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落叶松八齿小蠹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防治方法

其为害部位可分为树冠型、基干型和全株型;从干基到12m高处均可入侵定居,但随树干高度增加侵入孔数量减少,一般0-8m区间数量最大,火烧木上1-2m范围内入侵量最大,树皮厚4-20mm是最适该小蠹繁殖和发育。成虫喜光喜温,衰弱立木、新鲜倒易受危害,林分郁闭度越小受害越重,林缘、林中空地比林内受害重。在经营不善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下,该虫的成灾规律是从倒木向衰弱木扩散,进而入侵危害活立木。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规律

在黑龙江年1代,部分年2代。春季世代的5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出蛰、交尾、产卵,6月上旬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最早见到新成虫;其中的姊妹世代为6月下旬部分越冬雌虫在产卵的过程中从原坑道中飞出,在取食后再次入侵、筑坑、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7月下旬始化蛹,8月上旬即见到姊妹世代的新成虫。春季世代羽化较早的发生第二代,即新成虫7月上、中旬补充营养后,7月下旬继续扬飞、筑坑、交尾、产卵,8月上旬幼虫孵化,下旬化蛹,9月上旬出现新成虫。各世代的成虫10月上旬均越冬蛰伏,主要在枯枝落叶层、伐根及原木树皮下越冬,少数以幼虫、蛹在寄主树皮下越冬。成虫具3次扬飞高峰期,即5月中旬、7月中旬及8月中旬。

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营造混交林,结合林区抚育夏季清除虫害木,冬季结合抚育伐除风倒木、被压木。②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选择带新鲜树皮的风倒木作饵木,放置在林缘或林中空地,放置高度为1m左右,引诱成虫前来产卵,在新的成虫飞出之前进行剥皮处理,可消灭这部分成虫。

(2)保护步行虫、寄生蜂、啄木鸟等天敌。

(3)药剂防治。必要时用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干防治。

精选阅读

云杉八齿小蠹的防治方法


云杉八齿小蠹是严重危害杉类林木的枝干皮下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红皮云杉、鱼鳞云杉、青海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云杉八齿小蠹繁殖力强、为害隐蔽,是我国重要的次期性害虫,要注意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现将云杉八齿小蠹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营林预防措施

1.改善林分结构:规划造林时要尽量营造混交林;对云杉纯林,可通过间种或带状种植阔叶树木形成混交林,提高林分自身的抗性。

2.合理间伐、适时采伐:每次间伐比例应不超过20%,两次间伐之间要间隔8年以上;及时清除林内风折风倒木、衰弱木、虫害木和枯死木;适时采伐成过熟林。应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限制伐根高度并对伐根进行剥皮处理,梢头和枝桠等采伐剩余物要及时清理干净,并运出林外进行除害处理。

3.原木管理:采伐下来的寄主原木要及时运出,严禁采伐下来的带皮寄主原木存放在伐区内过夏;贮木场应设置在距寄主林分较远的地方。对于在贮木场内存放时间较长的寄主原木,应在小蠹虫扬飞高峰期定期喷施微胶囊剂,触杀在寄主原木上产卵的成虫。对虫害木要及时进行剥皮或药剂熏蒸处理,严禁调运未经除害处理的虫害木,防止人为扩散。

(二)除治技术

1.虫害木除害处理:虫害木的伐除应在小蠹虫幼虫期进行。伐下的虫害木要在成虫羽化前运到贮木场进行剥皮或药剂熏蒸处理。

熏蒸处理方法:将0.12mm厚的农用塑料薄膜做帐幕,覆盖在楞垛上,在楞垛四周开沟将塑料薄膜帐幕边缘埋入沟中压实,在帐幕上开孔施药。药剂及用量:溴甲烷15g/m3、或磷化铝3g/m3、或硫酰氟30g/m3,密闭2-3天。

2.饵木诱杀:在春季小蠹虫扬飞高峰期前,选择新鲜的小径级的云杉原木或较粗梢头作为饵木,堆放在林中地势较高、郁闭度较低地方,每hm2设5-6堆,每堆3-4根,诱集小蠹虫产卵。在饵木上喷施1.5%-蒎烯,可明显提高饵木诱集效果。7月上旬,小蠹虫幼虫尚未化蛹前,对饵木进行剥皮处理。

3.设置信息素诱捕器:用于监测和预防的信息素诱捕器应设置在未发生小蠹虫危害或轻度发生的林分,设置在林缘以外、距离林缘10-25m的空地上,在春季小蠹虫扬飞高峰期前一周设置完毕。

在中度以上发生林分设置的用于预防和诱杀的信息素诱捕器,除同于以上方法设置以外,还需在林间空地上设置。诱捕器间距控制在30-50m。诱捕器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距地面1.5m处,不能用云杉枝干作支架,以避免小蠹虫在支架上产卵。对引诱到的小蠹虫应及时进行收集并作除害处理,一般每周收集一次,小蠹虫扬飞高峰期视诱捕情况每1-3天收集一次。有关技术环节参见所附办法。

4.化学防治:对水源涵养林、风景林等特殊林分及零星受害木,可在6月上、中旬使用背负式打孔机在受害木树干距离地面40-50cm处四周均匀打孔,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为7cm左右,孔向下倾斜45左右,深度1.0-1.2cm,每孔注射40%氧化乐果乳油1.5ml,也可使用康复多(吡虫啉)原液等内吸性药剂。打孔注药后可用泥堵孔。

5.保护和利用天敌:在防治小蠹虫过程中,严禁滥用化学农药,以保护和利用小蠹长尾金小蜂、郭公虫、埋葬甲等多种小蠹虫天敌,创造对天敌有利的森林生态环境。

观赏树木松六齿小蠹的防治方法


松六齿小蠹IpsacuminatusGyll.俗称刻木虫、树顶小蠹等。属鞘翅目,小蠹科。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和新疆等地。幼虫钻蛀为害红松、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华山松、高山松、云杉、云南松和思茅松等。

成虫体长4毫米左右,短圆柱形,赤褐到黑褐色,有光泽,全体被有黄色长绒毛。额中部有两个小瘤,前胸背板前半部有瘤突,后半部有刻点。鞘翅面上有成行的下凹刻点沟,刻兰大而圆。鞘翅末端形成倾斜的凹面,每侧有齿3个,第三个齿较大。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老熟时体长不足4毫米,头部黄褐色,体肥胖,乳白色,圆筒形,略弯曲。蛹前端较钝,后端有突起两个。

综合防治

(1)加强检疫对于调运的苗木和倒木加强检疫,发现虫株及时处理。

(2)加强养护绿化时要针阔叶混交栽植,加强养护管理,提高生长势,增强抗性。

(3)消灭虫源对于片林中的衰弱木、风折枝、有虫株要及时清除,以减少虫源。对于调入城市古建所用倒木、圆木要做药剂熏蒸处理(磷化铝熏蒸剂3-9克/立方米、硫酰氟熏蒸剂20-30克/立方米,密闭熏蒸48-72天)确保无虫,安全使用。

(4)诱杀成虫于成虫迁飞期使用新鲜木枝(衰弱树枝)做饵木,引诱成虫,其后待新幼虫未化蛹时,将饵木烧毁。

落叶松种子小蜂防治


1.传播途径:成虫能飞,但传播距离有限,主要是幼虫、蛹借助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由于幼虫具有滞育习性,时间长达2年之久,因此,不仅当年的种子需要检疫,隔年的种仍需要检疫。

2.检验方法:剖粒检验把抽取的种子检验样品逐粒解剖(一般不少于100粒)。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手术剪在种子的一端剪1个小口,再用昆虫针逐渐剥离,把发现的幼虫或蛹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比重检验:此种检验方法通常在种子含虫率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抽取的种子检验样品放入清水中,种子与清水的容积比为1:5,充分搅拌后,静置8~12小时,捞取上层漂浮种子逐粒解剖,可大大缩短剖粒检验的时间。

落叶松种子小蜂防治

软X光摄影检验:事先把2号或3号放大纸在暗室用黑纸包好,把种子检验样品放在放大纸具有药膜的那一面,置于Hy-35型农软X光机载物台上拍摄。根据受检种子数和被害种子数,便可统计出该批种子的含虫百分率。

软X光照片判别:种皮内颜色均为暗色者为空粒种子,种皮、种仁联为一体均为白色者是健康饱满的种子。种皮内有一个呈C型弯曲的幼虫影像,其余部分为暗色者为落叶松种子小蜂寄生的种子。种皮内有多个白色的影像重叠在一起,其余部分为暗色者为小蜂的寄生昆虫。

3.有关检疫规定:落叶松种子小蜂是中俄植检植保双边协定中,中方提出的检疫性害虫,应严格施行检疫。

4.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种子随意调运。

(2)加强林区管理。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减少为害。

(3)保护与利用天敌。

(4)种子处理。

①加热干燥。调制时,先将落叶松球果在温水中浸泡10min,然后送入干燥室加热干燥,干燥室内的温度在40-45℃,干燥3-4天,直到果鳞干透,再取出脱粒。

②药剂熏蒸。在产地用塑料布覆盖熏蒸,在常温(10℃以上)条件下,硫酰氟45g,熏蒸72h,种子含水率在10%以下时,对种子发芽率无不良影响。

③真空熏蒸。利用ZX-350型真空熏蒸消毒机进行处理。在减压条件下,真空度为730-740mmHg(负压),熏蒸室内的温度为15-17℃,溴甲烷或硫酰氟50g,熏蒸2h,种子含水率不超过12%时,对种子发芽率无不良影响。

④微波加热。利用ER-692型微波炉进行加热灭虫,每次处理1.5kg,当种温达60℃时,持续处理1min,杀虫效果达100%,在种子含水率不超过12%,对种子发芽是安全的。

(5)药剂防治。利用内吸性强的药剂进行打孔注射,直接杀死球果中的害虫;或喷洒无公害的化学药剂如杀铃脲、抑食肼等进行防治。

落叶松幼苗常见的病害防治方法


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

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

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烂,在被害苗周围土壤呈轮状菌丝体。

对于这种病害,具体防治办法有:

1.种子消毒法。在种子催芽处理埋藏前用赛力散拌种,每50千克种子加0.25千克赛力散,搅拌均匀后,用麻袋盖严,放一夜后,再进行催芽处理。也可以用硫酸铜水浸种,施用比例为50千克种子配以0.5千克硫酸铜。

2.土壤消毒法。在落叶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搅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匀撒于苗床上即可。施用量为每公顷18.75千克22.5千克。

3.喷药防治法。波尔多液是防治落叶松幼苗病害效果较好的常用药,不论发病与否,均应施用。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喷洒,然后每隔710天再喷洒1次,要连续喷洒45次。药液浓度一般是1%2%,浓度先低些,以后随着喷洒次数的增多浓度可以再高一些。波尔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时间过长,雨天或苗木茎叶有水时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药效。

此外,五赛合剂(五氯硝基苯与赛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矾液等等,对防治落叶松立枯病效果较好。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为害华北落叶松1-35年落叶松人工林的当年新梢;6-15年生幼林发病较重且普遍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症状明显。一般先从主梢发病,然后由树冠上部向下蔓延。病后,起初在未质化,新梢嫩茎部或茎轴部退绿,顶部弯曲下垂呈勾状,而顶梢与弯曲部分变紫褐色或灰褐色,从弯曲部分逐渐向下脱叶、干枯、茎收缩变细,公在顶部残留一簇叶子,且枯萎呈紫灰色。在幼树上,由于次年生出的新梢也经同样的过程而枯死。这样年年发病,多数枯梢成丛,树形成为扫帚状,被害严重者直径生长完全停止。

顶部枯萎的叶丛,在发病15-20天后,叶背面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及少量的未成成熟的子囊壳。顶部叶丛可保留到第二年春季;发病较晚者,如8月份发病时新梢已质化,病枝弯曲下垂,病部针叶脱落。次年春,由侧芽生小枝代替原来主梢,连年发病,为害严重者树冠出现五花头和扫帚枝丛,高生长停止。形成小老树或全株枯死。在枝梢受害部位多有松脂溢出凝成块状。

病原

本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落叶松囊孢菌(phsalosporalaricinasawada)[GvianardiaLaricina(Sawada)Yamamotoetk.Ito]引起的。病原菌的子囊腔为球形或扁球形单个或几个一起丛生在表皮下,孔口稍突出,腔中有子囊和侧丝。子囊无色,棒状,双壁,具假侧丝,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至纺锤形。分生孢子属大茎点属型(Macrophoma型)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分生孢单胞,无色,椭圆形至纺锤形。

发生规律

该病的初侵染源为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其中主要是子囊孢子,病原菌以未成熟的子囊腔和成熟的分生孢器在罹病新梢及顶部残留叶片的表皮下越冬。6月下旬子囊孢子开始成熟,6月下旬-8月上旬为子囊孢子和妥生孢子飞散时期。

在6月下旬左右,从先年的病树上飞散出的子囊孢子落到当年新梢上,当遇到适当湿度时,孢子萌发侵入以半月左右的潜育后出现症状,这是初次侵染,将近7月左右,在病枝上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成熟后,放出分生孢子再侵染附近新梢,造成再侵染,并且妥生孢子陆续成熟放散进行侵染,经性交配后,在新生枝梢患病处相处相继形成子囊腔。最生病菌以未成熟的子囊座和菌丝越冬。

林分处于风口的迎风面病害重,因造成的伤口多,适温与高温。(最适相对湿度为100%)是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如相对湿度在92%以下,病菌孢子就不萌发。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病区和无病区,禁止病区苗木调出。

2、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营造落叶松与阔叶混交林选育抗病品种,剪除幼树病枝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

(1)苗圃预防:用放线菌酮剂3ppm或再加上有机锡剂(TPTA)150PPM混合液(每10L药剂加6ml展着剂),每1m喷射150-200ml。6月下旬至9月中旬喷雾。每隔10-14天1次,共6-9次。

(2)上山苗木的检查及消毒。造林前发现病菌及时烧毁在未放叶前,将苗木的地上部浸泡在有机汞剂EMP100PPM药液中10分钟。取出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小时,可杀死苗木隐藏的病原菌。

(3)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粉剂400倍液或40%福美砷800倍液等喷雾1-2次,可收到一定效果。

落叶松褐锈病的综合防治


落叶松褐锈病是危害落叶松的重要病害。

一、病原

落叶松褐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落叶松拟三胞锈菌引起,该菌为同主寄生菌,在落叶松上能够完成发育循环。更多绿色尽在

二、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夏孢子堆,直到9月中旬仍可产生。夏孢子堆初寄生于叶表皮下,奶油色或赭黄色形成圆形小丘状隆起,叶表皮夏孢子堆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夏孢子成熟后飞散,最后在夏孢子原基处留下痕迹,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冬孢子堆。随着病害的发展,冬孢子堆数量逐渐增加,此时针叶萎黄,逐渐干枯脱落,使树木生长势减弱,影响落叶松的生长,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

三、发病规律

落叶松褐锈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和幼林内。1-2年生的苗木和3-6年生的幼龄林受害严重,大树受害轻。于9月下旬以落地针叶上的冬孢子越冬,越冬的冬孢子在适宜条件下5小时即可萌发,翌年的6、7月就能发病。一般降雨多、湿度大发病严重;干旱、湿度小发病较轻;冬季温度低,第二年发病轻;冬季温度高,第二年发病重。常集中连片发生,落叶松褐锈病发生的地块常有落叶松早落病的发生。

四、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防治措施:

1.可采用百菌清油剂低量喷雾防治苗圃地和幼林内发生的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效果达到58%。也可在5-6月发病前喷洒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2.可于春秋两季把林地、菌圃地内落叶松落叶集中成堆,点燃烧毁,可降低落叶松的发病率,但要注意防火。在苗圃地内还要注意苗木栽植不能过密,通风降湿,防止徒长,提高抗病力。

3.对于已经郁闭的林分,可利用百菌清烟剂放烟防治,防治效果也十分明显。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


落叶松褐锈病为落叶松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发病初期,落叶松针叶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奶油色或赭黄色、圆形小丘状隆起,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此为病菌的孢子,成熟后飞散。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越冬的繁殖体。随着病害的发展,针叶萎黄,逐渐干枯脱落,使树木生长势减弱,影响落叶松的生长,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

发病规律:落叶松褐锈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和幼林内。1~2a(年)生的苗木和3~6a生的幼龄林受害严重,大树受害轻。于9月下旬病菌在落地的针叶上越冬。越冬的病原菌在适宜条件下5h(小时)即可萌发,第2a的6、7月就能发病。一般降雨多、湿度大的地方或年份发病严重;冬季温度低,第2a发病轻。常集中连片发生,发生的地块常与落叶松落叶病混合发生。

防治方法:苗木栽植不宜过密,要通风降湿,防止徒长。用75%百菌清可湿型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在5~6月发病前喷洒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能够起到预防作用。于春秋两季把苗圃地内落叶松落叶集中成堆、烧毁,可降低发病率。对于已郁闭的林分,可利用百菌清烟剂15kg(公斤)/hm2(公顷)放烟防治。148.落叶松幼树上长的疙瘩(虫瘿)是什么造成的?在落叶松幼林地可见到枝上长着一些圆形疙瘩,这是松瘿小卷蛾幼虫为害造成的。该虫在落叶松幼林内主要为害幼树新生主梢及主干上当年生的侧枝,以幼虫在树皮下生活、蛀食,引起流脂,导致部分组织畸形生长,形成肿瘤状虫瘿。松瘿小卷蛾自苗圃留床大苗到40a(年)生的大树均能为害,但以幼树为主。在严重发生地,往往造成大量幼树的主梢及侧枝自被害部以上枯死,主干分叉、弯曲,致使树干型状不良或形成多梢现象。

落叶松的褐锈病防治


落叶松褐锈病为落叶松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发病初期,落叶松针叶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奶油色或赭黄色、圆形小丘状隆起,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此为病菌的孢子,成熟后飞散。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越冬的繁殖体。随着病害的发展,针叶萎黄,逐渐干枯脱落,使树木生长势减弱,影响落叶松的生长,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

发病规律:落叶松褐锈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和幼林内。1~2a(年)生的苗木和3~6a生的幼龄林受害严重,大树受害轻。于9月下旬病菌在落地的针叶上越冬。越冬的病原菌在适宜条件下5h(小时)即可萌发,第2a的6、7月就能发病。一般降雨多、湿度大的地方或年份发病严重;冬季温度低,第2a发病轻。常集中连片发生,发生的地块常与落叶松落叶病混合发生。

防治方法:苗木栽植不宜过密,要通风降湿,防止徒长。用75%百菌清可湿型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在5~6月发病前喷洒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能够起到预防作用。于春秋两季把苗圃地内落叶松落叶集中成堆、烧毁,可降低发病率。对于已郁闭的林分,可利用百菌清烟剂15kg(公斤)/hm2(公顷)放烟防治。148.落叶松幼树上长的疙瘩(虫瘿)是什么造成的?在落叶松幼林地可见到枝上长着一些圆形疙瘩,这是松瘿小卷蛾幼虫为害造成的。该虫在落叶松幼林内主要为害幼树新生主梢及主干上当年生的侧枝,以幼虫在树皮下生活、蛀食,引起流脂,导致部分组织畸形生长,形成肿瘤状虫瘿。松瘿小卷蛾自苗圃留床大苗到40a(年)生的大树均能为害,但以幼树为主。在严重发生地,往往造成大量幼树的主梢及侧枝自被害部以上枯死,主干分叉、弯曲,致使树干型状不良或形成多梢现象。

新疆落叶松植物


    中文学名新疆落叶松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纲松纲亚纲松亚纲目松目科松科属落叶松属种新疆落叶松

新疆落叶松,乔木,高达40米,胸径80厘米;树皮暗灰色、灰褐色或深褐色,纵裂粗糙,裂痕棕色;大枝平展,树冠尖塔形;小枝不下垂,幼枝密被长柔毛,后渐脱落。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一年生长枝淡黄色或黄色,有光泽,幼时密生长毛;短枝顶端叶枕之间密生白色毛。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倒披针状条形,扁平,长2~4cm,下面每边有2~3条气孔线。球花单生。球果卵圆形,熟前紫褐色,熟时褐色或微带紫色,长2~4cm;种鳞三角状卵形、近卵形或斜方形,长1.5~1.8cm,背面常有密锈褐色毛,间或无毛或几无毛;苞鳞紫红花,窄三角状长卵形,先端尾状渐尖,不露出或微露出;种子连翅长1~1.5cm。

乔木,高达40米,胸径80厘米;树皮暗灰色、灰褐色或深褐色,纵裂粗糙,裂痕棕色;大枝平展,树冠尖塔形;小枝不下垂,幼枝密被长柔毛,后渐脱落,一年生长枝淡黄色、黄色或淡黄灰色,有光泽,二、三年生枝灰黄色;短枝顶端的叶枕之间密生灰白色长柔毛;冬芽近球形,外部芽鳞宽圆形,先端具长尖,边缘有睫毛。叶倒披针状条形,长2-4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尖或钝尖,上面中脉隆起,无气孔线,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2-3条气孔线。雄球花近圆形,径5-6毫米,雄蕊黄色。球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幼时紫红色或红褐色,很少绿色、熟时褐色、淡褐色或微带紫色,长2-4厘米,径1.5-3厘米;中部种鳞三角状卵形、近卵形、菱状卵形或菱形,长1.5-1.8厘米,宽1-1.4厘米,先端圆,鳞背常密生淡紫褐色柔毛,间或仅中部或中下部的毛明显,稀近于无毛;苞鳞紫红色,近带状长卵形,长约1厘米,仅先端微外露,基部宽,中部微窄缩,先端微凹或圆,中肋延长成尾状尖头;种子灰白色,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斜倒卵圆形,长4-5毫米,径3-4毫米,种翅中下部较宽,上部三角形,宽4-5毫米,种子连同种翅长1-1.5厘米。花期5月,球果9-10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3,500米的地区,多生在混交林下以及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产于新疆阿尔泰山及天山东部。在阿尔泰山西北部海拔1900-3500米地带,常和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组成混交林;在东南部海拔1000-2600米地带有大面积的单纯;在南坡仅峡谷地带及湿润、向阳的西北坡山地有带;状或片状纯林。在天山东部干旱地带与疣枝桦组成混交林;在巴尔库山海拔2100-2800米的阳坡山组成带状纯林。

分布范围

分布于蒙古、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苏联、蒙古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

化学成份

树皮含鞣质。

药理作用

【性味归经】

树脂味甘、苦,性温;果实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

树脂:舒筋活血、破瘀;果实:止咳、化痰、平喘。树脂用于疖肿,关节疼痛。果实用于气管炎等症。

【用法用量】

果实6~9克,水煎服;树脂适量外用。

落叶松癌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落叶松癌肿病又称溃疡病,是落叶松山的重要世界性病害,我国于1978年以后在大小兴安岭的落叶松上有发现。

症状

发生在落叶松的枝干部。细枝发病病皮微微下陷、开裂、微肿,且常绕枝一周变黑,病部以上常呈枯枝病状。更多绿色尽在

粗枝和细干发病经常可以看到四个特征性的表现,可与生理溃疡和其它肿胀性病变相区别。一是病部下陷变黑,如系老病部,还有同心环状的隆起带;二是病部中心常留有死枝或死芽,甚至是一簇枯叶;三是下陷溃疡部的对侧,一定隆起肿大,使病部枝干呈歪梭形;四是凹陷部常有病菌子实体。如系老病部,病攻子实体常作同心环状排列。该病一旦发生,常年继续发展,梭形增生病状,以及溃疡面上的同心环状的隆起带,则更加显著。8月末,开始在病部生出1-4mm的病菌子实体,其发育程度显然不齐,幼小者为白色球状,成熟者为橙黄色至黄色小盘状物(子囊盘)。

主干发病与粗枝上的症状相似,并更加显著。因为老溃疡面脱皮后永不愈合。长年发病后,由于病部周围不断增生,结果使该部深陷,并形成空洞,常从其中流出大量树脂,日久变为暗褐色。病树极度衰弱,常形成球形干或偏心干。因为树干上的栓皮过厚,所以病后很少产生病菌子实体,有时虽也产生,但数量极少。树干发病时也和粗枝发病一样,在病部常留有死枝、死芽。病后常招引次期害虫蛀食,加速流脂,使病树加速死亡。病部常受木腐菌的侵染,并在该部形成木腐菌子实体。

病原

Lachnellulawillkommii(Hart.)Dennis称韦氏小毛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成熟的子囊盘漏斗状,直径1-4mm,厚0.3mm,无柄或有0.5mm短柄,子囊长筒形,115-1638-12m。子囊孢子短梭形或长椭圆形,单胞,无色,15-275-9m,在子囊中排成单行,萌发时常生0-3个横隔,将子囊孢子分为1-4室,各室外都能生出芽管。侧丝丝状,不分枝,155-1811.5-2.0m。本菌是在低温下生长的低温菌,一般营腐生生活,只在树木生长衰弱或受到伤害时,才能侵染伤部并引起病状。

落叶松苗木病虫害的防治


落叶松属于松科落叶松属植物,性喜光,耐寒,适应性强。寿命长,生长快,木材经济价值高,是人工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一种好树种。

落叶松幼苗阶段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是与当地的气候、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猝倒型、根腐型)。虫害有蛴螬(金龟子幼虫)、蝼蛄。

防治落叶松幼苗病虫危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工作包括慎重选择育苗圃地,加强管理,适时早播,做好整地、浇水、除草、环境卫生等工作,以及药剂预防措施。

一、落叶松幼苗病害

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烂,在被害苗周围土壤呈轮状菌丝体。对于这种病害,具体防治办法有:

1.种子消毒法。在种子催芽处理埋藏前用赛力散拌种,每50千克种子加0.25千克赛力散,搅拌均匀后,用麻袋盖严,放一夜后,再进行催芽处理。也可以用硫酸铜水浸种,施用比例为50千克种子配以0.5千克硫酸铜。

2.土壤消毒法。在落叶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搅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匀撒于苗床上即可。施用量为每公顷18.75千克-22.5千克。

3.喷药防治法。波尔多液是防治落叶松幼苗病害效果较好的常用药,不论发病与否,均应施用。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喷洒,然后每隔7-10天再喷洒1次,要连续喷洒4-5次。药液浓度一般是1%-2%,浓度先低些,以后随着喷洒次数的增多浓度可以再高一些。波尔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时间过长,雨天或苗木茎叶有水时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药效。

此外,五赛合剂(五氯硝基苯与赛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矾液等等,对防治落叶松立枯病效果较好。

二、落叶松幼苗虫害

落叶松幼苗虫害主要有两种,一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多存在于渗水性强、通气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时则潜伏在地中,当土壤过湿时则爬到地表。蛴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它的危害时期主要是在每4年的6-9月间,以8-9月为最重。二是蝼蛄,喜栖息在潮湿地。它常在落叶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将土壤掘起,致使落叶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导致幼苗枯死。对于这两种虫害,具体防治办法是:

1.防治蛴螬危害。对于蛴螬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落叶松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或六六六粉面剂)混拌沙子或土中均匀施于苗床上,在翻地时将其翻入地内。每公顷用药量为7.5千克-15千克,切勿过量,而且不宜连年施用,以防产生药害。

二是当落叶松幼苗发生虫害时,可在每日上午9时左右,细致检查苗床,若发现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弯曲现象,则要在被害苗木周围用铁丝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搂起一条小土沟,用0.5%的乐果溶液,顺沟浇注,然后要及时在小沟中浇水,使药液扩大渗透范围,达到毒杀害虫的效果。用0.1%-0.2%的敌敌畏、敌百虫溶液喷洒苗木床面,毒杀蛴螬的效果较好。

2.防治蝼蛄危害。对于蝼蛄危害的防治常用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傍晚时,将毒饵放在蝼蛄掘起的通道或洞口处,蝼蛄吃毒饵后不能回入洞中,可于次日早.晨捕捉烧掉。毒饵可用敌百虫、敌敌畏配制。

二是在落叶松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数十个小坑,坑的四边垂真平滑,下铺马粪、上盖青草,招引蝼蛄入内,于翌晨捕杀。施用敌百虫、敌敌畏毒杀效果良好。

法桐双齿长蠹钻蛀害虫的防治方法


双齿长蠹食性复杂,是危害树木、木材和竹材的一种严重性钻蛀害虫,主要寄主植物除国槐、柿树、栾树以外,还可以危害合欢、豇雅、拶槐、紫薇、紫荆、紫滕等多种树木和竹类。

法桐树干挺拔、枝叶繁茂、姿态优美,是近十年来北京地区广泛使用的、观赏性强的园林树种.多用于街道、公园、绿地等。双齿长蠹的传播和蔓延,将严重影响城市的绿化美化。

一、生活习性和危害特征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mm左右,宽2mm左右,体黑褐色,筒形。触角10节.末端3节特化为单栉齿状。前胸背板发达,似帽状,覆盖头部。鞘翅密布初刻点,后端急剧向下倾斜成为75。至80。的角度,斜面有两个刺状突起。卵白色,卵形.半透明。幼虫体长8毫米左右,乳白色,略弯曲。蛹白色,离蛹形。

2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枝干韧皮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取食危害.4,EJ中下旬飞出交尾、产卵。成虫将卵产在枝干蛀道内,每蛀道产卵百余粒不等.卵期为5天左右.幼虫孵化很不整齐。5至6月为幼虫危害期.以3至B龄幼虫食量最大。B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蛹

期6天左右。6月上句可见成虫出现,成虫在原虫道内串食危害,并不外出迁移。在6月下旬至8月上句成虫才外出活动,8月中下旬又进入蛀道内危害。10月下旬至11月初.成虫迁移到1至3cm粗的新枝条上危害.常从枝权表皮粗糙处蛀入做横向环形蛀道,然后在蛀道内越冬。

3危害特征

双齿长蠹是近年来危害园林树木比较严重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树木的枝干部位,初孵幼虫沿枝条纵向蛀食初生木质部,随着龄期的增大逐渐蛀食心材,成虫蛀入枝干后紧贴韧皮部环食一周形成环形坑道.并且有反复取食习性。

成虫与幼虫蛀食树木枝干.危害初期外观没有明显被害状,在秋冬季节大风来时,被害新枝梢从环形蛀道处被风刮断.翌年侧梢丛生,如此反复.树冠易成扫帚状,影响法桐树木的生长和形态;在夏秋季节.造成幼树干枯死亡、大树枝干枯萎或风折,给城市园林绿化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防控方法

1检疫

2005年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针对近年来双齿长蠹在许多地方发生、而且危害严重.经济损失重大,严重影响城市的绿化,要求各地检疫部门要加强检疫管理,防治其继续扩散蔓延。

(1)传播途径

双齿长蠹的自然传播主要靠成虫飞翔,传播距离约500m。通过苗木运输和包装木材,双齿长蠹可以进行远距离传播.北京、厦门、肇庆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进口货物的木质包装箱中多次发现双齿长蠹。

(2)加强检疫

加强对苗木的检疫,严防死守.防止双齿长蠹的扩散和蔓延。检疫主要措施包括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

产地检疫凡疫区内生产的林木种子、苗木、花卉及其它繁殖物,均须实施严格检疫,证明确定不带有疫情后方可外运。对木材、植物性包装材料及装载容器、运载工具进行检疫检验和检疫处理。

调运检疫:对来自疫区的林木、果树、灌木等活体,木材、植物性包装材料及装载容器、运载工具进行全面检查。

复检:对来自疫区的应检物,尤其是植物性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要进行严格复检。

2防治

双齿长蠹体形小,蛀孔隐蔽,各虫态均营隐蔽生活,不易被发现.主要危害苗木和枝条.不危害果实和叶片.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抵抗害虫进一步危害。适时进行有害生物的普查.掌握虫口密度.防止继续扩散和蔓延。

(2)物理防治

①清理枯枝和受害树木.压低虫源。

②成虫产卵期和成虫羽化期均有出外活动的习性,人工捕捉成虫。

(3)药剂防治

①打药: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成虫外出交配期和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外出活动期,喷施20%速灭杀丁3000倍液或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等。因成虫外出不整齐,要选用药效长的药剂。

②堵塞虫孔:用20%菊杀乳油800倍液.再加木屑拌成糊状,制成毒剂.于4月中下旬至10月上句堵塞双齿长蠹的蛀孔。

(4)生物防治

管氏肿腿蜂可寄生于双齿长蠹的幼虫和蛹,5月中下旬放管氏肿腿蜂.防治率可达40至50%。

《落叶松八齿小蠹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