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花生生产过程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有些病害稍不注意预防,就会导致花生产量大大降低。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1典型症状

青枯病是一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花期发病最重,病菌主要从根部侵染,使主根尖端变色软腐后,病菌通过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横切根茎部,可见整个维管束变为深褐色,用手挤压切口处有污白色菌脓渗出。初期病株早晨叶片张开延迟,傍晚提前闭合,主茎顶梢二叶片首先萎蔫,侧枝顶叶暗淡下垂,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1~2d后整株死亡,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可与其他病害区别。若将根茎病段悬吊浸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烟雾状的浑浊液,这是确诊该病的可靠依据之一。地下部分表面现象为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荚呈褐色湿腐状,根瘤黑绿色。

2传播特点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主要是在病田土壤、病残体和土杂肥中越冬,越冬后的病菌在田间主要随水流(包含地下水)传播,通过昆虫、人畜和农事活动(如:病土的迁移、深翻、耙地等)也可以传播。该菌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通过皮层进入维管束,由导管向上蔓延,病菌还可突破导管进入薄壁细胞,把中胶层溶解致皮层烂腐,腐烂后的根系病菌散落至土壤中,再通过土壤流水侵入附近的植株进行再侵染。病害发生严重田块,常可见到病情沿流水方向扩展的迹象。

3发病规律

病害的发生流行同天气、土壤、耕作制度、植株生育期、品种抗性以及虫草等因素关系密切。

3.1气候条件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种喜高温的细菌,花生播种后日均气温在20℃以上,5cm深处土温稳定在25℃以上6~8d开始发病,旬均气温高于25℃,旬均土温30℃进入发病盛期。高温多雨,特别是时晴时雨或久旱骤雨、土壤温湿度变化剧烈时,最易诱发该病。一般干旱年份发病重,风调雨顺的年份发病轻。降雨的多少与迟早决定此病发生早晚与发病程度。临沂市发病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3.2土壤要求

花生青枯病病菌的最适pH值为6.6,所以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重,但这里应注意的是花生适宜微偏酸性的土壤,一般情况下还是选择在微酸性的土质上种植。由于花生青枯病病菌是一种好气型细菌,对土壤中的空气有较强的依赖性。试验表明,随着土壤含沙量增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逐渐增高,发病率也相应增高。因此,粗砂土内充足的空气为青枯病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利于病菌生存,病菌遇到适宜寄主立即侵入危害,发病重;黏土、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发病轻,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或增施草木灰、尿素、塘泥等肥料的田块发病轻。

3.3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直接影响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一般连作花生的田块发病重,病害严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超过50%,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轮作发病较轻,比如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的田块基本可根除该病害。地势低洼、大水漫灌与茄科蔬菜连作或邻作,发病都较重。

3.4植株生育期

植株的感病程度与花生的生育阶段有关,一般是开花后到结荚前期这个阶段极易发病,结荚后期较少发病。植株开花前后至结荚期发病,占全生育期发病率的70%以上。

3.5品种抗病性

目前还没有开发出对青枯病免疫的花生品种,但是各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具有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珍珠豆型品种抗病;南方型品种比北方型品种抗病;普通丛生型品种发病重。

3.6虫害草害

花生青枯病菌由植株根部、茎部伤口或自然孔侵入,通过皮层组织侵入维管束,病菌迅速繁殖后堵塞导管,并分泌毒素,使病株丧失吸水能力而凋萎。花生田块蛴螬、线虫多,易造成根部受伤或腐烂时,有利于花生青枯病侵入与发生。病菌喜欢高温、潮湿环境,花生田杂草多易形成土壤湿度大的小气候,容易引起发病。

4综合防治

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一方面加强从播种到出苗期的早期预防,另一方面加强对发病后健株的防治。

4.1农业防治

4.1.1选用抗病品种

在病害流行地区,可以选用抗病品种,如鲁花3号、日花1号、远杂9102、远杂9307等。在抗病品种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避免影响产量,对于大面积种植的,一定要在引种前做小面积试验。

4.1.2调整耕作制度

根据花生青枯病寄主范围很广的特性,以及甘薯、西瓜、大豆、绿豆等植物对青枯病有免疫力的特点,采取轮作与套作的方式加以防范。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套作以玉米、大豆为主;或者花生、大豆、玉米3种作物间作,其中花生最密、大豆次之、玉米最稀;如此调整可有效地防止花生青枯病的发生。

4.1.3改良土壤

对酸性土壤可适量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能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精耕细作、改良旱坡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对于砂质土要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4.1.4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基肥通常占总施肥量的80%~90%。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等化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000~1200kg、钙镁磷肥25kg、氯化钾12.5kg、尿素10kg、硼砂1kg。适量追肥,苗期和开花下针期看苗适当追施尿素和钾肥。叶面喷肥,在花生结荚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采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植株抗青枯病的能力。

4.1.5水分管理

花生耐寒怕渍,花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差异较大。在进行花生的田间水分管理时应根据花生的“燥苗、湿花、润荚”这一需水特性来进行合理的控制水分。注意田间排水条件,及时开挖、疏通排水沟,实行高畦地膜栽培,避免雨后积水,采用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

4.1.6拔除病株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花生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以减少越冬病菌。严禁施用混有病残体的未发酵土杂肥,可采用催熟剂高温发酵至60℃以上。

4.2化学防治

4.2.1种子处理

搞好花生根瘤菌接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1kg花生种子拌花生根瘤菌水剂3.5~4.0mL,拌种时不需要加水,拌匀晾干后播种。接种了花生根瘤菌的种子不能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要放在阴凉处晾干,并要当天播完,存放不能超过12h;进行药剂拌种,没有用根瘤菌接种的花生种子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5%的比例进行拌种,或用适乐时10mL拌5kg种子,能有效防治花生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病害。

4.2.2药剂防治

做好日常田间巡查工作,发现病株要及时喷药,齐苗后、开花前和盛花下针期分别喷淋药剂1次,着重喷淋茎基部。药剂可选用7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比例为1∶1)1000~1500倍液,或用30%氧氯化铜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比例为1∶1)1000倍液。在花生盛花期或田间发现零星病株时立即进行药物预防和控制。每亩可用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60kg喷淋根部。也可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绿亨杀菌王1000~1500倍液进行根基部喷淋,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3~4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就是花生青枯病防治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也被这个病害困扰过,希望这个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防治花生青枯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花生种植密度如何把控?做好这四点就行!

小编推荐

种大豆菌核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2001年在饶河县发病较为严重,大豆重茬地发病率3%-30%,美葵茬个别地块发病率达50%,病害严重的地块甚至绝产。

1发病原因

1.1气候条件7月中、下旬连续低温寡照,阴雨天气较多,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有利于致病真菌的子囊盘萌发形成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

1.2栽培条件其一,茬口条件。在前茬种植美葵的地块或大豆连续重茬多年的地块中,菌核在土壤中逐年积累,数量不断增多,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就可形成初侵染源,侵染向日葵、茄科类作物和大豆等寄主植物。

其二,品种选择。通过对大豆菌核病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大豆品种其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如合丰25连作2年的发病率约为8.2%,合丰35连作2年以上发病率为3.3%。

其三,肥料施用。施用氮肥过多的田块,大豆生长繁茂,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条件差,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有利于大豆菌核病发生。调查中发现,发病重的地块一般亩施尿素4-5kg,二铵10-12kg,硫酸钾3-4kg,大豆株高99-108cm,发病率达43.5%左右。

2为害症状

大豆菌核病致病真菌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茎部或分枝产生褐色病斑。湿度高的病斑上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并渐渐形成白色不规则颗粒状菌丝团,后变灰色,直至最终形成黑色菌核,分散排列在病株茎部内外。后期病斑组织破碎,露出木质部,严重的整株死亡。叶片被害时呈暗青色、水渍状、腐烂、有时有絮状菌丝。也能侵染豆荚,在荚内、外成菌核,可使荚内种子腐烂、干皱、无光泽,严重时导致荚内不能结粒。

3防治措施

3.1农业措施其一,精选种子。选择优质、早熟、抗病品种,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

其二,深翻。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秋季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使病株残体腐烂死亡。

其三,轮作。与非寄主作物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其四,排水与施肥。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适量少施氮肥可减轻发病。

其五,铲趟。在菌核萌发期铲趟,能破坏子囊盘,减轻发病。

3.2药剂防治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于菌核病发病初期叶面喷雾,隔7天补喷1次。在该致病真菌子囊盘萌发盛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以上方法均有较好的控病效果。

石榴麻皮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近日有果农朋友咨询石榴麻皮病如何防治?石榴是一种富含营养价值的水果,想要种好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在石榴的种植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病虫害。而有一些病虫害会导致石榴产量大大降低,品相也大大折扣,严重影响到石榴种植户朋友们利益。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下石榴麻皮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

一、发病规律

造成石榴麻皮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却铁元素和锰元素,还有就会病害造成的,这种病害的病原体以分生孢子的方式在石榴的病叶和病枝上越冬,待来年开春后,温度回升,春雨初降,这时它们就会打乱的滋生,侵染。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接触风雨进行传播,会在短时间内侵染到其他植株。此外它的发病和空气湿度也有很多的关联,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它的孢子病菌萌发。

二、危害症状

麻皮是石榴生长过程中和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果实,造成果实外观严重受损,在发病初期,花萼和果实上会出现褐色的水渍状病斑,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大融合,最后形成结痂一样,在果实出现黑褐色的凸起状物体,造成果实开裂等现象。

三、防治措施

首先在冬季时要做好清园工作,修剪病枝叶,将园间的落叶、残枝、病果集中烧毁,减少病原体。在石榴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1-2次,在花期至套袋前,喷洒苯醚甲环唑,能提高植株的抗涝、抗病能力,在雨季前每隔半月喷洒一次,能预防此病。增施有机肥,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

以上就是石榴麻皮病的防治措施,如果你还有更有效的方法,也可以继续补充!

关于石榴麻皮病防治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柿子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柿子是我国的五大水果之一,在农村常有着“一个柿子十副药”的说法,因此可见柿子并不只是一种水果那么简单,对人体也有许多的价值功效可言。由于柿子有着不错的种植前景,在农村的院子当中随处可见柿子树的种植。而在种植柿子树的过程中,容易感染炭疽病,严重影响柿子的产量。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具体聊一聊柿子的炭疽病。

柿子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在了解发病规律前首先要学会如何辨别柿子炭疽病,即要明白柿子的发病症状。柿子感染此类病症,在初期果实外表会形成深褐色斑点,之后随着危害时间延长,病斑开始不断扩大,呈现为近圆形凹陷。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受侵染果实果肉部位会形成黑色板块,且发病枝梢极易折断,严重的时候枝条枯死,导致柿子提早脱落,影响产量。

阴湿、高温天气是炭疽病病菌传播最快的时期,其传播渠道主要是柿子的叶片。病菌会首先附着在叶片上,之后发病叶片脱落时营养回流,并逐渐通过芽眼侵染植株。柿子枝梢发病主要集中在生长季节的6月份,尤其是在雨季达到发病盛期;果实发病一般集中在生长季节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直至采收期结束。

柿子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一般叶片光滑、蜡质层厚、生长健壮、长势较旺的柿子品种抗病性较强,因此在品种的选择上也同样需要遵循此类条件,可以大大减少柿子的发布几率。

2、合理修剪枝条:炭疽病主要集中在6-7月份发生,而病菌习惯性寄生在枝条上,所以可通过适当修剪来去除病菌寄生场所,减轻病害发生。

3、果园清理和合理施肥:果园清理重点针对清除枯枝落叶、病虫枝果等,并进行集中处理。施肥方面,不要为了过度追求柿子树生长效果,过多的施加氮肥,容易造成柿子树徒长,树势衰弱,抵抗病虫害能力下降。

4、药剂治疗:果园发病轻微的时候,喷施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施;当危害严重的时候,喷洒25%咪鲜胺100倍液一次,喷洒时间应选择下午5点以后,或是阴天、雾水重的天。

以上就是关于柿子炭疽病的内容介绍,只有抓住防治关键时期,用好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取得明显防治效果。

关于柿子炭疽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柿子树的嫁接时间和嫁接方法

芝麻青枯病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


芝麻青枯病是芝麻种植生育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芝麻青枯病属于一种细菌性病害,目前的七八月份正是芝麻青枯病的高发时期。若在发病严重的芝麻种植产区,会出现成片的植株死亡现象,重则减产一半以上,甚至绝收。可见芝麻青枯病的危害十分巨大,下面我们就重点了解一下芝麻青枯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吧。

芝麻青枯病的发病症状

芝麻青枯病能够危害芝麻整个植株,从根部、叶片到蒴果都会受到青枯病的危害。

茎部:危害初期,芝麻植株茎部会出现绿色的病斑,随着病害的家种,后期会变成黑色的条状病斑,茎内外有菌胶溢出,最后变成黑色的颗粒。

叶片:危害初期,明显可见叶脉上有墨绿色的条斑,纵横交错分布,并且在中心位置呈油渍状。随着病害的加重,叶片萎蔫程度会明显增加,后期植株会慢慢枯萎而死。

蒴果:危害初期,蒴果会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颜色变成深褐色,随着病害的加重,病斑变成条斑,导致蒴果瘦小,籽粒不饱满,影响品质和产量。

芝麻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

在购买芝麻种子的时候,就需要购买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抗病品种,在同样的种植环境中,抗病品种会比不抗病品种感染青枯病的几率会小很多。

2、轮作倒茬

针对芝麻青枯病,轮作倒茬种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建议可以与非茄科、非豆科类的作物进行轮作。

3、合理施肥

芝麻种植过程中,各元素肥(氮、磷、钾)都要合理施加到位,保障芝麻植物有充分的营养,提高植株长势。另外,有条件的,还可在底肥可施入一部分有机肥,中后期,可喷施叶面肥来补充中微量元素,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4、土壤消毒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土壤中越冬的病菌,可选择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药剂防治

当芝麻田间已经发生青枯病,要及早防治,可用的防治药剂有生菌素、噻唑锌、噻菌铜等,大家根据具体的病害情况进行药剂选择。注意药剂可多次喷施。

综上就是关于芝麻青枯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等内容介绍。总的来说,芝麻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希望芝麻种植户都能对其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掌握青枯病的病理信息和防治技巧等,来为芝麻种植生产助力。

关于芝麻青枯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芝麻缺素症状及补救措施介绍

苦瓜炭疽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苦瓜又叫做凉瓜,是夏季常食用的蔬菜之一。苦瓜上市时间在夏季,这个时候高温多雨,病虫害高发,对苦瓜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苦瓜的品质,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下面给大家介绍苦瓜炭疽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苦瓜炭疽病症状

苦瓜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发病时叶片病斑为褐色,有的为灰白色,有的会出现同心轮纹,病斑外围均有黄色晕圈,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天气干燥时病斑会出现裂口或脱落呈穿孔状。严重时病斑连成不规则凹陷斑,病斑上着生小黑点,湿度大或阴雨时,病部呈湿腐状,后期瓜条会腐烂。后期病瓜组织变黑,但不变糟且不易破裂,别于蔓枯病。

二、苦瓜炭疽病发病规律

1、苦瓜炭疽病可通过雨水传播,发病适温为22-27℃,相对湿度93%以上容易发病,其中以24℃、相对湿度达97%-98%时潜育期3天,很容易流行。

2、露地栽培,在适温多雨条件下易发生;棚室内栽培以湿度高,叶面结有大量露珠时容易发病。棚室栽培不注意通风、浇水量过大,偏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或不注重引蔓整蔓,瓜蔓杂而乱,在适宜条件下该病易流行。

三、苦瓜炭疽病预防措施

1、抗病品种。首先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或采用嫁接栽培,可提高苦瓜的抗性,尤其是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有明显的减轻。

2、田间管理。搭棚引蔓、适时摘除病黄叶,引蔓上棚有利于使其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苦瓜结瓜颜色好、瓜条正;在苦瓜生长后期,黄叶、病叶、病虫瓜果增多,宜及时摘除并处理,既增加通风透光,又减少病虫害,且方便喷药。

3、合理水肥、控制温湿度。棚室栽培要注意适当通风,保持田间湿度在70%以下,减少结露;采用小水勤浇,避免浇水过大,露地栽培雨季注意通沟排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初花期施三元复合肥,进入盛瓜期看长势追肥,宜增施氮肥,多施钾肥,补施硼、镁等微肥。

四、苦瓜炭疽病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可选用福尔马、多菌灵等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

2、在发病初期至盛期可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20%烯肟·戊唑醇水悬浮剂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对苦瓜炭疽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或在发病初期也可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

以上就是关于苦瓜炭疽病的介绍了,夏季易高发这个病害,且对苦瓜品质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有效保证苦瓜高产高质,这些预防及防治药剂大家要了解清楚了。

关于苦瓜炭疽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苦瓜瓜实蝇有什么危害?什么时间高发?(附防治方法)

《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