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后养护注意事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羊肚菌出菇后如何管理?这五大要点需注意!》,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羊肚菌是一种名贵的食药用菌,它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原本是一种野生菌,目前人工栽培难度大,产量也不稳定。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当前羊肚菌的需求量比较大,市场行情较好,一般每斤能卖几百上千不等。很多农户在栽培羊肚菌的时候,都不重视出菇后的管理,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羊肚菌出菇后的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羊肚菌出菇后的管理要点。

1、温度

羊肚菌在正常的温度下,一般一个月左右即可出菇,也就是说羊肚菌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适合羊肚菌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十二到十八度左右,当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影响到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到羊肚菌的出菇率。还有就是昼夜温差不能够太大,一般最好相差十度左右是最好的,如果温差大于十五度,羊肚菌的出菇情况也是非常不好的。

2、光照

羊肚菌的生长是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的,只有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羊肚菌的质量。羊肚菌在发菌期可以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但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就必须要有光照。但是对光照也是要进行调节的,不能一直都保持直射光,否则也会影响正常的出菇。在上午的时候,我们一般是保持直射光,但在下午一点之后,我们就只能依靠散射光进行照射,等到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就需要进行遮阴。

3、湿度

为了促进羊肚菌出菇,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会经常进行浇水,但每次的浇水量不宜多,最好是采用喷雾式浇水法。当然如果是为了刺激出菇的话,我们则需要适当的多浇水,采用浸水法来进行浇水。出菇房中的湿度提到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并加强湿度的保持,这样能加快羊肚菌的出菇速度。

4、通风

在羊肚菌的出菇期间,我们还需要加强通风管理,保持出菇房中的空气流通。出菇房的通风时长主要和天气变化和气温变化有关。像天气比较干燥、温度较高、天气较好的情况下,那么出菇房的通风时间就可以适当的延长。但如果是低温天气,或者是多雨天气,那么通风时长最好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最后就是如果出菇房的湿度过大,我们也要及时的进行通风,降低湿度,促进出菇。

5、追肥

在羊肚菌的出菇期间,我们还需要注意追肥。但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追肥的,因为菇床上养料的养分基本上都是很充足的,可以维持羊肚菌正常的出菇需求。但如果是为了促进羊肚菌的出菇速度,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那么我们可以在菇床撒上一层草木灰然后进行喷水即可。或者是使用适量的钾肥进行喷洒,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以上就是羊肚菌出菇后的管理要点,羊肚菌对温度的需求非常高,栽培羊肚菌的农户们,为了让羊肚菌获得更高的产量及质量,掌握好以上要点,在羊肚菌出菇后农户们也要重视管理。

关于羊肚菌出菇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扩展阅读

鸡腿菇出菇期如何管理?做好这五大管理要点


【常见问题】鸡腿菇出菇期如何管理?

【专家解答】出菇期是鸡腿菇整个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因而做好这一时期的管理尤为重要。需做好以下五大管理要点:

一、幼蕾:鸡腿菇幼蕾期是出菇期对生长环境件要求最严格的阶段,最适宜的条件是温度20℃左右,湿度90%左右,通风适中,保持空气新鲜,光照100~300勒克斯。

二、幼菇:鸡腿菇幼菇期较之幼蕾期可适当放宽条件,保持温度15~20℃,湿度85%~95%,光照300勒克斯以下,通风可适当加强,但不能有强风吹进棚内。

三、成菇:随着子实体的不断发育生长,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也逐渐粗放,此时棚温保持在15℃左右,空气湿度85~95%,光照100~300勒克斯,光过强易使子实体过早产生并翻卷鳞片,并且使菇体色泽加深。随着菇体的发育通风应加强,但同样不能有强风吹进棚内。

四、采收:当菇体结实,菌盖有少许鳞片并紧包菌柄,菌环刚开始松动,约七分成熟时就要采收。采收不及时,子实体就会自溶变黑。采收前4小时之内不要喷水,以免手捏菇体处变色。采收时手持菌柄下部,轻轻旋转拔起。

五、加工:采收后的鲜菇应顺头放入塑质或木质容器内,清理菇脚泥土、杂物后即为初级产品,然后再根据商品去向分级、整理后鲜销或加工等。采菇后要将料面的杂物清理干净,整平采菇处的孔穴,喷洒2%石灰水,然后覆盖薄膜,养菌5~7天后再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菇管理,一般可收3~4潮菇。

【小编总结】鸡腿菇出菇期管理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鸡腿菇的产业,因此需加倍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鸡腿菇出菇期管理的五大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棚葡萄挂果后如何管理?这五大要点需重视!


近年来,大棚种植葡萄的技术逐渐成熟,很多葡萄种植户们也更加愿意选择大棚种植。大棚种植葡萄可以改善露地葡萄栽培中病害多、坐果率低、品种单调及品质差等问题,但是在大棚种植葡萄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葡萄挂果后,很容易产生病虫害等。所以大棚种植葡萄挂果后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该如何管理。

一、发育期温湿度管理

在葡萄果实发育期,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要保持在16-18℃,不宜超过20℃且不得低于3℃。在果实着色期间,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8℃,夜间控制在18℃以下,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葡萄着色和糖分积累。另外,空气相对湿度需保持在50%-60%,有利于降低病害发生。

二、膨果期肥水管理

1、施肥管理

在葡萄幼果膨大期,追施1次氮磷钾2:1:1的复合肥,每株穴施50克左右;也可追施发酵好的鸡粪水,每亩追施100千克左右。在果实生长第二高峰期间,追施1次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每株30-50克,有条件的可追施草木灰500-1000克。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最好每10-15天喷1次叶面肥,前期可喷0.2%的尿素,后期宜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当果实进入着色期后,就要控制肥水施浇,当葡萄进入采收期后停止浇水。

2、水分管理

大棚栽培葡萄的水分保障,主要以灌水增湿,以铺膜和通风换气来降温。棚内湿度会影响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尤其对催芽、坐果、果实品质等面影响大。在浇水过程中,要满足不同生育期的葡萄水分需求。浇水要根据土壤、气候和葡萄生长等情况而定,开始升温浇1次透水,以后分别于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期等生长阶段各浇1次水。浇水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不宜浇水过量。

三、新梢管理

在葡萄种植过程中,果农要及时处理葡萄的副梢、卷须。果实着色以前,及时打掉结果新梢基部的老叶3-4片,以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果实开始着色时,对主蔓或结果枝基部进行环剥处理,以将营养截留在地上部分,可保障果实生长和着色所需的养分。葡萄采收后,要及时剪掉结果枝,以改善光照条件,促进其它果实成熟。

四、果穗管理

1、顺穗

顺穗是把搁置在铁丝或枝叶上的葡萄果穗顺理在架下或架面上。结合新梢管理,把生长受到阻碍的果穗(例如,被卷须缠绕或卡在铁丝上的果穗)轻轻托起并理顺。一般来说,顺穗在下午进行为宜,因为此时穗梗柔软,不易折断。

2、摇穗

在对葡萄顺穗的同时,进行轻轻摇穗。将果穗轻轻晃几下,摇落干枯和受精不良的小粒。

3、拿穗

将交叉的果穗分枝拿开,使各分枝和果粒之间保持一定的顺序和空隙。这样操作有利于果粒的发育和膨大,也便于剪除病粒,以及喷药时使药物均匀地喷布到每个果粒上。拿穗在果粒发育到黄豆粒大小时进行。

4、疏果

有些葡萄品种需要疏果,疏果就是去掉果穗上过多的果粒,并使剩余的果粒膨大,防止果粒过于紧密。葡萄疏果时间一般在花后15-20天,在落花落果后、果粒黄豆大小时,可结合果穗整理同时进行,用疏果剪或镊子疏粒。主要是对果穗中的小粒果、畸形果、过密的果实进行疏除。例如,巨峰葡萄品种一般每穗留12-16个分枝,上半部分每分枝留2-3粒,下半部分每分枝留4-5粒,每穗保留50-60个果粒,每穗质量控制在0.5千克左右。

五、病害防治

葡萄果实发育期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等。可在坐果后2周左右喷1次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以后每半个月喷1次杀菌剂。可用福美双和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使用。另外,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每10天左右熏蒸1次,能够降低棚室内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以上就是大棚葡萄挂果后的管理要点,大棚种植葡萄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效益高的特点,受到果农们的青睐,但是挂果后的管理是觉得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关键。所以大棚种植葡萄的农户们,一定要掌握好以上的管理要点。

关于大棚葡萄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一年生葡萄枝如何嫁接?葡萄苗木嫁接后该如何管理?

梨树夏季如何管理?这三大要点需注意!


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之一,目前梨树在我国的种植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梨树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夏季高温高湿多雨,而当前梨树正值幼果生长,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时期,也是梨树生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候,那么夏季梨树该如何管理呢?

一、肥水管理

1、幼树施肥。6月10日左右追肥一次,尿素50克每株进行根施。第二年即将投产的幼树,在5、6这两月进行追肥时,加入磷钾肥,如过磷酸钾,硫酸钾,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新梢的成熟度,为来年投产打下基础。

2、结果树施肥。5月中旬施壮果肥,促进果实膨大,以磷、钾型复合肥为好,亩用量40-50公斤,深度20公分,施后及时灌水覆土。

二、夏季修剪

幼树通过拉枝、培养结果树形,结果树要全面推行夏季修剪,达到控制树冠的高度,维持丰产的树形,调节梨树的光照和通风,控制夏梢的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夏季修剪的主要方法撑枝、拉枝、吊枝、摘心、抹芽、刻伤、环隔、扭枝、拿枝等控制夏梢生长,有利于花芽分化。

三、病虫害防治

春末夏初的气温适宜,降雨较频繁,容易多病虫害。这个时候是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梨网蝽、梨叶瘿螨、杂木虱及煤污病的高发时期,也是造成早期落叶的主要病虫害。

此外,一次性采摘也是造成早期落叶的原因之一。提前落叶是梨二次开花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二次开花,要注意分批采摘果实。采后要及时补肥,要加强病虫防治,加强旱季灌溉和树盘覆盖。按“治病不见病,治虫不见虫”的原则,每15-20天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但采果前一个月要停止用药。

1、幼果期。主要防治锈病、黑星病、轮纹病及梨木虱、梨二叉蚜、梨网蝽、梨小食心虫。一是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病果等,深埋或烧毁;二是喷施30%复方多菌灵500倍液防治锈病、黑星病、轮纹病;三是喷施10%歼灭乳油2500~3000倍液防治虫害,若虫害发生较重,可与10%吡虫啉混用。

2、膨大期及成熟期。这时期主要防治黑星病、轮纹病、锈病、食心虫、舟形毛虫、锈壁虱。采取措施,树上可以绑草把,诱杀梨小食心虫。还可以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者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来防治病害,喷施10%歼灭乳油2500~3000倍液或者30%桃小灵2000倍液来防治虫害。如果是雨季,喷药可以加入展着剂。需注意果实生长后期不要喷波尔多液,以免污染果面。

根据自己果园的情况,有条件的地方建议以下配方交替使用:

①氟硅唑+阿维高氯+磷酸二氢钾。

②三唑酮+吡虫啉+敌杀死+氨基酸水溶肥。

③EM菌液+溴氰菊酯+磷酸二氢钾。

3、果实套袋。套袋在落花后25—50天进行,一般在6月上旬前结束。套袋前,在认真做好疏花疏果的基础上,为防止套袋后病虫侵入果实,应在套袋前5~7天喷布杀虫防病药剂。药剂通常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10%氯氰菊酯2500倍液或加5%阿维菌素4000倍液。如喷药10天之后,仍未完成套袋工作,需对未套袋树补喷药。

以上就是夏季梨树的管理要点,夏季是梨树一年中营养生长量最大、生殖生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梨树受外界条件影响最大的时期。做好以上的管理工作,是保证梨当年增长增效和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的关键。

关于果园防风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7月棉田如何管理?这五大要点需重视!


随着7月份的到来,即将进入夏季的高温时期,这个时候是棉花生长进入花铃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对于种植棉花的农户来说,7月份棉田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期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棉铃的数量和单个重量,最终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及质量。那么7月份棉田如何管理呢?

1、施足花铃肥

通常花铃期的追肥量应超过追肥总量的50%,施肥的数量、时间、方法还要结合天气、土壤、棉花长势等灵活变化。假如干旱,应少量施加基肥和蕾肥,对于长势较弱的棉花应尽早重施花铃肥;如果多雨,应适当增施蕾肥,棉花植株长势旺盛应推迟追施花铃肥。一般来说,底肥充足的情况下,可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磷酸二铵10-15千克或是棉花专用肥15-20千克;如果底肥不足或未施,每亩应追施尿素15-20千克、磷酸二铵25-30千克或者棉花专用肥30-40千克。

2、适时灌水

棉花的叶片会在花铃期生长到最大范围,这时也恰逢高温时节,叶面蒸腾加剧,使得棉花植株处在需水旺期。如果花铃期,植株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出现蕾铃大量掉落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产量。因此,适时灌水是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要掌握好第1次与最后1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一般来说,头水时间常在6月20日左右浇灌,而停浇时间则由气候、土壤、棉花长势等因素决定,常在8月25日左右最后1次浇灌。浇水量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灌水浸湿土壤即可。

3、适时打顶

恰当的打顶时机有助于抑制植株主茎旺长,从而协调营养的分配,促使养分向结实部位运输,以达到增加铃数、单铃重量、减少脱铃等目的。另外,适时打顶还能优化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棉花早熟。打顶时间的确定,要结合霜期、种植密度、生长势等综合判断。一般来讲,从7月1日-15日打顶最为适宜,要打1叶1心(从顶部移除一片叶子和一颗心),不可大块揪下,避免将有效果枝打落。针对密度大、长势旺的棉花田地,除了要做好打顶外,还应在8月上旬将棉株群尖、老叶打去,以改善棉田透光与通风,促进棉花吐絮。

4、合理化控

结合棉花植株的长势,合理进行化控。如果长势较旺,则应适度增加化控用量与频次;如果长势较弱则应相应减少。一般在打顶后3-5天内进行化控,每亩使用25%助壮素8-12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另外,化控和根外追肥可同步进行,有助于促、控结合。

5、病害防治

及时防治棉花枯萎病、黄萎病,轻则尽早治疗,重则直接拔除。病害初期可用抗秸宁500倍液0.5-10克碳铁浇灌,1天1次,连续3-5天。棉花花铃期的虫害应在最佳防治期进行防治,其中,棉铃虫要重点防治3代,棉叶螨的防治可选用杀螨王、虫螨克等药剂。

以上就是7月棉田的管理要点,棉花花铃期可以细分为初花期(7月左右)和盛花期(8月左右)两个阶段,现在正是初花期的管理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农户们一定要掌握好以上管理要点,为棉花高产打下基础。

关于7月棉田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化学调控对减少棉花蕾铃脱落的目的及技术要点

种植韭菜如何收割?这四大要点需注意!


韭菜是一种再生能力强、营养高的蔬菜,深受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虽然韭菜的再生能力极强,生长极快,一年可以多次反复收割,但是收割得不好的话,同样会造成韭菜产量的下降,并且还会出现早衰的现象。今天小编就来介绍韭菜收割的四大要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收割时间要适宜

适时收割是韭菜优质、高产和高效的关键。收获季节主要是春季和初秋,因为这两个季节里收割的韭菜质地鲜嫩、品质好。

适宜的收割标准是株高约30cm,单株5-6叶,每茬生长期在25天以上,回秧(回劲)前40天停止收割。收割过早,不仅影响当茬产量,也减少体内营养积累,导致下茬减产。

收割时间以晴天早晨收割最好,避免中午或阴天收割。早晨叶部水分尚未蒸腾,品质格外鲜嫩,既可提高产量,也有利于割口愈合。

2、收割次数要合理

韭菜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一年可以收割多茬。但为了维持高产,要严格控制收割次数。每年收割次数,应根据植株长势、土壤肥力和市场需要而定。定植的第一年,以养根为主,一般不收获或只收1茬。以后每年春季收获2-3茬,春韭从返青到第一刀约需40天,第二刀需25-30天,第三刀需20-25天。

夏季韭菜品质差,如果价格不高,可以不收获进行养根。秋季适宜韭菜生长,韭菜品质好,但收割次数多,会影响根系营养的积累。韭菜生长5-6年后,植株长势弱,易死苗,可在春夏季养根,秋季收割。韭菜在临近霜冻时不能再收割。

当然,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差异。据试验:在河南省中南部中等肥水条件下,抗寒品种791韭菜每年收割7-8次为宜,豫韭菜1号每年收割5-6次比较好。华北、东北多在春季收割3-4次,秋季收割1次或不割。

3、留茬高度要合适

收割时留茬高度要适当,留茬过高影响当茬产量和品质,留茬过低易损伤根茎,影响下茬。判断的方法是观察韭菜刀口处的颜色,如果为绿色,则说明留茬过高,如果为白色,则说明留茬过低。割口处以黄色较适宜。一般在第一次割时留茬4-6cm,以后各茬比前茬高1.5-2.0cm为宜。

留茬的高度也与下茬的栽培目的有关。如果收割培土的青韭,下茬仍作青韭栽培,收割时把前方培土挖开,露出软化的白色叶鞘,然后进行收割,收割后再把行间土地靶平,让韭菜切口生长点露在外面。如果下茬为韭黄软化栽培,收期时不抱开培土,只割去露在土面的叶片,切口要在叶鞘和叶片的“叉口”附近。

4、割后的水肥管理要跟上

韭菜耐肥性强,每次收割后,待伤口愈合,新叶长出3-4cm时进行追肥,切忌收割后立即浇水和追肥,避免造成叶片干尖和肥害。追肥应以速效氮和腐熟人粪尿为主,做到“刀刀追肥,因墒浇水,及时中耕”,促进韭菜快速生长。

以上就是韭菜收割的四大要点,韭菜收割的时候,应该要根据韭菜植株的实际长势、市场需求等因素来决定。农户们掌握好以上韭菜的收割要点,韭菜年年高产且抗早衰。

关于韭菜收割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羊肚菌出菇后如何管理?这五大要点需注意!》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后养护注意事项”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