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形态知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双穗雀稗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区域介绍》,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双穗雀稗,又叫红拌根草、过江龙、游草、游水筋,禾本科雀稗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水旁、水沟边和水田边,近年来,随着稻田轻型、高产技术措施的推广,稻田免耕及干湿的田间管理,一些地区已逐步由田边向稻田田间发展,危害日趋严重。本文主要介绍双穗雀稗的形态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分布区域介绍。

(一)双穗雀稗在我国的大致分布

双穗雀稗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即华东、华中、西南、华南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双穗雀稗的形态特征

1.根茎具有地下横走根状茎和地上匍匐茎,可在地上、地下生长,茎秆直径2~3.2毫米,地上部分主茎长一般1~2米,水稻田间可达2~2.8米;地上茎略可直立,水稻田间地上茎直立部分的高度为0.8~1.2米,花枝高度为2060厘米。茎上分节,节间长1~19厘米,一般6~15厘米;地上地下节上都可生芽并发育成新枝,基部节或地面节上着生不定根,节上披毛。

2.叶叶片扁平,质地较柔薄,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6~21厘米,宽3~10毫米;叶片表面略粗糙、背面光滑,叶缘粗糙;幼苗第一叶条状披针形,长2厘米,先端锐尖。叶鞘松弛,短于节间,背部具脊,叶鞘上部及叶片基部具有纤毛;叶舌膜质,长1~2.5毫米,三角状,无叶耳。

3.花穗总状花序2(3)枚,通常2枚呈指状V形排列于秆顶,长2~6厘米,穗轴宽1.5~L8毫米;小穗椭圆形,长3.O~3.5毫米、宽1.3~1.5毫米,单独着生于穗轴上,成2~3行排列于穗轴的一侧,每枚花序上有小穗14~58粒,一般20~30粒。但仅有部分种子较饱满,且具较长休眠期。

4.颖果颖果椭圆形,种皮淡棕色或浅褐色,长2.0~2.5毫米、宽1.0~1.2毫米。

(三)双穗雀稗的生态特性

1.繁殖器官双穗雀稗为夏季多年生游走型禾本科杂草,主要以地下根茎和地上匍匐茎繁殖,部分种子繁殖。根茎与匍匐茎既能快速蔓延,又有持久再生能力。

2.生态环境双穗雀稗根茎及匍匐茎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喜湿润、耐干旱,常生于水田、湿地、果园、荒地、路边、沟渠、浅水等处。

3.生长繁殖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3月下旬至4月初茎芽开始萌发,6~8月份生长最快。

鄱阳湖区3月中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或地上匍匐茎的节上萌发新芽、生出新苗,稻田内双穗雀稗萌芽出苗根茎泥层深度一般在1~2厘米,部分可达3~4厘米;路边及早地萌芽出苗根茎土层深度一般在2~5厘米,部分萌芽根茎可深达10~12厘米。4~10月份地上、地下的匍匐茎在节上长出分枝,有一次分枝、二次分枝;5~9月份生长极快,产生大量分枝,生长季内地上匍匐茎生长速度每天0.6~1.5厘米,单株茎(枝)新增分枝每天0.4~0.8个;6月上旬至10月份开花,花期长,少部分能结实,但大多数种子不饱满;生长繁殖对外界温度范围要求较宽,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可进行,至11月下旬仍能生长茂绿,12月中旬开始枯黄;1株根茎一般具30~40个节,多的可达70~80个,每个节上有1~3个芽,都可长成新枝。

稻田双穗雀稗单株茎部分枝(长成主茎苗)一般为4~l3个,单株鲜重一般为30~150克,重的可高达400克以上,繁殖力极强,蔓延迅速,很易形成群落。稻田双穗雀稗在水稻群体小时,主茎萌发后平卧地面伸长,当水稻群体发育到一定程度(圆秆拔节初期)后,匍匐茎的先端依附稻秆而上迅速生长,与水稻争光、争肥、争空间,恶化水稻群体环境,地上直立茎常高一于水稻株高,发生严重的田块常造成只见双穗雀稗难见稻的草荒景象。

精选阅读

我国稻田杂草分布区域介绍


杂草生态学是研究杂草的群体消长与作物、环境及其所在系统的关系的科学,包括杂草群落组成、环境变化引起的种群演替、杂草生态控制等,是制定科学的杂草防治方案的理论依据和除草决策的指南,是杂草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世纪80年代,调查发现我国稻田杂草有62种,其中被列入中国十大害草之中的稻田杂草有稗草、扁秆藤草、眼子菜和鸭舌草。被列入重要杂草之中的有稻稗、异型莎草。被列入主要杂草之中的有萤蔺、牛毛毡、水莎草、碎米莎草、野慈姑、矮慈姑、节节菜、空心莲子草和四叶萍等。

近10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就业,水稻栽培方式逐步向劳动力需求量少的免(少)耕直播、机械直播、机械插秧等发展,普遍依赖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一年生的千金子、杂草稻、水苋、耳叶水苋等,多年生的双穗雀稗、假稻属(假稻、李氏禾、秕壳草)、匍茎剪股颖、野荸荠、水竹叶和疣草等危害逐年加重,成为重要杂草,抗药性杂草稗草、雨久花等在逐步地区或流域成为优势杂草。

我国稻田杂草分布

水稻虽种植区域不同,但具有共同的生态环境,土壤水分充足,生长季节气候温暖。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水稻共生杂草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假稻属、野荸荠、水莎草、扁秆蔗草、鸭舌草、矮慈姑和眼子菜等。除了以上全国性分布的稻田杂草外,不同的稻作区域存在特有的生态环境,它们又决定着区域性杂草的种间差异。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区域性杂草

在台湾,有萤蔺球花蒿草、母草、红骨草和水苋菜等一年生杂草和野慈姑等多年生杂草,局部地区还有霎林莞草、姬萤蔺或野荸荠和芒稷等。在海南有千金子和日照飘拂草、圆叶节节菜等,局部还有杂草稻。在广东有千金子、杂草稻、日照飘拂草、圆叶节节菜、尖瓣花和水龙等。在广西,有扁穗牛鞭草、畦畔莎草、圆叶节节菜、胜红蓟、水龙和少花鸭舌草、千金子、双穗雀稗、碎米莎草、日照飘拂草、两歧飘拂草、草龙、酸模叶蓼和野慈姑等。在福建有沼针蔺、水葱和谷精草、千金子、圆叶节节菜、水龙、日照飘拂草、草龙和鳢肠等。

(二)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区域性杂草

在江西鄱阳湖稻区有千金子、双穗雀稗、假稻、日照飘拂草、野荸荠、雨久花、水竹叶、野慈姑、水苋菜、鳢肠、泽泻和田皂角等。在湖南有长芒稗(孔雀稗)、千金子、双穗雀稗、水虱草、丁香蓼和鳢肠等。在浙江北部稻区有千金子、假稻、秕壳草、牛筋草、扁穗莎草、野荸荠、日照飘拂草、丁香蓼、陌上菜、雨久花、水苋菜和田菁(田皂角)等。在浙江南部稻区有双穗雀稗、千金子、假稻屑(秕壳草)、圆叶节节菜、水竹叶和丁香蓼等。在上海有假稻、双穗雀稗、杂草稻、水苋菜、耳叶水苋、鳢肠和丁香蓼。在江苏省沿江稻区有千金子、牛筋草、野荸荠、鳢肠、耳叶水苋和水苋菜等。在安徽省沿江稻区有千金子、双穗雀稗、野荸荠和鳢肠等。在湖北有千金子、双穗雀稗、假稻、李氏禾、野荸荠、陌上菜、鳢肠、丁香蓼和田菁等。在四川有双穗雀稗、鳢肠和草龙等。在重庆有千金子、乱草、野荸荠、水筛、小茨藻、水蓼和陌上菜等。

(三)西南单双季稻稻作区区域性杂草

在贵州有球穗扁莎、野荸荠、泽泻、野慈姑、狼巴草、水芹菜、水蓼和黑藻等。在云南有茨藻、过江藤、长瓣慈姑、罗氏草、尖瓣花、圆叶节节菜、双穗雀稗、假稻、木贼状荸荠、刚毛荸荠、畦畔莎草、滇蔗草、狼巴草、冠果草、石龙芮、长瓣慈姑、水苋菜、泽泻、水芹菜、水车前、槐叶萍、金鱼藻和水绵等。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区域性杂草

在河北有苦草、少花针蔺和槐叶萍等。

(五)东北单季稻稻作区区域性杂草

在黑龙江有稻稗、长芒野稗、匍茎剪股颖、李氏禾、芦苇、三江藤草、日本蔗草、针蔺、雨久花、野慈姑、狼巴草、两色蓼、泽泻、小茨藻和水绵等,局部还有杂草稻。在吉林有千金子、李氏禾、雨久花、野慈姑、狼巴草和泽泻等。在辽宁有狼把草、羽叶鬼针草、聚穗莎草、长芒稗、匍茎剪股颖、疣草、雨久花、野慈姑、水绵和苦草等,局部还有杂草稻。在辽宁丹东稻区分布最广的重要杂草有长芒稗、雨久花和鸭舌草,分布较广的常见杂草有牛毛毡、无芒稗和杂草稻等,局部还可见水蓼和水苋菜等。

(六)西北单季稻稻作区区域性杂草

在新疆有芦苇、毛鞘稗、褐稗、荆三棱、球穗莎草、水葱、菹草、角茨藻、轮藻和水绵等。在陕西有红鳞扁莎草、聚穗莎草和耳叶水苋等。在宁夏局部稻区有杂草稻。

双穗雀稗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双穗雀稗是以匍匐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杂草,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发生在水稻田的双穗雀稗对水稻的为害大,为了更好地防除田间的双穗雀稗,本文研究了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一)鄱阳湖稻区双穗雀稗发生现状

据2010年9~10月份在鄱阳湖稻区的江西省珠湖农场、恒湖垦殖场、樟树市的213块单双季晚稻田间调查可知,共有165块田间发生了双穗雀稗,发生频率为70.69%~86.21%,以恒湖垦殖场的86.21%为最高,高出珠湖农场15.52%、樟树市14.15%;发生密度为0.12~0.29株/米2,也以恒湖垦殖场的0.29株/米2为最高,高于珠湖农场0.12株/米2、樟树市0.17株/米2。双穗雀稗发生分布广,部分田块发生严重,发生密度达到0.9~2.1株/米2,甚至更高。

这一结果既与稻田连年旋耕及旋耕年限长短有关,也与承包户的种植规模有关。恒湖垦殖场机械化程度较高,自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开始全面推行稻田机械旋耕,而珠湖农场、樟树市只于2005年前后开始推行稻田机械旋耕,旋耕时把双穗雀稗的地下根茎、地上匍匐茎切成许多断枝,随着机械操作的移动作用,将断枝搬移扩大到全田,促使其多长植株,加快繁殖。同时,樟树调查地的承包户承包规模小,一般人均0.067~0.133公顷,便于在苗期进行人工拔除双穗雀稗等精细管理。而恒湖垦殖场、珠湖农场的承包户承包规模较大,一般每户3.33~6.67公顷,田间管理较粗放。故恒湖垦殖场稻田双穗雀稗的发生频率与发生密度均较高,樟树市稻田双穗雀稗发生密度相对较低。

(二)双穗雀稗对移栽水稻产量的影响

1.不同密度双穗雀稗在移栽水稻群体中的植株鲜重生物量在恒湖垦殖场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在水稻单位面积栽(机)插基本苗(蔸数)相同的情况下,每1.26米z内有双穗雀稗1、2、3、5株不同密度,双穗雀稗的鲜重生物量分别为412.4克、1081.6克、1631.6克和2578.8克,其植株鲜重随株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双穗雀稗与水稻共生时,单位面积内的单株鲜重既与密度有关,也与单株的茎部分枝数有关,主要是其群体与水稻争光、争肥、争空间。

2.双穗雀稗对移栽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恒湖垦殖场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在栽插水稻单位面积基本苗(蔸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双穗雀稗密度的增加,水稻植株农艺性状和穗粒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26米2内有双穗雀稗1、2、3、5株,水稻株高降低1.5~6厘米,有效穗数每公顷减少14.25~80.85万穗,成穗率降低3%~12.2%,总粒数减少2.1~19.1粒/穗,实粒数减少11.8~36.8粒/穗,结实率降低9.12623.7%(表4)。

不同密度双穗雀稗对水稻穗粒结构的影响大小顺序,实粒数>总粒数>结实率,对千粒重的影响最小。1.26米z内有双穗雀稗1、2、3、5株,水稻收获产量随双穗雀稗密度的上升而明显下降,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7.24%、27.33%、49.13%和57.78%,每株双穗雀稗可使水稻减产11%~17%(表4)。

表4不同密度双穗雀稗对移栽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双葛雀稗密度(株11.26米2)水稻椽高(厘米)有效暮数实粒数(粒/藿)千粒重(克)收获产量产量损失率:(%)(万穗/公顷)(千克/公顷)092.3360.1584.922.76422.90190.8345.9073.122.85315.417.24289.9337.5064.122.54667.427.33389.2306.1552.422.33267.549.13586.3279.3048.122.42711.757.78

(三)双穗雀稗对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1.不同密度双穗雀稗在直播水稻群体中的植株鲜重生物量在浙江省金华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直播早稻浙辐910单位面积基本苗相同的情况下,每1米2内有双穗雀稗1、2、3、4、5株不同密度,双穗雀稗鲜重生物量分别为120.4克、330.3克、540.3克、739.5克和1105.9克,其植株鲜重同样随双穗雀稗株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2.双穗雀稗对直播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峭在浙江省金华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直播早稻浙辐910单位面积基本苗相同的情况下,双穗雀稗初始密度分别为0、1、2、3、4、5株/米2,水稻有效穗分别为每667米221.4万、19.87万、18.42万、17.2万、16.13万和15.27万穗,即双穗雀稗每增加1株/米2,水稻浙辐910的有效穗每667米2减少1.23万穗。

植株农艺性状和穗粒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与无双穗雀稗干扰的对照相比,双穗雀稗初始密度分别为O、1、2、3、4、5株/米2,水稻株高降低5.24~8.01厘米,穗实粒数减少7.38~22.53粒/穗。即双穗雀稗每增加1株/米2,水稻浙辐910的结实率下降2.02%。主要表现在总粒数、实粒数减少,结实率、千粒重降低。影响程度也以实粒数最大、千粒重最小。

双穗雀稗初始密度分别为0、1、2、3、4、5株/米2,实收水稻产量分别为447.98千克、386.07千克、332.66千克、286.9千克、246.57千克和218.52千克,水稻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3.82%、25.74%、35.96%、44.96%和51.22%。

双穗雀稗对直播水稻产量的危害损失随着其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平均每增加1株/米2,水稻产量损失率提高10.28%。造成产量危害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群体被恶化,降低成穗率,减少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

金边瑞香生态习性以及分布区域简介


【常见问题】金边瑞香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在我国一般分布在哪里?

【专家解答】

金边瑞香的生态习性

盆栽金边瑞香,盆土宜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带酸性的腐叶土,掺拌适量的河沙和腐熟的饼肥。金边瑞香根为肉质,平时养护管理要特别注意控制浇水,如浇水过多,盆土长期过湿,易引起烂根。下雨过后,须及时将盆内积水倒掉。

金边瑞香虽然喜半阴,但冬、春应放在有阳光照到的环境中,生长期间如光照充足,肥效相宜,能使枝肉叶黛,花艳香浓,夏季应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炎热时要喷水降温。金边瑞香较喜肥,生长季应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稀薄液肥。开花前后宜各追施一次稀薄饼肥水。霜降后,移入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5℃左右,控制浇水;盆土含水量控制在45%左右,方能安全过冬。此外,金边瑞香枝干丛生,萌发力较强,耐修剪,花后须进行整枝。

金边瑞香的分布区域

金边瑞香原产长江流域,生长在低山丘陵荫蔽湿润地带。据宋代《清异录》记载:庐山有一老和尚坐于庙后石凳上入定,迷梦中闻异香酷烈,欣然而起,便在四周芳草地中寻找,得浓叶香花一株,移植盆中,供于佛前,名之曰睡香,不久春节已至,花香不减,敬佛者益多,四方奇之,咸谓之老佛所赐,乃一年祥瑞之兆,遂改名瑞香。此后,采种者日益增多,经过漫长岁月的人工莳养栽培驯化,并从瑞香花产生芽变的亲品种中,筛选出了叶缘镶金边的金边瑞香。

金边瑞香产于江西赣州的大余县,1996年3月,大余县被中国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瑞香之乡。

小编总结:金边瑞香是全球名花,是瑞香的变种,拥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还有很好的药用作用,可消炎解毒。

葛根花品种,分布区域以及作用简介


葛根花因为有醒酒功效,所以备受大众关注,下面小编就从葛根花品种,分布区域以及作用为大家简介一下葛根花。

葛根花的品种分类

一、苦葛

苦葛,是多年生落叶藤本豆科植物。葛根较肥大,长圆形。主要分布在低山沟谷中。葛根淀粉含量在8~10%,含葛根黄酮较高。据检验,每100克葛根含总异黄酮14.82毫克,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葛根,又称柴葛和药葛,是多年生落叶藤本豆科植物。葛根较肥大圆形,味苦、甘、黄褐色,含葛根淀粉12\%。主要野生低山沟谷中,当地农民挖野葛根打粉自食或市场出售。有的农民挖取野葛根,洗去泥沙,切块晒干,卖给药材收购部门。据检验分析,野葛含葛总异黄酮每100克达到21.59毫克,药用价值极高。

二、粉葛

学名葛根,又叫甘葛。粉葛是多年生藤本豆科植物,葛根特别肥大,含粉率在25~30%。因含葛粉多而得名粉葛,又因葛根甘甜,又将粉葛称为甘葛。野生粉葛,主要野生于低山沟谷中,未经人工栽培驯化,含淀粉率在17~20%。也可用来作人工栽品种。葛根粉性凉味甘辛,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多种功能,可治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疹、泄泻等多种疾病。一般的粉葛质韧,粉性强。

湘葛一号

湘葛一号是我国第一个杂交品种。研究者在采集了世界上大多优质葛根之后经过杂交研发出来的品种。其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袁隆平院士为其题字湘葛一号、中国创造!

葛根花的分布区域

中国大部地区有产,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产广西、云南和四川等省区。

1.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产东北,特别是吉林省集安市多见。广西、云南、湖南和四川等省。

葛根花的作用用途

泡茶的功效

◆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

◆保养肌肤,分解中性脂肪,达到减肥美容效果。

◆饮酒前喝茶,预防宿醉。

◆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保护视力,维持视网膜正常,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血脂浓度,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

◆减缓衰老,延年益寿。

◆固齿强骨,预防蛀牙。

◆抑制细胞突变,具抗癌作用。

◆治疗放射性操作,保护造血机能,提高白血球数量。

千鸟花品种以及分布区域简介


【常见问题】千鸟花品种有哪些?多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方?

【专家解答】

千鸟花的品种分类

相关物种

阔果山桃草G.biennis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根圆柱形;茎直立,分枝,密被长柔毛,上部还混生腺毛。基生叶倒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渐狭,边缘线波状,中脉白色,背面隆起,脉上及边缘被长柔毛,脉间疏被毛;茎生叶无柄,椭圆形,向上的渐小,先端与基部渐狭,全缘或每边浅波状齿,毛被同基生叶。

花序总状,生茎枝顶,有少数分枝,直立,花期不断伸长,密被长柔毛与腺毛;苞片卵形至披针。花于傍晚开放;萼片绿色,下部带红色,线形,反折,背面疏被曲柔毛;花瓣排向一侧,白色至粉红色,长圆形,先端钝,基部具短爪;雄蕊8,花丝白色;花药黄色,线形;花粉约50%发育;花柱无毛;柱头绿色,4裂。蒴果短纺锤状,具明显的棱。

种子通常1枚成熟,长圆状卵形,淡褐色。花期5-7月。

小花山桃草G.parviflora

一年生草本,主根径达2厘米,全株尤茎上部、花序、叶、苞片、萼片蜜被伸展灰白色长毛与腺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在顶部花序之下少数分枝,高50-100厘米。基生叶宽倒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渐狭下延至柄。茎生叶狭椭圆形、长圆状卵形,有时菱状卵形,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柄。花序穗状,有时有少数分枝,生茎枝顶端,常下垂;苞片线形。

花傍晚开放;花管带红色;萼片绿色,线状披针形,花期反折;花瓣白色,以后变红色,倒卵形,先端钝,基部具爪;花丝基部具鳞片状附属物,花药黄色,长圆形,花粉在开花时或开花前直接授粉在柱头上(自花受精);花柱部分伸出花管;柱头围以花药,具深4裂。蒴果坚果状,纺锤形,具不明显4棱。种子4枚,或3枚(其中1室的胚珠不发育),卵状,红棕色。

花期7-8月,果期8-9月。

千鸟花的分布区域

千鸟花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及得克萨斯州,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温带,我国北京、山东、南京、浙江、江西、香港等有引种,并逸为野生。

原产地:美国。

国内分布:北京、山东、南京、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引种。

小编总结: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千鸟花品种以及分布区域,想要种植千鸟花的朋友可以借鉴一下。

《双穗雀稗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区域介绍》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的形态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