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李果最新种植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李子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味道还是挺不错的,所以市场上很多人都喜欢吃李子。但是要想提高李子的产量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希望对果农朋友有所帮助。

建园

以pH值6.0~6.5的微酸性土壤最为合适,微碱或中性土壤亦可。以栽3330株/公顷(3米Xl米)和4995株/公顷(2米Xl米)较为合适。在南方以10~12月栽植为佳,但9月至翌年3月初均可定植。栽植时应配植授粉树或多品种混栽,授粉品种可按I种植9-10%~20%配植。

整形修剪

1、V形整形定植当年留40~50厘米高短剪定干,选留伸向行间与行向垂直的2个新梢作永久性主枝,井斜插2根竹竿(呈V字形)将其固定。使新梢与地面呈45。夹角,两主枝呈90。夹角。其余枝梢在20~30厘米长时摘心扭梢,使之翌年挂果。第2伍则在两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

2、修剪采用长放疏枝,促进短枝形成。李短果枝极易生成,数年即衰弱,需适当短剪更新。对老衰树中下部长出的徒长枝可行拉枝或适当短截。

土肥管理

1、施肥从发芽后至7月每月施肥1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结合有机肥和磷肥施用。9~10月施基肥1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肥。成年树(密植园3年以后)氮、磷、伺肥施用比例为10:8:10。丰产园(产量50吨/公顷以上)应施人纯氮450千克/公顷,五氧化二磷300千克/公顷,纯饵450千克/公顷。成年果园每年施肥3次,即1次基肥、2次追肥。基肥在9~10月落叶前施用为宜,占全年60%,以有机肥为主,施人畜粪水(粪:7.](=1:4)30~45吨/公顷,过磷酸钙900千克/公顷。追肥分2次施,第l次在发芽前(2月底)施用,占全年15%左右,施人畜粪水22.5吨/公顷,尿素300千克/公顷,硫酸御150千克/公顷;第2次追肥在5月中下旬幼果膨大期施用,占全年25%,施猪鸡粪水30吨/公顷,尿素4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300千克/公顷,硫酸饵300千克/公顷。

2、土壤管理未改土的果园定植后必须逐年扩穴深翻压绿,同时合理灌水、覆盖、中耕。3~9月用秸秤覆盖树盘,注意雨季排水,秋季扩穴压绿,冬季修剪后全园中耕1次。

花果管理

盛花期喷布30~50毫克/升赤霉素+0.3%珊砂+0.2%磷酸二

氢饵+0.2%尿素。新梢旺长期,4月底5月初叶面喷施1000毫克/升的15%多效瞠液或200倍果树促控制(PBo)06月底7月初喷800~1000毫克/升的15%多效瞠或200倍PBO。增施有机肥,在果实膨大期增施饵肥。在第1次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产量控制在60吨/公顷左右为宜。根外追施磷饵肥,可结合喷农药一并进行,可加入0.2%磷酸二氢押、0.3%尿素及微量元素肥料。

常见病虫害

常见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红点病、疮册病,主要害虫有李实蜂、桃虫主螺、亮虫。

由此可见种植李子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它也是要讲究一定的技术,在种植业当中也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大大提高种植的产量,因此不管是哪个行业与时俱进才能发展的更好,更远。

zw59.com推荐

果树种植新技术


果树是我国种植业常见的种植品种,果树种植具有种植周期长等特点,但同时果树种植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果树种植新技术介绍。

1、土壤肥力管理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土壤肥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化肥是非常重要的肥料,然而大量施用化肥会对水果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会影响土壤。所以,在对土壤肥力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壤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进而制定相应的施肥方法,同时需要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在进行施肥时应当尽可能的选用绿色肥料。

2、套袋措施

果树套袋技术已经有很多年了,套袋技术已然非常成熟,该技术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梨、桃子以及苹果等水果种类的种植过程中,已经普遍使用套袋技术了。套袋需要在果实生长时提前进行,主要作用是保护水果,同时还能够降低因为机械磨损造成的果皮破损,此外还可以增加水果的光泽,降低斑块现象的产生。

3、选择合适的果树品种

果树品种对果园发展、水果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选择合适的果树品种,可能会影响水果质量与产量,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造成果树枯死,进而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果树品种不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并且生产周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果树品种时,应当根据当地环境条件进行选择,提高果树种植效果。

4、果树栽培环境

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对水果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对绿色、无公害水果的灌关注也越来越广泛。就种植业而言,提高水果品质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促进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果树栽培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自然条件对果树的生长及其水果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栽培果树的过程中,应当对通风、光照、空气、水质以及土壤等情况进行高度重视,此外人为环境同样会影响果树的栽培及其生长情况。

5、防治病虫害

因为病虫害会对水果品质、果树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做好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现阶段使用农药是防治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农药使用过量会对水果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农药会通过很多方式渗入水果中,进而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伤害,此外还会影响附近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

不同果树种植有它们的特点存在,所以需要大家根据自己所选的果树品种特点来选取。

李树种植:疏花疏果技术


【常见问题】李树怎样进行疏花疏果?

【专家解答】

疏花时期:一般在蕾期和花期进行人工疏花。

疏花技术:管理条件好的李园可适当多留花,反之要少留花。疏花时要疏除结果枝基部的花,留中上部的花,并且要留单花,预备枝上的花要全部疏掉。达到树冠中部和下部的花要少疏多留,外围和上层的花要多疏少留辅养枝和强壮枝的花要多留,骨干枝和弱枝的花要少留。在一个结果枝上,要疏两头的花,留中间的花,疏除冻害花,留发育正常的花。对花束状果枝上的花,要留中间的花,疏外围的花。

疏果时期:疏果的时期分两次。第一次在李果似黄豆粒大小时花后一天进行,第二次在花后天期间完成。但像三塔玫瑰、月光李等生理落果严重的品种,坐住果后再进行疏果。

疏果技术:疏果应根据品种、树龄、树势、管理水平、果实大小来确定单株产量或米产量。通常以叶果比确定疏果的标准,即个果一般需要片叶子左右。还可以采用枝果比。即小果型品种,一个短枝上留一个果,间距一厘米中型果品种,每个短果枝上留个果,强壮枝可留个果,果实间距一厘米,下部弱枝的短果枝,可个短果枝留个果大果型品种,每个短果枝留个果,间距一厘米。

疏果方法:疏去病虫果、受伤果、畸形果、朝天果和果面不干净的果。疏果时应按枝由上而下,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

【小编点评】相信大家都吃过李子,那么,你知道李子是怎么长出来的么,在它开花结果的时候,要怎么做才能让李子长得更优质呢?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李树的疏花蔬果时间和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杏鲍菇最新种植技术


一、形态特征

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菇盖宽4cm6cm,初期为圆形,后平展,中央稍凹陷,表面有绒毛,红茶色至灰褐色,菌肉白色;菌柄中生至偏生,棒状至球茎状,白色光滑,横断面圆形,肉质紧实,菌柄长5cm12cm,无菌环。

二、生物学特性

1、营养

杏鲍菇对纤维素,木质素有较强的分解能力,需要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丰富时,菌丝粗壮洁白,生长速度快,子实体产量高。一般农作物秸杆,辅助以米糠、玉米粉、麸皮等均可进行栽培生产。

2、温度

温度是栽培杏鲍菇成败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决定生长发育,高产稳产的关键。菌丝生长温度为25℃,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温度为10℃18℃,最适温度为12℃15℃,低于8℃子实体不发生也难生长,高于20℃,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菇柄变软,萎缩容易发黄甚至腐烂。

3、湿度

菌丝培养阶段,培养料的含水率以60%65%为宜,但因栽培过程中不宜向菇体喷水,水分主要靠培养基供给,所以料的含水率在实际栽培中一般控制在65%70%。子实体形成阶段空气湿度要加大,一般控制相对湿度在90%95%,子实体生长阶段为85%90%为宜。

4、光照

同其它食用菌一样,杏鲍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线,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而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刺激。一般要求控制在300lx1000lx范围,光线过强,菌盖变黑,光线过暗,菌盖变白,菌柄过长。

5、通气

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都需一定的O2供给,特别是原基分化和形成时,需充足的O2。O2供给不良,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易造成小菇蕾萎缩,畸形生长。

6、酸碱性

杏鲍菇最适宜的酸碱度为PH6.06.5,在PH48范围内能正常生长,PH值4以下,8以上出菇有困难,在实际栽培生产中,为防止培养基因菌丝生长过程产酸造成酸性过强,一般要求培养料PH值在6.57.5的范围内。

三、栽培季节及场所

根据杏鲍菇栽培的适宜生长温度,在自然条件下,选择秋季栽培较为适宜。温度太低和太高都不利于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头潮菇蕾不能正常形成和生长会影响到第二批菇蕾的发生,北一般选择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制袋培菌,9月份出菇。也可选择在春末夏初栽培,但因这一阶段,温度适宜期较短,病虫害发生较多,一般很少选择这一时期。当然,如果有恒温条件,也可四季进行栽培。

栽培场所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干净的房间或塑料大棚均可,栽培场所要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和遮光条件,需散射光时遮光物适度打开。

四、栽培技术

1、菌种制作:母种采用PDA培养基,26℃下培养10d13d长满试管原种可用普通木屑麸皮培养,为加速菌丝生长速度,可用小麦粒做培养基。一般原种在26℃下培养30d35d可长满瓶,每只母种接36瓶原种,每瓶原种可转接20袋左右的出菇袋。

2、原料及配制:杏鲍菇适宜的生长基质很多,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阔叶树木屑、棉籽壳、蔗渣、麦秆、废棉、稻草、豆秸等均可,再添加适量辅半如麸皮、米糠、玉米粉、糖、碳酸钙、石膏粉即可进行栽培。

原种配方:棉籽壳36%,木屑20%,麸皮20%,玉米粉4%,糖1%,碳酸钙1%,PH77.5栽培培养料配方:

(1)杂木屑35%,豆秸粉40%,麸皮20%,玉米粉3%,糖1%,碳酸钙1%,含水量60%65%。

(2)杂木屑38%,玉米芯38%,麸皮22%,糖1%,碳酸钙1%。

(3)杂木屑23%,玉米芯23%,麸皮19%,玉米粉5%,糖1%,碳酸钙1%,豆秸粉30%。

原种一般用菌种瓶装,栽培袋用1734的塑料袋装,用套环棉塞封口。

3、灭菌接种

装好瓶(袋)的培养料及时灭菌,菌瓶或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可用高压(1.5kg/cm22kg/cm2)灭菌2h,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必须用常压锅灭菌10h12h。冷却后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无菌操作下接种,接种后置23℃25℃下遮光培养,一般35d左右可长满袋,培养场地要通风,湿度不宜太大,掌握在70%左右即可。

五、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即可搬进菇房采取适温促其出菇的措施,注意不要排得太紧,否则会影响产量。若采用墙式排袋栽培,则一般采取上下交叉袋口法进行单列叠袋。之后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拉大温差,刺激原基形成。具体方法是使菇房湿度保持90%95%,可向空间及地面喷水雾,一般经10d15d就可以现蕾,此阶段温度保持在12℃15℃,待原基在袋内形成并出现1cm2cm小菇蕾时,及时拔去棉塞和塑料环口,割弃料面以上塑料袋,每袋保留34个较健壮的菇蕾。注意开袋时间与产量有直接关系,若菌丝满袋后马上开袋,难以形成原基或形成原基较慢,出菇不整齐,形成较大的子实体后开袋,易使杏鲍菇产生畸形式,甚至萎缩,腐烂。在菇蕾生长期的湿度以85%90%为好,为了延箕子实体保鲜期,采收前2d3d,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更好。杏鲍菇出菇管理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控制:菇房温度直接影响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杏鲍菇子实体对温度较为敏感,10℃18℃范围能正常生长,低于10℃原基难以形成,高于18℃,原有未采收的子实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品质下降,菇体不再洁白,紧实,在菇体颈部开始出现发黄和松软现象,小菇蕾停止生长,原基分化停止,同时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子实体抗病力下降,易遭受细菌侵害。菌盖出现粘液,菇体发黄腐烂,此时注意通风、拉开菌袋间距,通过门窗的开关等手段调节好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2℃19℃范围内。

(2)通风管理:子实体原基形成时以保湿为主,可适量减少通风量,随着子实体逐渐长大,需要适当加大通风量,保证菇房内空气新鲜。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生长发育,小菇蕾容易出现萎缩和停止生长。若再遇高温高湿,易造成细菌性病害。

(3)湿度管理:杏鲍菇在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95%,湿度小难以形成原基,子实体会干裂萎缩并停止生长。湿度增加一般采取空间喷雾和浇湿地面的方法,可用报纸或无纺布覆盖袋口,同时尽量避免寒风直接吹向菇体。当菇房温度高时,不能直接喷水到菇体上,否则易引发烂菇现象。

(4)光线调控:杏鲍菇子实体在200lx1000lx光照强度下可正常生长发育。光线调节和控制一般根据气温高低进行操作。气温低时,以减少菇棚的覆盖物或打开菇房调节温度;气温高时加密遮阳物,白天关闭阳面门窗,傍晚时分再打开门窗通风。

在出菇期管理上,各方面因素要综合考虑,同时注意抓主要因素,在矛盾中寻求最佳解决途径,这就要求管理者,要细心认真,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出菇。

六、采收与加工

当菇盖展开平整、边缘微内卷、孢子未弹射时采收。可在2℃4℃冷藏保鲜后出售。适当提前采收,菇的风味好,且货架期长。与一般菇类比较,杏鲍菇保存时间较长,也可晒(烤)干或制作罐头,第一潮菇采收后,清理料面,同时清弃污染菌袋,调节好菇房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经10d15d,又可长出第二潮菇。一般一潮菇后,菌袋已严重变轻,应及时补充水份和营养液,但因出第一潮菇后菌袋菌丝极易受杂菌感染,且第二潮菇的产量较低,杏鲍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潮。

最新科学冬瓜种植技术


一、适期播种

冬瓜喜温、耐热,为获得丰产,应选择冬瓜座果和果实发育的适宜气候条件栽植。气候条件对冬瓜座果率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季节安排方面要特别加以注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等条件有利于座果;空气干燥,气温低和阴雨天,不利于冬瓜果实的发育,因此,在播种时就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栽植的冬瓜在这段时间内开花结果。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北京地区春大棚冬瓜的定植期选在3月中旬,对冬瓜的生产比较有利,这种冬瓜定植后生育期为100120天,育苗期为40天左右,根据定植期确定砧木和接穗的播种期。因为接穗较砧木发芽慢,因此,要先播接穗,后播砧木,接穗较砧木提前播种3-5天,一般接穗播种日期在1月下旬,砧木在2月初。这样冬瓜座果和果实发育就处在5月份前后,气温和日照比较合适。

二、育苗钵的准备

接穗苗和砧木都可以使用育苗钵育苗,钵中营养土必须使用近年未种过瓜类的肥沃园田土,沙质土最好,每立方米营养土要加复合肥1千克和腐熟的有机肥0.3立方米,充分混合后装入口径10厘米左右的营养钵中。装好后,要将钵中浇透水,放入暖棚中备用。育苗钵的准备一般在播种前3-4天进行。

三、浸种催芽

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加快种子发芽,冬瓜种子和砧木种子都需要浸种催牙,冬瓜要选种皮表面洁白有光泽的种子,发芽力高,冬瓜种子的种皮较厚,妨碍种子的吸水和氧气透过,因此它的种子发芽比一般种子困难得多,其浸种催芽的方法是:先将精选的种子用50℃-60℃的热水浸泡,不停地搅拌,直到水温降到30℃左右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121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用沙布或毛巾包裹好,放于温暖处,在25℃恒温条件下催芽最佳,经过3-4天,大部分种子萌发白芽时便可播种。砧木选用子粒饱满的南瓜种子,用30度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6-8小时,然后放到25℃恒温条件下催芽,1-2天后大部分种子就萌发出白芽,可以播种。种植这种小冬瓜,一般每亩需冬瓜种子250克,南瓜种子700克,定植后每亩需要30003200株嫁接苗,生产中可按每亩3500株育苗。

四、播种

整个播种过程都是在暖棚中完成,这时期的北京周边气温比较低,暖棚需要适当添火加温,保持棚内温度在30℃左右,播种接穗前一天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用木棍或手指在钵中间按出深度为1-2厘米的小穴,挑选已经发芽的冬瓜种子,每个钵中平放一粒种子,种芽稍稍倾斜向下最好,然后用筛过的细沙土轻轻地撒在营养钵的表面,覆盖种子,播完后,在钵上浇洒适量的水就可以了。播种砧木的方法与播种接穗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播期要晚几天。

五、播种后的苗期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在接穗出苗之前,要保持白天棚内温度在30℃35℃,夜间棚内温度在16℃--20℃左右,早晚及夜间暖棚外要加盖草帘,经过一周左右就可以出苗,出苗后要及时降温,白天在25-28℃,夜间15℃左右。砧木生长速度快,对温度要求不高,砧木生长要求温度较接穗低3-5℃。管理上应注意防止幼苗徒长,避免形成高脚苗。出苗后,白天可以适当通风,通过控制草帘早晚开启时间,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当砧木长出1-2片真叶时,差不多日历苗龄在20天左右,这时接穗真叶刚刚长出1-2片,苗龄在23天左右,这时就可以开始嫁接了。

六、嫁接

嫁接也须在暖棚中进行,嫁接时棚中温度要保持在2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要在90%以上,嫁接操作必须在遮阳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是在嫁接操作位置的棚外加盖草帘,这样可以减少日光对嫁接伤口的刺激,嫁接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有这种薄刀片、专门嫁接用塑料小夹子。常用的嫁接方法称为贴接法,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等优点。嫁接之前,先一次将砧木营养钵和接穗营养钵全部用水浇透了,将接穗从下部轻轻拔出几棵,放到一碗中,用水浸一浸根,就可以开始嫁接了: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拿起一钵砧木,用一手的两指捏住两片叶子,另一只手拿刀片,沿另一片子叶的下方附近,斜向上如此切下,这样就在子叶的前上方切出一个45度角的斜面,切的时候要一刀劈下,切面要平滑,切面长0.6-0.8厘米。再拿一棵准备好的接穗,同样用一只手捏住叶子,另一只手拿刀片,在子叶下方1.5--2厘米处向上斜切,成45度角,将切好的接穗贴靠在砧木上,用嫁接夹子夹好,可以看到接穗切面与砧木的切面基本吻合。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全部嫁接任务,嫁接完的苗钵要整齐地摆放在一旁,及时用竹片在钵体的上方撑起一个小拱棚,然后铺上薄膜,还要在薄膜外面盖上遮光布,这样就可以起到防风、避光、保暖的作用。

七、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苗钵要在拱棚里,三天之内不透风不透光,白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以上,夜间在15℃以上。阴雪天气通过增加添煤次数等措施维持棚温,这样可以加速伤口愈合。

三天后,早晚要适当放风透气,时间从十分钟逐渐增加到半小时,在早晚光线不太强的时候,透完气后还要拿掉遮光布见见光,从半小时增加到两小时,七天后就可以撤掉小拱棚。嫁接后12天,嫁接苗进入正常管理阶段,这时白天温度要在25-30℃之间,夜间在15℃左右。定植前1周低温炼苗,白天温度20℃,夜间10℃左右。嫁接20天后,嫁接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就可以定植。

八、定植

北京地区春大棚冬瓜的定植期在3月中旬,定植前10天要在大棚里整地做畦,这之前已在地里施足了基肥,使用的是发酵好的干鸡粪,每亩2000---2500千克,并施三元复合肥每亩50千克,翻整后,做成1.3米宽的小高畦,畦高15-20cm,定植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选茎节粗壮,叶厚色浓的苗定植,用铁锹在畦的两侧挖出定植穴,两穴相距33厘米左右,并撒适量的白石灰粉,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这样每畦可以栽双行冬瓜苗,定植时,将营养钵塑料盒去掉,苗随营养土一起放到定植穴中,随即用土覆盖苗的周围,一棚全部定植完后,马上要浇定植水,定植水要一次浇透。

九、定植后管理

3月中下旬气温较低,定植后首先以保温为主促缓苗,前一两天要关严大棚,提高棚中温度,棚内温度保持在30-35℃为宜,当温度达到35℃以上时,要适当放风。2-3天就基本缓苗了,4-5天幼苗开始生长,一周后,地面开始出现裂纹,也长出一些小草苗,这时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以不松动幼苗根部为原则,一方面将地表的小草除掉,另一方面用松软的土将地上的裂缝盖上,这样可以起到保墒的作用,这时有些幼苗的下部还长出分叉,松土的时候要将这些小叉去掉,只留主干,这样可以减少营养消耗。中耕后3-4天就要搭架子了,架子搭在冬瓜秧子附近,为瓜秧子吊蔓做准备,具体方法是:取两米长左右的竹竿,均匀插在苗的附近,取竹竿横在上面,按如此方法将竹竿捆扎(za)起来,这样架子就很牢固了,将来冬瓜秧子就可以顺着竹架生长了。这之后,瓜苗进入抽蔓期,茎蔓生长加速,植株因不能承受过重的叶片而倒伏,由直立生长变为匍匐生长,因此称为抽蔓期,这期间植株生长特点是:叶面积扩大,分化出新生叶片和侧蔓,有的开始显现花蕾,生长逐渐旺盛,需要适当浇一些小水,但不要积水,以免土壤积水,造成植株根系缺氧。

绑蔓

定植30天左右即可绑蔓上架,就是将较长的植株捆绑到架子上,也称为吊蔓,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对植株做一番整理,因为这期间,植株已长出许多侧枝,就是这种分叉,还有这种卷须,以及雄花和雌花,冬瓜的雌花和雄花有明显的区别,雌花下面有子房,形状有长椭圆形、短椭圆形、扁圆形,座果后子房发育成冬瓜。而雄花下面没有子房,不能发育成冬瓜。一般一棵苗上只留2-3个雌花蕾,多余的花蕾全部去掉,去掉所有的分叉,只留一个主干,还要去掉这样的卷须,这样做目的是集中营养培育瓜果。

然后用草结将瓜秧捆到架子上,注意不要伤到茎秆。绑蔓后,瓜秧通风透气性更好,有利于植株的生长。也可以在畦上方拉一铁丝,用结实的塑料绳系在瓜秧的中下部,另一端系在上面的铁丝上,瓜秧也会沿着塑料绳向上生长,作用和前面的架子相同。

坐果

因为大棚种冬瓜,棚中没有昆虫受粉,也不能靠空气流动受粉,极易导致结瓜少,生长缓慢,为了帮助冬瓜座果,一般采用人工辅助措施,就是使用0.1%噻苯隆可湿性粉剂蘸花,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具体操作方法

在花开前1~2日花蕾还没有展开时进行,按商品使用说明,将噻苯隆可湿性粉剂稀释成100倍水溶液,用喷壶将溶液喷到花蕾和子房的表面,四周都喷到,也可以将花蕾放到水溶液中浸泡一下,这样做冬瓜的座瓜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使用这种生长调节剂,还可以加快果实膨大,提高产量,提前成熟。这种生长调节剂不是代替花朵授粉,而是直接让冬瓜子房发育成冬瓜,因此这种方法结出的冬瓜不能作为下一代采种使用。坐果期水、肥、温度管理:嫁接苗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容易长秧。为避免秧旺瓜小,坐果期不宜浇水、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夜间不得低于15℃。

最新草莓科学种植技术


一、草莓主要栽培技术

(一)园地选择:

草莓是多年生常绿植物,栽后当年即可形成花芽,次年结果,因此草莓可一年一栽,也可多年。栽培草莓地块宜选在土壤肥沃、平坦、灌水、排水方便的地方。有旱风及晚霜为害的地方,有地下害虫如:金龟子、线虫的地方、盐碱地等都不宜选作草莓园地。

(二)土壤准备:

选好园址后,对土壤精耕细作、施肥,对获得高产、稳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草莓栽植前,要彻底清除杂草,防治地下害虫。最好是先种一年作物,如:大豆、马铃薯等来抑制杂草,增加土壤肥力。前作物收获后,再深翻、施入足量的有机肥(要求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最好另加50kg三元复合肥,耙平,使土壤沉下去,或用镇压器轻压,以便植株栽到正常深度,避免幼苗下陷,埋住苗心,影响成活。经过深翻、施肥,促进土壤熟化,再进行整地作畦。要求达到平、绵、松,适当镇压或浇水沉实。生产中多采用2~3年轮作或一年一栽制,为减少果实污染,提高果实品质,达到年年丰产。

(三)栽植时期:

栽植适期因地区不同而异,生产中多以秋季栽植为主。在暖和而潮湿的气候,最好是阴雨天,这样的条件下适宜栽草莓。在黑龙江省以7~8月份为宜,大棚9月上旬,高效节能温室可延迟到10月上旬为宜。这时正是雨季,匍匐茎已发育良好,定植之后秧苗恢复生长快,积累营养快,容易形成花芽及有利于准备越冬,对母株越冬及来年的产量有利。

(四)栽植方式及密度:方式常用的有行列式、地毯式以及畦栽。

1.行列式:按一定的株、行距将草莓栽成单行或双行(列),发出的匍匐茎彻底除去,一直保持成行或成列。单行和株距一般为1520厘米,行距为5070厘米。双行栽时株距离1520厘米,小行距5070厘米。这种方式适用于发匍匐茎少的品种,田间管理容易,便于施肥、灌水、果实采收等,营养集中于植株,发出的分枝多,花茎多,果实品质好,产量也高。但是需苗量多,摘除匍匐茎费工。

2.地毯式:定植时株、行距比行列式的稍大,如行距为608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以后任匍匐茎生长,布满整个园地而成地毯状,次年当匍匐茎过多时再除去,田间一直保持地毯状态。植株密集,昼夜温度变化比行列式的小,植株生长快,植株多,老株衰亡,新株代替,自然更新快。土壤中的根量也比行列式的多,而且分布得较深,因而土壤中的肥力被利用得比较充分,产量高,这种栽植方式适用于气候严寒的地区,以及发生匍匐茎多的品种。地毯式栽植的草莓产量高,植株密集有自行保护作用,越冬性强,缺点是管理困难,果实品质不如行列式栽植的。

3.畦栽:适用于小面积栽培或保护地栽培。畦长1020米,宽1.21.5米.畦埂宽30厘米。每畦栽6行,株距1520厘米,行距2025厘米。可用高畦、低畦及平畦,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而定。

以上几种栽植方式都可以在垅上或平地栽植。垅栽的有平垄和高垄,如高垄则垄高15厘米,垄宽50厘米,垄沟宽20厘米,每垄栽两行,行距20厘米,株距1520厘米,拐字形栽。

(五)品种配置:

在草莓园内配置授粉品种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一个草莓园的品种不宜少于34个,有主栽品种,有授粉品种,以及早、中熟品种等。主栽品种面积应该大些,与授粉品种相距不宜超过2025米。同一品种应集中栽植,便于采收和管理。早、中、晚熟品种也应搭配开,在坡地大面积栽培情况下,早、中熟品种应栽在较高的位置。高地春季土温上升快有利于提早结果。

(六)栽植方法:

栽植草莓要避免中午炎热的时间,以免秧苗萎蔫,最好在阴天下雨之前进行。定植时按苗木级别定植,大苗株行距放宽,小苗可加密,定植掌握好深度,栽植深度不能过深或过浅,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好。

大面积栽培也可以用开沟法,按行距开沟,按株距栽植,沟深610厘米,宽1520厘米,在沟内充分灌水,而后坐水栽,根系与土壤、水分接触,这样在晴天中午都可以栽植。栽后一周内每天或隔天灌水一次。有条件的地方,或定植时秧苗发蔫,栽植之后进行覆盖,45天之后去掉覆盖物,秧苗迅速恢复生长。

二、栽培管理技术

1.缓苗期管理:栽植后7~10天是缓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天气干燥,每天早晚应各浇灌一次。最好是灌水后覆盖地膜,起到增温、保墒的双重作用,即加快缓苗进程,又节约用水。

2.缓苗后管理:

(1)中耕松土:缓苗后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一定要浅、防止动苗伤根,必要时只锄行间、株间杂草拔除。以后半月浇一次水,水后及时中耕。使用黑色地膜,能提高土温、抑制杂草从生,同时果实干净,采收效率也高。

(2)施肥:草莓是喜肥作物。追肥时期和种类应根据草莓植体需要而定。在生长前期开花、结果,消耗磷、钾量较多。草莓施肥可分3次进行。第一次在防寒解除之后,未萌发之前施,以促进植株生长;第二次在开花前施入,以提高座果率;第三次在采收之后,以保证新枝健壮生长花芽分化,提高越冬能力。可施用氮肥5~10kg/667平方米或三元复合肥10~15kg/667平方米。

(3)灌水及排水:草莓对水分有很高要求,从开花期到浆果成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开花期灌水需要地面灌溉,避免喷灌,以免伤害柱头影响子房发育,最好采用滴灌,供水缓和、均匀,不伤花及果,好果率增加,并节约用水。降水过多,会使果实含水过多,味淡、柔软、降低品质,易感染灰霉病,宜及时排水。

3.越冬管理主要是防寒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当日均温降至2~3度时,浇灌越冬水,要浇透、灌足。方法:先铺一层地膜(黑色或绿色较好)要拉紧、压严,而后在地膜上在覆盖稻草或秸秆,厚度15厘米,因地制异。

4.春夏季综合管理

(1)解寒和清园:春季开始化冻,分两次撤除防寒物,第一次在日均温高于0度时进行,主要撤除地膜上的覆盖物;第二在地上部分即将萌芽时进行。防寒物撤除后及时清园,彻底清除,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施肥灌水:第一次清园后进行,可用腐熟有机肥加速效化肥;目的是促进植株的前期生长,尽快形成足够大的叶面积,增加有效花序数量,促进开花坐果;一般每667平方米可追施氮肥10kg或复合肥10~15kg。第二次在初花期,目的是保证植株生长,提高坐果率,以磷钾肥为主;方法则以叶面喷施为主,可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浓度一般为0.1%~0.3%,草莓根浅、对水十分明敏感,灌水要掌握小水勤浇、防止大水漫灌、污染果实。

(3)植株管理

方法要领:

1.摘除匍匐茎:必须及早摘除,试验表明,摘除匍匐茎比不摘除可增产40%,效果十分明显。

2.疏花疏果:一般只保留1~4级花序的果,其余及早疏除,每株留果10~15个果即可。

3.垫果、摘除老叶:花后2~3周内,在草莓花序下面垫稻草和麦秸,或者用切成15厘米的草秸围成草圈垫在果实下面。适时摘除枯黄老叶不仅节约养分,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发生。

(4)果实采收:多数草莓品种开花后一个月左右,果实开始成熟。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果实底色由绿变白,果面三分之二变红或全面变红,果肉开始变软并散发也诱人的香气。采收时用大姆指和食指掐住果柄,连同果柄和花萼一起采下,直接放到特制的木盒或塑料盒内,每盒装0.51公斤。成熟浆果必须采收,留在植株容易腐烂生霉,每隔12天采收一次。当地销售采收成熟度高些,外地销售八分成熟就可以了。采收时间最好在早晨露水干后至大热之前进行,注意轻摘、轻拿、轻放,严防机械损伤。

5.采收后管理及包装、保存管理:

(1)植株管理:草莓采收后,要及时对多余的新茎分枝和匍匐茎苗挖除,保持适当密度,留下的秧苗还要将老叶去除,只保留2~3片新叶。

(2)培土、施肥促根:随新茎发生部位不断上移,根状茎也相应抬升。培土要与中耕锄草和施肥结合进行,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可参照定植前的基肥,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度。

(3)摘除匍匐茎:此期正值匍匐茎大量发生期,对所发生的匍匐茎及时进行摘除,调整营养分配中心,保留母株健壮生长,摘除匍匐茎起码要进行2~3次。

包装与保存:采收之后先放在荫棚下散热,而后用冷藏车运走。在0度的条件下可保鲜10天左右,可用速冻法使草莓长期保鲜,速冻要求果实完美,即无病虫害来源、果形整齐、果实不宜过小、果面着色达80%以上,果实的色、香、味已充分显示了本产品的特征。为了便于搬运,将草莓盒放入一定的木条箱或塑料条箱内,一层放8盒,放四层共32盒。

采收、包装、保存是保证草莓丰产、丰收、优质的最重要关键,必须认真进行工作。

《李果最新种植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