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草莓的养护。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露地草莓采果后的田间管理》,希望您喜欢!

露地草莓果实在5~6月份采摘后到越冬还有几个月的生长期,加强中、后期的栽培管理是来年丰产、优质的保障。

1.灌水保湿,遮阳降温草莓性喜凉爽,根系较浅,抗旱能力较弱,且叶面积大,蒸发旺盛,如果干旱缺水,容易导致茎叶枯萎而死亡,在夏秋季,当地面龟裂时,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应在夜间沟灌,渗透苗地;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应每天早晚泼水抗旱,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表温度。此外,夏季最好在畦面上搭1米高的阴棚,顶上盖些草等物,也可在畦边种些玉米、高梁及豆角之类的搭架蔬菜遮阳,但不能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也会影响草莓正常生长。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2.摘除匍匐茎或定向压蔓育苗草莓采果后,在夏秋季节会产生大量的匍匐茎,并陆续在匍匐茎上产生3~5次子苗。匍匐茎及其子苗会消耗大量养分,减少母株营养积累,影响花芽分化。草莓采果后,如果不繁殖种苗,就应及时将刚长出的匍匐茎摘除,同时摘除病老枯叶带出园外深埋。用于繁殖种苗的草莓苗圃,为使每次子苗均能长成壮苗,在发苗期间要及时将匍匐茎定向理顺,配置均匀。对发出的新株要压些泥土,促生新根。

3.追肥灌水在草莓采果后,管理的主要方向是增加营养积累和促进花芽分化。为了给第二年打下良好基础,应及时追肥灌水。一般品种多在8~9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可于秋分前后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25千克/667平方米,或1∶1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肥70千克/667平方米,同时可在7~9月份每20天左右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4次,以促进花芽分化。封冻前开沟施一次腐熟的人粪尿或其他优质有机肥,每667平方米施2000~3000千克,以提高植株越冬抗寒能力。草莓采果后,在不繁育种苗的地块,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防止匍匐茎的旺盛生长;对繁育种苗的地块,为促子苗多发、健壮,应及时灌水保湿,增加施肥数量和次数。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在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水,浇足浇透。

4.中耕培土草莓新根的发生部位具有逐年上升的特点。每年采果后,要注意基部培土。培土一般在采果后的新根大量发生前进行,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宜。中耕可结合追肥和培土进行,根系旺盛生长前中耕可适当深些,以利于根系生长。

5.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夏秋季节,田间杂草大量滋生,必须经常拔除。拔草时不要松动草莓根系,以免造成种苗死亡。同时要摘除黄叶病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主要病虫害有红蜘蛛、蛴螬、蚜虫、叶斑病、灰霉病等。病害防治,可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或1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红蜘蛛等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等防治。夏秋期间,对草莓威胁最大的地下害虫是蛴螬(金龟子幼虫),可用800倍液敌百虫或1000倍液敌敌畏浇灌苗蔸,也可人工捕捉。蛴螬的成虫常在未腐熟的肥堆上产卵,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可明显减轻危害。

6.冬前覆盖,安全越冬冬季保护好叶片,有利于植株的营养积累和安全越冬,花序公化多、质量高。11月上旬浇封冻水后,在11月中旬用稻草、麦秸等覆盖,厚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也可采用地膜覆盖。翌年3月上旬除去覆盖物。

扩展阅读

板栗采果后管理要点


9-10月上旬是板栗树形成次年产量的花芽分化始期,采果后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次年的产量,那么,做好吃饱、喝足、穿暖、保健这四步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施肥,给足吃的。板栗发育成熟需消耗纯氮、钾、磷。采果后应及时补施肥料,所施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在花芽分化期环刷促花王2号,促进果树明年多开花。

二、灌水抗旱,给足喝的。果实采收后,树体水分损失很大,加上农事季节一般秋、冬干旱较严重,易使板栗树受旱,因此采果后有条件的栗园要及时灌一次透水,此后如遇干旱还需适时灌溉。

三、培土壅蔸,给足穿的。11月中、下旬,每株树视大小用2-4担腐熟的垃圾、塘泥,以树干为中心平铺于树冠下,其上再盖一层细土。翌春气温回升时再挖开,以利通气长根,同时又可减少杂草生长。

四、防虫治病,进行保健。采果后及时清园,剪去枯枝、病虫枝,清除脱落在地面上的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秋季板栗树的病虫应适时施药+新高脂膜防治,越冬前涂刷护树将军。

设施桃树采果后的管理


设施桃树果实采收后,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再用于果实生长消耗,而是用于花芽分化、枝干加粗、组织成熟和营养物质积累。应该说,桃果采收后并不是当年生产管理的结束,而是争取翌年丰收的开始,因此加强果实采收后的管理非常重要。

一、采后修剪

1.揭棚后修剪。设施桃树果实一般于5月中下旬便可采收完毕,揭棚后,桃树仍继续生长,并进行花芽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棚内形成的梢段不能进行正常的花芽分化,只有揭棚后形成的新梢段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和花芽孕育。所以,揭棚后必须对棚内形成的梢段进行修剪,培养新的结果母枝,应立即剪除病虫枝和徒长枝,适度剪截骨干枝的延长新梢,其余的新梢进行重短截,促发副梢形成果枝。

2.夏季修剪。6月上旬和8月中旬是桃树旺盛生长时期和花芽分化期,此期修剪首先要在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进行摘心,共摘心2~3次;其次是对过密枝进行疏除,有空间的直立新梢进行扭梢;第三是拉枝,特别是栽植第1年的树,其目的是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旺长,以利花芽形成。

3.休眠期修剪。11月中旬对树体进行休眠期修剪。此期采用短截和疏枝相结合的方法,骨干延长枝一般剪留30~40厘米;花束状结果枝只疏不截;密生长果枝要疏直留斜;结果枝组要注意更新复壮,使枝组保持中庸健壮。

二、采后土肥水管理

1.叶面喷肥。每5~7天喷1次,可单独喷施,亦可结合喷药喷施,配方是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光合微肥,其目是为了增加叶片的同化功能,增加树体营养贮藏,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

2.灌水和排水。桃树是耐旱怕涝树种,揭棚后,自然降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涝害发生。但土壤过干时,应注意轻灌水,保证一定的土壤湿度。

3.中耕除草。每次灌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清除树盘杂草,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活化根系生理机能,促进根系生长。

三、采后病虫害防治

1.病害。大棚桃树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霜霉病等,但较露天栽培轻得多。防治时可用常规杀菌药品如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交替使用,浓度一般为600~800倍。

2.虫害。发生较为普遍和严重的是桃蚜、粉蚜、瘤蚜,可用菊酯类的快灵、万灵、快杀灵和敌杀死等药物防治,严禁使用有机磷农药。

3.螨类。在温室内较少发生,揭膜后大量发生,可用扫螨净、尼索朗等药物防治,浓度一般为1000~2000倍。

杨梅采果后管理技术


当前,杨梅已进入采收期,由于春梢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杨梅果实采收结束后,树体消耗了大量的营养。进入6~8月份,杨梅又将开始抽发新梢和花芽分化,需补充大量的养分,以加快树势恢复,培养优良结果母枝及促进花芽分化。因此抓好采后杨梅的管理,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为来年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一、科学施肥:当年抽发的夏梢是来年主要的结果母枝,其抽发量要占全年长总梢量的70%以上,需要较多的养分供应。采果后,杨梅树体消耗大量养分,应及时补充肥料,对补充树体养分消耗、以使其迅速恢复树势,促进叶片机能活跃,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促发足量的夏梢和促进更多的花芽形成。施肥量应视树势强弱和结果量而定,一般株产50公斤以上,需施焦泥灰40~50公斤、草木灰20~40公斤,加饼肥1~2公斤,饼肥经过腐熟后与灰肥拌均匀,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深30~40厘米的环状沟施入。杨梅采果后由于树冠下被雨淋、脚踏等而造成的土壤板结,通过开穴施肥,可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提高树体对7~8月份干旱的抵抗能力,对花芽分化十分有利。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二、合理修剪:在对杨梅树施肥的同时,结合将树枝进行合理修剪,形成丰产树冠,剪除病虫枝、弱枝、枯枝、,疏删密生枝、重叠枝,短截徒长枝,回缩更新下垂、衰弱的结果枝群,适当开天窗,使树冠通风透光,多发夏、秋梢,提高夏、秋梢质量,这样可减少大小年结果的幅度。修剪后伤口要先削平,再涂以硫悬浮剂加402抗菌剂200倍液,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杨梅树采果后,气温又较高,此时修剪,伤口不仅能迅速愈合,还可避免伤口附近徒长的发芽。对结果初期的杨梅树,只疏剪密生枝和位置不当枝;对结果盛期的树则以疏删为主,放缩结合,维持伞形树势,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对衰老树宜有计划地进行枝组的回缩,更新复壮,以延长结果寿命。

三、清洁果园:杨梅采果后,即抓清园工作,将果树落叶清扫深埋入土,一则松土保湿养树,二则减轻病虫为害。清园修剪后叶面喷洒一次1000倍敌敌畏、800倍甲基托布津混合液。在新梢抽生期间,分别在春梢刚刚萌动时、新梢刚刚展叶时、新梢刚刚转绿时,各叶面喷洒一次1000倍蚜虱净、600倍多菌灵混合液。

四、翻耕与除草:结合施肥一起进行翻耕与除草,翻耕深度为10~20厘米,然后给树盘铺上杂草覆盖。中耕可改变树冠下被雨淋、脚踏造成的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提高树体对干旱的抵抗能力,十分有利于花芽分化。有条件的可进行培土护根。

五、病虫害防治:杨梅树采果后,要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杨梅褐斑病可用6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干枯病及枝腐病在发病早期刮去病部,再用402抗菌剂200倍液涂抺伤口;金龟子、袋蛾类害虫可用48%毒死本1000~1500倍液防治;蚧类若虫可用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毛毛虫一般在温度20℃以上孵化为害,少量发生以人工捕捉为主,也可用灯笼诱杀,或用高效无毒杀灭速丁或功夫农药喷杀。切莫用剧毒农药喷杀。(陈惠宗)

夏季芦笋停采期田间管理要点


春季芦笋自母茎形成后,经过了3个多月的采收幼笋,消耗了大量养分,这时母茎枝叶的同化作用强度已经很低,而植株呼吸作用却因高温显得十分旺盛。要停止采收,及时加强田间管理,重点是采收完的水肥管理,使植株得到休养,迅速恢复生长,为秋季高产奠定基础。

1、清园。芦笋停采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笋园及四周用150-200公斤石灰粉撒施消毒。此时长出的嫩茎要全部留养起来,任其生长,形成枝叶。等新母茎形成,将春季留的母茎视其衰老程度逐步割除干净,搬离田间烧毁。

2、肥水管理。南方沿海地区夏季停止采收期仅40天左右,一般在白露前后就进行秋季采收期,为此,在春季采收结束后,为使植株迅速恢复生长,应立即开沟施用复壮肥,由于这个时期短,除了按过冬有机肥要求施足外,同时要增施速效肥,促进嫩茎生长。每亩施用腐熟土杂肥1500-2000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氯化钾10公斤。遇到干旱,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一般隔10-15天结合施肥浇水一次,因此时恰逢雨季,大雨过后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3、选留母茎。在采收前15天应选留好母茎,要选留直径1-5cm,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做母茎。选留的母茎要充分分开,合理分布。第一年生苗每丛选留2-3株,老龄笋园每丛留3-4株,其余全部割除,减少养分消耗。母茎选定后,要加固支柱防倒伏。在幼茎生长至70-80cm时,在幼茎顶端及时摘掉3-4cm的幼心,防止过高。摘心后要及时喷药防病害。

4、病虫害防治。春季患有茎枯病等病害的笋园,可选用有内吸或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如退菌特或甲霜灵、代森锌兑水浇灌植株基部预防。在嫩茎出土后至新母茎形成期间,应加强喷药预防,在嫩茎伸长中可用药剂涂茎保护,分枝发生后改为喷雾防治,每5-7天用药1次,直到茎叶组织老化。同时结合根外追肥。此外,这时正值斜纹夜蛾盛发期,要及时喷药防治,杀灭其幼虫。

芦笋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中耕除草。在芦笋定植初年,只管理不采收,第2年有的开始初采,第3年起进入成年期。在定植当年或每年春季嫩茎生长初期,因植株矮小,田间容易滋生杂草,一般15-20天应中耕1次,及时消灭杂草,并可松土、保墒,促进根系、地下茎和嫩茎生长。但中耕深度宜浅,避免伤害地下茎、鳞芽和嫩茎。由于芦笋行距宽,成线状栽植,为充分利用耕地,可在定植当年于行间栽培速生或矮生作物,如生菜、小白菜、地芸豆等。但不能间种大葱、大蒜、马铃薯及与芦笋有相同病害的作物,以免影响芦笋生长。在肥力较低、土壤结构较差的田,可间种豆科绿肥作物,既能肥田,又能抑制杂草生长。当杂草多,劳力不足时,可根据土壤条件和杂草种类,用除草剂除草。但使用除草剂必须谨慎,应先作试验,然后才能大面积施用,以免发生药害。

二、施肥。芦笋一生的各生长时期,吸肥量有很大差异,施肥应以地上茎大量形成时为重点。一般亩产400千克嫩茎标准施肥量为:氮11千克、五氧化二磷7.2千克、氧化钾10千克。一般在定植当年和第2年因植株生长量小,多不采收(有的在第2年少量采收),只需用标准肥量的30-50%;定植第3年施标准肥量的70%;第4年后按标准量施肥。具体施肥技术为:春季定植后,当植株长到10-13厘米时,结合浇水亩施复合肥10千克,或腐熟厩肥1000千克;20天后视苗情追第2次肥;入秋气温下降,追第3次肥,亩施尿素7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腐熟厩肥1500千克,距植株20-30厘米处开沟施入,促进秋季生长。要在降霜前50天停止追肥。定植第2年,嫩茎长出20-23厘米进行春施肥,立秋开始进行秋施肥,亩用量比上年增加20-30%.如进行初采,施肥时间可参照成年期进行。第3年开始采收,第4年后进入盛产期,一般在春季培土或幼芽萌发前施速效催芽肥,每亩用复合肥10-15千克,或人粪尿500-700千克;采收结束施复壮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积累营养,为下季采收奠定基础。可亩施尿素6-8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15千克、腐熟堆厩肥1800-2500千克。

三、灌水。芦笋定植后,应连浇2次水,提高成活率,表土见干及时中耕,土壤保持湿润。茎高10-15厘米,结合追肥浇第3次水。一般在雨季之前,根据土壤墒情,可10天左右浇1次水。在采收期间,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可使嫩茎抽生快而粗壮,组织柔嫩,品质好。雨季一般不浇水,并注意排涝。秋发前可结合施肥灌水,秋发后气温下降,可根据天气情况,15天左右浇1次水。

四、摘花、摘果和清园。芦笋雌雄异株,应尽早摘花、摘果,可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还能防止雌株遇风倒伏。在采收年份,于采后割除老茎,特别是病茎要集中烧毁,既有利于通风透光,也有利于防止病虫害蔓延。

五、培土。进入采收期的芦笋,每年春季都必须培土,进行软化栽培。采收白芦笋,一般在采收前10-15天,距地面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田间有少量植株开始萌芽,即应选晴天、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培土。培土高度随加工工艺不同而异。高度可为22-24厘米,或高度为28-30厘米。培成的土垄为底宽上窄呈梯形。采收第1年垄的上面宽为20厘米,以后逐年增加,第5年不少于40厘米。要求垄面平整紧密,防止漏光和崩塌;垄内无土块、石砾、土壤疏松,不应混有未腐熟的堆厩肥或上年残株,以免使嫩茎产生锈斑。培土是注意不要损伤肉质根。采收期间必须经常保持培土的厚度。如因土壤沉实或受暴雨冲刷,土垄高度降低,应立即加土。采收绿芦笋也应适当培土,使地下茎处于15-18厘米深的土层内。嫩茎采收结束,要立即扒开土垄,让根茎晒2-3天后整平,回复到培土前的畦面高度,防止地下茎向上发展,造成以后培土困难。

近年来,一些地区采用覆盖黑色塑料薄膜代替培土进行软化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或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减少在培土过程中的根群损伤,嫩茎产量也较高。

马铃薯栽种后的田间管理要点


在马铃薯栽种后对其养护管理不可忽视,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现将马铃薯栽种后的田间管理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播后深松及苗前耢地

播后10~15天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对播种过深,土壤温度低,有杂草的地块,出苗前,用耢子耢去部分垄顶土,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

2、加强中耕管理

苗出齐后及时铲一遍,再趟一犁,提高地温。在发棵期铲二遍趟三遍,多培土,做到垄沟窄、垄顶宽,提墒松土,实现多层结薯,利于块茎膨大。

3、适时追肥

在块茎直径膨大至2~3厘米时,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进行追肥,按土壤需肥情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避免脱肥影响产量。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结合喷施农药进行叶面追肥3~4次,间隔7~10天。

4、适时灌溉

有条件的地块,土壤缺水时,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结薯后期和收获前,控制水分,防治病害发生和烂薯。

5、加强病害防治

晚疫病防治:6月下旬开始,喷施保护性药剂预防发病。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并施用内吸性药剂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4~5次。种子田应增加喷施次数,确保种薯质量。虫害:主要是蚜虫,在有翅蚜出现前,我省南部6月20日、北部7月初进行药剂防治。

《露地草莓采果后的田间管理》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植物草莓的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