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草植物的养护。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我国哪些地区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二氯喹啉酸是水稻田经济、有效、安全的防除稗草的除草剂品种之一,尤其对高龄稗草有特效,且用药后不必保持深水层,故其适用范围及施用方法要比丁草胺、禾草敌等除稗剂优越。用二氯喹啉酸处理稗草后,稗草的幼嫩叶片先轻度失绿,然后叶片弯曲,逐步萎蔫,最终死亡。

2004年在湖南的安乡、南县、沅江县出现二氯喹啉酸对稗草防效不好的投诉。2006~2008年多数零售商放弃经销二氯喹啉酸,销售量直线下降。同期厂家将销售重点转移到新的直播稻区。2008~2010年五氟磺草胺得到大面积推广,二氯喹啉酸在直播稻老种植区销售锐减。1997~2004年是二氯喹啉酸大面积应用的年代,前后不到10年。2009年每667米2推荐45克(有效成分),为当年推广剂量的2倍以上,防效也只能达到60%左右。

近年来,我国的主要水稻产区不断有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的报道,且抗性程度越来越严重,部分稻区已达高抗水平,甚至少部分地区的抗性比更是高达718.48和695.84,远远高于早期报道的抗药性程度,以至于二氯喹啉酸对这些地区稗草基本失效。

近些年来,随着二氯喹啉酸使用年限的增加和人为过量施用等因素影响,稗草对其产生了抗药性,且抗药性程度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各主要水稻产区均有二氯喹啉酸抗性产生的报道。杨彩宏等(2011)对广东佛冈、韶关、梅州等地共14个点的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14个稗草生态型均未表现出抗药性。李拥兵等(2004)对我国南方部分稻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湖南省安乡县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明显的抗性,其抗性样品的50%抑制浓度(IC50=6.972)与敏感性样品的50%抑制浓度(IC50=0.256)比值高达27.23倍。常德市郊、汉寿县和湖北省黄梅县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也可能正在形成,它们的抗性样品的so%抑制浓度与敏感性样品的50%抑制浓度比值分别达到2.63倍、2.31倍和2.02倍。吴声敢等(2006,2007)对浙江省部分稻区稗草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稗草抗药性生物型在浙江省个别稻区也已经产生,其中绍兴陶堰和温州塘下的稗草样品的so%抑制浓度与敏感性样品的s096拇制浓度比值分别达到718.48倍和695.84倍。.若继续使用二氯喹啉酸,会加快稻田稗草抗性水平的迅速提高。董海等(2005)对辽宁省稻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测定,结果也显示辽宁省稻区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其中盘锦盘山、东港、沈阳新城子、辽阳灯塔、大连庄河、营口稗草样品的50%抑制浓度与敏感性样品的50%抑制浓度比值分别达到5.09倍、3.83倍、3.36倍、3.14倍、3.07倍和3.05倍。

调查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稗草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尤其是湖南、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区的抗药性水平较高。另外,在辽宁省也有抗药性稗草的生物型发生,但整体抗性水平不高。

上述抗性稗草的分布结果表明,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与使用除草剂的品种、时间、次数和剂量息息相关,抗性水平与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呈正相关,使用时间越长的地区,对其抗药性越高。故在同一地区长期单一地使用某一类型的除草剂,易使杂草对该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目前抗性稗草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使用二氯喹啉酸较多的稻区。但目前二氯喹啉酸或其混剂仍为我国稻区稗草的主要防治药剂之一。因此,加强我国稻区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监测,对二氯喹啉酸的可持续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zw59.com延伸阅读

农技中心:部分农药因病虫害抗药性增长而失效


2017年初,全国农技中心组织20个省(区、市)的60个农药抗药性监测点,分别对蔬菜、水稻、小麦、棉花等11种重大病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部分病虫对田间常用防治药剂抗药性显著上升。哪些药对病虫害不管用了?该怎样用药来延缓抗药性?咱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给出的科学用药对策。

一、蔬菜

1、甜菜夜蛾华东、华南暂停或少用氯虫苯甲酰胺

上海奉贤、崇明、广东白云甜菜夜蛾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12-805倍);对茚虫威、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甲氧虫酰肼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大环内酯类药剂多杀菌素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湖北黄陂种群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其他3种药剂均为敏感状态。甜菜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产生中等水平以上抗性,抗性倍数都在15倍以上。

对策建议:

华东、华南蔬菜产区建议及时调整用药策略,暂停或减少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严格控制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多杀菌素等药剂的使用次数,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间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建议加入有机硅、嘉美金点增强药效。

2、烟粉虱抗药性北轻南重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北京、天津、山西、山东等北方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对新烟碱类噻虫嗪、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等药剂处于敏感状态,对双酰胺类溴氰虫酰胺、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吡丙醚、季酮酸类螺虫乙酯等药剂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湖北、湖南、海南等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相比北方蔬菜产区抗药性水平较高,对阿维菌素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噻虫嗪处于低水平抗性,对吡丙醚、螺虫乙酯等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溴氰虫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

对策建议:

鉴于烟粉虱抗药性北轻南重的特点,湖北、湖南、海南等蔬菜产区应减少单一药剂防治烟粉虱的使用次数,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间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3、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茚虫威、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

结果表明,湖南、广东、海南、云南等南方蔬菜产区相比北方蔬菜产区害虫对田间常用药剂抗性快速上升,呈现南重北轻的特点,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都已产生高水平抗性;对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茚虫威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

对策建议:

专家建议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交替轮换使用,蔬菜害虫抗药性快速上升很大程度是由于过度用药、随意增加使用次数和使用浓度造成的。为此,建议应及时调整用药策略,实行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交替轮换使用,特别是在湖南、广东、云南、海南等地区,每季蔬菜每类农药使用次数不超过1次,以延缓其抗药性发展速度。鉴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暂停使用,可以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丁醚脲、印楝素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建议加入有机硅、嘉美金点降低抗药性,增强药效。

4、黑头蛆基本没有特别理想的药剂防治

这种蛆已造成很多地方大蒜与韭菜几近绝收,大厂的小厂的,各种特效药用了一大堆,反馈回来的结果都是没有理想防效。而且虽然在很多地区已经禁止了一些有机磷类农药,但是农户依然还是偷偷摸摸的使用,尽管如此,防效也是不甚理想。毒死蜱、辛硫磷各种单剂合剂的使用,一亩地使用量都按公斤算,也依然不甚理想,也就使用甲拌磷的还有一部分效果,但是要完全死亡,也是非常困难。

目前来说,试用过各种配方,最大流的是呋虫胺、噻虫胺、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灭蝇胺、灭幼脲,以及复配使用的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等等,也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尝试与其它产品复配使用的。

5、根结线虫在很多蔬菜作物、大田作物及果树上,危害都非常严重。也有些文献因为其肉眼不可见性,将其称为线虫病,归为病害类,这里还是称其为虫害。目前,防治线虫方面使用最广泛的还是阿维菌素,乳油的、水乳的、颗粒的,撒施、沟施、穴施、冲施,因其较为经济实惠的原因,使用量非常大。也正因如此,连年使用下来,抗性也非常明显了,还有一个原因则是,阿维菌素在土壤中很难位移,导致其对线虫防效越来越差。

噻唑膦是目前呼声较高,正在逐渐取代阿维菌素的一个产品,除了最开始的颗粒剂以外,各大厂家正逐步开发单剂以及混剂的水乳剂型、乳油剂型、可溶液剂等液态冲施剂型。目前已有少部分地区反馈出有抗性,但是由于成本刚刚降低,还未曾大范围流行使用,抗性并未表现出太过严重的趋势。

氟吡菌酰胺倒是目前还未反应有抗性的产品,个人认为应当是成本太高的原因,没有多少农户舍得反复使用,毕竟太贵了。

6、白粉虱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之一,它能够危害多种蔬菜乃至大田阔叶作物,很多情况下,若是白粉虱防范不到位,病毒病蔓延几乎不可避免。

目前就单剂来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效果特别好的产品了,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联苯菊酯等等,还有一段时间烯啶虫胺与吡蚜酮合剂风靡一时,效果反应非常好,但是目前抗性也已不小。

市场上防治白粉虱方面有不少特效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添加隐形成分的,效果大多也都是好两年就不行了,没有什么真正能够长盛不衰的。

倒是有个小方法,使用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每棵蔬菜根部放一点,基本上都够防治整个生育期的白粉虱、蓟马、蚜虫之类刺吸式口器害虫。

7、说到跳甲的抗性,基本上做杀虫剂的都知道,抗药性那是非常大。像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毒死蜱、噻虫嗪、溴氰菊酯等等,都有一定防效,但是都不是真正特别好用。目前单剂方面,好像就是马拉硫磷与氟虫腈效果相对较好,其余都是各种复配,配方也没办法逐一列举,只知道配上哒螨灵效果还是不错的。

二、水稻

1、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褐飞虱所有种群都对第一代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在1200倍以上),对第二代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也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00-500倍),但对烯啶虫胺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对第三代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在500倍以上),与2015年相比,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倍数大幅提升,特别是江苏、江西、湖北地区褐飞虱抗性倍数都在1000倍以上。

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据浙江、江西、湖南等省植保站反映,吡蚜酮由于多年使用,对褐飞虱田间防治效果不断下降。监测时发现,吡蚜酮高浓度和低浓度之间褐飞虱死亡率差异很小,均无法算出抗性倍数,说明当前吡蚜酮抗药性水平不断上升,应引起各地农业部门高度关注。

对策建议:

褐飞虱对各类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在褐飞虱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鉴于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已达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毒死蜱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最好使用1次;交替轮换使用烯啶虫胺、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等新型药剂,以延缓褐飞虱抗药性的发展。

2、白背飞虱抗性水平上升趋势明显

目前监测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噻嗪酮、毒死蜱等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与2015年相比,白背飞虱对各类药剂抗性水平总体上升趋势明显。

对策建议:

鉴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通常混合发生,且褐飞虱目前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同时,因为新烟碱类药剂对白背飞虱的毒力依然很高,可以考虑在田间稻飞虱种群以白背飞虱为主时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或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交替使用进行防治。

3、灰飞虱今后应继续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数

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安徽、浙江等省)灰飞虱种群对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等药剂处于敏感状态;对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与2015年监测结果相比,大多数灰飞虱种群对毒死蜱抗性倍数有所减少。

对策建议:

今后应继续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数,并与噻虫嗪、烯啶虫胺或吡蚜酮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

4、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上升趋势明显

浙江东部沿海地区、江西环鄱阳湖地区、湖南南部地区二化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抗性水平较高,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比2015年抗性倍数总体有所增加。江西多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4天氯虫苯甲酰胺对二化螟杀虫效果仅为30%-70%。

目前监测地区二化螟种群均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中等水平抗性,与2015相比,大部分二化螟种群的抗性倍数均有显著增加,特别是浙江、湖南地区二化螟种群抗性倍数都在50倍以上。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毒死蜱、三唑磷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毒死蜱、三唑磷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

对策建议:

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剂抗性状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浙江、江西、湖南大部分地区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已普遍产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双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剂抗性上升趋势明显,今后应继续限制双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药剂使用次数,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同时,应控制阿维菌素的过量使用,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作用。

三、小麦

1、赤霉病江苏等地用多菌灵防效较差

抗性监测结果表明,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主要发生在江苏省及其周边省份,其抗药性发生程度均达到用常规法即可检测到的危险水平,江苏省的一些地区用多菌灵防治赤霉病效果已很差。

对策建议:

建议在多菌灵产生抗性地区轮换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抗性发展。

2、麦蚜需轮换用药延缓抗性发展

目前监测地区麦长管蚜种群对田间常用药剂吡虫啉、啶虫脒、氟啶虫胺腈、有机磷类氧化乐果、氨基甲酸酯类抗蚜威、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均处于敏感状态。禾谷缢管蚜对药剂的敏感度在不同地点种群间的变异比麦长管蚜要大,监测到江苏东台、河南驻马店种群对吡虫啉产生低至中等水平抗性;监测到河南驻马店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对氟啶虫胺腈、啶虫脒、抗蚜威、氧化乐果等药剂处于敏感状态。

对策建议:

建议在麦蚜产生抗性地区轮换使用新烟碱类药剂、抗蚜威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麦蚜抗性的发展。

四、棉花

1、棉铃虫华北棉区应禁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监测到安徽望江、湖北荆州、枣阳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三氟氯氰菊酯处于低水平抗性,其他种群已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特别是华北棉区的河北邱县、河南安阳、山东滨州、夏津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9-166倍)。华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辛硫磷和大环内酯类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新疆棉区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与2015年监测结果相比对辛硫磷抗性倍数均有所增加。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比2015年有所增加。

对策建议:

在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特别是华北棉区应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防治棉铃虫,以延缓其抗性继续上升;在华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要限制有机磷类、大环内酯类药剂使用次数(棉花生长期不超过2次),可交替轮换使用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

2、棉蚜所有种群对溴氰菊酯、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

目前监测地区棉蚜所有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新烟碱类吡虫啉等药剂处于高水平抗性,有些地区抗性倍数达到了数万倍以上(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4545倍,对吡虫啉抗性倍数188-316402倍);对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丁硫克百威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有机磷类药剂氧化乐果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棉蚜对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较快,几乎对目前使用的所有药剂均产生了抗性,特别是对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水平较高,且仍有增加的趋势。

对策建议:

棉蚜已成为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害虫之一,建议在农业生产中暂停使用溴氰菊酯、丁硫克百威、吡虫啉等药剂,选择其它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采用抗性综合管理措施,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苯噻酰草、异丙甲草胺、二氯喹啉酸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现在稻田杂草严重危害水稻的产量。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我们仍然必须十分重视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包括除草剂在新的栽培方式条件下的应用技术;避免或减缓杂草产生抗药性生物型的除草剂组合、轮换使用效应及新型除草剂的引进和应用技术;除草剂在稻田土壤和灌溉水体中的残留动态监测,其残留对作物的药害及其预警技术等。今天,主要介绍苯噻酰草、异丙甲草胺、二氯喹啉酸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一、苯噻酰草胺及其应用技术

苯噻酰草胺制剂有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可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混配使用,扩大杀草谱。

苯噻酰草胺的主要防除对象是对3叶期前的稗草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能防除千金子,对泽泻、鸭舌草、陌上菜、节节菜、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扁穗莎草和牛毛毡也有一定的防效。

使用苯噻酰草胺时的注意事项。①使用前稻田应耙平,整平后应立即插秧。漏水地段、沙质土、漏水田应用效果差。②稻田水层不应淹过水稻心叶,否则容易造成药害。③苯噻酰草胺对鸟、鱼、蚤、蚯蚓有毒,应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也不要将洗涤液倒入鱼塘、桑园及养蜂场所。

苯噻酰草胺的应用技术。常用于水稻移栽田、抛秧田。在北方稻区于水稻插秧后5~7天,每667米2用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60~80克;在南方稻区于水稻插秧后4~6天用50%苯噻酰草胺可湿性粉剂每667米z50~60克。

二、异丙甲草胺及其应用技术

商品名有都尔、稻乐思等,制剂有72%异丙甲草胺乳油、88%异丙甲草胺乳油、720克/升异丙甲草胺乳油、960克/升异丙甲草胺乳油等。可与苄嘧磺隆等混配使用。

异丙甲草胺的主要防除对象是牛筋草、马唐、狗尾草和稗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苋菜、马齿苋和碎米莎草等。但对铁苋菜等防除效果差。

使用异丙甲草胺时的注意事项。①异丙甲草胺对高粱、麦类敏感,应注意避免药液飘移到这类作物。②异丙甲草胺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鸟类有毒,施药时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鸟类保护区附近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应避免药液流入河塘等水体中,清洗喷药器械时切忌污染水源。

异丙甲草胺的应用技术。常用于水稻移栽田。在水稻插秧后5~7天,每667米2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20毫升。

三、二氯喹啉酸及其应用技术

商品名有快杀稗、杀稗灵、神锄等。制剂有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5%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50%=氯喹啉酸可溶性粉剂、45%=氯喹啉酸可溶性粉剂、25%二氯喹啉酸悬浮剂、25%二氯喹啉酸泡腾粒剂。二氯喹啉酸可以分别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混用,扩大杀草谱。

二氯喹咻酸的防除对象为稗草,对4~5叶期的高龄稗草药效突出;但对千金子和大多数闹叶类杂草、莎草科杂草无效。

使用二氯喹啉酸的注意事项。①二氯喹啉酸对蔬菜等作物相当敏感,药液飘移物对相邻田块的这些作物易产生药害,施药时应。注意。用药稻田的田水和剩余药液不能进入此类作物田。②在东北稻区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有积累作用,可能对后茬产生残毒,施用该药剂的田块下茬可种植水稻、玉米、高粱等耐药作物;用药后8个月内要避免种植棉花、大豆等作物;翌年不能种植甜菜、茄子和烟草等;番茄、胡萝卜等需2年后才可种植。

二氯喹啉酸的应用技术。常用于水稻湿润育苗秧田、移栽田、抛秧田和直播田。在稗草2~3叶期,每667米2。用50%=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30~40克;若防除4~5叶期的大龄稗草,使用剂量要提高到每667米240~50克。

我国防除稻田稗草的主要除草剂有哪些?


稗草是世界性十大恶性杂草之一,也是水稻田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为严重的杂草。为了防除稗草,在过去的30多年里,以防除稗草为主的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成为我国水稻栽培最重要的配套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不仅保证了水稻高产、稳产,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已成为目前防除稻田稗草的最主要途径。然而,由于过度依赖和长期使用品种较单一的化学除草剂,导致了稗草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一、我国防除稗草的除草剂使用历史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广东、湖南等省开始在一些稻田使用五氯酚钠和除草醚防除稻田禾本科杂草。60年代中期,除草醚、敌稗、敌草隆应用于水稻田除稗,但由于这些品种加工剂型落后,质量不佳,使用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影响了其推广使用,到1969年全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还不到100万公顷。

20世纪70年代,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禾草丹、禾草敌、丁草胺等多种水稻田除草剂,通过全国农药大田药效试验示范网,在广东、湖南、云南、上海、黑龙江、吉林等11个省、直辖市组织化学除草全国协作,进行水稻田化学除草药效试验、示范,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先后在湖南省常德市开展禾草丹防除稻田杂草、在广东省潼湖农场机械化水稻直播和飞机直播稻田使用禾草丹防除杂草等进行重点大面积示范。根据除草剂药效试验、示范结果,召开了全国农田化学除草试验研究成果的学术讨论和示范现场会议,建议引进和生产适合我国需要的新除草剂品种,到1978年水稻化学除草面积占农田化学除草面积的70%,达200万公顷以上。1979年以后,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劳力逐步向工、副业转移,农田化学除草受到广泛的重视,农业科研院所、院校,化工生产、外贸、供销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业部植物保护总站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领导和组织下,开展大面积国外新品种除草剂的试验、示范。同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安排外贸进口、化工部安排研制,引进和投产了大批量新品种除草剂,为水稻化学除草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农田化学除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985年以后先后引进和开发了丁草胺、禾草丹、噁草酮、禾草敌、哌草丹、乙氧氟草醚、丙草胺、异丙甲草胺、高效禾草丹、乙草胺、莎稗磷、丙炔噁草酮、环庚草醚、苯噻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双草醚、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噁唑酰草胺等水田除稗剂(表6)。至2010年,我国水稻田除稗剂的使用量达2万吨以上,防治面积0.3亿公顷(次),其中丁草胺、乙草胺、二氯喹啉酸的使用面积均在0.33千万公顷(次)以上。

丁草胺是一种选择性内吸传导除草剂,芽前和苗期均可使用,常用剂型有50%丁草胺乳油和60%丁草胺乳油。它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用于移栽稻田防除稗草和部分阔叶杂草。随着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进行登记和推广,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混剂登记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进入高峰,由于其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前丁草胺、丁草胺与苄嘧磺隆的混剂是我国水稻田主要除草剂品种,广泛使用在从东北至海南的我国南北稻区移栽稻田、抛秧稻田、水(湿润)直播稻田和旱直播稻田,年使用量8千吨以上,应用面积0.08亿公顷(次)以上。

乙草胺是一种高活性的旱地芽前土壤封闭性除草荆,1994年我国首次登记作为与苄嘧磺隆的混剂用于移栽稻田防除稗草等,由于其具有高活性、低成本的特点,因而得到了迅速推广。2000年登记的乙草胺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的混剂达83个,当年推广面积0.08亿公顷(次)。当前,乙草胺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的混剂是长江流域以南移栽稻田使用面积最大的水田除草剂,年应用面积0.1亿公顷(次)以上。但乙草胺仅限在长江流域以南移栽稻田使用,不推荐用于抛秧稻田、水(湿润)直播稻田和旱直播稻田。

二氯喹啉酸属合成激素类除草剂,于1984年由巴斯夫公司开发,1989年在我国取得登记。它是水稻田经济、有效、安全的防除稗草的优秀除草剂品种之一,尤其对高龄稗草有特效。1990~1991年开始在湖南直播稻区南县、安乡县、大通湖农场有二氯喹啉酸示范,之后几年推广面积并不大。1996年江苏省的多家企业在水直播稻区进行二氯喹啉酸的大面积示范。1997年湖南省南县销售50%=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6.5吨,推广面积近133万公顷,占当年直播田除草面积的70%。2000年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在湖南销售达20吨以上,推广面积5.33多万公顷,占直播稻田面积的70%。

表6防除稻田稗草的主要除草剂

化学结构类型通用名英文名应用范围酰胺类丁草胺Butachlor移栽稻、抛秧稻、直播稻、旱直播稻酰胺类乙草胺Acetochlor移栽稻(限长江以南)酰胺类丙草胺Pretilachlor移栽稻、抛秧稻、早直播稻、水直播稻(丙草胺十安全剂)酰胺类苯嚷酰草胺Mefenacet移栽稻、抛秧稻酰胺类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移栽稻化学结构类型通用名英文名应用范围四唑啉酮类四唑酰草胺Fentrazamide水直播稻杂环类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移栽稻、抛秧稻、水直播稻杂环类环庚草醚Cinmethylin抛秧稻有机磷类莎稗磷Anilofos移栽稻、抛秧稻三唑嘧啶磺酰胺类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水直播稻、早直播稻、抛秧稻嘧啶水杨酸类双草醚Bispyribac-so-dium水直播稻(不推荐用于糯稻和粳稻)嘧啶醚类嘧啶肟草醚Pyribenzoxim水直播稻(不推荐用于糯稻和粳稻)芳氧苯氧丙酸类嗯唑酰草胺Metamifop水直播稻、旱直播稻苯氧羧酸类氰氟草醇Cyhalofop-bu-tyl水直播稻、旱直播稻、抛秧稻芳氧羧酸类高嚼唑禾草灵Fenoxaprop-p水直播稻、旱直播稻(水稻5叶期以后使用)杂环类嚼草酮Oxadiazon移栽稻、抛秧稻、旱直播稻嗯二唑类丙炔瞎草酮Oxadiargyl移栽稻、抛秧稻氨基甲酸醋类禾草丹Thiobencarb移栽稻、抛秧稻、水直播稻氨基甲酸酸类禾草敌Molinate移栽稻、抛秧稻、水直播稻氨基甲酸酯类哌草丹Dimepiperate秧田、水直播稻苯胺类二甲戊灵Pendimethalin旱直播稻二苯醚类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移栽稻、抛秧稻杂环类百革枯Paraquat免耕稻田有机磷类草甘膦Glyphosate免耕稻田有机磷类草铵膦Glufosinate免耕稻田

禾草敌是我国引进较早的水稻田专用除稗剂,具有防除高龄稗草、施药时期宽、对水稻极好的安全性及促进早熟增产等优点,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和移栽稻田。同防除阔叶草的除草剂混用,易于找到稻田一次性除草的最佳时机,是稻田一次性除草配方中效果很好的除稗剂。从1985年开始在长江流域稻区、东北稻区及西北的宁夏、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至2000年年使用面积33.33万公顷左右,2005年开始逐渐退出市场而被五氟磺草胺等产品取代。

噁草酮是杂环类选择性除草剂,主要在杂草出苗前后,通过敏感杂草的幼芽或幼苗接触吸收而起作用。可以在水田、旱田施用,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牛毛毡、异型莎草、水莎草、日照飘拂草、鸭舌草、雨久花、泽泻、节节菜、假蕹菜、水苋菜、水马齿和四叶萍,能明显抑制眼子菜、矮慈姑和萤蔺等。土壤处理,通过杂草幼芽或幼苗与药剂接触、吸收而起作用;苗后施药,通过杂草地上部分吸收。该药剂进入植物体后积累在旺盛生长部位,抑制生长,致使杂草组织腐烂死亡。

该药剂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杀草作用,但并不影响光合作用的希尔反应,是通过对原卟啉氧化酶的抑制而发挥除草作用。杂草自萌芽至2~3叶期均对噁草酮敏感,以杂草萌芽期施药效果最好,随杂草长大,效果下降。水田用药后药液很快在水面扩散,迅速被土壤吸附,向下移动有限,也不会被根部吸收。在土壤中代谢较慢,半衰期为2~6个月。1980年,广东、湖南、吉林等省开展噁草酮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由于当年南方稻区水稻多为移栽,化学除草一般安排在移栽后5~7天结合追肥进行,这种施药方式导致噁草酮施用后水稻药害严重。因此,多年来,噁草酮在南方稻区移栽稻田一直没有推广开来。而北方稻区由于推广移栽前施药,大大提高了对水稻的安全性,噁草酮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了北方稻区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使用至今,年处理面积仍在33.33万公顷左右。近年来,江苏、安徽等省水稻旱直播发展很快,2010年播种面积100万公顷左右。旱直播发展使得噁草酮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噁草酮和丁草胺为主的混剂成为旱直播稻田最大的土壤封闭除草剂品种,2010年施用面积约53.33万公顷。

噁草酮的使用技术:北方移栽田,一般每667米2用12%噁草酮乳油200~250毫升或25%噁草酮乳油100~120毫升,此外还可每667米2用12%噁草酮乳油100毫升和60%丁草胺乳油80~100毫升加水配成药液泼浇,施药后插秧,至少要间隔2天。江苏、安徽的水稻旱直播田,在播后苗前杂草出苗前,每667米2用25%噁草酮乳油100~200毫升或25%噁草酮乳油70~150毫升加60%丁草胺乳油70~100毫升,加水45~60升配成药液,均匀喷施。

稗草与稻稗的区别


稻稗与稗草同为禾本科植物,且都是常见的田间、沼泽、沟渠杂草,而且相似的外形总让人分不清。稗草、稻稗、千金是水稻田发生普遍且危害较重的禾本科杂草,严重危害水稻品质及产量。那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怎么防治呢?

一、稻稗与稗草的区别是什么?

稻稗=叶片垂直生长、叶鞘呈青绿色、种子较大;无论其幼苗、成株及种子都能与水稻相混杂,长期危害水稻。而稗草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秆直立,基部倾斜或膝曲,光滑无毛。叶鞘松弛,下部者长于节间,上部者短于节间;无叶舌;叶片无毛。

二、稻稗与稗草怎么防治?

稻稗防治:

(1)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

(2)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

(3)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稗草防治:

(1)直播田芽期封闭除草剂可用苄嘧丙草胺(加安全剂)、吡嘧丙草胺(加安全剂)、丙草胺(加安全剂)等;

(2)直播田苗后茎叶除草剂可用:二氯喹啉酸、二氯喹啉酸及二氯喹啉酸互配制剂等,在水稻2.5叶期后,亩用有效成份10-20克,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稗草严重发生时,可用五氟磺草胺(稻杰)每亩30-5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

(3)水稻抛秧或移栽后,待秧苗立根后,稗草1-3叶期用二氯喹啉酸、二氯喹啉酸及二氯喹啉酸互配制剂等,亩用有效成份10-20克,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稗草严重发生时,可用五氟磺草胺(稻杰)每亩30-50毫升或双草醚亩用有效成份3-4克,对水均匀喷雾。

稻稗与稗草的区别是什么?


稻稗与稗草同为禾本科植物,且都是常见的田间、沼泽、沟渠杂草,而且相似的外形总让人分不清。那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怎么防治呢?

一、稻稗与稗草的区别是什么?

稻稗=叶片垂直生长、叶鞘呈青绿色、种子较大;无论其幼苗、成株及种子都能与水稻相混杂,长期危害水稻。而稗草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秆直立,基部倾斜或膝曲,光滑无毛。叶鞘松弛,下部者长于节间,上部者短于节间;无叶舌;叶片无毛。

二、稻稗与稗草怎么防治?

稻稗防治:

1.农业防治

(1)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

(2)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

(3)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2.化学防治

(1)第一次用药在水整地行,选用阿罗津50~60毫升/亩+太阳星15~20克/亩,对水甩施或拌土撒施,间隔3~7天后插秧。第二次用药在水稻移栽后15~20天时进进行,选用阿罗津40~60毫升/亩+太阳星10~15克/亩(太阳星可用10%吡嘧磺隆替代),拌土撒施,水层4~6厘米,保持5天以上。

(2)插秧田中后期稻稗的防除方法可用莎稗磷(阿罗津,每升含有效成分300克)乳油50毫升/亩+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40~60克/亩,于稻稗4~7叶期(株高10~30厘米)施用,施药前1~2天放干水,喷液量控制在7~10升/亩,喷药后1~2天可正常灌溉。也可选用2.5%的稻杰每亩80-100ml,放浅水进行喷雾。

稗草防治:

1.人工防治

在稗草幼小时就将其拔除。

2.化学防治

(1)直播田芽期封闭除草剂可用苄嘧丙草胺(加安全剂)、吡嘧丙草胺(加安全剂)、丙草胺(加安全剂)等;

(2)直播田苗后茎叶除草剂可用:二氯喹啉酸、二氯喹啉酸及二氯喹啉酸互配制剂等,在水稻2.5叶期后,亩用有效成份10-20克,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稗草严重发生时,可用五氟磺草胺(稻杰)每亩30-5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

(3)水稻抛秧或移栽后,待秧苗立根后,稗草1-3叶期用二氯喹啉酸、二氯喹啉酸及二氯喹啉酸互配制剂等,亩用有效成份10-20克,兑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稗草严重发生时,可用五氟磺草胺(稻杰)每亩30-50毫升或双草醚亩用有效成份3-4克,对水均匀喷雾。

《我国哪些地区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药性?》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铜钱草植物的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