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种小麦丛矮病的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丛矮病的症状特征: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传播途径:小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传毒,是虫传病毒病。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措施。如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适期连片播种,避免早播;麦田冬灌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小麦返青期早施肥水提高成穗率。清除杂草;许多杂草是飞虱的宿主,也是小麦病毒病的毒源,清除田边、沟旁杂草,消灭毒源,具有杀虫防病效果。(2)药剂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啶虫眯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发病地块,喷洒病毒克星水剂500倍液,将病株拔除销毁。zW59.COm

zw59.com延伸阅读

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近年来,随着麦田肥水条件的改善及高产田群体密度加大,小麦白粉病发病逐年加重。白粉病菌寄生小麦后,植株呼吸作用提高,蒸腾强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小麦叶片早枯,分孽和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据调查,小麦受白粉病危害,严重田块可减产20%~30%。

症状: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部。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病部表面附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先出现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大的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上生黑色颗粒。叶早期变黄,卷曲枯死,重病株常常矮缩不能抽穗。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水平关系密切。当气温在15~20℃、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凡雾大露重、气温上升病害严重,并且田间湿度大则有利于侵染。肥水施用过多,小麦生长过旺,群体密度过大,密不透风,田间湿度大,植株幼嫩,抗病力低,也很容易发生白粉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消灭初侵染源,如播种前尽量消灭自生麦苗或田边禾本科杂草。

3.合理施肥和密植,氮、磷、钾肥要平衡施用,适当增加磷钾肥,密度不宜过大,注意田间通风透光性。

4.药剂防治。

用药剂防治可收到明显的制止病害蔓延的效果,施药的次数及时间可根据发病早晚、病情轻重和药剂种类而定。一般在拔节期至孕穗至齐穗时开始用药,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即可收到良好效果。用药种类有多菌灵、托布津、退菌特、三唑醇等。

玉米矮缩病用什么药防治?


玉米在生长期间,会出现条纹矮缩病,这种病会使节间缩短,叶脉上出现淡黄色条纹,到后期时会导致植株枯死,那玉米矮缩病用什么药?

一、玉米矮缩病用什么药?

玉米矮缩病可用吡虫啉、扑虱灵、久效磷等药剂防治。一般在6月中旬或冬灌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久效磷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雾即可。

二、玉米矮缩病怎么防治?

1、选种:

选用抗病品种如群壮101、京黄113、豫农704、2569获白、西单7号、中单2号、中单4号、农单5号、郑单4号等较耐病品种。

2、播种前:

(1)清园: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做好田间管理: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提倡连片种植,避免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避免因插花种植和少部分玉米田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吻合,造成灰飞虱传毒。

3、成长期:

(1)施肥: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有机肥中不得含有大麦病残体;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2)杀虫:在寄主杂草刚返青出土时,及时彻底清除或喷药灭虫,这是防病关键措施之一

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等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病毒从害虫伤害的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3)灌溉:高温、干旱时应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选用抗小麦白粉病的品种,如郑州8915号、中育4号和豫麦9号等,然后根据品种的特性和当地条件进行合理密植,再施以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此外,南方地区雨后排水和北方地区干旱浇水及时也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措施。

造成小麦白粉病的原因包括:

1.病原

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

2.气候

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

3.管理

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危害小麦的症状表现为:

1.危害部位

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2.阶段特征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1.5mm的白色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总的来说,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也就是选择抗病品种、使用化学药剂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防治水稻矮缩病特效药


防治水稻矮缩病,选用盐酸吗啉呱、宁南霉素、吗呱乙酸铜、香茹多糖、氨基寡糖素、细胞分裂剂和锌喷雾防治。间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

一、水稻矮缩病症状

病叶症状表现为两种类型。

白点型:在叶片上或叶鞘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虚线状黄白色点条斑,以基部最明显。始病叶以上新叶都出现点条,以下老叶一般不出现。

扭曲型:在光照不足情况下,心叶抽出呈扭曲状,随心叶伸展,叶片边缘出现波状缺刻,色泽淡黄。孕穗期发病,多在剑叶叶片和叶鞘上出现白色点条,穗颈缩短,形成包颈或半包颈穗

二、水稻矮缩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

2、要成片种植,防止叶蝉在早、晚稻和不同熟性品种上传毒。早稻早收,避免虫源迁入晚稻。收割时要背向晚稻。

3、加强管理,促进稻苗早发,提高抗病能力。

4、推广化学除草,消灭看麦娘等杂草,压低越冬虫源。

5、治虫防病。及时防治在稻田繁殖的第一代若虫,并要抓住黑尾叶蝉迁入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的的高峰期,把虫源消灭在传毒之前。

玉米条纹矮缩病


玉米条纹矮缩病简称玉米条矮病,除为害玉米外,还侵染小麦、大麦、谷子、糜子、狗尾草、野燕麦等多种植物。那么,玉米条纹矮缩病症状是什么?

一、玉米条纹矮缩病症状是什么?

玉米条纹矮缩病是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后玉米节间缩短,株形矮缩,沿叶脉产生褪色条纹。植株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早枯死;中期受害,植株显著矮化,顶叶丛生,雄花不易抽出;后期受害矮缩不明显,对产量影响较小。

二、玉米条纹矮缩病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高抗品种有武单早、武顶一号、陕单5号、庆单7号、W341野6116、W341单624等。

2、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把好玉米第一次浇灌时间,争取在玉米出苗后40~45天浇头水。精细整地,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播种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3、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4、高温、干旱时应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5、提倡连片种植,避免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避免因插花种植和少部分玉米田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吻合,造成灰飞虱传毒。

6、加强对灰飞虱的防治要抓好四个时期的工作,即越冬防治、麦田防治、药剂拌种和一代成虫迁入玉米初期的防治。

玉米条纹矮缩病由灰飞虱传播,玉米第一水适时浇灌发病轻,过早或过迟发病重。田间湿度大易招来灰飞虱栖息。因为注重田间管理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此病。

《种小麦丛矮病的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