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菌性病害知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什么是细菌性病害?种植蔬菜时要如何防治该病?》,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很多人分不清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这对于种植蔬菜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一旦无法区分的话就难以对症下药治疗。今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细菌性病害?种植蔬菜时要如何防治?

一、什么是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等。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病状:植物受细菌性病害,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

1、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2、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3、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4、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5、畸型。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如菊花根癌病等。

6、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二、种植蔬菜时要如何防治细菌性病害?

1、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例如白菜软腐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菜豆细菌性疫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等病害,于发病初期用3%中生菌素100倍药液喷淋,根据病情,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防治茄科青枯病可用3%中生菌素1000倍液灌根,每株400毫升,根据病情,每7-10天灌一次,连灌3-4次。防治效果可达99.95%,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2、防治延缓抗药性,扩大防治范围,可用4%春雷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果树流胶病、白菜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效果相当好。

zw59.com推荐

平菇采收技术要点和细菌性病害防治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菇类,味道鲜美,富含营养价值,特别适合炖汤喝。在平菇的栽种过程中,采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必须掌握相应的采收技术要点。除此之外,平菇采收后还容易受到细菌性病害的浸染,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的防治方法。

一、平菇采收技术要点

种植平菇是一门技术活,采收的时候同样也是一门学问,科学采收平菇的话不仅能够保证平菇不减产,还有利于后续菇房的管理。下面一起来看看平菇的采收要点。

第一,在平菇采收之前要喷洒一次水,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平菇棚内的空气湿度,这样的话菌盖就能够保持干净、新鲜、不容易开裂。但是一次性喷水不能太多了,特别是已经采收下来的子实体,喷水太多的话容易出现腐烂的现象。

第二,如果是同一丛的平菇大部分已经成熟的话,就不要管大小一起采收,因为小的还是会继续生长的。一般采收的次数分为两次采收完是比较好的,只要菇床上面大部分的平菇已经成熟的话,就要开始清床,以便于下一潮平菇的管理。

第三,单生的平菇可以一只手按住菇柄的基部培养料,另一只手轻轻的拧下菇柄。丛生的平菇忌讳硬掰,以免出现整块培养料带起的现象,所以我们一般用刀紧紧挨着床的表面将平菇割下来。

第四,因为平菇的菌盖是比较容易出现裂痕的,所以采收以后必须动作要轻,特别是要减少停放的次数。采收下来以后的菇体要放在光滑、干净的容器中,以免损伤平菇。在平菇的表面可以盖上一层湿纸巾,这样就能够保持平菇菇体的水分。

在采收第一潮平菇后,让平菇的培养料表面干上个一周时间,再喷一次水,就可以盖上薄膜,这样就能够刺激平菇出菇。

二、平菇采收后细菌性病害防治

平菇如果采收过头的话菌袋两头很容易出现深褐色的水烂现象,导致二茬菇难以出菇。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平菇细菌性感染出现的软腐病。平菇一旦感染软腐病就会出现菌丝退化、料袋表面的颜色变暗、菇体变软、水烂的现象,同时会出现一股腐臭的味道。

平菇软腐病出现的原因是有三点,第一是因为在平菇采收以后,料袋上面出现了很多的伤口,这样的话就给细菌浸染的机会,然后一部分种植户为了促进平菇生长加大喷水量,这样就造成了料袋两头湿度比较打的现象。第二,可能是长时间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菇棚里面的湿度非常大,通风条件不好,温度也比较低,导致了细菌性病害的侵入。第三,部分种植户在料袋进入菇棚里面之前,没有对菇棚做好消毒的工作,带进来的细菌在这种有利于生长的环境中大肆繁殖生长,自然就会侵害平菇。

综上,要控制好菇棚的温度、湿度,做好菇棚的消毒处理,调节菇棚内的光照和通风条件,这样可以减少平菇采收以后的细菌性病害。

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在金针菇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很容易生细菌性斑点病,该病又称为细菌性褐斑病,一旦发生,是危害金针菇的品质的。那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一、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有什么症状?

病症首先在菌盖上发病,出现芝麻、绿豆大小的褐色斑点,病斑边缘不整齐,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发展连成一片包括整个菌柄,使菌柄全部变褐色,质软、不能直立、有粘液,最后变黑褐色以至腐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近年来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原因,主要菇房采用上年用过的材料,工具带入病菌和管理时人为带入病菌。菇房内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是诱因,菌盖表面的水份特别是寒冷天气喷冷水与发病有重要关系,相对湿度过高。

二、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如何防治?

1、保持菇场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菇和废料;菇房、床架、用具等用前要用1:50倍的金星消毒液或2%的漂白粉等彻底消毒,尤其是原发病害较重的菇棚。

2、金针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彻底灭菌,蘑菇和平菇栽培时培养料应充分发酵,腐熟均匀,覆土材料用甲醛熏蒸消毒即可。

3、拌料时应将疣霉净按1:1000倍比例兑水拌料,不可用高毒、高残留的防污剂之类,以确保生产效果;

4、金针菇出菇期控制出菇室温度在15℃以下,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出菇,高温时加强通风散热,平菇出菇期温度不要超过18℃,如果气温突然升高,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开窗、揭膜、遮阴等,但要注意菇房内温度波动不能过大,防止水汽凝结,产生水膜。

5、发现病菇要及时择除,并立即加大通风量,暂停或减少喷水,迅速降低温度,并用药控制病害程度,如可向料面喷洒5%的石灰水清液,也可喷洒每毫升100-200单位的链霉素液或300单位的土霉素,或500-1000倍的漂白粉液,每2天1次,施药前后菇床停水1天,间隔3-4天再次用药,连续用3次以上,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发病严重时,应先清除病菇,清理料面或覆土后再按上述方法喷药。

植物病害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


根据华坪县有机晚熟芒果研究中心消息,华坪今年的气温与往年有所不同,前期(2-4月)时高时低;5月-6月中旬,温度较高,爆嗮严重;造成一些芒果种植区域细菌性角斑病发生严重。果农一遍又一遍的打药始终还是控制不住。

图片来自网络

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一、为什么芒果的角斑病这么难治呢?

总结下来,有如下几条:1、绝大多素果农重治轻防。大多数果农对芒果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的都是打药措施,病害发生了才打药,常采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

有机铜类杀菌剂、无机铜类杀菌剂、农用抗生素、噻唑类和微生物制剂等,进行叶片喷施果树或果实。由于致病细菌潜伏在树体里,发病的时候是由内而外的透出来,所以喷施药剂只能把表面治好,但是树体里的致病菌没有被杀灭,所以一旦遇到合适的天气又复发了。这种药剂防治方法只能起到治标的效果,病斑1-2天后就干了,看上去好像是好了,但是一遇到阴雨天气或者是高湿天气,病斑又开始流出菌脓。这种治标不能治本方法,需要反复喷药,费时费力费钱,效果还不明显。

2、防范保护意识较差。一些果农在生产过程中,随意将发病枝叶、病果乱扔,年复一年,果园病源积累过多,一旦爆发很难防治。

3、角斑病可以通过气传。果农防病一般都是单防单治,很难联防联治。而种植区域大多连片,果园之间相互连着,一旦遇到不良气候,发病就是一大片。

4、用药不科学。很多果农用药知识掌握不到位,常造成药害,而药害也会大量引起角斑爆发。

二、如何科学的防治芒果细菌性角斑病?

首先必须要知道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规律;了解发病因子,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将病害控制在萌芽状态,取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细菌性角斑病又称细菌性黑斑病或溃疡病,是芒果常发性重要病害。常造成大量叶斑和果斑,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及果实外观和商品价值。炭疽菌、蒂腐菌常从病斑处入侵果实,诱发贮藏期大量烂果。

(一)、症状:角斑病主要危害芒果叶片、枝条、花芽、花和果实

在叶片上,最初产生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变成黑褐色,扩大病斑的边缘常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有时多个病斑融合成较大的病斑,病斑表面稍隆起,周围常有黄晕,叶片中脉和叶柄也可受害而纵裂。在枝条上,病斑呈黑褐色溃疡状,病斑扩大并绕嫩枝一圈时,可致使枝梢枯死。在果实上,初时呈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黑褐色,表面隆起,溃疡开裂。病部共同症状是:病斑黑褐色,表面隆起,病斑周围常有黄晕,湿度大时病组织常有胶黏汁液流出。另外,在高感品种上还可以使花芽、叶芽枯死。此病为害而形成的伤口还可成为炭疽病、蒂腐菌的侵入口,诱发贮藏期果实大量腐烂。

(二)、发病规律: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果园病叶、病枝条、病果、病残体、带病种苗及果园内或周围寄主杂草是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可通过气流、带病苗木、风、雨水等进行传播扩散。病菌从叶片及果实的伤口和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而致病。病原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5℃,高温、多雨有利于此病的发生,通常风较大的地区、迎风地带或低洼果园发病较重,避风、地势较高的果园发病较轻。目前主要芒果品种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但没有免疫品种。

(三)、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防止病原菌随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扩散。

2.做好病害预防措施。⑴加强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树体:合理搭配有机肥、生物菌肥、中微量肥、功能性复合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果园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活化土壤有机质,增加有益菌,抑制杀灭土壤中的病菌有害菌,提高树体合理营养供给,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整体抗性。⑵搞好果园卫生,生产过程中,及时剪除病叶、病枝、病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采果后,清除果园病残体,做好清园工作,减少传染源。⑶适时、适度进行树体整形修剪,使树冠及果园保持通风透光,减少发病几率。⑷干湿交界时期,即风雨前后,及时喷施铜制剂或其他细菌药,连续1-2次,做好预防;⑸如果是在果期可提前叶面补充2次纯的有机钙肥,配合细菌药,可以有效预防角斑病的发生。

3.防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在果园周边种植防风林,减少大风、暴雨袭击,可减轻发病。

4.病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建议轮换使用有机铜类杀菌剂、无机铜类杀菌剂、农用抗生素、噻唑类和微生物制剂等细菌药剂。至少连续喷施2次,特别是在风雨后,最好每次都用细菌药。简介细菌药剂如下:

a.有机铜类杀菌剂:常见的有机铜制剂,包括喹啉铜、噻菌铜、络氨铜、松脂酸铜、琥珀酸铜、壬菌铜、噻森铜等。该类杀菌剂对一些细菌性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喹啉铜、噻菌铜使用较多。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更加安全,一般不会产生药害,花期和幼果期也可以使用;使用范围和时间广泛,果树、水稻、蔬菜等都可以适用;含铜量比较低,不会引起螨类的增殖,铜素的累积小;可混性好,使用利便,减轻负担。有机铜制剂的缺点是价格普遍较高。

b.无机铜类杀菌剂:常见的无机铜类杀菌剂包括: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波尔多夜、氧氯化铜。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效果快,价位较低,成本上有比较优势。其缺点是容易产生药害,在花期和幼果期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可混性比较差,传统的铜制剂多为碱性,不能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需要单独使用,增加了用工成本,而且极易错过最佳病害防治期。其中,中性(PH=7)的无机铜制剂,有着更好的混配性。

c.抗生素类杀菌剂:抗菌素类杀菌剂,使用比较普遍的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金核霉素、盐酸土霉素、放线菌酮等,都是当前应用较广的主要抗菌素品种。使用农用抗菌素,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病害选择适宜的用药方法。如对土壤传染的植物病害,可用其作土壤消毒剂;对种子、苗木传染的植物病害,可用抗菌素进行浸渍,如浸种、浸根、浸苗等,或苗床喷晒;对农林作物地上部分病害,可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植株喷洒;在果木上使用,主要将其制成油膏,用以防治细菌性溃疡。该类杀菌剂的优点是市场比较普及,不做宣传,产品也可以卖出;内吸、治疗效果比较好,缺点是使用的历史时间较长,产品抗药性强。

d.噻唑类:噻唑类包括叶枯唑、噻唑锌等,最早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近年因为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细菌病害发生普遍,才又焕发活力;该类化合物在离体条件下无杀菌活性,对土壤中细菌防治受限;同质化竞争普遍,是防治植物细菌病害常见产品。⑸微生物制剂:活性微生物制剂,如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芽孢杆菌等,已经成为新兴发展的微生物制剂。此类生物农药一般对环境安全,对土壤有改良作用,可保障食品、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但是农户的市场接受能力稍差。

瓜蒌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


瓜蒌又名栝楼、药瓜等,为多年生草质滕本全株供药用的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果壳中药名瓜萎,种子中药名瓜蒌仁,根中药名天花粉。全瓜蒌入药能清热散结,润肺化痰,养胃生津等,天花粉针剂临床上用于妇女中期妊娠、死胎、流产,并对癌细胞滋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瓜蒌的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长达10米;块根圆柱状,粗大肥厚,富含淀粉,淡黄褐色。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叶片纸质,轮廓近圆形,长宽均约5-20厘米,常3-5(-7)浅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的粗齿,裂片菱状倒卵形、长圆形,先端钝,急尖,边缘常再浅裂,叶基心形,弯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绿色,粗糙,背面淡绿色,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叶柄长3-10厘米,具纵条纹,被长柔毛。卷须3-7歧,被柔毛。

花雌雄异株。雄总状花序单生,或与一单花并生,或在枝条上部者单生,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粗壮,具纵棱与槽,被微柔毛,顶端有5-8花,单花花梗长约15厘米,花梗长约3毫米,小苞片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5-2.5(-3)厘米,宽1-2厘米,中上部具粗齿,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状,长2-4厘米,顶端扩大,径约10毫米,中、下部径约5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3-5毫米,全缘;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长20毫米,宽18毫米,顶端中央具1绿色尖头,两侧具丝状流苏,被柔毛;花药靠合,长约6毫米,径约4毫米,花丝分离,粗壮,被长柔毛。雌花单生,花梗长7.5厘米,被短柔毛;花萼筒圆筒形,长2.5厘米,径1.2厘米,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椭圆形,绿色,长2厘米,径1厘米,花柱长2厘米,柱头3。果梗粗壮,长4-11厘米;果实椭圆形或圆形,长7-10.5厘米,成熟时黄褐色或橙黄色;种子卵状椭圆形,压扁,长11-16毫米,宽7-12毫米,淡黄褐色,近边缘处具棱线。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瓜蒌的生长环境

培温暖潮湿气候。较耐寒,不耐干旱。选择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栽培为好。不宜在低洼地及盐碱地栽培。常生长于海拔200-1800m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在自然分布区广为栽培。

瓜蒌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

什么是细菌性角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瓜蒌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

发生特点:叶片初为水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斑,对光呈半透明状。严重影响叶片生长。雌花和幼果受害则落花落果。病原细菌大量存在,高湿、适温是引起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条件适宜时发展迅速。

瓜蒌细菌性角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预防

品种选择:利用抗病力较强的津研6号、夏青等品种。

种子处理: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催芽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50℃温水浸20分钟;用新植霉索200毫克/千克液或50%代森铵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福尔马林液150倍液浸种1.5小时,后洗净催芽。

2、栽培管理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利用无菌的大田土育苗。利用高垄栽培,铺设地膜,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及时通风。雨季及时排水。及时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原。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及时整蔓。清除下部叶片,清沟沥水,清除田间杂草等农事操作可有效降低病情。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86.2%氧化亚铜(铜大师)1000倍液、25%唯它灵可湿性粉剂800、47%春雷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30%DT杀菌剂5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3~4次。

在发病期选用57.6%冠菌清1000―1200倍均匀喷雾,重发田块隔7―10天连续用药3―4次喷药时要均匀周到,但不可加大浓度,以防花期产生药害。

4、生物防治

预防时用《细截》500倍液兑30斤水喷雾治疗,病害严重时用《细截》50ml+10ml《大蒜油》兑水30斤喷雾治疗。

5、注意事项

1、现配现用,不得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切记!2、施药后4小时内降雨,需重新喷雾。3、如有轻微沉淀析出属正常,不影响药效,使用时摇匀即可

扁豆细菌性疫病的症状及防治


扁豆,Lablabpurpureus(Linn.)Sweet,通用名藊豆,别名火镰扁豆、藤豆、沿篱豆、鹊豆、查豆、月亮菜,双子叶植物纲。种类也很多,如:白扁豆、紫扁豆、油豆、蛇豆、猪耳豆(形似猪耳朵)。为豆科扁豆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是一种豆类植物。

扁豆的植物形状

一年生缠绕草本。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广卵形,侧生小叶斜菱状广卵形,长10厘米,宽4.510.5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两面沿叶脉处有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24朵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尊上部2齿几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旗瓣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子房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顶端有白色髯毛。荚果扁,镰刀形或半椭圆形,长57厘米;种子35颗,扁,长圆形,白色或紫黑色。花果期79月。

扁豆的生长习性

多年生、缠绕藤本。全株几无毛,茎长可达6米,常呈淡紫色。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基着,披针形;小托叶线形,长3-4毫米;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6-10厘米,宽约与长相等,侧生小叶两边不等大,偏斜,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近截平。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2~23℃。植株能耐35℃左右高温,根系发达强大、耐旱力强,对各种土适应性好,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种植能显著增产。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小叶披针形,花白色或紫色,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种子白色或紫黑色。喜温暖润湿,耐热。一般春播秋收。嫩荚是普通蔬菜,种子可入药。

扁豆细菌性疫病的症状:

在叶缘处产生绿色油渍斑,后发展为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片。茎蔓感病后产生凹陷红褐色长斑,发病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病斑上部叶片枯凋。豆荚感病后,产生稍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潮湿时,病部有无色透明的菌脓溢出。病原细菌可以在种子内和黏附在种皮上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从寄生气孔、水孔、虫口侵入。高温高湿、叶片结露、雾大时病重,田间管理不当、排水不良、肥力不足、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势弱,发病亦重。

扁豆细菌性疫病的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子,不能确定种子是否带菌时应进行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捞出放在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12小时。

②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加植株通风透光度,避免田间积水,不可大水漫灌。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菌剂4018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1次,连喷2~3次。

《什么是细菌性病害?种植蔬菜时要如何防治该病?》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细菌性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