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物通心菜的知识。

阳台种花需要注意哪些?人都有爱美之心,对于女士朋友们尤为如此。很多朋友喜欢在阳台上种花,这样可以让阳台更加的美观。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大巢菜Vicia gigantea Bge.》,希望您喜欢!

  • 中文学名大野豌豆
  • 拉丁文名ViciagiganteaBge.
  • 别名薇(诗经),薇菜,大巢菜、山扁豆(山西),山木樨(河北)
  • 二名法Viciacracca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科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族野豌豆族
  • 属野豌豆属
  • 种大巢菜

大巢菜,正名:大野豌豆,别名:薇、薇菜、大巢菜、山扁豆、山木樨,拉丁文名:ViciagiganteaBge.豆科、野豌豆属多年生草本,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

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

茎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

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卷须有2-3分支或单一,托叶2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小叶3-6对,近互生,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3厘米,宽0.7-1.7厘米,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圆形,两面被疏柔毛,叶脉7-8对,下面中脉凸出,被灰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长于叶;具花6-16朵,稀疏着生于花序轴上部;花冠白色,粉红色,紫色或雪青色;较小,长约0.6厘米,小花梗长0.15-0.2厘米;花萼钟状,长0.2-0.25厘米,萼齿狭披针形或锥形,外面被柔毛;旗瓣倒卵形,长约7毫米,先端微凹,翼瓣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最短;子房无毛,具长柄,胚珠2-3,柱头上部四周被毛。

荚果长圆形或菱形,长1-2厘米,宽4-5毫米,两面急尖,表皮棕色。种子2-3,肾形,表皮红褐色,长约0.4厘米。

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染色体

2n=14。

生长习性

性喜温凉气候,抗寒能力强,生长发育需≥0℃积温1700-2000℃,用作饲草,在甘肃省海拔3000米以下的农牧区都可种植。

从播种到成熟,约100-140天,播种时温度高,出苗快,温度在10-11℃时,播种后12-15天出苗,在4℃左右时,20-25天出苗,但在高温干燥时出苗较慢。生于海拔600-2900米林下、河滩、草丛及灌丛。

分布范围

原产欧洲南部,亚洲西部,中国古代亦已普及入药。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中国40年代引入甘肃、江苏试种,80年代发展到全国各地普遍种植。

1958-1962年由西北畜牧研究所和甘肃农业大学进行栽培示范用于生产;1976年经甘肃土肥所试验示范进入麦田套复种,成为河西灌区“夏茬轮作”的主要草种之一,在草田轮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省每年种植近百万亩左右,仅次于紫花苜蓿居第二位。

产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模式标本产河南嵩山。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耕作:土壤耕作与施肥整地应在播种前一年完成浅耕、灭茬灭草,蓄水保墒。翌年播种前施底肥、深耕、耙耱、整平地面。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为底肥,播种时施磷二氨等复合肥为种肥,促进幼苗生长。

播种:播种前检验种子品质,查明种子纯净度、发芽率,计算种子用价,然后决定播种量。收草播种的种子品质,不得低于国家或省级规定的Ⅲ级种子标准,种子田播种的种子,必须选用Ⅰ级种子。单播量每亩6-7千克,与燕麦混播量每亩2.5-3千克,燕麦9-10.0千克,按箭舌豌豆单播量4成,燕麦单播量的6成计算各自的播种量。播种深度3-4厘米。播种期,单播收草,在牧区为5月上旬,混播不得迟于5月中旬。在农区一般在小麦收获后复种或麦田套种。若用于收种,则以早春播种为好。播种方法,单播宜采用条播,行距20-30厘米。混播,可撒播也可条播,条播时可同行条播,也可隔行条播,行距20-25厘米。

田间管理

箭舌豌豆抗逆性强,幼苗后期管理简便,但苗期要注意除草,适量追肥,在灌区应注意分枝期和青荚期的供水。箭舌豌豆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中磷消耗较多,收草后的茬地往往氮多磷少,应增施磷肥,以求氮磷平衡,促进后作产量。

苗期生长较慢,花期开始迅速生长,花期前的生长快慢随温度高低而不同,花期以后则依品种不同而异,耐寒性强,但不耐炎热,幼苗能耐-6℃的冷冻。耐干旱但对水分很敏感,每遇干旱则生长不良,但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生机,遇水后又继续生长,但产量显著下降。再生性强,但与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有关,花期前刈割,留茬高度20厘米以上时,再生草产量高。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酸耐瘠薄能力强,而耐盐能力差,能在pH值5.0-8.5的砂砾质至粘质土壤上生长良好,但在冷浸泥田和盐碱地上生长不良。适宜在pH值6.0-6.8并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和砂壤土上种植。抗冰雹能力强,冰雹可使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枝离叶碎,而箭舌豌豆叶小茎柔韧,在同等条件下受灾较轻,对产量影响较小。固氮能力强而早,一般在2-3片真叶时就形成根瘤,有一定的固氮能力,营养生长阶段的固氮量占全生育的95%以上,春播的箭舌豌豆在分枝到孕蕾期是根瘤固氮活性的高峰。

收获

收获利用箭舌豌豆用以青饲、放牧、青贮、调制青干草均可。青贮时要稍晒后与其他牧草搭配。调制干草时,刈割束捆要小,堆放要通风,防止霉烂变质。适宜刈割期应在开花期至始荚期进行。也可刈牧配合利用,于幼嫩时放牧,再生草刈割。放牧宜在干燥天气进行,避免牛、羊过量采食,防止瘤胃膨气。与燕麦混播的适宜刈期是燕麦抽穗期。早期刈割后的再生草,也应放牧利用。种子成熟后,多数品种易爆荚落粒,当70%的豆荚变为黄褐色时即应收割,及时运往晒场干燥脱粒。种子除用作家畜精料外,还可加工粉条、粉丝、粉面等副食品,用箭舌豌豆粉与水量面粉混合,制作面条、馒头、烙饼等食品别有风味,深受群众喜爱。但种子中含有生物碱和氰苷,氰苷经水分解后释放出氢氰酸,食用过量能使人畜中毒。据测定,种子中氢氰酸含量高低因品种不同,差异很大,一般在0.8-2.45ppm之间。氢氰酸遇热挥发,遇水溶解,去毒容易,在食用饲用前经浸泡、淘洗、磨碎、炒熟、蒸煮等加工工艺处理后,其氢氰酸含量均大幅度下降,故不至出现中毒危险。但应避免大量长期连续使用。箭舌豌豆用于绿肥和轮作,肥田效果显著,据甘肃省畜牧兽医工作队1972年在张掖小满试验,在麦收后短期休闲地复种箭舌豌豆,其根茬地0-20厘米土层中,速效氮含量比休闲地增加66.7-133.4%,比复种前增加66.7-249.9%,且旱地比水地增加幅度大,固氮能力也较普通豌豆强;与休闲地比,几种有益微生物也大有增加,氮化菌增加112.75%,固氮菌增加104.75%,硝化菌增加147.01%。箭舌豌豆是谷类作物的良好前作。

病虫防治

病害:野豌豆壳二孢叶斑病、野豌豆葡萄孢赤斑病、野豌豆镰孢萎蔫病、野豌豆白粉病、野豌豆锈病、野豌豆细菌性赤斑病

虫害:草原毛虫类、盲蝽类、蛴螬、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叶蝉类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即前述植物入药。本种花期有毒。

大巢菜为豆科植物大巢菜ViciasativaL.的嫩茎叶,又名野苕子、薇菜、野豌豆等。多生于田边及灌木林间。可作汤或炒食。大巢菜每百克鲜嫩茎叶含水分80克,蛋白质3.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9克,钙270毫克,磷70毫克。大巢菜具有清热利湿、和血祛瘀的功效,治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等。《本草拾遗》载“调中,利大小肠”。《草本便方》载“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

大巢菜(《纲目》)

【异名】薇(《诗经》),垂水(《尔雅》),薇莱、巢菜、野豌豆(《品汇精要》),野麻豌(《草木便方》),箭舌豌豆(《植物学大辞典》),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苕子(《广州植物志》),肥田草(《贵州草药》)。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诗疏》以为迷蕨,郑氏《通志》以为金樱芽,皆谬矣。项氏云,巢菜有大小二种,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实者,小者即苏东坡所谓元修菜也,此说得之。

性味

甘辛,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其毒性随生长期而变化,以花期和结实期毒性最大。牲畜以慢性中毒为主,马和牛在食人该植物1个月内发病,一般于15天开始体态消瘦,出现特有的神经症状,如昏睡,步态蹒跚,中毒中期转为兴奋,末期再次出现昏睡,还伴有便秘、黄疸、疝痛、血尿、脱毛等。尸检可见内脏充血、肠炎等,脊髓髓质等呈粉红色。急性中毒死亡不多见。

①《本草拾遗》:”味甘,寒,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甘,性子,无毒。”

③《草木便方》:”辛,平。”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和血祛瘀。治黄疸,浮肿,疟疾,鼻衄,心悸,梦遗,月经不调。

①《本草拾遗》:”调中,利大小肠。”

②《海药本草》:”主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

③《品汇精要》:”益气,润肌,清神,强志。”

④《草木便方》:”活血,破血,止血,生肌。治五黄疸肿,利脏热。截疟,平胃,明耳目。”

⑤《四川中药志》:”生血。治肾虚遗精,腰痛,湿热黄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或炖肉。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疟疾:肥田草50克,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鼻血:肥田草50克,煨甜酒吃。(《贵州草药》)

③治黄肿及水肿:野麻豌、黄脚鸡、水皂角、臭草根、打碗子根。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夜梦遗精,心慌心跳:野麻豌、黄精、天冬、朱砂、仙茅、杜仲。炖猪蹄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月经不调:肥田草种子、小血藤各25克,泡酒服。(《贵州草药》)

⑥治疔疮:鲜大巢菜,盐卤捣敷。(江西《草药手册》)

药用价值:豆科草本植物大巢菜的嫩茎叶。又称薇菜、巢菜、野腕豆苗、野麻碗豆、苕豆。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性能】味甘、微辛,性平。能清热利湿,利大便,活血止血,截疟。

【参考】含多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糖类等成分。

【用途】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大便不利;妇女经行不畅,经闭,衄血;疟疾。

【用法】煎汤,煮食。

【注意】用以通利大便,作菜或煮汤食为好。孕妇慎用。

附方

1、薇菜水皂角汤:大巢菜50克,水皂角30克。加水煎汤服。

本方二物均能利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或湿热发黄。

2、薇荠汤:鲜大巢菜50克,荠菜30克。加水煎汤服。

薇、荠二菜均可止血而药性偏凉。用于血热所致的鼻衄、咳血和吐血。

饲用价值

是粮、料、草兼用作物,生长繁茂,产量高。

一般亩产鲜草1000-2000千克,高者可达3000千克,亩产种子100-150千克,高产可达250千克以上。

鲜草干燥率22%,叶量占51.3%,茎叶柔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马、牛、羊、猪、兔和家禽都喜食。箭舌豌豆与青燕麦混播,收贮混合青干草,产量较青燕麦单播提高43.3%,混合青干草的蛋白质含量较青燕麦提高4.0%;是增加冬春干草贮量,改进干草质量,提高冬春家畜营养水平的有效途径,应在青燕麦种植地区大力推广。

zw59.com小编推荐

蚕豆Vicia faba L.


  • 中文学名蚕豆
  • 拉丁文名ViciafabaL.
  • 别名南豆、胡豆、竖豆、佛豆、罗汉豆、兰花豆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科豆科
  • 亚科蝶形花亚科
  • 族野豌豆族
  • 属野豌豆属
  • 种蚕豆
  • 分布区域中国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蚕豆(学名:ViciafabaL.):豆科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

历史起源

蚕豆的起源和分布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在死海北面的古城杰利科遗址中发现有公元前6250年的蚕豆残存物,在西班牙新石器时代和瑞士青铜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曾发现蚕豆种子。

蚕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张写的《广雅》中有胡豆一词。中国蚕豆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蚕豆的出土。李时珍说:“豆英状如老蚕,故名蚕豆”,王祯《农书》则谓豆于蚕财成熟,其义亦通。蚕豆花、叶、英壳,均可作药用。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则蚕豆在中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但是根据万国鼎先生认为:确指蚕豆的记载,最先见于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记》(1057年),叫做“佛豆”。如今四川仍称为胡豆。

蚕豆这一名词,最先见于南宋杨万里(1124-1206年)的诗序中。从我国的一些古书记载来看,这种作物可能在宋初或宋以前传入中国,最先栽培于西南川、滇一带,元明之间才广泛推广到长江下游各省。

中国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自热带至北纬63°地区均有种植。中国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蚕豆,又叫胡豆,佛豆,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食豆,因此又称作立夏豆。宁波人则习惯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吃蚕豆,都喜欢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

据《太平御览》记载,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确实,蚕豆既是粮食,又是小菜,既是“闲食”,又是补品。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12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

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直径0.7-1厘米,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2.5厘米,宽约0.5厘米,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1-3对,互生,上部小叶可达4-5对,基部较少,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稀圆形,长4-6(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

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近无;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较长;具花2-4(6)朵呈丛状着生于叶腋,花冠白色,具紫色脉纹及黑色斑晕,长2-3.5厘米,旗瓣中部缢缩,基部渐狭,翼瓣短于旗瓣,长于龙骨瓣;雄蕊2体(9+1),子房线形无柄,胚珠2-4(6),花柱密被白柔毛,顶端远轴面有一束髯毛。

荚果肥厚,长5-10厘米,宽2-3厘米;表皮绿色被绒毛,内有白色海绵状,横隔膜,成熟后表皮变为黑色。种子2-4(6),长方圆形,近长方形,中间内凹,种皮革质,青绿色,灰绿色至棕褐色,稀紫色或黑色;种脐线形,黑色,位于种子一端。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蚕豆生于北纬63°温暖湿地,耐-4°C低温,但畏暑,对温度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而不同,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6-25℃,最低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30-35℃,在营养生长期所需温度较低,最低温度为14-16℃,开花结实期要求16-22℃,如遇-4℃以下低温,其地上部即会遭受冻害。

分布范围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以南为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

栽培技术

秋播

整地施肥:前茬为旱地的蚕豆田,前茬作物收获后视土壤墒情决定是否进行旋耕或免耕直播。秋蚕豆播种季节多干旱少雨,如果前茬收获后土壤水分含量在40%以上则进行直播。反之则需对地块进行旋耕(避免翻犁),并在翻犁之前施用一定数量的农家肥(不低于1吨/亩)或复合肥(10:10:10)作为底肥,之后进行翻犁,保证旋耕深度不低于10厘米,旋耕后的地块可以按照厢面3-5米、沟宽0.3米进行理厢。

前茬为水稻的蚕豆田,水稻收获后抢墒播种,采取直播或起垄播种。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是在水稻收获后不进行翻犁(旋耕),按厢宽3-4米进行的厢面种植蚕豆,蚕豆种植所需行距用复合肥(10:10:10)在开厢前划好,沟的宽度、深度视地块而定,冬春干旱少雨区域,以沟宽0.3米、沟深0.3米为宜,地势较为平坦且秋季降雨稍多区域则适当增加沟的深度,以沟宽0.5米、沟深0.4米为宜,蚕豆播后在厢面上撒施一定量农家肥后再进行挖沟,挖出的土壤破碎后散播于厢面上。稻田起垄播种主要是在江浙等地势较为平坦地区,水稻收获后田间积水较多,将田块按照80-100厘米的宽度起垄,垄高20-25厘米,垄与垄之间留40-50厘米宽沟。

适期播种:干籽粒蚕豆的生产应避免早秋播种,一般在10月初至11月初播种完毕为宜,以避免蚕豆花期遭受低温霜冻危害。此外,采用“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种植的蚕豆,最适播期为水稻收获后15-20天,需要根据田块的含水情况来选择具体播期,田块出现淹积水情况或者田块已经干涸出现细小裂缝均不是最适播期,稻田起垄种植蚕豆则在起垄后即可进行播种。

合理密植:长江流域秋播蚕豆产区干籽粒生产以中粒种(干籽粒百粒重70-120克)为主,中等肥力的田块亩种植1.5万株计算播量,如果蚕豆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含量保持50%-60%,则可以采取高密度种植(3万株/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方式上旱地可以采取开塘穴播(2粒/穴)或者条播种,“稻后免耕直播”则以水稻稻茬为走向进行播种,1粒/穴。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区域以大粒种(干籽粒百粒重>120克)类型为主,且主要进行鲜销生产,亩播量控制在5000株以下。

田间管理:

合理排灌。采用“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田块要抢墒播种,田间水分含量较多的田块要及时排水,保证出苗是蚕豆获得高产的关键。蚕豆花荚期视土壤墒情安排灌水,以避免花荚期出现大量落花落荚情况,同时保证蚕豆灌浆充分,获得尽可能高的百粒重。

肥料施用。对追肥,贫瘠地块在蚕豆苗期亩施尿素5-8公斤,促进幼苗生长,早生分枝利于开花结荚。初花期和结荚期亩用复合肥(10:10:10)15公斤、尿素10公斤捣碎泡水浇施各1次。对采收鲜荚的蚕豆田,每采收青荚1-2次,根据长势和苗架情况可用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0.2%硼肥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杂草防治。以芽前除草为最佳,在蚕豆播种后3天以内选择合适除草剂进行“芽前除草”,切忌在播种前使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要严格按说明使用。蚕豆出苗后尽量避免化学除草,一般在蚕豆现蕾期至开花期之间进行人工除草,松土培土。

适期收获。干籽粒生产则在蚕豆植株叶片发黄干枯,植株茎秆颜色黄绿失水时用割晒机(4G80)将其割倒晾晒于田间,待整个植株干枯时用脱粒机进行脱粒清选并进行密封熏蒸,以防豆象为害。

春播

整地施肥:春播以起垄覆膜为主推技术。为提高抗旱蓄水保墒效果,最好采用秋季覆膜或顶凌覆膜,旱情较轻年份也可在春季播前抢墒覆膜。对秋覆膜和顶凌覆膜的田块,应及时打开渗水孔,沿垄沟每隔约50厘米用细竹竿等在地膜上打开直径小于0.5厘米的小孔,以利雨水及时下渗。起垄规格为40厘米宽小垄和70厘米宽大垄依次相间起垄,垄高10-15厘米,然后用12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垄面,两幅地膜相接在大垄之上,相接处压土合缝,并在覆好地膜的垄上和垄沟沿横向每隔约3米压土形成土带,以压实地膜,形成垄上垄沟全覆膜。

整地、施肥和地下虫害控制同时进行。对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亩施复合肥(10:10:10)15公斤,然后再进行覆膜,对地下害虫发生频繁地块则选用辛硫磷颗粒剂与复合肥混合撒施后再覆膜。

适期播种:及时早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保证苗齐、苗匀、苗壮。

合理密植: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亩保苗1.5万株左右为宜。按照宽窄行垄沟穴播种植,平均行距55厘米,人工点播一般穴距20厘米,沿大小垄间的沟内开穴点种,每穴下2-3粒,穴内留苗2-3株,可按照每穴2株、3株、2株、3株……依次相间的方式留苗。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采用覆膜种植的蚕豆点播后随即用灰土或细砂土盖住播种穴,以利压实地膜、预防板结,如遇板结则要及时破除、及时放苗。此外,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根瘤象等虫害,保证蚕豆出苗率是关键,同时苗期对弱苗结合中耕除草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施肥时避免让尿素直接与蚕豆根部接触,保持3厘米为宜。

花期管理。花期加强防控赤斑病、豆象、蚜虫等病虫害,并分1-2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蚕豆花荚期视土壤墒情安排灌水,以避免花荚期出现大量落花落荚情况,同时以保证蚕豆灌浆充分,获得尽可能高的百粒重。

适期收获。田间80%植株下部3-4层荚变黑、上部荚呈黄绿色时进行收获。

病虫防治

蚕豆立枯病

危害特征:蚕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蚕豆茎基或地下部,也侵害种子,茎基染病多在茎的一侧或环茎出现黑色病变,致茎变黑。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溶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溶液,或21%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100-1200溶液等。

蚕豆赤斑病

危害特征:叶片上先出现赤色小点,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严重时各部位均变成黑色、枯萎,茎秆内壁有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喷施1:2:100的波尔多液。以后,每隔10天喷50%多菌灵500倍液1次,连喷2-3次,初期喷波尔多液比喷多菌灵好。

蚕豆锈病

危害特征:叶片上出现锈斑,直至叶片干枯,严重时植株全部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15%粉锈宁50克对水50-60公斤喷施,每亩用药液40-60公斤,施药后20天左右,再喷药1次。

蚕豆枯萎病

危害特征:枯萎病主要是根部发病变黑,主根短小,侧根少,叶色变黄,植株呈蔫萎状,顶部茎叶萎垂。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施根部,用药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蚕豆黄萎病

危害特征:初仅在植株一段发生黄化,另一侧颜色正常,茎部上面的叶片,自下部开始向上部逐渐黄化,黄化叶片起初呈苍绿色或绿黄色,后完全变黄。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轮作。②发病初期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兑好的药液500毫升。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蚕豆炭疽病

危害特征:蚕豆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及豆荚,叶片受害初期,表面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后扩展为1-3毫米、中间为浅褐色边缘为红褐色的病斑,病斑融合后成大斑块,大小10毫米,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多受叶脉限制,病叶很少干枯,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蚕豆花叶病

危害特征:蚕豆花叶病全株发病,生产上因菜豆黄斑花叶病毒的株系不同,症状有差异,分花叶型和黄化型两种类型。花叶型病株明显矮小,叶片皱缩卷曲肥厚,叶肉黄绿相间呈花叶状斑驳,轻病株矮缩不明显,但顶端心叶多变黄或卷缩,重病株较健株明显矮小,不开花结实。黄化型植株矮小,叶片黄且薄,茎直立,一般不萎蔫,后期病叶易早落。

防治方法:①选取抗病品种,注意加强田间管理。②及时喷药治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采收前三天停止施药。

蚕豆根腐病

危害特征: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落,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雪层,是病菌的菌丝体,似鼠粪状黑色颗粒,这是病菌的菌核。后期病茎水分蒸发,病部干枯变灰白,表皮破裂如麻丝,内部有时也有鼠粪状黑色颗粒。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多雨时及时排水、排渍,合理轮作,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②在播种时,每亩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150克拌细土盖种。③苗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或用70%托布津8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美洲斑潜蝇

危害特征:美洲斑潜蝇以幼虫潜入蚕豆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其植株基部叶片受害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

防治方法:掌握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或在刚出现为害时喷药防治成虫,防治幼虫要连续进行几次,每隔5-6天一次,可用“斑潜净”500倍液,或“阿维毒”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

主要价值

药用

蚕豆的药用价值鲜为人知,除根以外,蚕豆全身都可入药。蚕豆粒:蚕豆豆粒具有健脾、利湿、降血脂的功效。蚕豆粥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腹涨腹泻、消化不良、贫血性水肿、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高血脂症等。蚕豆衣:蚕豆衣即蚕豆的种皮,除了有利尿渗湿作用外,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吐血、胎漏等症。蚕豆叶:《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蚕豆叶为止血之剂,治一切出血。”包括肺结核出血、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蚕豆花:清明节后蚕豆开花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后备用。其性味甘平,能凉血止血,治咳血、鼻衄、血痢、带下、高血压等症。

生态

蚕豆根瘤固氮能力强,鲜茎叶含氮0.55-0.59%,含磷0.13-0.14%,含钾0.45-0.52%,均高于冬季绿肥紫云英。因此,蚕豆是优良的冬季绿肥,是生物养地的重要作物。

营养

蚕豆中含蛋白质(28.2%)、少量脂肪(0.8%)及大量碳水化合物(48.6%)此外还含维生素B、及维生素B2。蚕豆中的蛋白质也是完全蛋白质,生理价值比大豆稍低,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因此也是热能的重要来源。

食用

鲜嫩的蚕豆可烹饪食用,干蚕豆的深加工则多为零食,如怪味胡豆、五香豆、蚕豆罐头、蚕豆酱、蚕豆豆奶、油炸蚕豆、膨化蚕豆、水煮蚕豆等。利用蚕豆通过用高盐稀态工艺酿造蚕豆酱油。蚕豆在加工过程中有蚕豆皮、豆荚等副产物一般都作为废弃物或饲料。蚕豆被用于生产蚕豆淀粉和蚕豆浓缩蛋白,生产工艺主要采用气力分选法,将去皮蚕豆磨成粉,在气力分选机上分选成富含蛋白质的蚕豆蛋白粉和蚕豆淀粉。蚕豆淀粉还可用于加工粉丝、粉皮的生产。

食用注意人群:

蚕豆病是由于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甚至通过母乳而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好发于幼儿及儿童,以男性多见。蚕豆病并不是每次吃蚕豆均发病,且与进食量无关,所以蚕豆病的发病可能还有尚未确定的因素参与,避免食用蚕豆和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减少溶血的发生。

卷叶巢蕨


品种名称卷叶巢蕨

学名Neottopteris antiquum 'Osaka' (syn.Asplenium antiquum 'Osaka')

异名卷叶山苏花

植物种类 多年生花卉-蕨类植物
生物分类铁角蕨科

品种描述
形态特征:蕨类植物。卷叶巢蕨株高约20~40cm,叶自根茎抽生,莲座排列,剑状披针形,叶缘卷曲呈皱波状,先端狭尖或凹裂,形状优雅,耐阴,叶色终年青翠。

繁殖方法:可用分株或孢子播种法,春至夏季为适期。

栽培要点:栽培基质可用细蛇木屑、泥炭苔混合。遮光40%~60%,忌强光直射。肥料可施川油粕。性喜高温,空气湿度要高,生长适温约为20~27℃。冬季要湿暖避风。


应用价值:适合作盆栽或庭园荫蔽地美化,中庭附植树干尤佳

巨柱仙人掌Carnegiea gigantea


  • 中文学名巨柱仙人掌
  • 拉丁文名Carnegieagigantea
  • 别名萨瓜罗巨形仙人柱、萨瓜罗掌、德州油柱、柱型仙人掌、巨人柱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石竹亚纲
  • 目石竹目
  • 科仙人掌科
  • 属仙人掌属
  • 种巨柱仙人掌
  • 分布区域巨柱仙人掌生活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索诺拉州索诺拉沙漠的边缘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内

巨柱仙人掌是巨柱仙人掌属中唯一的物种,也是世界最高的仙人掌品种之一,其学名是为了纪念美国企业家和慈善家安德鲁·卡耐基而起的。

形态特征

巨柱仙人掌是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植株高大呈柱状,有分枝呈烛台状,具锐棱,刺座有褐色绵毛,有辐射刺。花刺叭形,纯白色,花开在茎顶附近的刺座上,长8至12厘米,开放的花直径达12厘米。花瓣白色至奶油色。白天开放,夜晚闭合,花期5-6月。受精后形成的果实长6至9厘米,浆果红色,果肉可食,素有“仙桃”之称,果熟期9-10月。种子长卵形,在尖端裂开,里面的许多黑色种子(可达4000枚),长约2毫米。

该种以挺拔高大著称植物,其垂直的主干高达15米。重达数吨,能活200年。茎干具有极强的储水能力。一场大雨过后,一株巨大的巨人柱的根系能吸收大约一吨水。巨柱仙人掌虽然高大,但其根非常浅,只在高龄时会有少数分支。主茎约12至15米(最高可达20米)高,30至70厘米粗。分支在数米的高度产生,它们也向竖直的方向生长。茎有12至24个棱,上面棕色的刺座之间的距离约为2至2.5厘米。每个刺座上有12根以上1至2厘米长的、放射分布的小刺和3至6根至7厘米长的长刺。刺呈灰色。越向高处刺越细越短。

产地生境

巨柱仙人掌生活在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索诺拉州索诺拉沙漠的边缘,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内,它们生长在海拔高度180至1200米的范围内。在图森附近的亚利桑那高地上分布尤其广。这些仙人掌林大多分布在沙漠山脉底部多岩石的斜坡,或称为山麓冲积平原。

生长习性

巨柱仙人掌的开花期是五月至六月,这是当地雨季前不久。花在日落后约两小时后开放,开到第二天中午。巨人柱无法生活在太干燥和有冰冻危险的地区(比如索诺拉沙漠的高处)。火灾和雷击也对巨人柱造成威胁。此外巨人柱的根虽然分布得非常广,但是却非常浅,这样它们可以利用极小的降水,其缺点是稍微大的风就能将它们吹倒。

巨柱仙人掌的平均年龄可达约85年,极少数甚至超过200年。对它们来说最危险的时候是在它们年轻时,在这段时间里它们的生长非常缓慢,会被林鼠、加拿大盘羊、加利福尼亚兔等吃掉。10年老的巨柱仙人掌仅约4厘米高(养殖的可达10厘米高)。直到它们达到二至八米高时它们的生长速度才达到最高(约每年10至15厘米),此后其生长速度又降低。

巨柱仙人掌在靠近地表的地方有很长的网状根,能够在难得的短暂下雨时吸收水分。水贮存在凝胶状的组织中,这些组织完全膨胀起来后,可以储存多达750升的液体。厚厚的蜡质表皮能使得蒸发变得最少,而没有叶子也能减少蒸发。身上著名的刺能赶走想喝水的动物,遮住阳光,留住凉爽的空气,保护它不受干旱风的侵扰。喜温暖向阳环境,耐干旱,宜于深厚砂壤土生长,适生温度18-22℃。

生物群落

一个巨大的巨柱仙人掌都为整整的一个动物群落提供了支撑,这个动物群落包括住在地下的动物(如啮齿动物)、昆虫(如沙漠蛛蜂和塔兰图拉毒蛛)、鸣禽(如棕曲嘴鹪鹩、吉拉啄木鸟、姬鸮、栗翅鹰和黄头金雀)。

繁殖培育

扦插、播种繁殖。实生苗生长缓慢,可以在小苗阶段进行嫁接,能促其快速生长。巨人柱为热带沙漠植物中的珍稀品种。人工栽培,多选用泥炭土、细沙按3︰2的比例,拌以少量骨粉,混合配制的培养土。巨人柱抗旱力极强,人工栽培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切勿积水。生长期要求每2-3星期施用一次稀薄有机液肥。

宜在植物园或公园的展览温室内布置热带沙漠景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

保护级别

大株型植物的野生巨柱仙人掌受《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二的保护,只能在一些植物园中观赏。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植物文化

巨柱仙人掌是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索诺拉沙漠的灵魂植物,身姿高大如树干,且巨掌一柱冲天。长成这种巨掌得花很长时间,通常在它70岁时的成熟期才能见到。巨柱仙人掌长如大柱,有六七层楼高,是世界上二千多种仙人掌中身形最高大的,亚历桑那州车牌中的仙人掌就是它。高及15米,重达10吨,生存期逾二百年;暴风雨来时可在一日内吸收一吨重的水,而有“骆驼仙人掌”之称。为了适应乾旱的沙漠环境,其叶已退化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又深又广的根系遇水就吸。它忍受干旱的能力十分惊人,这是因为它那特殊的贮水本领。厚茎能贮住大量水分,如同小水库,当地过路人常将之砍开取水解渴,喝个痛快。[5]

巨柱仙人掌早在几百年前便被印第安人视为有生命的人,在清早或傍晚视线不佳时远望常被误为高大的人形矗立在沙漠中。传说,它是由印第安的圣人眉梢所滴落的汗珠幻化而成,许是感染了仙气,其身材、重量,年龄都傲视群雄。[5]

在墨西哥和美国都建有巨柱仙人掌国家公园,从每年的10月至4月,日夜气温30-80度,适合参观。春末夏初的夜晚是仙人掌的花期,墨西哥蝙蝠和蜜蜂吸吮顶上的白花花液,采蜜传粉,想见识巨柱仙人掌花开的游客可以选择春夏之交的夜晚一游。巨柱仙人掌国家公园分为两区,润康山区在吐桑以东约十二哩,提供登山及露营区;吐桑山区位吐桑西侧十五哩,皆为环状道路。

菜棚湿度大怎么办,菜棚湿度大方法


冬春季节大棚栽培的农作物,为了保湿往往密闭棚膜,但带来湿度过大,病害重,影响正常生育。那么菜棚湿度大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菜棚湿度大方法。

菜棚湿度大方法

1.管道输水。棚室内用水都应经管道输水进棚室,以便节水降湿,促进增产提效。

2.选址、建棚高燥。不要在地下水位太高的地方建大棚或日光温室,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场地;覆盖棚膜前如有积雪,土壤含水量高或遇降水时,要采取降湿措施,待棚室内的湿度适宜时再盖薄膜。

3.减少浇水。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和灌水量,严禁大水漫灌,可采取隔沟轮浇的办法。也可选晴天上午灌水,当天及时放风排湿。灌水后进行松土,破坏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的蒸发。

4.放风排湿。在不影响蔬菜生长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增加放风量和放风时间。

5.覆盖地膜。在棚室内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进行膜下软管滴灌,这样土壤不板结,土壤温度不易降低,用水也少,又能降低湿度。

6.做好排水准备。在棚室外围挖好排水沟,以便能及时排涝降湿。

蔬菜大棚湿度大怎么办

1、采用无滴膜覆盖:无滴膜可克服膜内侧附着大量水滴的弊端,提高农膜的透光率,比一般农膜高10%~15%,有利于增温降湿。

2、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可大大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全棚地膜覆盖,是降低棚内湿度的重要措施。

3、采用膜下滴灌:膜下滴灌综合了地膜覆盖和滴灌的共同优点,是降低棚内湿度有效措施。方法是畦中央放上塑料滴灌管,再覆盖地膜。

4、合理浇水:浇水是导致棚内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冬春生产可选择晴天浇水,浇水要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棚内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后适当放风,及时松土,可降低土壤湿度,也可降低空气湿度。

5、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简易的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会引起棚温下降。如通风时湿度下降过快,要及时关闭通风口,防止温度骤然下降使农作物遭受危害。

6、增大透光量:增大透光量可提高棚湿,棚湿升高后,空气湿度会降低。一般来说空气湿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7、挂反光幕:棚内持反光幕,不但可增加光照强度,而且可提高地温和气温。因空气相对湿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所以棚内挂反光幕也具有一定降低空气湿度的作用。

8、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用药:棚内的空气湿度本来就较大,采用常规的喷雾法用药会增加大棚内湿度,这对防治病害不利。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用药,可避免由于喷雾而加大空气湿度,提高防治效果。

关于菜棚湿度大怎么办,菜棚湿度大方法,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农业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火爆植物59网吧。

豆瓣菜的 豆瓣菜有哪些菜


豆瓣菜又名西洋菜、东洋草等。原产欧洲,在黑龙江、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栽培。那么,豆瓣菜是什么菜?下面就来欣赏一下豆瓣菜的图片吧!

豆瓣菜是什么菜

豆瓣菜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西洋菜、水田芥等。豆瓣菜原产于欧洲,现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种植。豆瓣菜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A和钙铁等元素,且具有清肺热、润肺燥的功效,具有较好的抗衰老的作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豆瓣菜的吃法以炒、煮居多,也可以作为三明治的食材,也可以做成蔬菜沙拉的配菜,或是炖汤喝。可以用一些西洋菜茎叶来做美味的汤,再加上一些洋葱和马铃薯。饰以新鲜的叶子和一些酸奶,你就可以有一碗既健康又高营养的沙拉。

目前豆瓣菜的栽培品种主要有广东小叶豆瓣菜、英国大叶豆瓣菜和江西大叶豆瓣菜,适宜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中种植。喜保水保肥力强的中性壤土,适宜pH值为6.5~7.5。

豆瓣菜长什么样子

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匍匐或浮水生,多分枝,节上生不定根。

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3-7(-9)枚,宽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顶端1片较大,长2-3厘米,宽1.5-2.5厘米,钝头或微凹,近全缘或呈浅波状,基部截平,小叶柄细而扁,侧生小叶与顶生的相似,基部不等称,叶柄基部成耳状,略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萼片长卵形,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边缘膜质,基部略呈囊状;花瓣白色,倒卵形或宽是形,具脉纹,长3-4毫米,宽1-1.5毫米,顶端圆,基部渐狭成细爪。

长角果圆柱形而扁,长15-20毫米,宽1.5-2毫米;果柄纤细,开展或微弯;花柱短。种子每室2行。卵形,直径约1毫米,红褐色,表面具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

乌菜


乌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芸苔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绿色,全体无毛或基生叶下面偶有极疏刺毛。茎短,上部分枝。基生叶少,密生,短且宽,显著皱缩,圆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茎生叶近圆形或圆卵形,长4—10厘米,全缘,基部抱茎。乌菜可是原产自我国的本土蔬菜!乌菜主要种植在我国长江流域,翠绿欲滴的叶片不仅肥嫩、好看,还能供我们食用!味道特别鲜美,营养极其丰富!

中文学名:乌菜

别称:乌塌菜、塌菜、塌棵菜、塌地松、黑菜、黑桃乌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分类:蔬菜植物

竹叶菜


竹叶菜(学名:Ipomoea aquatica Forsk),别称众多,有鸭跖草,竹节菜,空心菜等,夏季会开出蓝碧色的花朵。竹叶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炎症。同时竹叶菜口感爽脆,常常被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经过烹饪搬上餐桌,是夏季去热解暑之圣品。

中文学名:竹叶菜

拉丁学名:IpomoeaaquaticaForsk

别称:鸭跖草,竹节菜,空心菜

族:番薯族

属:番薯属

种:蕹菜分类:蔬菜植物

《大巢菜Vicia gigantea Bge.》由植物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种植物通心菜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