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枝黄芪

2020-10-15

多肉多浆植物种植。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多枝黄芪》,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植物名称多枝黄芪

科属 豆科
学名Astragalus polycladus Bur.et Franch.

地理分布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多枝黄芪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匍匐茎多分枝,瘦弱,长约50cm。托叶联合。小叶11~21,卵状披针形或阔椭圆形。长3~10mm,宽1~4mm,叶两面均被有白色伏贴的长柔毛,顶端钝。总状花序紧密,多花,花冠红色或堇色;荚果有隔膜,长5~6mm,花果期6~9个月。

本种与松潘黄芪(A.sunpanlnsis)外形近似,其区别在于多枝黄芪荚果腹面有隔膜,种子排列在膜两边,而后者无隔膜。

细胞染色体:2n=2x=16。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多枝黄芪是横断山的特有种,多分布在海拔2100~4100m的干旱山坡、平滩、路边、沟谷。

多枝黄芪属寒温带地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在横断山及其毗邻地区分布十分广泛。从水平分布情况看,滇西北,川西、川西北、甘肃南部,藏东和青海南部高原地区均有自然分布。横断山高寒地区是它的重要分布区。

多枝黄芪有较强的适应性,最适于向阳的山坡、坝地,土壤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能力,在四川省阿坝县的寒温带地区,全年平均气温0~6℃,7月平均温度10~12.9℃,1月平均气温6~7.9℃,极端最低温可达-33.9℃,0℃的积温300~681℃无霜期很短,仅3~47天,甚至常年可见霜雪,年降水量700mm左右,且有50%集中在5~8月,干湿季明显。在多冰雹和大风的气候条件下,多枝黄芪仍然能生长。在群落中竞争能力很强,尤其在地势开阔,光照充足的河滩、阶地,生长更加繁茂。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板结土壤上,一经封育,即可迅速生长。

6月开花,茎、叶、花近乎同时生长发育。

饲用价值
多枝黄芪饲用价值颇高,它返青较早,枯萎又晚,耐牧力强,草质优良,常年为各类家畜所喜食,是天然草场上的优良豆科牧草。也是高寒草甸的主要成分,为在这些地区放养家畜,提供了丰富的,不可多得的优良牧草。

本牧草的营养成分高,适口性好,其各类家畜均喜食,特别对于绵羊、牦牛等高寒地区的草食家畜来说,它更是天然放牧场上的重要而优质的牧草来源。

多枝黄芪是一种很有栽培前途的野生牧草,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首先用它和其他禾本科牧草混播,建立人工草场,生长良好,其生产性能,再生能力和营养成分均较为理想,是较好的刈牧兼用优良牧草。

其他用途
此外,本牧草根深叶茂,繁殖能力极强,据测定,在土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一株多枝黄芪竟可覆盖1m2的土地,因而可以成为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特别在气候较寒冷,植物稀少,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种植,更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zw59.com推荐

克舍尔黄芪


植物名称克舍尔黄芪

科属 豆科
学名Astragalus kessleri Trautv.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天山;苏联(中亚)也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小半灌木。株高30~40cm,各部(除去花冠)被丁字毛,根系发达,长50~70cm,具短而粗壮的根状茎。单数羽状复叶,叶轴长5~15cm,硬化而宿存;小叶9~15,披针形或条形,长0.7~1.2cm,宽1~4mm,先端常具小尖头。总状花序,花梗较长,花稀疏;萼管状;花淡紫色。荚果细长,三棱形,先端尖,长1~1.8cm,宽3~5mm,青绿时淡紫红色,含种子3~5粒。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克舍尔黄芪为旱生植物,多生长在海拔1000~1400m的山地阳坡,坡度较陡,砾石质很强的地段。是砾石质荒漠植被的伴生种或亚优势种。共生植物多为博乐蒿(Artemisia borotalensis)、冷蒿(A.frigida)、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木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等。

克舍尔黄芪的抗旱能力很强,它在山地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光照强的生境中,生长很旺盛,由于它的根蘖很发达,一株可多达30~50个,所以耐牧性很强。再生能力也较强,在春季经常放牧的情况下,6月中旬停牧,半月以后再生草仍然开花结果,得到繁殖的机会。

克舍尔黄芪所处的草地,气候干旱,地形陡,植物种类少,草层高20~30cm,覆盖度15~30%,亩产干草20~35kg。这类草地一般作为冬牧地。由于处在阳坡,冬季积雪少或不积雪,过度放牧牲畜,因之多数为干旱退化的草地。

克舍尔黄芪,在新疆天山中段的北坡,4月上旬返青,花期较长,通常为5月初到7月初,7月下旬种子成熟。

饲用价值
克舍尔黄芪为优等牧草,在砾石质荒漠分布广,草群中占有一定的产量,春季返青早,生长快,耐践踏,再生力强,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盛花前,基生叶丰茂,草质柔软,结荚后草质变粗老,有较高的适口性,各种牲畜采食,绵羊最喜食,马、牛乐食。据牧民反映。牲畜被放牧在有克舍尔黄芪的草地,上膘很快。

黄芪栽培技术


黄芪是豆科黄耆属植物,它的根部可入药,有补气固表、利尿排脓等功效,很多人都在种植它。黄芪栽培技术是什么样的呢?

黄芪栽培技术

1、黄芪为深根性植物,平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疏松而肥沃的砂质土壤;山区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好,背风向阳的山坡或荒地栽种。

2、选地后进行整地,以秋季翻地为好,一般深耕30-45厘米,结合翻地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春耕翻地要注意土壤保墒,然后耙细整平,作畦或打垄。

3、先将有杂质、瘪粒和虫蛀的种子去掉。黄芪种子皮比较坚硬,不易发芽,播种前须进行种子处理,多采用粗砂或磨末机轻度摩擦种皮,也可将种子置于50℃的温水中浸泡6-12小时,捞出后装入布袋催芽。

4、分春播、伏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伏播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秋播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播应注意土壤墒情。

5、播种方法有穴播、条播和撒播,但主要为穴播和条播。在生产上多采用直播,田间管理方便,省工而产量高,质量好。育苗移栽不仅费工,而且移栽时易伤主根,形成鸡爪芪,影响药品质量。

6、当年苗出齐后即可松土除草,一般进行2-3次。当苗高7-10厘米时进行疏苗,按15-20厘米株距定苗。

7、以后每年于生长期视土壤板结和杂草长势,进行松土除草。播种1-2年生黄芪生长旺盛,根部发育较快,可结合中耕除草适当追施磷钾肥料。

8、出苗和返青期需水分较多,如遇干旱,应及时进行灌水。雨季土壤湿度大,易积水地块应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烂根。

9、黄芪生长期间主要注意防治白粉病、根腐病、蚜虫、豆荚螟。

①白粉病:从苗期到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荚果。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15天喷1次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每10天1次,连续2或3次。

②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造成烂根。在高温高湿,土质黏重的情况下更易发病。防治方法:选择的种植地要好,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整地时每亩施70%。

③蚜虫:主要侵蚀植株上部的嫩茎叶,从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和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洒,每7天1次。

④豆荚螟:该虫将卵产于嫩荚或花苞上,孵化出来的幼虫会侵蚀种子。防治方法:在成虫盛发期,于傍晚喷洒80%晶体敌百虫1500-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3-5次,直到种子全部成熟。

3-4年后,黄芪根部可以进行采收,挖刨时不要损伤其外皮。种子也要做到随熟随采。

黄芪有什么功效作用?黄芪的种植技术


【常见问题】黄芪有什么功效作用?该怎么种?

【专家解答】黄芪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是我国的传统药材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药用价值高,因而在市场上备受欢迎,种植效益好。现将黄芪的功效作用和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黄芪的功效作用

1.益气固表: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4.扩张血管:黄芪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

5.保护肝脏:黄芪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二、黄芪的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黄芪适应性强,比较耐寒耐旱,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不宜在低洼积水地种植,根部较深,种前应深耕土地,适时洇地,干旱地区在雨季种植不错。黄芪系深根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高燥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平地或向阳的山坡均可种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

2.繁殖:黄芪通常用种子繁殖,在播种之前将种子用水泡涨,浸泡时间约6-8个小时为宜,捞出后用沙子拌起来,发现有芽时即可播种,一般7-10天出苗。条播,按行距20-25厘米开1-1.5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用大锄稍用力推平,然后再将畦面搂出浮土。

3.间苗补苗:当苗高5-7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通过2-3次间苗后,每隔8-10厘米留壮苗1株,如遇缺棵,应小苗带土补植,也可重播催芽籽补苗。

4.追肥:在生长第1、2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一次肥,每亩追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千克或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7-8千克,第一年冬季枯苗后每亩施入厩肥2000千克加三元素复合肥(N、P、K各15%)10千克、饼肥150千克,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培土防冻。

5.打顶:打顶为了控制植株高度生长,减少养分的消耗,于7月底前进行打顶,可以增产。

6.中耕除草:黄芪幼苗生长缓慢,不注意除草易造成草荒,因此,在苗高5厘米左右时,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次于苗高8-9厘米,第3次于定苗后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第二年以后于5、6、9月各除草一次。

7.收获加工:当年秋后或第二年秋后,地上茎叶枯萎时刨收。拌去泥土,去掉芦茎,晒干,捆成小把出售。一般当年亩产干品300公斤左右,鲜货900-1100公斤。

【小编结语】黄芪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黄芪的功效作用和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黄芪怎么进行种植?黄芪有什么种植技巧?


现在种植除了基本粮食蔬果不少人都玩特色种植,比如中药种植,也有不少靠着种植中药发家致富奔小康。这中药种植前景非常好。但中药数量多其种植方法也尽不相同。小编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下黄芪的种植方法。那么黄芪怎么进行种植?黄芪有什么种植技巧?

黄芪是中药材的一种,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生肌之功,在我国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它具有较强的保健作用,而且用途广泛,商场需求量较大,价格较为安稳。近几年随着野生黄芪数量的减少。人们展开了黄芪人工移培育实验,其中垒县改进培育技术,推广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缩短了黄芪生长周期,前进了产量和质量,效益比培育某些大宗农作物高2~3倍。下面是详细的种植技巧。

一、种植选地

根据黄芪生长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美、透气性出色、排水渗水力强的砂壤土地块,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好,忌连茬重作,轮作时间需要在3年以上。

二、整地上肥

秋末或早春整地,深耕土壤30厘米以上。深耕能加厚活土层,熟化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才干,前进土壤肥力,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侧根和鸡爪芪的构成。上肥应遵照一次性深施的原则,犁地前667米2撒施有机肥1000千克,并将化肥上肥量的70%。杂草危害严峻的地块,每667米2用48%氟乐灵乳油200毫升进行土壤关闭处理,喷施除草剂3~5天后培育,可有用控制黄芪苗期田间杂草危害。

三、栽培方法

有直播与育苗移栽2种培育办法。直播法用种量大,生长不规整,采收期长,影响产质量量和采挖。育苗移栽可以节约用地,移栽后植株生长健旺,起挖省工,便于田间处理,根茎生长规整,便于收成,产品性好,产量高。

1.选苗

根据黄芪高产培育需求,应选择苗高30厘米以上、根粗0.5厘米左右、侧根少、无损伤、无霉变的幼苗移栽。质量好的幼苗对产量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培育效益。

2.移栽

选用育苗移栽技术,缩短了黄芪生长周期。移栽一般分春、秋2季进行。自育苗一般在秋季10月中、下旬栽植,起苗时间与栽苗时间一起或早几天;外调苗一般以春季栽植为好,在春季苗出芽前(3月底~4月初)栽植。为前进黄芪产量,选用12行黄芪移栽机在整好的地上上开沟,行距20厘米,沟深10厘米,把黄芪按次第平扔在沟内,每棵黄芪预兆相距18~22厘米。注意移栽间距。

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前进黄芪产量,一般每667米2保苗1.6万~2.0万株。水肥条件好、土壤肥美、养分满足的地块可适当密植,水肥条件差、养分缺乏的地块可适当稀植。

四、田间管理

1.水肥处理

合理的水肥处理可促进黄芪根茎快速生长。黄芪苗期耗水量少,移栽后若土壤墒情差,要及时滴水,在足墒栽植的情况下,可以不洒水,第1水可推延至苗高10厘米时,第2水在黄芪现蕾期,此刻是黄芪需水肥高峰期,结合滴水与施肥一起实施,而且每隔15天滴水1次,而且需要注意灌水量,以防烂根,影响黄芪产量和质量。

2.中耕除草

当苗高6~8厘米时或杂草2~4叶期,可以用黄芪专用除草剂灭草,与25%灭草松水剂240毫升混合,对水30千克茎叶喷雾,可有用防除1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后期视杂草生长情况当令选用黄芪专用除草剂除草,或人工拔除杂草。3.叶面追肥在黄芪初花期、结荚期叶面追肥,每667米2喷施磷酸二氢钾150克,或667米2用微蜜有机水溶肥15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施。

4.病虫害防治

①白粉病7~8月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病,首要发病部位布满白色粉末状霉层,后期呈灰白色,构成叶片枯黄早落。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施防治,而且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可有用控制病害延伸。

②蚜虫6~8月发作,首要危害嫩芽和嫩叶。害虫成群集合叶背或茎秆罗致汁液,1年发作多代,可用吡虫啉1500倍液或氰戊菊酯1000倍液喷施防治。

五、采收

根据中药材质量和商场要求,概括判定采收时节,一般在10月中、下旬黄芪叶片发黄时采收,因此刻根生长充分,堆集的有用成分含量高,黄芪产量高。采收时先用打草机割除黄芪茎秆,留茬2~3厘米,随后用黄芪挖药机械起挖,把药材挖出撒在地上,经人工捡拾成堆后,去净泥土直接出售,也可剪去须根,待晒六七成干时,将根理直,扎成小把,再晒至全干出售。

红花岩黄芪


植物名称红花岩黄芪

科属 豆科
异名 豆花牛脖筋
学名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国外原苏联、蒙古也有。

形态特征
半灌木,高60~100(150)cm。茎下部木质化。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21~41;小叶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2mm,宽3~6m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有平伏短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较小。总状花序腋生,连总花梗长10~30cm,具花5~20朵;花疏散,红紫色;萼钟形,长6~8mm;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较狭长,约为旗瓣的1/3;龙骨辨倒卵状三角形,与旗瓣近等长;二体雄蕊;子房有毛。荚果具2~3节,少数1或4节,扁平,被白色柔毛,并有横肋纹及小刺毛。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红花岩黄芪为多年生中旱生半灌木。生于草原区及半荒漠区的固定沙丘或沙质草原以及沟坡崖畔、石质的侵蚀坡地。喜光、抗寒、抗风沙,耐干旱和高温,适应性强,冬季能耐零下11~14.5℃低温。除在沼泽化土壤上不宜生长外,其余土壤均可生长。在宁夏固原土石山区作为改良和恢复青砂裸面植被的先锋植物种植。据观测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地区,4月中旬平均气温8.2℃以上时开始萌发,从根颈部生出新枝;5月中旬生长迅速,枝条丛生;6月中旬花序形成;7月上旬进入盛花期;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种子先从花序的下部始自下而上成熟,成热后易脱落;10月上旬全株枯黄,叶片脱落。在陕西秦岭地区6~8月开花,果期为8~10月。

红花岩黄芪在青砂土中表现出侧根和毛根发达,生长快,但主根不甚明显。水平根系平行伸展可达1.5~2.0m,多集中分布在20~40cm土层中,根系上着生大量根瘤(8~16个)。在土石山区青砂露面的阴、阳坡点播和撒播的3年生红花岩黄芪地下部生长情况。

饲用价值
红花岩黄芪属优等饲用植物,青、干状态下均为马、牛、羊、兔等家畜所喜食。据报道,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含量分别比紫花苜蓿高67.1%、3.14%、122.75%、36.51%,结实期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分别比红豆草高89.66%、1.43%、43.63%和12.66%。

其他用途
其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红花岩黄芪也属蜜源植物,有蜜有粉,蜂喜采集。入药其根能强心利尿。用作水土保持和治理青砂露面,均有良好效果。亦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
红花岩黄芪结实率低,籽粒不易饱满,随熟随落,不易采种。种子皮较厚,透水性不良,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仅为15~20%左右,擦破种皮,发芽率可达50~60%。种子千粒重12.5g。在石质山坡出现青砂露面的陡坡上种植,春季只需少量水分能使部分种子发芽。播种期以5月下旬到6月上旬最好,种子发芽快,出苗早,点播、条播均宜。在水分较好年份也可撒播,撒播后用牛、羊践踏或人工耙地而以使种子覆土,可提高出苗率20~30%。在治理青砂露面时宜实行人工点播。疆土深2~3cm,播量11.25~15kg/ha,撒播时应增加1倍的播种量。

《多枝黄芪》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多浆植物种植”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