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植物。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如何不让金针菇长斑点》,希望您喜欢!

黑斑病和锈斑病是金针菇栽培常见的两种病害。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其防治方法是:

1.黑斑病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毫米~4毫米,边缘整齐。该病以危害菌盖为主,偶尔也侵害菌柄。患病的菌盖再传播到相邻的籽实体,严重时整个菌盖变成黑色,有轻微的臭味。菌盖颜色变黑影响商品性,发病重时金针菇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防治金针菇黑斑病最重要的是控制适宜的温、湿度,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籽实体上,特别不可用冷水喷洒,否则会使菌盖吸水过多,诱发黑斑病的发生。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长时间超过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掌握轻、勤、细,阴雨天少洒或不洒。每次洒水后要加强通风,然后再覆盖地膜。出菇期间室内气温应调至17℃以下。发病后要及时将病菇摘除,并喷洒每毫升含100个单位~200个单位浓度的农用链霉素,或漂白粉600倍液。

2.锈斑病主要侵染金针菇菌盖。初期为针头状,后扩大成芝麻粒大小,连缘不整齐,病斑之间又能联合成不规则的大锈斑。该病的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存在于培养料及漂浮的空气中,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条件下锈斑病易发生,先感染培养料,然后传播到菌盖造成斑点。

防治方法为预防锈斑病,菇房洒水时不要直接洒向籽实体,防止料面出现积水。洒水后要及时通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要长时间超过95%,菌袋表面覆盖塑料薄膜要待籽实体水分蒸发后再盖。发病初期,防止病菌向健康籽实体蔓延,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每毫升含100个单位~200个单位浓度的农用链霉素喷洒防治。

编辑推荐

金针菇高效栽培新法


目前普遍采用的金针菇栽培法,虽然一年可收3茬菇,但每次生育期长达95天,一年只能循环3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差。而根据金针菇生长特点配制一次性培养料的栽培新技术,生物转化率高达193%,栽培周期缩短40天,而且金针菇株数增多、菇柄增高,提高经济效益80%左右。

其技术要点如下:

1、自制培养料。取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5%、多菌灵0.55%,混合均匀后按照1∶1.3的料水比加水拌匀,即成培养料。

2、填料消毒。将培养料装入广口瓶(袋)中,填料时一定要做到松紧适度才能有效避免后期瓶(袋)周身出菇的现象。装填好后,将瓶(袋)口封紧,放入常规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

3、适温栽培。待彻底冷却后,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把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栽培瓶(袋)内,然后放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培养室温度必须控制在22~26℃,严禁低温下拉长培养期,以避免菌丝没发满就出菇,影响产量和质量。

4、精心管理。菌丝长满后应及时搬入菇场,打开瓶(袋)进行搔菌,刺激出菇。当菌蕾形成后就要搞好再生管理,以促使菇蕾密度增大,然后套袋或盖报纸,让瓶(袋)内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小气候,以利于金针菇的生长。菇长至4-5厘米高时,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栽培场地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8-14℃,并用草帘或黑塑料布在培养场地罩光,光线强度以正常视力能模糊看清五号汉字为宜。菇长至15-20厘米高时即可采收。

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方法要点


金针菇一般只能在秋末,冬季和早春栽培。若采用反季节栽培技术,可使金针菇在5-11月上市。弥补了高温期市场上金针菇的空白。

1、季节与菌种:反季节栽培可2-4月播种,4-7月出菇,或于8-9月播种,9-11月出菇。

2、配料与装袋:较为合理的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35%、木屑40%,麸皮18%,玉米粉2%、糖1%、复合肥2%,碳酸钙2%。料拌匀后调含水量60%-65%,PH值6.5-7.5之间,装入17380.04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折角袋中,料高15厘米左右(折干料每袋300克)压紧后在料的中间扎一个深10厘米的孔,然后封好口。

3、灭菌与接种:采用常压灭菌,100℃蒸气中保持12小时,灭菌后的料袋趁热搬进无菌室,散放让其冷却,这样料袋由于骤冷而紧缩,栽培中就不会出现侧壁长菇现象。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打开袋口接入菌种。

4、菌丝体培养:接种后的料袋置清洁、干燥、通风、阴凉的室内培养。门窗白天要避光,夜间打开通风。培养袋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遇持续高温应采取泼洒凉水等降温措施。春季空气相对湿度大,应在室内放木炭、石灰等吸潮。一般经20-25天培养,菌丝可发满袋。

5、出菇期管理:出菇房应设上下对流窗,门窗均装上80目纱。将发好菌的菌袋搬进出菇房,置于用水泼湿的地上,袋与袋之间留一定间隙,每5行留一条通道,做好降温、增湿工作。白天封闭门窗,晚上打一通风窗,促使温度下降。菇房的墙上可挂上草帘,向草帘喷水,这样既能增湿,又能隔热降低温度。

6、病虫害防治:菇房要经常使用3%的漂白粉液,或0.2%土霉素,并喷敌杀死,杀灭菊酯、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杀虫剂。在子实体形成后,可喷植物生长抑制剂B9,这样可提高金针菇抗高温、抗病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温棚金针菇生料新技术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呈扁平状。菌柄梗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近等粗,菌柄初期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2种类型,白色和黄色,白色适于加工成瓶装罐头,黄色适于鲜食和加工成干品。

二、生物学特性

1.温度

菌丝生长适温16~28℃,最适温度为23℃左右,4℃以下与34℃以上停止生长,超过37℃菌丝死亡。子实体形成温度为4~24℃,生长适宜温度5~16℃,最适温度13℃左右,温度过高菌盖易开伞且容易引起腐烂。

2.湿度

料中适宜的含水量为60%~70%,最适为65%;发菌时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要求适宜的相对湿度80%~90%。

3.pH

适宜的pH为6~7,最适PH为6.5,由于灭菌后料的pH下降0.5左右,所以生料的pH调整为7.0最适宜。

4.光线

菌丝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需散射光,无光不能形成子实体。光照过强,菌柄肥矮,菌柄组织纤维化,早开伞,菌柄变成褐色,降低商品价值。

5.空气

金针菇属二氧化碳抵抗型,如供给新鲜充足的氧气,菌丝和子实体发育良好;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菌柄纤细,出现针尖菇;当二氧化碳浓度达5%时,子实体就不能形成。

6.营养

金针菇属木腐型食用,最适碳氮比为20∶1。

三、菌种制作

1.母种

最适培养基配方为:①水1000毫升、马铃薯(去皮)20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0.6克、硫酸镁0.5克、琼脂适量;②水1000毫升、葡萄糖3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钾0.6克、硫酸镁0.5克、0.1克维生素B1、琼脂20克;③水1000毫升、稻草(煮汁)200克、蔗糖3克、硫酸铵3克、琼脂20克。

2.原种和栽培种

最适配方:①阔叶树木屑73%、有机物(麦麸、米糠、玉米粉或豆饼粉)25%、石膏1%、蔗糖1%;②棉籽壳88%、麦麸10%、蔗糖1%、石膏1%;③麦粒(或玉米粒)99%、石膏1%。干料∶水=10∶12~13。母种7~10天长满,母原种和栽培种30天左右长满。制种按常规操作。

四、栽培

1.栽培料配方

①棉籽85%、麦麸13%、石膏1%、碳酸钙1%。

②锯末77%、麦麸(或玉米粉、米糠、豆饼粉)20%、蔗糖1%、石膏1%、碳酸钙1%。

2.发酵料的准备

①拌料主料如棉籽壳、有机物、锯末和不溶于水的辅料,如石膏、碳酸钙,干时拌均匀,溶于水的辅料如蔗糖溶于水后泼洒,然后泼水拌均匀。

②建堆堆宽1~1.5米,高1.2米,长度视料的多少和场地而定。上下堆宽差不超过20厘米。表面盖草帘,保温保湿。

③翻堆翻堆2~3次,离表面20厘米处温度达60℃开始计时,维持48小时,然后翻堆。翻堆原则:上翻下、里翻外。料温达到60℃后再维持48小时,最好再翻堆一次。

④优质料的标准当料内长满白色羽毛状的菌丝,并有特殊的面包香味即为优质料,不能有霉味、臭味。料发酵好后喷洒0.1%~0.2%的多菌灵。

3.熏棚

进料前3~4天熏一次:甲醛5~8毫升/立方米,硫磺15克/立方米或烟雾剂3~4克/立方米;进料后再熏一次,并及时通风。

4.播种

菌床宽80~100厘米,料厚15~17厘米。播前地面先喷一遍杀虫剂和杀菌剂,一边铺料,一边稍压实,菌种2层,中间和最上面各一层,菌种用量为干料的10%~15%,中间用2/5,表面及四周用3/5。播好后,表面再洒一层薄料,然后用草帘覆盖,多菌灵喷洒,再盖地膜密封。

5.发菌管理

温度控制在23℃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棚内经常通风,同时料表面的地膜每天早、晚各抖动一次,以便通风,30天左右菌丝长满,呈灰色即达到生理成熟。

6.催蕾

菌蕾整齐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首先要将温度控制在13℃左右,8℃以下很难出菇,18℃以上子实体稀疏。湿度要控制在90%,同时每天揭膜通风10分钟,使菌丝从灰白变为雪白,并有棕色饴滴出现,即可出蕾。

7.现蕾后的催产措施

为了消除金针菇顶端优势,促使菇柄上潜在的侧芽分蘖再生出数量极多的菇蕾,以获得更多的子实体,达到增产的目的,可采取下列措施:①通风干燥萎蔫法(即再生法),当菇长至2~3厘米时揭膜,通风干燥,使菇盖萎蔫,菇柄仍有一定硬度,就开始盖膜并支撑起来,再给予适温适湿,4天左右就出现密集的菌蕾。②当菇长到3厘米左右时,将菇尖和菌盖剪除,将菌柄子压在菌床上,给予适温适湿,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4天左右也出现密集的菌蕾。

8.采收

子实体的采收标准:外销时柄长10~15厘米,内销时柄长25厘米且菌盖不开伞。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床,另一手轻轻拔下菇体。然后拣去残菇,盖上薄膜,等菌丝恢复生长后,即可进行二次菇的生产。

五、注意问题

1.异常现象的原因

①菌盖粘连、蒺藜状菇、叠生菇等是由于虫害引起的应加强防虫。

②黑斑、软腐是由霉菌引起的。

③锈斑、褐腐是由细菌引起的。

④丛枝(只长柄,没有菌盖或菌盖很小):二氧化碳浓度高或湿度过大引起的。

⑤培养料呈湿腐状、颜色黑褐,是由线虫引起的。

⑥培养料表面发生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粘质物,由粘细菌引起的。

2.催产措施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但此措施仅限于第一潮菇,第二潮、第三潮菇禁用。

3.发酵料一定要达到腐熟标准,此措施是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

4.保持棚内经常性的卫生,及时清理残菇、病菇,并经常喷杀菌剂和杀虫剂,特别是杀菌剂。

金针菇覆土栽培高产


培养料配方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是生产金针菇的理想原料。一般可采用棉子壳90%、玉米粉3%、麦麸5%、石膏粉1%和糖1%,或棉子壳87%、麦麸10%、石膏粉1%、糖1%、碳酸1%和钙1%的配方。

栽培种配制菌种可选用金针菇81号、金杂19号等。

将培养料加水(培养料的1.3倍左右)拌匀后装入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约装培养料0.4公斤,套上塑料颈圈,并用棉塞封口,于温度100℃中常压灭菌8至10小时,或每平方厘米1.5公斤压力下灭菌2小时。灭菌后移入接种室,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时,进行无菌操作接种,再将接好种的菌袋移入培养室内。在20℃至30℃的干燥环境中培养,30至40天菌丝即长满菌袋。

菌袋覆土栽培种发好菌后,除去棉塞和塑料颈圈,用剪刀剪去菌袋底部塑料(5至8厘米高),使底部菌丝裸露。将菇房用石灰水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灭菌,然后铺一层5至10厘米厚的细土,使裸露部分全部埋于土中,菌袋排列长度不限,宽度以7至8袋为宜。

出菇管理除去接入的少量原种,拉直菌袋口,盖一层报纸,并向菇床(菌袋)上喷施稀土溶液,以促进菌丝生长,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情况下,每3天用稀土溶液喷1次,每次每平方米菇床喷施0.5升。同时每天喷1至2次清水保持菌袋底部土壤湿润,并加强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7℃至15℃,3至7天即可现蕾。一般可出菇3至4茬,当菇体长到符合标准时即可采收。生产实践表明,稀土溶液的浓度以每升含稀土0.2克效果最好。只要定期向土中补充水分,即可满足菌丝对水分的需求。金针菇覆土栽培可比常规法栽培多出菇1至2茬。

金针菇培养料的配置


米糠或麸皮20%;(3)玉米芯73%,麸皮25%,石膏1%。将上述培养料加水充分拌匀,然后调节ph值到6左右,含水量以手捏料有水滴渗处但不形成水流为宜。培养料配好后选用规格(长宽)17cm28cm,厚0.6mm的塑料袋,装料300克左右,两头扎口。

锯木屑以阔叶树木屑为好,松杉木屑不适合栽培,木屑主要起保湿和通气作用,粗木屑多,培养基易干,木屑过细,通透性差。米糠和麸皮含有金针菇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多加米糠或麸皮则发军慢,容易产生水菇,产量低,质量差。培养基装袋时要装入等量的培养基,这样发菌一致,出菇同时,便于管理。

1、灭菌接种采用常压灭菌,水烧开后保持开锅68小时,再闷一夜,待袋内料温降至25c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接于袋两头。接种应在无菌条件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房种进行,菌种应选用生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

2、发菌期管理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225c,正常情况下,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25mm。如果发菌顺利,接种后2025天菌丝可覆盖整个料面,此阶段要求挑出杂菌,并将发菌袋未满袋的菌袋排在一起继续发菌。

3、搔菌及催蕾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可以采用刮搔,既把老菌种种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就可形成原基,要保持空气湿度90%95%和加强通风,可抑制搔菌后袋表面形成的气生菌丝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此期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的95%左右为宜,温度控制在1015%c为好,用报纸覆盖或盖膜保湿,以诱发出菇,一周后,陆续长出尖状菌蕾,蕾头白色为正常。

4、均育和抑制均育是利用抑制工艺的低温,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于枯死,增加抵抗力,能均匀发育。均育要求温度约8c,空气湿度85%90%,一般23天。抑制是为了抑制先伸长的金针菇的生育,促进后长的金针菇的伸长,使所有的菌柄长度整齐一致,抑制始期以菌柄长1mm,菌盖直径为1.5mm为适,抑制期温度保持在35c,温度为85%90%,co2浓度在0.1%以下,抑制期7天左右。还可采用降温、降湿,通风措施,延缓子实体形成,使其同步进行,以利出菇整齐,成批菜菇。

5、生育阶段的管理当菌柄长0.5棗1.0cm时,增加光照,有增产和提高品质的作用。由于金针菇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从菇体长23cm时开始套纸筒到收获,用一定的光照可引诱导菌柄向光伸长,因此,在床架上方每隔35cm吊一个15w灯泡,产生垂直光,促进菌柄伸长。此阶段以温度815c,空气相对湿度85%90%,菇房中co2含量保持0.10%0.15%为宜,这样可达到抑制菌盖开伞,促进菌柄伸长的目的。约15天,菌盖直径可达12cm,菌柄长可达815cm,即可进行采收。

6、适期采收当菌柄长1314cm,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变,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色,菇体结实,含水量不过多时为采收期。采收前几天要检查菌盖含水量,如果含有很多水分,采收前两天要通风,促进水分蒸发。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菇剔除,按市场要求进行小包装,或用聚乙烯薄膜袋抽气密封,低温保藏。二潮菇后,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可将菌柱脱出调头袋装,也可封闭原出菇袋口,打开另一头出菇。

金针菇:新法栽培效益高


自制培料。取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5%、多菌灵0.55%,混合均匀后按照1∶1.3的料水比加水拌匀,即成培养料。

填料消毒。将培养料装入广口瓶袋中,填料时一定要做到松紧适度才能有效避免后期瓶袋周身出菇的现象。装填好后,将瓶袋口封紧,放入常温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

适温栽培。待彻底冷却后,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把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栽培瓶袋内,然后放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培养室温度必须控制在22℃~26℃,严禁低温下拉长培养期,以避免菌丝没发满就出菇,影响产量和质量。

精心管理。菌丝长满后应及时搬入菇场,打开瓶袋进行搔菌,刺激出菇。当菌蕾形成后就要搞好再生管理,以促使菇蕾密度增大,然后套袋或盖报纸,让瓶袋内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小气候,以利于金针菇的生长。

菇长至4~5厘米高时,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栽培场地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8℃~14℃,并用草帘或黑塑料布在培养场地罩光,光线强度以正常视力能模糊看清5号汉字为宜。菇长至15~20厘米高时即可采收。(郭佳)

《如何不让金针菇长斑点》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如何种植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