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刚竹毒蛾的危害与防治》,希望您喜欢!

刚竹毒蛾是竹类植物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毛竹、刚竹、淡竹、慈竹等竹类植物,发生严重时将会造成竹林成片枯死,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刚竹毒蛾该如何防治?现将刚竹毒蛾的危害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刚竹毒蛾的危害

刚竹毒蛾的食性较单一,大发生时,不但将当年竹叶食尽,使得竹节内积水,影响材质,能致使竹林成片枯死,而且会造成竹林下年度竹笋大量减少;在2002年月上旬,东至县西湾、龙泉、官港等乡镇便发生了大面积的刚竹毒蛾,爆发成灾速度快,少数虫口高的竹林的竹叶被食达80%以上,成片枯黄,如同火烧。

二、刚竹毒蛾的防治

1.农业防治:加强竹林抚育,合理砍伐,保持竹林适宜密度,可抑制大发生;注意竹林卫生,清除落地叶片及小枝,人工摘除虫茧,减少虫源;

2.物理防治:该虫趋光性强,在成虫发生期,装置黑光灯诱杀;

3.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4.生物防治:幼虫发生期引放天敌,并注意加以保护,发生量不大时尽量不施用化学药剂防治,可使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效果均好。

【小编结语】做好刚竹毒蛾的防治工作,是保证竹林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刚竹毒蛾的危害与防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推荐

烟草角斑病的危害与防治技术


角斑病,是烟草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在干旱季节易发生,主要危害烟草的叶片,从而降低烟草的品质,影响其商品经济价值,需及时防治。那么,烟草角斑病具有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防治呢?现将烟草角斑病的危害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烟草角斑病的危害

烟草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开始时产生褐色小斑点,后以叶脉为界,逐渐扩大,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色赤褐,周围往往有黄色晕环,后期长出黑色霉状小点。

二、烟草角斑病的防治技术

1.苗床期防治:首先应进行种子消毒,如用0.5%~1%硫酸铜浸种10分钟;苗床地注意换土,苗床土、苗床肥进行消毒处理。在病害严重发生的地区,为了防止粪水的传播,可用复合肥代替粪水追肥,具体做法是每100升水中加复合肥200~250克,搅匀后于傍晚浇施。同时也应加强苗床管理,在阴雨天气下,及时通风去湿,除草间苗,排水放湿等。当苗床上出现零星病株时去除病株,并喷施1:1:160波尔多液或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

2.大田期的防治:应坚持轮作2~3年,切忌连作,并且不能与马铃薯和其它茄科蔬菜轮作。在大田管理中,应注意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合理安排氮、磷、钾肥比例,防止氮肥过量,造成烟株叶片肥嫩,增加感病性。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去除病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在病害点片发生期内,根据天气条件,及时喷洒200单位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3.喷药保护:6月上旬密切注意角斑病发生情况。可喷杀菌剂1:1:200波尔多液或5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雨后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全田喷药。可喷农用链霉素150200g/ml或新植,连喷23次,间隔7天。多雨天可增加喷药次数。严重发病地块应摘除病叶后再喷药。病叶应带出田外、深埋,切勿留在田间。

【小编结语】在目前的烟草种植品种中,尚缺乏对角斑病有良好抗性的抗病品种,因而在烟草角斑病的防治中,主要依靠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烟草角斑病的危害和防治技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麻竹引种与冻害防治


麻竹属于南亚热带竹种,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不耐寒。自然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福建省东南部。麻竹北移的关键限制因子是气温,事关引种成败,1999年11月下旬,一场全省范围内的霜冻使我市麻遭受严重冻害,麻竹地上部分全部冻死,麻竹能否保存成活和更新复壮,引起科技部门和广大竹农极大关注,也关系麻竹能否在我市引种、推广。关键词麻竹;造林;防冻技术

麻竹[SinocalamusLafiflorus(Munro)Mcclure],属禾本科、竹亚科、慈竹属,为合轴型的丛生竹类。麻竹有竹中之王美称,生长快,笋期长,产量高,经济价值高。竹笋甜美,笋期长,为6-10月份,可调节蔬菜淡季市场供应,可制笋干和清水罐头,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麻竹竹材是良好的造纸原料,为南方优良的笋竹两用丛生竹。灭荒后,我市开始在四旁和沿河两岸零星种植麻竹,近几年来,又逐渐引种上山成片造林。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1材料来源与处理试验地位于贡川镇井岗村林班小班大后坑山场,面积286亩,99年春定植麻竹,造林前地类为98年杉木人工林主伐迹地,海拔180~220米,土壤为山地红壤,立地为Ⅰ类。99年12月下旬气温急骤下降,由于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加上较长时间干旱,空气干燥,降温过程无雨,致使试验地引种麻竹发生严重的冻害。据气象资料表明:99年12月20日最低温度-4.5℃,22日-3.4℃,23日-5.6℃,24日-4.3℃,25日-3.2℃,连续长时间大于-3℃的气温为建国以来罕见,使麻竹发生严重冻害竹杆、枝叶因水分大量蒸发而死亡,但地下部分未表现出被冻死现象。

本试验在受冻的麻竹林地内使用原有定期观测的样地内,选择9个样地,每个样地0.04hn(20m20m),采用三种不同防冻处理措施,进行3次重复。防冻措施分别为:冻后20天内平地伐除(A)、20~40天内伐除(B)、保留受冻竹株(C)。待第二年出笋盛-末期调查保存率和出笋情况。

2结果与分析[不同处理对1.存活率(显著);2.发笋率(极显著);3.平均每丛发笋(极显著);4.新竹平均胸径(不显著)的影响,

A处理99年与2000年新竹平均胸径的差异比较(显著)]麻竹不同冻害防治措施保存、复壮情况调查表

3小结3.1麻竹在我市正常年份生长良好麻竹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9-22℃之间,最低温度不低于-3℃,1月平均温度10℃。在气温降至0℃就受害,-3℃时竹杆地上部分全部冻死,-5--7℃时地下部分也会全部冻死。我市地处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季充沛,土层深厚肥沃,年平均气温19.1℃,1月平均气温19℃,按福建竹类分区为中亚热带混生竹区,为丛生竹类向散生竹类的过度地带,为麻竹的边缘地带。但从气象资料来看,地球正朝逐渐变暖趋势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市除91年-4.6℃和99年-5.6℃外,其余年份均不超过-3℃。因此,在我市低海拔的山地,河流两岸等小气候环观察近年来北移的麻竹生长表现,麻竹在我市生长表现良好。

3.2麻竹遇我市现有极端低温,防治措施及时,可以保存和复壮。综合我市麻竹的表现情况可以看出,麻竹引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气温,而气温最关键的因素是1月均温和极端低温,我市的年均温19.1℃,1月均温8.9℃,极端气温-7.6℃,因此引种麻竹遇持续低温冻害,虽有冻害,但经采取及时防冻措施,都表现为春季抽枝发叶、夏秋出笋长竹的正常状况。

3.3麻竹冻害防治技术措施麻竹遭-3.0℃以下极端低温冻害,地上部分被冻死时,应及时在10-15天内,将受冻竹株平地伐除,有条件的还应培土覆盖、第二年春季施肥,确保夏秋出笋长竹、更新复壮。

辣椒灰霉病怎么防治?辣椒灰霉病的危害与防治


辣椒灰霉病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辣椒的叶片、花朵和果实。辣椒一旦染上灰霉病,会在受害处产生灰褐色霉层,进而扩大至整个植株,造成减产和经济损失。那么,辣椒灰霉病怎么防治?现将辣椒灰霉病的危害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辣椒灰霉病的危害症状

苗期为害叶、茎、顶芽,发病初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缢缩变细,常自病部折倒而死。成株期为害叶、花、果实。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开始,初成淡黄褐色病斑,逐渐向上扩展成V形病斑。茎部发病产生水渍状病斑,病部以上枯死。花器受害,花瓣萎焉。果实被害,多从幼果与花瓣粘连处开始,呈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引起全果褐斑。病健交界明显,病部有灰褐色霉层。

二、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大棚、温室通风。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并控制水量,不可过大。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棚内合理通风降温;

2.清除菌源。及时清除病果,带出大棚、温室外深埋。收获后,彻底处理病株等,进行深翻,将遗留的病叶、病枝等翻入深层。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3.药剂防治。保护地内植株发病,可用15%腐霉利烟剂250-300克/亩熏烟,隔5-7天熏一次,连续或交替熏2-3次。还可用绿亨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绿亨30%嘧霉福美双悬浮剂700-800倍液或丁子香芹酚水剂600倍液,配合绿亨6号(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750-1500倍液或绿亨铜师傅(86.2%氧化亚铜)1500倍喷雾可加强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并同时防治各种并发症,对细菌性病害也有特效,隔7-10天喷一次,视病情连续喷2-3次。

【小编结语】做好辣椒灰霉病的防治工作,是实现辣椒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辣椒灰霉病的危害与防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瓜茶黄螨危害与防治技术


黄瓜茶黄螨怎么危害黄瓜?如何防治?

【小编解语】

黄瓜茶黄螨危害

茶黄螨为害的黄瓜叶片症状容易与黄瓜的某些生理性病害或病毒性病混淆,以致延误防治时机。茶黄螨有强烈的趋嫩性,也有嫩叶螨之称。成螨和幼螨会集中在黄瓜幼嫩部分刺吸为害,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色,并且具有油质光泽或油浸状,叶片僵硬变厚,边缘向内卷曲。受害嫩茎、嫩枝变黄褐色,扭曲畸形,严重者黄瓜植株的生长点消失,顶部干枯。由于螨体极小,肉眼难以观察识别,所以茶黄螨发生初期不易被发现,往往错过最佳防治时机。

黄瓜茶黄螨防治

茶黄螨虽然生活周期短,但繁殖力极强。对于温室黄瓜茶黄螨的防治在黄瓜生长前期就应该进行预防,喷药的重点部位是植株上部及其嫩叶背面、嫩茎。化学防治: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2500-3000倍液、20%氟胺氰戊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1500倍液等,一般每隔10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次,可达到良好的防效。

【点评】温室黄瓜种植平时需要及时对茶黄螨危害进行防治,今天第一农网悦蓝整理的《黄瓜茶黄螨危害与防治技术》一文就是介绍了黄瓜茶黄螨的危害以及防治技术。温室黄瓜上发生的茶黄螨属于黄瓜朱砂叶螨,每年发生多代,并世代重叠。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为80%-90%。黄瓜温室内温、湿度都比较适合茶黄螨的发育,所以种植温室黄瓜应特别注意防止茶黄螨为害。

番茄红粉病怎么防治?番茄红粉病的危害与防治


红粉病是番茄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番茄的果实。番茄一旦染上红粉病,会在果实表面产生水浸状病斑,到最后腐烂落地或干缩为僵果挂在枝条上,造成严重的减产。那么,番茄红粉病怎么防治?现将番茄红粉病的危害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番茄红粉病的危害症状

发病果实的蒂部产生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至深褐色,不凹陷,逐渐扩展并环绕果蒂,后期可扩展至整个果面。湿度大时可产生致密的白色霉层,不久其上长满一层绒状浅粉红色霉层,病果最后腐烂。环境条件适宜时可危害叶片,发病叶片上产生小圆形至椭圆形浅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展。

二、番茄红粉病的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避免植株过密,及时整枝,打权,中后期适时摘去下部老叶,以增加通透性。

2.生态防治。棚室要加强放风排湿,使相对湿度低于85%,可有效地控制红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3.发病初期,在病果尚未长出粉红色霉层之前摘除病果,装入塑料袋内,携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4.药剂防治,重点是在苗期下雨前后和发病初期摘去病叶后施药,每隔5-10天再行用药,连治3-4次。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百菌灵与多菌灵,或百菌清与托布津各1:1:1000混合液。发病初期熏烟百菌清烟雾剂,或喷粉10%百菌清粉尘剂,每1000平方米1.5千克。

【小编结语】做好番茄红粉病的防治工作,是实现番茄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番茄红粉病的危害与防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玉米纹枯病怎么治?玉米纹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而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纹枯病的侵染,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和果穗,造成减产和经济损失。那么,玉米纹枯病怎么治?现将玉米纹枯病的危害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玉米纹枯病的危害症状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浆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很少发生。主要为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为害茎秆和叶片。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穗苞叶发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发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

二、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耐)病的品种。②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③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④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⑤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菌源,减少初次侵染源。

2.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02%浸种灵拌种后堆闷24-48小时。②玉米抽雄期喷5%井冈霉素AS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500倍液,或40%菌核净WP1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6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WP1000-2000倍液,或50%苯菌灵WP1500倍液,或50%腐霉利WP1000-2000倍液,或50%退菌特WP800-1000倍液。

【小编结语】做好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工作,是实现玉米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的危害与防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刚竹毒蛾的危害与防治》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