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枇杷蓑蛾怎样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枇杷蓑蛾又称袋蛾、避债蛾,分类上属鳞翅目、蓑蛾科。危害枇杷的蓑蛾已知有桉蓑蛾、丝脉蓑蛾、白囊蓑蛾、板栗蓑蛾、小窠蓑蛾、大窠蓑蛾等6种,其中以白囊蓑蛾〔ChalioideskondonisMats.〕为主要。

寄主及危害特点:白囊蓑蛾寄主包括枇杷、芒果、荔枝、龙眼、石榴、椰子、柑橘、苹果、梨、梅、柿、枣、栗、核桃等果木及台湾相思、白杨、刺槐等园林花卉植物。其危害特点是,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初龄幼虫食叶肉残留表皮,老龄幼虫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

形态及习性:雌雄成虫异型。雌成虫无翅,体长9~16毫米,黄白色至淡黄褐色,蛆状。雄成虫具翅,前后翅均透明,体长8~11毫米,翅展18~20毫米,体浅褐色,密生白色长毛。幼虫体浅褐色,腹背有深色点纹,老熟幼虫长约30毫米。蓑囊灰白色,长锥形,丝质紧密,表面无枝叶粘附。

枇杷蓑蛾怎样防治

该虫年发生1代,以幼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春枇杷抽芽展叶时幼虫即开始活动为害。5、6月间老熟幼虫化蛹,6、7月出现成虫。雌成虫仍留在囊内,释出性信息素诱雄蛾来交尾,交尾时雄蛾把腹部伸入囊内。雌成虫产卵于囊内,产卵后雌成虫体渐收缩,最后爬出囊外坠地而死。雄蛾较活泼,具趋光性。幼虫孵出后先在母囊内停留1~2天,咬食卵壳后爬出,稍后吐丝结囊护身,而后取食,护囊可随虫龄增大而增大,幼虫活动、取食携囊而行,避债蛾俗名即由此而来。天敌有多种姬蜂等。

防治方法:防治蓑蛾应在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的前提下采取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防措施。具体抓好下述环节:

(1)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白囊蓑蛾护囊小而多,人工摘除有困难,可按实际采摘部分护囊多的叶片置寄生蜂保护器中,让护囊内寄生蜂羽化飞回园内;根据天敌活动实际,协调化防与生防两者关系。

(2)抓住低龄幼虫处于点片发生阶段及时喷药控制。药剂初期可选用有机磷农药(80%敌敌畏或90%敌百虫结晶1000倍液,或50%辛硫磷、杀螟硫磷或50%马拉硫磷乳油等1000倍液);后期(果实膨大至近成熟前10~15天)可选用菊酯类农药(2.5%敌杀死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或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1~2次,隔7~15天1次,注意喷匀喷足。

小编推荐

观赏树木茶蓑蛾的防治方法


茶蓑蛾Eumeta(Alania)minusclaButler又名小袋蛾、小皮虫等。属鳞翅目,蓑蛾科。分布很广泛。为害香樟、石楠、枫杨、法桐、大叶紫薇、羊蹄甲、紫荆、山茶、银杏、罗汉松、柏、红叶李、梅花、芍药、牡丹、玫瑰、榆、朴、海棠、葡萄、石榴、核桃、柑橘和龙眼等百余种。造成叶片孔洞或缺刻,发生严重时,将叶片食光。

成虫雌雄异型。雌成虫体长18毫米左右,头部较小,褐色。体无翅,足退化,黄白色,体长似蛆。雄成虫体长12毫米左右,翅展为30毫米左右。体茶褐色,体表被有白细毛,前翅外缘有近方形小透明斑。卵椭圆形,米黄色。幼虫老熟时体长为22毫米左右。头黄褐色,有黑褐色网纹。体肉黄至紫褐色,背中线色深。胸部背板有褐色斑,腹部各节有4个褐色毛斑,其上长有刚毛。蛹雄蛹褐色,被蛹型,尾刺2根,雌蛹似围蛹。护囊纺锤形,囊外附有碎叶片或小枝,囊颈松软。

综合防治

(1)诱杀成虫用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2)人工防治秋、冬季结合养护管理,剪除越冬护囊。

(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保护追寄蝇、姬蜂、大腿蜂等。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

(4)药剂防治蓑蛾幼虫对敌百虫药剂较敏感,使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防治,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山茱萸虫害防治 大蓑蛾的防治办法


大蓑蛾ClaniavariegataSnellen.

别名大袋蛾,避债蛾,皮虫,袋袋虫等,厲鳞翅目,蓑蛾科(Psychidae)。

分布为害该虫国内外都有分布。在国内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货州、广东、广西等省区。以长江以南地区发生为害重。

大蓑蛾寄主种类多,幼虫可为害山茱萸、杜仲、牡丹、芍药、银花、忍冬等药用植物;也能为害油茶、泡桐、悬铃木、油桐、扁柏、板栗、核桃等多种林木和果树。

幼虫以取食叶片为主,也可食害嫩枝和幼果。食叶时可咬成孔洞、缺刻,甚至将叶片吃光仅剩枝条,影响药材生长和开花结果;为害枝条可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据调查,在山茱萸产区,该虫多发生在10~20年生山茱萸树上,株被害率达60%~80%。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态。雌成虫似蛆形,长27mm,翅、足均退化,体壁柔软、乳黄色,头部棕色、头胸节退化。雄成虫有翅,体长18mm,翅展30~35mm,体被灰褐色长毛。翅发达,前翅近外缘有4~5个透明斑。触角羽毛状。

卵:椭圆形,长约0.9mm,淡黄色。

幼虫:罐幼虫肥壮,体长32~37mm,头赤褐色,头顶有环状斑。胸部背板灰黄褐色,背线两侧各有1赤褐色纵斑,腹部背面黑褐色,各节表面有皱纹。雄幼虫体较小,17~24mm,头黄褐色,中央有1白色人宇形纹,腹部黄褐色。

虫囊纺锤形,长约40~50mm,丝质疏松,囊外常粘有较大片的寄主碎叶1~2片。

蛹:雌蛹为被蛹,体长18~23mm,暗褐色末端有臀刺;雄蛹为围蛹,体长28~32mm,赤揭色。蛹壳内的蛹体头胸部附属器官均消失,如蛆状。

生活习性大蓑蛾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悬吊在寄主枝条上的囊中越冬。在江淮流域,越冬幼虫于第2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6月初成虫大量羽化,并交尾产卵。6月上旬多数卵孵化为幼虫,开始取食为害。8、9月份幼虫进人高龄暴食阶段,为害严重。11月份老熟幼虫封囊越冬。虫囊多悬挂于寄主枝条上。

大蓑蛾成虫多在下半夜羽化。雌蛾羽化后留在囊内,羽化后1~2天即向外分泌性引诱物引诱雄蛾交配,雄蛾羽化后,在傍晚和黎明6翔、寻找雌蛾交尾。雌虫于交尾当日或次日产卵。卵产于囊中,平均每只雌蛾可产卵1000粒以上,最多可达4000粒。雄成虫有趋光性。

幼虫孵化后,多于中午或午后爬出,迅速分散,并吐丝下垂结囊,身体躲在囊中,将头伸出囊外取食。爬行时头胸部露出囊外。初孵出的幼虫虫体小,结囊亦较小,抗药能力弱,是药剂防治的重要时期。随着虫龄增长、虫囊亦不断增大。幼虫老熟后,先在囊内倒转虫体,头部向下,而后化蛹。

由于雌蛾缺翅,只能在原树上产卵,自身爬行扩散不远,故发生较集中,往往形成为富中心。较远距离的扩散一般靠风力传播。

防治

1.人工摘除虫囊:冬季大蓑蛾在落叶寄主上明显可见,便于组织人力摘除虫囊。

2.药剂防治:在低龄幼虫盛期喷药。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80%敌敌畏乳油1500倍;50%杀螟松或50%马拉硫磷1000倍;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4000~5000倍;还可用鱼藤肥皂液1:1:200倍液。注意喷药时要喷湿虫囊,重点发生区要适当多喷。

3.生物药剂防治:可选用青虫菌或BT乳剂(孢子量100亿/g以上)500倍液喷雾,效果亦好。

园林植物苏铁大蓑蛾的防治方法


苏铁大蓑蛾:的雄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5~44毫米,体黑褐色,前翅沿翅脉黑褐色。雌成虫体长22~30毫米,蛆状,头小淡赤色,胸背中央有1条褐色隆背。后胸腹面及第七腹节后缘密生黄褐色绒毛环,腹内卵粒清晰可见。卵椭圆形,黄色,长0.8毫米。初龄幼虫黄色,少斑纹。3龄以后雌雄异态,老熟时,雌幼虫体长25~40毫米,粗肥,头部赤褐色,头顶有环状斑,亚背线、气门上线附近有大型赤褐色斑,呈深褐淡黄相间的斑纹,腹部黑褐色。

雄幼虫老熟时体长18~25毫米,头黄褐色,中央有l白色八字形纹,胸部灰黄褐色,背侧亦有2条褐色纵斑,腹部黄褐色。雌蛹长28~32毫米,赤褐色,似蝇蛹状,枣红色。雄蛹体长18~24毫米,暗褐色。老熟幼虫的袋囊长40~70毫米,丝质坚韧,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绝大部分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过冬,越冬幼虫至翌年春季一般不再活动或稍微活动取食,雌成虫将卵产于蛹壳,幼虫孵出时间以14~15时最盛小幼虫先将卯壳吃掉,滞留在蛹壳内2天左右。幼虫爬出袋囊后开始取食羽叶表皮、叶肉,留下另一层表皮,形成透明枯斑或不规则的白色斑块。2龄后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

大蓑蛾发生虫口较多时,能将叶片吃光,影响生长。幼虫自身负袋爬行传播,扩散距离不远。初孵幼虫吐丝下垂随风吹移,较爬行要远,扩散距离由风力大小而定;越冬期随苗木外运可迁移,造成大范围扩散。雌成虫产卵于蛹壳内聚集成堆,卯堆上由虫体黄绒毛覆盖。雌成虫产卵量以幼虫取食不同的树种而有差异。大蓑蛾幼虫多趋向于阳光较充分的枝条上活动危害。初孵幼虫天敌主要有瓢虫、蚂蚁、蜘蛛;接近老熟时寄蝇的寄生率很高,有几种鸟类能啄食大袋幼虫。

防治方法:可在幼虫盛发期喷施90%~敌百虫晶体水溶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10000倍液,只要喷雾均匀周到,防治效果很好;家庭盆栽苏铁也可人工摘蓑蛾。

园林植物法桐虫害蓑蛾防治的技术要点


蓑蛾属鳞翅目蓑蛾科,除危害法桐外,还危害刺槐、泡桐等10多种林木和农作物。经多年观察,蓑蛾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危害严重,虫口数最多,常吃光叶片,严重影响树势正常生长。

蓑蛾一般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前后化蛹,5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于袋内,每雌虫产卵3千粒左右,5月中旬孵出的幼虫开始群集危害枝叶。该虫食性杂,以城镇、村宅及周围的小片林或散生树木为重。

防治技术要点是:

1.人工摘除虫袋或捕捉幼虫

一般蓑蛾幼虫3龄期前后有吐丝下垂的习性,此时可以捕捉下垂的或爬向树干和农作物上的幼虫。秋、冬季蓑蛾老熟幼虫已处休眠状态,多在树枝新梢部倍固袋越冬,此时摘除虫袋可与剪除法桐病虫枝同步进行,或用铁丝钩套摘虫袋,然后集中深埋或饶掉。根据蓑蛾生物学特性,采用营林、人工捕捉和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是防治蓑蛾有效途径。

2.用敌百虫或敌杀死药液

树冠喷雾在蓑蛾幼虫2致3龄期,利用幼虫多在上午8~10时,下午4时后聚集叶片取食的习性,用高压喷枪或机动喷雾器将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杀死5000~7000倍液均匀喷洒树冠,杀虫效果达95以上。

3.用内吸有机磷杀虫剂根部注射

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蓑蛾幼虫始盛期,于法桐根茎打孔注射90%久效磷(以1:2兑水)、50%久效磷和50%甲胺磷(以l:l兑水),每株注入量以2~3年生的为5毫升,4~5年生的为l0毫升,6~8年生为15毫升,9年生以上为20毫升。杀虫率可达l00%。打孔注药要点:先将法桐根茎部的土层刨开,在主侧根茎部用打孔器将配好的药液按药量,均匀地注入孔中,孔口用塑料薄膜、纸或桐叶盖住,上面封土即可。

注意事项:阴雨天、降温天忌用药,因气温低影响蒸腾作用,延长了药液在根孔中的滞留时间,容易产生药害,腐蚀根部。一般晴天上午9~11时用药最好,此时气温高,蒸腾量大,药液随水分向树冠输送快,根部不易发生药害。施药人员操作时,要注意防止人畜中毒。

我们在5月间喷布吡虫啉2500倍液,防治柑桔全爪螨7~15日的效果为64.83%~66.39%,但如此效果,在全爪螨盛发前不能该螨的迅速发展和为害,应提高到6000~8000倍液,可能有好的效果,且杀卵效果亦佳,但均需进一步试验明确。吡虫啉对柑桔园天敌的影响和对凤蝶幼虫是否有效:吡虫啉3000~6000倍液喷布后,对食蚜蝇幼虫和异色瓢虫初孵幼虫有杀伤力,但对长须螨、蜘蛛等天敌无影响,更低的浓度对瓢虫、食蚜蝇是否有杀伤力,需试验加以明确。上述浓度对凤蝶幼虫无效,喷药3天后凤蝶幼虫数比处理前多。

枇杷扁刺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枇杷扁刺蛾是枇杷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虫害,现将枇杷扁刺蛾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枇杷扁刺蛾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3--18毫米,翅展28--35毫米。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的颜色更深。前翅灰褐色、稍带紫色,中室的前方有一明显的暗褐色斜纹,自前缘近顶角处向后缘斜伸。雄蛾中室上角有一黑点(雌蛾不明显)。后翅暗灰褐色。

卵:扁平光滑,椭圆形,长1.1毫米,初为淡黄绿色,孵化前呈灰褐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1--26毫米,宽16毫米,体扁、椭圆形,背部稍隆起,形似龟背。全体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体两侧各有10个瘤状突起,其上生有刺毛,每一体节的背面有2小丛刺毛,第四节背面两侧各有一红点。

蛹:长10-15毫米,前端肥钝,后端略尖削,近似椭圆形。初为乳白色,近羽化时变为黄褐色。

茧:长12-16毫米,椭圆形,暗褐色,形似鸟蛋。

枇杷扁刺蛾发病规律

扁刺蛾在四川、广西等地1年发生2代;少数3代,江西1年发生2代。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树干周围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幼虫4月中旬化蛹,成虫5月中旬至6月初羽化。

第一代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8月底,第二代发生期为7月中旬至9月底。少数的第三代始于9月初止于10月底。第一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盛期为6月初至7月初;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至9月底,盛期为7月底至8月底。

成虫羽化多集中在黄昏时分,尤以1820时羽化最多。成虫羽化后即行交尾产卵,卵多散产于叶面,初孵化的幼虫停息在卵壳附近,并不取食,蜕第一次皮后,先取食卵壳,再啃食叶肉,仅留1层表皮。幼虫取食不分昼夜。自6龄起,取食全叶,虫量多时,常从一枝的下部叶片吃至上部,每枝仅存顶端几片嫩叶。

幼虫期共8龄,老熟后即下树入土结茧,下树时间多在晚8时至翌日清晨6时,而以后半夜2--4时下树的数量最多。结茧部位的深度和距树干的远近与树干周围的土质有关:粘土地结茧位置浅,距离树干远,比较分散;腐殖质多的土壤及砂壤土地,结茧位置较深,距离树干较近,而且比较集中。

枇杷扁刺蛾防治方法

①冬耕灭虫。结合冬耕施肥,将根际落叶及表土埋入施肥沟底,或结合培土防冻,在根际30cm内培土6~9cm,并稍予压实,以扼杀越冬虫茧。

②生物防治。可喷施每毫升0.5亿个孢子青虫菌菌液。

③化学防治。可喷施90%晶体敌百虫、50%马拉松、25%亚胺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1500倍液。发生严重的年份,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低龄期喷洒1500倍25%天达灭幼脲3号液、或20%天达虫酰肼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0.5亿/毫升芽孢的青虫菌液。

怎样有效防治枣树黄刺蛾


在枣树的种植养护管理中枣树成熟结果的关键时期,枣树的病虫害的防治也到了最后阶段。枣树黄刺蛾是危害枣树的主要虫害之一。那么,如何防治枣树黄刺蛾?

枣树黄刺蛾的危害:幼虫食叶。低龄啃食叶肉,稍大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食成光杆。

幼虫在8月中旬后陆续老熟;第1代成虫7月中下旬始见,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8月下旬开始老熟结茧越冬。7~8月份高温干旱,黄刺蛾发生严重,田四周越冬的寄主树木多,利于刺蛾发生。

枣树黄刺蛾的的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结合果树冬剪,彻底清除或刺破越冬虫茧。在发生量大的年份,还应在果园周围的防护林上清除虫茧。

二、人工防治:夏季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捕杀幼虫;摘除越冬虫茧或者用黑光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

三、生物防治:将越冬茧收集于铁纱笼里,网眼大小以黄刺蛾成虫不能飞出为宜。将纱笼挂在果园,待寄生性天敌羽化飞出后,将黄刺蛾成虫集中处理。

四、药剂防治:幼虫发生初期喷20%虫酰阱悬浮剂1500倍液,或5%卡死克干悬浮剂15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

怎样种植枇杷树


枇杷树主要是生长于亚热带地区,这种果树它对于温度的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种植枇杷树吧!

怎样种植枇杷树

1、枇杷树移栽的最佳时间

枇杷树要想把移栽的成功率增大,就要严格注意它移栽的时间。我们都知道树木的种植都是要最好选在春秋两个季节。枇杷树的移栽也是要选在这两个时节,其中最好的是在三月底到四月初这段时间进行移栽。在这段时间,对于刚刚移栽的树木来说,它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它根下的土地,过一段时间它才能很好地吸取土地里的水分,这个时间段就的气温就不能太高,否则就容易把树木给晒脱水。而且这段时间土地里的水分不多不少,很适合树木的生存。

2、选择移栽的地区

枇杷树的种植最好是选在徒弟松软、肥沃、富含有机物的旱地,且该地区的灌溉条件充足。但是不能选在容易积水的地区,因为枇杷树喜欢旱地,过多的水会淹死枇杷树。

3、枇杷的种植气候环境

枇杷需要较高的温度,一般在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现在苏北地区新研究出的枇杷树可以在年平均气温在-10~30℃正常生长。

枇杷树的花期在冬末春初,低温天气将影响其开花结果。如果气温-6℃时对开花、-3℃时对枇杷幼果即产生冻害;在10℃以上枇杷花粉开始发芽,20℃左右花粉萌发最合适。但气温或地温达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温,很容易产生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均能生长结果,但以含砂或石砾较多疏松土壤生长较好。

4、枇杷树的施肥

枇杷树一年需施肥3次。一般在枇杷开花前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可用有机肥代替),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70%;

在枇杷树春梢开始生长前的春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20-30%;

枇杷在采前或采后的夏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10%。

5、种植时的注意事项

在移栽枇杷树的时候,要尽量做到不伤害枇杷树的根系部分,因为根系部分是树木存活的关键部分,如果在移栽时大面积的损害了根系,那移栽的枇杷树就没法吸收土里的水分和营养,就会很容易的枯死。除此之外,在移栽枇杷树的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对枇杷树的保湿工作,最好是在起苗的时候就留部分土在根系上,从而保持水分,在栽种时,最好可以加点生根剂,这样能更有助于枇杷树的存活。

6、种植后的管理

在种植后的一年内要注意定时施肥,还可对枇杷树输营养液。还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防范。另外要在发芽期间注意对枇杷树枝桠的修建,但不能剪太多。否则会影响枇杷树的生长。

枇杷树繁殖方法:一般采用播种和嫁接繁殖。

(1)播种繁殖:5~6月采集成熟果实,去除果肉后选取饱满、大粒的枇杷树种子,用800倍的托布津浸泡处理12h,捞起晾干,均勿置太阳下暴晒。晾干后即行播种,枇杷树种子发芽率高,若进行沙藏至翌年春天播种,则发芽率将下降40%~50%。采用撒播或条插。撒播每亩用种量100~120kg;条播每亩种量50~70kg,株行为12cm62cm。播种时可不开沟,直接把种子播在畦面上,也可不盖土,用脚木板把种子压入土中一半左右,然后在其上盖一层腐熟土杂肥,再于畦面盖草,然后浇透水,或沟灌水。其后视天气情况,高温干旱应经常浇或灌水。枇杷树种子发芽后应立即除去盖草,并对幼苗进行遮阳,待10月后阳光不强烈耐除去荫棚。

(2)嫁接繁殖:枇杷嫁接育苗的砧木有石楠、本砧等。枇杷树嫁接的方法有切接和芽接。切接在春季进行,宜早不宜迟,应在树液流动以前的2月上旬至下旬完成。芽接的时期在3~10月都可进行,但以秋季为主。石楠砧的枇杷根系发达、寿命长、耐寒耐旱,适宜丘陵地栽培,且不受天牛为害。但初果时果实品质不佳。目前枇杷产区以本砧为最多进行嫁接繁殖,嫁接成活率高、生长结果好。但其根系较深,易致使树体徒长,延迟结果,因此在定植时一般需剪去主根,不使其继续垂直伸入土中。

桃小食心虫即(桃蛀果蛾)怎样防治


【虫害名称】:桃小食心虫,桃小实虫、桃蛀虫、桃小食蛾、桃姬食心虫、枣蛆,简称桃小。

【危害作物】:苹果、花红、海棠、梨、山楂、榲桲、桃、李、杏、枣、木瓜等。

【危害症状】:为害苹果、梨、枣较严重。为害苹果等仁果幼虫多由果实胴部蛀入,蛀孔流出泪珠状果胶,俗称淌眼泪,不久干涸呈白色蜡质粉末,蛀孔愈合成一小黑点略凹陷。幼虫入果常直达果心,并在果肉中乱串,排粪于隧道中,俗称豆沙馅,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受害多呈畸形、俗称猴头果。为害枣、桃、山楂等多在果核周围蛀食果肉,排粪于其中。被害果品质降低,有的脱落,严重者不能食用,失去经济价值。

【生活习性】:北方年生l-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冬茧越冬,在树干周围一米范围内3-6厘米以上土层中占绝大多数。越冬幼虫出土期,因地区、年份和寄主的不同而异,出土盛期一般在5月下至6月中旬,有时延续60多天,雨后土壤含水达10%以上进入出土高峰,干旱推迟出土。越冬幼虫出土始期与温度有关,出土前一旬平均气温一般为16.9℃,地温为19.7℃。越冬幼虫出土后,一天即可做成纺锤形夏茧,在其中化蛹,蛹期半月左右,6月中旬陆续羽4L,至7月上旬或8月中旬结束,羽化交尾后2-3天产卵,散产,仁果类树多产于萼洼处,枣树多产于叶脉分杈或梗洼处,每雌产卵高者可达百余粒,一般40-50粒,产卵对苹果等品种有明显的选择。成虫寿命6-7天,昼伏夜出,无明显趋光性,卵期一周左右,孵化后多白果实中、下部蛀入果内,不食果皮。幼虫为害20-30天老熟脱果,入土结冬茧越冬。8月下旬以后脱果者只发生一代,7月下旬以前脱果者发生2代。枣和梨树上只发生一代,并比苹果迟20天左右。幼虫天敌有齿腿姬蜂和甲腹茧蜂。

【预报预测】:(1)越冬幼虫出土期测报:一是选上年发生严重的树5株,(或于秋季采收时取大量虫果堆放测报树下,幼虫脱果后收取虫果),于越冬幼虫出土前,将树盘整平耙细,筛上一层细土,在距树干60厘米范围内,均匀放瓦片15-20片。开始每2-3天检查一次,有无出土幼虫或夏茧,记数后将虫取出,发现有幼虫之日即幼虫开始出土期,此后每天上午检查一次,若天天都有幼虫出土,且数量日趋增加,表示幼虫开始进入出土盛期,只需一次施药的果园,应立即进行地面施药。或用性诱剂挂于田间,根据果园大小,挂2-4个,置诱芯于水盆上,挂在树北侧高1-1.5米的外围枝上。每天定时检查一次,记载所诱桃小成虫数,将虫捞出,当第一次诱到成虫时,应进行地面施药。(2)调查卵果率,即当性诱剂诱到第一头成虫后(未进行性诱者,一般自7月中旬开始),每5天查一次卵果率。调查卵果可采用定果调查,即选主栽品种5株,均匀分布园内,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高约1.5米处,每方位定果20-40个,5天查卵一次,记数后将卵抹除,当累计卵果率达2-3%时开始树上施药。也可随机调查,即不定株,也不定果,每次随机取果调查,一般抽查总株数3-5%,1000-3000株者抽1%,3000株以上者抽查0.5%。每株仍按上述5个方位连续取20个果(每株百果),记录卵数,五天调查一次,当一次调查卵果率达1%时,树上开始施药。如人力不足,每次至少应调查5株以上为宜。

【防治方法】:对此虫防治欲得最佳效果,关键是做好测报工作,采取树下防治为主,树上防治为辅,人工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策略。(1)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果实套袋,于产卵前套完,9月上旬去袋,可防治多种食果害虫,获得无农药果实(绿色食品)。(2)越冬幼虫出土盛期后,在树冠下培土6-9厘米,或树冠下覆盖地膜,防止成虫出土。

怎样防治天牛、吉丁甲和矗蛾类害虫?


这类害虫的成虫或幼虫能够钻人花木的树干或茎秆中为害,很难防治。其中天牛能钻人木本花卉的于茎,蛀成很大的孔洞,并把粪便排泄出来,容易发现。

吉丁甲又叫榴皮虫、串皮虫,多钻入花灌木的树皮下面蛀食韧皮部和形成层。囊蛾的幼虫很小,多钻人草本花卉的茎秆内,蛀食髓心,主要危害大丽花、菊花、一串红等具有地上茎的草本和亚灌木类花卉。

上述害虫因钻人茎内为害,药物防治效果不住,因此应在成虫飞出交届时于夜间用灯光诱杀。交层期间的成虫每当晨露未干时多栖息在枝条上不动,这时如摇动树枝,害虫受惊后会立即装死而落到地面上,即可捕捉。如果在树干上发现了虫粪或孔洞,可用机油壶向树洞内喷射敌敌畏乳油509倍液,能杀死天牛。

蛀入草花茎秆内的囊娥幼虫很小,草花的茎秆又很纫,如果发生在早菊、荷兰菊或一中红的茎秆上,因为它们是丛生性草花,可把受害茎秆从基部剪下来埋掉,不会破坏株形;如果发生在独本菊、三本菊或独本、三本大丽花上,应当用刀片把受害部位纵向刘开,再用纫铁丝把虫体挑出来,然后用塑料条把剖开的部位绑好,让伤口慢慢愈合;这样做虽然费工,但是为了保全一株培育了很长时间的盆花还是值得的。

吉丁甲主要危害茎秆的皮层,不能钻人茎秆当中,可喷布80%敌敌畏乳油1000佰液或90%晶体敌百虫1500倍被来除杀。

葡萄虎蛾防治


葡萄虎蛾(Seudyrasubfava)属鳞翅目,虎蛾科。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江西、贵州、广东等地。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仅残留粗脉或叶柄。

葡萄虎蛾幼虫

【形态特征】

成虫头胸部紫棕色,腹部杏黄色,背面中央有l纵列棕色毛簇达第7腹节后缘,前翅灰黄色带紫棕色散点,前缘色稍浓,后缘及外线以外暗紫色,其上带有银灰色细纹,外线以内的后缘部分色浓。

幼虫前端较细后端较粗,第8腹节稍有隆起。头部橘黄色,有黑色毛片形成的黑斑,体黄色,散生不规则的褐斑,毛突褐色。

蛹暗红褐色。体背、腹面满布微刺;头部额较突出。

【发生规律】

在辽宁、华北每年2代。以蛹于土中越冬,多在葡萄根附近或架下尤其腐烂木头下较多。幼虫常群集食叶成孔洞与缺刻。幼虫受触动时口吐黄水。

【防治方法】

1、结合葡萄埋土与出土挖越冬蛹。在北方埋土防寒的地区,于秋末和早春结合葡萄的埋土和出土上架,拣拾越冬蛹进行消灭。

2、结合整枝捕捉幼虫。结合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白天静伏叶背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杀幼虫。

3、幼虫期喷25%灭幼脲悬浮剂或5%氟虫脲乳油2000倍液。

枇杷的病害防治


枇杷为亚热带常绿果树,耐寒性比柑桔强,凡年平均温度在12℃-15℃以上,冬季不低于-6℃,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枇杷。

枇杷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1、癌肿病,别名芽枯病:3-4月发生。在新梢亲芽上产生黑色溃疡,呈芽枯症状,常使侧芽簇生,叶上病斑黑色有明显黄晕。被害果,果面溃疡粗糙,果梗表面纵裂。枝干被害初为黄褐色不规则斑点,表面精糙,后生环纹状隆起开裂线,露出黑褐色木质部,呈癌肿状,引起枝干枯死。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在树干病部越冬。

防治:①加强果园管理,注意排水,增强果树抗病力,对病枝及时剪除,病叶、病果及时收集用火烧掉,清除病源。②发病初期(3月初)喷8000倍大生M-45或1200-1500倍多霉清1-2次。

2、其它病害:叶斑病:危害叶片,病斑呈多角形,赤褐色,外有黄晕,后期长黑霉呈点状,以菌丝块及分生孢子越冬,温暖地区,周年发病。

灰斑病:危害叶片,病斑圆形或愈合后不规则形,赤褐色,扩大中央为灰黄色,外缘呈灰棕色,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点,有时呈轮纹排列,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在病叶上越冬。

污叶病:以叶片反面发生较多,初为污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后长出煤烟状霉,可布满全叶片,以分生孢子及菌丝在病叶上越冬。

赤锈病:危害叶片,产生橙黄色至黄褐色锈斑,呈粒状,具外膜,不飞散。清除落叶并喷药保护对此有效。

紫斑病:只在果实上发生紫红色锈斑,只影响外观,几乎不影响肉质,在枇杷果实成熟后期突然出现症状,与阳光照射有关。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果实套袋。

以上几种病的防治:①重视清除落叶,结合修剪,除去病枝病叶,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加强管理,增强树势。②在新叶长出后喷1:1:160的波尔多液或发病初期喷1200-1500倍多霉清等。

(二)虫害防治:

1、黄毛虫:幼虫啮食枇杷的嫩芽嫩叶,发生多时叶子几乎被食光,幼树受害时损失更严重,以蛹在茧中附于树皮裂缝凹陷处或老叶背面越冬,5月成虫出现,产卵于叶背上,第一代6-7月危害叶片,第二代在7-8月中旬发生,第三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发生,与枇杷嫩叶长出期相吻合,以1.2龄幼虫群集新嫩梢危害。幼虫黄色,后成橙花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0厘米左右。

防治措施:关键在幼虫期,可用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或2.5%溴菊脂3000倍液,2.5%灭幼尿3号悬浮剂1500-2000倍。冬季清园时清除越冬茧,结合人工捕杀1-2龄幼虫。

2舟蛾:别名舟形毛虫,是危害枇杷叶片的主要害虫,专食老熟叶片,开始啃食叶肉,剩下表皮和仅剩主脉。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附近的土中越冬,7月分化,在傍晚活动。产卵于叶背,10粒排成一块,8月下旬孵化,1-2龄幼虫群集危害,头向外整齐排列在一张或数张叶背上危害,被害叶成纱网状,一树上发生的虫口极多,早晚取食,很快将整株树的叶吃尽,幼虫受惊时有吐丝下垂,假死现象。9-10月老熟幼虫入土越冬,幼虫初为黄褐色,后为紫褐色。

防治措施:冬季中耕,挖除树干周围土中的蛹茧,8月下旬集中捕杀集群的低龄幼虫。若幼虫已散开取食,可选20%杀灭菊酯5000倍溶液或灭扫利3000倍溶液。

3、桑天牛:主要危害枇杷树枝,幼虫先沿树皮啮食,然后进入木质部危害,引起枝条枯死。可用40%敌敌畏等50倍溶液蘸入棉花后塞入蛀孔内,再用黄泥封堵洞口。

4、刺蛾:俗称火辣子、八角丁。种类多,危害枇杷的主要有扁剌蛾、黄刺蛾等。每年1-2代,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第一代,9月初至10月底为第二代,可用20%杀灭菊脂5000倍液在防治其他害虫时一并防治。其它害虫如食心虫、蚜虫、叶螨、袋蛾等。可在防治主要害虫时兼治。可选用灭扫利、螨克、克螨特等药剂防治。

桃潜叶蛾防治


桃潜叶蛾(Lyoneticaclerkella)属鳞翅目,潜叶蛾科。桃潜叶蛾是中国苹果、桃、梨害虫中的一种,在生物学上划分在昆虫纲鳞翅目潜叶蛾科下,分布华北、西北、华东等地,主要危害危害桃、杏、李、樱桃、苹果、梨等。以幼虫潜入桃叶为害,在叶组织内串食叶肉,造成弯曲的隧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造成早期落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银白色,触角丝状,黄褐色,长于体,基节的眼罩白色。前翅狭长,银白色,外端部有一金黄色鳞片组成的卵形斑,后翅灰白色,缘毛长。越冬型成虫翅前部和后部色较深,中间稍浅,中室椭圆形斑比夏型成虫色深,为深褐色。卵扁椭圆形,无色透明,乳白色,孵化前变为褐色。幼虫胸淡绿色,体稍扁。蛹长椭圆形,细长淡绿色,腹末具2个圆锥形突起。茧扁枣核形,白色。

【发生规律】

各地发生代数不一,河北昌黎56代。以成虫在树皮缝内或落叶、杂草丛中越冬。来年4月桃展叶后,成虫羽化,夜间活动产卵于叶下表皮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组织内潜食为害,串成弯曲隧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叶的表皮不破裂,可由叶面透视。叶受害后枯死脱落。幼虫老熟后在叶内吐丝结白色薄茧化蛹。5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成虫,以后每月发生1代,最后1代发生在11月上旬。严重为害,幼虫老熟后钻出,在叶背面结茧化蛹。虫口密度大时幼虫脱出后吐丝下垂,随风飘附在枝、干的背阴面结茧化蛹。1011月羽化的成虫即潜入树皮下、树下落叶和草丛中准备越冬。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虫体: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彻底清扫桃园内的落叶和杂草,刮除树干上的粗老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代蛹或成虫。

2、运用性诱剂杀成虫:选一广口容器,盛水至边沿1厘米处,水中加少许洗衣粉,然后用细铁丝串上含有桃潜叶蛾成虫性外激素制剂的橡皮诱芯,固定在容器口中央,即成诱捕器。将制好的诱捕器是挂于桃园中,高度距地面1.5米,每亩挂5-10个。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要经常给诱捕器补水,保持水面的高度要求。挂诱捕器不但可以杀雄性成虫,且可以预报害虫消长情况,指导化学防治。

3、蛹期和成虫羽化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药剂有: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4000倍液;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20004000倍液;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004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004000倍液;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80012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3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朋倍液;30%氟氰戊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10%醚菊酯悬浮剂80015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5%氟苯脲乳油8001500倍液;5%氟啶脲乳油20003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50006000倍液;5%氟铃脲乳油10002000倍液;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10002000倍液;5%虱螨脲乳油15002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

《枇杷蓑蛾怎样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