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杨树天牛虫害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本方案针对危害主干类天牛,其它天牛种类可参照执行。更多绿色尽在

一、虫情监测

虫情监测分虫情普查和固定监测,以地面监测为主。

(一)虫情普查

1、普查每年2次,春季越冬虫态开始活动(约4-5月份)和秋季落叶后越冬前(约10-11月份)进行,以秋季普查为主。普查范围包括发生区和与发生区相毗邻的未发生区。

2、发生区内以乡(镇)为单位,沿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或农田林网设计路线进行全面踏查。查清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

3、未发生区与发生区毗邻地区,以交通沿线、风景区、木材加工销售集散地等传入天牛可能性大的地区及附近的寄主林分做重点全面普查。如发现有枯梢、羽化孔和蛀孔等可疑症状,要在附近做进一步详查,或请专家鉴定,如确定为天牛危害,应立即采取措施除治并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二)固定监测

1、发生区内重点治理区每0.5万亩、一般治理区每1万亩寄主树设一固定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置3-5块固定标准地。配备专人定期监测。

2、与发生区相毗邻地区的未发生区在交通沿线、风景区、木材加工销售存集散地等传入天牛可能性较大的地段设立固定监测点,每2万亩寄主林分设立一个固定监测点。定人定期监测。天牛的调查与监测参照黄斑星天牛预测预报办法(新发布)。

精选阅读

防治杨树天牛七法


一、捕杀成虫。在6-7月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杀天牛成虫。不同的天牛其习性有一定差别,光肩星天牛成虫应在白天捕杀,桑天牛成虫宜在晚上捕杀。

二、捶击产卵处。对卵及未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可用锤子敲击卵槽把卵击碎,也可以用敌百虫涂抹卵槽杀死初孵幼虫。应根据天牛的产卵习性寻找卵块,光肩星天牛一般产卵于距地面0.5米处的树皮内,先将树皮咬出T形口,再产卵于其中,产卵处常有泡沫状液体;桑天牛则是在树皮上咬U形口将卵产于其中,并多将产卵处上部树皮咬成乱麻状。

三、堵塞虫孔。对已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可将金属丝插入每条蛀道,刺死幼虫。也可以在新的排粪孔内塞入蘸有80%敌敌畏乳油100倍液的棉球,然后用湿泥堵塞虫孔。如有多个排粪孔,应选最后一个,挖去粪屑后塞药。7-10天后检查效果,如有新虫粪排出应补治。

四、注射药液。将手动喷雾器去掉喷头,换接上一锥形小管,或直接用大注射器插入上部蛀孔注射药液毒杀幼虫,注药量以下部蛀孔流出药液为度。适用药有敌百虫、敌敌畏等。

五、插毒签。视虫孔大小插入1-2支磷化锌毒签,并将露在外面的无药部分折断,紧密插入空隙中,以免毒气散出。排粪孔多的,应先沿幼虫蛀食方向找到最新的排粪孔,将该孔前面一孔用小枝塞满,以免幼虫转移和毒气泄漏,再将毒签插入最新的孔口。

六、钻孔注药。对胸径在5厘米以上的杨树可钻孔注药,适用药有吡虫啉。在树干基部距地面30厘米处钻孔,钻头与树干呈45度角钻6-8厘米深。胸径15厘米以下的树钻1-2个孔,30厘米以下的钻2-3个孔,30厘米以上的钻4-5个孔。注药量以将孔注满为度,约5毫升,注药后用湿泥封口。

七、干基涂泥。7月中旬选择黏性好的黄泥加水拌成泥浆,再加入略稀释的敌敌畏溶液,拌匀后均匀涂刷在树干基部(树干距地面2米以内全部涂泥),能防止天牛咬伤树皮产卵,并能抑制已产卵的幼虫孵化。

杨树夏季虫害防治


夏季是杨树各类虫害的高发期,目前威胁杨树产业的主要有天牛、蚱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黄卷叶螟、刺蛾类、杨白潜叶蛾等虫害。就其危害程度而言,夏季里又主要以天牛、蚱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为主。

一、天牛

(一)营林措施:首先要提倡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可选用泡桐、刺槐、臭椿、香椿、合欢class=blacklink_line合欢、楸树及大枣、苹果、梨等与杨树进行块状混交或带状隔离,造林用苗选用抗虫性强的良种壮苗。其次是加强抚育管理,及时开展中耕、松土、除草、施肥,并在适宜季节修枝抚育,增强树势,提高林分自身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二)生物及仿生制剂防治:虫害发生面积较大时,可在害虫产卵初期释放周氏啮小蜂或舟蛾赤眼蜂进行防治。或在林间悬挂鸟巢,积极开展益鸟招引,增加鸟类数量。或采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喷洒25%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等进行地面喷雾防治。对有一定郁闭度的路林、林网、片林,可采用背负式机动喷粉机喷施森得保粉剂进行防治。对于大面积集中连片发生的可采用超低量飞防25%灭幼脲Ⅲ号每公顷600克防治。

(三)人工物理防治:夏季是天牛产卵期,在杨树主干或侧枝上寻找川字形产卵槽,用手按压槽中小木片,杀死天牛卵,也可以在林间悬挂杀虫灯(黑光灯)或在林缘点燃火堆诱杀成虫。

(四)化学防治:对树高在12米以下中幼龄林可采用地面喷烟或放烟防治,适宜在3龄幼虫期前,采用担架式、背负式机动喷雾机或车载机喷施80%敌百虫800倍液等高效低毒环保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有一定郁闭度的路林、林网、片林,可采用6HY、OR系列烟雾机喷施有触杀性、胃毒性或熏蒸性的乳油或油剂进行喷烟防治,药剂与柴油混合比例1:10;或采用林丹烟剂、敌马烟剂进行放烟防治,烟剂用量每公顷15公斤。

局部发生、高大树木受害时,可采用渗透性强、持效期长的10%呲虫啉等药剂在树干胸径部位树干周围砍伤口或刮去老树皮后涂毒环的方法防治。也可采用干基部打孔注药,利用打孔注药机或手工钻等工具在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内吸传导性强的10%呲虫啉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等。用药量为每10厘米24毫升,原药或13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二、蚱蝉

(一)人工捕捉成虫。早晨(露水未干前)在林地或林地周围林木的低矮处及作物上,捕捉出土不久的成虫。

(二)灯光、火光诱杀成虫。于晚间在林地上设置灯光或在林地附近生火,灯、火光越强越好,然后通过震动树干,以惊吓蚱蝉向灯光或火光飞落。

(三)79月剪除带卵的枯梢。

三、刺蛾

夏季为其危害盛期,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幼虫。4龄以前幼虫取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4龄以后沿叶缘蚕食叶片,仅留主脉。9月上旬出现第二代幼虫,大部分幼虫于10月中旬老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一)人工挖掉树根周围的越冬茧,集中销毁。

(二)羽化盛期,灯光诱杀。

(三)在幼虫危害期,可以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500倍液喷洒树叶。

(四)在树干基部不同方位斜向下钻3个孔,注入40%久效磷原液(干径每1厘米需0.5毫升),用泥堵住钻孔。

四、杨扇舟蛾

一年发生3~4代,第2代成虫于7月上、中旬羽化,最后一代幼虫危害至9月底陆续下树,寻找适宜场所结茧化蛹越冬。

(一)摘除虫叶。扇舟蛾的初龄幼虫都具有群聚、联叶危害的习性。因此,所有杨树都需认真巡查,发现有受害的叶片抓紧采用人工摘除,可消灭大量的幼虫和蛹,对减轻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效果显著。

(二)化学防治。幼虫发生期,于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3个孔,注射50%久效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1~2毫升(根据树体大小),或者使用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加18%杀虫双300倍喷雾防治杨扇舟蛾,防治喷雾要求做到不漏株,不漏叶。

五、杨小舟蛾

每年10月中下旬时,幼虫下树化蛹越冬,这时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喷树干中下部及林间地面杀灭越冬害虫。进行人工防治:震落和摘虫苞。因杨小舟蛾幼虫具有在枝条上停息时待不牢的习性,可在早晨猛击树干,震落扑杀。其他防治方法参照杨扇舟蛾。

杨树病虫害防治:如何防治杨树食叶害虫


由于树种单一、气候异常,杨树食叶害虫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刺蛾、杨黄卷叶螟、天牛、尺蛾、瘿螨等常常在杨树纯林中大面积发生,特别是舟蛾类食叶害虫极有可能暴发成灾,往往在3-5天内将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

这类害虫的防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落实治早、治小的防治策略,采取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制剂压低虫口密度,然后通过增加天敌数量,达到生物调控害虫种群密度的作用。对虫害特别严重的林,大面积暴发成灾要采取飞机防治,地面通过化学农药打孔注药等方式及时防治。根本的措施是及时清理虫害木、更新树种、营造混交林等,改善其生态条件,增强林木长势和林木抗虫能力。

一、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期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杨树树体高大,所以,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根据大多数食叶害虫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的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产卵的害虫,可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扎塑料布等方法阻隔成虫上树产卵。

二、Bt等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生物农药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米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亩、青虫菌乳剂1-2亿孢子/毫升、阿维菌素6000-8000倍。高大的片林,如有机场条件,可考虑利用飞机防治。还可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公顷50个放蜂点,放蜂量25-150万头。

三、仿生药剂防治

可用灭幼脲为主的仿生农药喷雾防治。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克、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治。

四、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每10厘米胸径2-4毫米,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五、毒环和毒绳防治

有上下树干和越冬后上树习性的害虫,可利用将药剂在树干涂环或绑扎毒绳的方法防治。在幼虫上树前,用10毫升2.5%溴氰菊酯+10毫升氧化乐果+11千克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

杨树刺蛾的虫害防治


杨树刺蛾是一种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取食树叶,在大发生时要不了几天就可把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危害杨树的常见刺蛾种类多,长江流域的种类有扁刺蛾、褐刺蛾、黄刺蛾和青刺蛾,林农常将刺蛾的幼虫统称为洋辣子、八角辣。除危害杨树外,还危害苹果、梨、桃、枇杷、榆、泡桐、梧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现将杨树扁刺蛾的识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更多绿色尽在

形态特征

扁刺蛾雌成虫体长13毫米至18毫米,翅展28毫米至35毫米;雄成虫体长10毫米至15毫米,翅展约30毫米。成虫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较深,前翅灰褐色斑点,雄蛾较明显,后翅暗灰褐色。卵长椭圆形,扁平光滑,长约1毫米,初为淡黄色,后变为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1-26毫米,宽16毫米,扁椭圆形,背部稍隆起,形似龟背,全身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虫体两侧有10个瘤状突起,上生刺毛。蛹长10毫米至15毫米,前端较肥大,近椭圆形,初为乳白色,近孵化时为黄褐色,茧椭圆形,长12毫米至16毫米,暗褐色,其茧结在杨树根部周围的表土层里。

防治办法

1.结合施肥、修剪,挖除或剪去树干上的茧壳及土中虫茧。在冬耕施肥时,将林下落叶及表土埋入施肥沟底,或者结合培土防冻,在树干基部30厘米范围内培土10厘米左右,并加压实,可杀灭一部分越冬虫源,减少下年发生基数。

2.人工除虫。扁刺蛾低龄幼虫多在叶片上群集为害,食叶后叶片白膜状明显,可以摘除群集大量幼虫的叶片集中处理,能消灭大量食叶幼虫。

3.灯光诱杀。在刺蛾成虫的发生期,利用其趋光性,可在杨树林、苗圃架设黑光灯或振频式诱蛾灯,诱杀大量的扁刺蛾的成虫,减少发生量,效果很好。

杨树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1.蛴螬

1.1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蛴螬是金龟类幼虫的总称,身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头部褐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主要为害幼苗的根部,造成树根残损、苗期缺苗等。

1.2防治措施在苗木生长期发现有蛴螬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异丙磷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在苗床上开沟或打洞灌溉根际毒杀蛴螬。利用蛴螬不耐水淹的特点,可在每年11月前后冬灌或5月上中旬适时浇灌大水,并保持一定时间,水久淹后,蛴螬数量会下降。还可以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蛴螬的发生数量。

2.小地老虎

2.1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幼虫体长37~50mm,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纵带。成虫小地老虎体长约17~23mm,翅展40~54mm,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三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小地老虎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苗,低龄幼虫常聚集于叶或叶茎间,3龄以后分散并潜伏在土里,夜晚出来将幼苗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也会爬到苗木上部咬食幼嫩茎叶,影响幼苗生长。

2.2防治措施在小地老虎1~3龄幼虫期,可采用48%地蛆灵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天达毒死蜱2000倍液、2.5%劲彪乳油20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地表喷雾。在成虫发生期,可以配制糖醋液诱杀。配制方法: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万灵可湿性粉剂1份调匀。还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刺蛾

3.1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刺蛾成虫体粗短,翅上鳞毛厚。幼虫头小,能缩回于前胸下,体短粗肥。胸足小,腹足退化,体上生有枝刺。刺蛾主要取食叶片和叶肉,留下上表皮,形成圆形的小斑,老熟幼虫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

3.2防治措施幼虫初期,虫小而集中,抗药力弱,防治效果好,可用20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防、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杀螟硫磷1000~1200倍液防治。对于成虫,可使用灯光诱杀。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4.杨扇舟蛾

4.1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杨扇舟蛾初孵幼虫淡绿色,3龄后金黄色,头部黑褐色;老熟幼虫黑色,每节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有长毛;成虫灰褐色,前翅顶端有灰褐色的扇形大斑一块;雌虫腹部较粗大,末端具毛束。幼虫群栖,常数十条或上百条群居一株,将整株树叶吃光后转移邻树上继续为害。咬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

4.2防治措施在杨树高12m以下中幼林地区,幼虫3龄前,采取人工地面防治。可用25%灭幼脲800~10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80%敌敌畏800~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防治。对于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害虫产卵初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25~150万头/ha。杨扇舟蛾卵期有舟蛾赤眼蜂、黑卵蜂、毛虫追寄蝇、小茧蜂、大腿蜂、灰椋鸟等天敌,要注意保护利用。还可以利用成虫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捕诱杀。

5.天牛

5.1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天牛的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导致病菌侵入,也易被风折断。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

5.2防治措施采用磷化铝片塞孔法,每孔用0.1g磷化铝片塞入后,用泥封住虫孔即可毒杀。可采用化学药剂注孔法,用注射器吸取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40倍液,注入虫孔,每孔注入到药液自孔中流出时即封住虫孔。在天牛成虫羽化盛期,可向树干和树冠喷洒40%氧化乐果乳剂5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敌百虫800倍液,喷至药液沿树干微微下流为宜。

杨树是我国主要速生造林树种,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功能。由于杨树具有分布广、易栽植管理、用途广等特点,人工林的面积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由于林木抚育和管护措施不当等多种原因,病虫害发生普遍较重,本文对杨树主要虫害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黄柏虫害防治 褐天牛治理办法


褐天牛NadezhdiellaconioriHope

别名成虫俗称黑牯牛,幼虫又称老木虫、目虫、干虫、桩虫,属鞘翅目,天牛科(Cerambycidae)。

分布为害褐天牛国内外皆有分布。国内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发生为主,此外,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也有发生和分布。褐天牛可为害多种林木果树。在药用植物中主要为害黄柏、吴茱萸、枳壳、厚朴、木瓜忍冬等,以幼虫钻蛀为害。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造成枝干内蛀道纵横,蛀孔外有唾沫状胶质分泌物,并有木屑和虫粪,植株被害后影响水分和养分输送,以致长势衰退,枝条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51mm,黑褐色,有光泽,体上被有灰黄色短绒毛。头顶两复眼间有一深的中央纵沟,触角基瘤之前、额中央又有2条弧形深沟,呈括弧状。雄虫触角超过体长的1/2~2/3,雌虫触角较身体短。前胸宽大于长,背面呈较密而又不规则的脑状皱褶,侧刺突尖锐。鞘翅肩部隆起,两侧近于平行、末端略为斜切,内端角尖狭,但不尖锐。

卵:长约3mm,椭圆形,上端有胶状的乳头状突起,卵壳表面有网纹及细刺状突起。初产时乳白色,逐渐变黄,孵化前呈灰褐色。

幼虫:老熟体长46~56mm,乳白色。前胸背板淡褐色,横列成4段棕色宽带,中间2段较长。胸足细小,中胸腹面、后胸及腹部1~7节背、腹两面均具移动器,背面的移动器呈中字形。

蛹:长约30mm,乳白色至淡黄色,翅芽叶形,伸达第3节的背面后端。

生活习性褐天牛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虫道中越冬。越冬成虫第2年4月外出活动,成虫产卵期较长,但主要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8月卵孵化为幼虫并开始钻蛀为害。经历两个冬天(以幼虫越冬),于第3年5~6月化蛹,以后羽化为成虫越冬。

成虫白天潜伏于树洞内,黄昏开始出洞,以晚上8~9时出洞最盛,在树干间交尾、产卵至夜11时后才陆续潜回洞中。成虫多产卵于树干裂缝或洞穴边缘、伤疤处,主干和侧枝都有卵分布,但以近主干分叉处卵密度最大。

幼虫孵化后,在皮下钻蛀取食,15~20天后,蛀入木质部为害,通常先横向蛀行,然后转而向上蛀食。少数幼虫在向上蛀食时,如遇坚硬木质或有隧道的障碍,即改变前进方向,因而造成若干岔道。幼虫蛀道上有3~5个气孔与外界相通。老熟幼虫在蛀道内选适当地点,吐出一种白垩质物,封闭两端,再以排泄物填充其内,造成长椭圆形蛹室,随即化蛹。

防治基本同星天牛的防治方法。但褐天牛可为害寄主侧枝,故可采取剪除部分被害枝条的方法,来避免褐天牛的严重为害。

桑树桑虎天牛的虫害防治方法


桑虎天牛学名Xy10trechuschinensisChevrolat鞘翅目,天牛科,别名虎天牛、虎斑天牛。分布在全国主要桑蚕区,危害桑、苹果、柑桔、葡萄等。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桑树枝干,致隧道宽大,树皮龟裂,养分、水分传送受阻,使桑树枝细叶小,产量降低,严重的大量枯死。近年该虫在北方老桑园中为害猖撅,有的寄生率高达60一80%。严重影响桑叶产量、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8mm,形似胡蜂。触角短,仅达鞘翅基部。前胸背板近球形,有黄、赤褐、黑色横条斑。鞘翅基部宽阔,翅上生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斜带。雌虫前胸背板前缘鲜黄,腹部末端尖,裸露鞘翅之外。

雄虫前胸背板前缘灰黄色至褐色,腹部末端被鞘翅盖住。卵长5mm,长椭圆形,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80mm,浅黄色,圆筒形。头小,藏在第一胸节内。第一胸节膨大,背面前缘及两侧各生一褐色块状斑纹。腹部各节背面、腹面具黄褐色步泡突。裸蛹长30mm,纺锤形,浅黄色。

生活习性

辽宁、山东3年发生二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6月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交配产卵,6月下旬一7月上旬进入羽化高峰期。成虫出孔后很快交尾产卵,孵化后的幼虫蛀食至11月上旬即越冬。第二年春季继续为害至7月下旬到8月间,成虫羽化出孔,完成l代;前后共14个月。

成虫再产卵后孵化的幼虫要越二次冬,在第4年的6月再羽化,共经22个月才又完成一个世代,因此完成2个世代,约需3年。该虫世代重叠十分明显。卵期10.6天。幼虫蜕皮56次,幼虫老熟后调头向上蛀食78cm,在隧道一侧蛀1椭圆形蛀入孔。老熟幼虫经蛀入孔深入木质部,蛀成7形隧道,并咬很多木屑堵住隧道上方形成蛹室,化蛹在蛹室里,蛹期21天。成虫羽化出来后把木屑和虫粪扒开,从原蛀入孔再咬开表皮而出孔。

雌虫把卵产在树干的裂口或缝隙内,每次产1粒,每雌可产104粒。雌虫寿命18.6天,雄虫24.8天。品种间受害程度有差异:秋雨、铁把、剑持、湖桑等品种受害重于大白条、西昌、嘟噜桑等。地桑、无干的密植桑不受害。树龄大受害重,树龄小受害轻。生长旺盛、树皮裂缝少、枯死组织少受害轻。天敌有啄木鸟。

防治方法

(1)6月上旬8月上旬捕捉成虫。

(2)刺杀桑皮内的幼虫。

(3)挖除的枯死株,要求在5月下旬以前烧毁。

(4)全力养护新栽幼桑,树皮上有油浸状小黑点时,及时捕杀树内幼虫。夏伐后要再仔细检查一次。

(5)必要时用毒签插入最下蛀孔或用80%敌敌畏乳油10倍液浸渍的棉球堵塞蛀入孔。也可用50%杀螟松乳油l00倍液于夏伐后喷洒树皮。

(6)注意保护天敌。

杨树直角叶蜂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直角叶蜂,别名杨扁角叶蜂。杨直角叶蜂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昆虫名,属膜翅目,叶蜂科。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

危害特征

以幼虫取食杨树叶片危害,幼虫孵化半日后,取食叶脉附近的叶肉,使叶上出现小圆洞,由圆洞向叶缘取食,食尽叶肉,仅留叶脉。幼虫取食时先分泌白色泡沫状液体,凝固成蜡丝,蜡丝留于食痕附近周围,排成1-3列,形似栏杆。幼虫老熟停食,顺着枝条下树,结茧化蛹。危害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不但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甚至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5~6mm,翅展10~12mm,雌虫体长7~8mm,翅展12~14mm。体黑色,具金属光泽,被稀疏的白色短绒毛。触角9节,黑褐色,被较密的黑色短绒毛,第一、二节的总长约为第三节的1/4,3~8节端部横向加宽似一直角,基部一侧向内收缩。中胸背板有一褐色斑。翅透明,翅痣黑褐色,翅脉淡褐色。前足基节基部,前、中足跗节端部,后足胫节端部、跗节均为褐色,其余为黄色。

卵:椭圆形,长1.3~1.5mm,宽0.3~0.4mm,乳白色,表面光滑。

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渐变为鲜绿色,头部黑色,头顶绿色,胸足黄绿色,各足基部具两个褐色斑点,胸、腹背和两侧面着生有大小不等的褐色小圆点。第七、八腹节稍向上隆起,末节向下弯曲,呈S形。幼虫共5个龄期,五龄幼虫体长11~13mm,头宽1.2~1.3mm。

蛹:初为绿色,后渐变为褐色,长7.0mm,宽2.5mm,口器、足、触角、翅均为乳白色。茧:椭圆形,雌茧长7~8mm,宽3mm;雄茧长5~6mm,宽2mm,初为黄褐色,后期为茶褐色。

发生规律

杨直角叶蜂在南阳地区一年发生7~8代。每年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第一代成虫5月中旬羽化,6月份发生二、三代成虫,7月份发生四、五代成虫,8月上旬发生第六代成虫,9月中旬发生第七代成虫。成虫羽化后第二天即产卵。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在表土层结褐色丝茧越冬。

成虫多在午后羽化出土,羽化率为90%,雌雄性比1:3。成虫爬行上树,飞到枝叶上,受惊动落地后,多数腹面朝上,并发出吱吱声。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7粒,最多42粒,卵产于叶背面主脉两侧皮层下,每处1~2粒。卵经3~5天后孵化出幼虫,孵化率平均达90%。第3~5代有孤雌生殖现象。1~2龄幼虫群集取食,被害部呈针尖状小圆孔,二龄以后食量大增,分散危害,常将大片叶肉吃光,仅残留叶脉,呈不规则的孔洞,孔洞边有白色蜡丝。幼虫受惊时向叶背面转移,腹部不断左右摆动。老熟幼虫沿枝干爬行到地表化蛹。

防治方法

1、营造混交林:根据观察,杨直角叶蜂主要危害黑杨派各品种杨树,而对毛白杨很少危害,对刺槐一般不危害,可进行杨、槐混交。

2、化学防治:郁闭度大于0.6的林分,发生量大时,于幼虫盛发期用敌马烟剂熏杀,每hm2用药7.5Kg。在稀疏林分和幼龄林,可向树冠喷洒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10000~20000倍液。

侧柏双条杉天牛的虫害防治


侧柏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可能会有双条杉天牛虫害的危害,要注意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双条杉天牛又名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为杉、柏主要害虫。幼虫取食于皮、木之间,切断水分、养分的输送,引起针叶黄化,长势衰退,重则引起风折、雪折,严重时很快造成整株或整枝树木死亡。直接影响杉、柏的速生丰产和优质良材的形成。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mm左右,圆筒形略扁,黑褐色或棕色,前翅中央及末端有两条黑色横宽带,两黑带之间为棕黄色,翅前端为驼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5mm左右,圆筒形,略扁,体乳白色,无足。

卵:长椭圆形,长1.6mm左右,白色。

蛹:长15mm左右,淡黄色。

防治方法如下:

1、加强抚育管理,防治和消灭虫害。

①深挖松土,挖壕压青,追施土杂肥,促进苗木速生,增强树势。

②冬季进行疏伐,伐除虫害木、衰弱木、被压木等,使林分疏密适宜、通风透光良好,树木生长旺盛,增强对虫害的抵抗力。

③夏季及时砍除枯死木和风折木,除去根际萌蘖,清除林内枝丫,保持林内卫生。

2、发动群众,人工捕捉。

①越冬成虫还未外出活动前,在前一年发生虫害的林地,用白涂剂刷2米以下的树干预防成虫产卵。

②越冬成虫外出活动交尾时期,在林内捕捉成虫。

③在初孵幼虫为害处,用小刀刮破树皮,搜杀幼虫。也可用木锤敲击流脂处,击死初孵幼虫。

3、药剂防治。

①成虫期,在虫口密度高、郁闭度大的林区,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杀。

②初孵幼虫期,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50%甲基氧化乐果乳剂、20%益果乳剂、20%蔬果磷乳剂、25%杀虫脒水剂的100倍液;8%敌敌畏1倍、一线油(柴油或煤油)9倍混合,喷湿3米以下树干或重点喷流脂处,效果很好。

4、保护和利用天敌。双条杉天牛幼虫和蛹期,有柄腹茧蜂、肿腿蜂、红头茧蜂、白腹茧蜂等多种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林木虫害光肩天牛的防治方法


光肩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为害杨、柳、榆、糖槭、桑等多种林木,尤以杨、柳受害严重。被害树株枯死或风折,并且被害处易感染病害。

一、为害特点

光肩星天牛幼虫蛀食树干为害,被害树干上留有许多小孔,并且有树液流出,3龄以后蛀入木质部内,蛀成近S形或U形的坑道,易造成风折。成虫羽化后,啃食叶柄、叶片吸收营养,严重时,导致树体枯死,被害处易感染病害。

二、发生规律

为害2年生树体的光肩星天牛年生1代,在7-8年生树上危害的多2年1代。一般是以幼虫在坑道内越冬,或以9月中旬以后产出的卵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开始取食活动,5月开始在坑道上部筑蛹室,6月为化蛹盛期,蛹期13-24天。6月-7月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中旬停止。

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6-15天,啃食杨、柳叶柄、叶片和嫩枝进行补充营养。多在晴天10:00-14:00时活动。产卵前雌虫咬椭圆形刻槽,卵产于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产卵后分泌粘液以蛀屑堵塞孔口。卵期13-14天,7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

初孵幼虫先摄食刻槽边缘的腐烂变黑部分,逐渐向干枝横向转移,蛀害木质部表层。该虫喜在有枝条的树干上和疏林寄居。一般林内被害轻,林缘被害重。在立地条件好,生长旺盛的树木上,天牛卵和初孵幼虫容易被挤压死亡,故受害轻。修技抚育可矫正干形,修去不必要的枝权,减轻天牛寄居危害。

三、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1)捕捉成虫,根据光肩性天牛成虫比较迟钝,在雌成虫产卵前(即68月),组织动员当地群众捕捉成虫。

(2)人工砸卵:在68月,要经常检查树干上有无产卵核槽及木屑或虫粪,发现后,用小刀剥除或把卵砸破,刮皮地方要涂上浓的石灰硫磺合剂,以防病菌侵入。

2.生物防治:在条件适合路段或发现有啄木鸟栖息的路段,采取人工挂鸟巢、设饵木或其他措施,保护和招引啄木鸟,创造适合啄木鸟生存栖息的环境。

杨树常见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


杨树主要有以下三种常见虫害对杨树危害较大,现将杨树常见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柳毒蛾:主要危害杨、柳科树木。危害严重时,能将叶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粪,严重影响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卫生。

2.杨扇舟蛾:幼虫群栖,1-2龄时常在一叶上剥食叶肉,2龄后吐丝缀叶藏匿其间,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逐渐向外扩散危害,老熟时吐丝缀叶作薄茧化蛹。由于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3.杨小舟蛾: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杨树、柳树的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在幼虫3龄期前喷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喷雾树高在12m以下中幼龄林,用药量Bt200亿国际单位每亩阿维菌素600O-8000倍液。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即在害虫产卵初期,每亩3-4个放蜂点、放蜂量3-5万头。

2、化学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打孔注药防治。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杀虫双水剂等。

用药量为每10cm胸径2-4mL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药口。利用害虫上下树,用10ml2.5%溴氰菊酯加10ml氧化乐果与11kg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cm宽的闭合环;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杨树胸径处绑缚2周,效果良好。在幼虫期喷15%灭幼脲烟雾剂防治(药剂和溶剂混合比例为1:1,用药量为1.2kg/hm2)或喷施20%灭幼脲Ⅲ号,每亩25g、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

3、人工防治

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

杨树红蜘蛛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树因具有适种区域广、生长快、材质优、用途广、效益高等特点,成为绿化的主栽树种。但大面积杨树纯林的栽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出现了杨树的多种病虫害。很多发生较大面积的杨树红蜘蛛,又名瘿螨。杨树红蜘蛛对杨树的危害比较严重,下面介绍一下杨树红蜘蛛的形态特征和防治方法给大家。

危害杨树的红蜘蛛主要是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俗名红砂、火龙虫、火株子,分布广泛,寄主植物有山楂、栎、刺槐、泡桐、欧美杨、毛白杨,还有桃、李、葡萄等树木,危害杨树主要以当年生幼树为主,在杨树的叶、芽、嫩茎上吸食危害,初期常使被害处呈现灰黄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后变为褐色或红褐色斑块,或叶面卷曲,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嫩茎畸形。根据气候和环境特点,加强对杨树尤其是新栽植树木的管护,是降低虫害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一、形态特征

成年雌螨体卵圆形,背隆起,体背两侧有黑色皱纹,上有刚毛26根,成6列。体长有冬夏型之分,夏型个体大,长约0.6-0.7毫米,初为红色,后变暗红色,冬型虫体较小,长约0.4毫米,朱红色。有光泽,非越冬型为暗红色。雄螨体菱形,长0.4毫米,末端略尖,淡绿或浅绿色。体背两侧有黑斑,阳茎钩部几乎弯成直角。

二、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5-10代,以紫红色群集于缝隙、树皮、枯枝落叶内,以及树干附近的表土缝内越冬,越冬雌螨的抗寒能力很强,翌年树芽萌动时,越冬卵就开始孵化,孵化盛期在5月上、中旬。

幼螨爬上嫩叶取食危害,至成螨产卵繁殖。第1代雌螨寿命为15天左右,每雌虫平均产卵量为43粒,危害杨树的叶螨多数栖息、危害于树冠的中下部和内膛的叶背处,主要危害新叶并群集在叶背,吸食叶片的汁液营养,使叶片从中柄到叶脉失绿变黄,背面变成红锈色,色泽暗淡无光,而后脱落,使杨树产生早落叶,早停止生长,对杨树的后期生长产生极大影响。

温度适宜时,其繁殖迅速,6-8月各世代重叠发生,所以在6-7月气候干燥时,爆发的危险性最大。传播方式有爬行、风力传送及随人、畜、果实和树苗而传带等。

三、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春季发芽前,山楂红蜘蛛以雌成螨在枝干翘皮缝隙中越冬。因此,刮掉翘皮并集中烧可消灭大量的雌成螨。对防治红蜘蛛有较好的效果。

2、生物防治,有束管食螨瓢虫、深点食螨瓢虫、肉食蓟马、小花蝽、草蛉、粉蛉和捕食螨。这些天敌能在中后期抑制山楂叶螨的繁殖量。

3、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选用1.8%虫螨克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2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杨树天牛虫害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