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地被植物的种植及养护管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春高粱的种植及管理》,希望您喜欢!

高粱的种植可分为春作与秋作两种。春作播种期约在农历三月底至四月中旬,时间不宜过早,因早期播种气温低,生长缓慢,遇到寒流易枯死,秋作则选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之间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其栽培过程大致如下:

整地:先将堆肥撒施於耕地上,然后耕犁12~15公分(4~5寸)深,充分耕碎土块,除去杂草,并耙平土面,按照行距50公分开挖4~6公分深的植沟。

播种量:每公顷约需15~20公斤种子,种子可向当地乡镇农会购买。

播种法:播种法分点播及条播两种,一般以条播为主,把种子均匀播於植沟内然后覆土厚约3公分。

施肥法:

(1)春作及秋作:堆肥於整地前撒施於田间,然后翻入土中,磷肥全量及氮钾肥半量作基肥,於播种前施用,余半量氮钾肥於播种后30天施用。

(2)宿根栽培:半量肥料於主作收获后10天施用,余半量於主作收获后30天施用。肥料施用位置应离植株10~15公分,以免伤及植株。

田间管理:

(1)间苗补植:高粱播种后20~25天,苗高15公分时,实施第一次间苗,到苗高25~30公分,实施第二次间苗,最后株距保持约10公分,如发现缺株时,可挖取间苗中要拔除的健壮苗来补植。

(2)中耕除草:高粱生育期间,按照杂草发生情形,实施中耕除草2~3次,尤其生育初期,特别注意将杂草除净,以免影响发育。若使用除草剂时,应在播种覆土后萌芽前喷施。

(3)培土:第一次中耕除草后,随即施追肥於植株旁,并将土壅培於植株茎部,以防止倒伏,促进发育。

(4)灌溉排水:高粱耐旱,但在幼穗形成期(播种后35天左右)、(播种后60天左右)、乳熟期(播种后75天左右)如遇乾旱,影响产量很大,应加以适量灌溉。在多雨季节,应随时排除积水,以免发生病虫害及延长成熟期。

宿根(再生)栽培:

(1)切茎:春作收获时,即时於离地面1~2公分处将茎切断,切茎的时期越早越好。

(2)施肥:施肥量及肥料种类施肥时期如前述进行。

(3)疏芽:切茎后每株萌芽数可达2~5株,但每株以留健芽二枝为原则,其余的芽应早日摘除,以免吸收养分。

(4)其他管理:如中耕除草,收获调制等作业均与高粱的一般栽培法相同。

编辑推荐

葡萄春萌前的管理


搞好葡萄春季萌发前的管理,对保证花芽的继续分化,提高芽眼萌发率,增加果枝率和结果系数以及促进新梢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1.施足基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葡萄植株出土将肥料施入防寒沟。如浅沟应先清沟至30~50厘米深,然后将肥料施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4000千克~5000千克,拌入过磷酸钙75千克~100千克。施肥后浇1次水。

2.出土、复剪、上架。当葡萄根系层土温稳定在8℃,树液逐渐流动时,植株即可出土。出土后将老、死、病及损伤严重的枝蔓剪除。上架时,枝蔓分布要均匀,强枝、大枝、长枝角度要大,弱枝、小枝、短枝角度要小。应随出土、随复剪、随上架,上架最迟应在芽眼萌发前完成。

3.早施萌芽肥。气温稳定在10℃时,在芽眼萌芽前7天追施速效性化肥。施肥量视化肥种类而定。每667平方米施碳铵35千克~40千克。采用沟施或穴施均可,深度为15厘米。在晴天土壤湿度适宜时,及时中耕松土,深度8~10厘米。

4.适时喷药防病。防治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可在芽眼萌动后,鳞片破裂、呈现绒球状时,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加0.3%洗衣粉或0.3%五氯酸钠溶液喷雾防治。

冬春大棚韭菜的管理


一、注意保温当扣完大棚、夹好风障后,应及时用厩肥或乱草填平韭菜大棚北侧的掘土沟,大棚南侧脚下,应顺棚挖一条深、宽各30-35厘米的防寒沟,沟内填满马粪或乱稻草,这样可避免棚内南北边垅的韭菜受外界低温的影响。棚顶覆盖的草帘,厚度不小于2.5厘米,长度要超过棚的基部,以便覆盖草帘时能压盖棚下地面15-20厘米,更有效地保护棚温。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二、增加光照充足的阳光是韭菜优质高产的重要因子。每天早晨太阳照到棚顶时,应及时揭开草帘,扫净棚面灰尘。下午阳光离开棚面时,及时将草帘盖严。阴雪天气也要照常揭帘采光。建棚时,应尽量将棚内立柱移向北侧,以免阴影遮光而降低棚内

三、适时追肥韭菜耐肥力强,需氮肥较多。施入人粪尿,鸡粪、炕土为最好;化肥以硫铵、复合肥为最理想。每次收割后在行间追一次有机肥或化肥,也可以随水浇一次人粪尿。

四、定期浇水韭菜生长适宜湿度为60-70%,灌水过多易引起烂根和白尖。一般在扣棚后和每次收割前10天各浇一次水。另外,看叶片上露水珠情况灌水;即揭帘时,叶片无水珠,有小水珠少浇水,有大水珠时不浇水。

五、科学收割韭菜叶片数量多为9片。收割不应以植株高矮为依据,要依片多少确定。最早收割期也应在5片叶以后,收割时下刀不要太深,贴土皮即可,否则,鳞茎受伤会造成缺苗断条。

大棚春番茄管理措施


温度管理定植后1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促进还苗,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立即通风换气。还苗后,白天保持25--28℃,夜间15℃以上,晴天中午,两腰放气,避免棚内温度过高。5月初揭膜。

肥水管理氮素化肥用量要适当控制,以防徒长,追肥3--4次。不盖地膜的,要将肥料直接施在畦面,盖地膜的则在第1档果实膨大期,亩施复合肥10公斤或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并清沟培土;第二次在2--3档果实膨大期,亩施复合肥35公斤。如番茄坐果多,又出现脱肥现象,还需增加追肥次数和用量。灌水时间和数量根据棚内土壤湿度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7--10天浇水或灌水一次,盛果期适当增加水量,盖地膜的则以沟灌为主。雨后注意排水,防止涝害。

整枝摘心无限生长型番茄采用一秆半或双秆整枝;有限生长型番茄保留第1花序下的1个侧枝,该侧枝以下抽生的侧枝应整掉,主枝也要及时调整,切勿整掉有效侧枝。5月底至6月上旬,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摘心,在最后的花序上留2叶摘顶。

保花保果由于早期温度低,番茄不易结果,应使用激素确保第1档花的座果率,增加早期产量。花期使用15--25ppm的2,4-D点花,药液加色区别,以防复点,减少裂果。4月中下旬花数大增,温度升高,可用30--40ppm防落素喷花,提高座果率。

早熟催红早期番茄果实充分长大呈炒米色时,进行株上催红,用3000--4000ppm浓度的乙烯利涂抹果面,可提早5--7天上市。

防治病虫害常见的番茄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病毒病和青枯病等。早疫病、晚疫病和叶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锌700--800倍液喷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20%病毒A或15%病毒灵500倍液2--3次;青枯病可用100--200ppm农用链霉素防治。以上药液要求在番茄定植后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3--4次,发病后连喷2--3次。同时实行轮作,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加强肥培管理,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常见的番茄害虫有蚜虫,可选用25%菊乐合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2500倍液喷杀。发现棉铃虫可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喷杀。

及时采收成熟的番茄应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确保果品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提高产量。番茄败蓬后,应及时清园,消毁枯枝残叶,以减少残留在田间的病源,确保后作安全。

春剑兰的养护管理四要点


春剑兰,原为春蕙兰中的一个变种,因其叶形与花型不同,把它从原种中分离出来,成为兰界公认的一个独立种。与其他兰种比较,它的显著特点是易栽培,着花多,花色艳,瓣型丰富,香气浓郁。

1、光照

春剑兰喜半阴与凉爽环境,忌高温和强光直射。要求夏秋9点之前见太阳,其后要遮光65%~75%;冬春南方适当增加光照,北方可接受全光照。相对空气湿度,生长期宜保持60%~70%之间,冬季应不低于50%。

2、温度

生长适宜温度为18℃~28℃,夏季不宜超过35℃,冬季不应低于--2℃;生殖生长期适温8℃~18℃。夏末秋初须采取盆下设水槽、向地面洒水、向兰株喷雾,开启电扇、空调等措施,尽可能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冬季北方必须将兰株移于室内养护,偶有大风降温、室外冰冻,还需晚间用灯光或开空调、电暖气,为兰室增温,确保兰株安全越冬。

3、水分

春剑兰较耐干旱,适宜的泥土湿度为40%~50%,故盆土不能过湿。但在生长期和开花期要适当多浇水,休眠期须少浇水。冬季要控制水分,保持泥土微潮,每2天~3天向叶面喷1次水即可。浇水的时间,夏秋宜在清晨或傍晚,冬春在日出前后或中午。

4、肥料

春剑兰不需大肥,施肥的原则宜少不宜多,宜淡不宜浓。肥种有机肥与无机肥均可。放置在兰棚、庭院、阳台、房顶的兰株,尽可能使用化肥,避免滋生蛆虫与空气污染。如施颗粒复合肥,一般掌握20厘米口径的盆,每次施10多粒,亦可按每株2粒计施。若稀释溶液浇灌盆土或叶面喷肥,浓度应控制在0.1%~0.2%范围以内。浇灌次数宜少,喷肥次数须多。施肥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生长期、育蕾期、花前和花后。严冬和早春应停止施肥。

5、病虫

防治病虫害要以防为主,注意多通风,少施肥,细管理,特别应注意叶面清洁卫士,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避免或减少病虫的发生。如出现黑斑病、腐烂病,可用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波尔多液喷雾防治。若发现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害虫,则用50%的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杀。

白灵菇的种植及管理


白灵菇又称白阿魏菇,是刺芹侧耳的白色变种。菇体肥大洁白,营养丰富,味鲜美,口感特佳,蛋白质含量高达14.7%,含氨基酸达18种,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及多种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白灵菇富含的真菌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白灵菇还具有生长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目前具有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

高产栽培

栽培季节与场地

白灵菇栽培季节要根据其出菇温度合理安排,白灵菇出菇温度为820℃。当地气温降至1520℃前4050天装袋、接种最适宜,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底为接种适宜,11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为出菇期。若采用温棚栽培,适当控温,也可在12月2月装袋接种,待气温适宜的34月出菇。栽培场地应选择在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闲置的房屋,简易菇棚,蔬菜大棚等都可利用,应尽量满足白灵菇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装袋灭菌与接种

①一般用常压灭菌,力争34小时内达100℃,灶内温度100℃保持810小时,然后再闷一夜,待袋温降至30℃以下时,出锅接种。②接种:利用室内的接种箱接种,先把冷却至30℃以下的料袋、接种用具、酒精灯等物品一起放入接种箱内,打开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或用气雾消毒盒熏蒸,然后开始接种。接种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挖去菌种瓶(袋)内表层2厘米厚的老化菌种,平放备用,将料袋直立,打开袋口,从菌种瓶(袋)内挖取红枣大小菌种一块,迅速放入袋内,轻轻压实后扎口,然后倒过料袋用同样的方法接种、扎口。袋口不可扎得太紧,以免因不通气影响发菌。

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将菌袋单码摆放在经消毒过的干燥室内发菌,低温季节可采用双码摆放,一般摆46层,室温要求2225℃,湿度70%以下,暗光培养。2周左右进行第1次翻堆检查,挑出污染袋。接种后34周菌丝生长快,呼吸旺盛,此时要适当松动一下袋口绳供氧,或用灭菌牙签在袋口周围扎孔增氧,并注意室内通风降温,袋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28℃,以免造成烧菌。5周左右菌丝基本发满袋,可进行第2次翻堆,将菌丝已长满和未长满的分开放管理。发满的菌袋不会立即出菇,要在袋温1518℃、相对湿度70%左右、空气新鲜的环境中继续培养3040天,当菌丝浓白,菌袋坚实,达到生理成熟时进行催蕾出菇。

出菇期管理

在菇房内采用层架式出菇,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0%左右,同时给充足的散射光,控温013℃,昼夜保持10℃以上的温差连续710天的刺激,袋口料面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此时室内要保持一个较恒定的温、湿度,使其原基顺利分化,当原基呈黄豆大小时,去掉袋口扎绳,原基超过蚕豆大小时,把袋口松开进行疏蕾,每袋保留13个健壮菇蕾。幼菇长到乒乓球大时,挽袋口露出原基,向空中、墙壁、地面喷雾化水,湿度提高到90%95%,湿度保持在18℃以下,并加强通风,增强光照。白灵菇从现蕾到成熟需要1015天。一般只采收一次,采收后因气温升高,很难再出二潮菇,偶尔可收两次。

经验之谈

品种选择

目前,白灵菇品种在全国没有统一的命名。同为一个白灵菇品种,每到一处都有一个新的命名。正因为如此混乱的品种,给许多栽培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如山东、河南、云南等地的栽培者,栽培初始想根据市场需求栽培短菌柄手掌形的,但出菇后发现却是长菌柄的漏斗形,使栽培者哭笑不得。

有关专家认为,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成败。目前,栽培者大多以引种为主。引种要根据市场需要为导向,在引种时:

①到比较正规的单位去引菌种;②详细咨询,搞清楚是哪种菇形的白灵菇菌种;③问明是否做过大面积出菇实验;④了解该菌种是第几代菌种,购种后还能转接几代;⑤了解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⑥不要图便宜,购置劣质菌种,否则,会给你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原料处理

合理配制培养料,以防碳、氮比例失调。根据实践经验养菌期的碳氮比以2540:1为宜,出菇期以70200:1为宜。氮浓度太高会抑制白灵菇的原基分化。常用白灵菇配方:棉籽皮87%、麸皮8%、玉米粉2%、糖、石膏、石灰各1%,另加0.3%0.5%的发酵剂(冬季为0.5%,春、夏、秋季为0.3%)。

养菌管理

养菌期主要是温、湿、光、氧的互相调控,目的是给白灵菇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养菌期大多在夏末秋初。此时正值高温季节,主要是防止料温过高,出现烧菌现象。温度控制在2328℃,料温不要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避光养菌。否则,菌袋易形成厚菌皮,不但影响出菇,而且也消耗培养料的养分。

后熟培养

刚长满菌丝的白灵菌袋不能立即出菇。此时菌袋松软、菌丝稀疏。还要经过大约30天左右的后熟培养,让其菌袋积累更多的营养成分达到生理成熟,这个过程即后熟培养。其间温度控制在1824℃之间,湿度75%。

低温刺激

经60天左右时间的培养,菌袋已基本生理成熟,但需低温刺激才能出菇,恒温情况下一般不能出菇。这时室外温度已降低,要利用自然温度刺激菌袋。可将日光温室大棚薄膜揭掉,也可搬到棚外低温刺激,但要注意给菌袋遮阴避光。在1015℃温差的刺激下,需要1015天左右。其间不要打开菌袋口,以防培养基水分蒸发。

搔菌催菇

菌袋经低温刺激后,要调整好菌墙,以便出菇管理。菌袋进棚或盖棚膜培养3天后,打开菌袋口,用小铁耙子将老化菌种与厚菌皮扒掉。没有厚菌皮者,只扒老化菌种块,其他地方不要动。5天后,用1:300500倍稀释后的催菇灵喷施,23天喷一次,共喷2次。喷后第二天将菌袋口拧扎一下,以防止菌袋口培养基水分蒸发,影响出菇。同时温度保持在1417℃,湿度85%90%左右,光线以600Lx较好,大约15天左右即可出菇。

贮运保鲜

白灵菇的贮藏特性

白灵菇采后36天菇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菌褶开始变褐,风味劣变,商品价值下降。因此延长鲜菇的运输和上市天数,解决其采后的保鲜问题,是白灵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影响白灵菇采后贮藏保鲜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含量,利用低温、高湿、低氧气和高二氧化碳环境以及保鲜剂处理可抑制酶和微生物的活动,延缓呼吸作用和生化反应,从而可以有效地延长菇体的保鲜期。白灵菇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50.5℃。高于适温范围的温度会促进菇体内各种生理作用的进行,加快变色和衰老,也有利于各种病原菌的活动,导致腐烂加重、加快。过低的温度又会使白灵菇产生冷害或冻害。相对湿度以95%100%为宜,相对湿度低于90%即会出现失水褐变。低氧气和高二氧化碳对白灵菇的贮藏保鲜也十分有利。

工艺流程

适时采收分级修整保鲜剂处理装入内衬保鲜袋的箱或筐中装入0℃冷库充分预冷扎口上架或码垛。

技术要点

采收白灵菇采收应遵循先熟先采。采收太早,子实体未充分发育,品质欠佳,也影响产量;采收太迟,子实体易老化直接影响其贮藏与保鲜。采收时要轻采、轻拿、轻装,尽可能减少机械损伤,并剔除畸形破损和病虫害的菇体。

分级修整用于保鲜的白灵菇,菌盖完整,菌盖715厘米,菇色洁白,菌肉坚实致密,无病虫斑、机械伤、毒柄切削平整,柄长不超过2厘米。

保鲜剂处理采用0.01%0.02%山梨酸钾或苯甲酸钠、0.1%0.5%焦亚硫酸钠漂洗56分钟。在进行保鲜剂处理时,必须注意采后及时处理,处理时间越迟,效果越差,而且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但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不利于大规模使用。采用生理调节剂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菇体的生理代谢活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

预冷采收后,及时修整预冷贮藏,将经过分级修整后的鲜菇放入塑料筐中,及时移入01℃的冷库中充分预冷,一般以1520小时为宜。

包装塑料袋气调包装法因不需要特殊设备,方法简单、应用较广。将白灵菇放入内衬聚氯乙烯(PVC)蘑菇专用保鲜袋的塑料周转筐或纸箱内,扎紧袋口,双层袋的贮藏效果好于单层袋,每箱以510公斤为宜。内放生理调节剂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在0℃条件下,贮藏3个月,无开伞、发霉、褐变等现象,风味也无明显变化。由于白灵菇较耐二氧化碳,因此贮藏期间不用换气,这样袋内较高二氧化碳浓度可抑制菌丝体的萌发,较好的保持白灵菇品质。

如果是短期贮藏,将34个白灵菇放在一个白色泡沫托盘上,内放1包生理调节剂,采用塑料薄膜热封,可贮藏1个月左右,也可直接入超市或运到市场销售。

冷藏将经过预冷和各种处理的白灵菇在冷库中码垛或上架,置于0℃下贮藏。贮藏期间保持温度恒定,并定期检查。一般情况下,可贮藏3个月左右。

冬春西葫芦定植后的管理


冬春西葫芦定植后,对其养护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现将其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温度管理

定植后保持高温高湿,促进缓苗,白天28~30摄氏度,夜间18~20摄氏度,不超过30摄氏度不放风。缓苗后要促根控秧,防止植株徒长,白天22~25摄氏度,超过25摄氏度时放风,20摄氏度左右关闭风口,夜间10~15摄氏度,早晨揭苫时可降到8~10摄氏度,这样有利于雌花的提早形成和开放,并可有效地控制徒长。

根瓜开始膨大时,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3~28摄氏度,夜间保持12~17摄氏度,最低温度达11摄氏度以上。春季温度高时,要加大放风量,白天棚内温度不要超过30摄氏度,夜间外界温度高于12摄氏度时应昼夜放风。

2、肥水管理

根瓜开始膨大时(10厘米)应及时浇水,结合浇水可顺水冲施化肥,每亩施入15~20公斤磷酸二氢钾。在根瓜普遍采收,第二条瓜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以后每半月左右进行一次追肥,或隔一水追一次肥。

3、光照

早晨揭开草苫后用拖布擦净薄膜的灰尘、碎草。阴天仍要揭开草苫,接受散射光。最好在中柱处张挂反光幕。

4、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

西葫芦一般不能单性结实,在冬季和早春,大棚内基本没有传粉昆虫,必须进行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8~11时进行。

另外,在冬季雄花较少,温度低时花粉少,利用激素处理是防止落花落果的一项技术。常用的是2,4D,处理时间是在早晨8~10时,冬季浓度100~200毫克/千克,春季25~30毫克/千克,涂抹在刚开的雌花花柱基部和花冠基部之间,也可涂抹在幼瓜上,但不要涂到植株的茎叶上。

为了防止重复处理,在2,4D中加入红色颜料。如果在配好的溶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可有效地防止灰霉病的发生。

5、植株调整

大棚温室西葫芦生育期长,叶片大,叶数多,虽然大多采用的是矮生型品种,但节数多,也影响通风透光,并容易发生病害,因此应该及时进行吊蔓。方法同黄瓜基本一致。结合缠蔓,摘除下部老叶和病叶。一般保持2叶左右一条瓜,在拉秧前30天左右进行摘心。

《春高粱的种植及管理》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地被植物的种植及养护管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