨克乳油6~8毫升或绿亨杀杀死2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进行挑治。

水稻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光、热、水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水稻生长,也适于多种害虫的孳生繁殖。在广东为害水稻的害虫主要有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瘿蚊等,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损失常在25~35%,严重者可达90%以上。因此病虫害防治是广东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稻穗和深入茎秆。一般叶鞘先发病,然后是叶片。一般先在近水面出现喑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最后会合成云纹状大斑。轻者叶片枯黄、抽穗困难,出米率下降,严重时常引致稻株倒伏或整蔸枯死,使水稻严重减产。穗期发病蔸率在10%以上的稻田需用药防治。5%的井冈霉素水剂、20%的井冈霉素粉剂和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

稻瘟病:稻瘟病在秧苗期至灌浆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稻穗颈,后期主要是穗颈瘟和粒瘟。叶瘟的典型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梭形、内灰白外黄色、中间有褐色坏死线的慢性病斑或圆形水渍状灰绿色急性病斑。发生穗颈瘟时,穗颈上先出现灰黑色病斑,后全穗成白穗。粒瘟发病早的谷粒颖壳变成灰白色,形成秕谷,发病晚的谷粒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严重时可使米粒变黑。

稻瘟病防治的重点是易感病品种、敏感时期及老稻瘟病区。发现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要立即施药,在老病区,种植易感品种在孕穗末期、破口初期及齐穗期要各打一次保护药,预防危害最重的穗颈瘟。如果天气继续有利于发病,在灌浆初期可再施一次药。可用药剂有: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富士1号乳油、16%稻丰收可湿性粉剂等。

稻飞虱:成虫和若虫均能在稻丛基部取食危害,受害的稻叶发黄、稻株生长低矮、抽穗结实不良。受害严重时禾苗发生点片状穿孔倒伏、枯黄,造成籽粒充实度下降,甚至颗粒无收。稻飞虱发生在基部,到农户发现时往往发生量大、危害较重,因此要勤加检查。一般查100蔸禾,平均每蔸有虫10头及以上的丘块就必须迅速防治。防治方法是粗水喷雾,让药液沉降到稻株基部。常用农药有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58%稻虫杀净100克,兑水50~60公斤水喷雾等。

纵卷叶螟:危害叶片、取食叶肉,受害叶片叶尖卷成圆筒形虫苞,苞上有透明白色条斑,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谷粒不饱满,空秕粒增加而歉收。对纵卷叶螟,许多农民习惯见虫就打,这是不对的。当发生量未到防治指标时,施药不但不划算,而且浪费劳力,污染环境,还会增强害虫的抗药性。一般穗期每百蔸有30~35个新卷虫苞的稻田即为防治对象田。在幼虫孵化高峰期至1龄高峰期施药防效较好。防治纵卷叶螟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锐劲特胶悬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杀虫单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对水喷雾。

二化螟:主要危害茎秆,造成死孕穗、白穗、瘪谷大量增加,严重影响产量。早稻始穗至齐穗期,二化螟幼虫发育正处于低龄阶段,此时施药防效较好。效果较好的药剂有5%锐劲特胶悬剂、90%晶体敌百虫bt乳剂加18%杀虫双等。二化螟发生严重的丘块,稻草要随割随挑,远离稻田暴晒,同时及时将稻桩翻入泥下,灌满田水,防止残余幼虫迁入到中晚稻田继续危害。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化学方法只是水稻病虫防治的手段之一,水稻病虫防治更重要的是在选用高抗品种、平衡施肥、健身栽培的基础上实行综合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一齐上。

如稻田养鸭就能有效地控制稻飞虱等基部害虫,减轻纹枯病和稻田杂草危害,还能增加收入。防治水稻穗期病虫害,关键是在破口初期即抽穗5%~10%时打好一次混合保穗药,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报,选用能同时兼治几种病虫的药剂或把几种对口药剂按其用量混合起来使用,达到一次施药同时防治多种病虫的目的。

穗期稻株高大、田间郁蔽,施药时必须用足水量,每亩用水量不能少于50公斤。施药时和施药后3~5天,稻田要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层,施药后要及时检查防效,发现效果不理想要及时补治。不能用高毒、剧毒和高残留、大量杀伤自然天敌的农药,收获前10~15天禁用化学农药。

总体来说,水稻病虫害防治还是要采用综合治理的策略:以稻田生态系统为基础,用生态平衡的理论来指导防治。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对防治措施进行抉择和配套。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有节制地合理使用农药,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荔枝、龙眼秋冬期的病虫害防治


一、秋梢期害虫种类及防治。 秋梢是明年的结果枝条,如被害虫吃光,会严重影响明年的花芽形成。秋梢害虫主要是食叶类的多种尺蠖、多种卷叶虫类。其中的瘿螨(毛毡病)与龙眼的角颊木虱等,在每年9-11月为害最严重。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应勤巡视果园,特别是在嫩梢刚抽出至叶片变红的时候。防治这类害虫,可用灭虫宝乳油兑水1500倍喷雾,一瓶容量为半市斤的药,可稀释350公斤水,效果较理想。还可用5%高效灭百可乳油、速来杀丁等兑水1500倍,效果也较好。 二、冬期害虫的防治。 1、龟背天牛:对一些树龄305O年的老荔枝、龙眼树为害十分严重,不少树枝条枯死,龟背天牛每年发生一代,成虫7月大量羽化、8月份大量产卵于母指大的枝条上,9月卵开始大量孵化为一龄幼虫,12月少数转为二龄幼虫。在10一12月份,是用药防治幼龄虫的最理想时间,可用药剂防治或人工捕捉。 2、叶瘿蚊:目前在各地为害很严重,该虫从嫩叶叶片开始人侵,到叶片转绿时满叶均遭破坏,大大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使全树生势衰弱,对产量影响很大。因叶瘿蚊全年发生7代,世代较叠置,嫩叶刚出比米粒稍大时,成虫便能在叶片上产卵,直至叶片未转绿时均能人侵为害。 近几年我们根据叶瘿蚊的生活习性,利用叶瘿蚊每年2月底至3月初,越冬老熟幼虫从叶内虫瘿爬出入土化蛹时,此时在树冠周围,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亩5公斤,加人2O公斤细砂或泥砂混匀,于每年2月底至3月上旬,均匀把药撒施于树冠周围土壤中,并薄覆12厘米土壤,该药在覆土情况下可维持3O一40天药效。可在幼虫人土时和3月底至4月成虫羽化出土时触药死亡。这办法在东芜市袁山贝和清溪镇近万株50年生的荔枝上应用,防治效果达93.78%以上,每年只用一次药;便可收全年效果。 3、叶螨(毛毡病):在秋梢的嫩稍长出时喷三氯杀螨醇800倍,喷12次即可。叶螨先人侵嫩叶,如冬天控制好冬梢,及时喷杀梢促花素,杀死冬梢,可减少叶螨的发生。 三、冬期荔枝病害的防治。 荔枝霜疫霉病病菌在树上的病叶、病枝,树下落叶,枯枝残叶和树下四周土壤中越冬。消灭越冬病原菌,可减少早春该病爆发流行。于每年3月上、中旬,荔枝未开花前,用氧氯化铜500600倍,或用0.5%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全面喷一次树冠枝叶、树下和四周地面土壤,杀死病原菌。凡历史性霜疫毒病严重的地方,都要进行一次冬防。 荔枝炭疽病常发生于弱树,用8O%喷克粉剂6008OO倍或甲基托布津8OO倍加1%尿素一起兑水喷雾,能有效防治炭疽病的发生。 四、重施有机肥, 改良土壤,使荔枝抽穗和开花结果时,能有足够肥料供应树体营养。 施用有基肥,如鸡屎、猪屎、人粪尿、垃圾、绿肥等,每棵结5O公斤果的树,在树冠四周滴水线挖一环形沟,把肥施下,鸡屎、猪屎、腐熟垃圾肥,每棵树施2540公斤;若是人粪尿、花生麸水肥则施50公斤,绿肥施100公斤,同时加人0.51.0公斤过磷酸钙,O.5公斤石灰。但有机肥最迟不能迟于11月中旬前施,过迟会引起不良效果。要使荔枝、龙眼能持续增产,应改变只施化肥的习惯,这对果树持续增产有重要作用。

《越冬期橘园病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