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小叶榆树怎样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月季小叶病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症状

月季小叶病,是月季在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小叶病发生在嫩梢和幼叶上,春季月季发芽时发病比较明显。病枝发芽较晚,抽叶后叶片狭小细长、叶缘向上、质硬而脆、叶色较淡呈黄绿色,且叶色浓淡不匀。新梢先端纤细、枝条节间短、细叶丛生呈莲座状,病枝生长衰弱。此病多为整株发病。更多绿色尽在

发病规律

月季小叶病是由于缺锌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锌是合成生长素的必需元素。缺锌时游离的和结合的生长素明显减少,致使生长停滞。土壤中含锌量很少、其他微量元素不平衡时,均易引起缺锌症。叶片中含锌量量低于10至15ppm即表现缺锌症状。

防治方法wwW.zW59.com

①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适当增施有机肥以及微量元素,改良土壤,这是防治月季小叶病的基础。

②结合春秋季施基肥,混施硫酸锌加以防治。缺镁或缺铜诱致缺锌的月季园,应同时施含镁和含铜的复合肥,才能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③在早春,当月季芽开始萌动时用0.3至0.5%硫酸锌喷枝条,每年喷1至2次即可;开花前,喷施300毫克/千克环烷酸锌,花后喷施0.2%硫酸锌加0.3%尿素或300毫克/千克环烷锌或300倍氨基酸锌液,对减轻病害有明显效果。

延伸阅读

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了解黑斑病

病原

它属于真菌。分生孢子为长椭圆形或是鱼鳔状,大小约108-198微米,是上大下小的双细胞结构,盘在寄主角质层下生长,会有突出的表皮。

症状

月季的嫩枝、花梗与叶片都有被侵染的可能。紫褐色或褐色小点是病斑的初期形态,随后扩展为1.5-3毫米左右(直径)的深褐色或黑色圆斑,有的边缘呈纤毛状,有的品种边缘则光滑整齐。

病斑四周常包围有黄色的晕圈。病斑通常几个连在一起,病叶会出现大面积的发黄,让病斑像是一座边缘为绿色的小岛。

病叶易掉落,但也有少数不会掉落的月季品种。幼枝与花梗会出现紫色或黑色的条状斑点,略有凹陷。病害程度严重时,会导致整株的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仅剩顶端的几片新叶。

传染途径

越冬时会以菌丝的形态留在病枝、病叶或病落叶上,来年初春时形成的分生孢子是初期的浸染来源之一。

风雨和飞溅水滴等是分生孢子的传播途径,所以容易在多雨、多雾和多露的天气下发病。有实验表明,在滞留水分的叶子上,孢子对萌芽的侵入时间仅需6小时。

病菌能够对植株进行多次侵染,威胁月季的整个生长期。尤其在梅雨季节与台风季节病害最为严重,夏季的高温干燥天气则会让病害扩展缓慢。

植株的衰弱更易使病菌入侵。不同品种有着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但均无法免疫此病害。

黑斑病防治方法

1,首先应从侵染的源头入手,及时清扫落叶并去除病叶。冬季需对重病株加强修剪工作,将病枝、病叶上的越冬病原一并清除。

2,盆栽布置的不要过于密集,直接放在地面上容易因地面积水而使盆土过湿,最好放在阶梯状植台的上面。要转变浇水方式与时间,沿盆边缓浇而不要频繁喷浇。切勿在夜间浇水,因为叶片潮湿会利于病菌的入侵。

3,采用药剂治疗应从夏季新叶初展时就开始喷药,通常每隔7~10天进行1次。药剂可选择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75%)或多菌灵可湿性粉500~1000倍液(50%),或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80%)或波尔多倍液(1:1:100倍)或甲基托市津1000~1200倍液(70%)。

对一种病害研究透彻就能给月季的存活增加不少的保证,更多的养护技巧和实用方法请看其他相关文章,一起来做养花小能手。

马铃薯小叶病如何防治


马铃薯小叶病病原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是PotatovirusM简称PVM,称马铃薯M病毒。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

为害症状

由植株心叶长出的复叶开始变小,与下位叶差异明显,新长出的叶柄向上直立,小叶常呈畸形,叶面粗糙。发芽后生长初期病症较明显,本病多发生在农户自行留种的田块,经组织培养脱毒的田块发病少。

发生规律

以上几种病毒除PVX外,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此外,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的马铃薯发病轻。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

防治要点

(1)采用无毒种薯,各地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生产田还可通过二季作或夏播获得种薯。

(2)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在条斑花叶病及普通花叶病严重地区,可选用白头翁、丰收白、疫不加、郑薯4号、乌盟601、陇薯161—2、东农303、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2号、克新1号和广红二号等抗病品种。

(3)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尤其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使用药剂参见本书蚜虫防治法。

(4)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5)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倍液、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一700倍液。

月季白粉病的防治


月季白粉病主要为害月季、山刺梅、玫瑰等。此病影响植株叶片、嫩枝和花蕾,发病率达50%—70%,可使花蕾不开花或花朵变小。病原菌是蔷薇单囊壳菌。病菌以菌丝在寄主的枝、芽、落叶上越冬。翌春如温度合适(18℃—25℃),则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传播、侵染。越夏后9—10月,借风力再次侵染,在温度20℃、湿度97%的条件下,孢子2—4小时就会萌芽,3天后就能形成粉孢子。一般夜间温度较低(15℃—16℃)、湿度较高(90%—99%),有利于孢子萌发及侵染。白天气温高(23℃—27℃)、湿度低(40%—70%),有利于孢子的形成释放。

早春病菌在展开的叶片上下两面都布满了白粉层。叶片皱缩反卷,变厚为紫绿色,逐渐干枯死亡。生长季节叶片受侵染,首先出现白色的小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白粉斑,严重时白粉斑相互连接成片,节间缩短,叶片萎缩干枯,枝条发育畸形。叶片、叶柄及皮刺上的白粉层很厚,难以剥离。花蕾包满白粉层,萎缩干枯,花小而少,甚至不开花或开花畸形。

防治上首先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栽培管理,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白天浇水。避免过多施用氮肥,适当增施钾肥,土壤保持排水良好,提高抗病能力。休眠期要喷洒2—3度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发病期应彻底剪除病枝、叶、芽,清除周围腐烂病叶,减少侵染来源。结合病枝修剪,交替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药液。

发病植株表面的白色粉状物极易借助风力传播,防治不及时或病枝清理不干净、多风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的扩散,进行再侵染,难以控制。因此,应多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喷药防治,即可收到良好效果。

月季白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名称:月季白粉病

症状:主要危害新叶和嫩梢,也危害叶柄、花柄、花托和花萼等。嫩叶皱缩扭曲,上、下两面布满白色粉层,渐渐加厚,呈薄毡状。叶片加厚,为紫绿色,逐渐干枯死亡。成长叶感病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斑。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稍肿大,长出长椭圆形的白斑。花蕾不开或仅露出一点花瓣。

病原及发病规律:真菌。无性型为半知菌的白尘粉孢菌(Oidiumleu-coconiumDesm.),有性型为子囊菌的毡毛单囊壳菌[Sphaerothecapannosa(Wallr.)Lev.]温室栽培全年发病。露地栽培时,病芽长出新梢和叶时就发病,长满白粉。南方3-5月发病重,北方5-6月及9-10月发病重。施氮肥过多、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发病来重。因此,温室栽植条件下,高温、高湿、通风不好最易发病。一般小叶、无毛的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芳香簇的多数品种,尤其是红花品种均感病。

防治办法:(1)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2)休眠期喷2-3波美度石合剂,发病季节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3)温室中冬季防治可将硫磺粉涂抹在取暖设备上任其发挥,使用硫磺的适宜温度是15-30摄时度。温室栽培中要注意通风、透气、透光、不要过密。

月季(玫瑰)褐色枝枯病的防治方法


月季(玫瑰)褐色枝枯病又称褐色溃疡病。

发病症状

危害茎、叶和花。茎染病时产生形状不规则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部渐干枯下陷,中央浅栗褐色至灰白色,有深紫色边缘,后期病部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或雨天溢出浅黄色孢子角。叶片染病时产生紫褐色或较大坏死斑。幼花染病时出现眼斑,后花瓣变褐枯萎,花蕾受害后小开放。更多绿色尽在

发病特点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掩阴小隐孢壳(Cryptosporellaumbrina)。病原菌在枝条病斑上越冬,第2年春天借风雨传播。肥水管理跟不上,植株受涝,伤口连片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随时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秋季彻底剪除病枝。修剪、嫁接后管理要跟上,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2)药剂防治:修剪枝条应选晴天进行,剪口先用10%硫酸铜消毒,再涂l:1:150倍式波尔多液保护。初发病时喷药,药剂可选用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14%多菌铜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上药剂隔10~15天喷1次,连续防治4~5次。

秋季月季黑斑病的防治


八月末九月初,是月季黑斑病的高发期之一,随着温度的下降,虽然月季黑斑病有所下降,但仍旧不能忽视,要及时观察,做好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工作。

一、月季黑斑病的症状

叶片受侵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大约为4毫米至12毫米左右,边缘呈纤毛状,以后逐渐发展成黑褐色连片病斑,病斑边缘有黄晕,呈放射状,初期不十分明显;后期斑缘为紫褐色或褐色,放射状清晰可见。严重时下部叶片落光,嫩枝干枯,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二、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一)九月份需要采取的养护管理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性。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溃,不用喷淋方法浇水,适度修剪,松土培土,提高根系活力,提高长势,增强植株抗病力。

2、结合日常养护工作及时摘除病叶。

(二)九月份需要采取的化学防治措施预防及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必菌鲨1000-15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发病严重时期,可以使用喷克菌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对真菌性病害有极好的防治效果。

(三)其他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如草莓冰淇淋、皇后、马蹄达、重瓣丰花等。

2、清除病源,结合修剪及时摘除病叶、病梢,刮除茎部病斑,扫除并烧毁残枝落叶,同时可结合春季施肥,深翻覆土。

3、春季在月季、玫瑰萌发前,喷晶体石硫合剂100倍液。夏季新叶刚展开时开始喷药直至冬季。发病初期交替喷75%百菌清可湿粉剂1000倍液,必菌鲨1000-1500倍液,或45%噻菌灵(特克多)悬浮剂500至600倍液,40%氟硅唑或25%腈菌唑乳油800倍,每1015天一次。

月季的病虫防治之根瘤病


月季根瘤病是一种土壤杆菌属的细菌所引起的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对于月季来说,根瘤病无疑于癌症,因此它也被称为根癌病。

症状:

发病初期,病部形成灰白色瘤状物,表面粗糙,内部组织柔软,为白色。病瘤增大后,表皮枯死,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内部组织坚硬,木质化,大小不等。长根瘤的月季生长不良,叶面发黄,根系的数量减少,根瘤成倍增长。根瘤病是可以传染的,只要在同一块地里种植带有病原的月季,都会传染给其它健康的植株。

发病原因:

1、花苗买来时就带有病原体,没有对花苗进行消毒而导致病情爆发。

2、没有将带病植株进行隔离或者销毁,而导致其他为带病植株被传染。

3、月季根瘤病病菌在肿瘤组织表面和土壤中习居越冬,可达几个月到一年以上。通过虫伤、嫁接伤口、修剪伤口、插条切口或其他伤口侵入。

4、一般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根癌病的病原体,没有对土壤进行消毒。

防治方法:

1、认真执行检疫措施,选用无病苗木栽植严格淘汰病苗,栽植前用硫酸铜100倍液浸根5分钟,或用链霉素100~200ppm浸根20~30分钟。

2、加强管理,多施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注意防涝,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对碱性土壤应施酸性肥料酸化土壤,使之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3、注意防寒受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田间作业时要尽量减少伤口,并注意对各种伤口的消毒及保护,减少细菌侵染。

4、及早利治病瘤。在病瘤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即行刮除,有利于伤口愈合,如病瘤过大,或密集成片,包转茎部,则较难治愈。刮后伤口用波美5度石流合剂或硫酸铜100倍液,80%402抗菌剂乳油50倍液,链霉素400Ppm等消毒,外涂波尔多浆保护。

5、生物防治。在栽植前用放射土壤杆菌k84菌株的细菌悬浮液(细菌浓度为每毫升10000000个细菌)浸泡根系或插条,可有效地预防根癌病发生。

6、选用抗病力较强的树苗。抗病力强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御根癌病的侵害。

园林月季黑斑病的综合防治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紫褐色小点,以后扩大成近圆形黑褐色斑,其边缘常有放射状黄晕。严重时病斑相连,叶片枯萎脱落,尤其夏秋季节造成大量落叶,植株下面为光杆。嫩梢受侵染后出现黑褐色条斑,略下陷,导致嫩枝枯死。

[病原与发病规律]病原为蔷薇盘二孢菌[Marssonina(Actinonema)rosae(Lib.)Sutton),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黑盘孢目。该菌还侵染蔷薇、玫瑰、黄刺玫等。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春雨多少与此病发生的轻重有密切相关。河北地区5月中旬时有零星发生,6月上、中旬进入发病始期,以后病情逐渐上升,8月中旬进入盛发期,9月病情逐渐下降,进入尾声,整个生长期可多次重复侵染。病原菌萌发侵入适温为20-25℃,在多雨潮湿、管理不善、植株衰弱条件下发病重。叶片有露滴和适温的条件下,6-10小时孢子即可萌发侵入,3-6天表现出症状。

[综合防治]

(1)消灭菌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减少侵染源,搞好田间卫生是控制该病发生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

(2)加强养护如合理施肥,注意修剪,不用喷淋等以提高生长势。

(3)选用抗病品种如草莓冰淇淋、皇后、马蹄达、重瓣丰花等。

(4)药剂防治月季发芽前喷施石硫合剂100倍液防治,消灭菌源。6月喷药保护,如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2%克菌宝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

月季根颈癌肿病的防治措施


月季根颈癌肿病又名月季根癌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普遍发生于温室和圃地种植的月季,常造成严重危害。该病除浸染月季外,还浸染菊、石竹、天竺葵、梅和樱花等多种植株。

病原

该病由细菌引起,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Conn.],又称根癌农杆菌。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处,也可发生在主、侧根或茎杆的嫁接处和切花、剪枝切口上。癌肿刚出现时在病部表面形成突起,后逐渐膨大呈球形。幼瘤质地较软,表面光滑;随着瘤增大,质地变硬并木质化,颜色变褐黑色,表面粗糙开裂。发病后可造成植株生长缓慢,产花量减少。更多绿色尽在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可在病株瘤内或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生存一年发上,靠雨水、灌溉水或嫁接或地下害虫等传播,远距离传播靠病苗和种条。病原细菌从伤口侵入,潜育期数周至一年,因气候、病原菌数量及寄主生长状况而异。病原细菌可忍受-32℃的低温,可能存在潜伏浸染。当植株在低于10℃时受浸染后可不表现症状,但病菌仍具活力,一旦温度升高就表现癌肿症状。

流行特点

病株、带菌土壤或圃地流出的带菌污染水与病害发生关系密切。月季常在栽培操作中如起苗、冲洗或低温贮藏时碰伤而受浸染。偏碱的沙壤土发病率较高。嫁接时切接比芽接发病率要高。

防治措施

A.清除病株或病瘤。

B.温室苗床或病土可用热力消毒(60℃,30分钟)或药剂(如氯化苦)肖毒处理。病区还可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C.药剂防治。病苗可选用500-20000.000001质量百分浓度链霉素溶液浸泡30分钟或在1%硫酸铜液中浸泡5分钟后再栽植。病株可切除肿瘤后用上述药剂涂抹伤口进一步杀灭病菌。嫁接所用工具最好也进行消毒处理。

D.生物防治。用放射形土壤杆菌(A.radiobacter)K-84菌株采用菌液浸泡、浸渍或喷雾等方法处理种子、插条、接穗和裸根苗,可有效防止月季根癌病的浸染。菌液应放在低温下保存。稀释后的菌液应当天使用,且不能与其他农药或肥料混合使用。

月季灰斑病的症状及防治


1.症状

灰斑病在苗圃或盆栽月季均有发生。病菌侵害叶片后,形成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2-6毫米,初为黄绿色,后中央变为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褐至红褐色,湿度较高时,在叶面生淡黑色的霉状物。更多绿色尽在

2.病原

月季灰斑病为cercosporapuderiBenDavis,属丝孢纲丝孢目。病叶表面淡黑色的霉状物是病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子座球形、近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密集,淡榄褐色,顶端较狭,不分枝,无屈曲,无隔膜;分生孢子圆柱形至倒棒形,近无色至无色至淡褐色,直立或稍弯曲,基部这截形至倒圆锥形,顶端略钝,隔膜多。

3.发生发展规律

病菌以菌丝团潜伏于病叶或落叶上越冬,于次年5月间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危害。10月份以后病情趋缓,干旱比多雨年份病害发生较轻。

4.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清除地上和地下的病叶,消灭越冬病原。若在发病期间及时摘除病叶,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扩展,这是防治的重要措施。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喷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倍液。

初秋防治月季黑斑病的技术


八月末九月初,是月季黑斑病的高发期之一,随着温度的下降,虽然月季黑斑病有所下降,但仍旧不能忽视,要及时观察,做好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工作。

田间渍水,养护管理不善,植株衰弱情况下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差异大。但土壤通透性差,肥水管理不当田间、园圃发病较重。

月季、玫瑰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国内普遍发生,以为害叶片为主,其次是叶柄、叶梢、幼嫩枝和花梗。在南方和北方等地均发病较重,该病使叶片发黄早落,夏季四五月和夏末八九月病害严重时,叶片能全部落完,使月季、玫瑰秋季开花遭到毁灭性打击,并严重削弱树势。除侵染月季、玫瑰外,此病还为害蔷薇、金樱子、刺梨、黄刺玫等。

一、月季黑斑病的症状

叶片受侵染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大约为4毫米至12毫米左右,边缘呈纤毛状,以后逐渐发展成黑褐色连片病斑,病斑边缘有黄晕,呈放射状,初期不十分明显;后期斑缘为紫褐色或褐色,放射状清晰可见。严重时下部叶片落光,嫩枝干枯,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二、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九月份需要采取的养护管理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抗性。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溃,不用喷淋方法浇水,适度修剪,松土培土,提高根系活力,提高长势,增强植株抗病力。

2、结合日常养护工作及时摘除病叶。

月季(玫瑰)黑斑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黑斑病是月季和玫瑰上发生普遍而为害严重的一种病害。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山东、四川、广东、上海、浙江、云南、吉林等省市都有发生。发病严重的地区病叶率几乎达100%,造成大量落叶,影响花蕾产量。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直径l~12mm。病斑边缘呈不明显放射状,稍隆起。严重时病斑分布全叶,叶片发黄。病部中央灰白色,有些病斑周围仍为灰绿色,上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叶片大量肤落。叶柄和嫩梢染病,条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引起叶片早落和嫩梢干枯。

病原Actinonemarosae(Lib.)Fr.厲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放线孢属真菌。有性阶段学名DiplacarponrosaeWolf.属子囊菌亚门。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着生于表皮下,以后突出表皮。分生孢子梗短,不明显。分生孢子近椭圆形或长卵形,无色,双胞,分隔处稍缢缩,上下两个细胞大小常不等,多数一端较狭,大小为18~25m5~6m。子囊盘生于越冬病叶的上表面,球形至盘形,深褐色,直径100~230m,裂口辐射状。子囊圆筒状,大小为70~80m15m,子囊孢子长椭圆形,有1个隔膜,两细胞大小不等,无色,大小为20~25m5~6m。

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芽鱗、叶痕、枯枝和散落在地面的病叶上越冬,第2年春天在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

发病条件潮湿是产生孢子的必要条件。病菌开始侵染老叶,渐向嫩叶蔓延。叶面有水滴和在适温情况下,分生孢子经6~10小时即可发芽侵入,3-6天后可表现症状。发病后至病叶脱落约经8~32天。广州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3月下旬月中旬以及9月下旬-11月为发病盛期,7-8月和12月后病情稍缓。杭州地区,5-6月间为发病盛期。环境条件和植株生长势对发病影响很大,在台风、雨后或闷热、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中,弱株、老株发病均较重。一般花色为金黄、黄绿和黄色的品种抗病力较差,如古城风光、金不换、金鱼红、洛神金枝玉叶等最易感病,而伊丽莎白、黑千层、黑旋风等花色黑的品种较抗病。

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修剪,避免徒长。增施有机肥料;适量追施氮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2.搞好清园工作,冬季剪除病枝叶,并清除地下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3.喷药保护:在发病初期,约于5~6月间喷射第1次药,后隔10天左右再喷1次。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或0.5:1:100波尔多液,如用波尔多液,则两次喷药的间隔期可以延长至14天。

《月季小叶病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小叶榆树怎样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