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植物种植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白芷种植技术及亩收益,前期成本不高,后期经济效益可观》,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技术:宜在平坦土地种植,土壤要求深厚、肥沃疏松,最好是砂质壤土,种植前对土地进行整改培肥,以单株选苗移栽留种进行种植培育,待果皮呈黄绿色后采摘凉干脱粒,秋季进行播种,做好日常管理即可。收益:一亩白芷可产500-55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在8-10元/公斤,一亩收益约在4000-4500元左右。

白芷是什么

白芷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散风祛湿、消肿排脓、通窍止痛的作用,其使用和生产历史久远,在国内外市场畅销。主要分布再我国的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浙江、四川、湖南等地,随着各地引种栽培,现在在我国较多地区都有分布。

白芷的种植技术

1、土地选择

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以平坦土地为佳。一般前茬都种水稻、高粱、玉米等,待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对土地进行整改,每亩施腐熟堆肥或3000-5000公斤厩肥、100公斤肥饼、50公斤磷肥作为基肥;然后进行翻耕,耕地深度控制在25-30cm左右,耕完后将土整平耙细,做成宽1.2-1.5,高12-20cm左右的高畦。

2、种子培育

可以选择单株选苗移栽留种或就地留种,一般第一种方法采用较多。选择没有病害,健壮的白芷作种,在移栽前将叶子减掉,行株距控制在50-70cm左右。冬季和次年春季及时进行除草施肥工作,6-7月左右种子会陆续成熟,待果皮变成黄绿色时,便可将其连着果序一起采摘下来,然后摊放在通风干燥处凉干,再将其脱粒,去除杂质后备用。

3、播种

白芷播种可以分为春播、秋播,以秋播为佳。一般气温较高的地区是在秋分至寒露时进行,若播种时间过早,白芷植株当年生长过旺,来年部分植株会提前抽苔开花,致使根部木质,无法药用;若播种时间过迟,冬天降水量较少且气温较低,播种后不易发芽,会影响植株生长。

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可选择穴播、条播。一般穴播的行距为30-33cm,穴距为23-27cm,每亩的播种量为1-1.6斤左右,播种后先不覆土,每亩施入1000公斤稀人畜粪水后再用人畜粪水拌的草木灰覆盖在上面,确保种子不露出来,最后用木板轻踩,使种子和土壤紧密贴合,一般15-20天左右便可出苗。

4、日常管理

做好间苗、松土、除草、施肥追肥工作,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生长期如果遇到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保证植株生长需要,雨水过多或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以防病害或烂根。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发现病株,及时治疗。

白芷的亩收益

白芷是一年生的作为,一般1年采收一次,亩产量可达到500-550公斤,目前白芷干品的市场价格在8-10元/公斤左右,以亩产500公斤,收购价格8-9元/公斤计算,每亩收入为4000-4500元左右。种植白芷前期成本投入不是很高,由此看来,种植白芷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观。

扩展阅读

非洲菊种植前景及经济效益


非洲菊种植前景及经济效益:非洲菊,顶生花序,花大色美,娇姿悦目。非洲菊原产南非,主产南非南部,另马达加斯加岛上也有大量野生。少数分布在亚洲。随着中国温室技术的进步及国外新型温室技术的引进,在中国的栽培量也明显增加,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皆有栽培。

非洲菊种植生长环境

喜冬暖夏凉、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炎热。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生长最适pH为6.0~9.0。

非洲菊原产南非,适应温和气候,耐热、稍耐寒,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白天为20℃--25℃,夜间16C左右。开花适温不低于15℃,白天不超过26℃的生长环境可周年开花。冬季休眠期适温为12℃-15℃,低于7℃时停止生长。属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温。[2]

非洲菊为喜光花卉,冬季需全光照,但夏季应注意适当遮荫,并加强通风,以降低温度,防止高温引起休眠,对光周期的反应不敏感,自然日照的长短对花数和花朵质量无影响。

非洲菊种植前景及经济效益

非洲菊需求量大每亩年纯收入2万元

他种植的非洲菊,弥补了本地市场的空缺。目前,除了销往重庆周边地区,遂宁、成都等地也有市场,销路很俏,大有钱景。

近日,潼南区米心镇高坎村村民陈原文的手机响个不停,不少客户通过电话向他预定非洲菊,让他很有成就感。

前些年,原本在外务工的陈原文,从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非洲菊是花卉市场常见的鲜花,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高。关键的是,潼南当地无人种植,市场上卖的全是从云南空运而来。

通过市场了解和网上查阅信息后,我发现非洲菊适应能力很强,比较容易种植。几经思考后,陈原文决定回乡种植非洲菊。

2016年4月,陈原文回到老家高坎村,流转了土地18亩,投资20多万元,搭起26个大棚,并从昆明引进优良的非洲菊品种,开始种植。

非洲菊最大的特点就是花期长,一年四季都可开花,并且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开花不断。陈原文介绍,4月种下地,7月就开始采摘,直到10月底,每个大棚一月可采摘4次,平均每次可采摘1000多枝。其它月份,每月也可采摘3次,每枝平均售价在0.8元左右,每亩地一年的纯收入可达2万元。

这收益可比打工强多了!

非洲菊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种植后可连续采摘6年。陈原文介绍,除了前期投资较大外,后期除了人工费,基本上没有其它开销,效益很可观。

笔者在陈原文的花卉基地里看到,红、黄、橘、粉等各色非洲菊花开正艳,把每个大棚都装点得色彩斑斓。

陈原文的花都是当天下午采摘,第二天一早上市,未经长途运输,不存在损伤,最大限度保证了花的品质,所以深受本地花商青睐。

虽然与花商们合作时间不久,但他们都和我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陈原文说,他种植的非洲菊,弥补了本地市场的空缺。目前,除了销往重庆周边地区,遂宁、成都等地也有市场,销路很俏,大有钱景。

高经济效益芦笋高产种植技术


芦笋是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种类之一,而且可多次采收,每年的也多能获得不错的利润,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芦笋高产种植技术。

一、培育壮苗

要夺取芦笋高产,除应选择优良品种外,首先要建立苗圃地进行育苗,最适建圃期为6月份,育苗时间约3个月。起畦点播,株行距为16.5厘米16.5厘米。移植苗以具10-20条根的中苗最适宜。

二、整地移植

芦笋喜生长于潮沙壤土,移植前要多次犁翻松土并把土壤中的杂质清除干净,充分晒白后(时间12个月)亩施腐熟农家粪肥4000-5000公斤或100-150公斤饼肥,加1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粪肥撒施后再翻犁,饼肥则要加水腐熟8-10天再混合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施于沟(深30-40厘米)中覆土后植苗。

三、合理密植

植苗期最适宜为秋植(8-9月),种后翌年3-4月份采笋,时间短、成活率高。植苗的株行距为25厘米160厘米。种植时把根理顺分成两半,固定在定植沟穴里,鳞芽朝向畦中线,然后覆土5-6厘米,压实淋足定根水。

四、加强水、肥管理

1.苗期:植苗后如果采用沟灌的可隔20-25天灌水一次,同时要开通排水沟,做到雨停地面干。植后20天施第一次肥,亩用复合肥5公斤兑水1000公斤穴施或开沟施。植后40-60天,每隔25-30天施肥一次,亩施复合肥2550公斤或尿素10-20公斤加氯化钾6-12.5公斤。植后4个月至采笋前,每25天左右施肥一次,亩用尿素20公斤、氯化钾12.5公斤沟施。施肥后要灌水。

2.采收期:采收期间每隔15-20天施肥一次,每次亩施尿素20公斤、氯化钾12.5公斤。同时要注意开通四边沟和田中沟,雨天排干水,晴天要灌水。

五、定母茎

植后约5-6个月,幼苗抽生最后一批茎株,其茎粗达0.8-l厘米时即可选定母茎,一般每蔸选留2-3条老熟无病虫害的健壮母茎,然后把多余的、细小或过粗的茎株拔掉。定母茎前每亩沟施尿素30公斤、氯化钾15公斤。选定母茎后要即时整

畦进行大培土,培成3040厘米高的厢畦。

六、防治病虫害

芦笋常见的病害有茎枯病、炭疽病。防治茎枯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4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幼苗、成苗期每1015天喷一次,母茎选留期每5-7天喷一次;防治炭疽病可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但采笋前7天严禁喷药。常见害虫有地老虎和青虫。青虫1-2龄时可用安绿宝1000倍液喷杀,青虫大龄幼虫及地老虎可采用人工捕杀。

七、换苗

收笋3-4个月后原苗开始老化,此时应把苗全部拔掉,只留根薯,然后开垄施肥攻薯出苗,一般每年换苗两次。

沙参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北沙参又名沙参,主产于北方各地,为国内珍贵中药品种。那么沙参种植技术及亩收益是什么?

沙参亩收益分析

按正常年亩产量计算,亩产300-400公斤,则净收益将达到3000元以上。同时,单产量高,就意味着产品个头大,质量好,卖价自然就会更高。因此,扣除灾年减产因素,以当前价位计算,农民种植北沙参还是有一定效益和积极性的。

沙参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沙参为深根性植物,选半阴半阳坡,宜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沙质弱酸性土壤中栽培。忌连作,不宜在粘土、低尘地、盐碱地种植。定植地也应选择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地形要求向阳。

2、选种及种子处理

应选择无病害的种子,以防止种子带菌,影响出苗及苗的生长。选择经过几代进化的种子。这样的种子适应性强生长快,岀苗率和保苗卒都髙,抗病力及抗逆性都远远高于未经进化的种子。选择粒大及籽粒饱满的种子。

3、播种

沙参播种期,一般在立冬后至小雪前,土地尚未结冻的时候播种,但也有春节播种的,因冬播比春播出苗齐、生长旺、抗旱力强,但是冬季播种不宜过早,以避免出苗早易受冻害。春播应在惊蛰前后,最好不过清明。每667平方米约需种子7.5千克。播种前用30℃(1份开水、2份凉水)的温水把种子浸5~10分钟,滤干水分,放1晚即可播种。种时每隔13厘米开1条沟,沟宽13厘米,深度6.5厘米左右,如系纯沙地可再深一些,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里,用脚轻轻地踩一遍,再覆盖3厘米左右的土。

4、除草

沙参地里的杂草,一般不用锄头除草而用手拔,以免锄坏幼苗影响参根生长,做到有草就拔,每年至少5次。

5、浇水

以往种植沙参,多不浇水,认为浇水使参根容易腐烂。山东莱阳有一年6月间,天气特别干旱,他们打破常规,进行参田浇水,结果浇水比不浇水的北沙参,产量增加1倍以上。这充分说明在干燥的情况下,适量地浇水,能够促沙参更好地生长。

知母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首先是选地整地,宜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接着就是苗木繁殖,常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繁殖好之后就开始定植,栽后覆土、压实、浇水。最后就是田间管理,要做好排灌水、追肥、松土除草等工作。等到收获的时候,亩收益在2000元左右。

知母种植田间管理介绍如下:

1、间苗、定苗:春季萌发后,当苗高4-5厘米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4-5厘米定苗。合理密植是知母增产关键。

2、松土除草:间苗后进行1次松土除草。宜浅松土,搂松土表即可,但杂草要除尽。定苗后再松土除草1次。保持畦面疏松无杂草。

3、追肥:合理施肥是知母增产的重要措施。除施足基肥外,苗期以追施氮肥为主,每亩施入稀薄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生长的中后期以追施氮、钾肥为好,每苗施入腐熟厩肥和草木灰各1000公斤,或硝酸钾50公斤。在每年的7-8月生长旺盛期,每亩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00公斤,每隔半月喷施叶面1次,连续2次。时间,以晴天的下午4时以后喷施效果最好。喷洒后若遇雨天,应重喷1次。

4、排灌水:封冻前灌1次越冬水,以防冬季干旱;春季萌发出苗后,若土壤干旱,及时浇水,以促进根部生长。雨后要及时疏沟排水。

5、打苔:知母播后于第2年夏季开始抽苔开花,需消耗大量养分。除留种外,一律于花前剪除花苔,可促进地下根茎粗壮、充实,有利增产。

6、盖草:1-3年生知母幼苗,于每年春季松土除草和追肥后,于畦面覆盖杂草,可有保温保湿、抑制杂草滋生的效果。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知母种植技术及亩收益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小伙伴。

黄姜经济效益以及人工种植技术简介


【常见问题】黄姜大经济效益如何?怎么人工种植?

【专家解答】

黄姜的经济效益

黄姜耐旱,适应性强,1983年湖北省郧西县首次进行黄姜人工野转家栽培,在种植区域上实现了从碱性土壤到红壤酸性土壤,从半荫到强光照地区的突破,形成了红土壤地黄姜规范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种植1亩黄姜需用姜种250~300公斤,折款600~720元;需黄姜专用肥150~200公斤,折款150~200元;架杆3000~4000根,折款300~400元;需病虫害防治农药折款200元,合计投入1250~1520元。黄姜两年起挖亩产2000~2500公斤,产值4000~5000元,扣除投入1250~1520元,纯收入有2750~3480元,平均每年纯收入1375~1740元。可见黄姜的经济效益是很高的,实际上,黄姜价格已突破了2.5元/公斤,2000~2500公斤的单位产量收入为5000~6250元,即使市场波动,黄姜价格走低,按1.2元/公斤计算,年亩平收入也有575~740元,是种粮效益3~5倍。

皂素加工厂也有极大的利润可突,通常从黄姜提取皂素的收率为0.7%,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第一年栽培4000亩后,当年即可收得黄姜9200吨,可提取皂素64.4吨;第二年24000亩,可产姜55200吨,可提皂素386.40吨;第三年扩展到40000亩,可产姜92000吨,可提皂素644吨。此外,从皂素到深加工螺内旨,也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皂素还可向下游深加工成双烯,双烯又可继续深加工成雄烯二酮,这些都是生产螺内旨的中间产品。该产品每吨成本约320万元左右,而市场价在500万元左右,并有上涨的趋势。

黄姜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黄姜的生长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对气候、海拔、土壤等条件的要求,我们经过多年的技术探索,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总结了野生黄姜人工种植的八个技术关键: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经过多年野生黄姜人工种植试验观察表明,黄姜是一种地下根茎横向生长的块根作物,根茎粗壮、分枝较多、根系发达,并随年份增加而分层生长,且怕渍耐旱。1996年郧西连续干旱300多天,其它农作物基本绝收,但是黄姜种植仍有较好的收成,若生长在低洼渍水处会烂种和大面积发生病害。因而,黄姜种植应选择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层深30cm以上、质地疏松、不易渍水的土地种植,以砂壤为宜,平地、坡地(限30度以下)均可。

2、整地

整地一般要求两犁两耙、整平细耙,捡尽石块,防止压苗。土层深翻整细后,活土层不浅于25cm,并开沟起垄,垄宽视种植行数而定。通常情况下,种单行姜的垄宽40~60cm即可,种双行姜的垄宽要60~80cm。厢沟深15~25cm,起好排水厢沟、围沟和边沟。坡地要按沿流水沟方向整地,尤其要深挖流水沟,以免渍水,造成烂根。

(二)施肥

1、底肥(也称基肥)

底肥以长效性肥料为主,速效肥料为辅,底肥在总施肥量中占70~80%,以农家肥、黄姜专用肥为主,据情况巧施元素肥。如:硼、锌、铁、铜肥等,有的可以浸种,有的可以喷叶,有的可以拌肥追撒等。在1990年的多次试验中,发现农家有机肥使用量的多少对产量的影响很大(详细下表数据)。

试验表明:有机农家肥含有多种黄姜生长所需要的不同养分,同时有机农家肥的长期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能疏松土壤,增加透气性能,又有利根茎生长发育,比单一使用化肥效果更好,产量更高。在多次反复试验中发现黄姜喜肥怕氯,在肥料的三元素中,对钾、磷需求较高。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不同配比施肥的对比试验和对相关土壤进行的测试,初步掌握和确定了黄姜需肥规律为,N∶P2O5∶K2O的比例为2.5∶1∶4.6,并根据配方施肥发明的兴郧牌黄姜专用肥用于大田试验,年亩单产由900公斤上升到1500公斤以上,平均提高单产35%左右,年销售专用肥达7000吨以上。在大田生产中,要十分注意农家肥的使用。一般每亩1000~2000公斤腐熟农家肥,农家肥不足也可用庄稼桔杆开沟深埋代替。黄姜专用肥每亩必须保证150~200公斤。据试验,大约每生产1000公斤鲜姜,需要氮肥,如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18公斤,硫酸钾20公斤。因为化学肥料的利用率高低不一,试验中总体概算,按每亩产鲜姜2000公斤计算,大约需氮肥45公斤,磷肥100公斤,钾肥60公斤。使用农家肥较多的田地,可适当减少化肥使用量。

2、追肥

追肥因苗而异,占总施肥量的20~30%。可在苗期、初花期、盛花期等阶段施用,状苗、大苗尽量少施,以尿素、硫酸钾为主,也可结合叶面喷肥,注意在盛花期不得追施氮肥。

(三)播种

1、选种

俗语讲好种出好苗,种子的好坏,对产量影响很大。我们在试验中发现没有龙头的块姜不发芽,而根须几乎秃了的多年生老茎发芽率在50~70%,且苗弱,生长不明显,产量低,因此作为块茎作物种子,要选一年生或两年生的均可,重点要把握好种姜粗细均匀、有2~3个龙头、表皮颜色一致、根须发达、无病虫害的为好。

2、播期

春秋两季播种均可,以秋播为宜。春播在2月底至少月初,秋播在头年的11月份。

3、播种量

通过对6组试验(亩用种量分别为150公斤、200公斤、250公斤、300公斤、350公斤和400公斤)的综合分析,加上农民多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得出亩用种量以种子质量和地力差异而定,一般200~300公斤为宜。具体讲,平田平地高产地块,亩用种量300~350公斤,地力较差地块,亩用姜种200~250公斤,薄地亩用种150公斤左右。

4、播种方法

根据实践总结,不同的播种方法与技术对黄姜产量形成影响很大。从八四年到八九年的六年中,我们在黄姜野转家的栽培试验中,探索了多种栽培方法(如:①犁地沟种法;②挖窝点播法;③扒堆穴种法;④高垅种植法;⑤夹层种植法等等)和种植密度试验(每亩5000株,6000株,7000株,8000株,10000株,12000株,13000株,15000株等)。但在实践中,犁地沟种法,深浅难控,出苗不齐;挖窝种植法解决了种植深浅不一的问题,但不易排除土壤中的明水,长期潮湿易造成烂种,死苗现象。扒堆穴种法,费工费力不说,还难以保证密度,唯有深沟高垅种植法和夹层种植法,能匀播种子,保证密度,及时排渍,便于管理,且高产稳产,种植密度根据地力不同,以8000~10000株为宜。现将高垅种植与夹层种植法具体介绍如下:

A、高垅种植法:一般以2尺宽为一厢划线,先在厢中开沟深埋农家肥,注意姜种不要直接靠近化肥,防止根系灼伤,造成烂种。然后在行中撒上专用肥,合垅后薄土盖肥,上面按大行一尺,株距5~6寸,均匀的摆上姜块,高产园每亩一般1~1.2万株左右,低产园一般6000~8000株。再在两边取沟土覆盖。根据土壤厚度,一般厢高5~6寸,盖土深度1寸左右,太深太浅,都不太好。

B、夹层种植法:先按2~3尺一厢划线,然后在厢中均匀的撒上农家肥、专用肥与黄姜种,姜种撒不均匀时,应用手适当摆匀,并注意不要将种姜摆放到沟边沿线上,防止取沟高垅时姜种外露;最后按每厢边线取沟土覆盖两边,并把姜种与肥料盖严盖实,且完全包裹在夹层中。此种种植方法,可每亩节约工时3~5个,产量无明显差异。

(四)搭架

黄姜属攀缘植物,在自然生长中,其攀附乔本的本领极强,因而人工搭架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面的光合作用,促进代谢,同时有利于减少褐斑病的危害,促进产量的提高。

1、搭架数据比较

1991年在郧西城效0.5亩的黄姜地搭架与不搭架,架高与架矮的试验中:搭架的要比不搭架的产量高18~20%,最高的产量差别在1倍以上(参见下表),且繁殖系数和分株个数也相差一倍左右;在架高0.5,0.8,1.2,1.5,2米的不同试验中,1.2~1.5米的架高最好,产量也最高。

不搭架的地块,因茎蔓得不到缠绕,茎叶长期匍匐在地面,叶片不能充分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加之互相遮盖,又无法通风,下面的叶片容易枯黄,所以采挖中缺窝断垅现象严重。而搭架者,黄姜叶片能充分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植株生长健壮,茎叶茂盛,地下茎块发育良好。试验数据表明,黄姜高产栽培必须要把及时搭架作为重要环节之一,不可忽视。

2、搭架材料:搭架以竹棍为好,树枝杂材次之。

3、搭架方法:在苗芽3~6寸高时,要及时搭架,架杆一般1.2米左右,3~4杆为一架并扎紧,每亩大约需架杆3000~4000根。杆头插地时,要注意防止刺伤种姜,引起腐烂。

(五)除草

黄姜虽属野生植物,但特怕杂草欺荒,根据试验证明,荒草可使黄姜减产30~50%,因而及时消除草害特别重要。实践中,每亩姜地,一般除草至少需要10~15个工日,而化学除草可以大大节约劳力。其主要方法:应以杂草的类别对症用药为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姜的杂草危害具有普遍性,但地域不同,田块不同,杂草种类也不尽相同。化学除草能否达到理想效果,其关键一是对杂草类别进行普查,有什么草就用什么药;二是要把握用药关键时期。一般讲,一是出芽前,每亩可用90%禾耐斯、45毫升乙草安,亩用50%乙草安乳油70毫升加水40公斤、都尔125毫升,按说明兑水喷雾。出苗后,可用12%收乐通乳油40毫升、10.8%亩效盖草灵乳油30~40毫升兑水60公斤,直接对草喷洒效果较好。同时对少量阔叶草、人工拔掉。每亩成本一般5~8元左右。可以有效节约大量劳力成本,便于农户规模种植。三是要把握晴天用药。一般讲,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用药效果就比较理想,反之则差。如遇阴雨天气,叶面药物被雨水冲掉,就达不到防治效果。在实践中,一般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时段喷药杀虫效果最佳。春夏雨季一般两次均可;四是要严格按农药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防止用量不足或兑水太多等,影响除草效果。

(六)培土

黄姜根系发达,耐旱怕渍,培土壅蔸必不可少。播种之后,雨水冲刷,沟土於塞。出苗或藤蔓上架时,应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壅蔸,壅蔸土层厚度10~15cm,以覆盖植株基部为宜.7~9月为块根膨大期,要注意培土壅蔸,防止浅根外露影响生长,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土壤湿度过大,积水渍根,烂种死苗影响产量。

黄姜根状茎含有75%左右的水分,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不耐积水。如遇雨水过多或水量充足时,应及时清淤排渍,防止土壤渍水引起烂根,导致植株死亡。

(七)病虫害防治

黄姜病虫防治,重点在重茬地,新播地块病虫较少,重茬地在播前要进行土壤消毒。重茬地为什么病虫较多,尚需研究,因而要注意重茬地土壤防害,重点防治根腐病、地老虎、蛴螬虫等。方法上可有多菌灵拌种,减轻病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喷杀防治,效果较好。

《白芷种植技术及亩收益,前期成本不高,后期经济效益可观》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经济植物种植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