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黄瓜疫病发生的症状与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黄瓜,(学名CucumissativusLinn,英文名Cucumber),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也称胡瓜、青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中国各地普遍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黄瓜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称为胡瓜。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黄瓜。

黄瓜的形态特性

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不分歧,具白色柔毛。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长10-16(-20)厘米;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长、宽均7-20厘米,两面甚粗糙,被糙硬毛,3-5个角或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齿,有时边缘有缘毛,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宽2-3厘米,深2-2.5厘米,有时基部向后靠合。雌雄同株。

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长0.5-1.5厘米,被微柔毛;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长8-10毫米,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萼裂片钻形,开展,与花萼筒近等长;花冠黄白色,长约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花药长3-4毫米,药隔伸出,长约1毫米。

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长1-2厘米;子房纺锤形,粗糙,有小刺状突起。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厘米,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长约5-10毫米。花果期夏季。

黄瓜疫病发生的症状与防治

黄瓜疫病发生的症状:成株染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斑。黄瓜疫病的防治措施:高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嫁接防病;苗床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克与土拌匀撒在苗床上,定植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施地面。

发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喷洒。

另外,常见的病害还有猝倒病(苗期)、裼斑病(靶斑病)、根腐病、菌核病、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萎蔫病、软腐病、细菌性圆斑病等。

zw59.com延伸阅读

黄瓜疫病的防治方法要点有哪些?


黄瓜在我国多地有栽种,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一旦受到病害的侵袭,种植户必定是会面临减产、减质等问题的出现。黄瓜疫病的防治方法要点有哪些?

一、黄瓜疫病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保护地栽培主要危害茎基部、叶片及果实。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圆形斑,后期中央逐渐变成红褐色,幼苗青枯而死。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生纺锤形、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斑,后病部明显缢缩,潮湿时变暗褐色、腐烂,干燥时病斑边缘为暗绿色,中为褐色,干枯易碎,受害部位以上蔓叶枯萎,一条蔓茎上往往数处受害,叶片受害多在叶缘处形成圆形、不规则形的水渍状大斑,湿度大时全叶腐烂。果实受害,多发生在花蒂部,初现暗绿色圆形、近圆形的水渍状凹陷斑,可扩及全果,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白色霉状物,迅速腐烂,散发出腥臭气味。

黄瓜疫病为土传病害,病菌以子囊座、菌丝体、厚垣孢子和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土杂肥中越冬,主要借助流水、灌溉水及雨水溅射而传播,也可借助施肥传播,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助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再侵染,病害得以迅速蔓延。

二、黄瓜疫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嫁接育苗、壮苗定植;注意与非瓜类作物轮作;增施生物菌有机肥、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减少氮肥使用量,预防瓜秧徒长;调整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持健壮长势,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性能。

2、调整生态环境,注意降低田间小气候空气湿度

大田栽培要实行南北行向,适当增大行距,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空气湿度;设施栽培,白天实行高温管理(32~35℃),夜晚加大通气量,实行低温管理(10~16℃),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创造一个不适宜疫病侵染发育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

3、及时清除病源

对各种病残体要及时摘除,就地深埋,严禁随地乱扔,散发病菌,传染病害。

4、化学防治

要科学用药,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的指导下,大田栽培要力争在每次降雨之前用药,遇连阴雨天气,要抓住降雨间隙枪喷农药保护。设施栽培每次灌水之前要先行用药,保护好瓜秧后再浇水。

种芝麻疫病发生特点及防治的措施


芝麻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为害芝麻茎基部、茎部、蒴果、叶片。茎基部受害后,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呈红褐色、凹陷、皮层纵裂。茎杆和蒴果受害后,病部呈暗绿色水渍状,缢缩凹陷,生有棉絮状白霉。叶片受害后,出现黄褐色病斑,病斑有不明显轮纹。该病病菌以菌丝或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中越冬。翌年病菌侵染茎基部,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流水传播,进行扩大再侵染。7月份芝麻现蕾期开始发病,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多雨潮湿受害重。

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及种子处理。选择优质高产、耐渍、抗病性强品种,如豫芝8号、易芝1号等。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60℃温水浸种5分钟,晾干后播种。或用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拌种(1:1),用药量占种子重量的0.5-1%;或用0.5%硫酸铜溶液浸种半小时,均有较好防效。

2、农业防治。芝麻土传病虫害严重,最忌连作,芝麻与棉花、甘薯及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能较好控制病害发生流行。芝麻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销毁,防止病菌扩散蔓延。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基肥以中迟效有机肥为主,并混施磷、钾肥、苗期不施或少施氮肥,培育健苗,使病菌不易侵入。采用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有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防治。防治芝麻病害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要掌握在病害发生前喷药保护,或发病初期用药。防治药剂有37%枯萎立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7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硫酸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扁豆细菌性疫病的症状及防治


扁豆,Lablabpurpureus(Linn.)Sweet,通用名藊豆,别名火镰扁豆、藤豆、沿篱豆、鹊豆、查豆、月亮菜,双子叶植物纲。种类也很多,如:白扁豆、紫扁豆、油豆、蛇豆、猪耳豆(形似猪耳朵)。为豆科扁豆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是一种豆类植物。

扁豆的植物形状

一年生缠绕草本。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广卵形,侧生小叶斜菱状广卵形,长10厘米,宽4.510.5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两面沿叶脉处有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24朵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尊上部2齿几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旗瓣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子房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顶端有白色髯毛。荚果扁,镰刀形或半椭圆形,长57厘米;种子35颗,扁,长圆形,白色或紫黑色。花果期79月。

扁豆的生长习性

多年生、缠绕藤本。全株几无毛,茎长可达6米,常呈淡紫色。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基着,披针形;小托叶线形,长3-4毫米;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6-10厘米,宽约与长相等,侧生小叶两边不等大,偏斜,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近截平。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2~23℃。植株能耐35℃左右高温,根系发达强大、耐旱力强,对各种土适应性好,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种植能显著增产。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小叶披针形,花白色或紫色,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种子白色或紫黑色。喜温暖润湿,耐热。一般春播秋收。嫩荚是普通蔬菜,种子可入药。

扁豆细菌性疫病的症状:

在叶缘处产生绿色油渍斑,后发展为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片。茎蔓感病后产生凹陷红褐色长斑,发病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病斑上部叶片枯凋。豆荚感病后,产生稍凹陷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潮湿时,病部有无色透明的菌脓溢出。病原细菌可以在种子内和黏附在种皮上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从寄生气孔、水孔、虫口侵入。高温高湿、叶片结露、雾大时病重,田间管理不当、排水不良、肥力不足、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势弱,发病亦重。

扁豆细菌性疫病的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子,不能确定种子是否带菌时应进行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捞出放在凉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12小时。

②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加植株通风透光度,避免田间积水,不可大水漫灌。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菌剂4018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1次,连喷2~3次。

番茄早疫病病因,症状,防治技术要点


番茄高发病率严重病害早疫病如何防治呢?这就是今天小编讲述的课题,之后,小编将从番茄早疫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以及防治办法为大家介绍。

一、发病症状

番茄从苗期至成株期整个生长阶段都可发病,以叶部发病为主,茎果也可发生。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患病,病害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叶片发病产生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直径一般为1-2毫米,病斑外有黄色至黄绿色斑圈,病斑中央有同心轮纹,轮纹较明显,逐渐向外扩展,所以也叫轮纹病,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部分黑色霉层。茎、叶柄、果柄上病斑呈长圆形,发病严重时,植株易从病处折断。果实受害后,多从果蒂裂缝处产生病斑,病斑多圆形,略凹陷、黑褐色、病斑上长黑褐色霉状物,也具有同心轮纹,严重时落果,轻时病果易开裂、提早变红、口感欠佳。

二、发病原因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叶片生理状况及品种耐病性有直接的关系。阴雨潮湿天气,阳光不足易造成本病的发生。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靠空气传播侵染。湿度过大是番茄早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当棚室相对湿度达到85%-95%时病菌萌发率最高,如管理不当,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三、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实行合理密植,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选择优良抗病品种,培育壮苗,播种前温水浸种。保持棚室湿度适宜,不宜过大,及时对发病叶、株、果进行摘除、深埋处理。发生初期可用化学药物喷施,如50%的敌菌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亩用药50公斤左右,茎部发病可用96%硫酸铜200-300倍液涂病部,效果较好,药物要根据具体情况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病性。

番茄早疫病的症状和防治技术要点介绍


番茄种植过程中会因为很多原因导致番茄出现病害侵袭,其中,番茄早疫病四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番茄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各地普遍发生,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一直以来,一些地区由于推广抗病毒病而不抗早疫病的番茄品种,导致早疫病严重发生。下面一起来看看番茄早疫病的症状和防治技术要点介绍。

一、番茄早疫病的症状

番茄早疫病又叫轮纹病,是番茄重要病害之一。其分布广泛,发病严重时,常引起落叶、落果为断枝,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0%30%,个别地区减产高达50%左右。番茄早疫病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能侵害叶片、茎和果实。叶片被害初期,产生深褐色或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斑点,逐渐扩大,直径可达12厘米。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并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最后病叶变黄褐色,并脱落。病害由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病株下部叶片完全枯死,甚至引起全株落叶。基部受害常在分枝处产生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的病斑,其上也有同心轮纹。后期茎秆病部常布满黑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断枝。果实上的病斑多发生在蒂部附近的有裂缝的地方。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其上也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也生有黑色霉层。病果常提早脱落。果柄和花萼上也可产生褐色病斑。

二、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1、除了进行种子消毒和无毒菌土育苗外,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密植,防止密度过大,利于通风透光。

2、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一般以棚温在18-20℃,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定植初期控水栽培,开花前适宜浇水,至第二轮果穗形成后及时浇足水,促进果实发育膨大。浇水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10点后进行,并且及时通风,以避免早晨叶面结露。

3、在棚栽番茄的生育过程中,及时中耕培土和插杆防倒,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并带出棚外深埋处理。中后期及时冲施或追施硫酸钾复合肥或水溶肥,以增加抗病性能并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坐果后结合防治病害可通过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钾钙。

4、育苗期开始先用恶霉灵加农用链霉素,定植后可选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初见病斑时,选用百菌清或扑海因或络氨铜等药剂进行防治。

《黄瓜疫病发生的症状与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