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水培植物。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水稻种植技术之怎样灌溉》,希望您喜欢!

合理灌溉,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水稻合理灌溉的原则是:深水返青,浅水分蘖,有水壮苞,干湿壮籽。

1.深水返青。水稻移栽后,根系受到大量损伤,吸引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这时如果田中缺水,就会造成稻根吸收的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这时如果田中缺水,就会造成稻根吸收的水分少,叶片丧失的水分多,导致入不敷出。轻则返青期延长,重则卷叶死苗。因此,禾苗移栽后必须深水返青,以防生理失水,以便提早返青,减少死苗。但是,深水返青并不是灌水越深越好,一般3-4厘米即可。

2.浅水分蘖。分蘖期如果灌水过深,土壤缺氧闭气,养分分解慢,稻株基部光照弱,对分蘖不利。但分蘖期也不能没有水层。一般应灌1.5厘米深的浅水层,并做到后水不见前水,以利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

3.有水壮苞。稻穗形成期间,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对水分的反应更加敏感。这时如果缺水,会使颖花退化,造成穗短、粒少、空壳多。所以,稻草孕穗到抽穗期间,一定要维持田间有3厘米左右的水层,保花增粒。

4.干湿壮籽。水稻抽穗扬花以后,叶片停止长大,茎叶不再伸长,颖花发育完成,禾苗需水量减少。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管水方法,达到的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目的。

延伸阅读

水浇麦田灌溉技术


小麦灌溉根据土壤墒情、气候情况、苗情而定。土壤墒情够不够,要看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小麦出苗来说,要求的土壤含水量,沙土为14%~16%,两合土为16%~18%,淤土为18%20%。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适宜的土壤墒情指标,作为灌溉的依据。气候情况主要是看小麦生育期间的降水量和气象变化,不同水文年份,应该有不同的灌溉制度。根据各地生产经验,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的地区,一般年份都要浇3~4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150~200立方米,湿润年份只浇1~2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50100立方米,干旱年份要浇5~6次水,灌溉定额每亩为250~300立方米。另外,浇水时必须注意气象变化,如冬灌时气温下降到0℃时就不能再灌,否则引起冻害死苗。后期浇水则要注意风速,浇水时如遇大风就会倒伏减产。苗情如何主要是看群体大小和单株生长健壮与否。对于群体过大的旺苗,一般应采取晚浇或不浇的办法,以控制继续旺长;对于弱苗,各时期浇水都应该采取适当早浇的办法,以促进弱苗变化。

1.播前灌水足墒下种是培育壮苗,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之一。小麦播种时,要求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55%以下时,出苗慢而不全,就应该考虑浇好底墒水。冬小麦灌底墒水有2种方式,一是在翻地前浇,二是在翻地后浇。前者灌水量小些,但灌水期提前,有利于冬性品种早播;后者灌水量大,使底墒更充足,对出苗有利,在不误播期的情况下,壮苗增产效果更显著。

2.冬灌是我国北方冬小麦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之一。冬灌的目的是使小麦在越冬期有适宜的水分状况,使其正常生长,平抑地温,防止冻害,并可做到冬水春用,减轻翌春浇水的负担。冬灌的适宜温度要求在日气温3℃左右。冬灌过早,气温尚高,蒸发量大,起不到蓄水、增墒的作用,同时还会使麦苗徒长,不抗冻;冬灌过晚,气温偏低,土壤冻结,水分不能下渗,常发生凌抬,会使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从土壤水分来考虑,如果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就要冬灌,如果高于70%时,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旺苗一般不缺水肥,不必冬灌。弱苗也不宜冬灌,对这类弱苗,可把冬水改为分蘖水,以水调肥,以肥攻苗,使麦苗由弱转壮。稻茬麦田,土壤透气性差,冬灌后麦苗易发红、发黄,在灌过播前水,足墒下种的情况下,分蘖后采取加强中耕保墒措施,不必冬灌。冬灌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地面积水,遇低温而形成冰壳,致使植株地上部受冻,根系窒息,分蘖死亡而减产。

3.春季灌水指冬小麦的返青水、拔节水和孕穗水。冬小麦3叶期进入分蘖和幼穗分化时期,冬小麦返青后是中上部叶片形成,年前分蘖生长,年后分蘖出现,幼穗加速分化发育的阶段,是冬小麦争取穗多、穗大、粒多的重要时刻。冬小麦返青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低于55%时,单株的有效穗数和穗部性状发育受影响。拔节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最低不能低于60%,否则成穗率低,单株分蘖成穗少,穗也小;孕穗期,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否则影响每穗粒数。一般认为小麦

四分体时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员最迫切、反应最敏感的时期,生理上称为临界期。对于冬小麦地区的低产麦田,一般都应该浇好返青水、拔节水。但是浇返青水的时间不宜过早,开春后,主要应以划锄提高地温为主,可促进麦苗早返青,当地下5厘米处地温回升到5℃左右时,再浇返青水,对促进有效穗数有很大作用。高产田为了控制年后群体不过大,防止倒伏,一般在已经冬灌的基础上,返青时不施肥,不浇水,只进行松土保墒和深中耕伤根等措施,到起身、拔节期麦田开始两极分化时再结合施肥浇水。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不能缺水,应结合孕穗肥或单独进行浇水。

4.后期灌水指灌浆水和麦黄水。小麦抽穗期以后到蜡熟期,麦田的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80%,这个时期每亩日耗水量均在3立方米以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都要浇好这两水。灌浆水是促进小麦籽粒形成,但灌浆期海水必须注意风雨,防止倒伏。麦黄水对于促进小麦灌浆,防御干热风,提高粒重也有很大作用。但如果前期灌水很少,这时突然灌水,重者会引起烂根,逼熟青干,降低粒重,轻者也会引起大面积倒伏。另外,对于施肥过量的麦田,一般也不宜浇麦黄水,免得调肥过多,引起贪青晚熟而减产。

荔枝种植技术之果树发育中后期怎样保果


荔枝果实发育中后期,果实发育速度从缓慢转向快速发育,果实增重迅速增加,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而且此时伴随着夏梢的萌发生长,也在与果实竞争养分。因此,必要及时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抑制营养生长,抑制夏梢萌发,充分满足果实迅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使果实继续正常发育,否则会引进大量落果(第3-5次生理落果),重点保果措施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施肥。于果实发育中后期约谢花后50天,进行第二次施肥,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为主,如有腐熟的水肥(花生麸、禽粪沤制)更好,每50公斤挂果量的树,每株施磷肥、钾肥各0.4-0.5公斤,加复合肥1.5公斤,水肥每株施1:1稀释50-100公斤,加适量磷肥、钾肥,开沟环施或施于表土后锄松。

第二、环割、螺旋环剥保果。果实发育中后期可刈1-2次,每次间隔1个月,第2次环割对于易裂品种糯米糍、桂味等有抑制根系生长,减少裂果的作用。环割、环剥注意深度,在刚达木质部为好,过深会伤树。开花前或谢花后已采用螺旋环剥措施者,其保果作用一直维持,不要重复进行,注意螺旋环剥措施要用特制的环剥刀,一般适用刀口宽度规格为0.2-0.3厘米。

第三、用化学调控技术进行保果。于果实发育中后期每隔半个月(15天)喷1次果特灵①或荔枝保果素加复合型核苷酸,连续喷2-3次,直至果实即将成熟。

苹果种植技术之


红富士苹果是一种色红、味美、商品价值高的上等果品。发挥其固有的特性,满足市场和出口的需要,很有必要加强着色期管理。

红富士的果实着色,比国光开始得早,而且速度缓慢。一般从8月中下旬开始着色,到9月上中旬以后,其着色还不如国光快。要提高红富士的着色度,可在合理整形修剪、及时防治病虫等一系列工作外,于9月上中旬开始实施以下措施:

1、控氮。9月份以后不再追施氮肥,要采用频灌、浅灌的科学供水方法,保持较稳定的土壤和空气温度。

2、摘叶。将遮挡在苹果上面的1~2片老叶摘去,以提高果面对直射光的利用率。

3、喷药。于树冠上喷施500ppm的稀土,全红果率增加12%,花青苷增加1~3倍,百果重增加6%,增产15%。另外,旺树喷1000ppm以下的乙烯利或5000ppm的磷酸二氢钾也都有明显的增色效果。

4、铺膜。于树的行、株间铺盖地膜,可增加反射光强度,能显著增加果顶及萼洼处的着色,并提高含糖量1~2度。

5、护根。红富士苹果着色期间,应避免勤锄树盘而破坏浅层根系的做法,这样有利于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以提高果实糖度。

6、迟收。采收的早晚,对苹果着色与品质影响较大。采收过早,苹果着色差、品质劣。苹果一般在谢花后175~180天为适时采收期。越接近后期,昼夜温差越大,就越有利于果实着色。所以,红富士采收还是迟些为宜。

苗木的合理灌溉技术


苗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及灌溉水。在北方干旱地区主要依靠灌水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但如果雨水过多或排水不畅,也会影响苗木的呼吸,严重的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

灌溉量和灌溉次数

1.不同栽培方式的灌溉

(1)播种苗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小粒种子播种后覆土较浅,易受春旱的危害。通过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数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2)扦插、压条、埋条苗这些苗的生根、发芽都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阶段,叶面蒸腾量较大,土壤水分供应量较少,一旦断水就将造成植株死亡,及时灌水是关键。在北方,气候干燥季节更应注意。灌水量可适当大些,但水流要细、缓,以免水流冲力移动苗木(特别是扦插苗)。

(3)分株苗、移植苗这些苗由于在栽植时根系受伤,苗木内部的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必须加强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后应连续灌水三四次,灌水量要大些,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4)嫁接苗嫁接苗对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证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动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积水,否则会使伤口腐烂。干旱天气必须灌水时也要注意。

国外智能节水灌溉控制技术


国外灌溉用水管理正在向信息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气象数据监测技术陆续应用于灌区信息管理和运行决策。与此同时,国外还十分重视灌溉用水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灌溉用水管理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信息化、自动化、多功能化的水平。

目前,国外智能节水灌溉控制技术主要能实现以下功能。

根据实时气象数据按需灌水

由于气象条件的波动及植株的不断生长,作物的蒸散量每天都会有所不同。灌溉中央控制管理系统根据采集的气象数据计算参考作物的蒸散量ETo值,再根据乔木、灌木和地被等不同园林景观植物的作物系数

Kc,确定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自动调整不同阀门的开关时间,达到按需灌水的目的。采用ET值精度较高,一个标准气象站一般能控制30平方公里的参考数据。目前采用控制器灌溉没有季节调节和中控有季节调节灌溉量可以节水20%-25%。例如以北京市海淀区草坪为例,ETo=762毫米/年(260天生长期),对暖季草Kc=0.6,那草坪灌溉量W=ETo*Kc/0.8=571毫米,相当于一平方米每年灌溉0.57立方米水,而如果是控制器没有季节调节,ET=826毫米,灌溉量=826/0.8=1032毫米,相当于每年一平方米灌溉1立方米,节约44.6%。一般控制器设置管理得当,中控智能也可以节约20%以上。与手动喷灌比较,目前从国外应用智能中控节水效果达20%-45%。

避免过量灌溉

目前,大多数灌溉水都不可能被完全利用,有的是因为灌水强度大形成径流而损失,有的是因为蒸发而损失,但最大浪费来自于过量灌溉。土壤对水的保持能力是有限的,灌溉时最多使土壤含水量达到这个上限,超过此上限的灌溉水在植物根区以下通过深度渗透而流失,不能被土壤保持,也就不能被植物利用,所以在使用灌溉系统时,灌溉深度不宜超过植物主要根系活动深度。智能控制可以根据最小ET值设置,实现植物根系不同灌溉深度的目标。

实现间歇灌溉

在坡度大和土壤渗透能力差的地方,需将灌水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进行,以免产生径流损失,实现间歇灌溉。

系统流量管理和分区灌溉

为了降低投资造价和运行工作压力正常,灌溉设计师设计经济合理的管道和灌溉设备,如果人工管理不能实现设计师的目的,开启阀门流量过大,管道的水力损失增加,或超过水泵额定流量产生压力过低。只有采用流量管理,才能根据每个主管或干管的流量设定,自动开启一定数量的阀门,其流量不超过设定流量,以保持正常工作压力和泵站的高效运行。

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适量灌水,避免浪费。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也不同,只要我们根据植物的不同类型将灌溉系统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单独设置运行时间就可以确保每种植物获得需要的水量。比如相对地被植物、灌木或树木,草坪的根系更浅,对水的需求更大也更频繁,在灌溉系统中就最好不要把它们分在同一区域。对于不同的灌溉设备,工作压力不同和灌溉强度不同,也需分不同的灌溉区域。

合理利用天然降水

灌溉中央控制系统可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调整灌溉制度,系统中雨量传感器可以充分利用天然降雨,使入渗到土壤中的有效降雨充分利用。当降雨量达到一定值后,传感器感应到这一数值并将信号传到控制器,灌溉系统将自动暂停或中断,从而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草莓种植技术之冬季栽培管理技术


冬季温室生产草莓,首次采摘盛期在2月份,正值春节,价格高,收益好。但冬季栽培要求严格的温度控制和较高的栽培管理水平,为探索草莓低成本、高效益的冬季生产途径,于1996-1998年在邢台县良舍村进行了草莓拱棚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

1、拱棚构造。拱棚由墙体、拱架和保温三部分构成,墙体为土制结构,拱架包括立柱、竹劈、铅丝。保温部分主要是棚膜和草苫,拱棚座北朝南,跨度为3.5米,后墙高120厘米,底宽70厘米,顶宽45厘米。中柱高140厘米,铅丝横拉,固定在立桩顶部,竹劈一端入地,另一端固在铅丝上,构成拱架。保温部分,棚膜厚度为0.04毫米,草苫长5米,宽1.5-2米。

2、品种选择。拱棚草莓生长期长,应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以春香、丰香等品种为好。

3、整地、作畦、施肥。拱棚栽培草莓,为了保温,要限制浇水次数,追肥不便,所以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鸡粪50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生物钾肥5千克,结合施肥,深翻土地,然后作成畦面宽50厘米,畦沟顶宽40厘米,底宽20厘米,高15厘米的高畦,方向为南北走向。

4、定植期及密度

不要晚于9月中旬定植,一般每亩定植8000-10000株,栽时草莓弓背方向应均朝畦外,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5、栽后管理。草莓栽后,必须当日浇水,1周内浇水2-3次,当新叶长出后要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及抽生的匍匐茎,至扣棚前视土壤湿度情况再浇2-3水。

6、温度控制

拱棚保温时间为10月下旬,扣棚后15天左右覆盖地膜,随即破膜提苗,自12月初加盖草苫,在极端低温到来之前(即外界气温低于-14.5℃时)在棚内加扣50厘米高小拱棚,以增加保温效果,极端低温后,即可拆除,3月中旬以后,可适时去掉草苫,并注意放风。

保温初至开花前,棚内白天温度为25-28℃,夜间不低于5℃。保温初期,外界气温高,应注意白天放风降温,初花至成熟期,棚内白天温度宜为20-25℃,夜间不低于5℃。

冬季拱棚栽培草莓,两次采摘盛期分别为2月份、4月份,此时其他果品多以贮藏品上市,而草莓能以鲜品卖好价钱。

7、注意事项

⑴扣棚后所列温度指标,为最佳范围,生产上应设法达到,否则会影响产量。

⑵扣棚期间如遇连续阴雨白天不得覆盖草苫。

⑶在花果期,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根外追肥2-3次。

⑷草莓开花结果期,用75%百菌清或50%速克灵500-800倍防治草莓灰霉病。

《水稻种植技术之怎样灌溉》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怎样种植水培植物”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