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姬松茸栽培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姬松茸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在市场上的经济效益非常不错,有许多的人开始尝试种植姬松茸。下面一起来看看姬松茸栽培技术吧。

一、种植材料

姬松茸最适合的种植材料是甘蔗渣。也可以用稻草、麦秆、棉籽壳、玉米秆、茅草、木屑等作为原料进行种植。在上述一种或几种混合的原料中,适当地添加一些牛粪(马粪)、禽类类和少量化肥。姬松茸的种植材料参考双孢菇种植工艺,经过堆积,发酵,翻堆,制成适合姬松茸生育的培养料。

二、种植时间

种植季节一般安排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春季种植在清明前后(35月份),秋季种植在立秋之后(9~11月份)。低海拔地区可延长至45月份播种,67月份收菇。要掌握播种后,经4050天开始出菇时,气温能达到2028℃为好。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期应灵活掌握。

三、种植技术

1、建堆

把稻草等秸秆类或棉籽壳浸透水,预湿后,与米糠、木屑、畜禽粪等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建堆。料堆上宽8090厘米。

2、翻堆

预堆时间大约7天左右,料温上升至7075℃左右就应该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在培养料中加入硫酸铵或尿素,在微生物的帮助下,通过发酵变成姬松茸可利用的氮源。在预堆期间,料堆中层发酵较好,料温较高,但四周的培养料没有充分发酵。翻堆时要充分翻拌,把中层培养料翻放在外周,把外周培养料堆到料堆中央。

5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再按4天、4天、3天的间隔时间进行翻堆(共翻堆5次,发酵时间2325天)。为了使料堆内外发酵均匀,翻堆时应把中间的培养料翻堆在外,把外层的培养料堆到中间。发酵后培养料变成棕褐色,手拉纤维容易拉断,发酵就完成了。堆制发酵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大约为60~75%。pH值偏高或偏低时,可用过磷酸钙或消石灰进行调节。为了制作均匀、完全成熟、高质量的培养料,翻堆是很重要的工序,不能粗心。

3、进料铺床

姬松茸室内、室外均可种植。室内种植时可搭架床46层,也可以利用空阔的蘑菇房、架床,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地、不松不紧地铺菇床,厚度20厘米为宜。培养料上床后,进行二次发酵,即将菇房的出入口、通风口关闭,把菇房的温度升高到5560℃,保持2天左右,待料温降到25℃时再播种。野外种植在荫棚下进行,畦宽1.3米,长任意。荫棚高度22.3米,棚顶和四周用草帘、遮阳网遮荫,(要求四阳四阴),畦床整成龟背形,中间比四周略高,并开好排水沟。如果在山地种植,还要开防洪沟。畦床表面用化学农药喷洒,杀灭害虫。再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铺入畦床上面,厚度一般为2025厘米(按干料计算,每平方米约需1620千克培养料)。

4、播种和管理

把麦粒菌种轻轻掰碎,2/3勻匀撒在培养料面上,用叉适当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1/3撒在床面上,最后铺上1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2瓶。

室外种植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畦床,保温保湿。播种后5天内一般不必揭开地膜,也不用喷水,第6天揭膜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宣,若料面干燥应喷水保湿。正常情况下,每2天通风一次。

室内种植也要注意菇房内温湿度的变化。做好保温保湿,并使新鲜空气多通入菇房之内,每天菇房内都不要使感到闷热。

5、覆土

覆土时间以见到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中成活之后。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覆盖培养料的土粒之好坏、覆土方法之好坏,对姬松茸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覆土是种植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覆土用的土粒不能太坚硬,不含肥料、新鲜、保水、通气性能较好大土粒最好,国内一般都选用田底土,含水量为70~75%。

覆土可采用平铺方式,也可采用齿轮方式。即先在料面上覆上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土粒,每间隔10~15厘米做一条宽10厘米、高5厘米的土坎,厚度约34厘米。野外种植要在畦床两边用竹木条杆插成弯弓形,然后罩上塑料膜,使其在小气候中生长。罩膜内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过高则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不低于85%。

姬松茸和双孢菇种植工艺类似,有条件的话可以同时种植两种菇类,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精选阅读

高前景姬松茸如何种植?


想要种植菇类的朋友想要一个高前景的种植品种,姬松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栽培方式同双孢蘑菇非常相似,可以参照种植。姬松茸种植技术如下:

种植材料

姬松茸最适合的种植材料是甘蔗渣。也可以用稻草、麦秆、棉籽壳、玉米秆、茅草、木屑等作为原料进行种植。在上述一种或几种混合的原料中,适当地添加一些牛粪(马粪)、禽类类和少量化肥。

姬松茸的种植材料参考双孢菇种植工艺,经过堆积,发酵,翻堆,制成适合姬松茸生育的培养料。

种植季节

根据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种植季节一般安排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春季种植在清明前后(35月份),秋季种植在立秋之后(9~11月份)。低海拔地区可延长至45月份播种,67月份收菇。

总之,要掌握播种后,经4050天开始出菇时,气温能达到2028℃为好。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期应灵活掌握。

种植技术

姬松茸菌种也分母种、原种、种植种三级,可按双孢蘑菇的制种方法进行制作。母种用PDA培养基;原种、种植种一般用麦粒培养基。

1、建堆

把稻草等秸秆类或棉籽壳浸透水,预湿后,与米糠、木屑、畜禽粪等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建堆。料堆上宽8090厘米。

2、翻堆

预堆时间大约7天左右,料温上升至7075℃左右就应该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在培养料中加入硫酸铵或尿素,在微生物的帮助下,通过发酵变成姬松茸可利用的氮源。在预堆期间,料堆中层发酵较好,料温较高,但四周的培养料没有充分发酵。翻堆时要充分翻拌,把中层培养料翻放在外周,把外周培养料堆到料堆中央。

5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再按4天、4天、3天的间隔时间进行翻堆(共翻堆5次,发酵时间2325天)。为了使料堆内外发酵均匀,翻堆时应把中间的培养料翻堆在外,把外层的培养料堆到中间。发酵后培养料变成棕褐色,手拉纤维容易拉断,发酵就完成了。堆制发酵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大约为60~75%。pH值偏高或偏低时,可用过磷酸钙或消石灰进行调节。为了制作均匀、完全成熟、高质量的培养料,翻堆是很重要的工序,不能粗心。

3、进料铺床

姬松茸室内、室外均可种植。室内种植时可搭架床46层,也可以利用空阔的蘑菇房、架床,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地、不松不紧地铺菇床,厚度20厘米为宜。培养料上床后,进行二次发酵,即将菇房的出入口、通风口关闭,把菇房的温度升高到5560℃,保持2天左右,待料温降到25℃时再播种。野外种植在荫棚下进行,畦宽1.3米,长任意。荫棚高度22.3米,棚顶和四周用草帘、遮阳网遮荫,(要求四阳四阴),畦床整成龟背形,中间比四周略高,并开好排水沟。如果在山地种植,还要开防洪沟。畦床表面用化学农药喷洒,杀灭害虫。再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铺入畦床上面,厚度一般为2025厘米(按干料计算,每平方米约需1620千克培养料)。

4、播种和管理

把麦粒菌种轻轻掰碎,2/3勻匀撒在培养料面上,用叉适当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1/3撒在床面上,最后铺上1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2瓶。

室外种植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畦床,保温保湿。播种后5天内一般不必揭开地膜,也不用喷水,第6天揭膜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宣,若料面干燥应喷水保湿。正常情况下,每2天通风一次。

室内种植也要注意菇房内温湿度的变化。做好保温保湿,并使新鲜空气多通入菇房之内,每天菇房内都不要使感到闷热。

5、覆土

覆土时间以见到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中成活之后。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覆盖培养料的土粒之好坏、覆土方法之好坏,对姬松茸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覆土是种植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覆土用的土粒不能太坚硬,不含肥料、新鲜、保水、通气性能较好大土粒最好,国内一般都选用田底土,含水量为70~75%。

覆土可采用平铺方式,也可采用齿轮方式。即先在料面上覆上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土粒,每间隔10~15厘米做一条宽10厘米、高5厘米的土坎,厚度约34厘米。野外种植要在畦床两边用竹木条杆插成弯弓形,然后罩上塑料膜,使其在小气候中生长。罩膜内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过高则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不低于85%。

6、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的管理合适与否,都会造成大幅度的增产或减产。因此,必须细心管理。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蔓延之后,才开始出菇。一般播种后40天左右,菌丝发育粗壮,少量爬上上层。此时畦床上面应喷水,罩膜内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并保持盖膜2天后,土面上就会出现白色米粒状菇蕾,继而长成黄豆状,3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应停止喷水,避免造成菇(蕾)体畸形,这是水分管理的关键。出菇时,要消耗大量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间必须十分注意通风换气,每天揭膜通风1~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后继续罩膜保湿,促进菇蕾的正常生长。阴雨天气可把罩膜四周掀开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菇蕾烂掉。

出菇期温度以2025℃最好。若早春播种的,出菇时气温偏低,可罩紧薄膜保温保湿,并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夏初气温超过28℃时,可以在荫棚上加厚遮阳物,整天打开罩膜通风透气,创造较阴凉气候。室内种植时,也要注意门窗遮阳,并早晚通风,出菇周期大体上10天,出菇结束后可修改畦的形状,再喷水补充畦床的水分,为下次出菇做好准备。出菇可持续34个月,可逐批逐次出菇采收(一般45批)。喷水宜用井水或泉水。

病虫害防治

姬松茸有抗杂菌的能力,几乎不受害菌侵害。但要十分注意通风换气,匆使菇房内和畦面过湿。害菌常在覆土前后发现,害菌发生时最好用喷灯把它烧掉。

姬松茸的害虫有菇蝇、菇蛾、线虫等。如果后发酵很完全,几乎都可以防止害虫发生。如果发生害虫可以用喷灯把它们烧掉或在姬松茸不发生或停止发生时用磷化铝熏驱除。

采收和加工

姬松茸的采收适期是菌盖刚离开菌柄之前的菇蕾期,即菌盖含苞尚未开伞,表面谈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褶内层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为宜。若菌膜破裂,菌褶上的孢子逐渐成熟,烘干后菌褶会变成黑色,降低商品价值。

采收后的鲜菇,可通过保鲜或盐渍加工。若是干制,应根据客户的要求,有的是整朵置于干燥机内烘干;有的是由盖至柄对半切开,烘干成品。干品气味芳香,菌褶白,用透明塑料袋包装,外包装用纸皮箱或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

赤松茸栽培技术


赤松茸是一种与树根共生的野生食用菌,因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赤松茸栽培技术是怎样的呢?

一、赤松茸基本介绍

赤松茸是口蘑科、口蘑属的野生食用菌,学名为大球盖菇,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开始推广应用,该菇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

人工培育的赤松茸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包含所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其它氨基酸共17种。

二、赤松茸栽培技术

1、准备培养基

选用稻草、稻壳、木屑等混合发酵制成培养基,散热后用于栽培。

培养基的配方有:

(1)、稻草90%,稻壳10%;

(2)、稻草80%,木屑20%;

(3)、稻草40%,玉米秸秆40%,稻壳10%。

播种前稻草、秸秆需浸水2天,或者铺畦后充分浇水。在高温天气原料应经2~3天的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75%。

2、播种

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种植前进行整地、消毒,然后按照一定距离播种。

场地宜选择近水源、排水方便、避风、向阳,又有部分遮阴的地方,最好是在土质肥沃、含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上种植,有利于早出菇和提高产量。

在栽培场地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积水,地块清理杂草后用旋根机进行旋根以利于作畦,畦宽45-50厘米行宽60-80厘米。

以冬闲田进行陆地栽培或者用塑料大棚进行设施栽培,为创造大红菇的半遮光的生态环境,可在顶部加上一层塑料遮阳网,或者种植蔓生植物适当遮光,也可以另加草帘等创造半遮光、保湿、保温的环境。根据气候变化以及出菇情况进行通风管理。

在整地完成后可以泼浇1%的茶子饼水或者辛硫磷进行杀虫、预防虫害。如果选用山地作菇场,必须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灭蚁。

然后在畦内铺一层20厘米厚经过浸泡处理的秸秆,不要超过30厘米厚也不要低于20厘米,成龟背形畦床,畦与畦之间留80厘米的人行沟道。把秸秆压平踏实,再在秸秆上铺一层经过预湿的稻壳,厚5厘米,把菌种掰成鸡蛋大小放在稻壳上进行播种,采用梅花形或三角形点播,距离10-12厘米。

每平方米用秸秆10-15千克,用种量0.6-0.7千克。

3、其他管理

赤松茸生长期间还需做好温度、湿度的管理,长成后及时采收加工。

当料温高过30℃时要揭膜通风,在畦面喷冷水降温,畦面干燥时也应喷水以保湿,要求雾状水使覆土层湿润而水不进入料内为准,气温10℃以下和雨天应盖膜。

松茸种植技术


松茸属于天然的药用菌,平常售卖价格较高,但是营养价值也会高很多。因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种植的农户也在增长。那么松茸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松茸种植技术

1、建堆翻堆

需要用到甘蔗渣、或者玉米秆或麦秆、木屑以及稻草或茅草。然后加入适量的牛粪之类的以及少量的化肥,搅拌均匀堆在一块儿。大概一周之后翻一次,利于发酵。而后每间隔三四天翻一次,让整个养料保持良好的状态。

2、进料铺床

将处理好的养料放到培育床上均匀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即可。环境温度可以调至50-60度。

3、播种管理

室内种植直接铺料后盖土就行,室外的话需要加盖一层薄膜,起到保温效果。室内我们要不定时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而室外需要每隔三天左右揭一次膜进行通风。

4、出菇管理

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通风,一般是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左右,一直持续到松茸可以采收。

种植松茸并不简单,需要很好的耐心和培养技术,所以建议大家多去研究一下细节再决定。

花皮松茸与松茸的区别


松茸是一种天然药用菌,营养价值极高,其成分中包含多种只有松茸才有的活性物质,因此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制作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而花皮松茸从外貌上看与松茸长的是极其相似的,产季也都是相同的,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常常不加注意就会购买到花皮松茸冒充的松茸。那么花皮松茸与松茸的区别在哪里呢?

一、花皮松茸与松茸的区别

1、颜色不同:

松茸的颜色是新鲜板栗色,而花皮松茸的颜色是红得比较耀眼呈大红色。

2、纹路不同:

松茸的纹路和纤维是直的,且纹路相对比较清晰,而花皮松茸的纹路则就没有那么容易分辨,看上去有毛茸茸的感觉。

3、口感不同:

花皮松茸与松茸在口感不同,花皮松茸咬起来比较清脆,而不像松茸那样有嚼劲。

4、数量不同:

松茸因为不能人工栽培,所以不会大批量出现,花皮松茸相对好栽培,市场上数量也较多。

5.功效不同

松茸是一种天然药用菌,营养价值极高,花皮松茸虽然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却远不如正品松茸。

二、怎么挑选松茸

1.问产地

我国松茸的四大产区主要为云南香格里拉、四川雅江、四川斯达纳和四川小金县,目前市场公认的我国最佳松茸是产自香格里拉的品种。

2.看颜色

新鲜松茸颜色主要为淡黄色或者米白色,发黄的松茸或许已经变质,或是被加入了亚硫酸盐,对人体是有害的,另外瘦弱或畸形的松茸不能提供完整营养,品质很差。

3.看水分

市面上有的松茸泡过水,这不仅会影响口感,且在松茸保鲜的过程中,水分会破坏鲜松茸的纤维和活性营养,从而影响品质。

4.闻气味

品质较好的松茸呢,细闻起来是有一种独特的香味的,这便是品质较好的,如果闻不到气味,那就说明松茸没那么新鲜了。

关于松茸的相关知识我们就说到这里,在市场上进行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区分,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姬松茸适合在什么季节、地区种植?怎么种高产?


近年来,不少某某村种植姬松茸脱贫致富等类似消息在网络走红,也让不少种植户想尝试种植姬松茸,那么姬松茸适合在什么季节、地区种植?怎么种高产?

姬松茸种植季节

根据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种植季节一般安排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春季种植在清明前后(35月份),秋季种植在立秋之后(911月份)。低海拔地区可延长至45月份播种,67月份收菇。

总之,要掌握播种后,经4050天开始出菇时,气温能达到2028℃为好。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期应灵活掌握。

姬松茸种植地区

姬松茸的原产地是在巴西和秘鲁,是一种在夏秋两季生长的腐生菌,一般它喜欢高温、潮湿、通风情况良好的地方。

姬松茸的味道带点杏仁香妹,味道鲜香,具有很大的食用价值,现在姬松茸已实现人工种植,在日本、巴西、美国等地都有进行大规模地种植,在我国姬松茸的种植生产地在福建、云南等地。

姬松茸怎么种植?

1、建堆

把稻草等秸秆类或棉籽壳浸透水,预湿后,与米糠、木屑、畜禽粪等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建堆。料堆上宽8090厘米。

2、翻堆

预堆时间大约7天左右,料温上升至7075℃左右就应该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在培养料中加入硫酸铵或尿素,在微生物的帮助下,通过发酵变成姬松茸可利用的氮源。

在预堆期间,料堆中层发酵较好,料温较高,但四周的培养料没有充分发酵。翻堆时要充分翻拌,把中层培养料翻放在外周,把外周培养料堆到料堆中央。

5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再按4天、4天、3天的间隔时间进行翻堆(共翻堆5次,发酵时间2325天)。为了使料堆内外发酵均匀,翻堆时应把中间的培养料翻堆在外,把外层的培养料堆到中间。

发酵后培养料变成棕褐色,手拉纤维容易拉断,发酵就完成了。堆制发酵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大约为6075%。pH值偏高或偏低时,可用过磷酸钙或消石灰进行调节。为了制作均匀、完全成熟、高质量的培养料,翻堆是很重要的工序,不能粗心。

3、进料铺床

姬松茸室内、室外均可种植。

室内种植时可搭架床46层,也可以利用空阔的蘑菇房、架床,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地、不松不紧地铺菇床,厚度20厘米为宜。培养料上床后,进行二次发酵,即将菇房的出入口、通风口关闭,把菇房的温度升高到5560℃,保持2天左右,待料温降到25℃时再播种。

野外种植在荫棚下进行,畦宽1.3米,长任意。荫棚高度22.3米,棚顶和四周用草帘、遮阳网遮荫,(要求四阳四阴),畦床整成龟背形,中间比四周略高,并开好排水沟。

如果在山地种植,还要开防洪沟。畦床表面用化学农药喷洒,杀灭害虫。再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铺入畦床上面,厚度一般为2025厘米(按干料计算,每平方米约需1620千克培养料)。

4、播种和管理

把麦粒菌种轻轻掰碎,2/3勻匀撒在培养料面上,用叉适当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1/3撒在床面上,最后铺上1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2瓶。

室外种植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畦床,保温保湿。播种后5天内一般不必揭开地膜,也不用喷水,第6天揭膜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宣,若料面干燥应喷水保湿。正常情况下,每2天通风一次。

室内种植也要注意菇房内温湿度的变化。做好保温保湿,并使新鲜空气多通入菇房之内,每天菇房内都不要使感到闷热。

5、覆土

覆土时间以见到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中成活之后。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覆盖培养料的土粒之好坏、覆土方法之好坏,对姬松茸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覆土是种植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覆土用的土粒不能太坚硬,不含肥料、新鲜、保水、通气性能较好大土粒最好,国内一般都选用田底土,含水量为7075%。

覆土可采用平铺方式,也可采用齿轮方式。即先在料面上覆上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土粒,每间隔1015厘米做一条宽10厘米、高5厘米的土坎,厚度约34厘米。野外种植要在畦床两边用竹木条杆插成弯弓形,然后罩上塑料膜,使其在小气候中生长。罩膜内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过高则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不低于85%。

6、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的管理合适与否,都会造成大幅度的增产或减产。因此,必须细心管理。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蔓延之后,才开始出菇。一般播种后40天左右,菌丝发育粗壮,少量爬上上层。

此时畦床上面应喷水,罩膜内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并保持盖膜2天后,土面上就会出现白色米粒状菇蕾,继而长成黄豆状,3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应停止喷水,避免造成菇(蕾)体畸形,这是水分管理的关键。

出菇时,要消耗大量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间必须十分注意通风换气,每天揭膜通风1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后继续罩膜保湿,促进菇蕾的正常生长。阴雨天气可把罩膜四周掀开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菇蕾烂掉。

出菇期温度以2025℃最好。若早春播种的,出菇时气温偏低,可罩紧薄膜保温保湿,并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夏初气温超过28℃时,可以在荫棚上加厚遮阳物,整天打开罩膜通风透气,创造较阴凉气候。

室内种植时,也要注意门窗遮阳,并早晚通风,出菇周期大体上10天,出菇结束后可修改畦的形状,再喷水补充畦床的水分,为下次出菇做好准备。出菇可持续34个月,可逐批逐次出菇采收(一般45批)。喷水宜用井水或泉水。

《姬松茸栽培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