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红松烂皮病的症状及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红松烂皮病也叫垂枝病、软枝病、枯枝病、枯梢病,是一种枝干溃疡病类,主要危害松属的树种。

症状

该病危害红松幼树的枝干皮部,严重时也能发生在干基部,引起溃疡病。感病部位以上松针变成黄绿色至灰绿色,并逐渐变成褐色至红褐色。被害枝干由于失水而收缩起皱,针叶脱落痕处稍显膨大。侧枝基部发病时,侧枝便向下垂曲。小枝基部发病,便显示枯枝病状。主干发病时,病部流脂,发生溃疡呈烂皮状,病皮逐渐干缩下陷,流脂加剧。4月起病部皮层产生裂缝,从其中生出黄褐色的盘状物,为病原菌的子囊盘,子囊盘1-数个成簇,逐渐发育长大后,颜色变深,遇雨伸开呈盘状拥挤成丛。干燥后干缩变黑,其边缘由两侧或3个方向向中心卷曲。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病原为铁锈薄盘菌(CenangiumferruginosurnFr.exFr.),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

该病危害4年以上的幼树枝干。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感病植株病皮内越冬,第二年春出现松针枯萎病状,3-4月上、中旬,由皮厂生出子囊盘。子囊盘5月下旬至6月下旬成熟,并释放孢子。子囊孢子可持续放散3个月左右。孢子借风力、雨水传播,在水湿条件下萌发后由伤口侵入植株皮中,越冬后再显病状。病原菌常在树木的下层侧枝上生存,积极分解枯枝上的死皮,促进天然整枝,所以又称之为修枝菌。当松树因旱、涝、冻、虫、栽植过密或土壤瘠薄,导致生长衰弱时,它便能侵染衰弱的枝干皮部,引起烂皮病状。此外,因蚜虫和蚧类的危害或雪压,造成幼树生长衰弱时,该病就急速扩展,造成巨大损失。

防治方法

①适地适树,及时抚育,合理整枝,清除枯立木和病树。

②防治蚜、松干蚧等害虫。

③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波美2度石硫合剂喷干,也可用松焦油或0.2%升汞柴油液涂枝干治疗。

延伸阅读

杨树的烂皮病及防治方法


烂皮病又称腐烂病,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它主要危害杨树树木的枝干,传染性极强,病害一旦流行,往往造成林木大片死亡,损失很大。近年来由于杨树大面积栽植,此病各地时有发生,单一的杨树品种栽植,会给此病大发生创造条件,如不加严格防治与控制,有大发生的可能。

防治与控制方法:

1.地区内林木多品种栽植,如果单一发展杨树品种,不利于病害防治与控制,多栽植混交林(如杨刺混交),不利于病害传播。

2.面积较大的成片杨树林,每隔一定距离(如400米左右)设置刺槐或榆树隔离林带,具有阻碍病菌传播的作用,一旦发生病害可做区域性控制,不至于全部被传染。如果杨树片林较小,也可以在其周围设置隔离林带。

3.栽植林木时应注意适地适树,优选抗病品种,使用经验合格无菌的优良苗木。起苗时减少伤根,运输过程中避免失水、创伤、栽植时注意保护苗木,减少损伤。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如除草、松土、抹芽、及时排灌、禁止放牧、防治病虫害等。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

4.秋末或春初进行树干涂白,以防止冻裂、日灼、防病、防虫。

5.有条件的或有病害大发生可能的地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在秋冬季节统一组织病源枝条、病害林木的清除工作。清除的病树、病枝一律烧毁,消灭菌源。春夏季节林木所有者应随时自检自查,发现病株、病枝,及时清除销毁。这样做到预防为主,可以把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6.多年的老苗圃或蔬菜保护地后改的苗圃,易发生此病害。如发现此病害应换地倒茬,在此地块栽植杨柳以外的其他品种。如实在无地可倒,育苗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杨树插穗消毒。

7.对于幼树树干发病,根部没有发现病菌的,可进行平茬处理,并用药剂消毒(如50%的多菌灵)。对成树病患部进行治疗时,先用刀将病斑全部挖掉,露出木质部,用药剂消毒,施用10%的碱水或25倍多菌灵或托布津。

国槐烂皮病病因及防治措施


国槐烂皮病又名腐烂病。分布河南省各地。危害国槐、龙爪槐的苗木、幼树和大树;常引起枝枯或使苗木枯死。

该病有两种症状类型,分别有两种病原菌引起。

一是镰刀菌型腐烂病,为害2-4年生大苗的绿色主干和大树的绿色小枝,病斑多发生在剪口或坏死皮孔处,病斑初期呈浅黄褐色,近圆形,后扩展为梭型或环茎一周,长1-5cm,黄褐色湿腐状,稍凹陷,有酒糟味;以后病斑上长出红色分生孢子堆如病斑未环割树干,则病部当年能愈合,以后无复发现象。个别病斑如当年愈合不好,则来年从老病斑处向四周蔓延。

二是小穴壳菌型腐烂病,初期症状与前一种相似,但病斑颜色稍浅,且有紫褐色边缘,长可达20cm以上,并可环割树干,后期病斑内长出许多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部后期逐渐干枯下翘或开裂成溃疡状,但病斑周围很少产生愈合组织,故来年仍有复发现象。

病原

(1)国槐镰刀菌Fusariumtricinctum(corcla)Sacc属半知菌类。

(2)国槐小穴壳菌DothiorellagregariaSacc属半知菌类,球壳孢目,小穴壳属。

发病规律

镰刀菌型腐烂病发生期比小穴壳菌型为早。3月上旬至4月末为发病盛期,1-2cm粗的绿茎,半月左右即可被病斑环切,5-6月长出红色分生孢子座中,病斑停止扩展。病菌主要从剪口处侵入,也可以从断枝、死芽、大绿叶蝉产卵痕及坏死皮孔等处侵入,潜育期约为一个月,具有潜伏侵染现象,即在夏秋季侵染至次春发病。个别老病斑,次春也可复发。剪口过多,树势衰弱是发病的主要条件。经解剖观察,可发现粗短菌丝在皮孔,叶痕和健皮较浅的皮层组织细胞间潜伏。当树皮膨胀度小于85%时,树条上的溃疡病斑急剧增多,60%达最多,如连续失水,则枝条枯死。病害的潜育期大约1个月

防治措施

1大苗移栽时,避免伤根剪枝过重,并应及时浇水保墒,增强其抗病力。

2春秋两季对苗本和细树绿干及剪口,涂汉尔多浆或硫制白涂剂,防止病菌綅染。

3及时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掉,减少病菌侵染来源。

4堆浮尘子发生严重区,应及时治虫,减少危害。对发病严重的行道林木可喷涂40%乙磷铝,40%多菌灵悬浮剂200-300倍液。

荷花烂叶病的症状及防治


荷花[NelumbonuciferaGaertn.睡莲科]

【症状】叶面病斑多生于放射状的叶脉间,初呈褪绿小点,后扩大为近圆形至不定形斑,边缘褐色至紫褐色,中部灰褐色至灰白色,斑面散生疏密不等的小点粒,病斑可互相连合为斑块,病斑易破裂并脱落成穿孔,甚者仅残留主脉,致荷叶呈破伞状。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喜湿叶点霉[Phyllostictahydro-philaSpeg.]。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器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至新抽荷叶上进行侵染,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又进行重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植株开花后至结实期病情发展很快。肥力差或偏施氮肥较易感病。品种间抗性有差异,在湖北武汉粉楼春等较易感病,银红千叶和西湖红莲等较抗病。

【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残物。

②选用抗病良种。

③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偏氮和水温过高(35℃)。

④发病初期宜掌握风雨前或后喷药保护,可交替喷施0.5%波尔多液,或30%氧氯化铜+75%百菌清(1∶1)800~10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粉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50%甲羟骀水剂1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75%百菌清可湿粉(1∶1)15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8000倍液,3~4次,视天气隔7~15天喷一次。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措施


杨树烂皮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当出现干旱、水涝、日灼、冻害等恶劣条件,以及苗木移植或强度修剪后不易恢复树木生机时,病害便迅速发生,轻者影响树木生长,出现放叶晚、叶片变小、枯枝、枯干等病状,重者造成树木成片死亡。

病害症状:病害发生在杨树、柳树等枝干皮部。病初,皮部出现不规则隆起,触之较软,剥皮则有淡淡酒精味。隆起斑块渐渐失水,随之干缩下陷,甚至产生龟裂。剥皮观看时,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木质部表面出现褐色区。病皮不断扩大,以春、秋两季扩大速度最快,纵向发展较横向快。在下陷的病皮上,出现密集的小黑丘疹状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座。

遇雨或湿度过大时,由黑点顶端挤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桔黄色,即病菌的孢子角。孢子角边挤边干,形成细长的卷须。分生孢子器座有时呈同心环状排列。干后病皮极易剥离,可见皮层腐烂成乱麻样的纤维丝条。若病皮环干一周时,自此以上的枝干,便干枯形成枯枝。

小枝发病时无明显溃疡斑,在粗皮部分发病时也无明显的溃疡斑,也无卷须状孢子角,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块。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皮中连年存活生长,4月形成分生孢子,5月产生量最多。分生孢子角在雨后或潮湿天气下更多,借雨水溶开孢子角后,孢子借风、雨、昆虫、鸟类传播,从无伤的死皮侵入定居潜育。在北方地区自3月中旬开始发病,5月是病害盛发期,7月病势缓和,9月停止发展。

杨树烂皮病与冻害、日灼伤、虫害、盐害、旱害有正相关性,在树种方面,银白杨、胡杨最抗病,小叶杨、加杨、钻天杨次之,青杨类最易感病。

栽植用苗木过大、移植时根系受伤,移植次数过多,假植太久的大苗或幼树,在移植后不易恢复生机,因而易病。在城乡绿化树木上,因整枝技术不佳、修剪过强、机械伤害多时,均有利于发病。在防护林和片林中,迎风面因常受风沙袭击,也易发病。由于密度过小或整枝过多,受光量过大发生日灼伤时,也易发病。

防治措施

1、保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本病的主要途径。栽植时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选择抗冻、抗虫、抗日灼的树种和品种,保护根系。栽植后加强抚育管理,防治蛀干害虫,合理整枝并不留残桩,保护伤口。初冬树干要涂白,以防冻害和日灼。成林后要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清除衰弱枝条及全株。防护林应设计营造半透风式结构,迎风侧应栽小灌木。

2、化学防治时可选用10%碱水、2%康复剂843(1:3倍液)、10%双效灵(1:10倍液)、松焦油柴油(1:1)、10%碳酸钠液、多菌灵(1:25倍)、托布津(1:25倍)、石硫合剂,但以双效灵(1:10倍液)为优选药剂。因为用该剂效果好、成本低、药源充足、易推广、无药害,用法以涂干和喷干为好。使用以上几种药剂,在涂药后5天,如在病斑周围再涂50~1ooppm赤霉素,可促使产生愈合组织,病斑不易复发。

香樟烂皮病的防治措施


香樟烂皮病又名香樟溃疡、香樟腐皮病、香樟干腐病。每年4月上旬至5月期间以及9月下旬为病害发生高峰。至10月底,病害逐渐停止蔓延。该病蔓延比较快,尤其在干旱的环境下,植株迅速枯死,但长势较好的香樟一般不会发生该病。是一种全株性传染病,不仅为害小苗木,也能为害大树。主要发生于江苏、广东、陕西、云南、浙江、湖南、安徽等地。传播途径一般有伤口、病苗、病残体、昆虫、林事操作、气流、风雨等。病害一般会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感病的植株会呈现出树皮的脆化,脱落,整个树干或半边树干发黑,该病害会引起整株植株死亡,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主要防治措施:

1.设立苗木检验制度,绿化工程苗一律要检验合格后,才可定植。

2.药剂防治:对定植前已流行香樟烂皮病的地块,在定植前应选用10%克线丹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淋,用以防治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病菌传染和本土病菌的传染危害。

3.香樟烂皮病发病后,可选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淋或浇灌。对发病初期的香樟树体,还可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倍至100倍液涂抹其病部,一周内应连续用药3至4次。对病情特别严重的,应及时清除染病植株。

槐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槐树烂皮病

①发病症状。由镰)9菌引起的烂皮病多发生在2-4年生苗的绿色主茎及大树的1-2年生绿色小枝上。病斑初为水渍状,黄褐色,近圆形,后发展成梭形,长径1-2cm,较大的病斑中内稍下陷,有酒味,呈现典型的湿腐状,病斑尚未环切树干,则当年病斑均能愈合,以后一般不再发展。但个别病斑由于愈合很差,则翌春由老斑处周围继续扩展。这样的病斑周围没有隆起的愈伤组织。由有性态小穴壳菌所致的烂皮病状与前者相似,病斑初呈现圆形,黄褐色,但色较浅,边缘紫红色或黑褐色,病部下陷或开裂,当年一般不再发展,但四周很少产生愈伤组织,次年仍有复发现象。

②致病病原。为镰)J菌Fu.sariumsp.,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9菌属。我国尚未发现其有性态。

③发病规律。镰刀菌所致烂病病约在3月中旬至4月末为发病盛期。此时病害发展迅速。直径I-2cm茎或枝,可在半个月左右被病斑所环切,5-6月病部产生近橘红色分生孢子座。至6-7月病斑一般停止发展,并形成愈伤组织,从孢子堆出现,到病斑完全被愈伤组织所覆盖,约需1个月。在5-6月时,虽有大量分生孢子产生,但未发现有新的侵染发生。由小穴壳菌引起的腐烂病、发病较晚。病菌主要从因某种原因而坏死的皮孔处侵入,亦可从断枝、残枝、叶蝉危害的伤口、死芽等处侵入,潜育期约1个月。

④防治方法。对叶蝉发生危害期,喷施40%乐果乳油1000倍液,以防虫造成侵染的伤口。及时剪除病死枯枝,刮除主干上的病斑并且在伤口上涂以o.1%升汞液进行消毒,然后再涂以白涂剂以保护伤口。对发病较重的绿色主干,在3月初用涂白剂涂刷,可阻止其侵染危害。

柳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柳树烂皮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又称腐烂病、臭皮病、出诊子,是枝干病害的一种,分布广泛,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危害杨、柳属各树种,常引起幼树大量枯死。

症状柳树受害后,枝干皮层腐烂,上生有小黑点,春季死皮层上布满桔黄色丝状物或桔黄色胶块,此为分生孢子角。常造成枝枯,严重时整株死亡。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柳府皮壳菌Valsasalicina。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核菌纲,球壳菌目。

发病特点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成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寄主,病菌有一定的潜伏性,通常在皮层内能潜育6-10天。5-6月是分生孢子器产生盛期,所以5、6月发病多,病斑扩展迅速,7月后病势渐缓,9月份基本停止。6-9月子囊壳出现在枯枝或病死组织上,8、9月放散孢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5-30℃。病菌孢子在雨后大量散放,过冬后显症状。病害的发生与树种、树龄、密度、方位等密切相关。植株长势弱易染病。品种中唐柳易感病。移植后返苗慢的受害重。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栽培。其中唐柳易感病。

(2)在移栽时减少伤根,缩短假植期。移栽后及时灌足水,保证成活。加强栽培管理,培养健壮苗木,科学修剪;秋季树干涂白,防止灼伤和冻害;春季干旱时,注意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发现有病死树及时伐除并烧毁。

(3)育苗时插条应贮于的阴冷处,防止病菌侵染插条。营造半透风式林带,在迎风面行外栽小灌木保护。

(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200倍液涂抹病斑,涂前先用小刀将病组织划破或刮除老病皮。涂药5天后,再用50-100ppm赤霉素涂于病斑周围,可促进产生愈合组织,防止复发。也可用10%双效灵10倍液喷干或涂干。

怎么防治香樟烂皮病


香樟烂皮病又名香樟溃疡、香樟腐皮病、香樟干腐病。每年4月上旬至5月期间以及9月下旬为病害发生高峰。至10月底,病害逐渐停止蔓延。该病蔓延比较快,尤其在干旱的环境下,植株迅速枯死,但长势较好的香樟一般不会发生该病。是一种全株性传染病,不仅为害小苗木,也能为害大树。主要发生于江苏、广东、陕西、云南、浙江、湖南、安徽等地。传播途径一般有伤口、病苗、病残体、昆虫、林事操作、气流、风雨等。病害一般会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感病的植株会呈现出树皮的脆化,脱落,整个树干或半边树干发黑,该病害会引起整株植株死亡,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主要防治措施:

1.设立苗木检验制度,绿化工程苗一律要检验合格后,才可定植。

2.药剂防治:对定植前已流行香樟烂皮病的地块,在定植前应选用10%克线丹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淋,用以防治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病菌传染和本土病菌的传染危害。

3.香樟烂皮病发病后,可选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淋或浇灌。对发病初期的香樟树体,还可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倍至100倍液涂抹其病部,一周内应连续用药3至4次。对病情特别严重的,应及时清除染病植株。

杨树烂皮病的预防和防治


防治措施

1.坚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本病的主要途径。栽植时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选择抗冻、抗虫、抗日灼的树种和品种,维护根系。栽植后加强抚育管理,防治蛀干害虫,合理整枝并不留残桩,维护伤口。初冬树干要涂白,以防冻害和日灼。成林后要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清除衰弱枝条及全株。防护林应设计营造半透风式结构,迎风侧应栽小灌木。

2.化学防治时可选用10%碱水、2%康复剂84313倍液)10%双效灵(110倍液)松焦油柴油(1110%碳酸钠液、多菌灵(125倍)托布津(125倍)石硫合剂,但以双效灵(110倍液)为优选药剂。因为用该剂效果好、本钱低、药源充足、易推广、无药害,用法以涂干和喷干为好。使用以上几种药剂,涂药后5天,如在病斑周围再涂501ooppm赤霉素,可促使发生愈合组织,病斑不易复发。

杨树烂皮病是罕见病和多发病,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当出现干旱、水涝、日灼、冻害等恶劣条件,以及苗木移植或强度修剪后不易恢复树木生机时,病害便迅速发生,轻者影响树木生长,呈现放叶晚、叶片变小、枯枝、枯干等病状,重者造成树木成片死亡。

病害症状

病害发生在杨树、柳树等枝干皮部。病初,皮部呈现不规则隆起,触之较软,剥皮则有淡淡酒精味。隆起斑块渐渐失水,随之干缩下陷,甚至发生龟裂。剥皮观看时,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木质部外表呈现褐色区。病皮不断扩大,以春、秋两季扩大速度最快,纵向发展较横向快。下陷的病皮上,呈现密集的小黑丘疹状物,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座。

遇雨或湿度过大时,由黑点顶端挤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桔黄色,即病菌的孢子角。孢子角边挤边干,形成细长的卷须。分生孢子器座有时呈同心环状排列。干后病皮极易剥离,可见皮层腐烂成乱麻样的纤维丝条。若病皮环干一周时,自此以上的枝干,便干枯形成枯枝。

小枝发病时无明显溃疡斑,粗皮局部发病时也无明显的溃疡斑,也无卷须状孢子角,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块。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皮中连年存活生长,4月形成分生孢子,5月发生量最多。分生孢子角在雨后或湿润天气下更多,借雨水溶开孢子角后,孢子借风、雨、昆虫、鸟类传达,从无伤的死皮侵入定居潜育。南方地区自3月中旬开始发病,5月是病害盛发期,7月病势缓和,9月停止发展。

杨树烂皮病与冻害、日灼伤、虫害、盐害、旱害有正相关性,树种方面,银白杨、胡杨最抗病,小叶杨、加杨、钻天杨次之,青杨类最易感病。

栽植用苗木过大、移植时根系受伤,移植次数过多,假植太久的大苗或幼树,移植后不易恢复生机,因而易病。城乡绿化树木上,因整枝技术不佳、修剪过强、机械伤害多时,均有利于发病。防护林和片林中,迎风面因常受风沙袭击,也易发病。由于密度过小或整枝过多,受光量过大发生日灼伤时,也易发病。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与控制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主要危害树木的枝干,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此病传染性极强,病害流行,往往造成林木大片死亡,损失很大。近年来由于杨树大面积栽植,此病各地时有发生,单一的杨树品种栽植,会给此病大发生创造条件,如不加严格防治与控制,有大发生的可能。

防治与控制方法:

1.地区内林木多品种栽植,如果单一发展杨树品种,不利于病害防治与控制,多栽植混交林(如杨刺混交),不利于病害传播。

2.面积较大的成片杨树林,每隔一定距离(如400米左右)设置刺槐或榆树隔离林带,具有阻碍病菌传播的作用,一旦发生病害可做区域性控制,不至于全部被传染。如果杨树片林较小,也可以在其周围设置隔离林带。

3.栽植林木时应注意适地适树,优选抗病品种,使用经验合格无菌的优良苗木。起苗时减少伤根,运输过程中避免失水、创伤、栽植时注意保护苗木,减少损伤。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如除草、松土、抹芽、及时排灌、禁止放牧、防治病虫害等。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

4.秋末或春初进行树干涂白,以防止冻裂、日灼、防病、防虫。

5.有条件的或有病害大发生可能的地区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在秋冬季节统一组织病源枝条、病害林木的清除工作。清除的病树、病枝一律烧毁,消灭菌源。春夏季节林木所有者应随时自检自查,发现病株、病枝,及时清除销毁。这样做到预防为主,可以把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6.多年的老苗圃或蔬菜保护地后改的苗圃,易发生此病害。如发现此病害应换地倒茬,在此地块栽植杨柳以外的其他品种。如实在无地可倒,育苗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杨树插穗消毒。

7.对于幼树树干发病,根部没有发现病菌的,可进行平茬处理,并用药剂消毒(如50%的多菌灵)。对成树病患部进行治疗时,先用刀将病斑全部挖掉,露出木质部,用药剂消毒,施用10%的碱水或25倍多菌灵或托布津。

木棉斑点病的症状及防治


1.症状

1~3年苗木受害较重,造成叶片穿孔、早落。病菌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近圆形或相互连成不规则的病斑,直径1~20毫米,中部褐黄色至淡灰色,有时略现不甚明显的云纹,边缘黑褐色。病部两面着生橄榄至灰色绒毛状物,即病菌的子实体,后期有些病斑穿孔,叶脱落。更多绿色尽在

2.病原

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的CercosporabombacicolaMunjal.引起木棉斑点病。子座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呈褐色,由少数细胞构成,直径28~56微米;分生孢子梗束生,密集,榄褐色,末端色淡,有分隔,直或屈曲成膝状;分生孢子无色,针状,底部平截,多分隔,但不甚明显。

3.发生发展规律

此病严重发生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以后逐渐减弱。病菌以子座和菌丝在病落叶中度过不良环境,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初次侵染,在病叶上不断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大危害,温暖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害蔓延,生长势纤弱的苗木,有利于病菌侵入。

4.防治方法

(1)选择圃地:避免在发生过此病的地方育苗。

(2)合理疏植,增施磷肥:适当疏植,以利于通风透光。发病期间,增施磷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喷洒1%波尔多液或0.5%代森锌,或0.01~0.05%苯莱特液,效果较好。

水仙病毒病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

水仙病毒病主要表现为系统花叶或产生黄色条斑,叶片黄化扭曲,植株生长矮小,由于病毒种类复合侵染组合不同及水仙品种的差异,症状变化很大。

病原物

病毒种类主要有(1)水仙花叶病毒(Narcissusmosaicvirus,NMV)属马铃薯X病毒组。病毒粒体线条状,55012纳米。(2)水仙黄条病毒(Narcissusyellowstripevirus,NYSV)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条状,75512~15纳米,有风轮状内含体。此外,还有水仙潜病毒(Narcissuslatentvirus,NaL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imosaicvirus,TMV)、烟草脆裂病毒(Tobaccirattlevirus,TR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virusY,PVY)等也感染水仙。带毒鳞茎为主要的初侵染源,叶蝉、蚜虫和土壤线虫是田间传播介体。

传染途径

子鳞茎带毒,使病毒传递到下一代并广为流传。寄生植物NMV可侵染红口水仙、黄水仙和水仙杂交种、风信子、长春花、矮牵牛、千日红、绒缨菊、三色旋花等。NYSV可侵染明水仙、红口水仙、多花水仙、黄水仙、长寿花等。

防治方法

1、生产中采用脱毒组培苗。生长季节及时拔除病株。

2、用高温处理鳞茎,效果很好。1年生鳞茎在43.5℃的温水中浸泡3小时;2年生鳞茎在44℃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3年生鳞茎在44.5℃的温水中浸泡1.5小时。

3、生长期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防治各种蚜虫。

《红松烂皮病的症状及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