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植物

2021-06-22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斑竹植物》,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中文学名斑竹

斑竹为散生竹。秆高7-13m,径3-10cm。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秆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秆用作制工艺品及材用。在网络语言(尤其是论坛)中,斑竹表示版主。

形态特征

秆高8~22米,直径3.5~7厘米;节间鲜绿色,圆筒形,在具芽的一侧有狭长的纵沟,秆环及箨环均甚隆起,两者相距3毫米;秆箨长20~30厘米,宽10~20厘米,硬纸质兼革质,背部较平滑,疏生黄色小刺毛,具大小不等之淡墨色斑点,箨耳不发达,箨舌短。长不及3毫米;箨叶作长三角形或带状。主枝三棱形或为四方形,实心或仅有小如针孔之中空。最后小枝单生,顶端具叶3~6枚;叶鞘棕黄色,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大都长5~20厘米,宽10~2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灰绿色,下面淡绿色。小穗丛1至数个,腋生或顶生于小枝上,通常每1小穗丛基部托以4~10枚佛焰苞;小穗含花2~5朵,狭披针形,长2.5~3厘米;颖1或2枚,或缺如;外稃披针形,多脉;内稃狭披针形,先端2裂,鳞被3枚,矩形;雄蕊3;子房近于三角锥形,花柱细长,柱头3裂,稀疏羽毛状。笋期4~7月。花期4~6月。栽培于庭园或野生山间。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四川、山东、河南、广西等地。本植物的箨(斑竹壳)、花(斑竹花)亦供药用。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耐高温,生命力强。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适宜在20厘米以下的浅水中生长,适温15℃至30℃,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斑竹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

分布范围

据生物学家考证,九嶷山区原有一条斑竹林带,分布于宁远、道县、江华、蓝山4县的山区,东西长约200华里,南北宽近100华里。近世以来,由于人为破坏,斑竹日见衰微,现仅存几百亩。从1981年开始,国家采取措施,在这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历史记载

1.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元张可久《寨儿令·送别》曲:“白玉连环,斑竹阑干,回首泪偷弹。”毛泽东《答友人》诗:“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2.指斑竹所制的手杖。

元柯丹邱《荆钗记·启媒》:“软红泥踏青时候,试蹑青鞋,慢拖斑竹,去寻良友。”

神话传说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立即前往湖南的九嶷山。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的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陈鼎《竹谱》称“潇湘竹”“泪痕竹”。竿部生黑色斑点,颇为美丽。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阵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

注:《阵物志》所言尧之二女,舜之二妃,以及其他著作中湘妃、潇湘妃子、湘君等指娥皇和女英二人。西汉刘向《列女传》有: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从列女传可得知,所云潇湘妃子为娥皇、女英。

先古时期,湘妃泪洒青竹染之成斑,斑竹繁衍后世,滋养九州。推其根源,乃因舜帝辛勤为民,不辞劳苦,终命绝九嶷山。我们取名“斑竹”,意含效舜之大志苦心,为万民勤耕不辍,死而后已。

安徽何湾镇南山地区也出现了斑竹..南山有三宝:斑竹、无骨鱼和碧鸡鸟,无骨鱼长约三寸,全身乌黑发亮,无一刺卡,鱼肉鲜嫩,是宴席中的珍品,过去曾是皇家贡品。

小编推荐

筠竹花斑竹


    中文学名筠竹拉丁文名花斑竹二名法PhyllostachysglaucaMcClure'Yunzhu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Graminales科禾本科Gramineae亚科竹亚科Bambusoideae族簕竹超族BAMBUSATAE倭竹族SHIBATAEEAE刚竹属刚竹属Phyllostachys种淡竹Phyllostachysglauca分布区域河南、山西。

筠竹,陕西省称此竹叫斑钓竹,是淡竹的变型。安吉竹种园从外地引入,该竹幼竿绿色,以后竿面由下而上渐次出现茶褐色斑点或斑纹,斑点边缘界限清晰,边缘的颜色深浓,越向中心颜色越浅,斑点在竹竿上分布无一定规律,大小各异。当年生竹即显斑,随竹龄增长,斑色变浓,斑点增多。

物种简介

筠竹,别名,花斑竹(河南)

与原变种之不同处在于竿渐次出现紫褐色斑点或斑纹。

产山西、陕西和河南等省。模式标本采自郑州河南农学院竹子栽培园。

笋味淡;竿色美观,篾性韧,致密,为河南博爱“清化竹器”的原材料,适宜编竹器及工艺品。

历史引证

唐李贺《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王琦汇解:“《方言》: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此以筠竹称斑竹,秦娥称二妃,殊不可解,或字之讹也。一本注秦娥,下云:‘一作神娥。’又见《广西通志》载此诗,‘筠竹’作‘斑竹’,‘秦娥’作‘英娥’,下文‘蛮娘’作‘蛮风’,似觉顺遂,但不知本于何书,未敢从也。”姚文燮集注:“言筠竹不死,蛮娘吟弄,泪花染绿,情相续也。”

同属变种

淡竹(原变种)

竿高5-12米,粗2-5厘米,幼竿密被白粉,无毛,老竿灰黄绿色;节间最长可达40厘米,壁薄,厚仅约3毫米;竿环与箨环均稍隆起,同高。箨鞘背面淡紫褐色至淡紫绿色,常有深浅相同的纵条纹,无毛,具紫色脉纹及疏生的小斑点或斑块,无箨耳及鞘口繸毛;箨舌暗紫褐色,高约2-3毫米,截形,边缘有波状裂齿及细短纤毛;箨片线状披针形或带状,开展或外翻,平直或有时微皱曲,绿紫色,边缘淡黄色。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存在但早落;叶舌紫褐色;叶片长7-16厘米,宽1.2-2.5厘米,下表面沿中脉两侧稍被柔毛。花枝呈穗状,长达11厘米,基部有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5-7片,无毛或一侧疏生柔毛,鞘口繸毛有时存在,数少,短细,缩小叶狭披针形至锥状,每苞内有2-4枚假小穗,但其中常仅1或2枚发育正常,侧生假小穗下方所托的苞片披针形,先端有微毛。小穗长约2.5厘米,狭披针形,含1或2朵小花,常以最上端一朵成熟;小穗轴最后延伸成刺芒状,节间密生短柔毛;颖不存在或仅1片;外稃长约2厘米,常被短柔毛;内稃稍短于其外稃,脊上生短柔毛;鳞被长4毫米;花药长12毫米;柱头2,羽毛状。笋期4月中旬至5月底,花期6月。

变竹(变种)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幼竿无白粉或微被薄白粉,分枝以下各节的箨鞘背面具云雾状淡褐色纵长斑纹。产河南博爱、沁阳等县。模式标本采自郑州河南农学院竹子栽培园。

斑斓娇艳的孔雀竹芋,室内最耐阴的植物


孔雀竹芋也叫蓝花蕉、斑叶肖竹芋、斑马竹芋等。孔雀竹芋除甲醛的功效值为吊兰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还是清除空气中的氨气污染的高手。

一、生长习性介绍

孔雀竹芋要生长在半阴处,偶尔见一下阳光,叶片能更艳丽,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8℃~25℃,超过35℃对其生长不利,冬天就是半休眠状态,室温不低于15℃最好。它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忌空气干燥、盆土发干,也忌积水,积水会造成植株烂根,在室内养护期间,经常用凉开水喷洒叶片效果不错。一看它的模样知道它原生于热带雨林啦!温度适宜、湿度大时,叶子明显直立,生机勃勃。

二、日常养护介绍

1盆土选择

孔雀竹芋喜排水好、肥沃、疏松的微酸性腐叶土或培养土。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的基质为栽培基质,用泥炭土最好啦,盆土最好先用百菌清、多菌灵之类的消毒杀菌,微润后种上竹芋。不要用粘重的园土,上盆时盆底先垫上3厘米厚的粗砂或瓦片作排水层,以利排水。

栽培土壤可加入少量腐熟的基肥、腐叶土、泥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成培养土。

2花盆消毒

旧盆(老盆)要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待用,新盆可直接用。

种植前在杯底垫适当基质瓦片或陶粒都行,植物种上,定根水浇半透或表层水即可。

3温度与环境

孔雀竹芋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怕低温与干风,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差,忌阳光曝晒,夏季应放在荫棚下栽培。当温度高于30℃时,叶缘枯焦,新芽萌发减少,叶片变黄,应经常喷水,以保湿降温。冬季应给予充足阳光。

4水分和肥料

孔雀竹芋喜湿润的环境,在生长季节应给予充足的水分。若冬季低温休眠,则要控制浇水,保持盆土不干燥即可,翌春抽出新叶后,再逐渐正常浇水。

孔雀竹芋在生长季节每月追施一次液肥,以补充新老叶更迭所需的养分,并可促进植株健壮,叶色艳丽。缺肥时,植株明显变得矮小,叶色淡黄,金属光泽不鲜。

施用肥料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不可过多。一般用0.2%的液肥直接喷洒叶面后,用少量水淋洗以防止肥害,磷、钾肥对新芽萌发和生长也极有利。冬季应停止施肥。

5日常注意

避免烈日直射,光照过强或空气干燥容易造成叶缘叶尖枯焦、叶面斑纹暗淡无光;但光线也不宜太弱,若长时期放在阴暗室内,温度低、光照不足,也会长势衰弱,不利叶色形成,失去叶面特有的金属光泽,冬季可接受通过玻璃的直射阳光。

注意事项:

孔雀竹芋类植物最怕阳光直射,直射光照射后会引起卷叶、干边,因此一年四季都要摆放在室内其有明亮散射光处。

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前和停止供暖后的一段时间,要注意防寒保暖,室温不能低于13℃,否则易受冷害,烂根黄叶。可在花盆外套塑料袋保护植株,同时也提高了空气湿度。

孔雀竹芋怕干燥,在下燥季节和夏季高温期,要经常往叶面上喷水;在冬季供暖期间,不要靠近火炉、暖气或空调.必要时套塑料袋,经常打开喷水保湿、通风。冬季低温阶段应减少补液浇水次数,表面基质干后再浇,以免造成烂根烂叶。

三、水培介绍

水培选取生长健壮的小型土培植株,用洗根法进行水培养植,加入清水至2/3处。

水培初始叶片有卷曲现象,宜置通风背阴处,并适当进行叶面喷水,每1~2天换一次清水,不久叶片就会恢复正常,约10天后会长出新根。

当植株完全适应水培环境时,加入观叶植物营养液进行养护,每3~4周更换一次营养液,平时只需补充散失的水份。

越冬养护:

北方要在变冷前把竹芋移入室内,温度不低于15℃,否则叶色暗,发黄,但春天能发出新叶,受冻严重会枯死。

室内昼夜温差大可用塑料薄膜套盆或用玻璃箱保温保湿,每月并用温水清洗叶面一次,以保持叶片的色泽。

春季气温20℃以上可换盆,换盆时须添加新的培养土,并剪去残根败叶,重新栽培,以利生长。

岩斑竹Fargesia canaliculata Yi.


    中文学名岩斑竹拉丁文名Fargesiacanaliculata Yi.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族北美箭竹族属箭竹属 种岩斑竹分布区域中国四川西部

岩斑竹,(学名:FargesiacanaliculataYi.)禾本科、箭竹属梢端直立;极坚硬,圆柱形,但在分枝节间于一侧具明显的纵沟,幼时粉绿色,被白粉,无毛,平滑,实心或几实心,如有小的空腔时,则髓呈海绵状;

形态特征

竿柄长5-15厘米,直径1.4-3厘米;节间长3-8毫米。竿高3-5米,粗1-2厘米,梢端直立;节间一般长约20厘米,最长可达25厘米,基部节间长5-8厘米,极坚硬,圆柱形,但在分枝节间于一侧具明显的纵沟(常位于节间中部以下或有时贯串整个节间),幼时粉绿色,被白粉(尤以节下方最明显),无毛,平滑,实心或几实心,如有小的空腔时,则髓呈海绵状;箨环微隆起;竿环显著隆起,高于箨环;节内长3-6毫米,平滑。竿芽系数枚芽组成的复合芽,卵圆形,不贴竿。竿每节以5-7枝簇生,枝较粗壮,常与竿作锐角开展,直径1-3毫米,均可再生次级枝。笋紫红色,被棕色刺毛;箨鞘早落,灰黄色,下半部革质,上半部纸质,长三角形,较节间为长,背面疏生棕色刺毛(鞘中下部较为显著),纵向脉纹明显,上部小横脉明显,边缘密生棕色纤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下凹,常不规则缺裂,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无毛,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并与之有关节相连。小枝具2-3叶;叶鞘长2-2.8厘米,边缘无纤毛或稀可生有灰色短纤毛;叶耳及鞘口繸毛俱缺;叶舌微呈圆弧形或下凹,高约1毫米;叶柄长1-2毫米;叶片狭披针形兼线状披针形,长2.5-8厘米,宽2.5-5毫米,下表面淡绿色,无毛,次脉2(3)对,小横脉较清晰,叶缘一侧微有稀疏小锯齿,另一侧平滑。花枝未见。笋期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200-2650米的峡谷陡坡或沟谷山坡。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九龙县咱日。

主要价值

笋味美,供食用;竿供造纸,亦可作竹筷和农具等用。

夹竹桃褐斑病


夹竹桃学名NeriumindicumMill.属夹竹桃科木本植物。以叶、花入药;有毒。具强心利尿、祛痰杀虫之功效。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尖或叶缘出现紫红色小点,扩展后形成圆形、半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上具轮纹。后期中央退为白色,边缘红褐色较宽。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均可长出灰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CercosporaneriellaSacc.称欧夹竹桃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深褐色,大小25一125m。分生孢子梗色浅,粗细不匀,聚集成束状,具隔膜0一3个,不分枝,顶端生有小型孢子痕,大小53535(m)。分生孢子圆筒形,具15个隔膜,大小155035(m)。此外,C.nerii-indiciYaman称夹竹桃尾孢,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或随落叶留在土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夹竹桃上,萌发的孢子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37月发生,苗木生长过密或细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1)加强苗木管理,不宜栽植过密,清除病叶集中烧毁。(2)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棕竹叶叶片出现色斑怎么办棕竹叶斑病的防治


棕竹叶斑病

1、症状

棕竹叶斑病是出链格孢引起,故为棕竹黑斑病。该病初期为近圆形灰色或黑褐色斑,后中央褪为浅色,周围绕宽窄不的黑色图,叶背现灰黑色的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叫片大面积干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病菌易蔓延扩大为害。

2、病原

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暗褐色,单生或丛生.不分枝.直,有的略弯,有屈膝,顶端常扩大具多个孢痕。分生孢子有喙或无,椭则形至倒棍棒形或圆筒形,表山光滑或县疣,浅褐色至深褐色,有横隔19个。

3、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或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入雨季或空气湿度大、缺肥,发病重。

4、防治方法

①增施行机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适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②及时修剪病枝叶和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②零星发生不防治。连片侵染发病时,用29%石硫合剂100一200倍液或30%悬浮剂碱式硫酸铜400一500倍液(发病前施药)、27%铜高尚500一800倍液。

斑叶细棕竹Rhapis gracilis Variegata


    中文学名斑叶细棕竹拉丁文名RhapisgracilisVariegata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棕竹科属棕竹属

斑叶细棕竹为棕竹科棕竹属。细棕竹的变种。

形态特征

叶片具有黄色斑纹,叶姿优雅,性耐阴,盆栽为高贵室内植物,颇为喜爱。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潮湿阴暗及通风良好的地方。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南部至西南部,日本亦有分布。

斑苦竹P.maculatus(McClure) C.D.Chu et C.S.Chao


    中文学名斑苦竹拉丁文名P.maculatus(McClure)C.D.ChuetC.S.Chao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

斑苦竹plieioblaslusmaculatus,秆高3-4m,径1.5-2cm,新秆绿色,厚被脱落性白粉,节间长20-35cm;

形态特征

地下茎复轴型。竿直立,高3-8米,粗1.5-4厘米,幼竿绿色,厚被脱落性白粉,箨环密具一圈棕色毛,节下方具直立近于向下的白色短纤毛,其余部分则光滑无毛,老竿黄绿色,被少量灰黑色粉垢;节间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凹;箨环与竿环均突出,近无毛;箨环残留有箨鞘基部的木栓质残留物;竿每节具3-5枝,枝与主竿成400-500的夹角。箨鞘棕红略带紫绿色,迟落,长为节间的3/4近革质,背部以有丰富油脂而具光泽,常具或密或稀的棕色小斑点,尤以箨鞘上部(或下部)为较密集,除箨鞘基部密具棕色倒向刺毛外,余处无毛,边缘全缘,无纤毛;箨耳无或呈点状、卵圆状、棕色,边缘有几条短而通直或曲折且易落的繸毛;箨舌深棕红色,低矮截形或微凹或凸出,顶端全缘,无纤毛。箨片绿带紫色,线状披针形,呈狭条状,外翻而下垂,基部略向内收窄,近基部为棕红色,被微毛,略粗糙,先端渐尖,两边缘具极稀疏的细齿,几全缘。末级小枝具3-5叶;叶鞘绿色,向边缘具极稀少的柔毛,一边具短细纤毛,另一边膜质无毛;无叶耳和繸毛;叶舌高1-2毫米,背面具粗毛,顶端截形,边缘具短纤毛;叶柄长约4毫米;叶片披针形,长8.8-18.5厘米,宽13.4-29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近基部和主脉则具易脱落的短毛,次脉5-7对,叶缘两侧具细锯齿。圆锥花序常侧生于花枝各节;小穗具8-15朵小花;颖2,纸质,第一颖长约10毫米,具11-13脉,先端稍钝,第二颖长约9.5毫米,具11脉,先端具小尖头;外稃厚纸质,背部光亮无毛,但被少量白粉,长约8毫米,宽约7.5毫米,具7-10脉;内稃长约8毫米,成熟后可更长,2脊上具纤毛,脊间具4-6脉,背部有细毛,脊外至边缘各具2脉;鳞被3,大小近等,中间一片披针形,具10脉,侧面的2片卵状椭圆形,各具11-12脉,先端均具长纤毛;子房瓶状,长约8毫米,花柱长约1.5毫米;柱头3,羽毛状。果实椭圆形。笋期5月上旬至6月初。

生长环境

生于密丛林中或偏阴的山坡。

分布范围

产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向北在陕西等省也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全县。

主要价值

笋味苦,宜处理后方可食用。篾性一般,可破篾;可作篱笆和供农作物搭棚架。

莲花竹植物


    中文学名莲花竹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百合目科百合科属龙血树属分布区域原产于印度洋西部诸岛及亚非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中国大陆,90年代初期开始大量种植,现已成为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莲花竹是百合科龙血树属下的一个品种,株形矮小,适合家庭绿化装饰,布置于窗台、阳台和案头,也可于厅堂内成行点缀,并用作切花配料。

形态特征

富贵竹原名仙达龙血树,为热带常绿观叶植物,

主要价值

居家及摆设作用:莲花竹株形矮小,适合家庭绿化装饰,布置于窗台、阳台和案头,也可于厅堂内成行点缀,并用作切花配料。

栽培技术

富贵竹百合科龙血树属常绿直立灌木,很适用于室内水养莲花竹卉。富贵竹的叶片翠绿,茎秆笔直,圆形似竹。叶卵形先端尖,叶柄基部抱茎。它是极耐阴植物,在弱光照的条件下,仍然生长良好,挺拔强壮。可以长期摆放在室内观叶,不需要特别养护,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能旺盛生长。水培时,将富贵竹茎秆切成20厘米以上的小段作为插穗插在水中,只要插穗的1/3能浸在水中就可生根成活。[1]喜温暖湿润喜散光的植物,喜荫湿、排水良好砂壤土最为适宜,怕积水、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叶片发黄并慢慢脱落,可能是光照过强或浇水不足。病虫害常见有叶斑病、茎腐病和根腐病危害,可用100倍波尔水培莲花竹多液喷洒多次。虫害有蓟马和介壳虫危害,用5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

马鹿竹植物


    中文学名马鹿竹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族北美箭竹族属玉山竹属

马鹿竹(学名:Yushaniaoblonga)禾本科玉山竹属植物。竿柄长8—40厘米,直径8—16毫米。节间长5—18毫米。竿散生,不通直而稍有曲折,高3-4.5米,粗1—2厘米;节间长28—35(40)厘米,竿基部节间长3—8厘米,圆筒形或在分枝一侧的下半部微扁平,无毛,幼时白粉(在节下方的一圈白粉较厚而尤为明显,纵向肋不发育,竿壁较薄,厚约2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显著,常有箨鞘基部之残留物。产云南东南部。海拔2600-3000米处。 

形态特征

竿环平坦但在分枝节微隆起;节内长5—10毫米,初时微有白粉。竿芽长圆形或椭圆形,无毛,边缘密生淡黄色纤毛。枝条在竿的每节有1—3(5)分枝,枝与竿常呈35—40度夹角开展,其中常有1枝较粗壮,其长为50—100厘米,直径3—10毫米,幼时被白粉。箨鞘宿存,软骨质,坚硬,略呈矩形,长约为节间长度的2/3,背面无毛,但有时被白粉,纵肋不发育或稍微可见,边缘常密生淡黄色或黄褐色小刺毛;箨耳长椭圆形,紫色,边缘具5—8条黄色至黄褐色弯曲长5—10毫米之缝毛;箨舌截形,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线状披针形,直立,粉白色至紫绿色,有时还被白粉,平直,边缘具不明显的小锯齿。小枝具(3)5—7叶;叶鞘长8—9厘米,无毛,初时常被白粉,纵肋不明显,上部纵脊较显著,边缘无纤毛;叶耳微小,椭圆形,边缘具5—12条淡黄色劲直或微弯曲长3—5毫米之继毛;叶舌截形,无毛,外叶舌初时常有深灰色柔毛;叶柄长7—9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通常均有白粉;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厚纸质,长14—17厘米,宽3.6—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作圆形收缩,下表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次脉7或8对,小横脉不清晰,叶缘具不明显的小锯齿。花枝未见。笋期8—9月。

生长环境

海拔2600—3000米,纯林,生于缓坡地。

分布范围

产云南东南部。

主要价值

笋味鲜美,为晒制笋干之上等材料;竿可劈篾编织器具或制作箫、笛等乐器。

荷花竹植物


    中文学名荷花竹别名Lotusbamboo

荷花竹,适合水养、盆栽、水培。观赏价值极高,是少数能长期摆放在室内的绿化和装饰品之一。荷花竹综合了“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的寓意,是送给佳人和朋友的最佳礼品。

喻意

“富贵吉祥”、“节节高升”、“青春常驻”,观赏价值极高,是少数能长期摆放在室内的绿化和装饰品之一;荷花竹综合了“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是送给佳人和朋友的最佳礼品。

浇水

5—9月生长旺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

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

施肥

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功效

可以吸收氨气、丙酮、苯、三氯乙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株型别致放于办公桌具有缓解眼睛疲劳的功效。

养护要点

荷花竹适应力极强,无论在全光照、半光照和荫蔽处均能生长良好。喜高温高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沙质土壤,忌积水,耐旱。

莲花竹黄叶的原因很多,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

1:灼黄强烈阳光直射到莲花竹上,易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2:缺光黄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3:肥黄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莲花竹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4:缺肥黄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加一些矾水。(莲花竹是观叶植物,应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

洋石竹植物


    中文学名洋石竹别名膜萼花二名法Petrorhagiasaxifraga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科石竹科Caryophyllaceae亚科石竹亚科Subfam.Silenoideae族石竹族Trib.Diantheae属膜萼花属Petrorhagia 分布区域欧洲、亚洲及中国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1500米的地区

洋石竹别名膜萼花、外套花,膜萼花属,原产地中海中国有膜萼花1种。喜阳光,宜湿润及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耐瘠薄、稍耐盐碱。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种子发芽力可保持3年。花期6-9月,宜于花境、岩石园、墙垣布置,也可作镶边及地被材料。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全株无毛或有时下部被毛。

茎丛生,上升,分枝。叶片狭线形,长约(4-)12毫米,宽约0.5毫米,顶端急尖。聚伞状圆锥花序稀疏;苞片4,卵状披针形,渐尖,膜质,中脉微凸,长为花萼的1/2。

花小形,花梗细,长达14毫米;花萼钟形,长4-5毫米,直径约1.5毫米,纵脉5,不明显,萼齿卵形,顶端钝;花瓣淡红色或白色,比花萼长2倍,爪楔状倒披针形,无毛,瓣片倒心形,长3-4毫米;雄蕊微外露,花丝无毛;花柱丝状,细长。

蒴果卵形,长约5毫米,4裂几达中部;种子盾状,上端急尖,长约1毫米,暗棕色。2n=60。花期6-7月,果期8月。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和亚洲(西北部)。我国北京等城市庭园有栽培。

生长习性

喜阳光,宜湿润及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耐瘠薄、稍耐盐碱。

繁殖培育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种子发芽力可保持3年。

园林用途

花期长,宜于花境、岩石园、墙垣布置,也可作地被植物。

隔界竹植物


    中文学名隔界竹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亚科竹亚科族北美箭竹族属玉山竹属分布区域云南南部

隔界竹 ,生于海拔2300米的山顶黄棕壤的常绿阔叶林下。秆柄长18-55cm,秆高达3.5m,径1-1.3cm,节间长23-26cm,绿色,光亮,幼时有白粉,节下白粉圈明显。箨鞘宿存,淡黄色,薄革质,三角状矩形,约为节间长度的1/3-1/2,先端常不对称,背面被棕色或黄色贴生瘤基小刺毛;箨耳缺失,遂毛初具1-2枚;箨舌截平形或微凹,高约lmm;箨叶三角状线形或线形,外翻,常弯曲。每节分枝5-20枚,直立或斜展;叶片披针形,长10-24cm,宽1.4-2.3cm.

形态特征

竿柄长(7)18—55厘米,直径3.5—6(10)毫米,实心。竿散生,高2—3.5米,粗1—1.3厘米,梢端直立;节间长23—26(32)厘米,竿基部最短的节间长约8厘米,圆筒形或在分枝一侧之下部微扁平,幼时微有白粉,但节下方一圈白粉较厚,无纵向细肋纹,空腔小,竿壁厚2—5毫米,髓为锯屑状;箨环隆起,较宽;竿环平坦,但在分枝之节肿起;节内长2—4毫米。竿芽卵形至长卵形,近边缘有黄褐色硬毛,边缘密生纤毛。竿每节分5—20枝,枝直立乃至斜展,直径1.5—2毫米。

绿色,光亮,幼时有白粉,节下白粉圈明显.箨鞘宿存,淡黄色,薄革质,三角状矩形,约为节间长度的1/3-1/2,先端短三角形,两侧常不对称,背部被棕色或黄色贴生疣基小刺毛,纵肋明显,小横脉仅在上部稍明显,边缘初时生有短纤毛;箨耳不存在,鞘口两肩初时各有1—2条长3—4毫米直立的灰色继毛,后脱落变为无缝毛;箨舌截形或微凹,高约1毫米;箨片三角线形或线形,外翻,常弯曲,无毛,边缘内卷。小枝具4—7叶;叶鞘长2.7—5厘米,边缘无纤毛;叶耳无或微小,鞘口两肩常各有3—4条长1.5—4毫米黄色劲直或弯曲的继毛;叶舌近截形,初时有微毛,高约0.6毫米,外叶舌初时有柔毛;叶柄初时有柔毛,长1.5—2.5毫米;箨叶三角状线形或线形,外翻,常弯曲。叶片披针形,长10-24cm,宽1.4-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绿色,无毛,下表面灰绿色,密被灰色柔毛,次脉4—5对,小横脉不甚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花枝未见。笋期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300米的山顶黄棕壤的常绿阔叶林下。

分布范围

隔界竹多分布在云南南部。

《斑竹植物》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