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叶植物的主要养护措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小麦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天气逐渐转凉,也正是种植冬小麦的时期,这时全国各地也开始了冬小麦的播种育苗,而因为气候变化以及栽培管理饮水影响,小麦苗期愈发严重。那么小麦幼苗有哪些病害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锈病

小麦锈病又名黄痘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会危害叶鞘、茎杆以及穗部。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来识别。其中条锈病发病适温为9-16、叶锈为15-22度、秆锈为18-25,所以在生产中一般发病顺序是条锈—叶锈—秆锈。

防治措施:首先要选用抗病力强的品种,在播种前要用药剂拌种,预防病害,种植管理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施足基肥,培育壮苗。小麦自生苗是3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可以在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可以减少大量越夏菌源,降低锈病发病率。

2、纹枯病

又称为小眼斑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在幼苗感染纹枯病菌后,在苗期就会出现烂芽、病苗枯死等症状。

防治措施:选择中抗和耐病品种,这时经济易行的控病措施,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实行和小麦与油菜、大豆等轮作,减少田间菌源积累,降低播种量,控制植株密度,平衡施肥。发病是应该及时喷药,施药时间在小麦拔节初期,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

3、全蚀病

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也是一种根部病害,但是只会侵染根和茎基部1—2节,在幼苗遭受侵染后,植株表现为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

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种植前深翻倒土,精细整地,合理施肥,这样能减少土层病菌数量,适时中耕能促进根系发育。可以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或者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2~3公斤加细土20~30公斤均匀撒于地表然后旋耕。

以上是小麦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精选阅读

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很多种植小麦的农户都遇到过小麦麦苗发黄的情况,尤其是冬小麦,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就会出现叶尖或整株叶子发黄的情况,严重的话,还会造成死苗,这是为什么呢?该如何防治?

1、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

(1)小麦播种时播种密度过大,导致麦苗数量过多,麦苗营养不足,出现发黄现象。

(2)田地地势低或者排水受阻,导致麦苗泡在水里,麦苗根部收到影响,会出现麦苗发黄现象。

(3)田地肥力不足,小麦营养不足,一般为缺乏氮、磷、钾。

(4)小麦麦苗受冻严重,导致麦苗严重缺水,从而出现发黄现象。

(5)秸秆还田量大,导致麦苗根部无法很好地深入土壤吸收养分,导致营养不良,出现发黄现象。

(6)土地杂草过多,与麦苗争养分,使麦苗营养不良。

(7)根腐病导致小麦根部腐烂,无法很好地吸收养分,使得麦苗营养不足。

(8)除草剂浓度过大,对麦苗造成药害。

2、小麦麦苗发黄的防治措施

(1)及时浇水、补充肥力,促使麦苗根部深入土壤,吸收养分。

(2)秸秆还田时注意秸秆的量,不能超过20cm,注意压平。

(3)及时选用合适的除草剂除草,注意除草剂浓度,还有不能使用阔叶类除草剂。

(4)如果是根腐病导致麦苗发黄,可以使用戊唑醇、丙环唑治理。

以上就是小麦麦苗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小麦麦苗发黄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小麦后期的减产,所以农户们还是要引起重视,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农户们。

关于小麦麦苗发黄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小麦的主要病害


小麦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霜霉病、炭疽病、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黄矮病、丛矮病、黑颖病、细菌性条斑病、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及孢囊线虫病等。

1、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发病期间在幼苗到抽穗期,主要危害小麦叶片、茎秆以及穗部位,发病初期,叶片开始出现小白点,随病情发展,小白点逐渐扩散变为圆形的白色霉斑,霉斑表面又一层白色粉末,到后期,霉斑会变为灰色或褐色的病斑,且带有黑色小颗粒点。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在种植将土壤深翻消毒,减少菌源,种植密度要合理,不宜过密,发病初期选用粉锈宁药剂喷洒,将病叶及时摘抄清理。

2、纹枯病

感染初期,主要危害叶鞘和茎干,开始在离地很近的叶鞘发病,产生圆形或梭形褐色病斑,不断扩展,最后造成茎干腐烂。后期就会发现叶鞘全部发病,病斑呈云纹状,湿度大时就会生长黄色或白色的霉状物。

防治方法:在播种前使用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来进行药剂拌种,消毒种子,避免种子感病。用1kg种子加1.5kg种子加1.5mg赤霉素来解除喷药后的要害,如果急着下种就可以使用。拔节期,一亩使用有效成分井冈霉素10克或者苯甲丙环唑6-9克来防治病害。麦田密集喷不到根部,可以增加用水量,让药剂流到根部。?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小麦的主要病害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水稻苗期主要病害


水稻苗期需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才能保证后期茁壮成长,结出优质稻穗。水稻苗期主要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一、水稻苗期主要病害

1、恶苗病

水稻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发病节间明显伸长,节部常有弯曲露于叶鞘外,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定须根,分蘖少或不分蘖。剥开叶鞘,茎秆上有暗褐条斑,剖开病茎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以后植株逐渐枯死。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

2、青枯病

水稻青枯病有两种,一种是水稻秧田期的生理性青枯病,发生比较常见,常与立枯病混合发生。其症状是水稻地上部分迅速失水而枯死,秧苗枯死时仍呈绿色;另一种是本田后期发生的细菌性基腐病,表现为田间零星发生,甚至1丛中仅有1-2株发病,病株基部茎节发硬、变黑并伴有恶臭味。生理性青枯病多发于水稻3叶期前后。主要是由于低温冷害、冷后暴晴或温差过大,比如在水稻秧田揭膜前没有及时通风炼苗,造成秧苗徒长,揭膜后,秧苗不能适应环境,而造成秧苗体内水分供给失调,继而引起地上部分迅速失水而枯死。

3、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为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水稻播种后,病菌开始侵害秧苗,秧苗在缺水的条件下发病最为严重。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旱育秧田,是水稻旱育秧田常发性主要病害。其症状是在秧苗二叶期以后,叶尖枯黄萎缩,根毛稀少,初期在苗床上成簇成片发生。4叶期后发病症状为突发性青枯,成簇成片的秧苗叶片纵卷萎蔫,继而枯死。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在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病害发生加重。

4、苗稻瘟

水稻苗稻瘟由种子带菌和带病稻草诱发的病害,苗稻瘟在秧苗三叶期以后开始发病。其症状是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发病因素在雨、雾、露存在条件下利于发病,气温在20℃-30℃,尤其是在24℃-28℃,阴雨天多,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时,容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

二、水稻苗期病害防治

1、恶苗病防治方法

在水稻秧苗1叶-2叶期时,使用青枯立克50毫升+大蒜油1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5天-7天一次,连喷2次,也可喷洒95%绿亨1号(恶霉灵)进行防治。

2、青枯病防治方法

青枯病的防治主要是在苗齐后,及时进行通风炼苗,大风天除外。水育秧田,要在大风降温到来前,通过调节水层保护秧苗。药剂防治可选用15%立枯净,每亩秧田用100克药剂,兑水50公斤-60公斤,在晴天下午三点以后喷施两次,间隔7天一次;或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5公斤,或多菌灵2公斤兑水60公斤喷雾或浇施。

3、立枯病防治方法

低温阴雨过后要及时检查秧苗的生长情况,发现有秧苗叶尖不吐水或秧苗有异样时,应立即用25%甲霜灵可湿粉按每平方米0.75克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粉按每平方米1克,兑水2至2.5公斤喷浇于育秧床上进行防治。

4、苗稻瘟

预防苗稻瘟病害一般在秧苗三叶期以后,选用40%硫环唑,每亩150克,兑水50公斤-60公斤预防两次,间隔7天一次。也可用75%三环唑60克-80克或富士1号10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或浇施。

以上就是水稻苗期时可能出现的几种病害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疑问,还请咨询有关人员。

小麦的主要病害是


小麦的主要病害有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叶枯病等,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头,是一种真菌病害;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麦芒也可受害;小麦叶枯病多在小麦抽穗期开始发生,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

1、小麦赤霉病

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携带赤霉病病菌的小麦粒里含有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

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在小麦扬花期时少浇水,使用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药剂处理。

2、小麦白粉病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随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

防治措施:在发病初期用药,如杂环类、三唑类、嘧菌酯、醚菌酯等。

3、小麦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初发病,叶片上长出卵圆形淡黄色至淡绿色小斑,后期形成不规则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大斑块,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枯死,逐渐向上发展,严重者全株叶片变黄枯死。

防治措施:控制灌水,及时排水;使用福美双或三唑酮多菌灵双进行拌种,预防病害;田间开始发病时,选用百菌清+烯唑醇、三唑酮、甲基硫菌灵、氟硅唑、异菌脲等杀菌剂防治。

马铃薯幼苗期的主要管理措施


其实农作物幼苗期的管理非常的重要,因为此时这个阶段的农作物非常的脆弱,稍一不慎就会夭折,更不用说后期的生长阶段了。就拿马铃薯来说,只要你在幼苗期管理好,后期的高产量才会有良好的基础。

1.促根

当幼苗出土后,及时喷洒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300倍尿素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能促使根系生长发达、植株健壮、增强植株的抗旱、耐低温能力,换促进植株根系对于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增强叶片光合效能,促进营养合成,为早结薯、提高产量打下结实的基础。

2.中耕除草

在苗期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中耕除草要勤且早,幼苗在出土后抵抗力较弱,杂草会影响到它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除草一定要勤,使用化学药剂除草时要注意浓度和使用方法。中耕能提高地温,疏松土壤,破除土壤板结,促使土壤气体通畅,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3.适时追肥

追肥宜在幼苗期和现蕾期结合浇水一起进行,尤其是在现蕾初期,正是地下块茎快速膨大的时期,也是马铃薯肥水需求最高的时期,这时追肥要结合浇水一起进行,溶解肥料,开始被植株吸收。可以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30公斤,也可以根据基肥的施用情况和幼苗长势进行施肥,促进块茎膨大。

4.防治地下虫害

在苗期发现有瓢虫危害时应该及时喷洒1500-20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药液进行防治,在幼苗时遭遇地下害虫极易到死苗,所以地下虫害防治一定要重视,应该在打垄时,每亩撒施3000-4000克辛硫磷颗粒剂进行防治。

综上就是马铃薯幼苗期的管理要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真的能够帮助到大家,还想学习更多的内容,可以关注百度小程序!

关于马铃薯栽培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南方地区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

《小麦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观叶植物的主要养护措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