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能让人参高产的栽培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棒槌、神草。这种在电视剧传的很神呼的中药材,在现实中什么样的栽培技术能得到高产量呢?

概述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棒槌、神草。以根人药,含人参皂苷Ra1、Ra2、Ra3、Rb1、Rb2、Rb、RC3、Rd、Re、Rf、Rg1、Rg2、Rg3、Rh1,另外尚含有多炔、挥发油、黄酮苷、生物碱、氨基酸、甾醇、多肽、多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性平,味甘、苦。有补气救脱、益心复脉、安神生津、补肺健脾等功能。用于治疗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食少吐泻、气虚作喘、津亏口渴、惊悸健忘、阳痿尿频等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叶、花及种子也供药用。主产于东北三省。

栽培技术

在东北人参主产区,经长期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而形成了一些农家品种或地方品种,如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等,主要依据根的形态特征而命名。人参的栽培方法大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播法,播种后不移栽,连续生长46年收获,其间疏苗1~2次。这种栽培法节约栽参用地、遮阴用材及生产用工,人参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收益也都不低。二是移栽法,设有苗田和本田,播种后栽培期移栽1~2次,此法浪费种子、土地和用材。

1.选地整地

(1)选地。原则上选择地形地势适宜,不易发生水、旱、风灾及冻害,土壤肥力高,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便于人工进行田间管理和看护的壤土或沙质壤土。选地多与人参栽培方式如育林栽参、农田栽参、园田栽参等密切相关。不同栽参用地或栽参方式在选地上又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如农田栽参,前茬作以大豆、玉米及小麦为好,选背风向阳地势偏高地块,有利排水,不致产生水害、冻害;一般大量施用过人粪尿、栽培过茄科蔬菜的菜地不宜种参,需在实行休闲整地和土壤消毒后方可利用。

(2)整地。栽参前1个月左右,大致整平场地,确定畦向,作土垄,翻动23次。参畦的规格因气候、土质、地势、坡向、棚式及播栽方法等而异,应以采光合理、土地利用率高、有利防旱排水及田间作业方便为原则。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撒匀后耕翻,通常畦高25~30厘米,畦面宽1.0~1.5米,畦长510米,畦间作业道宽50100厘米。

2.种子催芽

(1)室外自然催芽。上年采收的种子,于6月中旬前开始催芽;当年采收的种子,可随即催芽。干子催芽前,用清水浸泡36~48小时,使之充分吸水。1份种子混拌3份细沙,沙子湿度14%,装入木箱中,放于背风向阳高地,木箱高度30厘米,宽度50~100厘米,长度视种子数量而定。木箱四周充分培土,以减缓箱内温度和湿度变化。箱内上下及四周留有5厘米厚的细沙,有利种子催芽和减少烂种,箱上架设阴棚,严防漏雨,并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采光调温。催芽后期温度不足时,可包塑料布保温增温,并逐渐降低湿度以防烂种。在自然条件下催芽全程历时90天左右,种子裂口率达到95%以上。催芽前期每隔5天翻动1次,后期每隔7~10天翻动1次,以利掌握种子出芽状况。

(2)室内控温催芽。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均可于室内催芽。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0~20℃范围内,由较高温度逐渐降低,种子裂口率达95%以上时,再调控至05℃低温储存,进行生理后熟,至第二年4月中旬便可取出播种。

3.播种与移栽

(1)播种。春播于4月上旬至5月上旬,适时早播,有利于苗全苗壮。秋播于8月初进行,播种当年采收的种子,也可晚秋至土壤封冻前播种已催芽的种子。秋播时间充裕,春季出苗壮,在人参产区广泛应用。

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点播,覆土深度34厘米,春播覆土后,畦面适当覆盖落叶或草帘,并于出苗前撤掉,有利保墒。秋播后畦面应上覆510厘米厚落叶或田土,确保种子后熟条件和安全越冬。直播栽培者采用5厘米5厘米或5厘米6厘米的距离播种,育苗1年移栽者,采用3厘米3厘米或3.5厘米3.5厘米的距离播种。

(2)移栽。春季移栽一般在4月中下旬,秋季移栽多在10月中下旬。栽植密度:1年生苗移栽行距15~20厘米,每平方米栽16~20株,覆土34厘米;2年生苗移栽行距20厘米,每平方米栽14118株,覆土4~6厘米;3年生苗移栽行距2025厘米,每米栽1216株,覆土59厘米。

4.遮阴。生产上有如下几种:

(1)全阴棚。是一种既不透光又不透雨的阴棚,为我国传统的遮阴方式。目前在东北主产区将逐步被淘汰,在南方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尚可应用,因其有助于防止高温及强光和紫外线对人参生育的不良影响。

(2)单透棚。是一种透光而不透雨的阴棚,人参产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单透光棚的构成是将耐低温、防老化、无色或绿色农膜夹于两片透光的竹帘中间,相对照度为20%30%。

(3)双透棚。是一种既透光又透雨的阴棚。双透棚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避免旱害发生。一般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地;降雨多的地域,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宜采用。同时,加强综合防病措施是双透棚栽参增产的重要环节。阴棚的规格有斜棚、脊棚、拱棚和平棚等,可根据当地气候、土质、地势及栽培特点和材料来源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当的阴棚。

5.畦面覆盖。覆盖方法是,参苗出齐后,于展叶初期结合松土床面覆盖510厘米落叶层。春季出苗前,将落叶同防寒土一并撤掉,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提早出苗及幼苗生育。每年如此进行,直到收获。畦面覆盖物可用当地有利资源,如稻草、麦秆及木屑等。严寒地区应加强越冬管理,采取覆盖、架设风障等防寒措施。

6.摘蕾采种。对非留种田参株,应于6月上旬摘蕾促进参根增重。人参为伞状花序,花期自边缘向内逐渐开放,因而种子成熟也有先后。留种田实行疏蕾采种,不仅可使果实成熟整齐一致,还可促进种子增重。

7.病虫害及其防治

(1)立枯病。发生于幼苗茎基部与土壤交界处的嫩茎上。病斑黄褐色凹陷,长条形。早春雨雪、冻化交替,常导致该病大发生。防治方法:

1)做床时每平方米用75%百菌清、50%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等药剂1520克与细土10千克拌匀做垫土。

2)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勤松土,降低湿度。

3)每年春季出苗前结合松土均匀施入木霉制剂,每平方米10~12克,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床面。

(2)黑斑病。叶上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周围有轮纹状锈褐色宽边,水浸状。茎上病斑呈梭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或锈褐色。果穗受害时果皮逐渐干瘪,果实抽干。发生严重时叶片早枯,产量损失30%以上。防治方法:

1)入冬前彻底清洁参园,集中地上茎叶烧掉。

2)发病前用硫酸铜250倍液或1:1:150波尔多液喷床面,发病期选用50%扑海因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10天左右喷1次,雨后需补喷。

(3)锈腐病。为害根、芽胞,被害部位开始呈黄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并向皮下组织发展,表皮破裂,内部组织破坏,代之以铁锈状松软的小颗粒状物质,病、健部界线分明。防治方法:

1)选高燥地块的森林壤土或经充分翻晒、休闲的农田土种植。

2)选无病种苗栽种,栽参前用50%代森锌200倍液浸种栽5分钟。

3)栽参时沟施哈茨木霉制剂每平方米1012克,或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每平方米1215克进行苗床消毒。

(4)疫病。植株各部位均可受害。被害叶片及叶柄呈水浸状,暗绿色。根部受害后呈黄褐色软腐,根皮易于剥离,参肉黄褐色,并呈现深黄褐色花纹,发出腥臭味。土壤黏重、植株过密,病害易发生。防治方法:雨季前喷施1:1:160波尔多液保护,雨季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40%代森铵800倍液喷雾34次。

(5)炭疽病。叶上病斑两面生,呈椭圆形或近圆形,中央黄白色,病部薄脆,干燥时易破裂穿孔,潮湿时病部易腐烂。7-8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

1)秋后清除地上部茎叶并集中烧掉。

2)发病前喷1次1:1:160波尔多液保护,发病期选喷75%百菌清500倍液或百菌清与乙磷铝混合液500倍液。

(6)地下害虫。有蝼蛄、金龟子、沟金针虫、小地老虎等。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幼虫,及时清除枯枝杂草,在参畦周围开沟撒毒饵诱杀。

采收加工

栽培参(园参)一般栽培6年后收获,部分地区把收获期延长到8~9年,甚至1215年。收获期以9月中旬至10月初为宜,须适时收参。采收时切勿伤根断须,也不宜在日光下长时间曝晒,应尽快送田间阴棚清洗和初选,随即运送加工厂加工。成品有红参、生晒参、糖参、活性参、罐藏鲜参等,参农通常只加工生晒参。

扩展阅读

能让鱼腥草得到高产的栽培技术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一到夏天池塘里就会有那种野生的鱼腥草,是不能吃的;但是作为能吃的鱼腥草应该利用什么样的栽培技术得到高产量呢?

概述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气候,阴湿环境,也较耐寒。以其新鲜全草或花期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含癸酰乙醛、月桂烯、-蒎烯、d-柠檬烯、槲皮素、异槲皮苷等。性微寒,味辛。具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痈肿疮毒等症。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目前四川、湖南、贵州和云南等地均有大面积种植。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种植。前茬作物最好为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前作收获后整地,结合深翻,每亩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并结合整地,每亩施过磷酸钙15千克、硫酸钾20千克。作高畦,畦宽1.2~1.5米,长610米,或视地形而定,畦面呈龟背形。要根据地势开好大小排水沟。

2.繁殖方法。一般采用无性繁殖,分为根状茎繁殖和扦插繁殖。

(1)根状茎繁殖。在2-3月进行。随挖随种,不能及时栽种者,应用湿沙保存,储藏时间不超过7天,播种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

1)开沟条播。植株未萌发新苗之前,将根状茎挖出。剪成10~20厘米长具有2个以上腋芽的小段,并留须根。于畦面上开横沟,沟深57厘米,沟距2530厘米,将剪好的节段顺沟平放,株距810厘米,覆土与沟平,稍压实,浇透水。

2)床面直接摆放。将田块整细、整平后,牵线画出床面(140200厘米)和沟(25厘米),先将床面表土刨取一部分置于床的一侧,将种根均匀摆放在床面,回土,开沟,将沟中土盖于种根上。栽完后用稻草或玉米秸秆覆盖床面,起保温、保湿和防杂草的作用。可与玉米套种,一般每隔鱼腥草一床栽种一行玉米。

(2)扦插繁殖。可在春、夏季进行。选择较粗壮、无病虫害、健壮的地上茎,剪成长度1215厘米,具有34节的小段作插条,在露地沙壤土的扦插床内扦插,行株距14厘米10厘米,插条两节插入床土内,外露1~2节。插好后,在扦插床上适当搭棚遮阴。插床温度25~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为宜。插条生根并长出新叶后,可逐渐拆去阴棚;在10~15天后,移植到大田生长。

3.田间管理。栽后要及时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早晚浇水,可采用浇灌或沟灌等方式灌溉,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忌漫灌,以免土壤板结。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水,防止土壤积水引起烂根。当年的种植地应及时清除杂草,在株行间松土,不宜过深。生长期可酌情施肥3次:3月底4月初施一次稀薄人畜粪水提苗,每亩2000千克,另加3千克尿素溶入其中一并施入;5月中旬每亩追施2000千克较浓人畜粪水,另加7千克尿素溶人其中一并施入;封行后,叶面喷施0.1%一0.2%的磷酸二氢钾,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每次喷50千克左右溶液。

4.病虫害及其防治。鱼腥草病害主要有白绢病、紫斑病、小地老虎等。

(1)白绢病。主要为害植株茎基及根茎。受害植株叶片黄化萎蔫,茎基及根茎出现黄褐色至褐色软腐,有明显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病部表面及附近土中产生大量油菜状菌核,病株茎叶迅速凋萎,全株死亡。防治方法:

1)注意排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选用无病种茎,播种时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种茎30分钟。

3)发现病株,及时带土移出销毁,并用石灰粉消毒病穴,四周植株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也可用哈茨木霉制剂于病害初期施入土壤。

(2)紫斑病。一般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呈圆形、淡紫色,稍凹陷,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黑霉,并有明显的同心轮纹,以后几个病斑连成不规则形大斑,造成叶片枯死。防治方法:

1)发病地进行秋季深耕,把表土翻入土内。

2)收集病株加以烧毁。

3)发病初期,喷洒1:1:160的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2~3次。

4)播种时和出苗后,利用多抗霉素、抗霉菌素120或木霉浸种根和在田间喷雾防治。

(3)小地老虎。以幼虫为害药用植物的幼苗。低龄阶段咬食嫩叶,叶片呈凹斑、孔洞和缺刻;3龄以后潜入土表,咬断根、地下茎或近地面的嫩茎,危害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方法:

1)每亩可以采用幼嫩杂草30千克混合90%敌百虫150克,傍晚撒于地面诱杀。

2)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

3)成虫则采用糖:醋:水:90%敌百虫=6:3:10:1进行田间诱杀。

4)在成虫羽化盛期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采收加工

地上部分6-9月采收,地下部分11-12月采收。宜选晴天采收,不宜在土壤潮湿、有露水、下雨、大风或空气湿度特别高的情况下采收。地上部分用刀在齐地面处割取或用手直接拔取;地下部分用锄头挖取,采后除去其他植株和杂质。以鲜草作为鱼腥草注射液等的原料药,采后直接扎成捆,运至生产厂家进一步加工。如需干燥作为商品,应将鲜草扎成小把,悬挂在阴凉通风处阴干,或采用30~40℃烘干,忌曝晒、雨淋等。干燥场地应清洁通风。以鱼腥气味浓、茎叶完整、无泥土和杂草者为佳。

人参栽培技术


人参是一种比较昂贵并且十分珍稀的药材,而且是年份越长的人参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就越高。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人参栽培技术吧:

1、整地施肥

适合种植人参的地块最好是排水系统完善、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同时靠近水源并且地势较高的砂土为宜。种植人参的土壤至少需要进行三次深翻,土块整细,同时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平均每亩均匀的撒上四千斤有机肥,最后根据种植地的地形做垄起沟,按照垄高三十厘米、宽一米五,沟宽五十厘米、深三十厘米左右准备好种植地即可,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准备工作必须在播种前一个月左右就准备好。

2、播种育苗

由于人参的种子比较珍贵,为了提高出苗率我们一般会提前将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如果是新鲜的种子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催芽,但是是干种子我们首先需要将它放在温水中,让它充分的吸收水分,然后用细湿沙搅拌均匀,放入木箱中,然后放置到室内,进行控温,首先将温度调到二十度左右,然后又降低温度,反复操作,直到出芽,然后在第二年的四月份左右进行播种。播种的方法有四种,散播、条播和点播以及移栽,种植的密度最好是每亩一百五十株左右,采用株间距二十厘米、行间距三十厘米的距离进行播种。

3、搭建棚架

人参它的生长特点中比较独特的一点就是对光照的需求,在人参的生长前期它是不需要什么光照的,如果光照过强则很有可能导致植株被晒死,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搭棚处理,搭棚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不透光不透雨的全封闭性棚,第二种是透一定的光照但不透雨的半透棚,还有就是鸡能透光有能透雨的棚,我们一般使用第三种棚进行管理,棚高一般是八十到一米左右。

4、科学管理

人参主要是为了让它的根茎长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中耕除草以及施肥来促进它的生长,通常情况下一年至少要进行三到四次中耕除草,并且每次都可以结合浇水、施肥一同进行。其次就是在人参开花的时候我们要将其中一部分的花蕾摘除,这样可以酱烧养分的消耗,还有就是除草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碰到它的根茎,这样会影响它的生长,最后就是每到冬天就要进行保温处理,因为人参它是一种及其怕冷的植物,一般可以通过在上面盖一层稻草或覆盖一层薄膜。

5、病害防治

影响人参产量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它最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黑斑病、疫病、炭疽病、锈病等,造成这些病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引发的真菌感染,防治的方法有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散热、保温、排水等工作,其次分别可以用立枯灵防剂、森锌可湿性粉剂、波尔多液等进行喷防。

能让山药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


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别名薯蓣、怀山药。在现在饭桌上随处可见的中药系食物,但是什么样的栽培技术能让我们尝到更好吃的山药呢?

概述

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别名薯蓣、怀山药。对气候条件要求不高,喜温暖,耐寒。以块茎入药,含皂苷、甘露聚糖、植酸、尿囊素、胆碱、山药素、精氨酸、蛋白质、脂肪、淀粉及碘质等。性平,味甘。有健脾止泻、补肺益肾之功能。用于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糖尿病、遗精等症。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陕西等省,山东、浙江、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也有栽培。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应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流畅、酸碱适当的沙质壤土,需要深耕土地。冬季深耕,第二年下种前施基肥,每亩施厩肥、堆肥等5000千克,均撒地面,再细翻土,深约50厘米,然后耙平。南方雨水较多应作高畦,畦宽1.3米,以利排水;北方雨水少,每栽种4~5行之后,随即起1015厘米高的畦埂,以便灌水。

2.繁殖方法

(1)芦头繁殖。芦头即块茎上端有芽的一段。在收获山药时,选择颈短、粗壮、无分歧和无病虫害的山药,将上端有芽的部分折断,剩下长约15厘米作种。芦头取下后到第二年栽种相隔约半年,故必须妥为储藏,以免腐烂。在南方,芦头收后,放室内通风处晾67天;在北方,可白天放在室外晒45天,使表面水分蒸发,断面愈合,然后放入地窖内或干燥的屋角处,码1层芦头铺1层稍湿润的河沙,共23层,上盖草防冻保湿。储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河沙过干或过湿都应及时调换,直至栽种时取出作种。

(2)珠芽繁殖。收获山药前将散落在田间的珠芽收集起来,装在木桶或竹篓内储藏。南方3月、北方4月播种,播前在整好的土地上作畦,南方作1.3米宽的高畦,北方打埂作畦。在畦上开沟,深57厘米,按株距3~5厘米播入珠芽1粒,播后施以人畜肥及草木灰,覆土与畦面平,稍加镇压。幼苗出土后,注意勤除草,浅中耕,施肥23次。苗枯后割去蔓茎,挖出根部,将挖出的栽子储藏备用;南方也可不挖出,留在土中,到第二年栽种前挖出作种。用珠芽培育成的栽子,头两年产量较高。

3.栽种方法。南方3月、北方4月上中旬栽种,行距20~30厘米。栽种前先在畦上开沟,沟深57厘米,然后将栽子或芦头按同一方向平放沟中,间距1520厘米,栽后每亩用人畜粪水约1600千克施入沟中,随即覆土与畦面相平(适当密植可以提高产量)。

4.田间管理。苗高30厘米左右时中耕除草,并追肥1次,此后不宜再行中耕。适当增施肥料是山药增产的重要措施。在第一次中耕除草施肥之后设立支柱让茎蔓攀缘,每株分插1支柱,南方用小竹子、小树条,北方用秸秆等,长2米左右。相邻两行的4根支柱顶端捆在一起,以防被风吹倒,同时将茎蔓引上支柱。山药在出苗初期及7-9月生长旺盛期,应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方能生长良好。

5.病虫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发病初期叶面褪绿变黄,背面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规则形,淡黄色,无明显边缘,后期病斑扩大,呈褐色,叶片枯黄脱落。潮湿多风雨的天气发病重。产区均有发生,为害严重。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合理轮作。

2)自发病初期开始选喷1:1:150波尔多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每15天喷洒1次,视病情喷2~3次。

(2)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及其他部位也可受害。叶上病斑呈近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中央色浅。叶柄和茎上病斑呈长圆形,茎基部发病,常导致枯茎。主产地发病普遍,为害较重,常引起叶片早枯而减产。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秋后收集病残叶集中烧掉。

2)及早搭支架,以利通风降湿。

3)芦头及珠芽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泡10分钟,晾干后栽种。

4)发病前喷1次1:1:150波尔多液;发病早期摘除病叶,并选喷25%施宝克600倍液或等药剂防治。

(3)山药叶蜂。雌成虫头胸部黑色带有光泽,腹部橙黄色,触角黑色,呈鞭状,第三节最长。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防治方法:

1)秋冬季收集枯叶集中烧掉,并结合冬季耕翻消灭越冬幼虫。

2)喷施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防治12次。

采收加工

1.采收。栽种当年地上部分枯死时,即可收获。先摇落蔓茎上的珠芽,并将落在地上的珠芽收集起来。从畦的一端开始,挖深沟并依次细心挖出山药,严防挖断,并注意保护芦头不受损伤。挖后,就地将作种用的芦头掰下,分别运回。每亩可收珠芽250500千克、鲜山药1200~2200千克。

2.加工。块茎运回后,应及时加工。洗净块茎,泡在水中,用竹刀或玻璃片刮去外皮。刮皮后随即用硫黄熏蒸,每100千克鲜山药用硫黄0.5千克,熏48小时或更长时间,块茎变软后,取出晒或烘至全干,即为毛山药。烘干时要控制温度不能过高,以40一50℃为宜,以免烘焦或空心。以质坚、色白、粉足、干燥者为优。

能让灵芝丰产的栽培技术


灵芝的栽培技术:以前看电视里那些受了重伤的人,动不动就是要千年或是万年灵芝来救命,今天针对怎么栽培才能让灵芝丰产进行说明。

概述

灵芝灵芝菌科一年生或多年生真菌,别名红芝、赤芝、木灵芝等。喜散射光,属高温型腐生真菌,菌丝体在温度24300C生长迅速,子实体在24~25℃之间分化发育较快。以子实体、孢子及菌丝体入药。含灵芝多糖A、B、C,多肽及多种氨基酸、有机锗等多种微量元素。性平、味苦。具保肝、解毒、强心、抗缺氧及抗惊厥、益心气、补中等多种功能。主治慢性气管炎、高山病、急慢性肝炎。主产于安徽、浙江、山东、河北、吉林等省。

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无性繁殖是人工栽培灵芝的主要方法。灵芝菌种以组织分离法获取,母种分离及原种培养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去皮,切片加水煮沸半小时去渣)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10毫克、加水至1000毫升。培养基制成后,调节pH值至46,栽培方式有瓶栽、段木栽及露地栽3种。分装试管。以每平方厘米1.1千克高压灭菌30分钟。

这里介绍前两种方式。

(1)瓶栽法

1)制备培养基。成分为锯木屑和麦麸(质量比3:1),通常采用阔叶树的木屑,以硬木为好,也可用蔗渣、棉子壳或玉米轴渣等代替。加水至配好的料以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滴下为度,注意上下搅拌均匀。

2)装瓶及制种子皿。将配好的培养料装入750毫升的广口瓶或蘑菇瓶,边装边将瓶暾几下,以免瓶下部有空隙。合适的盛量为距瓶口35厘米,压平上表面,然后用直径近1厘米的竹棒或木棒在瓶中央从上到下扎1孔洞。瓶口盖棉塞加防潮纸或盖耐高压塑料瓶塞,或用2层牛皮纸包上。在每平方厘米1.2千克压力下灭菌1小时。

种子皿的制备:将麦麸及水按重量比1:2配合,混匀后装入培养皿或瓶中,稍压平即可。每10克干麦麸可装1个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装瓶时培养基不要太厚。

3)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好的原种,以接种针挑取黄豆大小的一块菌丝(带培养基),放置麦麸皿中央,将菌种稍往下压,与麦麸紧密接触,置26℃下培养1周,白色菌丝几乎充满全皿,即可作栽培用种。每皿菌丝可接2530瓶。栽培瓶接种时,用镊子从皿中取约1厘米的菌丝块,迅速放入瓶中孔洞处,包好瓶塞即可进行发菌培养。

4)培养与管理。在温度2026℃、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20一30天菌丝即可长满瓶。此时应去盖拔塞放入大培养室。大培养室培养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75%一85%,要求有一定的散射光,并适当通风换气,使灵芝正常分化出芝盖并产生孢子。

(2)段木栽培法

1)段木选择与处理。应选用栗、枥、柞、柳、桃、杨、槐等阔叶树做段木,直径515厘米均可。选定树种后立即砍伐,不必剥皮,锯成1米长的段木。如果树种含水率较高,则要堆积干燥,直至将木楔打进段木内不见流出树液时,便可接种。

2)接种。选择培养20天、子实体原基刚形成的新鲜菌种。用直径1~1.2厘米的打孔器或电钻头在段木上打孔,孔深1厘米,行株距20厘米20厘米,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打孔后立即接种,接种前将供接种的菌种取出,截成1平方厘米的小块,轻轻塞人孔穴内,稍压紧后,盖上木楔或树皮,再用小木棰轻轻棰平。接种时宜选择气温在20~26℃、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进行,这有利于干燥培养,避免杂菌感染。

3)生长期管理。接种后,将段木架呈井字形,干燥培养1015天后,揭开木楔或树皮盖观察,有白色菌丝,菌穴四周变成白色或淡黄色,后逐渐变为浅棕色,木楔或树皮盖已被菌丝布满而固定时为接活。将段木埋入pH值为5~6的酸性土壤中。干旱时可淋水湿润土壤,雨季要注意排水。第二年清明节后,可取出数根段木检查:揭开树皮盖或木楔,见孔穴周围已长成茶褐色,或已长出芝蕾;段木两端有白色菌丝或浅褐色菌膜,并可嗅到灵芝菌丝的特殊气味,显示菌丝已成熟。此时将段木挖出,截成长1722厘米的小段木。然后将其斜埋入酸性含沙砾的土壤中,上端露出地面约3厘米,且覆盖杂草遮阴。隔数日洒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经710天开始长出芝蕾。保持湿度在90%左右。在适宜的湿、温度条件下培养,芝蕾生长迅速,先长出苗柄,接着又长出菌盖。经两个月左右即可采收。

2.病虫害及其防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感染,发现青霉菌、毛霉菌、根霉菌等杂菌感染,可用烧过的刀片刮去周围的树皮和木质部,再涂抹石灰乳防治,适当通风降低相对湿度。轻度感染的可局部清除重灭菌后再接种,严重的则移出淘汰。

采收加工

瓶栽灵芝从接种到收子实体一般需4560天,成熟的标志是菌盖不再出现白色边缘,原白色也变成褐色,菌盖下面的管孔开始向外喷射孢子。成熟后即可采收,由菌柄下端拧下整个子实体摊晾干燥,或在55℃以下烘干,并通风,防止闷热发霉。充分干燥后放入塑料袋中封藏。

如采收孢子粉,则可在培养架子实体下铺放干净塑料布或光滑干净纸张,用板刷收集,平均每株25克。如用套袋法将开始产生孢子的子实体包起来会收得较多孢子粉。孢子粉经过晾晒,干燥后放入塑料袋保存。子实体以身干、菌盖肥厚、菌柄粗壮、质坚硬、色红褐、具漆样光泽者为佳。

人参果栽培技术


人参果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水果,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在超市看来很多娃娃果其实那都并不是人参果,真正的人参果长的并不是娃娃形状,只是营养价值高而得名人参果。那么人参果到底如何栽培?

人参果栽培技术

1、种植地一般应选择阳光充足、土壤含沙肥沃,用水排灌方便的地块,山区山垅田病菌少种植也非常好。施肥前最好穴内撒些防病虫药。

2、修剪人参果分枝萌发力极强,每株在10-20公分之间留3-4个枝条为结果枝条,其余枝条全部剪去育苗播插或作畜禽饲料;开花结果后每束花只能留1-2个果。

3、浇水人参果既不耐寒,也不耐涝,盆栽人参果要保持土壤湿润,果实膨大期供水要充分,一般夏季浇水一次,以早晨或傍晚为宜;春秋可隔日浇水,早、晚或中午均可;冬季每隔3-4天浇水一次,以中午为宜。

4、病虫害防治在高温季节、雨季,人参果易发生病害,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病毒病,发现病情可及早喷施农利灵800倍液,或施佳乐800倍液。

5、搭架、整形人参果茎秆较软,盆栽人参果要注意搭架、整形。同时,要选留分布在盆的四周和顶部的花果,分布要均匀,大小要一致,果形要美观,以提高其观赏性。

人参果种子繁殖

人参果一年四季都可播种。在露地条件下,以春季最为适宜。秋季育苗,因前期温度高,雨水多,应采取遮荫防雨措施。种子育苗对地块的要求同插扦育苗。

插前应浸种催芽,当10厘米地温稳定到12℃以时即可播种。先将播种畦浇透水,趁水渗下之前撒土找平畦面,为了预防苗期病害,最好用药土上铺下盖。种子可撒播或点播。种子的粒距以7厘米见方为好。若分1次苗,可5厘米见方。种子上覆土应薄,寒冷时节为0。2-0。3厘米,高温季节0。5厘米左右。播种后覆膜或草保湿。

播种后温度白天保持25-28℃,夜间不低于15℃,高温时节育苗要严格控制温度不超过28℃。在浇足底水的前提下,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之后再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度浇水。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苗期一般不再施用化肥,可以叶面喷肥。当种子拱土时,撤去覆盖物,并在床面撒一层细土,以加强保湿,增加土压力,减少戴帽出土。

田间管理

1、温度:人参果喜温,但怕高温,栽培期间的温度管理往往因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生育期而不同。

秋冬茬栽培时天气由暖变冷,日平均气温降到16℃左右时,要扣上塑料薄膜,10℃以下时夜间要加盖草苫。扣膜初期白天要注意放风,掌握白天15-25℃,最高不超过28℃;夜间15-10℃,最低不低于5℃。温度不能保证时,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冬春茬的前期要特别注意增温和保温。天气变暖后要注意放风,防高温伤害。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昼夜放风;外界最低气温达15℃以上时,则可逐渐撤除棚膜,温度管理正好与秋冬茬相反。

2、追肥和浇水:土壤肥沃、基肥充足时,坐果一般不追肥,追肥过早极易造成植株徒长。第一穗果有核桃大小时开始追肥浇水,以促进果实迅速膨大。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铵或磷酸二铵20-25公斤。一般每结1穗果就要追1次肥。天气暖和后,可顺水冲人粪尿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1000公斤。在开花结果期间,应多次进行叶面喷肥。进入结果期之后,人参果不断开花结果,对水分的需要量也迅速增加,应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地面湿润。

人参果管理禁忌

1、忌温度过高过低:气温高于38℃或低于8℃时人参果不能正常生长;低于0℃时整株被冻死。

2、忌在涝洼粘重地块栽培:人参果怕涝。在雨季,特别是雨水过多的年份,极易烂根,严重的会整株死亡。

3、忌农药使用不当:人参果对乐果农药极为敏感,不宜使用其防治蚜虫和螨类,否则造成死株或绝产。

4、忌不及时摘除侧芽:人参果侧芽极易萌发。这不仅影响生长,还会造成生理落花,影响坐果。所以除选留枝外,其余侧芽都应及时摘除。

5、忌湿度过大:湿度过大易引起疫霉病,所以要注意给大棚通风换气,降低湿度;多雨的年份注意及时喷洒新高脂膜、多菌灵、百菌清等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人参果是如何种植栽培的,也对人参果有了进一步了解!很多商家用娃娃果来冒充人参果,其实那些娃娃果是梨子、苹果用模具种出来的水果,并不是真正的人参果哦!

《能让人参高产的栽培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