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多花报春栽培技术 应该注意哪些小细节?》,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多花报春又名西洋报春,为报春花科报春属植物。株丛不大,花色鲜艳,形姿优美,春节前后开花,成为春天的信使。此花十分适合盆栽观赏,是一个很有开发前途的盆花品种。具体栽培如下。

(1)繁殖方法

报春花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①播种繁殖:种子细小,寿命短,1克种子30万粒。新鲜种子发芽率约40%,隔年陈种发芽率极低。以秋播为主,8月中旬播种,播种前先将盆钵洗净、垫孔、装土,育苗土用腐叶土、细沙和培养土等量配制,并高温消毒,抹平,撒上种子,压平不覆土,浸水后盆口盖上玻璃,发芽适温为15~20℃,播后7~10天发芽。幼苗嫩弱,出苗过密,应及时间苗1~2次。幼苗具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移苗。分苗后40天,幼苗具6~7片真叶时,定植于15厘米盆,移栽时不使根颈部埋入土中。2~3天后,移入通风透气、阳光充足的位置,室温不宜过高。

②分株繁殖:9月进行。将越夏的2年生母株托出,掰开子苗,分别盆栽,放半阴处恢复,待萌发新叶后再移放阳光处,其生长势比播种实生苗稍差。

(2)栽培管理

多花报春产业化生产常用10~12厘米盆。幼苗定植后,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肥液切忌沾污叶片。施肥后用清水冲淋,以免肥液沾污叶片使其发焦干枯。元旦前后从叶丛中抽出短花茎开始着花,增施1~2次磷钾肥。春节前后进入盛花期,如管理妥善,花期可延至4月。浇水视盆土而定,不宜过湿。生长期和盛花期应多浇水,并多见阳光。有些品种花后剪去花茎和摘除桔叶,加强肥水管理,花期同样可以延长。花后正值盛夏高温,适当控制浇水,给予凉爽通风条件,以利安全越夏。开花时,不宜多搬动,否则容易造成叶片破损或植株倾倒,直接影响株高。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结实率。6~7月蒴果先后成熟,由于开花持续时间长,果实成熟不一致,需边熟边采。

(3)病虫害防治

常发生叶斑病、灰霉病和炭疽病危害叶片和幼苗,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蚜虫2.5%鱼腾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红蜘蛛发生初期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杀。

zw59.com推荐

洋香瓜的栽培方法 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洋香瓜,又名厚皮甜瓜,是一种很受消费者欢迎的香瓜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四周通风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肥沃,近几年未种过瓜类的地块,前作为水稻和蔬菜的田块较好。深耕细耙,整好地后做成畦,宽3米(连沟),高0.2~0.3米,畦沟宽0.3米,四周边沟宽、深分别为0.5米和0.4米。

(2)品种选择

选用台湾农友公司培育的大金蜜瓜和白雪公主较好。

(3)种子处理

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消毒2~3小时后,用清水洗净种子,均匀地摆放在装有湿纱的盘中,上盖湿纱布或湿草催芽,湿度控制在30%左右。1~2天后将发芽露白的种子选出播种。

(4)播种育苗

为了避开梅雨季节开花结瓜,播种期安排在6月中旬较好。取50%腐熟猪牛粪加50%未种过瓜的砂壤土,另加0.5%的钙镁磷肥,打碎混匀,配制成营养土。将营养土装入10厘米(10~12)厘米的小塑料袋内,做成营养袋。种子发芽后播入营养袋内,每袋播1粒,播种深度为1厘米,播后盖细砂土。苗床要保持适当的水分。育苗温度控制在20~25℃。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喷药防治。

(5)栽植

为了提高瓜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应进行搭架式栽培,架高0.5~1米、宽2米,架上盖黑色遮阳网。苗龄15天左右,有1.5~2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定植时应将塑料袋脱去,行株距为2米0.5米,每畦栽2行。

(6)施肥

移栽前每亩施优质猪牛粪6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氯化钾15千克,或腐熟菜籽饼200千克加进口复合肥50千克,充分混匀后开沟施于畦边0.3~0.4米处。第1次追肥在移栽后5~7天,每亩用尿素2.5千克对水250~500千克浇施,遇下雨则距瓜苗0.2米处开半圆形浅沟,进行沟施;第2次追肥在蔓长50厘米时,每亩施尿素50千克、复合肥15千克,距植株0.3米处开浅沟施入,施后覆土;第3次追肥在果实膨大初期(幼果如鸡蛋大时),每亩施尿素5千克、氯化钾5~7.5千克,距植株0.3~0.4米处浅沲或沟施。后期可采取叶面喷施少量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方式补充养分。

(7)中耕除草

在瓜地翻耕前1周喷洒除草剂进行除草。瓜苗移栽后,在第1次追施前1~2天中耕、除草、培土1次,然后视情况而定。若有杂草,则在第3次追肥前2~3天进行中耕除草,然后结合施肥培土1次。

(8)整蔓留果

每株留2条母蔓。选留母蔓上第11~13节上发生的子蔓作为结果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蔓留3条,各留2叶摘心,结果蔓上的腋芽(孙蔓)亦应摘除,母蔓长至26~30叶时摘心。结果后母蔓基部可剪掉3~5片叶,以利通气。植株结果后5~10天,幼果如鸡蛋大时选择果型较好者留果,原则上每株留1果。

(9)病虫害防治

用10%吡虫啉1500倍液或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黄守瓜、蚜虫、潜叶蝇。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茎枯病。用90%疫霜灵50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用75%白菌清800倍液或25%瑞毒霉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1.5%植病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注意:所有化学农药应在采收前15天停用。

(10)采收

一般在播种后约75天,即8月底至9月初开始采摘。在果实八九成熟时采收,采摘时要轻摘轻放,采收后放在室内贮存2~3天后投放市场,果实色彩和口感更佳。

平菇栽培技术:采收要注意哪些细节?


相信大家对平菇都不陌生,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是食用菇类,因为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做法简单、价格实惠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不过,平菇种植和采收并不是那么容易,种植户们稍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产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平菇栽培技术:采收要注意哪些细节?

一、平菇采收时要注意哪些细节?

1、为保持菌盖的新鲜、干净,不易开裂,在采收前需进行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但是喷水量不宜过大且不能向已采收的平菇喷水,因为这样会造成菇体腐烂。

2、只要同一丛菇体的大部分菇体成熟就可大小一起采收,不必等到小菇长大后再一起采收。通常一潮菇采收2次就可以了。采完第一次后让培养料面干四到五日时间,再喷一次水在料面上,盖好准备的薄膜,方便出菇,继续菇房管理。当菇床上大部分菇体已成熟,就要及早清床,以保证下一批次的管理。

3、单独的平菇采收使用一只手抓住平菇下部分位置的培养料,另一手拧的方法。而如果是丛生菇,为避免将培养料整块带起,而不使用生拉硬拽的办法,而是用刀紧贴菇床表面将菇体割下。

4、因为菌盖质的较脆容易开裂,需要要轻拿轻放并尽量减少搬运次数,采收下来的菇体在表面盖一块湿布然后再放入干净、光滑的容器内,以保持湿润及避免菇体损伤。

二、平菇栽培注意事项

1、控制温度

平菇属于变温性结实菌类,变温刺激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原基形成后,子实体在15-24℃时进入飞速生长阶段,温度过低子实体生长较慢,但菌盖比较肥厚;而温度过高,虽然子实体生长快,但菌盖薄且脆,纤维较多,质量不好。

2、控制湿度

子实体形成和正常发育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适宜的空气湿度。以百分之六十五左右最好。在不同时生长时期有不同的喷水方式和喷水量,子实体形成初期主要是对空间进行喷雾加湿,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地面的湿润。当子实体蓖盖大多长至直径三厘米以上时,则可以直接向菇体喷水,此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空气湿度太低,子实体不能形成,已形成的亦会因干燥而萎缩死亡。湿度过高则容易杂菌污染。采完一潮菇后,三天时间内不浇水,然后再继续喷水,这样更利于一潮菇生长出来。

3、控制光照

光线的刺激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当菌丝长满菌袋后,适当给予散射光,但不能阳光直射。黑暗的环境或光线太弱,不利于子实体形成,即使形成了,也会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通常以能看报纸的光线即可。在室无阳光的地方可以用照明灯来增加光照以刺激子实体的形成。

甜豌豆栽培技术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甜豌豆是豌豆的一个变种,属半寒性植物。其豆荚肥圆、甜营养丰富、口感好,是一种高端菜用豌豆新品种。目前市场需大,市场前景看好。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土肥条件

豆科作物忌重茬连作,宜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磷肥40千克,钾肥15千克作基肥,耕翻入土,整细后作畦。

(2)播种方式

甜豌豆生育期为90~100天,采鲜荚30~60天,适应温度为15~20℃。不同的地区,根据当地气温,提前或推迟播种期。畦宽60厘米,双行种植,行距40厘米,因其分蘖性强,用于食荚的,株距为20~30厘米,以食豌豆为主的,株距为15~20厘米。每穴播种子2~3粒,播深3~4厘米。

(3)田间管理

当幼苗长5~7厘米左右,每亩可用稀薄人粪尿加复合肥5~7.5千克提苗。苗高35~50厘米要搭架子,以便引蔓上架。上架后可结合中耕除草,在开花结荚期每亩追施复合肥60千克。为增加结荚数和提高品质,在此期间可结合进行根外追施微肥,方法:在晴天下午,用25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叶面,1周后再用500倍的硼砂溶液喷施1次。

(4)防治病虫

立枯病可在出苗后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灵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潜叶蝇可在苗全后每隔1周用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施。

露地蘑菇栽培技术 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蘑菇露地栽培工序简化,用工减少,产量较高,省工省本效益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栽培新方法。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1)畦床制作

选地势高、排水条件好、水源近、病虫杂菌少的早稻田。9月下旬作畦,畦床南北向,床面宽100厘米,中间筑15厘米宽土埂,形成两条畦面,长度在20米以内,畦床四周筑小埂,宽、高各10厘米,但小埂不能敲实,床土必须松、碎,以利于菌丝萌发生长出菇。

(2)培养料发酵

地栽蘑菇培养料比室内栽培的稍生些,水分比室内栽培稍干一些,含水量55%~58%,即手捏紧培养料时手缝里有点湿为准,千万不能有滴水现象。

(3)菇床消毒

做好菇床后,当培养料堆制发酵已达到基本腐熟标准时,就可进床。在进床前要对菇床及其四周进行一次病虫害防治和消毒。先用0.5%敌敌畏、0.15%多菌灵液喷洒消毒,然后再用石灰粉撒一遍。这样做不仅可杀灭害虫和杂菌,还能调节土壤pH值,保持蘑菇生长所需要的适宜酸碱度。

(4)上床播种

地栽蘑菇培养料进床速度要快,每床用量均匀,厚度为10~15厘米,铺成龟背形,把培养料中的长草料放在床底部或中间,粪及短草放在上部,然后开始下种,并以撒播为好。

(5)发菌期管理

当菌种播下后,如果床格过于干燥,可以在床格四周小土埂上浇石灰清水,但不能浇在已播下菌种的培养料上。随后迅速盖上黑膜,并在黑膜上覆盖稻草帘,防止阳光暴晒,烧伤菌丝而影响发菌。下种2天后,绒毛状菌丝普遍萌发,10天后,蘑菇菌丝必须向料内生长伸展。如菌丝伸展缓慢,就需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在无风无雨夜间掀开薄膜,大通风促进发菌;二是用竹片撬挑培养料,每隔10厘米挑动一下,以改善通气状况,这是加快发菌最好的办法。

经过10~12天的发菌管理,菌丝一般都能长到培养基一半以上,即可覆土。其方法和室内床式栽培覆土相同。因室外易干,土层可稍厚些。但千万不能等菌丝发到底再覆土,否则反底菇、地雷菇大量生长,严重影响质量。

(6)出菇管理

覆土后有菌蕾出现时就要喷出菇水。为了使菇床四周小土埂上都得到出菇机会,就必须在床格周围每边浇上清水。当温度在20℃以上时要停止喷水,防止小菇因高温而死亡。幼菇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加大喷水量,每天1~2次,菇床表土水分不足,或菇长势好密度大,而又恰遇下小雨时,也可以掀开薄膜,增加湿度和改善通气。

(7)病虫害防治

地栽蘑菇虫害以野蛞蝓较多,尤其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危害较为严重。防治方法:一是出菇时喷0.5%盐水效果较好;二是用手捕捉,并在菇床四周撒上石灰,可减少危害。

鸡腿菇新品种栽培技术 应该注意哪些?


鸡腿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用菌种类,但是不同种类的鸡腿菇有着不一样的栽培技术,下面就鸡腿菇的新品种栽培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1)特征特性

中温型品种。菌丝体较密集、灰白,气生菌丝少。子实体单生或群生,中粒。菌盖幼期圆柱形,表面光滑,白色至乳白色;后期呈钟形,色深,表皮裂开,有鳞片,菌盖宽3~6厘米,高3~5厘米;菌褶密集,与菌柄离生,白色,后变黑色;菌柄白色,有丝状光泽,长7~15厘米,粗1.0~3.2厘米;菌环乳白色,脆薄,易脱落。

(2)产量表现

在2007年秋季、2009年春季鸡腿菇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季平均生物转化率113.58%,比对照品种瑞迪2000高20.9%。在2009年春季生产试验中,生物转化率平均为92.65%,比瑞迪2000高14.78%。

(3)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春、秋季发酵料覆土栽培。菌丝适宜生长温度20~28℃,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下,暗光培养;覆土取地表20厘米以下菜园土,加2%石灰拌匀,覆土厚3~5厘米,含水量30%~40%;出菇温度10~28℃,空气相对湿度85%~90%,适当增加散射光,光照100~900勒克斯;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

《多花报春栽培技术 应该注意哪些小细节?》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