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苋菜白锈病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苋菜,原名:苋,别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三色苋,拉丁文名:Amaranthustricolor,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绿色或红色,常分枝,幼时有毛或无毛。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亦称为凫葵、蟹菜、荇菜、莕菜。有些地方又名红蘑虎、云香菜、云天菜、寒菜等。

苋菜的主要价值

茎叶作为蔬菜食用;叶杂有各种颜色者供观赏;根、果实及全草入药,有明目、利大小便、去寒热的功效。

苋菜的功效作用

苋菜能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且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也可以减肥清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苋菜叶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内痉挛。同时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

苋菜富含膳食纤维,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同时常吃苋菜可增强体质,所含比茄果类高,有长寿菜之称。

苋菜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其铁、钙的含量高于菠菜,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亦适宜于贫血患者、妇女和老年人食用,维持正常心肌活动,促进凝血、造血和血液携带氧气的功能。

苋菜白锈病如何防治?

1)苋菜白锈病的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初现不规则褪色斑块,叶背生圆形至不定形白色疱状孢子堆,直径1~10毫米。严重时疱斑密布或连合,叶片凹凸不平,终至枯黄,不堪食用。

2)苋菜白锈病的发生条件:为真菌病害。在寒冷地区,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或直接产生芽管侵染致病。在温暖地区,病菌以孢子囊进行侵染,借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完成病害周年循环。孢子囊萌发适温为10℃,并需要充足的水湿条件。阴雨连绵的天气及偏施氮肥发病重。

3)苋菜白锈病的防治方法:

①从无病株选留种,播前用种子重量0.2%~0.3%的25%雷多米尔可湿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拌种。

②加强肥水管理,适度密植,清沟排渍降湿,避免偏施氮肥。Www.zW59.cOm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喷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上述药剂,注意交替轮用,每7~10天1次,连喷2~3次。

扩展阅读

空心菜白锈病的症状及防治


空心菜,原名雍菜,又名藤藤菜、蕹菜、蓊菜、通心菜、无心菜、瓮菜、空筒菜、竹叶菜,开白色喇叭状花其梗中心是空的,故称空心菜。中国南方农村普遍栽培作蔬菜。

空心菜的植物学特征

空心菜属蔓生植物,根系分布浅,为须根系,再生能力强。茎蔓生,圆形而中空,柔软,绿色或淡紫色,茎粗1~2厘米。茎有节,每节除腋芽外,还可长出不定根,节间长为3.5~5厘米,最长的可达7厘米。子叶对生,马蹄形。真叶互生,叶面光滑,全缘,极尖,叶脉网状,中脉明显突起,叶为披针形,长卵圆形或心脏形。叶宽8~10厘米,最宽的可达14厘米,叶长13~17厘米,最长可达22厘米。叶柄较长,约为12~15厘米,最长者为17厘米。中空呈凹形,果为蒴果,近圆形,种子黑褐色,干粒重32~37克。空心菜以种子或嫩茎繁殖,北方以种子繁殖。

由于入夏之后高温多雨,空心菜容易发生一种白锈病,严重影响了空心菜的生产效益,那么空心菜白锈病的症状是什么及如何防治呢?

什么是白锈病?

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生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即孢子堆。其表面略有光泽,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孢子囊。

空心菜白锈病症状:病斑在叶背面生,叶正面初现淡黄至黄色斑点,后渐变褐,病斑扩大,叶背面生白色隆起状疱斑,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有时愈合成较大的疱斑,后期疱斑破裂散出白无能孢子囊。叶片受害严重时病斑密集,病叶畸形,叶片脱落。

空心菜白锈病的防治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与其它蔬菜品种实行2至3年的轮作。

二是播种前,按100公斤种子300克35%甲霜灵的比例进行拌种灭菌;三是发病初期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0至7000倍液,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00倍液喷雾,7至10天防治一次即可。再侵染。雨水和昆虫也能传播,种子能否传播有待研究。夜间凉湿,白天温暖,浓雾重露,土壤粘湿的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防治方法

一)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选无病地块留种,新买的种子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冷却后播种。。

二)加强园田管理:选地势高,排水好,通风的地块种植。施足肥料,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不使葱地过湿。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埋掉。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处理,并进行深耕,减少菌源。

三)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常用的药剂有1:1:240-300波尔多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6.5%普力克水剂700-1000倍液。

苋菜如何种植?夏季露地苋菜栽培技巧


苋菜,又名雁来红,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粗壮,菜叶呈绿色或红色,多分枝,是市场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大家知道苋菜如何种植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夏季露地苋菜栽培技巧。

夏季露地苋菜栽培技巧

一、选择品种

夏露地宜选用耐热力强、耐旱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高产优质的大叶红苋菜、圆叶苋菜及尖叶红苋菜等。

①大叶红苋菜:全株有14片叶,叶片较大,长卵形,叶缘近全缘,深紫红色,叶片周缘为绿色;茎浅绿色,嫩株茎、叶肉厚质嫩,宜熟食,别具风味。播后40天左右即可收获。一般667平方米产2500千克。

②圆叶苋菜:全株有15片叶,叶片正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叶柄及茎均为绿色或深紫红色;茎、叶上均有白色短茸毛。嫩株茎、叶柔软宜熟食。在温暖、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迅速,播后20余天即可收获。一般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

③尖叶红苋菜:全株12片叶,叶片较狭长,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叶、茎上布满白色短茸毛。嫩株肉质略粗,含纤维多,宜熟食。一般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

二、做畦播种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黏壤土,而且偏碱性的土壤。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圈肥200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深翻耙平后,做成宽1.5米的平畦。一般采用直播,以采收幼苗供食用。于5月至6月下旬分期播种。采用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种1千克。播后覆土厚0.5厘米,压实后浇蒙头水。

三、田间管护

苋菜属野生蔬菜,管理容易,经常保持田间湿润即可。夏播苋菜3~6天出苗,出苗后及时除草,并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在盛夏高温期,还需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做到昼盖夜揭,创造有利于苋菜生长的适温环境,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从播种到长有2片真叶时,选晴天进行第1次追肥;约过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当第1次间拔采收后进行第3次追肥。每次追肥后及时浇水;以后每间拔采收1次即追肥1次。基肥充足的,生长期间可不追肥。

四、防治病虫

苋菜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害虫是蚜虫。防治白锈病,可于发病初期选喷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防除蚜虫,可用40%乐果1200~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五、适时采收

播后45~50天,苗高12~15厘米,有5~6片叶时进行第1次采收,即间拔一些过密植株。再过20天,株高20~25厘米时,在基部留5厘米进行第2次采收,之后侧枝萌发长成约15厘米时进行第3次采收。

以上就是夏季露地苋菜栽培技巧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苋菜如何种植可高产


苋菜在我国原本是属于一种野菜,经过时间的推移苋菜也逐渐成为了菜地里面主要的栽培品种。苋菜的生长能力是非常强的,有着较强的耐旱耐湿性。在我国有着广泛的栽培面积,现在种植苋菜的话最主要是为了产量。那么怎么样种植苋菜才能够高产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种植时间

我们在种植前首先要选好种植品种,常见的苋菜品种有绿苋、红苋等各种品种。我们要根据季节、种植地区及环境都能够各种因素合理选择好品种。苋菜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夏季成熟后采收上市。不过主要还是要根据栽培方式来控制好时间,如果是露地种植的话,那么在3-8月都可以种植。如果是棚种的话,那么种植时间可适当提高3-4周左右。并且利用大棚种植还能够提高上市时间,种植后大约一个月左右便可采收。

2、适时播种

在选好品种之后,要对种子进行催芽消毒工作,首先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20个小时左右。促进种子吸水,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当有40%左右的种子发芽后便可开始播种。在播种的时候要对土壤做好整地工作,土壤以排灌能力好且保水性强的为主,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在播种的时候以散播、条播为主,播种时要注意控制好深度,不可过深过浅,播种后覆土浇水,再盖一层稻草,提高土壤的保温保水性。

3、加强管理

在种植后最好是在田间搭建小拱棚,提高田间的保温能力,当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在拱棚上覆盖一层稻草,提高温度防止低温影响苋菜的生长。然后要注意做好肥水工作,在春季种植时,要保持土壤有一定含水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适当加大浇水量,不过要注意避免在中午等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施肥时要注意控制好用量,尤其是氮肥,不可过施,防止氮肥过多导致苋菜徒长。

4、病虫害防治

苋菜的抗病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们在种植时还要注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苋菜常见的病虫害有白锈病、茎腐病及根结线虫等。这些病虫害都会不同程度的危害苋菜各个部位,导致产量下降,种植效益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在种植时一定要加强管理,定期消毒,做好肥水工作,经常观察,发现有异常情况的时候要及时查明原因,再做出对应的措施。

以上就是苋菜如何种植可高产的简单介绍了。其实想要苋菜高产的话,最主要的还是要做好管理工作。加强管理,满足苋菜对水肥的需求,促进苋菜的生长,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产量。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苋菜如何种植?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


苋菜,又称为雁来红、老少年、老来少,属于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苋菜是一种主要以嫩叶为食的蔬菜,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是夏季的主要叶菜之一。现如今,苋菜的种植面积已经越来越广,那么大家知道苋菜如何种植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

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

一、品种介绍

1、圆叶苋菜

成株高22厘米左右。全株有15片叶,大叶长7厘米,宽6厘米,卵圆或圆形,叶缘近全缘;叶片正面绿色(或绿色杂有紫红色斑晕,或全为深紫红色),背面粉绿色,叶柄及茎均为绿色(或深紫红色);茎、叶上均有白色短茸毛。嫩株茎、叶柔软宜熟食,别具风味。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抗病虫能力较强,但有时易患白锈病。在温暖、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迅速,播后20余天即可收获。采收要及时,否则纤维增多,品质降低。一般亩产2000千克。

2、大叶红苋菜

成株高22厘米左右。全株有14片叶,叶片较大,大叶长13厘米,宽6厘米,长卵形,叶缘近全缘,深紫红色,叶片周缘为绿色;茎浅绿色,基部带紫红色,茎叶均有白色短茸毛。嫩株茎、叶肉厚质嫩,宜熟食,别具风味。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抗病虫能力较强,生长速度比圆叶苋菜略慢,播后40天左右即可收获。一般亩产2500千克左右。

3、尖叶红苋菜

成株高22厘米左右。全株12片叶,叶片较狭长,大叶长7厘米,宽3.6厘米,为宽披针形,灰绿色带深紫红色或全为深紫红色,叶缘近全缘;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叶、茎上布满白色短茸毛。嫩株肉质略粗,含纤维多,宜熟食,别具风味。耐热、耐旱性强,耐寒性弱,但比圆叶苋菜稍耐寒,抗病虫能力较强,生长速度与大叶红苋菜仿佛。亩产1500千克。

二、栽培技术介绍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施足基肥,浇足底水,撒播后覆土。每亩播种量500克左右,不良条件下或增加采收次数时应加大播种量。以采收嫩茎为主的可育苗移栽,株行距0.33米。

播种至出苗,早春播种的需8天--12天,夏秋季播种的只需4天--6天。出苗后及时锄草、浇水、间苗、追肥。夏秋季栽培需加强肥水管理,否则急速开花结实,影响品质和产量。播种后40天--45天,当苗高10厘米--12厘米,具有5片--6片叶时,陆续间垄采收。采收后追肥。苋菜主要以其嫩叶为食,因此采收要及时,否则纤维增多,品质降低。

春、秋播种的苋菜均可留种,5月播种的至8月方能收种,每亩可收种子100千克左右;7月播种的在10月收种,每亩可收种子75千克。留种田要去杂、去劣,按株行距25厘米留健壮植株。一般从播种到种子成熟需100天--120天。

以上就是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豇豆锈病的介绍与防治


豇豆(学名Vignaunguiculata),俗称角豆、姜豆、带豆、挂豆角。豇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两种,属豆科植物。豇豆属豆科一年生植物。茎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种。南方栽培以蔓性为主,矮性次之。蝶形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13厘米,宽4~7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侧生小叶斜卵形;托叶卵形,长约1厘米,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萼钟状,无毛;花冠淡紫色,长约2厘米,花柱上部里面有淡黄色须毛。荚果线形,下垂,长可达40厘米。花果期6~9月。

豇豆要求高温,耐热性强,生长适温为20~25℃,在夏季35℃以上高温仍能正常结荚,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冻,在10℃以下较长时间低温,生长受抑制。豇豆属于短日照作物,但作为蔬菜栽培的长豇豆多属于中光性,对日照要求不甚严格,如红嘴燕、之豇28-2等品种,南方春、夏、秋季均可栽培。豇豆对土壤适应性广,只要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田块均可栽植,豆荚柔嫩,结荚期要求肥水充足。豇豆是攀援植物,所以在幼苗长到30cm以上时需要及时搭建高度约2米的架子,材料通常选用芦苇、细竹竿、细木条等,其顶部枝头具有缠绕攀爬习性,会自行向上攀爬。

豇豆的地理分布

原产于印度和缅甸,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各地常见栽培。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豇豆锈病的介绍与防治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为害叶柄和种荚。初期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疱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使叶片变形早落。有时叶脉、种荚上也产生夏孢子堆或冬孢子堆。种荚染病,不能食用。此外,叶正背两面有时可见稍凸起的栗褐色粒点,即病菌的性子器;叶背面产生黄白色粗绒状物即锈子器。

豇豆锈病由豇豆属单胞锈病和豇豆单胞锈菌引起。系单主寄生锈菌,能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豇豆。我国北方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日均温度21--28℃,具水湿及散射光条件,经3--5d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产生芽管,侵入豇豆叶片为害,同时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在豇豆叶上萌发侵入为害,后形成夏孢子堆,产生夏孢子。夏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又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直到秋后,或植株生育后期条件不适,才形成冬孢子堆,产生冬孢子越冬。但南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冬和越夏。日均温23℃,相对湿度90%,潜育期8--9d。在日均温稳定在24℃、连阴雨条件下,容易流行。

豇豆锈病的防治方法:

①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隔10--15d1次,连续2--3次。

②不要在雨前浇水,春、秋豇豆不要连片栽培。

《苋菜白锈病如何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