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养护植物。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茄子雨季易发病的综合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茄子,又称茄,别称落苏,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茄子根系发达,深可达1m以上,主要根群分布在30~33cm土层内。木质化相对较早,再生能力稍差,不定根发生能力也弱。在温室栽培中,分枝习性任其自然生长,会构成室内阴蔽,影响茄子通风透光,病害加重,产量下降。为此,在栽培中必须进行科学整枝。

茄子的花为两性花,多为单生,也有2~4朵簇生的,白色或紫色,基部合生成筒状。茄子自花授粉率高,天然杂交率在3%~6%之间。根据花柱长短不同,可分为长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三种类型。长柱花柱头高出花药,花大,色深,容易在柱头授粉,为健全花;中柱花的柱头与花药平齐,授粉率比长柱花低;短柱花的柱头低于花药,花小,花梗细,柱头上授粉的机会非常少,通常几乎完全落花,为不健全花。茄子果实为浆果,形状圆形、长棒状或卵圆形,颜色紫色、红紫色、绿色、白色等。种子扁圆形,外皮光滑而坚硬,千粒重5g左右。

茄子雨季易发病的综合防治

近几年,茄子黄萎病、绵疫病成了茄子生产中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病害,在多雨的年份和季节常常发病严重,轻的减产20%~30%,重的可达到60%以上,给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茄子黄萎病也称半边疯、黑心病,绵疫病又称掉蛋、烂茄,前者危害叶片,后者主要危害果实。

一、共同发病条件

黄萎病、绵疫病的发病条件基本相同。阴雨连绵、高温高湿都有利于两种病害的大面积流行。发病适宜温度为20℃~30℃,在此范围内,湿度越大发病率越高。另外,菜田低湿、土质粘重、管理粗放、多茬连作、杂草丛生、植株种植过密、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地下害虫危害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二、症状识别

黄萎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在茄子各生长期均可发病,以结果期最为严重。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叶脉间产生淡黄色斑点,并逐渐发展到半边叶或整片叶,病叶白天发蔫、晚上恢复,颜色由黄变褐,边缘向上卷,最后整片叶枯死脱落,病害发生严重时可以发展到全株。

绵疫病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叶片、茎和花。果实以临近成熟时染病,因此在田间以中下部果实受害较多。最初在果实上出现一个近圆形的暗褐色、湿润状病斑,发病条件适宜时迅速扩大,逐渐使整个果实腐烂,田间湿度大时在病斑上长满白色霉层的菌丝体。染病叶片有明显的轮纹,茎秆染病严重时造成茎秆干枯死亡。

三、综合防治

1.种子消毒。选用抗病品种,如长茄1号;播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用50℃~55℃的温水浸种7~8分钟或放入1000倍液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5分钟洗净后直接播种。

2.轮作倒茬。避免与番茄、辣椒等茄科蔬菜连作或邻作。

3.采用穴盘育苗。穴盘1穴1裸,分布均匀,养分充足,根系发达,定植时不伤根或少伤根。增强了抗病性,减少了染病机会。

4.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5.加强栽后控病管理。一是采收结束后彻底清园,所有的植株连同病株一同带出田外销毁,不可随便乱丢;二是及时中耕、培土,促进植株根系生长;三是适度密植,拔除田间杂草,摘除底部部分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

6.药剂防治。定植时,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公斤拌细土100公斤撒入定植穴内;定植后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700倍液喷洒植株根部,7~10天喷1次;由于这两种病害是在茄子生长期内流行比较重的病害,植株在开花结果阶段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每隔7~10天进行1次预防性喷药:58%瑞毒霉锰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40%乙膦铝300倍液轮换使用,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精选阅读

茄子黄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茄子的营养价值较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蔬菜,很多农户都有种植。在茄子的种植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茄子病虫害的发生。其中黄萎病就是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黄萎病又叫半边疯、黑心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一旦感染,对茄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茄子黄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茄子黄萎病的症状

茄子黄萎病从移栽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前期症状不明显,此病多在茄株开花结果后发病,先是自下而上或从一侧的叶片发病,随后向全株发展,所以称“半边疯”。叶片初在叶缘及叶脉间变黄,后发展为半边叶片或整叶变黄,并萎蔫下垂以至脱落,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只剩光秆。本病为全株性病害,剖检病株根、茎、分枝、叶柄,可见维管束变褐,故称“黑心病”。

二、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

茄子黄萎病由大丽花轮枝孢属真菌侵染致病。除茄子外还可侵染甜椒、番茄、马铃薯、瓜菜等多种作物,但以茄子受害最重。病菌以菌丝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在土壤中可存活6-8年,所以连作田发病重。病菌借种子、土壤和灌溉水传播。栽培病苗、连作、施用带菌有机肥等发病重。土地干旱,植株长势弱发病重。

三、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

2、选种抗病耐病品种。

3、种子消毒,培育壮苗,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消毒后,移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

4、选栽嫁接苗,采用嫁接技术,对所栽培茄进行嫁接,选用抗黄萎病的品种作为砧木进行嫁接,比如托鲁巴姆、CRP、赤茄、托托斯加等,利用砧木根系抗黄萎病菌侵染的特性,防病效果较好,在无法轮作的条件下也可获得丰产。

5、结合定植施药防病,在茄苗定植时,每穴施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克,然后栽苗灌水,利用药剂的杀菌作用预防茄苗根系四周土壤中的病菌侵染。也可进行定植后灌根预防,对田间发现的病株,使用甲霜·噁霉灵、甲托、苯甲等药剂,每一病株灌药液300ml,隔10天灌1次,连灌2-3次。

以上就是茄子黄萎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茄子黄萎病对茄子的产量及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是茄子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种植茄子的农户一定要掌握好以上内容,及时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茄子黄萎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茄子旺长怎么办?这四大控旺措施值得收藏!

番茄晚疫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


番茄生产过程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之前小编有为大家总结过很多种,今天我们主要说说番茄晚疫病,看看番茄晚疫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特点及其防治要点。

一、番茄晚疫病的症状

番茄晚疫病从苗期开始一直到成株期都能发病,一般情况下,在番茄坐果后发病开始加重,不仅危害叶片、茎,果实也会受害。叶片上先出现病斑,随后向主茎蔓延,颜色为黑褐色,最终导致整株番茄萎蔫。

叶片发病:病斑从下部叶片的叶尖或边缘处开始,前期为墨绿色的水渍状斑点,随着病害加重,当田间湿度较大时,叶片背部的病斑上会有白色的霉层,然后扩散到主脉和叶柄,导致叶片萎蔫下垂,最终形成湿腐状。

茎部受害:前期会有墨绿色的水渍状病斑,随着病害加重,会变成黑褐色的湿腐状,当遇到下雨天气,田间湿度大,在病斑的边缘会出现白色的霉层,严重的情况下,造成上部枝叶枯死。

果实受害:一般情况下,病斑多出现在靠近果柄的位置没,和叶片、茎部一样,前期也是会出现墨绿色的水渍状病斑,后期变成褐色,会有凹陷,遇到潮湿的情况,病斑上会有白色的霉层,并且导致果实腐烂。

二、番茄晚疫病的特点

1.发生普遍

据观察,大部分的番茄种植区都可发生,不论是大面积种植还是小面积栽培,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

2.传播快

当一块田内发生番茄晚疫病后,不及时防治,十天半月左右,整块田基本上都能发病,蔓延速度很快。

3.低温多雨

番茄晚疫病一般在低温、多雨的季节发生比较严重,危害冬春植番茄的品质和产量。

三、番茄晚疫病发生的原因

1.降雨

番茄生长过程中,遇到了连阴雨天气,田间的空气湿度比较大,会加重晚疫病的危害,而且持续时间长,传播快,还不容易防治。

2.温度

种植番茄,温度在18-20度时容易发生晚疫病,这个温度,适合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高温情况下,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

3.种植结构

常年种植番茄的地块,相比新种植的区域,病害发生会加重,由于连作种植的情况下,病原菌量逐年累积,并且抗性也会越来越强,造成的损失也会增加。

4.水肥管理

田间水肥管理不当,对晚疫病的影响也比较大,比如偏施氮肥,导致过量,会造成植株贪青旺长,加重病害的发生,或者当遇到连阴雨天气,排水不良的地块,晚疫病的发生也会严重,尤其是相对低洼的地块,更应该做好排水措施。

5.种植过密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长势起来后,田间过于郁闭,通风性和透光性不良,番茄植株自身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晚疫病。

四、番茄晚疫病综合防治

1.选择抗性品种

种植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并且抗病性比较强的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应加大推广力度。

2.加强管理

番茄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管理要跟得上,对于提高植株自身的抗性,减少田间侵染源非常关键,比如做好排水措施,观看天气预报,如果有连续降雨来临时,提前挖排水沟,其次,要平衡施肥,除了氮肥外,磷肥、钾肥以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也要补充,另外,要及时修剪,避免田间过于郁闭,最后,还可以摘除病叶、病果,避免重复侵染。

3.做好监测

在番茄种植区,尤其是往年易发生晚疫病的区域,加强监测,结合天气预报以及田间的具体情况,如果发现病情,立即进行喷药防治。

4.药剂防治

目前市面上针对番茄晚疫病的药剂有不少,比如喹啉铜、多抗霉素、丁吡吗啉、氰霜唑、嘧菌酯、氟啶胺、氨基寡糖素等,根据发生和防治情况,间隔7-10天,可多次喷施防治。

综上就是番茄晚疫病防治的全部要点,大家一定要先了原因针对原因作出综合防治措施来,希望大家以后的种植过程中都少发生病害,产量提高。

关于防治番茄晚疫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番茄种植想高产,这些田间管理技巧不能丢!

小麦锈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综合防治


如今春季来临,小麦种植也逐渐从越冬期进入到了返青拔节期,与此同时,许多病害也随之而来,其中锈病是危害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小麦锈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综合防治。

发病原因

小麦锈病的发病的原因主要与品种、菌源、温度、湿度、栽培管理、苗株长势等密切相关。

1.品种原因:部分地区小麦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

2.菌源原因:冬孢子、夏孢子在小麦田周围杂草或自生麦苗上越冬或越夏。

3.栽培管理:一是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二是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以及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的田块易感病;三是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

4.温度:秆锈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5℃,叶锈为15~22℃,条锈为9~16℃。因此,在春季一般条锈病发病最早,叶锈病次之,秆锈病最迟。

5.湿度:结露、下雨和降雾都有利于锈病发生。

发病症状

小麦感条锈病后,初呈退绿色的斑点,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疮(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在叶片上排列成条状,与叶脉平行。孢子堆成熟后散出鲜黄色粉末,即为夏孢子。到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面的条状疮斑,即病菌的冬孢子。

叶锈病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较正面的小。

秆锈病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而叶背面的孢子堆较正面的大。

综合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合理搭配和轮换。

2.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在秋苗容易发生条锈和叶锈的地区,适当晚播,可有效减轻秋苗病情。在秆锈病流行的地区,则可适当早播,促进早熟,以减轻后期受害;

合理施肥:施用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的抗病力;

合理灌溉:对于经常春旱的麦区,小麦发生锈病后失水过多,需加强灌溉。对于雨水多的麦区,田间湿度大,需开沟排水,以减少产量的损失。

3.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g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1%和20%井冈霉素粉剂拌种;

春季喷药防治:返青拔节期是防治小麦锈病的最佳时期,一般每667m2用5%井冈霉素250mL左右,对水向麦苗茎部喷粗雾,使药液淋到发病部位,病重田隔7~10d再用药防治1次,或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60g对水喷雾防治,如喷后2d内遇雨,雨后则要再喷1次。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麦锈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综合防治,上述药剂方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花生生产过程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有些病害稍不注意预防,就会导致花生产量大大降低。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1典型症状

青枯病是一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花期发病最重,病菌主要从根部侵染,使主根尖端变色软腐后,病菌通过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横切根茎部,可见整个维管束变为深褐色,用手挤压切口处有污白色菌脓渗出。初期病株早晨叶片张开延迟,傍晚提前闭合,主茎顶梢二叶片首先萎蔫,侧枝顶叶暗淡下垂,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1~2d后整株死亡,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可与其他病害区别。若将根茎病段悬吊浸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烟雾状的浑浊液,这是确诊该病的可靠依据之一。地下部分表面现象为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荚呈褐色湿腐状,根瘤黑绿色。

2传播特点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主要是在病田土壤、病残体和土杂肥中越冬,越冬后的病菌在田间主要随水流(包含地下水)传播,通过昆虫、人畜和农事活动(如:病土的迁移、深翻、耙地等)也可以传播。该菌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通过皮层进入维管束,由导管向上蔓延,病菌还可突破导管进入薄壁细胞,把中胶层溶解致皮层烂腐,腐烂后的根系病菌散落至土壤中,再通过土壤流水侵入附近的植株进行再侵染。病害发生严重田块,常可见到病情沿流水方向扩展的迹象。

3发病规律

病害的发生流行同天气、土壤、耕作制度、植株生育期、品种抗性以及虫草等因素关系密切。

3.1气候条件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种喜高温的细菌,花生播种后日均气温在20℃以上,5cm深处土温稳定在25℃以上6~8d开始发病,旬均气温高于25℃,旬均土温30℃进入发病盛期。高温多雨,特别是时晴时雨或久旱骤雨、土壤温湿度变化剧烈时,最易诱发该病。一般干旱年份发病重,风调雨顺的年份发病轻。降雨的多少与迟早决定此病发生早晚与发病程度。临沂市发病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3.2土壤要求

花生青枯病病菌的最适pH值为6.6,所以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重,但这里应注意的是花生适宜微偏酸性的土壤,一般情况下还是选择在微酸性的土质上种植。由于花生青枯病病菌是一种好气型细菌,对土壤中的空气有较强的依赖性。试验表明,随着土壤含沙量增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逐渐增高,发病率也相应增高。因此,粗砂土内充足的空气为青枯病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利于病菌生存,病菌遇到适宜寄主立即侵入危害,发病重;黏土、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发病轻,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或增施草木灰、尿素、塘泥等肥料的田块发病轻。

3.3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直接影响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一般连作花生的田块发病重,病害严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超过50%,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轮作发病较轻,比如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的田块基本可根除该病害。地势低洼、大水漫灌与茄科蔬菜连作或邻作,发病都较重。

3.4植株生育期

植株的感病程度与花生的生育阶段有关,一般是开花后到结荚前期这个阶段极易发病,结荚后期较少发病。植株开花前后至结荚期发病,占全生育期发病率的70%以上。

3.5品种抗病性

目前还没有开发出对青枯病免疫的花生品种,但是各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具有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珍珠豆型品种抗病;南方型品种比北方型品种抗病;普通丛生型品种发病重。

3.6虫害草害

花生青枯病菌由植株根部、茎部伤口或自然孔侵入,通过皮层组织侵入维管束,病菌迅速繁殖后堵塞导管,并分泌毒素,使病株丧失吸水能力而凋萎。花生田块蛴螬、线虫多,易造成根部受伤或腐烂时,有利于花生青枯病侵入与发生。病菌喜欢高温、潮湿环境,花生田杂草多易形成土壤湿度大的小气候,容易引起发病。

4综合防治

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一方面加强从播种到出苗期的早期预防,另一方面加强对发病后健株的防治。

4.1农业防治

4.1.1选用抗病品种

在病害流行地区,可以选用抗病品种,如鲁花3号、日花1号、远杂9102、远杂9307等。在抗病品种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避免影响产量,对于大面积种植的,一定要在引种前做小面积试验。

4.1.2调整耕作制度

根据花生青枯病寄主范围很广的特性,以及甘薯、西瓜、大豆、绿豆等植物对青枯病有免疫力的特点,采取轮作与套作的方式加以防范。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套作以玉米、大豆为主;或者花生、大豆、玉米3种作物间作,其中花生最密、大豆次之、玉米最稀;如此调整可有效地防止花生青枯病的发生。

4.1.3改良土壤

对酸性土壤可适量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能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精耕细作、改良旱坡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对于砂质土要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4.1.4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基肥通常占总施肥量的80%~90%。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等化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000~1200kg、钙镁磷肥25kg、氯化钾12.5kg、尿素10kg、硼砂1kg。适量追肥,苗期和开花下针期看苗适当追施尿素和钾肥。叶面喷肥,在花生结荚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采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植株抗青枯病的能力。

4.1.5水分管理

花生耐寒怕渍,花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差异较大。在进行花生的田间水分管理时应根据花生的“燥苗、湿花、润荚”这一需水特性来进行合理的控制水分。注意田间排水条件,及时开挖、疏通排水沟,实行高畦地膜栽培,避免雨后积水,采用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

4.1.6拔除病株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花生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以减少越冬病菌。严禁施用混有病残体的未发酵土杂肥,可采用催熟剂高温发酵至60℃以上。

4.2化学防治

4.2.1种子处理

搞好花生根瘤菌接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1kg花生种子拌花生根瘤菌水剂3.5~4.0mL,拌种时不需要加水,拌匀晾干后播种。接种了花生根瘤菌的种子不能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要放在阴凉处晾干,并要当天播完,存放不能超过12h;进行药剂拌种,没有用根瘤菌接种的花生种子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5%的比例进行拌种,或用适乐时10mL拌5kg种子,能有效防治花生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病害。

4.2.2药剂防治

做好日常田间巡查工作,发现病株要及时喷药,齐苗后、开花前和盛花下针期分别喷淋药剂1次,着重喷淋茎基部。药剂可选用7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比例为1∶1)1000~1500倍液,或用30%氧氯化铜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比例为1∶1)1000倍液。在花生盛花期或田间发现零星病株时立即进行药物预防和控制。每亩可用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60kg喷淋根部。也可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绿亨杀菌王1000~1500倍液进行根基部喷淋,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3~4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就是花生青枯病防治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也被这个病害困扰过,希望这个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防治花生青枯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花生种植密度如何把控?做好这四点就行!

有机茄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有机茄子病虫害防治技术分为这几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诱杀成虫、其他可选用的无机铜制剂等。

1.农业防治

菜田冬耕冬灌,将越冬害虫源压在土下,菜田周围的杂草铲除烧掉。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或水旱轮作1年,能预防多种病害,特别是黄萎病。苗期,播种前清除病残体,深翻减少菌、虫源;要控制好苗床温度,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要撒干土或草木灰降湿;摘除病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处理;及时分苗,加强通风;嫁接防治黄萎病接穗用本地良种,砧木用野茄2号或日本赤茄,当砧木4~5片真叶,接穗3~4片真叶时,采用靠接法嫁接。露地栽培要盖地膜,小拱棚栽培要及时盖草帘,防止冻害。定植后在茎基部撒施草木:或石灰粉,可减少茎部茄子褐纹病、绵疫病等的发生。结果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和失去功能的叶片,清除田间及周围的杂草;在斑潜蝇的蛹盛期中耕松土或浇水灭蛹;适时追肥,大棚注意通风降湿,适当控制浇水,防止大水漫灌。施足腐熟有机肥。

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消灭有害生物,如在温室内释放丽蚜小蜂对防治温室白粉虱有一定的效果。每亩用苏云金杆菌600~700克,或o.65%茴蒿:400倍液,或2.5%苦参碱3000倍液喷雾防治温室白粉虱,也可用20%~30%的烟叶水喷雾或用南瓜叶加少量水捣烂后2份原汁液加3份水进行喷雾。此外,还可选用以下生物药剂防治茄子病虫害。

印楝素:用o.3%乳油1000~1300倍液防治白粉虱、棉铃虫、夜蛾类害虫、蚜虫等。

鱼藤酮:用7.5%乳油1500倍液防治蚜虫、夜蛾类害虫、二十屋瓢虫等。

氨基寡糖素:种子在播种前用o.5%水剂400~500倍液浸种6时,可预防青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田间发现枯萎病、青枯、根腐病等时,可用0.5%水剂400~600倍液灌根。

健根宝:育苗时,每平方米用10cfu/克健根宝可湿性粉剂10克

15~20千克细土混匀,1/3撒于种子底部,2/3覆于种子上面,可防茄子猝倒病和立枯病。分苗时,每100克10cfu/克健根宝可湿粉剂对营养土100~150千克,混拌均匀后分苗。定植时,每10010cfu/克健根宝可湿性粉剂对细土150~200千克,混匀后每穴撒100克。进入坐果期,每100克10cfu/克健根宝可湿性粉剂对45千克水灌根,每株灌250300毫升。可防治茄子枯萎病。

井冈霉素:用5%水剂1500倍液喷淋植株根茎部,防治茄子立枯病。

硫酸链霉素:用72%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茄子软宿病和细菌性褐斑病。用72%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灌根,每株蔼300500毫升药液,每隔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可防治茄亏青枯病。

新植霉素:用200毫克/千克浓度的药液,浸种3小时后,捞出洗净催芽,可防治茄子的种传细菌性病害。

蜡质芽孢杆菌:防治茄子青枯病时,从发病初期开始灌根,10~15天后需要再灌一次。一般使用8亿活芽孢/克可湿性粉剂80~12倍液,或20亿活芽孢/克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每株需要灌药液150~250毫升。

3.物理防治

利用蚜虫和白粉虱的趋黄性,在田间设置黄色机油或在温室的通风口挂黄色黏着条诱杀蚜虫和温室白粉虱。银灰色反光膜对蚜虫具幸忌避作用,可在田间用银灰色塑料薄膜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在保护捆周围悬挂上宽1015厘米的银色塑料挂条。为了减轻马铃薯瓢虫又茄子的为害,可在茄田附近种植少量马铃薯,使瓢虫转移到马铃薯上来,再集中消灭。在温室、大棚的通风口覆盖防虫网,可减轻害虫及昆虫传播的病害。

4.诱杀成虫

斜纹夜蛾、小老虎等,可用黑光灯诱杀和糖、酒、醋液诱杀,后者是用糖6份、酒1份、醋3份、水10份,并加入90%敌百虫1份均匀混合制成糖酒醋诱杀液,用盆盛装,待傍晚时投放在田间,距地面高1米,第二天早晨,收回或加盖,防止诱杀液蒸发。棉铃虫,可在成虫盛发期,选取带叶杨树枝,剪下长33.3厘米左右,每10枝扎成一束,绑挂在竹竿上,插在田间,每亩插20束,使叶束靠近植耕可以诱来大量蛾子隐藏在叶束中,于清晨检查,用虫网振落后,捕捉杀死或用黑光灯诱蛾。

5.其他可选用的无机铜制剂等

硫酸铜浸种:用0.1%溶液浸种5分钟,可防治种传的茄子萎病

石硫合剂:用0.2~0.5波美度液喷雾,可防治茄子白粉病、螨类。

波尔多液:用1:1:200液,可防治茄子褐纹病、绵疫病、赤星病。

氢氧化铜:用77%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可防治茄子疫篱、果腐病、软腐病、细菌性褐斑病。用400~500倍液,在初发病寸,每株灌0.3~0.5升药液,可防治茄子青枯病。

高锰酸钾: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800倍液喷雾。

《茄子雨季易发病的综合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易养护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