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繁殖新技术。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新几内亚凤仙的温室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hawkeri)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花色丰富,有红、白、粉以及复色等,色泽艳丽欢快,株型丰满圆整,四季开花,花期长,叶色叶型独特,广泛用于花坛布置、悬垂栽植等。特别是作为周年供应的盆花,在欧美市场颇为流行,市场销售量迅速增加,每年都有新品种出现,不仅花色更加丰富,而且在植株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都有改善。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新几内亚凤仙观赏品种,作为时尚盆花推向市场,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生根苗生产

新几内亚凤仙种子通常很难获得,除杂交一代用种子繁殖外,几乎全部通过扦插繁殖。花卉生产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新几内亚凤仙插穗,但必须保证是不带病虫害的高质量的繁殖材料。

插穗的选择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专门用于剪切插穗。2-2.5cm的带顶芽插条是最佳的繁殖材料,要求带有不超过2片完全展开的叶片和3-4片未完全展开的叶片。最下部叶片以下留1.0-1.3cm茎段,以便能插入基质。扦插密度以插穗叶片不相互覆盖为宜。若切穗已经出现花蕾,应将所有花蕾摘除,或弃置不用。国内进行新几内亚凤仙扦插繁殖时,插穗有时长达6-7cm,甚至超过10cm,造成母株养护困难,浪费繁殖材料。另外较长的插穗成熟度高,可能已经完成了花芽分化,生根困难,且带有各种病虫害的可能性较大,破坏植株生长的整齐度。插穗应随剪随插,若不能及时扦插,则应放在开口袋中,连续喷雾。新几内亚凤仙插穗生根率接近100%,一般不需使用生根素处理。

与扦插有关的所有物品均需保持洁净状态,一切与插穗接触的物品均需消毒。扦插器具可用10%医用消毒剂浸泡60分钟,也可用10%家用漂白剂消毒30分钟。

扦插基质

可以采用多种扦插基质,如泥炭土、蛭石、珍珠岩、素沙等,但所有基质必须排水良好,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实践证明泥炭土与蛭石按1∶1的体积比混合非常适宜新几内亚凤仙插穗生根。扦插基质可溶性盐含量低于0.75mmhos/cm(EC=0.75ms/cm),pH值维持在5.5至6.5之间。

环境条件

扦插期间光照强度控制在250μmol/m2.s左右。生根以后可将光照强度增大到400μmol/m2.s左右,以提高根的生长速度。白天温度24℃,夜温控制在21℃-22℃。基质温度为22℃-24℃时最适宜生根,最好通过地温加热。如果采用室内全光喷雾扦插,随着天气的不同,喷雾频率从晴天的每15分钟喷雾5秒递减到阴天的每两小时喷雾5秒;夜间没必要喷雾,否则对生长不利。若采用小拱棚扦插,则每天喷雾1-2次,白天适当通风,夜间覆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5-7天形成愈伤组织;10-14天根长达到0.6cm,喷雾频率减至每半小时一次;3-4周后,根长至足够长度,可进行移栽上盆。扦插期间不必施肥。插条根长至足够长度以后应立即移栽上盆,否则将限制根的自由发展。

成品花生产

栽培基质

新几内亚凤仙栽培基质要求排水与通气良好,但其保水性要稍微好于其他花卉的栽培基质,因其所有品种均需要大量水分,不能使其产生萎蔫,保水性较高的基质可以为其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泥炭土和珍珠岩按2-3∶1的比例混合作为栽培基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适量蛭石、发酵树皮、锯木屑或岩棉等。

在配制栽培基质时,用石灰将pH值调至5.8至6.2,每立方米基质可加入过磷酸盐2公斤,并加入少量微量元素复合肥。栽培基质的pH值不能低于5.8,否则容易引起微量元素中毒。

肥水管理

条件较好的温室最好以滴灌的方式提供肥水。在植株冠幅达到栽培容器的边缘以前不要施肥或仅少量施肥,施肥时氮肥与钾肥的浓度大体相当。如果栽培基质中使用了过磷酸盐,则氮钾肥的浓度为150ppm至200ppm,否则施肥时应含有磷50-75ppm。有资料显示,当N肥浓度为12mmol/L(约170ppm)时新几内亚凤仙生长最快。新几内亚凤仙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氮素的吸收量不同,前期对氮素要求不多,但生长后期(40-70天以后)要求有充足的氮肥供应,在其整个生长期内吸收的总氮量为0.5克/株,而且硝态氮(Nitrate-N)的吸收量大于氨态氮(Ammonium-N),过多的氨态氮常导致植株叶片与花蕾脱落。因此管理过程中应以使用硝态氮为主。如果不能每次浇水时都施肥,则应该保证每浇水三次以后施一次营养液,浓度为:N300-350ppm、P100ppm、K300-350ppm。新几内亚凤仙喜欢较低浓度肥料,实践证明营养液电导率(EC)超过1.5mS/cm,植株生长不良。基质盐度太高,叶片窄小而卷曲,不伸展,根系生长受抑制,甚至腐烂,但若肥料缺乏则叶色斑驳。新几内亚凤仙对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微量元素过量导致中毒,使下部叶片或叶缘出现坏死斑,顶梢枯死或腐烂,顶部叶片发育受障碍。新几内亚凤仙镁缺乏症非常常见,可每月施一次硫酸镁加以治疗,浓度为每100L水加硫酸镁600克。肥水管理条件好,新几内亚凤仙植株叶片鲜亮厚实,硬挺伸展,叶面积大,否则叶片薄而皱缩,植株生长缓慢。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光照和湿度。

温度:上盆后前2-3周,白天温度24℃,夜间温度20℃,之后夜温可降至13℃-18.5℃。如果夜温超过22℃,则会延迟开花。有研究表明,在气温不变的情况下将根区温度增加到24℃,植株干物质产量增加15%-20%,生长速度大幅度增加,因为根区温度升高,提高了根际水气分压,增加了植株对水分的利用率。因此从温度角度考虑,新几内亚凤仙生长的制约因素是根区(栽培基质)的温度,而不是大气温度,所以在盆花生产过程中,适当提高基质温度有利于其生长。新几内亚凤仙对低温的适应性较一年生花卉(如天竺葵、矮牵牛等)差,夜晚温度低于10℃生长受抑制,低于7℃可能出现冻害。如果白天温度太高,应适当遮荫,并保护植株免受干热风的伤害。新几内亚凤仙会对DIF(温差)作出反映,节间长度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加而增加。有条件的温室可以在白天将室温提高1℃-1.5℃,同时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施肥浓度为1000ppm左右。

光照:新几内亚凤仙喜阳光充足,比何氏凤仙(I.walleriana)能忍受较强的光照,对光周期没有明显反映。光照不足造成叶色斑驳。在冬天和春天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光照。白天中午最低光照为500μmol/m2.s,否则延缓开花。如果光照强度超过1000μmol/m2.s,则应该进行遮光处理。栽培过程中应经常转盆,以使植株均匀受光,以免偏冠。

湿度:生产过程中水分供应情况直接关系到盆花的质量。新几内亚凤仙有肥厚的肉质茎,体内水分含量可达92%以上,生产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栽培基质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外,必须保证一定的空气湿度,一般空气湿度不低于85%,否则生长受抑制,叶片枯焦失绿,叶片变薄,叶面积、花径减小,品质降低。水分供应不及时可能导致叶片和花蕾脱落,增加滋生病虫害的可能性。

生长调节

大部分新几内亚凤仙栽培品种具有侧生生长优势,分枝性与自我整枝能力较强,不需掐心,相反,掐心能推迟开花2-3周,可作为花期调控的一种手段。一般来说,新几内亚凤仙不需要施用生长调节剂。矮壮素、B-9以及A-rest(嘧啶醇Ancymidol,可抑制花芽分化)对新几内亚凤仙的生长几乎不起作用,但Bonzi(多硝唑,抑制节间伸长)却对其生长有明显影响。如果昼夜温差大于12℃,或植株徒长,可喷0.5-2ppmBonzi1-3次。

栽培空间安排

上盆后花盆的摆放以不妨碍植株冠幅发展为原则,如果花盆距离太近,可能造成植株偏冠、冠幅减小、下部秃裸形成“高腿”植株,另外,植株过于密集,叶片相互摩擦,罹患病虫害的可能性增加。新上盆的植株在其冠幅相互接触以前,花盆可以并列摆放,并随着冠幅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生长空间。新几内亚凤仙温室盆栽生产中推荐的花盆摆放。

另外,随着栽培地区、花盆大小、品种、气候条件的不同,盆花成品时间也不同,比如,将植株定植于4英寸盆中,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8-9周即可形成成品花,而在光照较弱、温度较低的季节需10-16周才可形成成品花。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安排周年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益。

病虫害防治

新几内亚凤仙肉质多汁,极容易成为各种有害昆虫和微生物危害的对象。在温室栽培过程中极易患灰霉病,在气温较低(低于22℃)、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灰霉病发病严重。灰霉病可能引起叶片与插穗腐烂,植株下部叶片染病,形成水渍状斑,湿度大时呈黑色腐烂,产生灰色霉层,迅速扩大至茎基部,并向植株上部发展。灰霉病一旦浸染到茎部,植株存活的可能性极小。新几内亚凤仙温室栽培一年四季均可能受到灰霉病浸染,尤其以3-4月、11-12月发病严重。灰霉菌为弱浸染性真菌,对健康植株一般不造成危害,但却极易在残叶败花上大量滋生,并进而对整个植株造成伤害,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清除残败花叶。另外腐霉属(Pythium)真菌能导致根部腐烂,而丝核菌导致茎秆腐烂。

红蜘蛛、粉蚧、蚜虫是新几内亚凤仙温室栽培最常见的害虫。害虫的大量滋生一方面对植株造成直接伤害,同时也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如凤仙斑叶腐烂病毒即可通过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进行传播,对植株造成严重伤害。

新几内亚凤仙病虫害均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预防与治疗,无需其他特殊措施。

扩展阅读

新几内亚凤仙的温室盆栽


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hawkeri)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花色丰富,有红、白、粉以及复色等,色泽艳丽欢快,株型丰满圆整,四季开花,花期长,叶色叶型独特,广泛用于花坛布置、悬垂栽植等。特别是作为周年供应的盆花,在欧美市场颇为流行,市场销售量迅速增加,每年都有新品种出现,不仅花色更加丰富,而且在植株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都有改善。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新几内亚凤仙观赏品种,作为时尚盆花推向市场,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生根苗生产

新几内亚凤仙种子通常很难获得,除杂交一代用种子繁殖外,几乎全部通过扦插繁殖。花卉生产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新几内亚凤仙插穗,但必须保证是不带病虫害的高质量的繁殖材料。

插穗的选择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专门用于剪切插穗。2-2.5cm的带顶芽插条是最佳的繁殖材料,要求带有不超过2片完全展开的叶片和3-4片未完全展开的叶片。最下部叶片以下留1.0-1.3cm茎段,以便能插入基质。扦插密度以插穗叶片不相互覆盖为宜。若切穗已经出现花蕾,应将所有花蕾摘除,或弃置不用。国内进行新几内亚凤仙扦插繁殖时,插穗有时长达6-7cm,甚至超过10cm,造成母株养护困难,浪费繁殖材料。另外较长的插穗成熟度高,可能已经完成了花芽分化,生根困难,且带有各种病虫害的可能性较大,破坏植株生长的整齐度。插穗应随剪随插,若不能及时扦插,则应放在开口袋中,连续喷雾。新几内亚凤仙插穗生根率接近100%,一般不需使用生根素处理。

与扦插有关的所有物品均需保持洁净状态,一切与插穗接触的物品均需消毒。扦插器具可用10%医用消毒剂浸泡60分钟,也可用10%家用漂白剂消毒30分钟。

扦插基质

可以采用多种扦插基质,如泥炭土、蛭石、珍珠岩、素沙等,但所有基质必须排水良好,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实践证明泥炭土与蛭石按1∶1的体积比混合非常适宜新几内亚凤仙插穗生根。扦插基质可溶性盐含量低于0.75mmhos/cm(EC=0.75ms/cm),pH值维持在5.5至6.5之间。

环境条件

扦插期间光照强度控制在250mol/m2.s左右。生根以后可将光照强度增大到400mol/m2.s左右,以提高根的生长速度。白天温度24℃,夜温控制在21℃-22℃。基质温度为22℃-24℃时最适宜生根,最好通过地温加热。如果采用室内全光喷雾扦插,随着天气的不同,喷雾频率从晴天的每15分钟喷雾5秒递减到阴天的每两小时喷雾5秒;夜间没必要喷雾,否则对生长不利。若采用小拱棚扦插,则每天喷雾1-2次,白天适当通风,夜间覆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5-7天形成愈伤组织;10-14天根长达到0.6cm,喷雾频率减至每半小时一次;3-4周后,根长至足够长度,可进行移栽上盆。扦插期间不必施肥。插条根长至足够长度以后应立即移栽上盆,否则将限制根的自由发展。

成品花生产

栽培基质

新几内亚凤仙栽培基质要求排水与通气良好,但其保水性要稍微好于其他花卉的栽培基质,因其所有品种均需要大量水分,不能使其产生萎蔫,保水性较高的基质可以为其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泥炭土和珍珠岩按2-3∶1的比例混合作为栽培基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适量蛭石、发酵树皮、锯木屑或岩棉等。

在配制栽培基质时,用石灰将pH值调至5.8至6.2,每立方米基质可加入过磷酸盐2公斤,并加入少量微量元素复合肥。栽培基质的pH值不能低于5.8,否则容易引起微量元素中毒。

肥水管理

条件较好的温室最好以滴灌的方式提供肥水。在植株冠幅达到栽培容器的边缘以前不要施肥或仅少量施肥,施肥时氮肥与钾肥的浓度大体相当。如果栽培基质中使用了过磷酸盐,则氮钾肥的浓度为150ppm至200ppm,否则施肥时应含有磷50-75ppm。有资料显示,当N肥浓度为12mmol/L(约170ppm)时新几内亚凤仙生长最快。新几内亚凤仙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氮素的吸收量不同,前期对氮素要求不多,但生长后期(40-70天以后)要求有充足的氮肥供应,在其整个生长期内吸收的总氮量为0.5克/株,而且硝态氮(Nitrate-N)的吸收量大于氨态氮(Ammonium-N),过多的氨态氮常导致植株叶片与花蕾脱落。因此管理过程中应以使用硝态氮为主。如果不能每次浇水时都施肥,则应该保证每浇水三次以后施一次营养液,浓度为:N300-350ppm、P100ppm、K300-350ppm。新几内亚凤仙喜欢较低浓度肥料,实践证明营养液电导率(EC)超过1.5mS/cm,植株生长不良。基质盐度太高,叶片窄小而卷曲,不伸展,根系生长受抑制,甚至腐烂,但若肥料缺乏则叶色斑驳。新几内亚凤仙对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微量元素过量导致中毒,使下部叶片或叶缘出现坏死斑,顶梢枯死或腐烂,顶部叶片发育受障碍。新几内亚凤仙镁缺乏症非常常见,可每月施一次硫酸镁加以治疗,浓度为每100L水加硫酸镁600克。

肥水管理条件好,新几内亚凤仙植株叶片鲜亮厚实,硬挺伸展,叶面积大,否则叶片薄而皱缩,植株生长缓慢。

新几内亚凤仙的组织培养


凤仙是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新几内亚凤仙是凤仙花家族中的一个新品种。它花色丰富,四季开花,花期长,叶色独具特色,作为周年供应的时尚盆花,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它的传统繁殖方法是通过播种繁殖,但播种繁殖需要恒定的温度,而且种子价格比较昂贵,发芽率低。近年来,用无性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既可以在短期内取得大量的优质脱毒苗,又可避免因常规无性繁殖而导致的种性退化。具体可用新几内亚凤仙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离体快速繁殖。

材料与方法

试材处理

从新几内亚凤仙植株上剪取带有腋芽的嫩梢,去掉叶,先用自来水冲洗10分钟,再用洗洁剂溶液洗涤1-2次。在无菌条件下,依次用70%的酒精浸泡30秒钟,2%的次氯酸钠浸泡12分钟,无菌水冲洗3-5次。最后将处理好的嫩梢切成每个节间约0.5cm长的带芽茎段接种在预制好的初代培养基上。

培养条件

分化培养基的选择

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分别设置BA0.5、1.0、1.5、2.0mg/L,NAA0.2、0.4、0.6、0.8mg/L各4种浓度,共16个组合。筛选分化培养基中BA和NAA最佳组合,3次重复。各培养基组合均加入蔗糖3%-4%,琼脂6-8g,Ad30mg/L,调PH值为5.8。

生根培养基的选择以MS为基本培养基,设置IBA0.3、0.6、0.9、1.2、1.5mg/L5种浓度,摸索最佳生根条件。各培养基均加入蔗糖2%-2.5%,琼脂6-8g,调PH值为5.8。

继代培养

新接的外植体约30天萌发成苗,苗高2-3cm时,将小苗剪成0.5cm长带芽茎段,放入分化培养基中继代培养。生根培养

小苗高3cm左右时,从基部剪下,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

小苗移栽

小苗生根培养根长达2cm时,进行移栽,先移入温室中炼苗1-2天,温室中培养2-3周后上盆。

结果与分析

不同浓度的BA和NAA组合对新几内亚凤仙分化出苗的影响以MS作基本培养基,4种浓度BA和4种浓度NAA组合,对新几内亚凤仙出苗影响。

结果表明:芽的增殖和嫩梢的增长不仅取决于BA、NAA的绝对数量,而且取决于二者相对比例。浓度最大BA/NAA条件下,繁殖系数17达最大,而且嫩梢生长度也达到最大1.23,浓度最小BA/NAA条件下,繁殖系数、嫩梢长度之比为10/0.67,二者绝对值处于中间状态。综合芽的形成和嫩梢生长两种情况看:高浓度的BA(1.5-2.0mg/L)与NAA配合时,嫩梢生长较正常,平均株高1.09cm,增殖倍数为14,较低浓度的BA(0.5-1.0mg/L)与NAA配合时,繁殖系数为8.9,平均株高为0.68cm,长势不良,实验条件下以BA2.0mg/L+NAA0.2mg/L效果为最佳。不同浓度的IBA对生根的影响

以MS为基本培养基,5种浓度IBA条件下生根效果见表2。结果表明:开始生根天数随IBA浓度加大而缩短,IBA浓度从0.3-0.9mg/L范围内,随浓度加大,生根率、每株根数增加,超过0.9mg/L,生根率下降。且多形成粗大根,产生愈伤组织或从愈伤组织上再生根。实验条件下,以0.9mg/L生根效果最好,生根较快,根系生长正常,根数较多。

小苗移栽

已生根小苗经20天,待根长达2cm时,取出试管苗,洗去根上琼脂,移至透水通气的蛭石中,先在培养室中温度20℃-25℃,相对湿度65%-75%条件下培养2-3周,然后移至散射自然光下炼苗1-2周,最后上盆进入温室,成活率可达95%以上。这期间除了注意保温保湿外,土壤湿度不宜太大,温度以23℃-25℃为好,注意采用杀菌剂保护,避免幼苗腐烂死亡。

结论

MS+BA2.0mg/L+NAA0.2mg/L+Ad30g/L+蔗糖3%+琼脂8g/L,调PH值为5.8是新几内亚凤仙茎段培养较为理想培养基。继代培养天数约为30天左右,繁殖系数可达17,嫩梢生长正常。

在MS+IBA0.9mg/L+蔗糖2.2%+琼脂7g/L,调PH值为5.8的培养基上,新几内亚凤仙试管苗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可达95.4%,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

生根两周后的试管苗尚需炼苗2-3天,经培养室移植培养2-3周,自然光下1-2周炼苗可上盆入温室,成活率达95%以上,小苗成活关键是基质选择及温、湿度控制。

新几内亚凤仙的繁殖要点


新几内亚凤仙的繁殖难度并不高,可以用播种、组培及扦插三种方法。由于组培的成本比较高,所以用扦插法繁殖新几内亚凤仙的比较常见。小编就为你简单介绍一下新几内亚凤仙的扦插及播种繁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新几内亚凤仙的繁殖难度并不高,可以用播种、组培及扦插三种方法。由于组培的成本比较高,所以用扦插法繁殖新几内亚凤仙的比较常见。小编就为你简单介绍一下新几内亚凤仙的扦插及播种繁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新几内亚凤仙

1、扦插

易生根,成苗快,花色一致,是目前的主要繁殖方式。扦插的具体方法是:从母株上剪取6厘米左右长的枝条,留4片叶,去除其余叶片插于沙土或蛙石中,用透明塑料袋覆盖保湿,每天透气2次,每次10分钟。在25℃下,10天可生根。也可用水泡枝条使基部生根,生根后上盆置于阴凉处,待恢复生长后逐渐见光。扦插苗成活后不久即可开花。

2、播种繁殖

可用草炭土和沙土按3:1混合后消毒以防止以后幼苗发病,点播种子后覆盖很薄的一层播种基质或蛙石,在25℃下10天可发芽。种苗根系发达,株型紧凑,花更繁茂,但从播种至开花时间较长,通常需4个月。

非洲凤仙栽培技术


非洲凤仙应用广泛,可在营养钵、盆器、吊篮中大规模种植。目前,市场上的非洲凤仙栽培品种主要有重音、维多利亚玫瑰、绝地风暴、筋斗云等。

开花花芽分化起始时间播种后12天至14天;第2片至4片叶子长出。

开花习性非洲凤仙为日中照植物,开花与昼长无关。

开花机制与光照强度无关,干旱胁迫诱导早开花。

穴培发芽阶段以下为幼苗发育的最优条件,此阶段自种子播种开始至子叶展开结束。预计胚根在播种后的2天至5天长出。

种子需要覆盖一薄层中等粒径的蛭石以保湿。基质pH值为6.2至6.5,pH值小于5.5会导致顶芽受损以及钠中毒现象;EC值为0.5至0.75。种子发芽需光照,如暗室培养,需给予光强为100勒克斯至1000勒克斯的光照,以确保发芽而减少徒长。含水量保持5级直到胚根发出;播种后第3天至7天,降低含水量至4级;第8天至10天,减少至3级;第11天后,再减少含水量至2级,直至子叶展开(含水量划分:1级为0%至20%,2级为20%至40%,3级为40%至60%,4级为60%至80%,5级为80%至100%)。不要让幼苗在过夜时叶片仍旧湿润,否则会导致植株顶端败育。保持空气湿度为100%,直至胚根长出;之后湿度降低到40%至70%。加强通风,使基质水分蒸发而变干燥,确保根部透气。温度保持在22℃至24℃之间,超过25℃时,会导致凤仙种子热休克,从而抑制其发芽;低于21℃时,会降低凤仙发芽的速度及一致性;低于18℃,会引起植株顶端败育及叶片畸形。

满穴/花芽分化阶段以下为幼苗营养生长时期的最优条件,此阶段自子叶展开开始。在此阶段,植株根系将扩展至穴孔边缘,且植株已完成花芽分化的准备。

温室茄子栽培技术


选种主要有尼罗、布利塔、郎高等,属无限生长型,早熟,果实长型,紫黑色,绿把、绿萼、无刺,质地光滑油亮。单果重300-400克,口味佳。

育苗浸种催芽播种前晒种1-2天,用50-55℃温水浸泡10-15分钟,当温水降至30℃时再浸泡5-6小时,再放入1%的甲醛溶液中浸泡3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纱布袋中,于28-32℃的条件下催芽。

播种8月上中旬育苗,播种最好选用育苗盘播种,在棚内育苗。如果做畦育苗,应配制苗床,土取大田土6份加4份腐熟的有机肥,再掺入三元复合肥1公斤/立方米土,同时加入50%多菌灵200克/立方米土消毒,床温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6-20℃。

分苗分苗期在三叶期进行,行距13-15厘米,株距10厘米。

定植整地施肥一般亩施腐熟圈粪5000公斤以上,三元复合肥50-80公斤,2/3撒施,1/3沟施,起垄栽培。适宜定植的茄子苗大小为5-6片真叶。株距50厘米,行距80-100厘米,浇足稳水。定植后白天气温控制在25-30℃,夜间16-20℃,以利于缓苗。

田间管理结果前期管理秧整枝,白天适宜温度在26-30℃,夜间16-20℃,培育壮株,茄子长至5-8厘米时浇催果水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严禁开花期浇水、吊秧,双秆整枝每节留一个果。

温室杏树栽培技术


温室杏的成熟期在4月上中旬,传统露地杏成熟期在6月上中旬,温室杏比露地杏提前2个月上市,价格高,效益好。温室杏的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一、温室大棚的建造

采用高温冬暖式结构,东西走向,棚脊高可定在3.5~4.5米,北墙留有一排或两排进风孔。棚体宽窄可根据棚体高度而定,棚体高的棚可宽些,棚体低的棚就窄一些。棚体宽度在9~12米。采用无支柱钢架结构,便于棚内操作,使用寿命也长。也可使用水泥框架式,成本较低。

棚体可用土堆式、砖体式。棚内种植地面应高出棚前地面20厘米,防止外来水灌入棚内,造成棚内积水。

棚体内墙最好进行涂墙或挂反光膜,以利于冬季充分利用阳光,利于果实的成熟和着色。

二、品种的选择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品种应选择休眠在500~800小时的品种,还应注意选择坐果率高、果实品质优良、大果型、抗病抗湿、短枝、萌发性能强、果实生长期短的品种。

三、树苗定檀管理

1.栽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进行栽植。

2.栽植方式。一般采用起垄式栽培,垄高30厘米。定植前沿南北方向每隔2米挖一条深60厘米、宽80厘米的沟。施足底肥,最好使用猪圈肥,与土混合拌匀,填入沟底至20厘米深处,注意不能让底肥和苗根直接接触。

3.栽培密度。两年生苗,每4平方米1株,南北成行,株距1.5~2米,东西每2~2.5米1行,交叉定植,2年后,留1株去1株。当年生苗,选择1.5~2平方米1株的高密度栽植,以后根据长势逐年稀疏。

四、定植后管理

1.剪枝。树形要以V形、开心形、柱形、纺锤形混合。北面较高的空间采用柱形、纺锤形。靠近南面采用V形和开心形。这样才能有效利用空间,形成立体结构,取得高产。结果植株造形,骨干枝采用单轴式,在轴上配搭中小型枝组,禁止生长大枝组;因杏树结果枝寿命短,通常为一年生,所以在落叶后的修剪中特别注意轻截枝梢,以促发新梢,达到更新促壮的目的。同时注意杏树顶部有效枝距离棚顶薄膜应大于0.5米。

2.强迫休眠的时间。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在11月底树叶落后,待气温降到7.2℃以下时进行强迫休眠。采用昼盖夜敞棚膜的方式,保证棚温低于7.2℃,使树体进入休眠期。强制降温一般在40~50天即可。

3.升温后的棚温控制。强迫休眠时间结束后,逐渐进行升温。升温后的棚温控制:(1)花期温度控制。白天不超过25℃,夜晚不低于8~10℃,全日温度在10~15℃为宜。花期空气的相对湿度在50%以下为好。棚内花期根据品种不同一般在8~15天。(2)果实生长期的温度控制;落花后的幼果期至果实成熟前,白天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以18~28℃为宜,晚上10~15℃;成熟期晚上的温度控制在8~10℃,有助于着色,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

4.水肥管理。(1)浇水。一般在扣棚前浇1次水,以后视墒情而定,果实膨大期浇1次水。成熟前,只要不特别干燥,不浇水,防止裂果。浇水后,短期内棚内湿度大,要及时排湿。(2)施肥。以基肥为主,最好采果后马上施肥,有利于树体营养积累。落叶后不宜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好。追肥以无机肥为主。萌芽前、花前以速效氮为主;果实膨大期追复合肥;采果后为壮树体可适当用少量复合肥。叶面施肥是一项较好的施肥措施,可10~15天1次。

五、病虫害防治

在扣棚后发芽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全树喷洒,达到洗涤状态;清除病枝和落叶。以后视情况,采用合理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新几内亚凤仙的温室栽培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种植繁殖新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