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播种的知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茶种类的储藏与整地播种》,希望您喜欢!

1、种子储藏:在室内不还潮的地面上,先铺上一层4~5厘

米的含水量为5~7%黄沙,宽120~140厘米(长度视茶子数量而定)

的储藏畦,在沙面上铺一层茶子,厚3~5厘米,再在茶子上铺一层沙,

厚度以不见茶子即可。照此铺三层茶子四层沙,全高不超过35厘米,

最上层盖沙5厘米左右,然后在铺薄草一层即可。种子储藏过程中,

根据储藏畦的长度放置草把2~3个,以保持透气,防止种子霉变。如

发现表层黄沙发白,要用少许水淋湿,以保持一定湿度。

2、浸种和催芽:将茶子放入容器中,用清水(最好用草木灰水

)浸泡2天,每天换一次水,然后将沉在底下的种子取出,进行催芽。

做好北高南底的催芽床,将浸好的茶种进行催芽后播种。方法是:先

把细沙洗净,用0.1%高锰酸钾消毒,再将茶种和沙拌匀放入催芽床,

种子和沙的厚度在10厘米左右,沙的含水量用手握成团,松手沙散为

宜,催芽床上用塑料薄膜覆盖,待表面沙泛白时,要及时喷水。约10

~15天左右,当有40~50%的茶籽种皮破裂时,即可取出播种。

3、播种时间:时间在3月底至4月初,将回填好、灌足水的种植

沟整平,种植沟要低于地平面15~20厘米,然后开沟(开穴)播种。

4、播种方法:在整平后的种植沟内采用双行条播或穴播,双行

条播小行距30厘米,株距5~10厘米;穴播小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

米,每穴放5~7粒种子,播种穴呈三角形分布。

播种深度:播种时应根据土壤墒情浇好底水,在开好种植沟(穴

)内浇水后播种,深度在3~4厘米,播种后及时盖土,穴播的茶园在

盖3~4厘米土上撒上一层细沙,在细沙上再培土呈馒头状土堆,以保

土壤水分;条播的茶园也可采用此法进行。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种植

沟(穴)内覆盖地膜。

小编推荐

雪松种子储藏、播种育苗的方法


雪松是世界著名庭院观赏树种之一,其树冠塔形,枝条平展,叶丛匀称,球果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雪松还具有较强的减噪、防尘和杀菌能力。雪松的繁殖方法:雪松可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嫁接法常用黑松做砧木,春季用埋土劈接法嫁接。此法繁殖率较低,还容易出现接口不亲合现象。扦插繁殖,接穗母体的年龄是影响成活率重要因素,一般在3-5年的幼村上采插穗成活率较高。用实生幼苗干作插穗更加理想。一般扦插在春季进行,扦插前插穗先用500*10-6萘乙酸浸蘸一下,插后及时浇水,一般40天左右可形成愈合组织,3个月后生根。在生根前要注意基质与环境保湿,以减少蒸腾,提高成活率率。雪松种子繁殖比较容易获得大量苗木。由于雪松多为雌雄异株。雄花先期开放,自然授粉比较困难.人工辅助授粉是发展雪松种子育苗的先决条件。采种及种子处理:雪松球果翌年10月成熟,当球果由青色变成棕色时即可采集。将球果置于干燥通风处,摊开曝晒,脱出种子,装入布袋凉干备用。催芽前先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做种面消毒。凉干后即混以2-3倍湿沙置温暖出催芽。催芽期间要保持湿润,每天翻动1-2次。待种子萌动裂口露白时,便可分检播种,未萌动的种子继续催芽、分检、播种。土壤消毒:猝倒病是影响雪松种子育苗的大敌,在播种前要切实搞好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硫酸亚铁(黑矾)、菌毒清、敌克松等。消毒药液浓度可以按照说明稍加大用药量,施药土壤应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熏蒸,以充分发挥药效。大田播种育苗可以用硫酸亚铁消毒,每个畦面(1*10米)用量为250-400g,将其轧成细粉后均匀撒入,然后翻入土中,其药效比稀释液喷雾更长。播种苗与幼苗管理:经过土壤消毒的苗床先浇水造墒,3天后便可播种。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短径的1-2倍,一般5-10便可出芽。苗木出齐后(约15天)应注意预防猝倒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拖布津喷洒土壤表层,每15天一次,连喷三次,待幼苗木质化后停止喷药,再用复合肥或尿素溶液(1%--3%)追施2-3次。夏季注意排水,冬季注意防寒。在幼苗期要用人工拔草,或浅沟划锄保墒,避免损伤根系,立秋后不宜再浇水施肥。移栽与大苗培育:播种苗次年春季进行移植,营养钵育苗的要脱钵移植,大田育苗的可在4月下旬萌动前移植。移植地要施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圈肥为好,在移植时要结合施肥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柑橘的包装与保鲜之如何安全储藏柑橘


如何安全储藏柑橘

柑桔采收后在贮藏过程中,可发生20多种病害,其中传染性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焦腐病、炭疽病等,生理病害有水肿病、褐斑病等。

1、青、绿霉病。两病的病状基本相同,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病部先长出白色菌丝,很快就转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以后病部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两病症状稍有不同。青霉病:蓝色,白色霉层带很窄、腐烂速度较慢,烂果不粘包果纸,有发霉气味。绿霉病:蓝绿色、白色霉层较宽,腐烂速度较快,紧粘包果纸,有芳香气味。

2、黑腐病。果实多从果蒂开始发病,初时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扩大后稍凹陷,黑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初为白色,后变为墨绿色霉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有些果实外表不表现症状,而果心和果肉已发生腐烂。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

3、焦腐病又称黑色蒂腐病。多发生在果实采收后贮藏前。发病初期果蒂周围的果皮出现水渍状淡褐色软腐病斑,后病斑迅速向外扩展,边缘波浪状,病部果皮呈暗紫褐色、极软,果皮易被压破。病部根块从果蒂腐烂至脐部,造成穿心烂,病果肉黑色,味苦。

4、褐腐病。甜橙果实发生较多,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斑,扩展迅速,几天内可引起全果腐烂。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有一种芳香气味。

5、水肿病。此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贮藏期的甜橙等果实上,其特征是整个果皮及果肉组织呈浅褐色水渍状浮肿,后转为深褐色,果肉产生酒精气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病果不表现软腐症状。

6、褐斑病。初发病仅在果皮油胞层显出褐色革质病斑,最后达到果肉,使果肉变质发生异味。褐色,在果皮上出现网状、片状、点状等不规则褐斑。该病是甜橙果实在贮藏后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另外,褐色蒂腐病和炭疽病也应该注意防治。

引起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病原菌,大多数属于寄生性较弱的真菌,这些病菌侵入果实,一般须通过果皮上的各种伤口,因此,在采收、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措施不当,使果实受伤会增加发病机会。因此,要减少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必须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1)防止果实受伤在采收及贮运期间防止果实遭受机械损伤。适时采果、适当提早采收能预防多种贮藏病害的发生。在下雨时、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不要采果。

(2)果实采收前10天左右对树冠果实喷药,以减少果实带病。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药剂浸果处理目前用来浸果最好的防治药物是抑霉唑,可以克服对多菌灵和苯莱特产生抗药性的青霉菌和绿霉菌。用75%抑霉唑700倍液加0.02%2,4-d处理果实,不但可以防青绿霉引起的果腐,对黑腐病、蒂腐病和酸腐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用30%特克多300倍液加75%抑霉唑700倍液加0.02%2,4-d浸果,除对上述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外,对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果实采收后马上进行处理,效果会更好。

(4)单果包装贮藏采用单果包装比用大袋包装的效果好,用塑料薄膜单果包装比用纸单果包装效果好。用农用聚氯乙烯薄膜比聚乙烯薄膜包装效果好。

(5)贮藏库消毒果实进库前,库房要进行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粉5-10克或用福尔马林1:40倍液,每立方米30-50毫升,密闭熏蒸3-4天,待药气散后方可入库贮藏。

(6)控制库房温度和湿度甜橙一般要求3-4℃,相对湿度80-85%。并注意适当通风换气。

造林整地的必要性与植树造林实际应用技术


1造林整地的必要性和原因

为了让大量土地适宜种植植物,造林整地是人工改善土壤环境、为种子萌芽及创造好的生长环境的前提准备工作。棕壤是山西省主要林业土壤,面积为314.7万亩。主要分布五台、太行、吕梁、太岳、中条等诸山中山地带的次生林或残存林区。是针叶林或针阔叶林复被下发育的土壤,海拔由南向北增高,广泛分布1700~2400m中山阴坡或半阳坡,上限接山地草甸土,下接淋溶竭。主要植被有云杉、油松、落叶松、侧柏等乔木,灌木以连翘、丁香、枝子和黄刺玫等为主,还有苔草、莎草、地衣、苔藓等草本植物。地表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因森林郁闭光照不足,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冷冻的环境,分解缓慢,有机质大量积累,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7~15%。土壤中长期积水,土体淋溶充分,克连酸盐随水渗入土壤底层,下渗的克连酸盐被还原为阿胶克连酸和乌里敏酸,致使呈现棕色,由于大量盐基受淋溶,多余的有机酸以游离状态出现,使土壤呈微酸性。立地条件差。正因如此,在人工造林之前,整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尤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2造林整地的具体实施应用

(1)一般土地上通常会有石块、杂草等杂物。整地后,将杂物完全清除干净,土壤疏松,充分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地面表层气温和低温逐步上升,使春季的土壤提早解冻,这对于种子的萌芽和幼苗的成长十分有利。

(2)通过人工蓄水,增加土地的平均含水量。在整地全面清理耕翻后,土地变得稀疏松散,渗透性强,土地地表的粗糙度增加,加大了积水蓄水能力。

(3)利用局部换土、整地,改变造林地的土壤性质,创造幼苗更适应生长的环境。

(4)通过熟化土地,增加土壤中的养分以及有机物。造林整地的质量高低会对植树造林起到直接影响。整地质量高,则种子存活率高,因而必须重视到造林整地当中的技术水平和要求。

3植树造林在实际当中的应用

明确植树造林的方法,掌握植树造林的技术,才能对整个生态环境起到足够的效果。

(1)直播造林法:用树木的种子播种然后造林的技术,用这种技术造林的好处在于方法容易,也节省了培育幼苗的程序。很适合较大的区域内使用。不过这对土壤的先天环境要求比较高,对幼苗的后天保护也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播种前必须做好整地,提高土壤质量。直播造林的大致方法有:撒播、穴播、块状条播和撒播等等。不过用于直播造林的种子必须要先经过消毒、催芽等工序,这样才可以保证春播的有效性,以达到幼苗快速生长,抗旱能力增强以及减少鸟兽的危害。这种技术也被叫做播种造林法。

(2)植苗造林法:是使用一株根系完整的成苗作为载体进行造林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对土地要求不高,对环境抵御能力强,幼苗的生长茁壮稳定。因而使用这种技术,对于土地本身要求并不严格。但仍然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植苗造林技术时,要注意成苗的根系很可能挤压变形、受损伤或和失水,所以在栽培的过程当中,必须做好做细,对幼苗也要培育。正因为植苗造林对于各项因素都限制较少,因此是现在环境下最常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也叫做植树造林、栽植造林。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了树木的枝、根等器官,以此为载体作为材料进行造林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从根本上省去培育幼苗的时间和费用。操作简单、技术容易,幼苗的存活率也很高。幼树在初期生长很快,并且能保持原本优良的遗传性能。但限制在土壤较好的造林地,同时还会受到数木的集中程度和母体数木数量的限制。正因如此,这类技术反而适合哪种需要营养繁殖的数木。例如杨树、柳树、松树、泡桐和竹类等。

(4)分蘖造林:指的是直接用分蘖苗进行造林的方法。沙棘的根蘖能力十分强,天然根蘖苗多,特别在平茬以后,每一亩地能产生根蘖苗5000~11000株以上,为分蘖造林产生了大量能区分雌雄的苗木。这类方法被许多种植沙棘的地方所采用。具体实践方法是∶在适宜的季节利用沙棘林内连根掘出分蘖苗,然后运输到林场进行造林,栽植时要注意根系舒展,并且要覆土踏实,这样才能保证幼苗的成长。

秋分:又到整地施肥时


9月23日是秋分,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中国民间把秋分当成夏季和秋季的分界线。秋分以后,气候渐凉,农事操作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阶段。在华北、西北等地区要开始播种冬小麦,正如以往多年流传下来的农谚所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虽然近年来冬小麦的适播期已经向后延了,但是秋分节气一到,麦田备耕备肥的时机就到了。

冬小麦生育期长,要历经秋、冬、春和初夏,在较长的生育过程中,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始终是产量的决定因素。而播麦前的整地和施肥,正是改善土壤环境为来年小麦丰产打下的重要基础。麦田耕作包括深耕和播前整地。深耕可以加深耕作层,协调水、肥、气、热条件,可保证小麦顺利出苗和正常生育。耕地深度要达到20~25厘米。播前整地的要平整地表、破除板结、匀墒保墒和深施基肥等。具体要从三方面入手: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收获玉米后,抓紧深耕、施肥和播前整地3个环节。麦田的耕作整地应做到:深耕深翻,加深耕层;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土壤细碎,无明暗坷垃;地面平整;上虚下实;蓄水保墒和底墒充足。只有这样才会为冬小麦高产准备出良好的水、肥、土基础条件。

二、麦田管理要提倡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中国华北、西北等主要产麦区,经常有春旱问题。为此应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土壤库的贮水,减少灌溉次数和水量。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实现高产,必须提高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实行具有抗旱特色的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其中包括:发挥2米土体的贮水功能,夏贮春用,减少地面蒸发损失,由于小麦的根系分布于2米土体带,而壤质土平均2米土层内可蓄水650毫米以上,其中有效水量可达465毫米。在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水资源。为此,一方面足墒播种,另一方面适度利用水分亏缺对作物根系的有益调控作用,通过前期控水造成上层土壤的水分亏缺环境,迫使小麦根系深扎,提高初生根比例;使小麦后期充分利用深层水,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而且这种控水可形成小麦的小株型结构,透光好,叶片质量高,群体光合速率与蒸腾比值都可提高。

总之,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要点是:首先,播前底墒水需浇足,将灌溉水转化为土壤水,并通过播前耕作措施,保持播种后表土疏松,减少蒸发耗水。第二,适当晚播。既减少冬前耗水,又为前茬玉米充分成熟提供了时间,使玉米提高粒重,而获得更高产。第三,确保播种质量。增加基本苗,为此播后要暄土保墒。为了减少冬春季的蒸发耗水,播后要垄沟镇压,垄背暄土。镇压技术要掌握地干重压、地湿轻压、随播随压原则,播种时墒大可散墒再压。通过以上保墒措施,有利于推迟春季灌水,达到春季浇一次水就实现较高产量目标。

三、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深施肥料,将化肥与有机肥结合施用。磷肥分层施用;基肥氮量控制适当;50%的氮肥作底肥,50%的氮肥于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缺钾地块应施用钾肥,并注意缓释肥的搭配。总之基肥的养分种类与用量的掌握,氮肥只能用全季用量的50%左右,而施磷量要在80%左右,钾肥可一次基施。肥料品种可以因地制宜,既可用单质肥,也可以用复合肥。冬小麦专用肥配方中氮素比例应相应减少,而磷的比例不能低。在经常不施有机肥的麦田,基肥中不能缺钾。复合(混)肥不宜采用高氮型复合肥,原因是冬小麦所需的另一部分氮要到来年春天用于追肥。如果基肥采用高氮型复合肥,不仅造成基肥氮多后氮素损失和浪费,还会在后期灌浆时因缺磷导致千粒重不高。

基肥的施用方法和深度也很重要,可结合耕翻条施到表土下18~20厘米处为宜。

园林肥料的种类与施肥量


(一)肥料的种类

根据肥料的性质及使用效果,园林树木用肥大致包括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三大类。

1.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又称为化肥、矿质肥料、无机肥料,是用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的,其养分形态为无机盐或化合物。某些有肥料价值的无机物质,如草木灰,虽然不属于商品性化肥,但习惯上也列为化学肥料;还有些有机化合物及其缔结产品,如硫氰酸化钙、尿素等,也常被称为化肥。化学肥料种类很多,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分类,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钙肥、镁肥、硫肥、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草木灰、农用盐等。

化学肥料大多属于速效性肥料,供肥快,能及时满足树木生长需要,化学肥料还有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的优点。但化学肥料只能供给植物矿质养分,一般无改土作用,养分种类也比较单一,肥效不能持久,而且容易挥发、流失或发生强烈的固定,降低肥料的利用率。所以,生产上一般以追肥形式使用,且不宜长期单一施用化学肥料,应以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否则对树木、土壤都是不利的。

2.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是指含有丰富有机质,既能提供植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土的一类肥料,其中绝大部分为就地取材自行积制。有机肥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粪尿肥、堆沤肥、饼肥、泥炭、绿肥、腐殖酸类肥料等。虽然不同种类有机肥的成分、性质及肥效各不相同,但有机肥大多有机质含量高,有显著的改良土壤作用,含有多种养分,有完全肥料之称,既能促进树木生长,又能保水保肥;而且其养分大多为有机态,供肥时间较长。不过,大多数有机肥养分含量有限,尤其是氮含量低,肥效来得慢,施用量也相当大,因而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和运输力量,此外,施用有机肥时对环境卫生也有一定不利影响。针对以上特点,有机肥一般以基肥形式施用,施用前必须采取堆积方式使之腐熟,其目的是为了快速释放养分,提高肥料质量及肥效,避免肥料在土壤中腐熟时产生某些对树木不利的物质。

3.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也称为生物肥、菌肥、细菌肥及接种剂等。确切地说,微生物肥料是菌而不是肥,因为它本身并不含有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而是通过含有的大量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依据生产菌株的种类和性能,微生物肥料大致有根瘤菌肥料、因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几大类。根据微生物肥料的特点,使用时应注意:一是使用菌肥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确保菌种的生命活力和菌肥的功效,而强光照、高温、接触农药等都有可能杀死微生物;二是固氮菌肥要在土壤通气条件好、水分充足、有机质含量稍高的条件下才能保证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三是微生物肥料一般不宜单独施用,一定要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且微生物生长、繁殖也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

园林肥料的种类与施肥量

(二)施肥量

对施肥量含义的全面理解应包括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一次性施肥的用量和浓度以及全年施肥的次数等数量指标。施肥量受树种习性、物候期、树体大小、树龄、土壤与气候条件、肥料的种类、施肥时间与方法、管理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难以制定统一的施肥量标准。树种不同,对养分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月季、桂花、牡丹等喜肥,应加大施肥量;沙棘、刺槐、悬铃木、油松等较耐瘠薄,可减少施肥量。不同树种施用的肥料种类也不同,木本油料树种应增施磷肥;酸性花木杜鹃、山茶、栀子花等,应施酸性肥料。施肥量过大或不足,对园林树木均有不利影响。施肥过多树木不能吸收,既造成肥料的浪费,又可能使树木遭受肥害,而肥料用量不足又达不到施肥的目的。目前,关于施肥量指标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以树木每厘米胸高直径0.5kg的标准作为计算施肥量依据的,如直径3cm左右的树木,可施人1.5kg完全肥料。就同一树木而言,一般化学肥料、追肥、根外施肥的施肥浓度分别比有机肥料、基肥和土壤施肥低,而且要求更严格。化学肥料的施用浓度一般不宜超过1%~3%;在进行叶面施肥时,多为0.1%~0.3%;对一些微量元素,浓度应更低。

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营养诊断技术等先进手段,在对肥料成分、土壤及植株营养状况等给予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很快计算出最佳的施肥量,使科学施肥、经济用肥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大豆种子的储藏


1、储藏特性

大豆含有较高的油分(约18-20%)和蛋白质(约40-45%)。

大豆吸湿性强,在潮湿的条件下,极易吸湿膨胀;种皮组织密实程度低,呼吸作用强,储藏条件恶化,极易丧失生活力;破损粒多,易生霉变质;大豆含油分多,导热性差,高温干燥或烈日曝晒的情况下,不易及时降温,影响生活力和食用品质;大豆含大量蛋白质,高温高湿条件下,蛋白质易老化变性。

2、储藏技术要点

大豆的安全储藏,应注意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充分干燥要求长期储藏的大豆水分必须在12%以下,如超过13%,就有霉变的危险。大豆干燥以带荚为宜。首先要适时收获,等到豆叶枯黄脱落,摇动豆荚时互相碰撞发出响声时收割为宜。收割后摊在晒场上铺晒2-3天,荚壳干透有部分爆裂,再行脱粒,这样可防止种皮发生裂纹和皱缩现象。大豆入库后,如水分过高,仍须进一步曝晒。在曝晒过程中,以不超过44-46℃为宜,而在较低温度下晾晒,更为安全稳妥;晒干以后,应先摊开冷却,再分批入库。

(2)低温密闭大豆导热性不良,在高温情况下又易引起红变,应采取低温密闭的储藏方法。可趁寒冬季节,将大豆转仓或出仓冷冻,使种温充分下降后,再进仓密闭储藏。

(3)及时倒仓过风散湿新收获的大豆正值秋未冬初季节,气温逐步下降,大豆入库后,还要后熟,放出大量湿热,不及时散发,会引起发热霉变。为了达到长期安全储藏的要求,大豆入库3-4周左右,应及时进行倒仓过风散湿,并结合过筛除杂,以防止出汗发热,霉变,红变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茶种类的储藏与整地播种》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播种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