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物的步骤有哪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被称为“世界菇”的双孢蘑菇怎么种?出现出菇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有哪些?》,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目前,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那么双孢蘑菇怎么种呢?出现出菇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有哪些?

一、双孢蘑菇怎么种?

1.播种

温度降至27℃以下时开始播种,一般用撒播,将菌种量的3/4均匀撒于料表面,用小叉子伸入料厚的一半,轻轻抖动,使菌种均匀分布到料内,然后将剩余的1/4菌种均匀撒于料表面上。播种后应覆盖一层报纸;如棚内温度较高,保温性能较好,可不盖报纸。

2.发菌

从播种到覆土前是发菌阶段,此期间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播种后1~2天,一般密闭不通风,以保温保湿为主,3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这时应加强通风,使料面菌丝向料内生长。菇棚干燥时,可向空中、墙壁、走道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3.覆土材料的处理

理想的覆土材料一般多用稻田土、池糖土、麦田土、豆地土、黄泥土、河泥土等,一般不用莱园土,因含氮量高,易造成菌丝徒长,结菇少,易藏有大量病菌和虫卵。土应取表面15厘米以下的土,经过烈日暴晒,最好呈颗粒状,小粒0.5~0.8厘米,土块1.5~2.0厘米,然后掺入1%的石灰粉,喷甲醛及0.05%的敌敌畏,堆好堆,盖上塑料薄膜闷1天,然后,掀掉薄膜,摊堆散发完药味即可覆土。

4.覆土

大约15天左右,菌丝基本长满料的2/3,这时应及时覆土,覆土后要用3天的时间喷水,让土料充分吸水,但水不能渗到料里,喷水时要做到勤、轻、少。覆土层的厚度为25~30厘米。

5.出菇管理

覆土后经20天左右开始出菇,温度保持在20~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在此间一般不能往料面上喷水,过湿透气不良,菌丝难伸入土层,过干菌丝稀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菌丝很快长得洁白旺盛,当菌丝布满料面时要喷重水,让菌丝倒伏,这时喷水也称出菇水,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此后停水2~3天,同时加大通风量,当菌丝扭结成小白点时,开始喷水,增大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控制温度在12~18℃,随着菇量的增加和菇体的发育而加大喷水量,喷水时要加强通风,高温时不能喷水,采菇前不能喷水。

当蘑菇长到黄豆(4458,-23.00,-0.51%)大小时,须喷1~2次较重的出菇水,每天一次,以促进幼菇生长。之后,停水2天,再随菇的长大逐渐减少喷水量,一直保持到即将进入菇潮高峰,再随着菇的采收而逐渐减少喷水量。应注意,喷水时要做到勤、少、细,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出菇阶段,每天都要采菇,根据市场需要的大小采,但不能开伞,采菇时要轻轻扭转,尽量不要带出培养料。随采随切除菇柄基部的泥根,以防影响商品价值。轻拿轻放,碰伤处极易变色。每采完一潮菇后要清理料面,采过菇的坑洼处再用土填平,保持料面平整、洁净,处理完毕,再重喷一次1%的石灰水之后,按常规管理,大约7~10天又出现第2批菇。一般采收6~9批菇,采完3批菇后,应疏松土层,打洞,改善料内的通气情况,并在采菇后到新蕾长到豆粒大前喷肥。

二、双孢菇的出菇障碍及对策有哪些?

1.播种后茵丝滞长

接种后菌丝生长不良,表现为菌种不萌发、不吃料,菌丝只在料面生长或出现萎缩现象。

主要原因是:菇房内温度、湿度不当及通风不畅。

解决方法:当菇房内温度较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使其达到22-25℃;若培育料表现偏干,可及时喷0.3%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溶液:若料面过湿,则要加强菇房通风:如菇房有氨臭时,要加大通风量,并在料面戳洞,排除氨气。

2.覆土后菌丝徒长

播种后菌丝生长过旺,料面形成一层致密地不透水、不透气的菌被,主要是由高温、高湿引起。

解决方法:当菌丝长出覆土层时,加强菇房通风,降低菇房内温度、湿度,早晚气温低时对料面进行适量喷雾,菌丝结被时用小刀或竹片及时剔除。

3.覆土层菌丝退化

覆土后3~5天菌丝不上土,呈灰白色,细弱,严重时料面见不到菌丝或发黑。主要是由覆土后喷水过多引起,造成菌丝缺氧萎缩。

解决方法:停止喷水,加强通风。

4.死菇

出菇期成片或整茬菇萎蔫变黄,停止生长最后死亡。

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造成菇体营养倒流;菌丝生长过快,出菇较密,营养供给不上:菇房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氧气不足:菇棚温度较高(超过20℃),湿度过大(超过95%),喷水后通风不及时,菇床积水缺氧。

解决的方法:适量接种,避免菌丝生长过旺,出菇过密,造成营养缺少;覆土层含水量不要过高,喷水降温后要及时通风,避免菇床表面积水。

5.空心白根菇

菇柄疏松变白,以致收缩形成中空。

主要原因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干燥(湿度低于85%)和高温(超过18℃)。

解决的方法是:白天及时喷雾,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菇棚内温度保持在14-18℃。

6.过早开伞

菌盖过早开伞,招致商品性差。

主要原因:出菇初期突遇低温,温差大,菇房湿度偏低。

7.鳞片菇

菌盖龟裂形成磷片。

主要原因:菇房内气温小于14℃,湿度小于80%,温差和干湿差过大。

解决的方法:加强保温措施,避免冷风攻击。

8.子实体不分化

有菇蕾而子实体未分化,没有形成菌盖和菌柄,只形成一个菌丝团。

主要原因:子实体生长前期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后期环境条件不适宜:使用农药不当(如过量、滥施农药)。

解决的方法:掌握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换气:搞好菇房消毒和四周环境卫生,避免病虫害发生;合理使用农药。

9.锈斑菇

子实体出土后,菌盖表面产生褐色铁锈斑,影响双孢菇品质。

主要原因:喷水后未及时通风,菇房空气湿度过大,菇体表面长时间存在水滴。

解决方法:经常保持菇房空气清新,喷水后及时通风散湿。

zw59.com延伸阅读

双孢蘑菇有哪些功效作用?双孢蘑菇种植技术


双孢蘑菇又可以称为白蘑菇、蘑菇、洋蘑菇,在我国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均有栽培。双孢蘑菇可鲜销、罐藏、盐渍,还可以作为制药的原料,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双孢蘑菇的功效作用及种植技术,具体如下。

一、双孢蘑菇功效作用双孢蘑菇含有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酪氨酶、维生素C等,其中酪氨酶有明显降低血压作用,多糖的醌类化合物与巯基结合,在医学上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同时双孢蘑菇还要化痰止咳、祛脂降压、通便、提高免疫力、消炎止痛等功效。二、双孢蘑菇种植技术1、培养原料准备草腐菌种类的双孢蘑菇,应选用前一年的晚稻草杆,也可以使用质地比较软的大麦秆,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马粪和牛粪,或是家禽的粪。选择时候要注意选择干粪,同时还要准备化肥和饼肥、石灰、石膏、过磷酸钙类以补充氮素,以及破坏桃杆表层的蜡质层。2、培养料发酵刚开始要先把培养料预湿,在堆建前1天把稻草切成段摊在地面上,然后再撒上石灰,进行反复翻拌进行洒水、喷湿,最后把敲碎的粪便淋上水进行翻拌。培养料预湿含水量为65-%70%,经过1-2天要进行发酵,把预湿过的稻操草在水泥地上,摆放厚度为20厘米,接着按一层预湿的粪便再一层石膏粉、饼肥,将其搅拌均匀,再进行一层稻草一层粪便一层这样堆起来。3、制备培养床在菇房里面放三层的培养料,然后整理平整,厚度在15-25厘米。当含水量保持在60%气温下降到26度时,即可播种。关于双孢蘑菇种植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双孢蘑菇怎么栽培?


蘑菇是一种拥有很好营养以及经济效益的种植物种,有位西北地区的朋友问道双孢蘑菇如何栽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1、夏季栽培

甘肃省永昌、天祝、古浪、民乐,青海省互助、大通、湟中、湟源、平安,宁夏隆德、彭阳等海拨在2000m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4~0℃,夏季4~10月平均气温10~20℃,栽培季节以夏季栽培为主。每年3~4月份堆制培养料,4~5月份播种,5~6月份覆土,6~10月份出菇采收。

2、秋冬栽培

甘肃省肃州、凉州,陕西省西安、咸阳、铜川、宝鸡等海拨在1500m左右地区,年平均气温8℃左右,夏季气温较高,栽培季节以秋冬栽培为主。每年7~8月份堆制培养料,8~9月份播种,10~12月份出秋菇,12月中旬~翌年3月中旬越冬,3月下旬~次年5月份出菇采收。

二、栽培品种

As2796:产量稳定,适应性强,平均产量9.5kg/㎡左右,平均单菇重19克左右,菇大肉厚,商品性好,适宜出菇温度6~25℃,栽培管理上耐粗放,多区域、不同季节、不同设施内均可种植。

Ag23:高产稳产,平均产量11kg/㎡左右,菇小密,高温条件下易开伞,平均单菇中17克左右,适宜出菇温度6~23℃,适宜温度较低季节或地区栽培。

W2000:产量高,平均产量11kg/㎡左右,菇大肉厚,平均单菇中19.5克左右,商品性好,适宜出菇温度6~25℃,适合精细管理水平条件下或工厂化栽培。

W192:产量高,平均产量11kg/㎡左右,菇体中等,平均单菇中18克左右,商品性好,适宜出菇温度6~25℃,适合精细管理水平条件下或工厂化栽培。

三、栽培原料

粪草发酵料。基本配方:(大、小)麦草45%,牛(羊)粪45%,油渣4%,过磷酸钙2%,石膏粉2%,石灰1.5%,尿素0.5%,水适量。

四、栽培方式

1、地面栽培

根据地下水位和栽培环境的保水性,地面起垄或者下挖0.1m,畦宽1~1.2m,两畦间留0.3~0.5m作人行道,长度根据栽培设施跨度而定。

2、床架栽培

横向架菇床设计:每架3~4层,架宽1~1.2m,层间距0.4~0.5m,每架间距0.6m,长度据栽培设施跨度而定。

纵向架菇床设计:棚内设4道菇床,中间两道各宽1.35m,两边各宽0.9m,中间开挖3道深、宽各0.5m走道,土加在棚外两侧或菇床上拍平实。

五、栽培管理

1、培养料堆积发酵

预堆:正式发酵前3天对粪草进行预湿,草料堆宽4m,高1.5m,长度不限,同时按下层不加,中层少、上层多的原则将尿素的1/2分层撒于各草层;粪打碎过筛,堆成宽2m,高0.5m的梯形码堆,含水量60%;油渣打碎或粉碎后,用2%甲醛溶液喷洒潮湿后用薄膜覆盖消毒。

世界4大栽培食用菌(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黑木耳)的栽培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现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一个重要生产项目。那么,食用菌怎么种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4大栽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一、世界4大栽培食用菌包括哪些?

食用菌包括香菇、草菇、双孢蘑菇、平菇、黑木耳、银耳、猴头菇、杏鲍菇、金针菇、滑菇、灵芝、竹荪、红菇、冬虫夏草等,其中,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黑木耳被评为世界4大栽培食用菌。

1、双孢蘑菇,又叫双孢菇、白蘑菇、圆蘑菇、洋蘑菇等,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是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它的菌盖近平展,颜色是白色或乳白色的,菌肉白色、厚,菌柄粗短、圆柱形、稍弯曲;原产欧洲及北美洲,我国于1935年开始试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2、香菇,又叫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等,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王之称;它的菌盖扁平至稍扁平,颜色是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的,菌肉白色、稍厚或厚、具香味,菌柄白色、弯曲;浙江庆元县龙岩村是世界最早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3、平菇,又叫侧耳、北风菌、秀珍菇、黑牡丹菇等,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它的菌盖边缘较圆整,颜色有灰白色、浅灰色、瓦灰色、青灰色、灰色至深灰色,菌柄侧生、较短。

4、黑木耳,又叫黑菜、桑耳、本菌、树鸡、木蛾、木茸等,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其蛋白质含量堪比动物食品,有素中之荤的美誉;它的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颜色为黑褐色,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市场上的绝大部分是人工培育的,野生黑木耳珍贵稀少。

二、食用菌怎么种?

由于食用菌的种类很多,不可能一一介绍,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4大栽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1、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1)建造菇棚。可以直接地面栽培,或是搭建一个塑料大棚,或是利用旧房改造。然后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如果是直接地面栽培,要一次性备料成功,不要二次发酵,如果是塑料大棚或是旧房改造的,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2)菌种栽培。首先在菇床上铺一层3厘米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厘米为宜,然后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轻轻压实打平,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要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

(3)菇棚管理。双孢蘑菇偏碱性,培养料的ph值调整为7.5-7.8,覆土层的ph值应在8-8.5之间;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10~32℃,适宜温度24~28℃,子实体生长温度10~24℃,适宜温度14~20℃,菇房空气相对温度90%左右;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基本不需要光照。

(4)病虫害防治。培养料、菇房、覆土都要消毒,也要注意防治褐斑病、软腐病等病害和跳虫、菇蝇等虫害。

2、香菇栽培技术

(1)菇场设置。首先,选择避北风、向阳地、资源好、水源近、有树荫、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作为菇场;然后,准备原料,可以用阔叶树木屑、部分针叶树木屑、刨花、纸屑、棉籽壳、废棉、甜菜渣、稻草、玉米秆、玉米芯、麦草、高粱壳、花生壳、谷壳等。

(2)菌种播种。香菇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常用的是代料栽培,栽培时间一般在春天和秋天。播种时,将2/3的香菇菌种与培养料混匀播于地膜内,1/3菌种播于表面,压实,使菇床与地面持平,再在床面上放草把,然后盖上地膜,之后覆5-10cm厚的土。

(3)菇场管理。播后50余天,菌丝可长满菇床,此时要及时打包,撤掉覆盖在地膜上的土,打开地膜,撤去稻草,盖好地膜后,立即支拱上帘,保持7-10天不翻动,促使菌丝恢复生长。打包7-10天后,每天早、晚揭开草帘,打开地膜,进行通风,及时用海绵吸去床面积水,去掉病块,做好消毒处理,通风2小时后再盖上地膜和草帘,促进菌丝转色。转色期一般历时20--30余天,待床面转为棕褐色菌皮时即可进入出菇期。

3、平菇栽培技术

(1)菇房建造。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然后配制养料,可以任选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秆粉等中的一种作为原料,再添加适量麸皮、米糠、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

(2)菌种播种。播种时间一般从8月末到第二年4月末均可,不过春播要早,秋播要晚,播种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层播,首先在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铺一层营养料,约5厘米厚,然后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营养料,再在上面撒一层菌种,最后整平压实,料面上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

(3)菇房管理。播后两天,料温控制在30℃以下,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出菇后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518℃,要在气温最低时通风1小时,还要根据湿度进行喷水;到了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要及时追施肥料。

(4)病害防治。平菇常见的病是干泡病(褐斑病),如果管理不当,还会出现菌丝风长、枯萎、锈斑等,平时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

4、黑木耳栽培技术

(1)栽培方法。黑木耳可以采取椴木栽培或是塑料袋地栽,椴木栽培由于产量不高,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至今很少使用,常用的是塑料袋地栽。

(2)栽培时间。黑木耳实体最理想的生长温度为1525℃,栽培时间北方一般是在春季和秋季,长江以南一般是在秋冬季,大兴安岭一般是在春末到秋初,从播种到成熟一般要25天。

(3)栽培过程。首先准备原料,原料一般是以木屑、秸杆为主,然后利用塑料袋将原料盛装,经过灭菌、接种、养菌,然后摆在田间大地、果园林下,露天地可罩遮阳网,林地可裸露菌袋。要采用专用雾化喷水袋浇水,浇水干湿交替,浇浇停停,七干三湿,干就干透,湿就湿透,切忌不干不湿或浇水不停。

总结:食用菌的种类有很多,本文只为大家介绍了4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希望对大家有用。

蘑菇菇房及菇床的设计


1、菇房蘑菇可利用旧房屋、地下室、防空洞及干打垒栽培室、塑料薄膜房和甘蔗田菇棚等进行栽培。但栽培的菇房应符合如下要求:

(1)菇房方向应坐北朝南,有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室内保温。

(2)菇房结构要坚实,屋顶四壁不漏风,保温保湿性能好,四周墙壁及顶上能粉刷石灰水,以消灭害虫和防除杂菌。

(3)蘑菇房封闭要严密;门窗关闭后不透光,成为一个暗室,并且没有鼠洞,害虫不易进入。

(4)空气流通,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时,能在短时间内换进新鲜空气,排出有害气体,又不使室内温度急剧变化。最好要设固定通风窗;墙上设上窗,墙脚设地窗,地窗越低,通风情况越好。因二氧化碳较空气重,常沉积在低层,地窗高了就不易排出。要求菇房中二氧化碳的积累浓度不超过0.5%。

(5)靠近洁净水源,周围开阔,有充足的可供堆制培养料的场所,地势较高,利于排水,并要求周围没有产生毒气的工厂。

菇房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地上式菇房是目前栽培蘑菇最多的一种形式,大部分是利用旧房屋改建。具有通风良好,操作便利,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但没有加温、降温设备时,只能在春、秋两季栽培蘑菇。上海郊区普遍采用的地上式菇房,屋脊上装置一排拔风简,位置在走道的顶上。上窗略低于屋檐,地窗高出地面8~10厘米,窗宽40厘米,高46厘米,门与走道同宽,高度以人可以进出为度,门上也要设有小窗,一般四列床架的菇房要开两道门。

②半地下室菇房一半露出地面,一半埋在地下。建造时先挖22米深,宽27米左右,长随意的坑。四壁砌砖或涂水泥,地面打土墙或砌砖,高1.5米。屋面同地面的角度以30℃为宜。在屋脊,每隔4~5米处,设拔风筒一个。菇床在菇房内排成2列,分为6层,宽四米,深18厘米,层间距离45厘米。菇床间走道宽70厘米。

③地下式菇房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可用地下室菇房栽培蘑菇。这种菇房一般都深埋在离地面1.65米以下。不少地区常利用防空洞、地下室、山洞隧道等作为地下式菇房。其优点是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栽培时间长。缺点是管理不便,通风换气差。

2、菇床菇床是栽培蘑菇的床,其主要形式有架式菇床、畦面菇床和箱式菇床三种,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架式菇床。

(1)架式菇床在栽培房内的设置,应根据菇房的大小及结构而定。排列应与菇房方位垂直,如东西向的菇房,菇床排列为南北向,南北向的菇房,菇床则排成东西向。菇床可排成两列、三列或更多些,每个菇床的宽度应以两边都能采到中心的蘑菇为限度,一般为1.5米左右,若只单边采菇的,其宽度不要超过1米。菇床各层的距离60~70厘米,最下层距地面20厘米以上。最上层离屋顶1.3~1.6米。菇床之间距离应留有60~70厘米,以一个人可以行动和操作即可。

菇床的设置,既要充分利用面积,又要保证通风换气良好和便于操作,同时要坚实牢固,能承受培养料和覆土的全部重量,一般每平方米要负担90公斤的压力,否则就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做菇床的材料,可就地取材,一般用竹子、木材、钢筋水泥制成。底部辅料多用竹竿、树枝、麻秆等,既节约料材,又有利于透气,能使菌丝良好发育。

(2)畦面菇床利用防空洞和山洞栽培蘑菇,培养料常铺成畦状,畦宽按洞穴大小而定,一般单边采菇不超过一米,双边采菇可宽2米。畦边用砖块或木块围成,为增加出菇面,畦面可作成弧形或波浪式。

(3)箱式菇床适应于机械化和工厂化生产蘑菇,但成本高,技术水平也高。栽培箱用木板做成,箱的长宽高规格为10.60.2米或21.20.2米。在菇房中木箱排列在特制的木架上,重叠排列或品字形交错叠架。箱式菇床可人工控制温、湿度,生产期紧凑,菇房利用率高。目前世界上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的国家多采用这种方式。

平菇畸形菇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平菇(学名:Pleurotusostreatus;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台湾又称秀珍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平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①营养。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时,依次以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等。

②温度。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③湿度。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出菇期以70%~75%为最适,大气相对湿度在85%~95%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茁壮,低于80%时菌盖易于干边或开裂,较长时间超过95%则易出现烂菇。在生料栽培中,常采取偏干发菌,出菇期补水的方法,以保证发菌期不受霉菌的侵染,并保证出菇期足够的水分以供出菇。

④空气。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在塑料薄膜覆盖下可正常生长,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种瓶中也能正常生长。而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下菌丝较自然界空气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下生长更好。就是说,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可刺激平菇菌丝体的生长,但是,子实体形成、分化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在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不易形成子实体。

⑤光。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发菌期间应给予黑暗或弱光环境。但是,子实体的发生或生长需要光,特别是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此外,光强度还影响子实体的色泽和柄的长度。相比之下,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色泽较深,柄短,肉厚,品质好;光照不足时,子实体色泽较浅,柄长,肉薄,品质较差。

⑥酸碱度(pH值)。平菇菌丝在pH值3.5~9.0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养料和自然水混合后,基质的酸碱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丝生长。但是,实际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碱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霉菌和滋生,确保发菌。

⑦其他。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中对空气中一氧化碳、硫化物、乙炔等不良气体敏感。当空气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较高时,子实体停滞生长、畸形甚至枯萎。此外,还对敌敌畏过敏,在菇房使用敌敌畏杀虫后,子实体会向上翻卷形成鸡爪菇。

平菇畸形菇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

畸形菇主要类型有:1.高脚菇菌盖小,分化较差,菇柄较长。发生的原因是原基形成及分化期,菇房缺氧,光照不足,同时温度偏高,影响了菌盖的正常分化和发育。防治方法:加强通风,调节光照和温度。2.瘤盖菇菌盖表现,主要是边缘有许多颗粒状突起、色浅,菇盖僵硬,生长迟缓,严重时菇盖分化较差,形状不规则,原因是菇体发育温度过低,持续时间较长,致使内外层细胞生长失调。防治方法:调节菇房温度在平菇生长最低温界限以上,并有一定温差,促进菇体生长、发育、分化。3.菜花菇菇形象菜花,多分枝,初期原基呈蛋形,膨大、隆起、不分化。后期有多分枝。原因是出菇前或出菇期间菇床或菇房喷洒了高浓度的农药,尤其是敌敌畏,幼菇极敏感最易引起这种病害。也可能是菇房含有其他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燃煤释放二氧化硫等。防治方法:菇房慎用农药,使用时浓度不可过高。尤其出菇期绝对不允许使用敌敌畏,加强通风换气、排出有害气体。4.萎缩菇菇体初期正常,在膨大期即泛黄、水肿状或干缩状,而停止生长,最后变软腐烂。水肿状原因是湿度过大或有较多的水直接喷在幼小菇体上,使菇组织吸水,影响呼吸及代谢而停止生长死亡。干缩状是因为空气相对湿度较小,通风过强,风直接吹在菇体上,使平菇失水而死亡。或者培养基营养失调,形成大量原基后,有部分迅速生长,其余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而停滞。防治措施:控制湿度在80~85%之间,不要向幼小菇体上喷水,不让风直接吹在菇体上。合理配比培养料成分。少数萎缩菇是由于菌种退化,症状是菌盖尚未长足够大即反卷、发黄、萎缩。防治方法:选用优良品种。5.珊瑚菇原基分化不正常、松散、多细小分支,形状象珊瑚。原因是原基发生时,严重通风不良,光照极弱,氮源欠缺。防治:加强通风和光照调节碳氮比例,添加氮源。

《被称为“世界菇”的双孢蘑菇怎么种?出现出菇障碍的原因及对策有哪些?》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种植物的步骤有哪些”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