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怎么防治?》,希望您喜欢!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但是,在玉米种植的苗期,常常会受到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的侵染,导致根系及茎基部染病部位变褐坏死,造成大量死苗,需及时防治。那么,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怎么防治?现将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从播种至出苗期均可发生。丝核菌主要以菌核、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遇有发病条件即开始侵染。侵染适期为苗龄0~10天。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条件总的趋势是:土温低、湿度大、粘质土发病重,播种前整地粗放、种子质量不高、播种过深、土壤贫瘠易发病。

二、防治方法

1.栽培措施:(1)实行大面积轮作;(2)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认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和雨后积水,苗期注意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3)适期播种,不宜过早;(4)提倡采用地膜覆盖和种衣剂包衣。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2%恶霉甲霜灵水剂300~400倍液,或95%绿亨1号(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喷洒或浇灌,也可配成药土撒在茎基部。

【小编结语】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严重时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当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延伸阅读

如何防治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青枯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会对玉米植株的生长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那么玉米青枯病该怎么防治呢?一起来看一看:

一、青枯病形成时间、原因及主要特征

青枯病是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出现,乳熟至蜡熟期最多。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茎基1~3节,变褐,腐烂。因此也叫茎基腐病或茎腐病。发病快的在1~2天内,整株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停止发育。发病较慢的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早枯,有时也出现青枯的叶片。茎部发病初期变褐,水渍状,失水皱缩成条纹状凹陷,髓部变空,植株很容易倒伏。用刀切开病茎,会发现维管束变褐,潮湿环境下,可以生长白色菌丝和粉红色霉层。

引起玉米青枯病的病菌能够长期在土壤中腐生,分别以菌丝体、卵孢子、厚垣孢子在植物残体或土壤和未熟肥料中越冬。一些地区连年种植玉米并实行秸秆还田是土壤中的病菌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提高种植密度也为病菌提供了有利侵染的小气候。

二、青枯病的防治

防治玉米青枯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我国已经将抗青枯病列为玉米育种目标。可以在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自交系和抗性品种。

2.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或高温堆制有机肥,或集中处理。

3.尽可能与蔬菜作物轮作。

4.注意排水防涝,合理密植,增施锌肥以提高玉米生长势和抗病能力。

5.增施有机肥和菌肥,用生防菌拌种。用咯菌腈(适乐时)或立克秀包衣种子或拌种处理。

玉米青枯病怎么治?玉米青枯病的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


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属于世界性玉米病害。玉米一旦染上青枯病,会导致全株迅速枯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玉米青枯病的发病率一般在10-20%,严重时达到30%以上,因此需要及时的防治。那么,玉米青枯病怎么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玉米青枯病的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一起来看看吧。

一、玉米青枯病的病症

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这种病害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出现,乳熟至蜡熟期最多。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茎基1-3节,变褐,腐烂。因此也叫茎基腐病或茎腐病。发病快的在1-2天内,整株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停止发育。发病较慢的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早枯,有时也出现青枯的叶片。茎部发病初期变褐,水渍状,失水皱缩成条纹状凹陷,髓部变空,植株很容易倒伏。用刀切开病茎,会发现维管束变褐,潮湿环境下,可以生长白色菌丝和粉红色霉层。

二、玉米青枯病的发病条件

雨量玉米茎腐病多发生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如在北京地区,凡是7、8月间降雨多,雨量大,玉米青枯病发生就严重,因为此时降雨造成了病原菌孢子萌发及侵入的条件,使9月上旬玉米抗性弱的乳熟阶段植株大量发病;植株生育阶段玉米幼苗及生长前期很少发生茎枯病,这是由于植栋这一生长阶段对病菌有较强抗性,但到灌浆、乳熟期植株抗性下降,遇到较好的发病条件,就大量发病;连作的玉米地发病重这是由于在连作的条件下,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原菌,易使植株受侵染。

三、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合理轮作: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北京德农郑单958、农大108等;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收获后深翻土壤,也可减少和控制侵染源;玉米生长后期结合中耕、培土,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通透性,及时排出田间积水;种子处理:种衣剂包衣,因为种衣剂中含有杀菌成分及微量元素,一般用量为种子量的1/40-1/50;增施肥料: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加强营养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小编结语】做好玉米青枯病的防治工作,对于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意义。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玉米青枯病的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控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是玉米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现青枯症状,最后全株显症,很容易和健株区别。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急骤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乍晴尤为多见。从始见病叶到全株显症,一般需一周左右,短的仅需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遇风易倒折。有的果穗下垂,穗柄变柔软,不易剥离。包叶也呈青枯状。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变黑腐烂。剖茎检查,髓部空松,病穗籽粒松散,易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

发病特点:土壤中的越冬菌源在玉米播种后至抽穗吐丝期陆续由根系入侵,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玉米灌浆至成熟遇高温高湿,雨后晴天常出现发病高峰。品种抗病性有显著差异。矮秆、早熟品种和双穗玉米发病重。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秸秆未经腐熟作肥料,将病菌带入田间,发病重。早播发病重,晚播发病轻。地势低洼、积水的地块发病也重。冰雹、虫害、各种原因造成的创伤等有利于病害发展。

防治技术:

选育和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

清除病残体。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结合深翻土地。

轮作。重病田应与其它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适期播种。春玉米应适期晚播,能有效减轻青枯病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肥料、及时中耕和排除积水等田间管理措施,能促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于玉米拔节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防病效果较好。

治虫防病。及时防治玉米螟、黏虫,能减轻病害发生。

如何防治玉米丝发生黑穗病?


随着玉米种植业不断发展,玉米病害也时长发生。其中常见病害之一就是玉米丝黑穗病。

【常见问题】玉米丝黑穗病有什么危害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1、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在苗期可表现各种症状。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农民称此病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暗、颜色绿、身子还是带弯的。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2、玉米丝黑穗病的成株期症状

玉米成株期病穗上的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即黑穗和变态畸形穗。

①黑穗,黑穗病穗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故名为丝黑穗病。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似球形,不吐花丝。

②变态畸形穗,是由于雄穗花器变形而不形成雄蕊,其颖片因受病菌刺激而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能因病菌刺激而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刺猬头状,长刺的基部略粗,顶端稍细,中央空松,长短不一,由穗基部向上丛生,整个果穗呈畸形。

【常见问题】玉米丝黑穗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孢堆黑粉,该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则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土壤带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则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冬孢子在玉米雌穗吐丝期开始成熟,且大量落到土壤中,部分则落到种子上(尤其是收获期)。播种后,一般在种子发芽或幼苗刚出土时侵染胚芽,有的在2~3叶期也发生侵染(有报道认为侵染终期为7~8叶期)。冬孢子萌发产生有分隔的担孢子,担孢子萌发生成侵染丝,从胚芽或胚根侵入,并很快扩展到茎部且沿生长点生长。花芽开始分化时,菌丝则进入花器原始体,侵入雌穗和雄穗,最后破坏雄花和雌花。由于玉米生长锥生长较快,菌丝扩展较慢,未能进入植株茎部生长点,这就造成有些病株只在雌穗发病而雄穗无病的现象。

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2~3年。幼苗期侵入是系统侵染病害。玉米播后发芽时,越冬的厚垣孢子也开始发芽,从玉米的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随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产生大量冬孢子越冬。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玉米发病较重;高寒冷凉地块易发病。沙壤地发病轻。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墒情差的发病重。

【常见问题】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条件是什么?

1、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是导致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病原菌可能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导致原来抗病的品种丧失抗性。

2、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据报道,如果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那么土壤中含菌量每年可大约增长10倍。

3、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田块发病率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10.6%~11.1%。

4、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都会使土壤中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5、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都利于病菌侵入,以25℃最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在20%的湿度条件下发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侵染温限15~35℃,适宜侵染温度20~30℃,25℃最适。土壤含水量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其发病。

【常见问题】玉米丝黑穗病有什么防治方法?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一般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抗病的杂交种有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

2、播前种子处理

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玉米在苗期(有人说五叶期以前),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①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0.2%~0.3%的粉锈宁和羟锈宁拌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20%萎锈灵1千克,加水5千克,拌玉米种75千克,闷4小时效果也很好。

②速保利按40~80克有效成分与100千克种子拌种。

③用0.3%的氧环宁缓释剂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④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7%用量拌种,或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用量拌种。

⑤用50%矮壮素液剂加水200倍,浸种12h(小时),或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

⑥选用包衣种子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拨除病株

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雌、雄穗,但苗期已表现病状,切随着叶龄的增加,特征愈明显,确诊率愈高。可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等予以拨除病苗、可疑苗,拨节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拨除病株,抽雄后继续拨除,彻底扫残。拨除的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

4、加强耕作栽培措施

①合理轮作:与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②调整播期以及提高播种质量:播期适宜并且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

③拔除病株:苗期和生长期症状明显时或生长后期病穗未开裂散出黑粉(冬孢子)之前,及时割除发病株并携出田外深埋。

④施用净肥减少菌量:禁止用带病秸秆等喂牲畜和作积肥。肥料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减少土壤病菌来源。另外,清洁田园,处理田间病株残体,同时秋季进行深翻土地,减少病菌来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

选用抗病杂交种如丹玉2号、丹玉6号、丹玉13号、中单2号、吉单101、吉单131、四单12号、辽单2号、锦单6号、本育9号、掖单11号、掖单13号、酒单4号、陕单9号、京早10号、中玉5号、津夏7号、冀单29、冀单30、长早7号、本玉12号、辽单22号、龙源101、海玉8号、海玉9号、西农11号、张单251、农大3315等。

实行3年以上轮作f、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药剂防治用根保种衣剂包衣玉米播前按药种1:4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0%烯唑醇乳油20克湿拌玉米种100千克,堆闷24小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防效优于三唑酮。也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唑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种子湿润,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此外,还可用0.7%的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早期拔除病株在病穗白膜末破裂前拔除病株,特别对抽雄迟的植株注意检查,连续拔几次,并把病株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对苗期表现症状的品种或杂交种,更应结合间苗完苗拔除。拔除病苗应做到坚持把三关即苗期剔除病苗,怪苗,可疑苗;拔节、抽雄前拔除病苗;抽雄后继续拔除,彻底扫残,并对病株进行认真处理。

加强检疫,各地应自己制种,外地调种时,应做好产地调查,防止由病区传入带菌种子。

西红柿青枯病怎么?西红柿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西红柿得青枯病怎么办?

【专家解答】:西红柿是我们常见的蔬菜,西红柿营养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种植西红柿得时候很容易使得西红柿得青枯病,得了青枯病的西红柿会不结果,甚至会死掉,产生损失,那么,西红柿的青枯病应该怎么治疗呢?

西红柿青枯病通常在植株开花坐果时发生,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接着下部叶片萎蔫,中部叶片最后萎蔫,也有一侧叶片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复,病程进展迅速,重病株7-8天即枯死。病菌在10-40℃温度条件下均可发育,最适温度为30-37℃,在微酸性土壤、高温高湿、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缺钾肥以及根部损伤等条件下,该病容易发生。西红柿青枯病农业防治措施,一是轮作,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一般情况下避免与茄子、辣椒、大豆、马铃薯等作物连作。二是选用抗耐病番茄品种,如抗青19号、湘番茄1号、湘番茄2号、秋星、穗丰番茄等。三是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无病地育苗,带土移栽,减少根部受伤。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底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改变微生物群落。每亩施石灰100-150公斤,调节土壤pH值。适当增施钾肥和硼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高温期间禁止施用稀粪,适当控制浇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并撒生石灰消毒。采收结束后,将植株残体集中浇毁。旧苗床育苗要换土或进行药剂消毒。苗期预防用药: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710天灌1次,连灌2-3次。

【小编总结】:在种植西红柿得时候,平时要预防病害的产生,注意西红柿得生长状况,发现问题赶紧处理,以免不至于产更多得损失。

番茄青枯病怎么防治?


【常见问题】番茄青枯病发病特征以及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番茄青枯病?

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增大番茄青枯病发病日益严重,专家解答如下:

一、发病特点及症状

青枯病是一种会导致全株萎蔫的细菌性病害。番茄株高30厘米左右开始显症,先是顶叶萎蔫,随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如图)。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以后可恢复正常,如气温高,土壤干旱,2-3天病株即迅速死亡,如土壤含水量大或连日阴雨,气温较低,病株可持续一周左右才枯死。横切病茎,置透明的玻璃杯内,用手挤压,可见有乳白色菌脓溢出。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土质黏重、微酸性、缺肥、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

二、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4年以上,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进行水旱轮作,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2.选择品种。选用抗青枯病的品种。

3.选好育苗地块。选择无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4.清除病株。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病株要带出棚外深埋。

5.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对酸性土壤每亩用50-100公斤生石灰均匀撒施,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调节土壤的pH值。

6.及早中耕。因病菌主要是从根茎的伤口入侵,要早中耕,前期可深,后期要浅;要防止伤根,注意保护根系。种植番茄畦高要在30厘米以上,开好排水沟,做到雨停畦干,以降低田间湿度。第一次深中耕后在畦面上盖稻草,阻隔强光对畦面直射,同时可疏松土壤和抑制杂草生长。

7.药剂防治。预防方案:亩用青枯立克50毫升对水15公斤灌根,7-10天灌1次,连灌2-3次。治疗方案:发病中前期,亩用青枯立克50毫升+大蒜油15毫升,对水15公斤灌根,7天灌1次,连灌2-3次。若病原菌同时危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7天喷药1次,亩用青枯立克50毫升+叶面肥沃丰素25毫升对水15公斤喷雾。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怎么防治?》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