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藤植物怎么养护。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豆角死藤怎么办?豆角死藤发生的病因和综合防治措施》,希望您喜欢!

【常见问题】豆角死藤怎么办?

【专家解答】豆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但是在豆角的种植过程中,常会出现死藤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根腐病、炭疽病、灰霉病、菌核病等病因引起的,严重危害豆角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造成经济损失,需及时防治。现将豆角死藤发生的病因和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豆角死藤发生病因及规律

1.细菌性疫病:病菌主要在种子内潜伏或黏附在种子上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是初侵染来源。在田间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活动传播,病菌发育适温30℃,相对湿度85%以上。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露地夏季多雨,秋季多雾、多露发病重。重茬种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发病也重。

2.根腐病:病菌以分生孢子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未腐熟的有机肥及土壤中存活多年,甚至可腐生达l0年以上。病菌借粪肥、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播,从伤口侵入危害。发育温度13~35,适温2932℃。阴雨连绵,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畅,地势低洼或土壤潮湿,土壤粘重及连作地块发病重。

3.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或附着在种子上或在病残体内越冬,是初侵染来源。在田问靠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从伤口或直接侵入。病菌发育适温为20~25~C,湿度在90%以上利于病害发生。天气凉爽,多雨、多雾、多露季节发病重。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连作也会加重发病。

4.灰霉病: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是初侵染来源。越冬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腐生并形成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温度较高时不适于病菌生活,可形成抗性很强的菌核,条件适合时菌核长出菌丝直接侵染。病菌在田问随病残体借雨水、流水、气流等传播蔓延。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大时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5.菌核病:病菌以菌核在土壤、种子、病株残体、堆肥上越冬,成为早春初侵染来源。在田间主要以子囊孢子和菌丝借露水、气流、雨水侵染传播和蔓延。病菌发生适温度l5℃,相对湿度100%,棚膜结露,冷凉潮湿的条件下发病重。

6.沤根:造成沤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移植后地温长时问低于或高于豆角根系生长发育需要的正常温度,或移植后浇水过大,或遇阴雨天降雨量较大,一些棚室灌人雨水,土壤持水量过高,通透性差,根系严重缺氧,不能正常进行生理代谢,使根系生长停滞,重者萎蔫死亡。

二、豆角死藤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当地豆角品种较多,抗病性有较大差异。据调查,早熟14、春丰2号、春丰4号等对炭疽病,丰收1号、青岛架豆、秋抗l9、紫秋豆等对根腐病,新秀一号、芸丰1号、紫秋豆、秋抗6号等对灰霉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耐)病性,各地可根据发病情况和茬口灵活选用。

2.实行轮作:对于病害重发地块要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更好;结合整地进行深翻,将病菌埋人土壤深层;采用高垄栽培,适当控制浇水,尤其遇低温、阴雨、雪天更应注意控水,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减少叶面结露;平衡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摘除老、黄、病叶,发现病重植株立即拔除,携出田外销毁;拉秧时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带出棚室集中处理。

3.浸种和消毒:播种前用55~C温水浸种,不断搅拌至水温降到30℃,浸种30分钟,捞出后拌种;防治炭疽病、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种子重量的0.5%拌种,或用40%多硫悬浮剂50倍液浸种2L3小时,或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4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防治细菌性疫病可用70%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或用种子量0.3%的95%敌克松原粉或50%福美双拌种;每公顷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千克混入细干细土1500千克,于播种时穴施或沟施,可预防根腐病、疫病等多种病害;用福尔马林500~l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闭棚24小时,放风7~10天后定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棚室土壤、屋顶及四周表面进行喷雾消毒。

4.及时排水和划锄:雨水灌棚后,排水一定要及时、彻底,减少蔬菜的沤根程度。棚内积水排净后2~3天内,由于棚地很湿,若无特别事情,尽量不要进入棚内进行农事操作,以免将棚地踩实,干后变的坚硬板结,恶化蔬菜的根系生长环境。土壤泛白时,要及时划锄,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注意划锄要勤,开始时最好每隔3~5天一次,以后每次浇水后都要进行。积水排净后,叶片上常沾满泥土,应及时用清水冲净,以免感染病害。要及时用爱多收、生根剂或甲壳素喷淋灌根,以尽快促进新根生成,恢复长势。生物菌肥对改良土壤结构,抑制土传病害有很好效果,可在棚地排水后追施生物菌肥,每667平方米以30~40千克为宜,对尽快恢复豆角长势效果显著。施用生物菌肥后切忌再用杀菌剂灌根。

5.化学防治

扩展阅读

豆角病害该如何防治?豆角常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豆角病害该如何防治?

【专家解答】豆角是常见的一种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需求大,种植效益好。但是在豆角的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常见的有锈病、疫病、枯萎病、根腐病、煤霉病、病毒病等,严重影响豆角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需及时防治。现将豆角常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豆角锈病

症状: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为害叶柄和豆荚,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减少侵染源。

防治措施: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为基础,适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清洁田园。收获后应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种植。选用粤夏2号、铁线青豆角、穗丰8号等抗病品种。于病发初期及时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硫磺悬浮剂15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二、豆角疫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及荚果,多发生在茎节部或节附近,尤以近地面处居多。病部初时呈水渍状,后环绕茎部湿腐缢缩,病部以上叶蔓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扩大为圆形淡褐色斑,表面生白霉。荚果被害病部亦生白霉,腐烂。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采用高畦深沟,合理密植,使其通风透光,注意雨后及时排水。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三、豆角枯萎病

症状:植株发病时,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片边缘尤其是叶片尖端出现不规则水渍状病斑,后叶片变黄枯死,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整株萎蔫死亡。病株根茎部皮层常开裂,其维管束组织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粉红色霉层。

防治措施:最好与禾本科作物水旱轮作,增施石灰改良土壤减轻病害发生。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4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灌50--150克,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也可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拌干土200公斤,沟施于播种行,每亩施200公斤。

四、豆角根腐病

症状:根腐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根腐病的病原称腐皮镰孢菌菜豆专化型能侵染豆角和菜豆。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直到开花结荚时植株较矮小,病株下部叶片从叶缘开始变黄,慢慢枯萎,一般不脱落,病株容易拔出。茎的地下部和主根变成红褐色,病部稍凹陷,有的开裂深达皮层,侧根脱落腐烂,甚至主根全部腐烂。病原菌都以菌丝体、厚垣孢子等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有较强腐生性,能在土中和厩肥中腐生存活多年。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工具和带菌肥料传播,从根部伤口侵入致皮层腐烂。一般在土质粘重、过湿、偏酸、肥力不足和管理粗放的连作地上发病较严重。

防治措施:尽量避免豆角和菜豆连作,能实行2--3年轮作更好,并注意选用较抗病和耐病的品种。及时拔除、烧毁病残株。堆肥、厩肥要发酵腐、熟透。使用酵素菌肥也有助于抑制和消灭土中病原菌。选择地势较高、疏水性较好的地块,深沟高畦整地,并适量施用石灰,防止漫灌,雨后及时排水。播种时用艾菌托或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配成1:50的药土穴施或沟施。发病初期可用选用普菌克、艾菌托1200倍液、或根腐宁800--1000倍、或枯萎灵500倍,或敌克松1000倍灌根,每隔10天左右一次,灌2--3次。

五、豆角煤霉病

症状:煤霉病(叶霉病)主要为叶叶片、茎蔓及荚。发病初期在叶的两面生紫褐色斑点,扩大后呈近圆形深褐色病斑,直径1-2厘米,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叶背可见灰黑色霉菌潮湿时叶背可见灰黑色霉菌。

防治措施: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清洁田园;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洛氨铜水剂4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六、豆角病毒病

症状:叶片出现深、浅绿相间的花叶,花叶的绿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形成袋形,叶片通常向下弯曲,有些品种感病后叶片变畸形。感病植株矮缩或不矮缩,开花延迟,严重时造成减产失收。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防治蚜虫,截断蚜虫传播途径。滴水观音:喜温暖湿润及稍有遮阴的环境,但花期要阳光充足。须保证每天3-5小时光照,不然叶柄会伸长影响观赏价值。滴水观音耐寒力不强。夏季需要在遮阴情况下,经常喷水降温保湿。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饼水等液肥与化肥(复合肥或磷酸二铵)轮换施用,每隔2周追施一次。追施液肥时,切忌肥水浇入叶鞘内以免腐烂。在盆栽滴水观音中,追施硫酸亚铁能使滴水观音叶片变大、变厚、变绿,平滑有光泽,叶柄不易伸长,从而保证叶片美观。同时能促进花蕾形成,延长花期。具体方法是:将硫酸亚铁稀释成2%的溶液,每隔1个月浇施一次,每次要浇透。

【小编结语】做好豆角病害的防治工作,是实现豆角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农户们当引起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豆角常见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豆角三大虫害及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豆角三大虫害及防治措施

【专家解答】

豆角生长盛期正值气温高、雨水多的时候,虫害发生严重,许多菜农却因豆角的某些病虫害预防不及时而带来拔园重播种的麻烦。在防治措施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和药剂防治并重。小编给大家介绍豆角三大虫害及防治措施:

一、豆荚螟

豆荚螟每年6~10月是幼虫为害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角、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角或花取食,造成花、角脱落,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害豆角在雨后常致腐烂。幼虫有昼伏夜出及背光的习性,白天躲在花器、豆角或卷叶中,排出虫粪堵住蛀孔,除阴雨天、白天有零星出来活动外,一般在傍晚时开始从虫孔爬出来活动,至次日清晨终止外出活动。

防治措施:1.清除田间落花落角,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角,以减少虫源。2.架设黑光灯,利用成虫趋光习性,进行诱杀。3.药剂选用5%锐劲特2000倍液、40%氰戊菊酯6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等药剂,每隔10天喷施1次。

二、红蜘蛛

豆角上的红蜘蛛又称豆叶螨。8~9月为盛发期,成、若螨吸食嫩叶,叶片被害后皱缩易落叶。发生初期,叶面失绿变白后变红,叶背的细丝网可直接看出发生的范围和面积。发生后立即用喷雾器喷一个农药包围圈,其范围要略大于发生的范围,然后对包围圈内的植株进行彻底喷药,以防红蜘蛛的扩散。

防治措施:1.注意虫情监测,发现有少量受害,应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有天气干旱要注意及时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叶螨增殖。2.使用选择性杀螨剂进行普治,在结荚期以前和豆荚收获以后进行,重点在叶背面均匀喷雾。可喷施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20%螨克乳油2000倍液等,注意轮换用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

三、潜叶蝇

以幼虫潜入叶里为害,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响植株生长。潜叶蝇主要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等。

防治措施:1.采用粘虫板诱杀成虫。2.成虫主要在叶背面产卵,喷施药液要着重喷洒叶背面。幼虫为害开始时,选择兼具内吸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如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等,连续喷施2~3次。

【小编总结】豆荚螟、红蜘蛛、潜叶蝇是豆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三种虫害,上文第一农经小编给大家介绍了这些虫害发生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此外平时也要更多的细心去观察,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想了解更多相关资料的,可以关注我们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频道,感谢您的支持。

玉米死苗怎么办?玉米死苗的综合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玉米死苗怎么办?

【专家解答】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和经济效益。但是,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常会出现出苗后死苗的现象,令种植户们颇为苦恼。那么,玉米死苗该怎么办呢?现将玉米死苗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选用抗旱、抗病品种,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保温、保湿、吸胀,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幼苗健壮。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也可与种衣剂混用。

二、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时适量施用,不宜过量。

三、施用除草剂时严格选择品种和掌握用量,避免浓度过高,不宜在喇叭口直接喷洒。

四、在玉米田不要用敌百虫、敌敌畏等敏感杀虫剂,施用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时严格掌握用量。

五、干旱或发生药害后,要及时浇水,加强管理。

六、用新高脂膜和叶面肥一起喷施,能够降温增湿,同时可给叶片提供必需的水分及养分。

七、发现苗枯病,可任选用新高脂膜配合针对性强的药剂一起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

【小编结语】做好玉米死苗的防治工作,是实现玉米种植产量效益的基础。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玉米死苗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瓜裂瓜怎么办?西瓜裂瓜的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西瓜裂瓜怎么办?

【专家解答】西瓜裂瓜是西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归其原因是由于瓜皮的生长速度慢于瓜肉的生长速度。西瓜一旦出现裂瓜的情况,大多已经失去了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造成损失,因而需要及时防治。现将西瓜裂瓜的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西瓜裂瓜的原因

1.品种因素:不同西瓜品种的品种特性不同,部分薄皮、质脆、小果型的品种容易裂瓜。

2.水分管理不当:西瓜的生育期内各个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各不相同,在伸蔓前要控水,伸蔓期要加大田间持水量,结果期要少浇水,膨瓜期要增加水肥。水分管理不当,如控水过度、浇水过急、膨瓜之前土壤干旱时间过长、膨瓜期突然大量浇水或遇大雨也会造成裂瓜。

3.肥料使用失衡:施肥比例不合理和施肥量过大是造成西瓜裂瓜的一个主要因素。施肥比例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不仅造成植株长势过旺,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影响果实坐果和膨大,而且造成钙、钾、镁肥等元素吸收障碍,不利于果皮的正常生长,发生裂瓜;而果实膨大期,施肥量过大,植株生长过快,瓜皮生长跟不上果肉生长,造成裂瓜。

4.生长环境变化剧烈:久阴乍晴,温度忽然升高导致瓜肉生长速度过快,而瓜皮的生长速度跟不上导致裂瓜;生长环境湿度变化剧烈,如,撤棚后遭遇风量较大的晴天,或放风过大、过急导致生长环境和土壤的湿度变化过快,均有可能导致裂瓜。

5.栽培管理不当:授粉不当,导致受精头被搓开,脐部容易裂开;见风过早,导致瓜脐大的西瓜脐部韧性变小,易从脐部开裂;植株整枝不当,如生长蔓过多,导致营养供应过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导致裂瓜;而坐瓜节位远,植株生长过快,导致裂瓜。

二、西瓜裂瓜的防治措施

1.选用优良品种:选择品质好、抗病性强的抗裂瓜品种

2.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底肥中适当添加钙肥或钙镁磷肥;同时可在授粉前45天和坐果后(果实有鸡蛋大小)冲施勒夫高钾型肥精灵水溶肥等含钙叶面肥,增施硼、镁等微量元素肥,能够有效防止裂瓜;在果实膨大期间次施用高钙、高钾肥料。

3.加强水分管理:浇足定植水,在铺设地膜前,浇一遍缓苗水;授粉前期,7天至西瓜长到鸡蛋大小不得适当控水;幼瓜褪毛后及时浇膨瓜水,水量不可过大,膨瓜期是西瓜需水临界期,浇好这一水至关重要,之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如果出现严重缺水的现象,应分次浇水,水量由小到大,避免大水漫灌,采收前7-10天为了促进糖分转化,提高品质,一般不再浇水追肥;高温期要于清晨或傍晚地温低时浇水,不要在温度较高的中午浇水,露地栽培时雨后要及时排水。

4.科学整枝,调整植株长势:西瓜整枝一般采用双蔓整枝和三蔓整枝,小果型西瓜品种,可以适当多留1~2条蔓,减少营养物质向果实的大量运输,防止单瓜膨大过快引起裂瓜;如果田间有裂瓜发生,长势较旺的植株可在瓜前3~4片叶处,对茎蔓进行人为挤压或顺茎蔓纵向刨开一小段,疏散营养物质向幼瓜的集中运输;结瓜部位功能叶片生长势强,可以打去部分叶片,减少营养物质的积累,避免幼瓜短期生长过快而裂瓜;田间定瓜时选留瓜脐小、果形周正的幼瓜,瓜脐大脐部韧性小,易从脐部裂瓜。

5.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授粉质量,因为脐部瓜皮较薄,授粉时要轻,不要涂破子房柱膜,保证授粉质量;同时授粉后幼瓜长至拳头大小时,用手抹掉残花,防止其大量吸水,导致脐部裂瓜;晚撤棚膜,防止成熟期前下雨造成裂瓜,及棚膜过早撤掉导致湿度变化剧烈带来的裂瓜风险;在生长期喷施勒夫西瓜需配叶面肥。

6.避免采收时裂瓜:应在下午摘瓜,并减少震动或拍打,防止人为损伤造成裂瓜。

【小编结语】做好西瓜裂瓜的防治工作,是保证西瓜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瓜农们需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西瓜裂瓜的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菜田里的蜗牛太多怎么办?其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常见问题】菜田里的蜗牛太多怎么办?

【专家解答】

蜗牛又名蜒蚰螺、水牛,是蔬菜及油菜上较常见的有害软体动物,全国分布。过去主要发生在水田。蜗牛近年来在部分菜田及油菜田严重发生,以齿舌刮食寄主叶、茎,形成孔洞或缺刻,甚至咬断幼苗,造成缺苗断垄。

蜗牛一般在4~5月和9~10月份大量活动为害,且秋季为害重于春季。蜗牛属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动物,交配时间一般在黄昏、夜晚或阴雨天,交配后15天左右开始产卵,一年可产卵4~6次,每次产卵150~200粒,卵经10~18天孵化。初孵幼虫只取食作物叶肉,留下表皮,长大后常将作物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其食性杂,可为害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多种蔬菜和其它作物。蜗牛昼伏夜出,多在下午6点以后开始活动、取食,晚上8点至11点达到高峰,午夜后取食量逐渐减少,至清晨陆续停止取食,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蜗牛喜阴暗、潮湿的环境,阴雨天或浇水后可昼夜活动、取食。

其综合防治措施是:

1.农业防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减轻蜗牛为害;合理密植,及时整枝绑蔓,去除下部老叶,铲除杂草;雨后或浇水后及时中耕,破坏蜗牛的栖息和产卵场所;秋季深耕,使部分越冬蜗牛暴露于地面而被冻死或被天敌啄食。

2.人工诱捕。日落前将树叶、杂草、菜叶等堆在田间,每隔3~5米放置1堆,天亮前掀开草堆集中捕捉。

3.石灰隔离。在沟边、地头撒一条宽10厘米左右的生石灰带,每亩用生石灰5~7.5公斤,使越过石灰带的蜗牛被杀死。

4.药剂防治。(1)每亩用6%多聚乙醛颗粒剂0.5公斤,拌细土或细沙1520公斤,于傍晚在田间均匀撒施。(2)当清晨蜗牛未潜入土时,用硫酸铜800~1000倍液或1%食盐水喷洒,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3)发现蜗牛为害,及时用8%四聚乙醛(添诺)1000倍液叶面喷雾。

【小编点评】蜗牛是菜地里常见的一种软体动物,对菜苗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治理容易造成缺苗断垄这种现象,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它的活跃期及其综合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棉花蕾铃脱落怎么办?棉花蕾铃脱落的综合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棉花蕾铃脱落怎么办?

【专家解答】棉花蕾铃脱落是棉花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危害,在棉花生产实践中,棉花蕾铃脱落率一般在70--80%,有的地块高达90%以上。导致蕾铃脱落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主要有品种因素、施肥因素、密度因素、病害和虫害因素等,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需及时防治。现将棉花蕾铃脱落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选择高产稳产品种

在棉花种植品种的选择上,要选择表现现蕾多、结铃性强、脱落率低,综合抗性好的高产稳产品种。

二、科学配方施肥

当前棉株的根群已初步长成。在施肥上应掌握既要使棉株发挥增枝增叶的能力,又要防止因施肥过多造成徒长,达到多现蕾早开花的目的。

根据土壤类型、土壤墒性、天气、结合棉花生长发育特点,满足各生育期生长对肥水的要求,在施肥技术上采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并施用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因此,对于土质肥沃、长势旺盛的棉花,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可以不施、少施或适当推迟施用,以使棉株稳长。反之,则应多施、早施。施肥要深施、远施,同时最好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利棉花稳长。

一般地力水平施尿素30~35kg亩,全胜棉花专用滴灌肥20kg/亩,硼肥和锌肥各1~1.5kg/亩,追肥占总量的70~80%左右。随水滴施,在施肥次数上应根据棉花的需肥规律科学施用,全生育期一般滴水8~10次,做到一水一肥,最后一水不滴肥,每次滴水量在25~30m3/亩。

三、合理密植

要根据地力水平和所种植品种的特点,做到合理稀植。一般亩保苗10000株至12000株。

四、化学调控

根据棉花的生长状况,科学地实施化控,正确地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关系,是确保棉株健壮生长,实现多结铃、成大铃,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实施化控必须做到看天、看地、看苗科学运用,即蕾期宜轻,花期宜重;控制株型宜轻,防止疯长宜重;天气偏干宜轻,阴雨足墒宜重。喷施缩节胺要掌握少量多次、早控、轻控、勤控、前轻后重、促控结合的原则,确保棉株壮而不旺。

在田间管理上应根据棉花密度、肥水、长势等情况,及时使用缩产胺化控5~6次,一般掌握在滴水前3天使用。单株果枝达到8~10台,应及时打顶,打顶后7天化控一次,10~15天重控一次,最终株高不超过80cm。

五、及时进水

棉花进入蕾期后,对水分逐渐开始敏感,需水量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花铃期后,是棉花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水分失调,生理代谢过程受阻,会引起蕾铃大量脱落,所以遇高温、干旱要及时浇水。

特别是棉花进入花铃期,做到滴小水、勤滴水,做到田间湿润,降低棉田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可有效地减少蕾铃脱落。并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能明显减少蕾铃脱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六、防治病虫

虫害是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棉铃虫蛀孔造成的落蕾落铃之外,还有盲蝽象、棉小象鼻虫可以直接危害造成蕾铃脱落,以及伏蚜、红蜘蛛、烟粉虱等危害可间接造成蕾铃脱落,大部分棉农由于科技素质偏低问题,普遍存在防治偏晚、重治轻防的弊病,因此必须充分注意在管理上以防治害虫为重点,为抓伏桃做准备。

对于虫害,这里的建议是9字方针,即选准药、早防治、细喷药,就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重点防治好棉铃虫、蚜虫、红蜘蛛、蓟马、盲蝽象等害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三唑锡、甲维盐、毒死蜱、阿维菌素、炔螨特、氯氰菊酯等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同时要注意,喷药时应选择上午12时前或下午18时后进行,以避免在上午开花授粉高峰期因遇药水造成花粉粒破裂败育而脱落。

七、加强田间作业管理

在棉花田间管理中耕、喷药等作业时,一定要注意拖拉机行走的速度和方向,特别是地头拐弯时千万要注意,做到不埋苗、不伤苗、不碰枝、不掉蕾铃,減少机械损伤造成的蕾铃脱落。

【小编结语】做好棉花蕾铃脱落的防治工作,是保证棉花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棉花蕾铃脱落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豆角死藤怎么办?豆角死藤发生的病因和综合防治措施》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垂藤植物怎么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